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美文 > 新秀美文 > 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

时间:2018-02-07   来源:新秀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新秀美文】

流动儿童 第一篇_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的概念

从目前的文献看来,有关流动儿童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定义

有的学者从人口学的视角出发,抓住流动儿童“流动”的人口迁移特点,认为流动儿童是指流入城市的“流动人口的子女”,一般指15周岁以下的适龄儿童,随父母移居城市上学的进程务工就业的农民子女,与留守儿童相对应,因此认为流动儿童问题的解决首要是关注社会支持的延续与替代,包括教育的延续支持、生活适应的社会支持替代等。

有的从制度主义范式出发,抓住流动儿童的制度身份,认为流动儿童是指其居住地与其户籍地不一致的儿童,具体指户籍不在城市但在城市已经居住了相当长时间的儿童。有些则笼统地指出流动儿童的外延,认为是指农民工流动的子女或外来人口的子女。后两种注重制度创新与身份特色,因此主要关注流动儿童的支持制度创新,例如制度身份的变更和公共政策等。

综合以上资料我们认为:

流动儿童的类别

依照行政区域的级别,可以将这些流动儿童划分为:县市内流动儿童省内跨地区流动儿童 跨省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中国加速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庞大的农民离开了土地,来到了城市,寻找发财致富的门路,寻找自己的梦想。此后,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出现了所谓的“农民流动的家庭化”现象,即农民工把妻儿带在身边。这种“农民流动家庭化”的最直接的结果是造就了流动儿童(流动人口子女)这一新的城市弱势群体。

根据《2006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目前中国至少有1981万多名流动儿童。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推算,14岁以下流动儿童总数为1409.68万人。

流动儿童现在主要存在的问题

(1)上学难: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财政来负担的。由于流动儿童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所以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对于流动儿童来说,上学面临着三种选择:私立学校、当地公立学校、民工子弟学校。但是由于资金等原因,大多数的流动儿童选择民工子弟学校,而该类学校往往存在办公条件简陋,教师素质地下、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另外,流动儿童由于经常流动而会中断学习,流入地的学校大都不愿意接收,还有初中毕业后没有相关政策让流动儿童继续在流入地学校升读。

(2)心理:

流动儿童是城市的边缘群体,这不仅表现在物质条件余生活环境方面的缺乏,还包括来自各个方面的歧视,这些都对流动儿童的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流动儿童会感觉到自己与城市孩子的差别,而且这种差别在城市壁垒面前难以逾越。他们过早地体验了世态炎凉,遭受别人的冷眼与歧视。他们受到的这些不公正的对待会使他们感到孤独、寂寞、自卑,甚至对社会产生对立情绪。当他们的努力得不到跟其他孩子一样的回报是,首先产生的就是对公平的渴望,这种愿望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激进、反抗等边缘化的扭曲心理。

父母打工的流动性使流动儿童更换学校的频率较高,这种生活空间的转换也妨着儿童正常的社会交往,为心理调适带来一定困难。

(3)就业:按照中国现行的学籍管理体制,流动儿童很难在城市里有上高中的机会,他们更不能在 城市里参加高考。如果他们不能在城市里上高中和考大学,那么在初中毕业以后就难以在城市里获得很好的就业机会,由此产生了大龄流动儿童的出路问题。在城市里找不着合适的工作,这会使一部分流动儿童开始不务正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流动儿童少年大多来自农村,来源于并分散于全国各地。与此同时,他们中的大部分来自于人口大省或劳动力输出大省,相对集中地分布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 他们大多很小就以“随迁”或“投靠”的身份来到流入地,有的人甚至就是出生在他们“寄居”的城市而从未到过他们的“家乡”,他们在城市是“长期居住”而非“短期滞留”。

(5)社会接纳【流动儿童】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

流动儿童问题

•一是从社会化视角分析流动儿童成长的过程

【流动儿童】

•进城务工子女经历了城乡社会、经济、文化两种社会化环境,进城后,他们身受双重社会化标准的影响,从把固有的纯朴作为社会化的准则,到将各种“期望作为追求的目标,会形成自己社会化的特点,造成社会化内容和目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化环境的改变”。社会舆论的标签化、生活场域的局限性对流动儿童的社会化产生了消极影响,如社会角色混乱、责任感缺失、能力弱化以及失范行为增多等, 使得流动儿童的性格与行为孤独,自我认识低。因此,应从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等社会化因素出发,从影响流动儿童自我概念形成中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舆论、生活场域等改善出发,提供相应支持,完成流动儿童的理想社会化。

•二是从社会资本与社会支持视角分析流动儿童的处境

•流动人口子女在社会资本拥有量方面处于劣势。具体来说,流动儿童所拥有的社群网络相对狭小;流动儿童先天不足,后天不良,表现为对社会的期望和参与明显不足,同时社会对于流动儿童期望也不足;教育在解决流动儿童社会资本问题上的作用不足。由此可以说,由于自身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缺失,无法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因而失去了向上迁移的可能性,恶性循环周而复始,并且通过社会性继承无限地继续下去,这就加剧了现实中不平等的社会分层的现实。

•三是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视角分析流动儿童的地位

•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经济条件低下,他们在社会资本的拥有量方面处于劣势;由于居无定所、安全无保障、同事缺乏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因此他们是游走在城市夹缝中的群体,是被城市边缘了的弱势群体。社会普遍对儿童贴上“招人同情”的标签,他们与自己的参照群体——城市儿童进行对比时,会产生强烈的反差。因此,社会应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社区援助以增加流动儿童的经济资源。在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划分标准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教育,即教育与社会分

层、社会流动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当前外来流动儿童存在的受教育权问题、失学辍学问题等都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分层与流动,所以要转变流动儿童的边缘化角色,疏通向上流动的渠道。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城市移民的第二代完全可以融入良好的城市社会发展空间和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为国家的现代化做出贡献。

•四是从社会融入与社会整合视角分析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

•城市流动儿童在很大程度上认同父母的生活方式和家乡的生活习俗,但他们对父母的生存状态表现出强烈不满,迫切要求改变生存环境,外来人口的身份和父母较低的社会地位是促使他们要求改变现状的主要原因。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犹如动荡的浮萍,造成儿童们在教育上缺乏稳定性,对周围环境不易形成归宿感和安全感,影响同辈群体的关系建立,父母对子女的成长的影响、价值观的确立、爱的获得等方面都是不够的。另外,农民工子女在接受城市教育时又面临着许多的限制和障碍。

•五是从社会排斥视角分析流动儿童的弱势特征

•社会排斥理论的实质是研究弱势群体,而流动儿童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弱势群体正遭受着种种的社会排斥而日益边缘化。在流动儿童群体中存在着三种排斥,制度排斥导致流动儿童在城市中无法得到与城市学生同样的受教育权利,其基础教育面临着边缘化的问题;经济排斥导致流动儿童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的状态,形成边缘化的心态;文化排斥导致流动儿童形成边缘化的归属感,产生出更多的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以及对城市的敌对态度。流动儿童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弱势群体,在进入城市之时,来自各个层面的社会排斥影响着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

•六是从社区教育的角度分析流动儿童的现状

•社区是流动儿童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对流动儿童的行为表现和性格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目前社会上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问题并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目前所见到的研究文献主要是分析造成社会教育缺乏的原因。首先,社会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与公平,因为一些从小就随父母外出在城市长大的孩子,由于他们的父母没有城市户籍,依然被城市居民看作是“外来人口”,视作“乡下人”,因此作为“乡下人”的后代,自然也就得不到城市社会的公平教育机会。其次,接受社会教育的渠道不足。由于我国长期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他们的父母没有条件通过流动这种形式顺利地完成其社会角色的历史性转换,即使有所变化也是非常不彻底。许多流动人口在实际中无奈地转化成了一种尴尬的“城乡边缘人”,而他们的子女也就无奈地成了这一城乡边缘人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及其子女难以融入城市社区,也就难以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与社会教育机会。

流动儿童热点问题 教育社会适应亲子关系心理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当前教育状况:

根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合作开展的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3-6周岁流动儿童入托比例为60.7%,低于城市户籍儿童入托率;6周岁儿童中有46.9%没有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在学率为90%,失学率为9.4%.流动儿童未按时入学比例高达46.9%。另外,在失学的12-14周岁的流动儿童中,有60%的人已经开始工作。12-16周岁流动儿童每天参加有报酬劳动的比例为5.5%。

2009年我国外出农民工达到1.45亿人,他们中一部分将子女带在身边,流动儿童大约有2500万之多。

一、主要存在的问题

1、上学难、上学贵2、学校教育质量差3、升学难4、学前教育

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及对策

----国家

问题产生原因:

1、教育制度的滞后“三级办学、两级管理” 的管理模式

2、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地方财政向城市倾斜

3、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城市占用乡村资源。

4、国家的相关政策缺乏,法律的执行力度不足。

5、城乡二元制的户籍管理制度

6、学前教育管理的不足

相关对策:

1、逐步放宽户籍的管理

2、放宽对打工子弟学校的审批管理、对民办简易学校进行灵活性管理

3、改革教育管理机制加大对地方财政的支持、减轻地方财政压力

4、加大执法力度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对流动儿童的偏见、以及降低公办学校的门槛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学校为辅,民工子弟学校作为过渡形式逐渐淡出,满足流动儿童上学的需求

5、确保学龄儿童就地入学、平等入学,减轻家长负担。减少各种费用

社会及社区

问题分析:

1、社会办学力量不足,缺乏社会资源、资金支持

2、社会志愿者数量难以满足流动儿童的需要

3、社会对流动儿童的偏见

4、社区难以提供相关的服务

5、社区中缺乏可以提供孩子课后学习、拓展视野的阅览室等场所

相关对策:

1、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提供书屋等设施

2、倡导社会对流动儿童的关注、引导社会力量办学或其他形式的援助

3、增加社会教育的途径。充分发挥社区的功能作用

4、开展社会工作服务,通过社区工作形式等帮助流动儿童群体

5、实现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良性互动。

家庭

问题分析:

1、流动人口家庭经济困难 收入较少,大多住在城中村或其他租赁的房屋中

2、父母没有时间或相应文化水平对孩子进行辅导

3、家庭中缺乏学习的 环境、资源

4、课后需要照顾弟弟妹妹或做家务劳动

相关对策:

1、提高流动人口的意识,使其认识到孩子学习的重要性。【流动儿童】

2、倡导志愿者对孩子进行辅导补充家庭教育的不足。

3、与社区或机构合作提供相应的资源如:活动室、图书、玩具等。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流动儿童个人

问题分析:

1、流动儿童个人的意愿,受各种因素影响逃避上学

2、对学校持排斥态度。来自老师同学的各种无形压力,出现自卑等 负面情绪

3、流动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性格等个体因素

4、流动性大,有些经常转学

对策:

对流动儿童进行的心理辅导、提供社区援助、加强其与朋辈群体的沟通交流。

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或心理咨询、老师对其进行补课等方式

二、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指社会环境发生改变时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之而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

三、亲子关系

1、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原为遗传学中的用语,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

在心理学中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在法律上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流动儿童 第二篇_浅谈流动儿童习惯的培养

浅谈流动儿童习惯的培养

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推进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的热点问题。几年来,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逐年递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学生因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及家庭教育缺失,尤其是频繁的转学,造成行为、心理品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严重地制约着健全人格的培养。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根,是成功人生之基。

为使这些学生能享受平等的、均衡的教育,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育中,如果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了解和把握,教育的效果也将会大打折扣。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我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了几点体会:

一、循序渐进,从简单的日常习惯培养入手。

每学期开始的时候,也是老师们最头痛的时候,既为开学时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要处理,也因为又要从头开始抓学生特别是新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由于学生的流动性大,因此,每个学期都会有老生转出、新生转入。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新转入的流动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此外,经过假期,很多老生的不良习惯也往往会“卷土重来”。

当对学生的教育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因为通过具体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并不是不愿意养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而是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改掉原有的毛病确实有困难。这时,如果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动辄“上纲上线”,也许反而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如有一位来自于安徽省偏远地区的学生,刚来学校没几天,就让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对他有了看法。在与他的交流中,虽然多次强调过学校的纪律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但该生似乎没有一点点感触。后来,我降低了对他的要求,先不指出他其它方面的缺点,只是要求他剪掉长指甲、每天保持手的整洁,后来再要求他尽量多洗澡,再后来要求他尽量把字写工整,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育,虽然这个学生与其它学生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与开学时相比还是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在教育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把学生当人”是周红五教授的一句名言。我认为,在养成教育中,要做到“把学生当人”,首先就应该体现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的基础之上。与城市学生相比,流动学生往往有更大的心理压力。父母收入低带来的经济压力和自卑感、背井离乡带来的孤独感、学习上觉得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值的内疚等等往往得不到合理的排泄,这使很多学生显得早熟、内向、敏感。斥责性的教育往往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结果会适得其反。有一个典型的事例:班里一个上课很调皮的学生,经常在上课的过程中做小动作、讲话虽然多次被老师批评,甚至请家长一起教育他,但他就是不愿改。后来,我用聊天的方式告诉他要求他改掉上课做动作的习惯,并指出做动作对

他学习的影响。他当时没说什么,但第二天,他明显改变了很多。

三、多用正面的引导,少用负面的评价。

班级里面有一位上课喜欢睡觉的学生,一到上课就打不起精神,不管老师怎么批评,他都是“涛声依旧”,成绩自然也就一塌糊涂。在一次语文测验中,我发现他在作文中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在上课时随口表扬了一下。没想到这次表扬却让他来了精神,奇迹般地接连好几节课都保持了清醒。此后虽然还是经常打瞌睡,但与之前相比要好了很多。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大多数学生并非不知道自己的缺点,也并非不想改正,只是旧有的行为习惯很难改正。在他们新的意识与旧有的习惯“作斗争”时,我们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而不应该有过多的指责,否则,只会加深学生的挫败感,加大转化该学生的困难。

四、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结合在一起。【流动儿童】

良好习惯的培养过程相对时间较长,学生的意志往往会受到考验,在这个过程他们容易出现怀疑自己的心理,会产生较大的心理波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往往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厌烦,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如发现学生的进步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在鼓励中、在要求学生完成一个个小任务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能力,并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样的效果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校对低年级同学采取了做得好奖励小红花、在班会课上进行表扬等方法;使学生在改掉原有的坏毛病时能收获进步的喜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重视加强对学生课余生活的指导。

基于流动学生的家庭环境特殊性,在养成教育中还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尽量得到家长的支持,并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努力也让部分家长重视养成教育、认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给子女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样,学生的不良习惯才会真正没有“复发”的土壤。

通过与部分学生的交流,我了解到流动学生在家时间基本没有好的安排,特别是双休日,他们往往独自一人在家靠看电视打发时间或者与同样无聊的同学一起寻找快乐。一些学生也因此而养成了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文体活动、鼓励学生多与自己的父母亲进行交流,有条件的出去进入大自然中和父母同乐等,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激发了学生对认知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家庭是启蒙教育的基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主导着学生心理的发展。它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将自身的价值观念、处事态度、心理态度内化到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中,从而决定或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从开学初的家庭情况摸底上可以看到:我校学生当中90%是外来工子女,学生的父母绝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一部分是初中文化程度,还有一部分是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文盲,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6%。而家长所从事的职业多为司机、水暖、建筑工

人、做水果、蔬菜等小生意的,还有从事服务性行业的,只有个别学生家长是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多数家长文化水平有限,从事时间长、强度大的体力劳动,又忙于生计无暇管理孩子,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比较突出的两个极端:要么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简单粗暴对待孩子;要么过度溺爱,以物质需求来弥补孩子的情感需求,对孩子的思想问题不闻不问、放任自流。针对这些问题,社会化教育的活动离不开与家长的沟通,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诚然,由于外来人员子女学校的特殊性,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流动性较大、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常会困扰着我们。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也有许多有利因素。在我校进行流动学生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我相信,有学校领导的支持与帮助,加上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今后,我校的教育工作将会不断的加强,不断的服务于学生身心健康需要,让这群“流动的花朵”在风雨中搏击,在阳光下成长。

合肥高升学校一(6)班

张梦红

2015年4月6日

流动儿童 第三篇_我国流动儿童状况

我国流动儿童状况

段成荣/梁宏

原载《人口研究》2004年第1期15-25

「作者简介」段成荣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梁宏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也在不断增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流动逐渐由分散的、跑单帮的流动向家庭型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以过去“单身外出”的方式而是以“举家迁徙”的形式进行流动。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趋势的明显增强,流动人口中14岁及以下儿童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流动是艰辛的,“居无定所”的流动特征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流动儿童的成长和生活,这是一个需要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长表数据来概括和分析全国流动儿童的各项特征,以期为流动儿童各方面问题(如教育、保健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基本的人口学依据。

1资料来源、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

本文关于2000年流动儿童状况的描述和分析,以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数据(以下简称“五普资料”)为依据。

在我国,一般将流动人口理解为户籍不在本地但在本地已居住相当长时间的人口。结合五普资料,我们可以把流动人口初步定义为“居住本乡、镇、街道半年以上,户口在外乡、镇、街道”或者“在本乡、镇、街道居住不满半年,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然而,近年来随着大中城市新建住宅的增加,搬迁新居而又没有办理户口搬迁手续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些人并未搬迁,却在某种利益的驱使下(如孩子入学方便等)办理了户口搬迁。这些人虽然也符合上述流动人口的条件,但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流动人口,在研究城市流动人口时应将其剔除。

综合上述考虑,依据五普资料,我们将流动人口定义为“居住本乡镇街道半年以上,户口在外乡镇街道”或者“在本乡镇街道居住不满半年,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普查项目R61中第二、三类人口)同时户口在“本县(市)其他乡镇街道”或“本省其他县(市)市区”或“省外”(普查项目R62中第1、2、3、7、8类人口)的人口(参见图1)。

图1根据户口登记状况区分的流动人口类型

相应地,流动儿童定义为流动人口中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人口。

依照行政区域的级别,可以将这些流动儿童进一步划分为县市内流动儿童、省内跨地区流动儿童、跨省流动儿童。本文将对这些流动儿童的状况进行分析。

本文以概括和描述流动儿童人口的人口学特征、迁移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流动儿童进行对比分析。

2流动儿童的人口学特征

2.1规模庞大,已经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

根据五普资料推算,2000年11月1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为102,297,890人,其中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为14,096,842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3.78%.其中,跨省流动儿童3,386,316人,占全部流动儿童的24.02%,省内跨地区流动儿童4,928,421人,占全部流动儿童的34.96%,县市内流动儿童为5,782,105人,占全部流动儿童的41.02%.此外,这三种类型的流动儿童占相应类型流动人口的比例分别为9.01%、14.57%和18.72%,可见,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距离越远,低年龄人口发生流动的可能性相对越小。

2.2性别比偏高,年龄分布均匀

在这一千四百万流动儿童中,男女分别占53.4%和46.6%,性别比为114.6.他们的平均年龄为7.1岁,中位年龄为7岁。从他们的性别年龄构成上看(表1和图2)

各年龄组的男孩数均多于女孩数(各年龄上的性鸨染哂?00)。除了0岁儿童比例较低外,其他年龄儿童基本呈均匀分布。六周岁及以上的学龄儿童占流动儿童总体的62.3%.

资料来源: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数据计算。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以下图表资料来源同此。

2.3大多数来自农村,并与亲人生活在一起

在全部流动儿童中,户口类型为农业户口的占70.9%,非农业户口的占29.1%;从迁出地类型来看,来自“乡”的占40.6%,来自“镇的村委会”的占35.9%,二者合计达76.5%,可见,流动儿童少年大多来自农村地区。

这些流动儿童的97.7%生活在家庭户中,与户主的关系为“子女”的占80.1%,为“孙子女”的占12.0%,二者之和为92.1%,这说明大多数流动儿童少年具有稳定的家庭关系,能直接得到亲人的关怀和照顾。

2.4不同类别流动儿童存在一定的差异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不同类别的流动儿童在性别、民族、年龄、户口性质、户类别以及与户主的关系等构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我国行政区划的设置通常是建立在综合考虑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不同级别行政区划间的流动迁移往往或多或少地意味着不同程度的生存方式、

生活方式、

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一般地,跨省流动所面临的这种“变化”最大,省内跨地区流动次之,县市内流动所面临的这种“变化”最小。

图2全国流动儿童少年性别年龄结构金字塔

分析发现,不同类型流动儿童的各种构成存在一定差异(表2)。在性别比方面,跨省流动儿童的性别比最高(126),省内跨地区流动者次之(114),县市内流动儿童的性别比相对最低(109),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流动人口家长更关注男性子女,那些远距离流动、较难携带子女同行的家长更多地倾向于只携带男性子女;从户口性质角度看,近距离的县市内流动儿童中,非农业户口人口达到了较高的比例(38.1%),而远距离的跨省流动儿童中,农业户口人口则占了绝大多数(83.3%);在年龄方面,跨省流动儿童的平均年龄最小(6.46岁),县市内流动儿童的平均年龄最大(7.68岁);此外,跨越的行政区划级别越高,6~14岁学龄儿童的比例越低,这种结果与我国的现行义务教育政策有很大的关系。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方式,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主要由其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教育经费则按户籍学生数下拨,这使得我国大量流动人口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家乡接受教育。

3流动儿童的迁移特征

3.1流动儿童的流入地分布

普查资料中,“本户住址”一项可以为我们提供流动儿童在全国各省及地区的分布情况。为了使分析简单明了,我们以省为观察和分析单位,即只考虑流动儿童在省一级行政区划的分布,而不考虑他们具体的县市分布。

3.1.1分布于全国,但相对集中于部分地区

总起来看(表3),流动儿童分布于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下简称为“省份”)。其中,流动儿童最多的省份是广东,占全部流动儿童的11.8%;其次是江苏(5.3%)、山东(4.8%)、四川(4.7%)、浙江(4.6%)、新疆(4.4%)和湖北(4.2%);流动儿童最少的省份是西藏(0.2%),其他较少的省份有青海(0.7%)、天津(0.7%)、宁夏(1.1%)、海南(1.2%)。此外,其余省份的流动儿童比例都分布在1.5~3.8%之间。

3.1.2跨省流动儿童的分布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

不同类型流动儿童在全国各地区的分布明显不同。从分布的均匀程度来看,省内跨地区流动儿童在全国各地的分布最不均匀(标准差达到3.015%),他们更多地集中在广东(17.6%)、江苏(4.5%)、湖北(4.4%)、河南(4.3%)、黑龙江(4.3%),这五个省合计达35.1%;跨省流动儿童的分布也比较集中(标准差达2.974%),并且主要集中在广东(13.1%)、上海(9.7%)、新疆(9.3%)、江苏(6.7%)等经济发达和流动人口相对较多的地区,占占这四个省总量的近40%;县市内流动儿童的分布相对最为均匀(标准差为1.870%),且集中程度不是很明显。这些数据表明,流动儿童到处都有,但远距离的跨省流动儿童则主要流向发达地区,如广东、上海、江苏等地。

流动儿童 第四篇_流动儿童管理方案

杰仁卫生院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方案

【流动儿童】

为切实加强流动儿童的管理,提高免疫规划接种率,我院制定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方案》:

我辖区的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儿童免疫接种率95%的目标,免疫针对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连续十几年无病例报告。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儿童不断增多,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相对难以落实,成为影响我院计免工作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加强我院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一、管理目的

根据西乌旗卫生局《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要求,加强对我辖区流动儿童管理,摸清和掌握流动儿童规律,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降低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使我辖区计免工作深入、持久地向前发展。

二、流动儿童概念

(一)流动儿童概念:指随父母在未改变原居住地户籍的情况下,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的地方居住、入托、入园、入学儿童。

(二)流动儿童特点:居无定所;居住、生活、学习等环境相对集中,节假日、牧忙季节相对流动大;经济较困难;流动儿童家长对疾病预防知识普遍缺乏;小年龄组儿童流动比例大。

(三)儿童免疫针对传染病发病较高:据国内资料研究证实,流动人口,特别是流动儿童中麻疹、百日咳、流脑、乙脑发病率显著高于常住儿童。

三、管理措施

(一)镇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加强与派出所、计划生育等部门的合作,每年开展一次上门新生儿人数核对工作,随时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口的流动儿童数,对查出的漏种儿童,应及时给予补种。流动儿童接种资料汇总统计后,与常规免疫月报表同时上报。

(二)要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并将流动儿童管理纳入计免常规管理,建立流动儿童计免登记簿、预防接种卡(证)转索和接种报告制度,以防止重复接种和漏种。

(三)切实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按照卫生局和教委转发的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入托、入园、入学的新生,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流动儿童未接种者,要在进行登记补种后方可报名入学。

(四)针对流动儿童的流动规律,卫生院要利用流动儿童相对集中性和节假日相对流动性,在流动儿童较集中的地区定期对流动儿童摸底调查。要利用那达慕等节假日设立接种点,对随父母返乡的流动儿童开展查漏补种。

(五)开展多渠道、多途径、多种方法对流动儿童家长/监护人进行宣传教育,调动他们自觉参与计免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年利用“4.25”预防接种宣传日、糖丸强化免疫宣传活动,宣传漏补种时间,发放宣传单(册)等形式,宣传计划免疫相关知识,提高流动人口的疾病预防控制知识,使流动儿童计免工作得到顺利开展。

西乌旗杰仁卫生院

二〇一一年三月

流动儿童 第五篇_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现代化进程中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分析

【流动儿童】

初中数学班 赵 丽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大规模地、持续地向大中城镇,特别是向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镇流动,形成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民工潮”。伴随“民工潮”产生了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即“农民工”群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尤其是近年来“农民工”群体由“单身化”向“家庭化”转变的趋势有所上升,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带着子女一起流入城市。由此,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浮出水面。

一、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问题

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面临的问题很多,涉及生活、安全和教育等多方面,但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教育问题,即流动儿童不能公平地接受义务教育。有的研究已经发现,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上不了学

流动儿童问题最先引起人们关注的便是上学难问题。 随着进城流动儿童数量的逐年递增,该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大量的适龄阶段流动儿童在流入地不能及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要么失学在家,要么过早地踏上打工之路。

2.上不起学

由于流动儿童所在的农民工家庭经济收入整体低下,对子女教育支付能力有限。受户籍制度的影响,流动儿童与城市户籍适龄儿童难以享受相同的受教育权利,城市公办学校在招收流动儿童时都要收取较高的借读费、赞助费等。 这些不合理的收费成为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的

一道道壁垒,也是影响流动儿童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问题和农民工反应最强烈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尽管各地为了贯彻“两为主”的政策,几乎都在取消或降低借读费和赞助费,但教育费用仍然是农民工家庭的最大负担。 据调查,除杂费之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小学阶段一般每学期要交 “借读费”、“赞助费”300-400元,中学阶段500元左右,少数城市更高。此外,还有服装费、保险费、郊游、上网、班费等费用。 进城务工人员从总体上看是一批经济收入比较低下的群体,过高的“借读费”、“赞助费”及其他教育支出,常常使他们难以承受并使其子女对进城上学望而却步。

3.上不了好学校

在国家“两为主”政策的引导下,目前大部分流动儿童都已经在城市公办学校就读,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读于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的民工子弟学校。民工子弟学校在解决流动儿童上学难问题上客观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流动儿童公平地接受义务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有专家指出,对于大部分农民工来讲,他们的子女只能进入收费低廉的民工子弟学校上学。 但大多数的民工子弟学校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办学条件差、管理水平低、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以及安全方面存在不少隐患。 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属于私立性质,由公民个人办学,自负盈亏,除学生交费外,基本没有其他的资金来源,又由于收费低廉等原因,这使其难以集中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教学设施、设备简陋,教师队伍总体专业化水平低,大多没有教师资格证,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学校管理松散,教学工作随意性大,执行国家或流

出省市规定的课程计划有偏差。

4.升入高一级学校难

就流动儿童而言,相对于在流入地“上学”难来说,“升学”似乎更难。 尤其是在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这两个阶段,更是难上加难。 究其原因,抛开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之外,恐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和目前我国的升学制度有关。 因为在一些流入地,按当地教育部门有关政策规定,中考、高考报考必须具备本地户籍,致使一些流动儿童面临着无法升高中就学的问题。 此外,我国高考政策也明确规定,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必须在户口所在地报名。 这样一来,流动儿童只能回老家(户籍所在地)参加报考,但问题是,流入地与流出地使用的教材往往不一样, 就算这些流动儿童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成绩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考取大学(尤其是重点名牌大学)对他们来说也许只是一个遥远的“梦”。

二、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学界研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当前已有研究将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社会的变革滞后和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是造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yc/417374/

推荐访问:流动儿童定义 流动儿童总结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