首页 > 原创美文 > 新秀美文 >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时间:2018-02-06   来源:新秀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新秀美文】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第一篇_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中国的发展问题 在课堂上观看了《国情备忘录》,感触很深,中国现在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好时期,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也相信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会越来越昌盛,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自建国以来,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很高的成就。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主研发并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原子弹,昭示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技术的国家,展现了我国强大的综合实力,从此不再担心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保证了自身的稳定发展。之后我国相继研发并发射了人造卫星、载人航天飞船等,展现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强大实力。在经济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顺应时代的潮流,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到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经济体,而且经济依旧处在持续稳定发展的趋势,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系列的成就无不告诉我们中国一定会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定会成为一个超级强国。

然而在辉煌与荣耀的背后,我们也要清楚中国发展的问题和不足。我国幅员辽阔,但是自然资源的占有量却不大;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人均GDP并不高,而且贫富差异明显;工业发展迅速,但是“中国创造”并不多,核心技术的严重匮乏仍旧制约着我国科技创新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存在很大的漏洞。同时还存在三农问题、人口压力、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空气污染等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严重阻碍着中国向更好更快发展。

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西方发达国家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多倾向于尖端科技的创新与发展,而我国现在还是依靠制造业,尖端科技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很低。在现在世界创新为主的潮流下,“中国制造”这个名词不得不让我们多多思考。我国现在必须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即使现在投入与产出并不一致,但是这是国家长远发展的要求以及前提。

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环境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各地政府更多的考虑经济发展,却忽视了环境问题,导致现在环境问题相继爆发,沙尘暴、土地沙漠化、雾霾、水污染、PM2.5等等,这些以前我们都不认识的,但是现在却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现在政府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也取得了很明显的成绩。但是“先发展后治理”这样的经济发展付出与收获是否真的合理,我们每个人都值得去思考思考。

通过《国情备忘录》的观看,我们看到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发展,人口问题的巨大压力,农业发展的迟缓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自然资源的利用需要更加合理的规划,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各个方面的严峻形势,当然也有我国不断加强的创新能力。所有的一切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国情:发展迅速但是很不平衡,各个方面的问题都处在爆发阶段。但是对于我国的发展。我一直充满信心,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会一步步克服每个困难、解决每一个难题。创造更多的奇迹,中国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会更快实现,中国一定会成为超级大国。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第二篇_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范文一:

为了加强学风建设,系里组织我们所有党员和预备党员观看了《国情备忘录9》,虽然这只是备忘录的一部分,也只有短短的四十四分钟,但我感受颇多。本片由一对在中国工作了三十多年的美国夫妇谈论对中国三十年变化的感受起笔,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变化,人民的生活面貌,同时也描述了我国遇到的几大灾害和当前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看过本片我为伟大祖国的巨大变化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也为当下的问题而担忧。

2013,那一年我们是高三应届生,准备经历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祖国母亲在这一年也经历了太多太多。雪灾,汶川地震,至今仍然铭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带着剧烈的伤痛,我们向全世界奉献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为宏大的奥运盛会。我时刻提醒自己,党员应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而这为人民服务并不是浮云一片。小到个人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大到国家大事的关注。渺小的我并不能像******那样去汶川慰问,也不能给予特别大的帮助,只能通过网络送去祝福,通过学校献上我的绵薄之力。

记得主席在黑板上写下的多难兴邦四字,道出了我国的基本状况也反映出了,我国人民在困难和灾难面前,熬不畏惧,不断进步的勇敢决心。

目前,我国的发展让全世界都叹为观止,但这快速的发展中间也有许多问题。

工业化污染的日益严重,三农问题仍迫切需要解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就业问题越来越难,技术人员大量缺乏等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一步一步的解决。

记得本片最后,主持人眺望祖国未来十年可能取得的成就,我希望,到那时,我伟大的祖国又跨了前进的一大步,我国的问题与矛盾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回顾祖国的过去展望她的未来,深刻地认识我们的国家,懂得这个国家。我们将更加信心满怀,让我们紧紧抓住眼前的历史机遇,万众一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范文二:

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看过了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念片,可谓受益匪浅,感慨万分。

这是一部主要描写中国民生和科技创新的大型纪实片,用生动的手笔和详实的数据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的全景变化和人民的生活面貌。作为80后的我在看过此片后不禁为伟大祖国的可喜变化而感到骄傲,更是从深层次感受到了身上的重任,因为我们在看到祖国综合国力越来越强的同时,仍有很多问题和矛盾尚未解决,可以说这让我重新认识了国情的复杂性,它不再离我遥远,而是让我有了新的视角理解一些政策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纵观这部纪录片主要分成两部分,即民生纵横和创新元素。先说说民生纵横部分,古人言:人者,邦之本也。这充分体现了民生对一个国家重要性,正所谓国情即民生,国情之本,重在民生,民生乃立国之本。近年来,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各项政策无不体现着民生的重要性,以人为本,关怀民生已经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尽管当今的中国社会仍然存在着贫富差距较大,看病贵、看病难等重要民生问题,但我想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这些问题都将会被逐步解决。同时我想问题的出现也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不断完善也需要一定的过程。正如片中所说,高速发展的的经济不可避免的给我们带来种种后遗症,而对基本国情的重新发现和审视,将成为中国经济这艘大船的望哨和指路灯。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农村人口占据大量比例,农业农村的发展相对落后,这也使温饱、教育等民生问题逐渐显现,关注民生、社会公平成为了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民生问题再次成为焦点,教育、医疗、房价等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问题成为了大家讨论的最热门话题。正所谓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问题时刻牵挂着亿万人民的心,正如******在政府报告中所说的那样,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一句饱含深情的话语鼓舞了新一代主人的我们充满希望的面对未来,努力学习致力于祖国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本片的第二部分主题是创新元素,正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从片中我们看到我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尽管拥有着较大的生产能力,但在企业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依旧处在最低端的环节当中,核心技术的严重匮乏仍旧制约着我国科技创新力的发展。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的运用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主创新水平取得显著提高。将神州系列送上太空,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中国人用几年的时间实现了其他国家用几十年才能实现的目标,这一跨越式的进步令世界瞩目。在2008年的奥运会前夕,我国的登山健儿将奥运火种带到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创造了历史。从体育角度看,这体现了中国健儿勇攀高峰的勇气和决心,从另一面,这正彰显了中国科技的力量和实力。

放眼全球,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科技创新纳入国策,并予以积极的鼓励。作为新时期主人的我们更应该清醒的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提高自主创新力,推动技术的进步与运用,进而带动整个民族产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彻底摆脱打工者的帽子,才能使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型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强国。

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越来越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新时期的中国正以崭新的面貌和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的检阅。2008年我们在灾难过后成功的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华儿女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坚强品质。时隔两年的今天我们又将迎来上海世博会这一世界盛会,这势必将成为中国展示自己的又一次机遇。曾经我们历经坎坷,曾经我们屡遭磨难,但这一切并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奋勇向前的决心。经历了经济危机,全球经济迅速下滑,唯有中国依然坚挺。但是面对国际的好评,我们并不能高枕无忧,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居安思危才能不断的鞭策自己向前发展。我们深知,在荣耀的背后我们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与矛盾,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均经济水平仍然滞后,建设小康社会的路程艰辛而又漫长,若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仍需加倍努力。

看过了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录片,我仿佛亲历了祖国的成长与发展,我感受到了我们生机勃勃的发展中所饱含的艰辛和无奈,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让我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踏着坚实的步伐,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求实进取、开拓创新,昂首走向美好的未来。

历史是创造出来的,前方的道路上也许还有无数的荆棘曲折、激流险滩,但我相信世界人民

看到的中国仍将是一个充满自信、一往无前的巨人形象。

努力吧,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我们一定要实现,我们一定能够实现!

范文三:

《国情备忘录》这部大型电视纪录片,一共分为中国之谜、人口大计、农字当头、苍茫大地、资源扫描、山水之间、民生纵横、创新元素,以及中国脚步九集。《国情备忘录》就当下中国的人口、三农、耕地保护、资源环境、社会保障以及创新能力等我国国情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进行了客观详尽的表现。这也是我国的电视媒体第一次全方位展示国情的基本状况,第一次近距离观察中国的发展元素。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觉的自己以前对自己的国家了解的还是太少,对于以前书本上所讲的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形象和更深刻的理解。

关于我国的经济情况,它与任何其他国家的经济体制都是不同的,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发展也是具有其独特型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也带动了其他国家的增长,中国已经走上了改变世界的道路。我国的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西方的经济学家们都陷入了沉思中国之谜。高速发展的同时存在其他诸多问题:闻名的喷泉与地区缺水共存,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扩大,人口老龄化与福利保障体系不同步等。中国之谜整体把握了我国的现状。中国一直在变,巨变的中国令人们吃惊,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路径已不适合我国的发展路途。中国的发展是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我们党根据我国的国情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只能根据国情自己摸索,实践证明它是适合中国发展的。

1.人口大计,

我国历来人口众多,人口分布不均,中国人口虽然依然在增长,但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人口数量的巨大给医疗带来了的巨大的压力。我国国土能容纳多少人,人口众多注定带来众多的问题,再大的资源被这巨大的人数一平均都会变得很小。全国人口对于能源的消耗一个短时间也是巨大的。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是超大的。每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完全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实现工业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计划生育的国策实行一定程度的减轻了我国的人口压力。但这只是推迟了人口的高峰的到来,这样的问题不是我们一两代人能解决的,目前只能维持人口稳定的增加。老龄化人口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社会养老问题日益严重,把关注人口的数量转移到关注人口质量上来。提高人口质量对于一个国家至高重要,对于一个国家的崛起需要高质量人才。解决人口问题在于提高人口素质。高素质的劳动力是我国发展中所紧缺的。

2.农字当头,

我国依然是个农业大国,能够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是一个骄傲。我国用农业支撑了工业的起步,我们的农民功不可没,我国农业农民的问题也逐步凸显了出来。城乡差距拉大,农民占了我国人口的大半,城乡均衡发展是摆在我国面前的问题。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城乡的差距依然在加大的同时是城乡的矛盾加大的表征。农民为了致富也进行了自我的探索,乡镇企业就是它的杰作。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不不能完全解决乡村劳动力的剩余。进城打工成了他们的另一项选择,农民工的队伍日渐强大起来,农民工创造了巨大的gdp,然而他们的待遇却仍处在社会低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让城市与乡村的生活水平基本持平对于我国来说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三农问题的妥善解决关系到社会稳定和长久发展。国家出台了相当多的有利政策,但在落实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猫腻,让农民的生活依然艰难,农民的

生活还是依然有相当多的困难,农民小额贷款的发放和落实都是涉及暗箱操作的。

3.苍茫大地,【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我国的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成了最近几年升值最快的东西,其他各种用地都在日益吞噬耕地的面积,国土虽大,但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面积更是少的可怜。现在几乎是竭尽所能的利用可利用的土地,相当忧虑脚下的这片土地还能供养多少炎黄子孙。耕地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耕地的面积仍在减少。优质耕地分布不均,大都分布在东部地区。工业发展也需要用地,各种用地矛盾艰难的调和着。耕地直接关系到粮食问题,粮食自给已经出现了困难,发展用地与耕地保护成了尖锐的矛盾,城市化进城对于耕地的侵占更是严重。但还是存在对于土地资源的浪费,例如高尔夫球场、跑马场、盲目的开发区建设、花园式工厂等。土地使用效率低下亦是一个严重,耕地质量的下降也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环境污染对土地的影响,还有自然环境的恶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这些都决定了我国的土地政策法规,这是有关子孙后代的大事。

4.资源扫描,

我国许多稀有金属资源丰富(mo、ge、zr、in等),但还有一些资源品位较低,我国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煤炭储量为世界第三,但人均可采储量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3%,这还是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资源是支撑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再多的资源也有开采完的一天,资源型城市终会走向资源枯竭城市,城市的继续发展和城市转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资源的开采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破坏也是处理不足(煤炭采空区),并不能进行可持续利用。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还有资源的匮乏随之而来,我国也成了世界第一的煤炭、钢铁、铜消费大国,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我国对于能源的大需求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生产力也是惊人的,我国出口的是高能源高消耗的产品和资源型产品,这是不能持续的,我国资源利用率低下加大了对资源的需求。走在工业化道路上的中国面对资源的匮乏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开源节流,节约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新能源的加入也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希望。对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现状继续持续的话,《增长的极限》将不会再是危言耸听。

5.山水之间,

我国的环境问题种类繁多,环境污染带给我们的深痛和重大损失难道还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吗?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水污染让我们的未来也受到威胁,建立在环境污染上的经济发展是不会长久的。为了发展而牺牲环境是不可取的,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惨痛教训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英国泰晤士河的治理)。中国现在已经有财力和实力,并且也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处理我们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把环境保护写入国家法律表明了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决心,使环境保护有法可依。环境保护面对的是各方的利益主体,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同步,环境问题已不容我们犹豫。政府与民间环保组织都为环境保护做出了大量努力。环境保护需要各方人士的参与,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地位,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都应付起保护环境的义务,为自己为子孙为未来。

6.民生纵横,

养老难、看病难、住房难、。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起步晚,还不够健全,我国的大量的人口又为此带来了难题,社保资金的缺口也是很大的。养老难是民生难题之一,发展中的中国并不能完全担负起人口的重负,多种养老方式(商业养老、互助养老、社区养老、家庭养老等)并存是我国的现状。看病难背后是医疗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异地就医更是增加了难度。国家医疗改革方案的出台为此带来了契机。伴随土地价格上涨的还有房价的上涨,廉租房的建设为解决住房难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措施,这种情况虽好,但社会上依然存在富人住廉租房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得不让人心寒。市场不能完全解决民生这个大问题,民生亦是政府关注的首要大事,民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8.创新元素

我国在航天方面取得瞩目成就是世人有目共睹的,这些离不开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工作和自主创新。古代中国取得了灿烂的科技成就,而在近代科技成果创新方面都大大多出现在西方国家。我国的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但在现在社会中,自主知识产权就是价值的体现,一个优秀的企业要长远发展,这就缺不了创新,而创新又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而高质量的人才来自于优质的教育,我们国家的发展需要精英人才,但现状是整体国民受教育水平是有所提升,但是创新型人才却少的可怜,我国的整体竞争力还是有待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待于教育的改革。我国的核心竞争力靠的是自主创新,在现实中国,国家类型的科研院所挺多,但是企业型的科研机构却是少得可怜,公益型的科研机构就更不用提了。 中国正自信的走向来。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是我国现在要走之路。国家各行业都发展的欣欣向荣。几十年的发展形成的社会保障框架在面对众多的民生问题的时候,因为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我国的财力显得紧张。众多的问题依然存在,我国面对复杂的环境不容乐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0年的变化是巨大的,翻天覆地啊,尽管我们的国家存在诸多问题,但它取得成就是不能被遗忘的,解读中国之谜,关键在于解读中国国情。中国正在逐步强大起来。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第三篇_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其实通过我看到的一些片段,我也觉得《国情备忘录》是一部解读中国很好的纪录片,从风格上来说,《国情备忘录》是一部和《大国崛起》有不同价值观的好片子,其实我觉得他的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前一阵非常受欢迎的《舌尖上的中国》,它给人讲述的东西不是生硬的灌输,而是通过记录,描述,并带着作者自己的理解去讲述给我们的,作者只有深刻认识自己的国家,懂得我们这个国家,才能真正把他所热爱这个国家用这种形式展现给我们看。这是我对《国情备忘录》这一系列影片的感觉,也正是因为它这种“平视”的分析角度,更能让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民群众为之吸引。所以完成这次作业以后,等15周考完试,我是一等会找机会把整个系列看完的。

说了好多大体感受,还是得谈一点实际内容的。第一章叫做《中国之谜》,副标题叫做“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也无法理解的中国经济”,分为了危机中的中国盛宴、世界眼中的中国 "中国是个谜"、看不懂的中国经济、最真实的声音、强大还是弱小、怎一个"变"字了得、历史上的"富国"之鉴、"中学西用"的迷途、迥异的中西工业化环境、不流阿根廷的眼泪、拒绝休克疗法、赢在特色这么几个方面。我对经济几乎是没什么的了解的,也是最近才开始学习一些理财方面的知识,在看了旁白的介绍之前,早就觉得经济这个东西虚无缥缈。资本主义下的自由经济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可我们中国在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说好听了是结合了二者的有点,说不好听了,就是集合了二者的缺点。所以中国的发展一直很艰难,我们一直在寻找一条属于我们的

发展道路,最终,我们发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用一句短片中出现的话来总结,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所遇到的困难之大、矛盾之多、问题之复杂,不是轻易能够认识的,也不是朝夕之间能够解决的。我们很难从国际上找到现成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来解决中国的特殊发展问题,我们只能从中国国情出发。

最后,还是像引用影片的最后,旁白包涵深意的的那句话:这是我们的国家,这是我们的家园,这里有中国人强国的梦想。无论怎样,我们希望距离这些谜题更近些,因为我们爱着这个国家。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第四篇_《国情备忘录》纪录片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以中国之谜、人口大计、农字当头、苍茫大地、资源扫描、山水之间、民生纵横、创新元素,以及中国脚步九集就当下中国的人口、三农、耕地保护、资源环境、社会保障以及创新能力等我国国情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进行了客观详尽的表现。这也是我国的电视媒体第一次全方位展示国情的基本状况,第一次近距离观察中国的发展元素。

我国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早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要把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切实落在每一个人民的肩上,共同为了早日实现共同富裕而奋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坚实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既是为了总结过去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要面向未来。

最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要求我们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奋斗。我们党是一支紧紧依靠人民的队伍,是中国工人阶

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祖国60多年以来建设的不容易,看着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由弱到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人民生活幸福感不断上升,衷心为自己的国家感到欣慰。但是骄傲是不可取的,正如古话说的那样“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同样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不是永恒的,现在的成就也不会是我们停滞下来享受喜悦的时刻,而应该是我们继续向工厂主义社会迈进的基石。

农字当头,当下不仅北上广这些发达城市闻名于世,但是放眼全局,我国同样是以一个超级农业大国立足于世,现代农业在传统的形式下加上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我国的农业发展前景愈来愈明朗,相应的对农业的税收政策也使得农民能够从土地中获取更大的收入,收获更大的成就。

我国的土地资源相当辽阔,物产丰富,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上升,人类对于环境的保护和对于物产的珍惜也愈来愈清晰。这些良好的品行对于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态环境起到很好的开端作用。

地域辽阔是我国地域分布特征,从南到北,自东向西各个地区有自己不同的风俗与文化,承载着不同的历史和使命,是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原因,立足于此要求各个不同的地区可以实行自治区,自治县,自治州,甚至

对香港和澳门实行高度自治,这是民生纵横的最佳处理方式,历史同样告诉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有用的,是成功的。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要和平,谋发展。发展的核心靠的是“变”,也就是创新科学技术。单纯的劳动力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只有科学的产物才是可以带来最大收益。纵览整个世界的发展观,任何国家的进步都是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当中获取养分,我们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第三世界国家,更加汲取这种必需氨基酸,才能够使得我们的民族有足够的营养来生根发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人为本,坚持一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分享的立场。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来考量,做到调动各个层次的积极性,努力使各个方面的力量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得局面。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第五篇_《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 ----------读后感

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班级:自动化302班 姓名:

学号:

日期:2015年4-5月

《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国情备忘录》里的“中国之谜”视频段,感受及其深刻,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心灵的震撼,一次精神的洗礼,我由衷地为中国感到自豪,我是中国人,我以中国为傲。

屏幕上,图景像齿轮般回转,就好比整个中国在日夜不停地运行着,人们一如既往忙忙碌碌地生活在这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中国里,如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进化着,进步着。看着图片回转,似乎会不由自主地在心里默念“停”,于是,祖国的某一个角落,便在你眼前展现,看似随机,却极具代表性,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代表着我们真实的生活,无不体现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课后,我在网上收看了《国情备忘录里》里的其他8集视频,也查看了很多相关的文章,这9集视频分别讲的是《中国之谜》、《人口大计》、《农字当头》、《苍茫大地》、《资源扫描》、《山水之间》、《民生纵横》、《创新元素》,以及《中国脚步》,就当下中国的人口、三农、耕地保护、资源环境、社会保障以及创新能力等我国国情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进行了客观详尽的表现。

《国情备忘录》全方位展示国情的基本状况,近距离观察中国的发展元素。给我们展示最真实的中国国情,就好比带领我们走遍了中国大江南北、城市农村,带领我们了解与普通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

真实故事,这些故事备具代表性、也及其具有感染力。中国仅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却肩负着养活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重任,中国人走自己独特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就了今日的高速发展。看完《国情备忘录》视频及其相关文献,总觉得,自己想说点什么,想写点什么,于是写下了这份读后感,下面,让我细细道来吧!

中国之谜

08年,金融危机肆虐下的世界经济陷入了全面衰退,中国带着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剧烈伤痛,向全世界奉献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为壮观与宏大的奥运盛会。与此同时,还保持着经济高速增长,金融危机中奇迹般地率先回暖,想到这里,嘴角上或许只是淡淡一笑,内心确是无比地狂欢,中国,很棒!

中国之谜是什么呢?罗纳德把中国这种“高财政赤字和高货币供给量的同时保持价格稳定的现象”称为“中国之谜”。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韦茨曼把在他看来不那么正宗的中国改革却与高速经济增长并行的现象称为“中国之谜”。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彼得•诺兰提出,按照主流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中国不可能获得目前的成就。但中国却在各种缺损的条件下获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诺兰将这种不一致的局面称为“中国之谜”。

这一系列的中国之谜,在我看来,就是中国的特色,正因为是中国的特色,对于他们来说理所当然是个谜,而我所说的“中国特色”包括了中国独特的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

核心理论。我们结合我国国情为祖国量身定做的特色道路,对于他们来说是谜也是不为过的,这充分证明了中国人的智慧,我们不会按部就班,我们学会了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文革时期给我们的教训太过惨痛,铭记历史,我们不能再重蹈覆辙,所以我们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我们自己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中国之谜”带领我们中国人成就华夏的奇迹„„

人口大计

拥挤,成为了中国人必须要习惯的一种生活。13亿人口,成为了中国在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特征,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真正适合人们生存的空间,却只是这300多万平方公里。就是这有限的土地,养育了13亿中国人,养育了全世界1/5的人口。面对13亿人,中国任何一个值得骄傲的数字,都会在瞬间变得微不足道。

回想,英国工业革命初期,他们的人口只有区区1000万,还不到全球的2%;1935年罗斯福新政后的美国,人口也不过才一个亿,只占全球的5%。而新中国开始工业化转型的时候,身上背负的人口是5亿4千万,占全球的1/4。所以当中国启动工业化列车的时候,人口载重却成了大问题。

面对这个重大问题,国家采取了30年计划生育政策,我们少生了4亿多人,然而计划生育在发挥它的主要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新生人口减少必将在数年后面临社会老龄化的局面。有些老人,在排队入住养老院的时候,排到自己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每每想到这里,除了心灵一阵绞痛,更多的还是无尽的担忧„„

而在我看来,13亿人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13亿人的智慧集聚起来还比不上人家几千万人的集体智慧,“为什么印度里面,IT软件,确确实实在全世界里面独一无二的,我们叫世界的工厂,人家叫世界的办公室„„”国家能不能发展得强盛,民族能不能发展强盛,人口多少不是一个决定的因素,而技术水平,科技,人口的素质,这个是决定的因素。所以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让人口众多也成为我们的优势„„

农字当头

我们农民人口占我们国家人口总量的大半,如果说我们农民不走向小康,我们不可能谈到我们国家走向小康。然而怎么样让农民走向小康,身为中国的一位农民,我觉得工业化应该带动农业化,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都知道,中国绝大部分农民都在“蛮干”,纯纯粹粹地干体力活,犁锄不离手,然而累死累活也只能养活自己,而人家,只要稍微敲敲键盘,动动脑筋,轻轻松松养活几十万人,那是因为人家农业机械化水平远比我们高呐。

三十年改革开放,我们解决了大量的农村的贫困人口问题,我们现在农民的总体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方向迈进。但是我们要看到我们现在的农民的人均收入也仅仅是相当于城市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落后我们城镇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这个差距现在还是在继续扩大。

身为一个农民,身为一个学自动化的学生,我觉得农民多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加速农业的机械化,让工业带动农业发展,让农业生产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第六篇_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读《国情备忘录》有感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2013 年10月

这个学期,在老师的建议下,我接触了由央视制作的,讲述我国现状的大型纪录片:国情备忘录,并且看完了摘取里面精要,整理出版的《国情备忘录》一书。看完了这本书,我深深感觉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书,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我认为,《国情备忘录》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细细研读,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品味书中说得每一句话,提到的每一件事。下面,我结合本书的主要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国情备忘录》一书,首先提到了中国的经济,我想之所以会把经济作为首要章节,是因为经济决定了上层建筑,而且我国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主要旗帜的。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中国的经济是一个“世界级的谜题”,因为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中国这样复杂的经济情况。中国没有可以借鉴的经济政策,任何他山之石在中国都很难完全适用;中国身处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式中,任何经济行为都可能影响全球。于是乎,现在的中国经济,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难度可想而知。

接着,这本书的第二章提到了中国的人口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不由得使我想起了那个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哈佛演讲时所提出的经典的算术题:“任何一个小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任何一个大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很小的数目”。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13亿人口的事实,显然给这个富饶的资源发展形式重重地泼了一盆冷水。如何解决13亿人衣食住行的问题,中国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只能靠自己。虽然计划生育的政策并不被外国主流政策决策者们看好,虽然这个政策在将来很可能导致4-2-1的家庭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格局,给独生子女带来来自长辈的生活压力,但我觉得,任何事物都是存在两面性的,优点和缺点必如影随形,关键的问题是,当它能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坏处时,我们就应当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牺牲掉一些私人的利益,支持国家的政策。可以说,计划生育的顺利执行,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只有如此,才能防止中国被就业,养老等涉及人口重担的问题所拖垮。

本书的第三章,是关于农村的问题的探究。通过对农村人生存现状的调查,我们可以知道农村人民的现状简单的来说就是“有饭吃,没钱花”。改革三十年,中国农民前所未有的不在为温饱问题发愁,特别是在袁隆平等专家的辛苦工作下,“三农问题”中的农业问题算是基本解决了。但是,也可以看到,“三农问题”中剩下的农村和农民问题,仍然很严重,尤其是有关农民收入的问题,农民如何突破温饱,奔向小康,成了影响中国发展的一块经济短板。对待农村,究竟是该扶持还是该改革?我认为,从日益壮大的农民工群体和日益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也许中国政府只有克服急于求成的心态,做好长期攻坚的准备,才是最合适的道路。

剩下来的几章,提到了中国的另几个国情:18亿耕地的国情,中国面对得是如何有足够的耕地来养活人民的问题;能耗高资源缺乏的国情,中国面对得是如何分配剩余资源“家底”的问题;污染严重,治污难的国情,中国面对得是如何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社保日益完善的国情,中国面对的如何有足够的钱支撑起百姓安居乐业生活的问题;劳动密集型资本远大于技术密集型资本的国情,中国面

对得是如何提高创新能力的问题。。。。。。每一个国情,背后都有着千千万万个问题需要解决,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国情复杂的一边,并且,这些国情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间。

通过阅读《国情备忘录》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的国情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我意识到,我国政府在各个重要领域中的决策部署,都是要经过长时间的艰难探索和思考的。未来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作为即将成为祖国建设中坚的我们,既不能高枕无忧,也不能杞人忧天,只有塌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学习知识,努力实践,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让中国未来的国情变得更加美好!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第七篇_国情备忘录民生纵横观后感

民生纵横

在这一系列的观看中我看到了中国发展道路上面临的各种阻碍。首先,它真正让我们的国民从根本上了解到我国的国情,以一组组的数据与事实来剖析我国当前面对的现状,而不是以往一样只是简单的靠舆论来宣传要节约(而像我们生活在江南的人却很难领略到北方的缺水)。其次,“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物产富饶的泱泱大国” 可以说从幼儿园开始我们便接受着这样的教育并以此为傲。而国外也因为马可波罗的书而一直如此认为。固然,我国的确疆域辽阔,物产也极其丰厚,不少的资源都是位列世界前列甚至第一。只是我们却忽略了人口大计中提到的我国的人口问题。在这样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任何巨量的数字都会变的苍白无力。从人均占有量这个角度来看待我们的资源,一切都将被颠覆:我们得资源不但不丰饶,而且相当的贫瘠,许多资源甚至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 最后,资源的匮乏也应该引起我们的一些思考。为什么人民对我国国情的不甚了解?我们应当循序渐进的让更多的人更深入更透彻的了解中国现在的发展状况,政府也应该更多的跟人民进行近距离深层次的沟通,让人民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这也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实行科学发展观,有信仰的坚定的执行,要比迷茫的,被动的执行更有效率,有成效。

虽然电视节目不可能完全的还原真实,当然,在这过程中也伴随着不少困难。毕竟,慢慢形成问题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解决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甚至有些环境问题也只能尽量的去完善,去努力让他更好一些,彻底的根治显然做不到。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尽力的、达到最大可能性的更好。

民生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各国发展的根本问题。

在各国历史中,快速的经济发展都会伴随着环境的破坏,而这一切都跟人类的淡薄的环境意识有关。在我们已经认识到“先污染,再治理”“先破坏,再还原”的得不偿失以后,应该更好的去体会“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方针的正确性和意义。我想,对于大型的企业来说,尽量的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资源的浪费是应该尽到的社会责任;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尽量少用一次性产品、节约用水电是我们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夏天每个人把空调调低一度,或许山

西的某个煤矿的煤炭就被消耗完。我们每用一双一次性筷子,或许大兴安岭的一片森林就变成了秃山。全球环境的危机其实距离我们并不远,前不久哥本哈根的会议和《2012》的热映都应该引起我们对自己行为的思考。

民生,是一个谈到中国绕不开的话题。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国家的发展和振兴必须以民生为出发点。既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就要享受国家强大兴盛所带来的利益。 但现实却是无情的,《国情备忘录》也反映了很多真实的社会问题。我们绝对不能否认,新一代领导人非常重视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得到了不断的解决。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等,国家常常出手不凡----砸钱、出政策,不少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观。但有很多事情,还远远不够,只是杯水车薪,或是解决了冰山一角,也有的事情并不以国家的意志为转移,似乎有些可笑。国家在不断的强大,财富迅猛聚集,但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广大农民和农民工的收入、各种社会福利却总是跟不上国家发展的速度,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矛盾越积越多。从社会保障体制、医疗保障体制、就业保障体制和住房体制方面讲述中国现阶段的民生问题,这应该是立国之本,是政府的第一要务。从整体上来说,我们应该看到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的进步,特别是在近阶段国家有许多相关的政策。当然,从某些具体的点上看,民生上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所谓任重道远。客观的说,中国长期所积累下来的民生问题快速解决显然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在面对快速经济发展和全球的经济环境变化的前提下。至少我们应该看到,各种体制都在进步,但是同时在就业、住房等问题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同时伴随着毕业的高峰期,就业和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问题就更加凸显。对于中国人来说,安居才能乐业,而对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安居乐业已经成了一种奢望。但我相信,如果细心观察总会发现这些问题正在被慢慢解决着。曾几何时,因年少轻狂而不理解我国的发展,甚至会倾向于关注阴暗面。客观的说,社会中总会有一些阴暗面,同时也总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阴暗面和问题是长期形成的,并不是一两天、一两个人能一下子解决的。在我不能全面的深入的理解这些问题的时候,就很容易曲解许多问题或者放大许多阴暗面。从心理学角度讲,当人认定一个理念的时候,就总是喜欢并容易接受支持自己理念的信息。而从传播学角度讲,当信息传播到一个人这里的时候,人总会选择性接受、

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所以,我觉得我国对政治方面的启蒙非常重要,应该循序渐进的让更多的人更深入的了解中国现在的发展情况,中国政府也应该更多的跟民众进行近距离深层次的沟通。这也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施行科学发展观,有信仰的坚定的执行,要比茫然的、被动的、功利化的执行效率高得多。医疗、养老、住房、就业、教育„„每一个问题都牵动着千千万万百姓的神经。我出生于农村,对很多问题更是深有体会。在农村,多少人生病不舍得看,现在,甚至药店的药价也成倍的上涨,多少人因此连药业舍不得买了----要么挨挨,要么找点草药。 还有那一老一少都有很多问题----有的老人寂寞地守着空巢,有的被遗弃无人赡养捡垃圾为生,或是老得腰也挺不起了还在干农活;小的留在家里的无父母看管成了野孩子,跟着父母在外面的读书却是个问题,小时候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一生也就这么 给毁了„„我不敢奢望民生问题能一步解决,也不可能,但愿社会能越来越好,人民越来越幸福。

中国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远有曾经令人骄傲的“两弹一星”,近有神州系列飞船和高速铁路。是的,如果要列举一定还可以列举出一大串出来,但如果一个国家的科技成果是可以数出来的,我并不认为是有多么的发达。我们不能一叶障目,这些科技的制高点,只是呈点状零星的分布在某些领域。翻开这些高科技的背后,看看还有多少的问题。大部分企业没有申请过专利,连年增长的专利大部分是跨国企业的成果。多少企业没有核心的技术,只是靠着廉价的劳动力,榨取工人剩余价值,而且大部分还是被外国人拿去了。多少科研经费换来的只是一纸无用的论文,或是成果走不出实验室。GDP在不断的增长,但其中的多少是被外国人分去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给别人打工。中国的确成了一个世界工厂,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只是被外国人剥削的工人,如此下去中国的财富是在不断的增长,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永远不成比例,永远跟着别人后面。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仅仅看GDP,我们必须尽快实现产业的升级,向那些发达国家好好学习,真正快速提高科技实力。

班级:2011级人力资源管理2班

姓名:丘志浩

学号:201124014250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yc/417099/

推荐访问:国情备忘录观后感2000 中国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