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知情意行的关系图

知情意行的关系图

时间:2018-04-22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知情意行的关系图 第一篇_论述知、情、意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知情意行的关系图 第二篇_用知情意行坚实孩子成长的脚步

龙源期刊网 .cn

用知情意行坚实孩子成长的脚步

作者:戴国蓉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4年第20期

摘要:教师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听话”现象要能换位思考,静心处理,本文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提出合理的应对之道。

关键词:教学;知情意行;应对;反思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0-012-1引子:

教学现象一:《难报三春晖》的课堂教学正在进行中,我给学生展示一段背景材料:《妈妈一天的工作》,引出问题:你感受到妈妈的辛苦吗?原以为听到的将是一片附和声,谁知听到的却是一片反对声。

教学现象二:我正在进行下午第一节课的教学,考虑到此时正是学生困倦、疲惫的时候,我将自己的声音调到最高,并且充满激情地教学,却发现有一个学生已经趴在桌上睡觉了。 教学现象三:课代表来交作业了,说到某某同学又没做;老师在批阅学生的作业时发现某某同学的作业要么是空白,要么是瞎写一通。

教学现象四:课堂上,老师问:我们中学生怎样在学习上、生活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学生高声回答:学习上要顽强拼搏;生活上要艰苦朴素。课堂下的现象却是:学习上有的学生一遇到难题就找一份答案抄一抄;生活上有的学生在比穿着。【知情意行的关系图】

引起的思考:

以上四个现象是我们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经常遇到的学生“不听话”的现象,作为思想品德课的老师我们不能认为,“不听话”的学生是在扰乱课堂秩序,是跟自己过不去,是挑战自己的权威,是出风头的行为。对于学生的“不听话”,教师要能换位思考,科学认识: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到学生的知、情、意、行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方法进行教育引导。

一、从“知”的需要出发,应对“不听话”现象

知就是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判别和评价。

反思教学现象一中出现学生“不听话”的原因在于:老师在选材时没有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今天的家庭生活中,年轻的父母因为各种原因已经不再像我们的父辈那样在繁忙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中忙得焦头烂额,他们懂得正确处理工作和家务之间的关系,懂得放松自己,享受生活。因此当听到学生的反对声,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知”的需要出发,

知情意行的关系图 第三篇_思想品德课的“知-情-意-行”四要素

思想品德课的“知\情\意\行”四要素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有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要素构成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直接地、集中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和道德情操的养成,最终把这些知识、情感、意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一种内在的品质,并使这种品质成为指导学生具体实践的价值观念。

1.“知”,是基础知识

指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是非善恶和对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准则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这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基础知识是学生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四个要素中首要的要素。如果学生没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就无从产生自觉的共产主义信仰;如果学生没有起码的法律和道德常识,就不能自觉地成为遵纪守法、具有高尚品德的公民;如果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知识十分贫乏,就不能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自己和社会。因而,学生树立人生观和世界观,如同他们智力的发展一样,是离不开知识教育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必然伴随一定的情感,产生一定的意志,也能通过具体行为表现出来。在此,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其它要素——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依赖于科学知识的传授。可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理论知识教育,是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第一个要素。比如再将《讲究礼仪》一课时,我先将”礼仪的概念”、”讲究礼仪的意义”、”讲究礼仪的名人及

知情意行的关系图 第四篇_知情意行与小学生成长

知情意行与小学生成长

白水县教育局 马张万

应约为我们学校的《胜利季刊》写一点有用的文字,也算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里我谈谈知情意行与小学生成长,也是在帮助点燃我们未来的希望。

小学生的成长,不但有身体的成长,还有心理的成长。从心理学讲,“知”、“情”、“意”是小学生心理成长的三个方面。“知”就是通过感知外界和自身,获取周围世界以及自身的观念和认知,小学生的这些知识一般都是感性的,老师灌输的理性知识小学生要掌握的难度较大,只有通过不断强化甚至体验,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同时,体系性的、系统性的容易掌握,零散的不易掌握。小学生生的“知”有其局限性,只能理解和掌握较低层次的、感性较强的知识,遵照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任何违背规律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都是不能成功的。

“情”是情绪、情感。学生通过了解知识,可以对不同对象产生积极、良好或消极、反感的情绪情感;反过来,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态度——学习态度,这样就影响学习的效果和成绩。因此,使小学生保持积极快乐的情绪是学生保持良好学习态度的心理基础,对某科目、某老师的了解、爱好、爱戴是学好某科目的直接心理动机。比如,过去小学课本上的“我爱北京天安门”,通过对北京天安门美好景象和故事的描述,以及学生对天安门的感知,产生对天

安门以及我们美丽首都热爱和憧憬的心情,继而产生对我们祖国热爱的感情。这就是一个由“知”而“情”的过程。反过来,如果由热爱的感情继而产生为之学习和奋斗的动力,这又就是由“情”而“知”的过程。教师要运用“知”与“情”的关系,推动小学生“知”、“情”的成长——心智的成长。

“意”是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小学生只有在“知”、“情”和“自身身体需要”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一定的意志。没有一定的意志,就缺失了去积极完成、积极追求、积极奋斗的动力。所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要素。当然,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训练。 “行”这里指小学生的行为、行动及行为能力。它的基础是“知”、“情”、“意”和“身体素质”。缺少这四个方面,行为及其行为能力就会受到限制。仅有“知”、“情”、“意”的“行”,就是所谓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重视学生“身体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提倡小学生充分睡眠、均衡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就是这个道理。克扣学生的体育锻炼和睡眠都是有害的。日本人有“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我们虽然给学生实施了“蛋奶工程”,但如果没有很好的锻炼,“强壮一个民族”也是空话!所以,规范办学行为、开足开齐课程,并不是我们的苛刻要求,而是对我们的学生负责、对我们的下一代负责、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未来负责!

这里还要注意的是,小学生“知”、“情”、“意”的形成,感性的成分很多,因此让学生去体验、去实践、去亲自观察很重要,可以提

高效率、增强效果、强化理解、加深记忆,也就是说用“行”来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

全面掌握小学生知情意行的形成过程以及相互关系,对我们有效实施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愿借《胜利季刊》这个学苑平台与教育同仁共勉。

于2014年5月1日

知情意行的关系图 第五篇_思想品德中的“知、情、意、行”教学--李凤凌

思想品德中的“知、情、意、行”教学

——教学叙事

农垦九三管理局建边农场小学 李凤凌

在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中,少先大队部以“培养学生的知、行、意、行”为教研课题。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也为我们的思品学科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前不久,在学校卫生间里,我看到我班一名学生在接水时,接满又倒掉连续反复六次,说是为了把桶洗干净,旁边还有两名学生玩水互相泼洒、玩耍。

看到这情景我惊呆了。在思想品德课上学习《节约水电》时,他们还争着说:“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节约每一滴水。”可如今„„作为思想品德科目的老师,我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课堂上充满责任感、使命感的他们,行动中却毫无顾忌,这不能不说是教学中的一大遗憾,我也感觉到了肩上的担子是多么的重。

在与同行交流中我得知这一现象正是每一个从事德育工作的人共同的焦虑:即学生的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严重脱节。可见,知的目的在于行,而道德行为关系和作用着孩子孩子的终生。那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使两者和谐一致,真正统一起来,是思想品德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当然,要让知行完全统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结合校少先大队部“培养学生的知、行、意、行”的教研活动和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思品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以生活为源泉,贴近孩子的生活。【知情意行的关系图】

《品德与社会》新课标的主要特点是生活性、开放性、社会性。因此,思想品德的教学离不开生活,一旦与生活脱节,就如离开水的鱼,会慢慢枯死。因此,孩子品德知识的学习,行为的内化,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

在教学活动中,应让孩子用心去发现,用心去体验,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

例如,在教学《我们爱惜粮食》一课上,为让孩子懂得粮食来得不容易,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模拟插秧活动,让学生左手抓一把鸡毛毽子,弯下腰,右手把这些毽子一行摆六个,人倒退着走,十分钟后交流自己的感受。有了这腰酸腿疼的真切体验,再来看种粮的过程,学生就仿佛是自己参与了其中的劳动,这劳动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就深深地烙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知情意行的关系图】

二、教学活动应该以情引行,以情载理,情理交融【知情意行的关系图】

最能打动人的是情感,将情感贯穿于思想品德课的始终,犹如一条丝线,串联起粒粒珍珠,最后形成美丽的项链。那如何激发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呢?

1、创设课堂情景,以情感人,指引行为。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时刻注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使孩子们迅速的进入角色,激发起情感。我把大队部的主题活动与思品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教《关心和帮助残疾人》一课,我为让学生设身处地

【知情意行的关系图】

地为残疾人着想,理解残疾人取得成绩的艰辛和不易,我让孩子们单脚站立着上课,一起观看单脚残疾人表演的精彩节目。从而领悟出残疾人要想获得成功要比正常人难得多的道理。接着,在设计帮助残疾人的活动方案时,我播放《爱的奉献》,在激越的歌声中,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行为也更加地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2、榜样教育,以人感人,激发行为。

在教学中,我把典型的人物形象有计划的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注意情感的催化。然后,我在日常生活中就导之以行,与孩子们的表现结合起来。当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不受外界干扰就表扬他学邱少云学得好;当学生主动帮助别人,就表扬他学雷锋学得好„„这样,学生们的道德行动与英雄形象联系起来,情感的联结加深了,榜样就树立起来了,激起了学习的意向,加深了道德认识,促进了道德行为的形成。

三、巩固学生道德行为应该加强课后实践活动的开展。

学生的良好的道德行为并不是一节思想品德课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将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从而真正达到行为的内化。因此,课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巩固道德行为的形成。

1、巩固道德行为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结合晨会、班级活动、少先队活动,把课内播种与课外培育相结合。如教《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一课后,我带领学生开展“爱心接力”活动,组织他们到残疾人李爷爷

家进行慰问,孩子们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为老人表演文娱节目,陪爷爷聊天,并用自己的零花钱为老人买来生活用品和营养品。真正做到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向实践。

2、巩固道德行为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教学《热爱班集体》一课后,我让学生出谋划策,美化教室环境,进行班容及文化建设活动。孩子们从家里搬来花草,放在教室的窗台上,并主动轮流浇水、修剪。有的孩子将自己心爱的书籍捐给班级,建立班级“图书角”。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上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的教育,是我们思品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任重而道远,但在我校的校本教研带动下,我有信心为学生营造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精彩的课堂。让学生的所学与行为统一起来,让思想品德的教育浸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在他们的内心处开花、结果。

知情意行的关系图 第六篇_结合实际谈谈德育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的相互作用

加强德育工作是新时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政治保证,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本文谈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措施。1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1.1知情意行全面培养原则人的思想品德包括知、情、意、行四方面,德育工作中必须充分认识到道德认识、道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1) 知情意行的特点及其培养

(2) 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个功能

例谈语文教学中加强体验渗透德育

新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贯穿于课文教学的全过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道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中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就要及时给予鼓励,学生在学习有困难时,如提问他,他不会回答,那师应热情帮助,消除他们对学语文的畏难情绪,从而增强自信心。当学生不回答时,教师要激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增强自我表现的勇气,但不应该指责他,而应该热情地批导学生,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调动起来。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当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时,他们就表现得跃跃欲试,兴致很高,引导学生动脑、动口放手全身心投入,要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示才华的场所,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表现意识在课堂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总之,我们的教学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了,课堂气氛必定活跃,教学效果必然好,学生的各种能力就会提高,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育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作了“教育性的教学”和“教育性的教育”的理论概括:“教学如果没有道德教育,就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教育;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手段的教育”。原苏联教育家加里宁也指出:“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教师,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觉悟。

渗透德育,无痕育人——浅谈语文学科德育的无痕渗透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是“无痕教育”的真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谈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问题

郑中钧中学 肖丽娜

知识与道德孰轻孰重?这个问题的提出并非是多余的。相信大家不会忘记,两年前,大学生马加爵丧心病狂地向朝夕共处的同窗举起利刃,清华学子刘海洋残酷地把硫酸倒向无辜的黑熊。这一切,犹如一把利刃,深深地刺痛了我们这些教育者的心。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曾告诫我们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三字经》里也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些妙语哲思,让我们明白:孩子的品行完全是从后天获得的。可以说,教育环境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对才能与道德的关系已作出了精辟的论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好比果树,道德是树之根,才华是树的花朵与果实,如果没有根的滋润,它是不可能开出鲜艳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的。如果没有道德之根的滋润,任何人的才华都不可能得到发挥和施展。人才的核心是人而不是才,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完整

的人格,他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反之,一个没有德行的人拥有的知识越多,那么他为人类所做下的缺德事也会越多。“只教给孩子知识,而不培养其心灵,只能给社会培养一堆麻烦。”(美·罗斯福)人才的含金量最主要在于他的德性而不是他的才能。道德我们让学生学会做人,然后再去做事,只有具备德才,才能是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作为一名教育者,他的崇高使命就在于培养一个完整无缺的人;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具备德育观念,时刻准备把德育教育渗透进语文教学中。为了做好这些工作,必须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正文:在所有的学科中,与德育联系最紧密的就是人文学科。在当今社会,已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深刻地认识到,在教育中,人文学科的衰落将导致人类精神家园的衰落,而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所在。人文学科的衰落必定会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这令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忧心忡忡。有人对当今学生的状况作出了这样的批判:他们中的部分人有知识,无智慧;有前途,无壮志;有想法,无热血;有物质,无精神;有个性,无品行。这些人将怎样承担起国家赋予的使命?因此,在如今这个嘈杂喧嚣的年代,对完善学生的德育,语文教师就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师就更加任重而道远,为激发学生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为引导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素养,为了他们以后的幸福人生。

以情育人。这里的“情”,既指教材中饱含情感的内容,也指教师充满感情地引导学生感受教材中所蕴含的美。情感是生命的呼唤与回应。很难想象一堂缺乏交流的语文课将会怎样的死气沉沉,枯燥乏味。语文教师应该注重课堂中的生命容量。因此语文教师要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唤醒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作品,对人物,对生活动情,生情,从而开启心灵的窗户,完善自我的个性。所以语文课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章,通过语文教师的情感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情趣,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查《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德育(moral education)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可见,谈到德育,强调的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强调的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

过分强调受教育者、特别是中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个性张扬,并不利于德育的实施。

教育综合论文 关于提高职工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

2009-09-22 14:49:37 来源:网络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但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挑战来自何方?就是人才质量的挑战。质量永远是硬指标,职教如不及时地狠抓质量,提高质量,就会影响今后的生源,妨碍出路,就创不出声誉,就不能持续发展。

职业中学的办学目标,是为社会(本地区)经济发展培养素质合格、一专多能的初中级实用人才。要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遵纪守法,有时代开拓精神,良好职业道德,具有专业技能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就必须要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本文试通过对道德内化的研究,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中学,如何以职业道德教育为突破口,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进而促进学校整体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一、道德内化对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意义。

所谓道德内化,是指学生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对德育的要求入耳、入脑、入心,从而变成自己的行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道德内化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1、道德内化是培养职业中学学生良好品德的关键,实现内化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所谓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的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和职业道德是相互联系的,道德是职业道德的基础,职业道德是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更直接地反映社会道德的要求和道德面貌。

道德教育的主要内涵在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铸造人们的道德人格,实现理想的道德境界,其目的在于在整个社会范围形成普遍的、完善的道德人格。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是德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他必须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当学生经过教育者的启发、引导,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以后,由客体又变成主体。德育过程不是单向传递思想道德规范的过程,而是教育者与学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双向活动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在接受某一思想道德教育以前,已接受了社会、家庭成员的某种影响,积累了一些道德经验,(有主体意识),因而学生具有能动的、积极的反作用,能改造外在的教育影响。如果教育者所施予的教育影响和学生的思想状况一致,就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即学生对某一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认同与接纳。反之就有可能产生漠不关心或逆反心理;就有可能对教育采取拒绝和排斥的态度。

如何把外在的教育影响,变成学生自身的需要,这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关键。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道德内化。

职业中学肩负着直接向社会职业岗位输送合格劳动者的任务,这就决定了职业中学教育所处的位置枣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交叉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比以往更需要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的劳动者,作为职业中学更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学校的德育除了对学生进行以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为基础的行为规范教育外,还应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以爱业、勤业、敬业为主线,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

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本应在职业岗位上更为贴切,但在职业中学,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所处的环境是学校,不可能很直接地进行学习和训练。因此,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的任务,重在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关键在于实现职业道德内化。

学校在职业道德过程中,不要流于形式,也不要满足于常规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而应遵循

道德内化的规律,重视知、情、意、信、行诸要素在品德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第一,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知识教育

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知识的教育,使学生知道职业道德常识,懂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加强对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的学习,掌握了职业道德知识,自觉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才有明确的方向,才能做好本职工作。这是把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首要成分,也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思想基础。 第二,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

职业道德情感就是从业人员对现实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好恶的情绪和态度。职业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稳定而强大的力量,积极地影响和调节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还可以同职业道德认识结合在一起,影响从业人员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职业道德意志。革命导师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在德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职业道德情感,将学生置身于职业生活的现实矛盾之中,激起他们职业情感的波澜,产生深刻的情感体现,从而内化为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动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学生缺乏职业道德情感的体验,在学校生活中就会表现冷漠的态度,有的无心向学,甚至违反校纪校规。

第三、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志

知情意行的关系图 第七篇_把学生的知情意行统一起来

把学生的知情意行统一起来,深化历史教学功能

————由一则教学案例引起的反思

张燕燕

【知情意行的关系图】

“1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10次的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即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有心理学家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今年已经是我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的第九个年头了,我深深懂得教学反思的意义,但是有时因为思维懒惰等原因,常常不能坚持下去。今年我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变动,由高中下到初中来教《历史与社会》课程。等拿到课本和课标的时候,我觉得有点棘手,因为教学内容和模式的编排和高中是完全不同的,但我又有几分欣喜,因为我喜欢书上那么多的探究材料,我喜欢这样的挑战。于是我开始了课后的更多反思,想从一点一滴来总结如何教好这门课。今天在本文里我想通过一则案例反思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把学生的知情意行结合起来。

我在设计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三课第4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时,我先读了课标: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说明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在教参中这样分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意味着要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四者之间的关系。对学生来说,记住这一点并不难,难的是面对具体的问题如何考虑区

域的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因素,如何作出理智的选择。而课本上正文讲可持续发展非常理论化,在课后探究中以小杜的家乡该怎么办为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我经过仔细思考,决定以武汉建设“两型社会”为事例设计课堂讨论。我设计了一下几个问题:

1, 两型社会指的是什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

设)

2, 这是针对我国怎样的具体国情提出的战略目标?(资源短

缺,环境污染破坏严重)

3, 建设类型社会有何意义?(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有利于缓解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4, 我们应该怎么做?

(资源)采取科技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 积极开放使用新能源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废物利用,如一纸多用;拒绝使

用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碗筷,塑料袋);节水,节电,节约能源。

(环境)加强教育,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养成文明,健

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保护湖泊,长江等水体,进行综合治理; 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垃圾不乱堆乱放,分类处理;加强交通建设,推进环保交通工具,进行尾气监测。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纷纷出谋划策,要为家乡

的环保与和谐发展作出贡献。本课的教学效果很好,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高度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并学会了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情感。我想学生以后都会受益匪浅。

由此,我认为历史与社会课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一个称职的历史与社会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习惯。可是,如果历史与社会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人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与社会问题的空间呢?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38594/

推荐访问:知情意行理论 知情意行德育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