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教学方法 >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时间:2018-07-11   来源:教学方法   点击:

【www.gbppp.com--教学方法】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第一篇_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方案一: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开发背景

校本课程是近几年伴随素质教育的推行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课程,是改变教学观念、改革课程、改造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内容的重要举措。英语校本课程是以英语知识为载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特长为目的。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使学生热爱英语学科,并形成良好的英语素质的一门课程。英语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英语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校本课程的开展无疑给英语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并在英语教学改革中,为学生创建了一个五彩滨纷的英语学习平台。

二、开发目的

开设了英语校木课程,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便于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欣赏英语国家文化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国际参与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

三.开发原则

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运用为基本宗旨,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思与创新精神。

(1)有效性原则。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面临着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在选择课程内容的过程中,经过英语教师的精选,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2)趣味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这是开发的出发点。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易于学生消化学习的内容。同时,在编制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课程的内容要选择学生能接受并能理解的知识范围,而且内容要健康。

(3)应用性原则。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横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课程内容,选择具有应用价值的知识。

四.课程内容

(1)由于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年龄上较小,在英语方面的知识较少,又有好动、爱表现、胆子大的心理特点,所以就初一年级的学生中开发难度小可以激发兴趣的课本剧表演、背诵诗歌、讲小故事等课程。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简单、生动活泼的视听材料,如:录像,DVD等作为教材。首先在课堂上介绍影像资料中会出现的生词并帮助学生借助图片等理解单词;用简单英语解释生词。然后向学生展示教材内容指导学生理解故事或是诗歌,确

定朗读基调、把握主题线索、掌握轻重快慢,反复实践。教师示范朗读某一类作品,进一步体会和理解朗诵技巧。最后由学生通过移动多媒体图片或表演的方式模仿故事中某些关键句的节奏和语调,以各种单人或集体的方法复述故事或诗歌。要求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情绪饱满,仪表端庄,仪态大方,有感染力。定期开展比赛检查课程开展的效果。

(2)初二的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有了一定的积累,心理上较初一成熟,而且还需要培养阅读的能力为初三打基础,所以在初二学生中开展以经典和时尚热点相结合为教材的阅读课程。首先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文章,无论是报刊杂志还是课文都可以,但是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并把这些材料按不同内容编排成册。然后以没课时一个单元的方式给学生授课,并注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学生进行泛读和精读的方法指导,尤其是技巧上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理解这些方法技巧,并掌握它们。每月进行一次阅读理解的摸底调查,以便更好地进行评价。

(3)初三学生在英语的知识方面已经有了两年的积累,对中西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需要细化,了解中西习俗差异,要求我们学生要根据不同场合、对象、话题、身份等使用恰当得体的语言。

内容来源: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搜集资料,形成教材。

五、课程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语感。

2.通过听、说、读、写、唱、演、背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提高英语综合素质。

3.加强学习策略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学会共同生活,促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5.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开发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校本课程,以实现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六、开发步骤

1、组内开会,研讨确定课程内容。

2、各组教师通力合作,做到资源共享。

3、搜集资料,编写教材。

4、课时安排,每两周一课时。

七.课程评价措施

1、课前教师布置话题,学生查找、整理、组织资料的能力。

2、课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热情,以及参与积极性。

3、组内成员合作能力。

4、学生考勤情况。

本评价不采用考试形式,根据以上情况分为优秀、良好、加油、需努力。

方案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开发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沟通交流语言在当今时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为了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在小学阶段加强英语学习能力的开发已是刻不容缓。基于以上原因,我校在校领导的统一规划和大力支持下,开发了一套有自己学校特色的英语校本课程实施计划,旨在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开发总目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1.创编一套英语校本课程扩充资源包,内容包含英语故事、歌谣、歌曲、日常口语、情景交际、西方国家常识简介等现行教材中没有的知识。

2.通过此次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加强英语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及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3.通过英语校本课程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从实际出发,培养他们终身学习英语的能力。

三、实施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注重知识性学习,更注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2.分层递进原则: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

3.充分利用资源原则: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教学、学习手段为课程服务,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4.兴趣性原则: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入手点,寓教于乐。

四、具体开发内容

1.单词与句型的整合与拓展

对现行的英语教材进行重组和补充,把前后相关的话题内容进行连线,形成一个系统,并在这个基础上对此部分话题进行单词与句型的扩充,丰富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能对此部分知识有更充分更深刻的学习。

2.歌曲与歌谣教学

在每节课中渗透。在每节课的课前欣赏或演唱,以营造英语学习氛围,用反复欣赏、略讲主要词意、逐步跟唱的自然习得形式进行。

灵活运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用于学习新内容前营造气氛,在学习新内容后,学生感到疲倦时,用它来调节、放松学生的情绪;下课前用它来巩固,让学生课后还有余音在耳的感觉。

唱演结合,培养学生艺术气质。鼓励学生试着用旧谱编新歌唱,试着自己编歌谣吟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3.日常口语交际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景或带学生到真实情景中学习,融日常用语学习于情景表演之中,让学生在情景中学,在表演中练,在交际活动中用。

会话表演分这样三个步骤进行:语言示范性表演,由教师或师生共同完成,要到位,让学生明白;语言巩固性表演,在双人或多人中进行,如大组集体会话竞赛、男女生团体、小组、全班对半等形式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发展语言的创造性表演,安排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鼓励学生灵活组合,扩展会话。

4.英语故事(课本剧)

针对中高年级学生,自选生动活泼、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进行英语口语和表演能力的训练。教师略讲重点词句,学生朗读操练,复述故事,再模仿表演,最后鼓励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创造性的课本剧表演。

5.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

利用学校现有的硬件资源,利用西方某些重大的节日,开展一些诸如西方国家我知道、英语圣诞联欢会等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同时,教会他们一些相关知识,同时能训练学生口语表达及舞台表演的能力。

五、年度内容安排

2008-2009学年度

对各个年级试实行扩充知识资源包的教学内容,并及时反馈实施情况,作出相应调整与完善。

全面收集整理并下发各年级扩充的单词,而后开展单词大比拼活动,对成绩突出的同学给予奖励。

教研组针对现今英语学科关注的问题——中小学衔接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并形成一套具有本学校特色的、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在高年级学生中试行。

2009-2010学年度

低年级学生进行简单的常用口语训练,保证参与人次与练习质量。

低中年级组织开展圣诞联欢会活动,教师编排节目、进行训练,学生准备节目所需道具。联欢会为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

高年级组织学生学习成果汇报展示活动,将本学期或本学年度所学的知识进行统一分类编排,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出来。汇报展示活动为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

2010-2011年度

低中年级组织学习西方英语国家的简单概况及风土人情,包含一些明显的具有各国特色的象征;并介绍一些世界著名的大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高年级开展英语故事(课本剧)的表演与比赛,教师负责提供优秀的故事题材,并对一些较难的部分(单词、句子等)进行指导,学生自由组合进行编排表演,对优秀的表演组进行奖励。

收集整理各年度、各年级学生评价材料。

另外,每个学年度都要开展英语校园小歌手、英语故事大王及英语知识竞赛等活动,使英语步入校园每个角落。

六、课程开发小组成员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组员:xxxxxx

方案三: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第二篇_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xx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开发校本课程既是时代的需要,又是弘扬办学特色、发展学生个性的需要,也是实施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保证我校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依据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等形式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结合我校实际,构建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最后确定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而弥补原有课程本身的不足,以满足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校本课程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确保执行国家课程,在维护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严肃性的前提下,通过独立地或合作开发校本课程,体现办学特色;根据我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从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协调学校各类课程的关系,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把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优质高中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切入点,以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丰富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和发展教师的特长,从而实现我校“人人得到最优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作为校

本课程开发的重点,把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益的补充,逐年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在3—5年内构建学校创新型、开放性、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校本课程中得到特长发展与个性形成的及时补偿,成长为人格健全,能力见长、身体健康、学识渊博,具有合作精神和负责态度的创新型人才。

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能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初步掌握科学的方法和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原则:

1.以生为本原则

学校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他们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出发。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可能地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2.课程全面发展原则

保证学校各类课程的比例均衡,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作用;在鼓励教师及有关人员创造性地开发课程的同时,加强教学和教材的规范管理;学校及相关人员要形成课程权力分享、责任分担的观念,明确各自的角色地位和相应职责。

3.学校活动课程化原则

牢牢树立课程意识,学校及各功能处室和教学部组织的各种活动都可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如军训、国旗下的讲话、学习方法知识讲座、感动时刻演讲、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励志教育、理想教育、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如剪纸、书法、绘画、葫芦丝吹奏、各种球类活动、健美运动、文学沙龙、文学社活动、各学科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

4.隐性课程显性化原则

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是一种隐性的、无意的、隐喻的或者是还未得到认可的经验,但都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提倡隐性课程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受到显性课程教育以外的教育和影响,如班风学风建设、学习习惯养成、吃苦精神锻炼等对陶冶人性、塑造人格意义深远。许多课程不是能编成书讲授的,而是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完成。隐性课程的显性化是指通过对隐性课程进行有目的预设和系统性规划,使之以直观可见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实施有效的组织管理、过程控制、考核评价,强化其正面性效能,从而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一) 校本课程的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组织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领导小组,对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和指导,并在全校教师中公开竞聘校本课程负责人,由负责人牵头制订、编制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计划与开发纲要,全面整合校内、社区的教学资源,调动各学科教研组、各科室的科研力量,选拔优秀的、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业余特长的教师群体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具体课程纲要的撰写与校本教材编定、课程实施与评价,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实施细则与管理措施,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开发成果进行最终的审定。

领导小组组长:

领导小组副组长:

领导小组成员:【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成员:

2.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切实把握好三条途径。

第一条途径是巩固和强化现有的课程,通过将学校已开展的活动课与选修课、课题研究项目、举行的各种教育活动、课堂教学改革尝试以及开发的特色项目等内容规范化、系列化、目标化,随之开发出校本课程。

第二条途径是教师从丰富的课程资源中选用比较适合的课程,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发新课程。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或自身的现实条件,对已有课程进行局部的内容修改或结构调整,以适应教师具体的课堂情境,形成适合本校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

第三条途径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使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和乡土化。如:(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利用烈士墓、纪念馆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2)利用社区人才资源:主动赢得社区的支持,组建学校艺术教育、科技教育的相关兴趣小组,提高辅导质量,使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长得到彰显;(3)利用实践活动基地:利用当地的工厂、企业等特色资源,建立学生实践活动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一定要写成一本书,但必须要有一个开发方案,围绕该方案进行。

要树立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树立“活动即课程,处处皆课程”的新课程理念。注重推陈出新,借鉴出新,改造出新,发展出新,努力推进学校活动课程化,校本课程班级化,隐性课程显性化。

(二)校本课程的管理

1.建立良好的课程研究组织机构。根据确定的课题,由同学科或不同学科教师组成课程研究小组,其职责是制订方案、明确分工、相互研讨、合作教学、编写教材、评估学生等。

2.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校本课程的开发由教科处组织,各学科、各职能处室根据学科特点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上交教科处。教科处报请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指导各学科、各职能处室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修订,进行课程编制与实施。需要校本教材的指导其进行编写,然后印刷。

3.加强教师的培训。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培训,增强全校教师开设校本课程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行动研究的习惯,树立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4.教学部认真组织实施。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确定三个年级进行校本课程教学的班级、内容、授课教师、学生人数、上课地点、上课时间。各教学部按照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四、校本课程的评价

对校本课程的有效性评价,应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所起的作用。这就要求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具体可表现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教学和学生素质发展三个方面: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不是非得让教师编教材,而是基于一定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让教师进行课程编制与实施的过程。这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所需要而且可以得到的条件所进行的评价,是对课程方案实施可行性的评价。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教师编写课程的一个蓝图,它主要包括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预期的课程实施方略、课程资源的安排、本课程的优势与不足的分析。具体形式有:校本课程纲要、教学计划、教材、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第三篇_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有自身的办学思路

和风格,而当前我们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追求的就是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是张扬本校教师的个性的需要。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往往把教师视为一种职业更多地提倡具共性,而忽视了教师作为人的个性特点。实质上,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教师永远是一个个性,一个鲜明的个性,独具一格的个性”。也正因为如此,教师的个性品质必然影响着其对课程的选择与组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学识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人格方面。学生的个性往往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他的老师的个性的痕迹,这就是所谓的“以智慧培育智慧,以个性养成个性”的必然结果。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教师的个性,校本课程的研究、设计、实施和评价都由一线教师来承担,使教师与其工作效能直接发生关系,这必将有利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技术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个性特长的发挥,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三是表现我校学生的个性的需要。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教育必须尊重学生。教育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外在的教育因素能否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建构活动。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主体是学校和教师,他们最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兴趣,并能集中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中各方面的优势,研究、开发的课程也最易被学生认可和接受。同时,学生也是校本课程研究开发的参与者,他们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最有发言权,他们将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动机、个性特长,对校本课程作出自己的选择,并对校本课程的建构、完善、提升提出自己的要求,因此校本课程是完全建立在学生自主发展、个性特长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四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弥补国家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的不足。校本课程与德育目标的

融合,有利于学生价值判断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机理的改善,有利于学生基本品质的日臻完善。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创造、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练得基本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将作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

二、我校校本课程内容框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综合实践活动和生活学习几部分。

(一)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领域

课程目标:

1、认识自然,认识学校,培养关爱自然、关爱生命、关爱学校发展的意识。

2、激发同学们对于人文的研究与思考的热情,从而强化他们积极奋发向上的学习意识。

3、培养同学们文学鉴赏能力。

涉及学科:生物学,地理学,环境学,文学等。

拟开课程方向:自然环境(已经完成),人文环境,研究环境

(二)生活技能与健身、艺术学习领域

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服务技能,提高服务的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学生终身健身的习惯和一定的体育技能,认识健身对人

生的作用。

3、培养学生艺术欣赏的能力,认识艺术对人生的作用,提高艺术素养。

涉及学科:音乐,美术,体育等。

拟开课程方向:健身技能,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技能(家政、电子、制作等),器乐、合唱,美育欣赏讲座,绘画技法等。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学习领域

课程目标:

1、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人文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比,培养学生历史与现实对比的观念,学会比较,学会鉴别。

3、培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并能用于分析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涉及学科: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信息学等。

拟开课程方向:古典文学名著赏析,儒家思想与传统美德,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历史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冲突,传统文化的现代应用,成功人士创业启示等。

三、校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1、学校成立校本课程组织实施小组;

2、教研组长负责日常“校本课程组织实施小组”的工作;

3、“校本课程组织实施小组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工作;

4、校长室负责实施过程的协调工作;

5、学校组织校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工作;

6、教导处负责发放授课津贴。

7.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1)以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讲座、报告、讨论交流、程序教学

2)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探索、发现、教学系统设计、操练

3)以培养品质为主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模拟、视听

4)以参与社会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社区活动、小组调查、学习法律

5)以满足个人需求和兴趣为主为主的教学方法:展示、独立研究、微型课程、论辩

8.校本课程运行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有效运行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①学校建立《校本课程学习情况登记册》,《校本课程学习情况登记册》用来记录学生校本课程学习情况,作为考核凭证。②学生每人一册《校本课程学习情况登记册》,每修完一门课程,将《校本课程学习情况登记册》交给任课教师记录学习情况。

四、我校校本课程的评价办法

我校制定 校本课程考试和评价制度。对校本课程的评价由“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与教导处从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效果、学情调查四个方面进行。课程内容评价以“教育性、趣味性、启发性、实践性、特色性、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为依据。教学过程的评价由“管理委员会”进行课堂调研,分析其设计是否精心,教法是否得当,目标达成率等因素。学习效果的评价根据学生所写的小论文、作品、制作、活动、测试、竞赛等成绩,另外,管理委员会应依据开发原则对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跟踪分析,考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学生发展的状况。学情调查由教科室采用问卷、座谈、个别了解等方式来进行,分析该课程是否被学生所认可,并与其它校本课程进行对比。

⑴对学生的评价。注重“三维”,即关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发展性评价,除关注学生学习成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第四篇_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力树学校品牌,争创学校特色、大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校本开发目标

学校开发《名言谚语分类积累》校本课程,总结提炼出名人名言分类积累,成语积累,常用俗语,对联,名著故事,小学生常用谚语,小学生常用歇后语,古诗等。

2.学生发展目标

德、心、智、体、美、劳协调发展,学生个体健康成长,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健康的心理人格、高超的现代生存技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

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可以筛选、改编已有的有关课程,并构建一些具有校本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改编、补充、拓展和新编等方式开发校本课程。主要以是名言谚语分类的积累,其中内容有名人名言分类积累,成语积累,常用俗语,对联,名著故事,小学生常用谚语,小学生常用歇后语,古诗等。教师既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又可对课本规划的内容进行补充或拓展。

五、校本课程开发建立领导机构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 长: 王佐民

成 员: 李德伟 马立和

六、校本课程的评价与管理

根据“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的评价总要求,构建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根据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竞赛、评比、汇报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教学的要求每天固定课时10分钟,由各班语文教师负责自己选定时间,(可以是早自习时间)根据校本课程的书进行有计划的教学。教导处随时检查与抽测。 三道沟小学

2014年3月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第五篇_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花木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大胆实践,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开设好学校校本课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发研究背景

1、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育部提倡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农村中小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就是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校本课程。作为课改实验区的学校,理应积极参与课改,使学校的课改工作迅速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2、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我校多年前就确定花木文化教育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1998年学校申报了常州市级课题《以花木为媒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2001年又成功申报了省级课题《以花木文化为资源,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1999年秋季起进行了花木文化校本课程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硬件资源,结合本校的实际,在对学生进行花木文化教育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校本课程的推行已由模糊、犹豫逐渐清晰、果决。因此,开发一套体现我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以花木文化的利用和开发为重点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这是我们校本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它既能巩固已有的成果,又能使这一特色实现新的飞跃。

3、具有丰富的社区资源。

我校地处具有丰厚花木文化的花木之乡,政府建有华东地区最大的花木市场,年交易量2002年达8亿元,全镇已形成规模化、产业化,花木种植面积已达32000亩,农户花木销售产值达3亿元,正在积极筹建3万亩大型花木产业观光园区,全镇有一支3000多人的花木营销员、经纪人,四十多家园艺设计室,花木的繁育、栽培、加工、销售已经形成了管理科学化、品种多样化、产销联合化、规划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4、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家长的关心支持。

在校本课程选定之前,学校对学生的需求、兴趣进行调查,由于许多学生从小就认识花木,研究花木,绝大多数学生对花木很感兴趣。通过随访家长,座谈会和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家长一致认为学生喜欢这些学习活动,认为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有利于为学生将来从事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劳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和能力,家长也非常支持学生参加这样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未来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校本课程目标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接触的事物比较熟悉时,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61652/

推荐访问: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