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建筑环境与风水

建筑环境与风水

时间:2018-07-14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美文】

建筑环境与风水 第一篇_浅谈建筑与风水

浅谈建筑与风水

摘要:分析风水与建筑之间的关系,解剖风水与建筑环境相辅相成,合乎自然的法则。

建筑风水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建筑风水是我国古文明的见证与反映。

关键词: 建筑风水环境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ngshui and the architecture, and anatomies the laws of Fengshui and the architecture environment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they’re natural. The architecture Feng Shui is a science of studying the biological,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rrelations, it witnesses and reflects the Chinese ancient civilization.

Key words: architecture; Feng Shui; environment

风水是文化?是科学?是技术?是迷信?

风水学是中国古代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操作技术。

风水学是中国傅毓建筑的灵魂。 风水学与中国营造学和中国造园等构成了中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

风水实际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它是关于”理”“数”气”“形”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遵行如下法则:

自然的法则;自然的数值比;自然的气息;自然的外形

风水是这样的一门艺术,它通过对事物的安排,从建筑奠基到室内装饰,企图对一定场所内的气势加影响。它有助于人们利用大地的自然力量,利用阴阳之平衡,来获得吉祥之气,从而促进健康,增加活力。

风水这个名词,在中国由来已久。历史上最先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他在《葬书》中说:”葬者,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风水一直是与封建迷信相连的。

建筑环境与风水 第二篇_传统建筑环境观

中国乡土生态建筑环境观的当代价值

一、对中国建筑与环境现状的分析

中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困境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社会现状

⑴是社会现状带来的一种环境方面的恶性循环。

人在自然的基础上创造文化,人类以文化的方式存在。既不断积累文化,也不断积累问题、人类文化既光辉灿烂,也同时附有盲目、落后的消极面。人类积极的进行改造自然的伟大文化实践,同时造成生态的灾难,产生消极的后果。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高速的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条件日渐提升。生活的改善与经济更高速发展的要求促使整个社会环境必须以不断的变化与之相适应。但这种变化带来的副作用最显著的一点就是自然资源与生存环境的破坏,构成经济发展带动盲目的,不科学的环境、建筑营造,而营造破坏环境、耗损资源、必将成为下一步经济发展的隐患,一个恶性循环链。在经济的急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国人对生态观念的严重滞后。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水土流失;西部荒漠化导致华北的沙尘暴;人们终于感受到用牺牲生态环境利益来换取经济利益的严重后果。因此,如何处理好建筑、环境设计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事关重大。 ⑵经济全球化引发的资讯爆炸与科技共享使西方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极速蔓延。 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表现为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的“后殖民化主义”现象。既中国人的艺术、衣食住行甚至思维方式沦为西方文明的附庸。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强势文化正以惊人速度进入我们的生活,牛仔裤、T恤衫、可口可乐正成为年轻人的必须品。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在的年轻人显的如此陌生。

中国的当代文化的“不自主性”与传统本土文化的迷失。具体到建筑与环境艺术方面,突出的状况是粗制滥造的“包豪斯式”建筑遍布,格调低俗的“伪欧陆风情”“新中国建筑”的泛滥。可以说,中国的当代环境设计的当务之急是寻求适合和展现中国本土的民族性的作品。

2、 建筑与环境艺术现状

⑴西方强势文化的设计模式左右了中国设计界。

现代中国认为传统的风水学是迷信的,予以否定,导致中国在此领域理论呈现空白状态。使得西方现代设计理论的引入成为了必然。

但在比较中西文化和哲学后,不难发现西方的传统艺术观、社会观中充斥着大量人类实践与自然对抗的观念,实为背弃大自然的概念。此概念指导下的营建同时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西方在二战后,加大对生态建筑与环境的研究,但其属于高技术的生态方式,投入的成本极高。对于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是很不适合的。

在文化艺术的角度,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于当代却少有属于自身本土文明繁衍出来的建筑环境概念和形式,对于西方的盲目崇拜,使得在中国随处可见“混血儿”的诞生。处于“国人食之无味,洋人见之可笑”的尴尬处境。

⑵传统设计思维遭到现代文明的隔离。

真正意义上保存了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设计思维与实践的案例,却大多集中在偏僻的乡村,往往保持着一种不为世人所知的地域文化特征。而随着媒体传播的经【建筑环境与风水】

济发展及西方设计理念的侵入,中国乡土建筑遗留着那种自己自足、封闭的空间结构(易于形成局部的有利小气候),与“天人合一”的人和环境和谐共处的态势。正在日渐丧失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去发现、保护它,使之能够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为这种建筑强调的环境观正是当代设计所缺乏又迫切需要的,而它的理论来源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术”——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融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心理学为一体的系统自然科学。

由以上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要完成中国当代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上的建构,不但要注重吸收和借鉴西方设计领域先进的科技与材料及运作模式,更重要的是要发掘中国乡土建筑环境观所展现的当代价值,做到本质思想与具体技术的契合。

二、中国乡土建筑环境观

1、 风水术概述

中国乡土建筑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诚如上文提及到的,即为系统的“风水术”。探求“风水术”实质,不外是在选址方面作为准绳对地质、地文、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以及所需采取的相应的规划设计的措施,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纳福的目的,创造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一个居住地点的形成发展及兴衰,是由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所影响、所决定的。此外,风水术还是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的反映,与中国的道教、禅宗思想息息相关。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设计思想——风水术在某种意义上具备了实用思想与文化因素的双重内涵。这实际上正符合设计在当代社会中体现出的复杂性——它既是商业现象又是文化现象,既是艺术现象也是技术现象。

2、乡土建筑环境观的指导意义

作为中国乡土建筑环境观的代表理论,风水术恰好暗合于当代设计中的生态建筑学(Acologies)概念。按照生态建筑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麦克翰(Ian L.mchang)所说,生态建筑学是立足在研究自然界生物与其环境共生关系的生态学(Ecology)思想与方法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从生态角度讲,建筑是生态系统中人的元素组群的外延。由于人的非凡能动作用,从自然生态系统其它元素组群中解脱出来的元素,在人的元素组群外延构成了一个新的组群,这个组群在人的观念下实施建立,用以满足人的活动之场所或空间的需要,被称之为建筑。而风水术理论的基本取向,也特别关注于人——建筑——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在风水理论看来,人类生存基本行为之一的居住环境经营,概称为“宅”,其为人与自然的中介,“宅是外物,方圆由人,有可为之理。”(《答辩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宅居环境的经营,最根本的就是要顺应天道,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本,来构建宅的人工生态系统。

因此,我们可以将由风水术生发的中国乡土建筑称之为中国乡土生态建筑。其中的环境观对当代建筑环境具有指导意义。集中在两点:

⑴由于风水注重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及其交互感,因而注重人与自然种种关系的整体把握,即整体思维。其中关于“水”、“风”、“土”、“气”的论述同当代科学注重地球生物圈中水循环,大气循环,土壤岩石圈及动物植被等生态关系与资源的处理,运用表现出惊人的一致。也正是西方传统设计概念指导下,偏重于人而忽略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设计需要接见和自我修正的理论。

⑵风水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建筑环境的选址规划中,还极为重视自然景观的 审美,讲究建筑人文美与环境自然美能达到和谐有机的统一,在理

论和实践方面,表现出很强的美学性质,显示出中古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这有利于在当代运用传统文化的景观创造出具有现代审美情趣又不失本土文化韵味的环境。中国广大的地域因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的差异产生了很多有代表性的乡土生态建筑模式,如客家土楼,陕北窑洞,华北四合院等,都是在与周边生态环境共存共生的条件下,各类功能利用自然环境达到完备效果的典范。并且各自拥有独立的形态样式,可以成为当代建筑环境的借用范式,实现其形式上的再造。

3、乡土建筑环境观对西方建筑学的影响

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 工业发达国家经历了所谓“人口爆炸”

(Population)、“环境污染”(Pollution)、“资源枯竭”(Poverty)的“三P危机”,同时由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巨大进展,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到“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等,整个学术思潮,较之以往发生了重大转折,重新重视人与自然的有机关系。当代建筑思潮也随着发生了显著变革,规划设计思想,理论,方法及实践由以往注重群体及整体环境的处理,包括生态及自然景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对立;注重建筑作为文化载体及传播媒介的精神功能,包括符号机制,历史文脉等等。在这种学术思潮影响下,不少西方学者注目于中国传统文化,用来比较西方文化,进行反思,探索未来发展趋势。当代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普里高津指出:“西方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习惯于从分析的角度和个体的关系角度来研究现实,而当代演化发展的一个难题恰恰是如何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世界的多样性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研究整体性与自发性,研究协调与协同。现代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国建筑环境设计起步较晚,而西方设计所经历的过程和面临的问题必将是中国所要面对的。我们要以前瞻性的眼光尽早的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以风水术中科学的环境观加以现代科技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并以现代材料和建筑技术进一步在实践工作上给予设计观念更多可实现的手段和空间,使当代建筑环境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交互感应的文化面貌。

三、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当代转换

传统资源怎样转换为一种当代的建筑实物存在,既需要寻找到传统建筑形式上的当代因素与材料,技术上的当代运用及拓展,又要使传统建筑的形态和功能达到与当代生活方式的契合。具体要做到以下四点:

1、 形式的当代借用

将乡土建筑完全功能型、自发式的形式呈现上升为一种概念化的,融入审美取向和形式结构的艺术与功能并重,主动式的形式语言。使当代建筑既含有传统建筑的某些特征,又要保持与其的距离,表现出创造性。这牵涉到对传统形式的概括,变体,解构,重构等方式,完成形式上的“差异性转变”。

【建筑环境与风水】

2、 与技术上的运用与拓展

吸收乡土建筑就地取材的优点,尽量运用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料和装饰元素。包括使设计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完成建筑的实用功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做到环保,节能,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同时继承乡土建筑多年积淀,业已形成的一套建筑手段与技术,因为手段与技术同材料及建筑环境的关系极为紧密,继承可以是在去粗取精的前提下进行,对原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做相应的修改,目的的为整个建筑的过程和最终效果以及现代人的生活要求服务。

3、 旧有生存经验与当前生活方式的关联

人类的意识形态与接受尺度源自于生存经验的积累,而生存经验又来自生活经历,所接受的教育,生活习惯等的传承叠加。这注定了一定地域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传统与习性的亲切感,也就是一种血脉中的“趋向传统意识”,即有传统文化印记的设计容易感召受众的生存经验,达到接受角度的共鸣。而在当前追求高效,简洁,快速生活节奏的生存方式中,在传统积留的生存经验记忆中选取与之对应的设计元素,使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失时尚感的情况下追溯回忆,幻想与回归久违的自然,完成一种感觉上的精神释放与安逸。

4、文化保护意识与当代文化建立意义上的共存

要做到传统向当代的转换,前提是传统建筑环境的留存。传统的消亡使当代的建筑无从谈起。因而必须有完善的政策保障,使各处有代表性的乡土建筑不为现代建筑环境所遮蔽和破坏,保留文化资源的原貌。同时,当代建筑文化的确定也不能是对原资源的粉饰和照搬,“假古董”永远难以与当代社会需求相容。对传统乡土建筑的态度只能保持在“借鉴”上,当代创造意义是不可逃避的,最终形成的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乡土建筑与作为当代标识的当代建筑的合理共存。 结束语:我们提倡中国建筑、设计领域重新认识风水学、乡土生态建筑环境观的当代价值,出现更多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当代作品。

建筑环境与风水 第三篇_建筑环境设计与中国古代风水理论

建筑环境设计与中国古代风水理论

摘 要 风水理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建设中起着不可

忽视的作用,居住区规划设计有着广阔市场和良好前景,同时现在的居住区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小区规划、居住文化、风水文化的角度, 详细阐述了和谐人居社区的建设,旨在研究风水理论的同时实现特色的居住 环境的营造。

关键词 居住区规划;风水理论;周易

一、 风水之本源

风水术源渊流长,历代沿革,有不少名称,除叫风水之外,还有堪舆、卜宅、相宅、青乌、表襄、形法、阴阳、地理、山水之术等名称 。因此,要真正理解风水理论就必需先从它的定义谈起。风水术是中国古代一种有关建筑环境基址选择与规划设计的理论,又称“地理学”。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瞩目,但其建筑美学、设计思想等深层次系统缺乏,恰恰是风水的术学中记载了规划、设计、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国建筑的辉煌助有一臂之力。古代风水师也承担了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的角色。研究风水渊源、沿革、流派、宗旨、方法及其成就,关联了中国古代城市、村镇、住宅、陵墓等,其中包括地理、地质、生态、小气候、绿化、建筑群及外部空间设计、心理学、伦理学、哲学和美学等方面的课题。

风水理论的基本取向,特别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主张“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也就是说,人要以自然为本,人类只有选择合适的自然环境,才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风水不仅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更把大地本身看成一个富有灵性的有机体,各部分之间相互关联、彼此协调 。这种大地有机自然观,既是风水思想的核心,也是东方传统哲学的精华。

二、 风水理论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借鉴研究

随着城市设计理念的普及和深入,居住区文化内涵越来越被看重,那种完全孤立的“封闭的”城市总体风格之外的住宅设计将越来越不为科学的城市总体规划所容许。只有建立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当地的地域文化的居住区,充分利用风水理论对居住区进行规划设计。营造具有中国个性文化特征居住区,下面从风水的七大实用原则,来分析风水在设计规划中的借鉴指导作用,它屏弃了风水中的迷信玄异的内容,用自然科学的理解方式在规划设计中去实践运用风水。

1. “天人合一”原则。

这一原则是从事规划设计的整体指导思想,以此来保证规划的整体性。一个完整的景观规划设计它可能包括方方面面,但无论程序多么复杂,内容多么纷繁,到最后它必需是一个相互之间关联着的整体。我们要形成的整体就可以从风水中得到启发。风水讲究“天人合一”,就是主张天和人既对立又统一,两者之间的关系要不断进行调整,使之协调与和谐。这主要表现为既要改造自然,又要顺应自然;只有顺应自然,才能改造自然。 自然与人合二为一,形成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环境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风水学的功能就是要宏观地把握协调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风水学中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一个整体,包括人。风水理论中认为阴阳二气为整个宇宙万物的本原,阴阳二气产生五行,五

行实际上就是不同属性的阴阳二气,而八卦象征着大自然最基本的八种物质形态,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相互交替转化,形成了一个系统化的统一整体。

2. 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土质也不一样,建筑形式亦不尽不同。西北干旱少雨,人们就采取穴居式窑洞居住,窑洞多朝南设计,施工简易,不占土地,节省材料,防火防寒,冬暖夏凉。西南潮湿多雨,虫兽很多,人们就采取干阑式竹楼居住,竹楼空气流通,凉爽防潮,大多修建在依山傍水之处。此外,草原的牧民采用蒙古包为住宅,便于随水草而迁徒。贵州山区和大理人民用山石砌房,这些建筑形式都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而创立的。

3. 选址分析原则。

每一个设计首先都是选址,风水中关于选址的论述很多,这里主要分析它的依山傍水和察形观势原则。

依山傍水是风水学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山体是大地的骨架,只有依靠山体,人的心理才有稳固感,而且山体是一种遮蔽物,依靠它可以遮风挡雨,可以应对一些自然灾害;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这也是古今中外通用的原则,全球各国考古发现的都城或者人类的聚集地几乎都在河边台地,都是有山有水的灵秀之地;而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繁荣的大都市也都是建在江河湖海之滨。 观形察势就是设计中的地形地势考察,这是每个工程一开始就必需要做的事。在古代风水理论也称为“觅龙”和“察砂”。觅龙就是寻求龙脉的延伸趋势。察砂是指在龙脉背景分析基础上,寻求“安定”的阳宅和阴宅。

4. 场地分析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用科学思维并结合风水理论来探究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把场地的分析大致分为土质分析、小气候分析、感觉环境分析、“气”的影响分析、水纹分析等五个方面。

5. 坐北朝南原则。

这一原则主要指的是建筑物的基址朝向问题,在设计中以坐北朝南为最佳。这和我国的位置与其所处的气候类型是分不开的。一是为了采光。我国地处地球的北半球,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四季的阳光都由南方射入的,朝南的房屋便于采取阳光,所以我国大部分的房屋都是朝南的。阳光对人的好处很多,如取暖,照明,杀菌等。二是为了避风。中国的地势决定了气候为季风型。冬天有西伯利亚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热带季风,一年四季风向变换不定。风水中的阴阳学说是将宇宙和世间万物分为阴与阳两大类,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发展与变化,全在于阴阳两气的运动与转换。所以风也有阴风与阳风之别。清末何光廷在《地学指正》中云:“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遮拦,否则风吹骨寒,主家道败衰丁稀。”这一段话的意思就是要避免西北的阴风。

6. 协调、适当原则。

这一原则针对的是规划设计中的细部具体运用,风水十分讲究阴阳协调,所有的理论和方法其最终目标都是在尽最大力量去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即五行相“天人合一”。平衡是阴阳宇宙的平衡、五行的平衡、也是自然环境与人的平衡,这种平衡观对我们现代人而言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尤其是在全球自然环境被大肆破坏的今天,人类以前过分的强调人的力量,不加节制的改造和享用自然,导致自然环境失去协调和平衡。因此,协调和适当原则须贯彻到我们设计实践始终:从大方面

到小方面、从大空间到小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作出一个好的规划来。

7. 改造“风水”原则。

这个原理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适当的改造自然和顺应自然。这也是风水一直以来就奉行的原则,风水师常常会教人“趋吉避凶”,在必要时会叫主人挖坑填土、改换门窗的位置、重新布置各种房间的位置、甚至是移动室内的家具。

三、 结语

风水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中国古代文化,是数千年中国人对人地自然观察与思考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古人关于居室建设与社会生活的经验的总结。虽然,中国古代的风水文化囊括着不应有的迷信糟粕,但其千年不败,深深地渗透于地球东部的这块黄色土地之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住宅观念。相信将新时代的科学价值观注入到这一古老的理论之中,将风水所蕴含的住宅文化与现代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理论相结合,使风水理论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对实现特色的居住环境也有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丽心.《风水:古代中国的生态建筑学》[J].宗教与科学,2005.【建筑环境与风水】

[2] 林立.对传统风水学的新阐释《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一书评介[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第17卷,1996,01,08.

[3] 褚良才.《易经•风水》,建筑[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12.

[4] 四库全书•术数类•管氏地理指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 余卓群.《建筑地理环境与健康》[J].重庆建筑,2005, (09)

建筑环境与风水 第四篇_风水与生态建筑简要分析

风水与生态建筑简要分析

一、什么是风水、生态建筑

风水是中国古代的一门传统学问,中国古代风水的核心,即找寻“山环水抱必有气”的“藏风聚气”之地,以创造背山面水、避风向阳,又与天上星象相对应之“四象”地形,作为最佳居住环境,建立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以获取大自然的恩宠与庇护,从而确保人身体健康,心理满足和事业兴旺,亦为古代人们向往的居住环境的最佳模式。中国风水学作为对环境选择的一门学问,人居环境生活、生产用地的选址、定位、定向、布局的环境生态学在现今社会亦越来越多的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觉悟”较早的是德国,兴起了“令人迷恋的生物住宅”热,其依据标准就是中国的风水学,政府特拨专款专题研究,起因是现代化的住宅带来了“建筑物综合症”,“致病建筑物”引起发达国家的反思。因此中国的风水学是我们炎黄祖先几千年来宝贵的生活经验的累积、归纳所作出的结论,是集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环境景观学、生态建筑学、宇宙星体学、地球磁场方位学、气象学和人体信息学合一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也可以说是哲学、科学、统计学和心理学的总和。

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

性循环系统。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二、风水与生态建筑关系

风水学说几千年来研究自然和自然索取的东西并找出对人类生活最有帮助的、对人类生活最适合的一种过程和方法,是我国古代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操作技术,他有一套有关"理","数","气","形"的理论体系。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力求能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满足地形条件,他是为了找寻建筑吉祥的点的景观评价系统,是我国古代建筑选址布局的艺术。而生态建筑则依照生态平衡的原理,使人工建筑环境和周围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作用,从而产生一个相对稳定的,互相依存循环的新型建筑。人们生活与风水联系是很紧密的,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资源枯竭问题,大家都在无节制地开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许多专家都提倡要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这便是回归到了中国的风水。

中国古代风水学,尽管受到当时落后的科学和物质技术手段的限制,仍然追求顺应自然,并有节制地改造和利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协调与合作的意境,早于西方现代文明几千年登上了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的高峰,可称之谓中国古代的生态建筑理论,是生态建筑思想理论在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反映。中国古代的城市选址强调:天有九屋,地有

九宫。《黄帝宅经》中提出“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博物眀贤者未能悟斯道也。”中国建筑讲求意境,崇尚自然和科学。古代风水学说反映了我们老祖宗对天地人关系的正确理解,体现的是一种朴素的生态建筑观,他们早在几千年前就秉持着天地合一、尊重自然的理念。

率先研究生态建筑的西方人,偶把目光投向东方文化时惊讶地发现: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理论,竟与当代生态建筑学的新思潮理论产生了历史共鸣。按照生态建筑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麦克翰所说,生态建筑学是立足在研究自然界生物与其环境共生关系的生态学思想与方法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用以满足人需要的活动之场所或空间被称之为建筑。风水学理论广义言之是种民族传统文化,狭义来讲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有一定的规矩,即天地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相生克。它有应用仪器,有理论,有操作技术,所以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在中国历代传统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风水理论起着相当的指导作用。他的基本取向是关注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天人”关系,人类生存的居住环境,称为“宅”,宅居环境的经营,最根本的就要顺应天道,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本,来构建宅的人工生态系统。

风水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他注重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及其交互感,因而注重人与自然种种关系的整体把握,其中关于“水”、“风”、“土”、“气”的论述同当代科学注重地球生物圈中水循环,大气循环,土壤岩石圈及动物植被等生态关系与资源的处理,运

用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在建筑环境的规划选址中,极为重视自然景观的审美,讲究建筑人文美与环境自然美和谐有机的统一,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表现出了很强的美学性质,显示出中古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中国广阔的地域因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产生了很多有代表性的生态建筑模式,如客家土楼,陕北窑洞,华北四合院等,都是在与周边生态环境共存共生的条件下,各类功能利用自然环境达到完备效果的典范。并且各自拥有独立的形态样式。真正意义上保存了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设计思维与实践的案例,大多集中在偏僻的乡村,往往保持着一种不为世人所知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天人合一”的人和环境和谐共处的态势。这种建筑理念强调的环境观正是当代设计所缺乏又迫切需要的,而它的理论来源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术”——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融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心理学为一体的系统自然科学。

现代风水学的内涵与使命之一就是要将传统风水学的科学内涵与当代生态建筑学相融合,既要研究建筑的方位、形态、材料色彩等对人的身心健康与事业发展的正负效应,也研究建筑的整体组合布局形式对大自然生态的正负效应,掌握对建筑要素及其格局的调整、优化,使之与人体及整个自然生态更协调、更同步,以更有利的科学方法,探索人、建筑物、自然生态三位一体和谐共生的客观规律。当代生态建筑学是从整体有机联系上以生态规律来揭示并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其实施手段以当代科学技术的物质条件为主,来实现人在自然生态系统下构建人工生态系统,以其间的具体

的物质的交流,争取达到最优关系。

三、小结

我们应提倡中国建筑设计领域重新认识风水学的当代价值,重新阐述我们几千年的文化科学,去其迷信部分,将传统风水中的朴素真理与现代建筑环境研究互相嫁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出现越来越多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优秀的生态建筑作品。

建筑环境与风水 第五篇_环境决定风水

环境决定风水 风水左右命运【建筑环境与风水】

——简析风水对楼盘居室建设的指导意义

张丙戌

“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产和宠儿,有历代的经验法则为准绳,传承数千年而不衰。近年来,“风水”经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再认识与再评价,已拂去蒙在古老风水身上的迷信尘埃而见青天,发现它具有未被认识的科学内涵,是个值得发掘与研究的宝藏。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学者相继对风水开展专题研究,国内也出现了“风水研究热”,成为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趋吉避凶与事业发达的依据。在“风水热”的鼓舞下,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与实际应用日趋活跃。尤其是深入民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寻常百姓的人生决策与生活起居,成为大众人生的决策指南,使其积极奋发,过得更富裕、更平安自在!

在中国建筑史上,五千年来始终贯穿着一种精神,那就是“天地人合一”。正如《黄帝宅经》开篇即云:“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故宅者,人之本。”即是说阳宅(别墅楼盘)是调节阴阳平衡的关键,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事业兴衰与吉凶祸福,故住宅的优劣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狭义的阳宅指住宅。住宅是人类休养生息的主要场所,人的一生起码有百分之四十的时间生活其中。广义的阳宅还包括人们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黄帝宅经》载,“ 地善,苗旺盛;宅吉,人兴隆”。孟子说:“ 居可移气,养可移体,大成居室。”古人认为,人与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统一体。现代医学证明,人是由70%的水构成的,所以人能吸收宇宙辐射,与气场息息相关。“气”是生命之源,亦是生命之本。环境的改变,物体位置的变化(包括楼盘的坐向、家具、办公桌等)就会引起“气”的改变,从而就会改变风水的吉凶,所以说风水学是环境学,更是生命学,是地道的科学,而绝非迷信。中国古代风水学对建筑环境的描述和追求与现代科学的认知和评测相吻合。从现代生态学分析,人与宅构成了一个最基本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单元,对人的生长发展、健康问题与事业发展等影响巨大。以我国著名的宋代建筑研究大师王其亨先生为首的中国建筑学界一致认为,“风水术实际上是集地质学、地理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它与营造学、造园学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其宗旨是:勘察自然,顺应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选择和创造适合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为需要的最佳环境,使之达到阴阳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的境界。

随着我国城镇建设的飞速发展,高楼林立,道路纵横,寸土寸金,房地产开发界的精英们各显其能,开发建设的别墅楼盘也开始从“住宅公寓”向“花园别墅”方向发展,纷纷打出“水景住宅”、“生态住宅”、“旅游景观住宅”等售楼广告,其建筑风格更是趋于艺术化,立体形状千奇百怪,但他们多从开发的效益与实用着想,很少考虑“风水”的影响。殊不知,“风水”布局的吉凶对别墅楼盘的销售,乃至对居住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所有人的生理机能和精神活动时时刻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人的富贵贫贱夭寿与阳宅环境的好坏存在

着极大的相关性。所以,要想选择一个好的住宅或店铺,必须按照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顺应自然的四大原则,以风水理论做指导,将周边环境仔细看清楚,做到一目了然,精心判断,胸有成竹。否则,选择了风水不利之地,往往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压力。下面,我们举一个实例,并用河洛风水的学理进行解析:

楼坐骑缝昙花一现 布局错误雪上加霜

2004年6月28日下午,北京市小西天一家饭店刘老板邀请笔者和好朋友门先生为其勘察风水。刘老板说,他从去年6月租了一处二层店铺开饭店,店面虽然不大,但是开张第一个月生意火爆,吃饭的人时常是排队等候,一天的营业额就达几千元,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第二个月生意开始逐渐冷清,一天不如一天,到今年初每个月只能收入几百元,连房租也不够。至邀请我们为其前往勘察之时,已停业2个月。

(饭店一楼平面示意图一)

经用罗盘测量,该饭店坐乾亥和巽巳的交界线,为骑缝。大门位于巽巳的间线上,收银台位于丙方,厕所在庚方,厨房在辛方,下水道的出水口在子方。楼外的乾方约10米处有一个5米多粗、几十米高的大烟囱,三叉路口在乙方。建屋造宅,千万不可立两山或两卦的交界线,如果立此线位为“骑缝、空亡”,立之极凶,即使当运,也是昙花一现,久则败绝,难怪刘老板饭店的生意每况愈下,以至关门停业了。

【建筑环境与风水】

按河洛勘舆理论分析,坐山为乾宫,用翻卦掌,从坐山起辅弼星8,从对宫起1,然后依次为2,3,4,5,6,7。此法可用于室内开门、放水和作灶等。

(室内翻卦河洛神数飞布图二)

由河洛神数飞布图可知,收银台在丙方,为离卦,是七赤破军星,此星主是非官讼、六亲不和,易出赌博、盗贼、抢劫之辈,常发生口角之争,事业无成,为败家退财之凶数。大门开在巽和巳的间线上,为巽卦,5数,主是非不息,灾祸频临,无贵人护持,常受旁人攻击欺负,为大凶之数。

厕所在庚方,为兑卦1数。1数主出聪明之子,妻贤子孝,广置田产,可做催丁之用。对于店铺、饭店、宾馆来说,可用于催旺客户,此方应开门、作灶等,但该饭店1数的位置却是厕所,则主客人稀少。我对刘老板说:“客人对饭菜质量有意见,或无事生非,经常发生口角。”刘老板说:“的确是这样,这种事情时有发生,来吃饭的客人经常因饭菜质量问题,与员工发生争吵,以此为借口不付饭费,一走了之。”

厨房在辛方,为兑卦1数,为吉数,可在此方作灶,说明该饭店的饭菜口味不错,但庚方有厕所,常由于员工的疏忽,出现将头发掉到饭菜里等质量问题,致使客人不满。下水道出水口在子方,为坎4数,为凶数,可作为出水口。

从饭店的外部环境来看,乾方有烟囱,乙方有三叉路口。依河洛堪舆理论,室外星峰布局要用挨星诀,从坐山的下一卦开始,顺时针方向依次将2,8,1,4,3,9,7,6而排。中宫所得之数为坐山的河洛神数。该饭店坐山为乾宫,从乾卦的下一个卦位兑卦开始依次将2,8,1,4,3,9,7,6顺布。

7巽 9震

3坤

4坎 中6 乾6 兑2 兑2 艮8 离1

(室外星峰河洛神数飞布图三)

河洛神数分为三组,第一组为:一、二、三、或三、二、一;第二组为四、五、六或

六、五、四;第三组为七、八、九或九、八、七。因一卦管三山,坐山为四正(子午卯酉)和每卦的最后一个字(顺时针看),凶数先行。坐山为四隅(乾坤艮巽)和每卦头一个字,吉数先行。

此饭店坐戌乾两山的交界线,乾宫的三山为戌、乾、亥。高大的烟囱在乾位,乾宫神数为6,不管是按坐山为戌,还是坐山为乾,均是吉数先行,乾宫三山的河洛神数顺布依次为6(戌)、5(乾)、4(亥)。由此可知,烟囱位于乾位,为5数,河洛五行属土,主是非不定,灾祸频临,无贵人护持,常受旁人攻击欺负,忍气吞声,为大凶之数,并且每到冬季取暖之时,烟囱之火特别旺,又生助5土廉贞,为祸更烈。

室外纳水,用乾纳甲,坤纳乙,离纳壬寅午戌等纳甲起星,从坐山起8,依次为6,7,5,1,2,3,4。

(乾山室外翻卦纳水河洛神数飞布图四)

(戌山室外翻卦纳水河洛神数飞布图五)

乙方为三叉路口,为来水,坤纳乙,坤为2数或1数。2数主近官贵,忠厚长寿,事业发达,为吉数。1数主妻贤子孝,可以作催丁、旺客户之用。得此来水说明此地客源较旺,但是由于整个大楼立错线位,室内布局吉凶颠倒,致使客人稀少,财从门前走而不进门,可悲、可叹!

刘老板问有何破解之法,我说:“后天改造不如先天的完美。整座楼的坐向和室外高大烟囱,已成定局,无法可改。只能改变内部布局,尽量使其凶的程度降低。”于是,为其择吉时,将收银台移到东方(卯位),由室内翻卦河洛神数飞布图二可知,此方为2,此数是催财救贫之吉数。将庚方厕所改建,用作储藏室,将厕所移到下水道出水口北方(子位)上面,为4,凶数,适宜作出水口和厕所。经改建后,择吉重新开张。现在客人明显增多,是非减少,但毕竟非全吉之地,嘱其另选吉地搬家为上策。

由上面的例子可知,二十四山的两个山之间的接缝叫做“骑缝”,是不能立向的,因为不能乘生气。

阳宅立向的最大禁忌乃“大空亡”。凡阳宅的建筑中轴线落在地盘四维(乾、坤、震、巽)和八干(甲、乙、丙、丁、庚、辛、壬、癸)正中三度内叫“大空亡”,是不能立向的。还有一种“大空亡”,即八卦之分界线为“游魂线”。房屋坐向逢之,逢吉不吉,逢凶更凶,万不可犯。许多实例证明,夫妻反目、主仆不和、破财损丁、意外事故、官刑、嫖赌败家、父女乱伦、儿女品行不正、遭劫盗、破产、自杀、精神病、久病不愈、逃亡......等等凶兆都与“大空亡”有联系。

风水理论提倡在有生气的地方修建城镇、房屋,这叫做顺乘生气。只有得到旺盛的生气,植物才会欣欣向荣,人类才会健康长寿。宋代黄妙应在《博山篇》云:“气不和,山不植,不可扦;气未上,山走趋,不可扦;气不爽,脉断续,不可扦;气不行,山垒石,不可扦。”扦就是点穴,确定地点。所以建造或选择住宅时,一定要根据外部环境,主要是来龙、砂、水的情况来确定房屋的合理坐向,亦即“消山纳水”。总体原则是用立向的工夫使周围的山水为我所用,收取吉砂、吉水,避开凶砂、凶水。住宅应该具有藏风聚气的特点,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环境位置好,二是建设格局好,三是有气势。

中国堪舆学不但注重住宅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如地质条件、水质、通风采光、风向、美化、舒适性等有形的和普遍性的一面,还主张因人择地、因人布局,用堪舆学理论指导住宅的选址、布局,无疑比西方建筑学来得更加全面,也更科学。阳宅的外部环境只是阳宅的基础条件,要想将阳宅建成符合宅主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吉宅,必须在堪舆学理论的指导下正确立向,并进行科学的内部布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外部环境的优点,避开不利因素,使阳宅内部的小太极布局合理,各个功能区各得其所。要重点注意环境、格局、内部的装饰与摆设等几个方面。

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个家,都希望有套理想的房子,有清新的空气和赏心悦目的自然环境。因为它是我们栖息的场所,也是心灵的港湾。它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合理的布局,营造一个安定静谧,温馨祥和的私人环境。

传统旺宅福地风水理论的产生,是古人为了生存,在大量的实践中,谋求天、地、人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62330/

推荐访问:建筑环境与风水案例 绳金塔建筑环境风水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