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人生 > 哲理文章 > 精神病的内心独白

精神病的内心独白

时间:2014-07-05   来源:哲理文章   点击:

【www.gbppp.com--哲理文章】

精神病的内心独白(一):沉默的疯癫与理性的独白

沉默的疯癫与理性的独白

——二元对立背后的存在

作者:黄奕航(101080021) 摘要:在《疯癫与文明》的前言中,福柯表明,这是一部“沉默的考古学”。疯癫逐步与理性分裂,受到理性的审判,最终臣服于理性,保持缄默,这个时代于是成为理性独白的时代。然而,福柯也尖锐地指出,“疯癫的策略”取得了“新的胜利”。在这一切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深刻的反思,它所昭示的一个道理是:理性在历史上曾因其确立起稳固的存在的解释而驱逐了疯癫,而疯癫则以其所是在当下证明了存在的另一种形态。疯癫是如何变得沉默?理性的独白又是如何苍白?探究其背后的存在性的变化,描述存在对疯癫与理性的影响是本文的主旨。本文认为,无论是沉默的疯癫还是理性的独白,都是一场对于存在性的解释权的争夺,而这一解释权是决定两者间歇性胜利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疯癫 理性 存在性

现在是一个理性当道的时代,正如福柯所说:“在现代安谧的精神病世界中,现代人不再与疯人交流。一方面,有理性的人让医生去对付疯癫,从而认可了只能透过疾病的抽象普遍性所建立的关系;另一方面,疯癫的人也只能透过同样抽象的理性与社会交流”(福柯,2007:

3),而这样一幅场景,是有着一段长长的历史,“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与疯癫的争执是一种戏剧性辩论,其中任所面对的是这个世界的各种神秘力量;疯癫体验被各种意象笼罩着:人类的原始堕落和上帝的一致,兽性及其各种变形,以及知识中的一切神奇秘密。在我们这个时代,疯癫体验在一种冷静的知识中保持了沉默。这种知识对疯癫以了如指掌,因而视若无睹。”(福柯,2007:5)。这是一段不能跳过的历史。

一、疯癫是如何失语的

在《疯癫与文明》一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在描述这样的一个过程,从“愚人船”到“大禁闭”直到最后“精神病院的诞生”,福柯用考古学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一张张“快照”,他们犹如一个个横断面,告诉我们如下的结论:“从任何意义上看,这个世界在17世纪初对疯癫是特别友善的。疯癫在人世中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符号,它使现实和幻想之间的标志错位,使巨大的悲剧性威胁仅成为记忆。它是一种被骚扰多于骚扰的生活,是一种荒诞的社会骚动,是理性的流动”(福柯,2007:32);“17世纪,由于紧闭,疯癫经历了一个沉默和被排斥的时期。它丧失了在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的时代曾经具有的展示和揭示功能,它变得虚假可笑了。”“最后,20实际给疯癫套上颈圈,把它归为自然现象,系于这个世界的真理。”(福柯,2007:273)

福柯给出这样确凿的证据,无疑是有力的。但是,如果并不满足于这些确凿的“切片”的罗列,而要寻找这一个个标题背后内在的、共同的逻辑联系,单纯从历史的发展序列本身来看就不足够了。我所关心的是,这些“切片”背后,所共同揭示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疯癫是失语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我的结论是:造成疯癫失语的是疯癫对于存在的解释权的丧失,疯癫的对于存在的解释力的日益瓦解造成了疯癫的失语,以及最后的沉默,疯癫的沉默不仅是理性的倾轧的结果,也是理性得以倾轧的原因。疯癫也曾在某些领域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因而,得以与理性共存。 这样的结论在“愚人船”中不难看出。疯癫主题取代死亡主题的过程表明,理性曾一度

在存在领域失语,而疯癫则占据了主动的地位。

“在《疯癫与文明》中,出现在文学和绘画作品里的疯癫主题是与死亡有关的不安。福柯注意到在十五世纪末的艺术作品里充斥着关于死亡的主题,死亡证明人存在的虚无并且使人不得不面对它。因为疯癫就是脱离人的现实生活,而死亡则是取消人的现实生活。疯癫意象里便包含有存在的不确定性与虚无性,所以通过与死亡同样的一种存在的虚无性的意义,疯癫便取代了死亡在艺术作品里的地位。但是它与死亡不同的是,疯癫是用一种嘲讽的态度来面对这种存在的虚无,它比死亡提早证明存在的虚无性,由此解除了死亡所具有的强大力量,而得以用一种嘲弄的态度来面对它。所以把疯癫与死亡这两个意象联系上的不是别的,正是对存在的虚无所形成的焦虑。”(黄晖,2010:49)。疯癫取代了死亡,真是因为它承认了虚无性,但是同时嘲讽了虚无性,解除了死亡所带来的恐惧,由此产生强大的存在性的解释力,而这是理性所无法完成的。我们还可以发现,理性在此或多或少地还依附于疯癫。“在一部人人相互欺骗,到头来愚弄了自己的喜剧中,疯人就是辅助的喜剧因素,是欺骗之欺骗。他用十足愚蠢的傻瓜语言说出理性的词句,从而以滑稽的方式造成喜剧效果:他向恋人们谈论爱情,向年轻人讲生活的真理,向高傲这说谎者讲中庸之道。”(福柯,2007:11)这恰恰反映了,当时的理性解释力尽管存在,却难以以一个为众人所接受的形式存在,那个时期的理性无法直面虚无,于存在的解释力必须通过疯癫的形式来表现。

“疯癫在使人中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符号,它使得现实和幻想之间的标志错位”,福柯这样的说法,显然是站在理性的立场去看待疯癫,而倘若让我们换一个立场来看,则不难发现“社会是荒诞的,理性是流动的”。

然而,随着这种存在性的解释力的退去,随着理性的解释力的上升,疯癫则一步一步丧失了这样的地位。

这样的变化首先来源于“意义的自我繁衍”(福柯,2007:15),疯癫作为理性表达的必要形式,逐渐脱离了构造它们的理智和说教,开始专注于自身的疯癫,疯癫对于存在性解释的力量逐渐转化为一种“迷惑”的力量,它以各种各样怪异的形象存在,它成为了幻影,而失去了因而也丧失了存在本身的解释力。“疯癫不是与现实世界及其各种隐秘形式想联系,而是与人、与人的弱点、梦幻和错觉相联系„„这种疯癫象征从此成为一面镜子,它不反应任何现实,而是秘密地向自我观照的人提供自以为是的梦幻。疯癫所涉及的与其说是真理和现实世界,不如说是人和人所能感觉的关于自身的所谓真理。”脱离了现实的存在,疯癫(愚蠢)被视为自恋,而成为个人化的东西,而丧失了对世界性存在的解释力,沦为个人化存在的解释力,“疯癫由此进入一个完全的道德领域”(福柯,2007:23)。福柯通过莎士比亚和唐吉可德的引文说明了这样的一个情况“由于在叙事和戏剧结构中的位置发生变化,它便认可了真理的显示和理性的复归”“疯癫失去了令人瞩目的严重性:它只是因错误而受到的惩罚或引起的绝望”“疯癫是因对某种结局的幻觉引起的,但在实际上解开了真正的情节纠葛。它既是这一纠葛的原因,又是其结果。换言之,疯癫是对某种虚假结果的虚假惩罚,但它揭示了真正的问题所在,从而使问题能真正得到解决。”我们可以从福柯的用例中也可以观察到,疯癫的表现形式已经从疯子说出真理转变为斯居代理《喜剧演员的喜剧》的戏中戏。双重表演“就形成了现实与幻觉之间的再次交流,而幻觉本身就是疯癫的戏剧意义”。(福柯,2007:30)在这一过程中,疯癫从理性的必要喉舌蜕变为了理性的“戏剧意义”,疯癫从必要的形式而转变成了仅仅是形式,这样的沦丧暗示着理性的回归。这一过程是疯癫作为现实的解释力下降的过程。

随着大禁闭的开始,这一过程继续延续,直到理性最终建立起优势,将疯癫驱逐,理性的解释力愈加强大,这种解释力的强大不仅在于对于“激情和谵妄”的解释对“疯癫诸相”的划分,对病人相对于医生而言的“未成年”地位的确立,更重要的还在于各种物质性的建设,这样的物质性的建设使得存在不再需要解释,而仅仅是其所是即可得以证明,“总医院”

成为一个行政的机构,臣服与世俗的王权,而正是这种物质性的存在使得存在不再需要解释,而这正恰恰是理性在17实际初与疯癫纠缠不清时所难以避免的问题,理性无法回答无视虚无,因而无法解释存在,但是,现在以理性的原则所构建的一切“秩序、对肉体和道德的约束,群体的无形压力以及整齐划一的要求”,都是依赖于这种物质性的存在。而随着这样的不断构建,理性的话语权也逐渐表现出了苍白的一面。

二、苍白的理性

帕斯卡说过“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作家日记中写道》:“人们不能用紧闭自己的邻人来确认自己神智健全。”福柯对于理性的苍白之处并没有很直白的说明,他借疯癫之口来自明,“在这些地方,人又重新发现了被他遗忘的而又昭然若揭的真理:欲望是自然赋予人的,而且自然用世上循环往复的生生死死的伟大教训教导着欲望,因此,欲望怎么会与自然相抵触呢?欲望的疯癫,疯狂的谋杀,最无理智的激情,这些都属于智慧和理性,因为它们是自然只需的一部分。人身上一切被道德、宗教以及拙劣的社会所窒息的东西都在这个凶杀城堡中复活了。在这些地方,人最终与自己的自然本性协调起来。或者说,通过这种奇特的金币特有的道德,人应该能够一丝不苟地忠实于自然本性。这是一项严格的要求,一种无止境的任务:‘除非你了解一切,否则你将一无所知。如果你太怯懦,不敢固守自然本性,那么它就会永远离开你。’反之,如果人伤害或改变了自然本性,那么人就必须通过一种责无旁贷的、精心计算的复仇来弥补这种损害‘大自然使我们所有的人生而平等。如果说命运喜欢扰乱这个普遍法则的安排,那么我们的指责便是制止它胡作非为,时刻准备着纠正强者的僭越行为。’事后的复仇与放肆的欲望一样,都属于自然本性。人类疯癫的产物不是属于自然本性的表露,便是属于自然本性的恢复”(福柯,2007:263)

在这样一段“惊人”的话里,福柯表明,疯癫是人的自然本性,是存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理性的倾轧最终也不过是导致疯癫的恢复,理性之所以苍白,正是源于这种存在的追问,它迫使我们这样去思考“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是单单理性无法回答的。

“疯癫的策略及其获得的新胜利就在于,世界试图通过心理学来评估疯癫和辨明它的合理性,但是它必须首先在疯癫面前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因而充满都长和痛苦的世界是根据像尼采、梵高、阿尔托这样的人的作品大量涌现这一事实来评估自身的。而世界本身的任何东西,尤其是它对疯癫的认识,不能使世界确信它可以用这类疯癫的作品来证明自身的合理性。”(福柯,2007:269)

关于存在,这也许是一个很好的答案,尤其在这个理性当道的时代,能够为疯癫留出一席之地,也许就为存在留出了一种新的价值。

无疑,福柯不是尽善尽美的,但是他揭示了一种思考存在的思维:“在一个已然是理性独白的天下,要想切中要害,对现代性进行刨根问底的探索,就必须从未被理性彻底征服的领域,从理性扩展的极限,从给对峙的细缝中,去寻找突破点。福柯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探索的精神,这种精神有助于我们去思考历久弥新的存在性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可以到哪里去?’”(成伯清,2004:31)

参考文献:

[1]刘北成 杨远婴,2007,《疯癫与文明》,三联书店。

[2]成伯清,2004,《福柯对社会学意味着什么——谨此纪念福柯逝世20周年》

精神病的内心独白(二):狂人日记赏析

篇一:鲁迅《狂人日记》见解与赏析

鲁迅的文章博大精深,不细细品味,无以悟出其中深刻的内涵。《狂人日记》是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文学界对其的解读更是数不胜数,而我在此也将发表一些对此小说的看法。

《狂人日记》中鲁迅运用了日记和精神病人内心的独白方式把他所想表达的内容发挥的淋漓尽致。它主要描写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把他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觉融合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除了《阿q正传》,《狂人日记》就是鲁迅最出名的小说了。这篇短短的小说在今天被定为向旧社会、旧礼教挑战的“战书”。与此同时,也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必读物。《狂人日记》“吃人普遍”这个“事实”在后边屡屡出现,构成这篇文章的主题。赵贵翁、街上的人、打孩子的女人、两个医生、狼子村的佃户,甚至自己的亲哥哥、亲娘也都吃人。最后,连“我”也未必没有吃过人。整篇文章连接紧密、层层深入是一篇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文章。

“狂人”的第一则日记就吸引了我。虽然,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是平凡普通的五句话。但这平凡与普通却又与别处不一样,平凡得出奇,普通得入胜。简单的“我怕得有理”这句话,就让我的心开始猜测:下面会写些什么?

“狂人”出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对社会的恐怖心理。他认定现在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他半夜察看历史,看见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他对吃人社会发出勇敢的挑战,相信将来的社会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吃人”的本质,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

《狂人日记》中所谓狂人,就是一个精神错乱的人物,语无伦次,意识好象也有些不清,鲁迅用了非常颠倒的次序,借狂人之口,叙述了中国从前的本真:人吃人。虽说文章是虚构的,可也微微泛出点点恐怖的味道。整篇文章读上去会感到压抑,流露出十分暗淡的调子,可你只要细细“品尝”如此深奥的小说,兴许也会感到忧愁:高远的夜空,朦胧的月光,以及“吃人”人的神情??鲁迅以神一般的描写,叙述了旧中国儿女的凄楚和绝望,又以神奇的笔触,有道出几千年无人敢道出的咏叹。是啊,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又是谁是能足以相信的呢?当然了,除了自己,还有谁呢?在那位“狂人”眼里,他不仅想保护自己,又想保护那些千千万万人当中又要被“吃”的孩子。

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将狂人这个具有恐惧、多疑、知觉障碍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特征的“迫害妄想型”精神病患者,描写得栩栩如生,但作品的主旨却并不是要表现他所受到的精神迫害,更不是一篇精神病人的纪实作品,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从整片的文章来看,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他对别人充满了猜疑和害怕,总认为别人会害他。在他被治愈后看到了世界的真相并且醒悟到“传统”杀人,人们无法容纳他的清醒而对他再一次的加以迫害,致使他重新屈服在恶势力权下,与他们同流合污。当时的社会对人的迫害是如此的深,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意识到了封建制度的可怕,不但使人发狂,也可以把人吃掉,已经没有了真正的仁义道德。人与人之间只是猜疑,提防,残杀,成为一种难以扼制的恶性循环。因此鲁迅在绝望中以狂人的口吻呐喊,呻吟,“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让人去关注社会。 那么在今日的社会中存在怎样的问题呢?现在是科学发达的社会,受全球化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倾向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与理解。特别在中国,由于一胎化,使孩子成为家里的皇帝和皇后,同时他们也受社会的暴力现象影响,让他们在社会环境中感到压抑的心理,心态扭曲,缺乏道德意识,自控力差,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以暴力伤人,甚至以残忍的手段杀人。可怕的是他们没有认识到这后果

【精神病的内心独白】

的严重性,不知道他们所作的是犯罪的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也要像鲁迅那样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精神病的内心独白】

在这篇白话文小说中,亲情、友情全都变成了泡沫,血淋淋的社会里,人性与人权化蝶而飞,笼罩着人们的只有腐败、冷漠无情。鲁迅把日记与精神病病人的内心独白结合在一起,表达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表现出鲜明的启蒙思想特征。鲁迅看透了社会的黑暗,对埋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封建思想感到悲愤,不满缺少道德与仁义的社会风气,把社会中打着仁义道德招牌、实质是一副虚伪的面具、是丧失理智的限制通过一个狂人的日记展现在人们眼前,痛斥了现实社会,体现出鲁迅对社会的愤怒、不满、焦虑以及希望,字里行间透露的林林种种都是鲁迅先生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使人深思。 鲁迅用文字去唤醒当时昏庸的人们,反省自身,《狂人日记》这篇富含深刻哲理的短篇小说值得我们去回味,值得我们去深思。篇二:《狂人日记》赏析

我读鲁迅

鲁迅,是中小学语文课本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作家。提起鲁迅,会觉得很熟悉,但是他深邃的思想却又有些难以琢磨。

一直以来,鲁迅饱受赞誉。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性格。鲁迅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终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而我读到的鲁迅,是一个把时间看得贵如生命,把人民的觉醒当做一生的使命,把旧社会的黑暗揭露的体无完肤,把旧制度的残暴批判的淋漓尽致的伟人。当然,他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审视者和领导者,他也有着丰富的经历和平凡的生活。只不过,他总能在点点滴滴,零零碎碎的生活片段中,看到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看出背后的根源。

一开始接触的鲁迅作品是充满童趣的,如《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里面写了我没听说过的神话故事,我没见过的花花草草,和那些能发出各种叫声的小虫子,这可比我自己的童年生活有趣多了。他还在《故乡》中讲述了小伙伴闰土更加色彩斑斓的生活,让我不禁一边上课,一边幻想自己也能有那样的一段经历:在蔚蓝天空下一望无际的西瓜地,我手握一把叉,像卫士一样全心守护者城池,而我的敌人就是那些藏在浓密的藤蔓中狡猾,灵活的獾猪和猹。到了冬天,我就变成了一个机智的捕鸟者,在雪地里扫出一片空地,支起一个筐,撒一圈秕谷,等待那些贪吃的小鸟雀一步一步走进我的陷阱。

那个时候读鲁迅,就像是听他讲故事一样,后来,才开始探寻他的思想。有人总结,鲁迅的一生主要在思考三个命题: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病根何在?这三个问题是20世纪初的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同样也是一百年后的今天需要深思的问题。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精神面貌,有着不同的国民劣根。

因此我们要一边反省,一边深思,究其根源。这是鲁迅带给我的最大的教导。而旧时代劣根性,如愚昧麻木,封建迂腐,在阿q和孔乙己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追根溯源,他们都是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和牺牲品。下面我以《狂人日记》为例,分析鲁迅对时代的思考和批判。

《狂人日记》赏析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而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它既有尼彩的渺茫,又有安特莱夫的神秘幽深,还有鲁迅的深切的忧愤,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具有浓厚反封建思潮的“狂人”形象,揭露了旧社会“吃人”的本质。

这是一篇白话日记体小说,包括小序和正文两个部分。小序主要用文言介绍写作的背景和缘起;正文共有13则白话写就的“疯子”的日记。小说的主人公是日记的“作者”——狂人。之所以没有给他一个具体的名字,是因为“狂人”不是特指某一个发了疯的人,而是一批收到先进思想熏陶过,清醒了的革命分子的代表。这也使我想到了阿q,鲁迅只给他一个符号,叫什么都无所谓了,放眼望去,遍地都是阿q。整个国民,都是备受旧思想压迫,侵蚀得没有了灵魂的行尸走肉。

狂人,从作品的叙述来看他确实是个疯子,他有种种疯子的病症:

(1)变态的心理。他把平常人的交往如探视、抚摩都看作是吃人行为的一部分。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将别人善意的“笑”理解为暗藏杀机的吃人者的表面文章,完全背离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轨道。

(2)混乱的逻辑。狂人在这种变态的心理下,正常的逻辑必然会被打破,这就造成了逻辑的混乱。“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三十多年不见月光,从生活逻辑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是荒唐的。“他”与“赵家的狗”没有必然的联系,那狗看“我”两眼更是与“我”不相干,但狂人却将他和“那狗”与“我怕”与“月光”的不见都联系了起来,组成一个三段论。这种将部分前提省略的做法,造成了三段论的不成立。

(3)古怪的幻觉。狂人即疯子,是生活在幻觉世界中的人。“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二十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但是狂人在别人的眼里是疯子,在鲁迅看来确实先锋。鲁迅借助狂人不稳定的精神状态和逻辑混乱的思维方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解释了狂人实际上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启蒙者。这可以从他的思想和行动的种种表现看出来:

(1)“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表现了狂人敢于怀疑传统,研究一切的启蒙者的思想特点。

(2)“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是狂人对“吃人者”本质的认识。(3)狂人在“歪歪斜斜的每叶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历史的“字缝里”,看出了“吃人”两个字,是他对封建礼教的实质所作的历史概括。作者中所提及的活生生的吃人的事实,则是这一历史和结论的旁证。虽然狂人把“把脉”理解为“揣一揣肥瘠”是混乱的臆想,但既然古代能够“易子而食”,现实中狼子村能够吃人,为什么自己的大哥不可能吃自己呢。荒诞的逻辑中自有逻辑的合理性。(4)狂人“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lz/39052/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