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美文 > 新秀美文 > 中国大学教育成果

中国大学教育成果

时间:2018-01-21   来源:新秀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新秀美文】

中国大学教育成果 第一篇_中国大学的未来发展走向

中国大学的未来发展走向

徐通模

2001-08-23

今天,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人才培养,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作为战略资源,对它的明争暗夺,将日益白热化。为此,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已成为中国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国家领导人深切思考的问题之一。

一、21世纪中国大学的定位和走向

1.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中国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在人类即将步入21世纪时,科技和教育在社会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已随着20世纪末兴起的信息技术、基因技术、网络技术等日益显现。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作为孕育科技,集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为一体的高等教育,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必将成为国家和民族决胜于未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大学将成为知识库、成果库、人才库、思想库,它将比以往任何时代更显示出其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重要性。中国大学未来发展的数量、质量、水平与实力,将是中国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因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

2.办学模式的多样性和办学层次的多元化

(1)办学模式多样性和办学层次多元化20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基本完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将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呈现百花齐放、特色纷呈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格局,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民办大学三足鼎立,相互促进,相互竞争,相互提高;社区教育、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各领风骚;同时,国外教育服务机构也将介入中国高等教育。这一切,将满足社会经济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和中国老百姓的不同需求。教育将成为中国21世纪最具活力和拥有巨大市场的"产业"。

(2)高等教育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人力资源可谓丰富。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人才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竞争。如何开发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中所蕴含的无限智力资源,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推进科技进步,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3.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

(1)大学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相衔接21世纪是学习的社会,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将

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大学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就人的一生成长而言,接受大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掌握基本理论技能和独立生活能力的起点,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此,大学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大学教育将向其"上游"(中小学,尤其是高中阶段)和其下游(大学毕业生所置身的社会)延伸。大学将介入中小学尤其是高中教育,使高中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接受一些大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以及独立生活的训练,以缩短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不应期,为大学实施弹性学制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有条件的大学将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拓宽大学后继续教育的途径。

(2)学生将拥有更大的选择权和自主权适应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大学将拥有高度灵活的自主办学权。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将更加灵活和科学。专业的界线将非常淡化,学科只分大类(如工程类、机类、电类等),不分专业,只规定各学科类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不限定专业课程;学校只规定必须具备的学分,不限定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师等等。学校自主选择学生和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培养方向将非常普遍。总之,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将得到充分的尊重,个性将得到充分的发挥。

(3)现代教育技术带来新的教育模式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网络教育的普及,不仅大大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与途径,而且使参与式、启发式教学成为可能。教师将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灵活性、适应性,以及个性化特点将更加突出。教师将主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则真正成为大学的主体。

4.中国将会涌现出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21世纪中国的世界一流和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它既需要国家和全社会在资金和道义上的支持,更需要大学自身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必须是具有特色、开放式、国际化的,必须拥有一批与国际学术水平相通的大师级教授、学术队伍和实验室。人才质量和大学品牌将是未来大学的生命和竞争的焦点,而人才质量的关键则在于所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大学品牌的关键则在于培养的人才是否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同,研究的科技成果能否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5.大学向世界高度开放和与社会深度融合的必然趋势

(1)中国大学将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服务的竞争随着网络化、信息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日趋频繁,中国的高等教育必将进一步开放和国际化,如学生的国际化(留学生)、教材的国际化、学位的国际化、教育观念的国际化等。这都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挑战和机遇。如何在教育服务国际化竞争中积极借鉴国际的先进教育和手段,力争使我国有条件的大学实现师资国际化和学生来源国际化,办好中国的高等教育,捍卫国家教育主权,提升中国大学的实力和水

平,保持中国高等教育的特色,这些都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2)大学与社会经济的联系将出现前所未有的紧密关系21世纪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将决定和影响21世纪大学的发展,同样,21世纪的大学也将进一步促进和引导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这种密切关系一方面体现在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知识贡献、科技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对社会经济的推进上,另一方面也将形成21世纪大学产学研一体的人才链。产学研相结合将成为大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动力。大学教师和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实践与大学邀请社会实践第一线的各类专家走进校园,进入课堂,都将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空间。人才的培养将呈现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学校协同培养的模式。

6.人文素质教育

在21世纪的中国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21世纪,教育的国际化和开放性,办学的多元化和多样化,都将使中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国际敌对势力的"分化"和"西化"的挑战。在挑战与竞争中既保持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又能使中国高等教育融入国际社会,实现在学术上与国际接轨,这是21世纪中国大学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民族的东西往往是永恒的,最具生命力的。所以,要通过本民族文化教育,继承宝贵的文化遗产,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并将其发扬光大。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在21世纪的中国大学教育中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7.中国的大学将逐步从大学办社会进入社会办大学

随着后勤服务社会化、基础设施市政化变为现实,中国的大学将正本清源,从大学办社会步入社会办大学的新历程,将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

二、对建立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

1.建立以人为本、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的新机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21世纪高质量人才的最主要的内涵,能不能培养出具有这种内涵的人才,就成为21世纪大学地位和水平的最主要的标准。所以,创新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

人的个性特色及兴趣的充分施展是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创新的核心。21世纪将是一个充分尊重和发挥个性,以人为本的时代。中国大学必须以人为本,通过教育创新,建立创新教育的机制,创造有利于个性成长、个性特色充分发挥的宽松环境和广阔空间。

教育创新是机制和制度的创新,创新教育则是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创新。本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面向21世纪,国家宏观管理机制的创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将是首要任务。没有教育创新,创新教育则难以落实。

在具有几千年传统教育(传道、授业、解惑)的中国,创新教育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创新教育,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的人才。

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适应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特点。大学本科教育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应侧重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要予以鼓励和引导。对于研究生的教育则应侧重于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峋培养。

2.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自主办学模式作为中国21世纪最具活力和拥有巨大市场的高等教育事业,没有灵活自主的办学机制,要想办好大学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赋予大学招生、国际交流、学科专业设置、职称评聘等高度灵活自主办学的权利,既是时代,更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作为独立法人和独立核算实体,要全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新机制。没有大学的自主办学,就不可能办出大学的不同特色。

在赋予大学高度灵活自主办学权的同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能就要转到宏观指导、协调,以及宏观政策的制定与监督上来。要通过高等教育法律保障及监督体系的建立,使中国的高等教育真正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否则,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的大学,尤其是一些重点大学将面临国企改革初期曾面临的困难。

自主办学、自律机制、法制保障、市场机制以及教育规律必须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3.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办学体制,激活办学活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大学不仅仅是管理大学,更重要的是要把市场的机制和理念引入办学体制,即学会经营大学。经营不仅是方法,更是一种理念,核心是效率和效益。

从现状来看,办学经费的捉襟见肘依然是制约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主要矛盾。解决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根本出路在于:抓住老百姓投资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和高等教育投资不足的矛盾,运用市场经济的机制和手段,调动全社会的资源来办大学。

办学经费来源可主要通过四个方面获得:对学生全成本收取学费,国家拨款(地方政府拨款),社会各界捐资(设立各类教育基金),大学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

学校在经费的使用上,要体现经营的理念,进行全成本核算。对不同渠道来源的办学经费,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真正做到谁投资,谁受益,责权利有机结合。对于国家或地方政府、企业捐资和学校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经费来源,学校可以设立不同的奖学金,用以帮助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完成学业。不同类别的奖学金可由大学生自行选择,并通过考试获取。获得者将承担不同奖学金所规定的义务。比如,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生,在获取的同时,就承担了义务,这些学生大学毕业后必须到国家分配的地方服务一定时间。全额自费的学生,则可以完全自主择业,不受任何限制。随着面对学生的各种贷款的不断完善,和不同奖学金的实施,不同经济条件的学生均有机会获取上大学所必需的学费,绝不会因为承担不起全成本学费而辍学。

与此相适应,学校将实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只要完成学校所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提前或延迟毕业。这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勤奋学习的积极性。提前毕业就可以降低学习成本,反之就会提高学习成本。

由于实行了全成本学费制,学生将享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包括任课教师和学科专业方向),学分和选课学生的数量将成为学校核定教师收入的主要依据。这样,同处一个学校的教师的收入将相差很大。这对教师的水平、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教师带来了压力和动力。竞争将更加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学校的办学效率和水平将得到提高。与此相适应,国家要建立和完善教育要素市场,改变教师的单位所有现状,建立师资市场,通过市场配置教育人力资源,优化组合。通过竞争机制和市场无形的手,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激活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大学多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职业道德淡化、教育效率和水平不高的问题。

学生的自主选择,也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调整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而学校的自主办学也为学校办出特色专业和学科提供了条件与可能。

4.建立科学公正的21世纪高等教育评佑体系帕渴俏蠢创笱??嬷??凇6晕蠢创笱У慕逃?柿俊⒌匚缓推放疲ò?ㄈ瞬排嘌?⒅?洞葱隆⒖萍脊毕住⑼贫?缁峋?梅⒄沟龋┑娜峡山?醋陨缁岷凸?凇?1世纪,服务于教育的中介机构将为受教育者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包括对各大学的地位品牌等的质量教育评估。面对各式各类的教育评估,教育界不能忽略或消极对待,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引导,规范评估体系要素,或组织专家对各类评估进行评价,建立国家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大学教育成果 第二篇_世界各国大学教育比较

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俄

罗斯的大学对比分析

2011年6月

摘 要

什么是大学?大学的雏形始于中世纪,经历了从寺庙到村庄再到城镇的变迁,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最早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公元1088)是欧洲学术中心;而后法国在1180年由法皇路易七世授予巴黎大学以“大学”的称号;英国则在公元1168年建立了闻名于世的牛津大学;德国最古老的大学则是1386年建立的海德堡大学;现如今科技实力最为强大的美国则是在1636年建立了哈佛大学;俄罗斯则在1755年创立了第一所大学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日本则在1877年创办了第一所国立大学—东京大学。在中国,可以从西汉的太学中寻找

的大学的影子,但并未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到19世纪,中国才有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即由教会创办的圣约翰大学。

在世界范围内,欧洲是学术的发源地,至今仍然保持着高水平的学术地位。美国作为后起之秀,其高等教育水平在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日本的东京大学也在世界一流大学之列。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学却无一挤入世界一流之列。中国大学教育相比日本和俄罗斯起步并不算太晚,但为何却无缘世界一流呢?本文将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大学在教学特点以及教育成果进行比较,从政治制度,经济,国际化程度以及“软实力”这几方面着手寻求导致大学之间差异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中国大学发展可以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比较 教育制度 教育经费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中国教育界就提出要集全国之力将中国的大学打造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时至今日,中国能够称得上是世界一流的学校可谓是少之又少。同众多发达国家的大学相比,中国的大学无论是在教学特色还是在教育成果上都无法与世界一流大学媲美。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最新发布的最具有权威的世界大学排名的前一百名中,排名前50的学校中中国大陆仅北京大学一所,日本有三所大学,法国有两所大学,绝大多数的学校是美国和英国①。这些国家的大学究竟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差异的存在,是什么原因使得英国和美国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的大国,这些是本文将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1.概述

要了解各个国家大学之间的差异,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大学,大学的涵义所在。英国著名的神学家,教育家纽曼(John Herry Newman)认为“大学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②;德国的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则提出更加形象化的大学“研究和传授知识的殿堂,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学术勃发的世界”③(P10)。我认为这句话将大学所本应该具有的功能详尽的描述出来了。大学就应该的是学术自由之地,思想交流之地,年轻人完善发展自我之地。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不仅要具有先进精良的设备仪器等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要拥有独特的校园文化,治学严谨的大师,多元化的教师、学生发展空间等软条件。本文中讨论的大学是指能够传播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高等教育机构。

全球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当属美国和英国。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度重视教育,其高等教育从二战后进入大众化过程。美国高等教育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具有多层次、对规格和多类型的特点,其中美国大学的多样性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它有小规模的学院和大规模的大学,宗教的和世俗的学府,专为男性或女性开办的学院和男女同校的学院,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专业学院和文理学院,种类之多,不胜枚举。④同样是教育圣地的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也开始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大学的数量和大学的规模不断增加和扩大,适龄青年入学率迅速提高。同时,英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的同时也进行着市场化。同时,英国大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国际化。2009/2010学年度,英国所有类型的外国留学生共有408685人,其中来自欧盟的有68460人,而英国(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所有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是249315人,外国学生占到了大约六分之一。⑤英美两国的大学共同特点在于大学拥有完全自治的权利,国家或是教育部无权对各个大学的管理结构、学位要求、教师任命等进行干预。

法国大学是中央集权下的充分自治。法国的大学文凭是由国家颁发,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同时,法国的大学又具有多样性、职业和研究相分离、大众高等教育和精英高等教育相结合的特点。此外,法国大学的国际化程度也相当高。2009到2010学年度法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为2316103人,非法国的学生达到278213人⑥,大约占到法国总大学生的11%;法国大学的中央集权下的大学自治主要体现在中央的教育部对大学的管理结构,学位要求和经费预算拨款进行干预,且学位的授予权归国家所有。但是在中央集权下,法国通过立法和契约制度尽量保证大学的学术自治和财政自治。相较于法国,德国的高等教育则简单的多,主要沿着大学和专科高等学院这两条线发展,精英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德国的大学主要以学术和研究为取向,是唯一能够颁发博士学位的机构,属于精英教育。大学包括理工大学、理工学院、教育学院、神学院、综合大学或技术大学。高等专科学院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

在亚洲,日本作为唯一的发达国家,其大学教育在世界处于前列。其大学分类和德国较为相似,主要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大学和以培养专业技能为目的的短期大学或者专门学校。日本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主要有国立、公立和私立;包括以旧帝国大学为前身的综合大学、以战前的特殊性专门学校改制的单科大学和旧制高等学校、专门学校、师范学校和部分单科大学合并而成的“新制大学”⑦2009年日本共有773所大学,共有学生2845908人,其中私立大学数量和学生人数最多⑧,其高等教育入学率早已超过50%。

以上是发达国家大学的概况,下面内容将介绍两个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教育的概况。2009至2010学年俄罗斯共有1114个高等教育机构,分为综合大学和高等专业院校。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制度和学位制度与欧美国家以及中国都有很大差异,其实行的是分级教育制度,包括四、

五、六年制教育计划,授予的学位除了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之外还包括专家学位,但是博士学位和副博士则是隶属于研究所教育制度。早在1985年时,俄罗斯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到成人的85%,可谓是真正的教育大学。相较于以上六个国家的大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9年中国共有约1400所高等院校,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学生总数超过2000万,

毛入学率约19%。中国的大学同法国的大学一样,在中央集权的统治之下,但并未像法国大学一样做到自治,还处于国治的阶段。在高考的条件下,中国大学普遍采用的“严进宽出” 的政策,与众多发达国家大学“宽进严出”恰好相反。

以上是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这七个国家大学的数量、高等教育模式和大学国际化程度做了简要的概述。从中可以看到除中国外,其他六个国家早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虽然在学位制度上存在差异,但在大学的教育质量,大学的教育方向上则是趋同的。相较之下,中国大学的体制,教育质量和大学数量与规模与真正的教育大国还存在一定距离。

2.各国大学教育成果的比较

大学教育的成果首先是体现在培养了举世公认的人才上。美国举世公认的人才数量最多,分布在各行各业。微软,Face book,twitter, 苹果等都是美国大学生在校期间创造的改变世界的产品或企业,美国的大学孕育出硅谷这样的高科技产业区,世界500强企业的CEO绝大多数都有美国名校的教育背景,摩洛哥,日本等众多国家的皇室后裔和一些国家领导同样毕业于美国名校;诺贝尔奖一直被誉为学术界最高的荣誉,自1901年诺贝尔奖开立以来,美国获得320多人获奖,英国有接近120人获奖,德国和法国分别有103人和54人获奖,日本有16人获奖,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也获得过8次诺贝尔奖;目前没有中国籍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在培养顶尖的人才方面,大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普及教育,提升国民素质的方面,大学也担负了重大责任。下图是2009至2010年度各国本科学历以上大学生的数量占相应年龄段总人数的比例:

(数据来源:Education: Key tables from OECD - ISSN 2075-5120 - © OECD 2009中国的数据为2009年的比例,法国和俄罗斯数据未找到)

从图中可以看到英美日这三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较高,德国由于其精英教育的发展模式,其比例相对低一些。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大学生的数量在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主要还是归因于人口基数过大,中国目前有大约2亿的青年。因此,中国大学大众化的程度是远不及其他六个国家。

3.各国大学的差异对比

各个国家的大学在大学数量和规模,教育制度,教学模式,教学实力,财政收入和国际化程度上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各国大学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差异,从而导致各国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3.1各国大学量的差异

毫无疑问,美国是世界上大学数量最多的国家,大约有4000所大学,美国总人口为3亿。英国166所大学和学院,但根据2005年英国统计局统计的资料,英国的总人口为6021万;法国的总人口为5920万,2005至2006学年,法国的大学和高等师范学院共有85所,但法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还有各种学院和技术院校等。大学和各种职业技术学院和在一起大约超过1500所;

德国8240万,德国有大学103所,以及各种学院280所⑨;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统计2009年日本有773所大学,日本总人口为1.28亿;根据联邦俄罗斯统计局数据,俄罗斯2009年的高等教育机构有1114所,总人口为1.14亿;根据中或人民共和国统计局数据,中国2009年有本科院校1090所,专科院校有1215所,中国总人口为14亿。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平均每万人拥有大学的数量分别是:0.13,0.028,0.25,0.046,0.06, 0.09,0.016。法国由于其繁杂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多种多样的教育机构的存在使得法国的高等教育在数量上领先,中国由于人口基数过大,高等教育发展的时间并不悠久导致其大学的普及率远不如其他几个国家。

3.2教育制度的差异

包括从大学招生到学位颁发的这样一个连贯过程的所有规则和制度。招生制度意味着一个国家选拔人才的机制,可以决定其选拔人才的标准。不同类型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能否达到期望的水平。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大学招生的方式,招生时有不同的侧重点。

3.2.1各国大学招生制度的差异

首先看中国,中国是唯一“一考定终生”的国家。每年全国各省市同时进行考试,实行全国统考和部分省市自由命题并行的考试制度。根据学生自愿和考试分数录取到不同大学。 为发展中国家的俄罗斯在教育方面是大国和强国。2001年俄罗斯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在保留原各高校自主招生的机制上增加了国家统一考试。与中国不同的是,俄罗斯在实行统一考试的基础上保留了自主招生。目前俄罗斯公立大学采取的录取方法有以下三种:一是中学毕业成绩结合自主招生;二是统考成绩结合自主招生;三是集中测试结合中学毕业成绩⑩这样的招生方式第一保证了大学能找到适合学校文化的学生,第二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机会进入大学学习,是俄罗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强有力保证。

录取方式和俄罗斯相类似,日本采用的录取方式同样有三种,一种是一般入学选拔,是指学生参加考试中心制定的全国统一考试的成绩,大学自主实施的学力考试成绩和高中调查书结合进行选拔的方式;第二种是推荐录取,包括他人推荐和自荐;第三种是AO(Admission Office)入学即大学的入学当但事务局针对学生的书面材料、面试、小论文、学力考试、讨论、口试等进行考察。此外,私立大学有权选择是否参加考试中心制定的统一考试,自由选择考核方式和录取标准。⑾

法国大学入学选拔比较特殊,一直到现在法国实行是大学校和大学两条泾渭分明的并行系统。法国高中生只要通过了高中生毕业会考即可进入综合性大学学习。而大学校则是需要通过严格的筛选。高中毕业生想要进入大学校必须通过专门的考试进入预备班学习。每年只有大约1%到2%的人能够通过考试进入预备班习。在预备班学习两年以后参加校会考,包括笔试和实践活动,然后按照考试成绩被相应的大学入取。法国这样的入学制度保证法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同时也保证了法国高等教育是真正的精英教育,是法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力保证。

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主要分成两大块,一块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实行精英教育,另一块则是专科高等学院,主要进行职业教育。进入大学的资格是一般文科学校12或13年级毕业,通过高中毕业会考,直接向报读大学的院系提出申请;对于有限制名额的科系,则有德国大学入学分发中心(ZVS)负责德国限制名额科系的学习位子的分发。在2004年,德国队这一制度进行改革,大学入学分发中心有分发40%的学习位子的权利,大学可以自主颁发60%的学习位子。

英国和美国的入学制度十分相似。英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即使中学毕业考试,即普通教育证书考试(General Certificate Exam GCE),由八个考试委员会独立分区实施。各个大学根据学生递交的材料包括平时成绩、老师的评语、以前考试成绩选拔学生进入大学进行面试和笔试,将学生分为无条件录取和有条件录取和不录取。无条件录取的学生可以不要求GC的成

中国大学教育成果 第三篇_当今大学教育的一些看法

对当今大学教育的一些看法和设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科学技术的源泉,教育是产生优秀人才的保障。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酝酿之中,而科技水平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竞争成为国与国的竞争的焦点。

要想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教育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大学教育作为高端的或者说是精英的教育,应该朝着自由,学术,专业的方向发展。而当今的中国的大学教育,可以说是与想象中的高贵的大学教育还有一定差距。

首先,大部分学生缺乏创造型性的思维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可能是习惯了从小学到高中近乎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进入大学,这种根深蒂固的获得知识的方式仍未发生转变,学生们仍然习惯于做一个被动的倾听者而不是主动的研究者或是挑战者。或许我们应该学着尝试用批判的眼光去收获知识。比如,当我们在阅读被奉为经典的教科书时,会有一种反驳的欲望;在做实验的时候,可以尝试对一些看似不寻常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学生只有开拓了自己的思维空间,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与众不同的方式思考,批判的获取智慧,才能有所得。但自由并不是意味着散漫,如复旦校长所说,“大学物理的围墙可以拆掉,‘精神围墙’对不能拆。”因为没有了精神围墙,大学就无法满足我们对她的高尚性与纯洁性的期盼,就丧失了大学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作为老师也应该多鼓励血学生朝着积极思考的方向发

展,不能因为某些学生看似“桀骜不驯”的外在表现而否定了其进步意义。除此之外,学生应该更加自信。有了对自己能力的自信,才会有可能推进自己的知识前沿朝着未知领域前进,有了这种冒险精神,以自己的努力对社会做出贡献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我认为,大学应该是这样一个地方:一个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青年人无限潜力,给予社会无限回馈的一个地方。

其次,大学的学术氛围并不浓厚。一所大学,有了业内著名的学者和和专家,才能将其负责的院系和专业做成一个吸引优秀生源的“品牌”。但担当学科建设重任的教授们,如果忙于自己的非科研、非学术性的项目,势必会忽略对本科生的培养,教育与引导,进而导致处于本科阶段的学生们很难接触本专业的一些前沿性的知识,进而导致学校的学术氛围低下。大学需要这样的教授们,他们有较强的责任心,忠于职守;他们严格要求学生,并且经常与学生们交流。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为老师们提供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包括合理的教学量,有效的科研经费等。还有一方面不得不说,相对于高中的那种紧张压抑的气氛,大学则是相对轻松得多。没了老师的管束,家长的唠叨,大学就成为了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堕落的土壤。殊不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了辛勤的汗水,大学毕业时,留下的只有悔恨的泪水。有了老师和学校的支持,勤奋向上,勤于思考的学生就会如鱼得水。那么,大学就会成为学术讨论,知识升华的场所,学术的天堂。

再其次,大学教育的多元度不够。突出的表现就是社会人文科学

的学科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相比于理工类学科的就业率,文史,社科,人文类学科在当今不少的大学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这是中国大学教育单一化的体现。我认为,教育的广度应该得以提高,尤其对于理工类的学生。除了保障自己的主修课外,选修课可以选择一些社科类的课程,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增加自己学习的广度。此外,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能够真正的让每个参与者都有所收获是活动的目的,而不是像某些社团活动一样,纯粹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浮于形式。这样的活动是在劳民伤财,根本没有其存在的意义。在评价一个学校的学术成果时,不仅仅要看其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还要关注其质量,与同专业的其他院校的论文比较才能显示出论文质量的重要性。大学更像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需要高度动态的体系来维持其运转。在这个过程中,多元化是非常关键的。只有拥有了多元的学科背景,多元的学习工具,才会有多元的成就出现。有了多元化,那些综合类的院校才能真正名副其实。

最后要说的是教育公平问题。考虑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虽然国家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但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还远远满足不了基层的需要。科研经费的投入、仪器设备的更新都还是有限的。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贫富差距很大,教育发展不均衡,我们在考虑教育的时候要考虑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考虑大学理念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些。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的投资不能只存在于表面。资金的投入不应该仅仅用于改善学校的基础设

施,还应该用于提升学校整体的学科竞争力。如,多投向学校的科研机构,多用于改善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多用于开展名师的讲座,多支持学生开展创新性的项目。真正做到投资到教育的资金充分利用。令人可喜的是,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正逐年增加,尤其对于211院校的重点建设,正在取得长久的进步。教育对经济的增长的作用已被世界各国所公认,无论是从战略的高度,还是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对教育的投资程度,我们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都是不过分的。

中国是一个大国,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要求接受教育的人口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多得多。现在中国已经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着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国,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发展,人才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发展的过程中,教育要担当的任务和责任是举世无双的。中国的教育必须是开创性的,中国大学的理念也就必须是独特的,才能符合这样一个教育大国发展的需求。 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的特色。盲目照搬国外的教育模式是不可取的,马克思原理早已知道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国的国情不一样,势必需要从我们的实际出发。【中国大学教育成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百年大计之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关注教育,就是关注未来,投资教育收获的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大学教育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科技实力会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路漫漫其修远,前途美好而光明,真心希望国家会发展更加美好。

中国大学教育成果 第四篇_中国高校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高校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摘 要]从我国高等学校近年来教学改革的背景出发,以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为对象,从获奖单位的区域分布、层次分布、学校类型分布以及教学成果类型分布等几个方面,具体介绍了本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情况。同时,还从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的变革、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实践能力培养、 教育 技术与手段的更新、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等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我国高等学校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成果与经验。最后,针对我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存在的相关 问题 ,提出了5条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笔者受教育部高教司的委托,对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获奖项目进行了 分析 。本分析包括四个部分:我国教学改革的背景、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概况、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以及关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改革的几点建议等。虽然,2005年的教学成果奖评选已经结束,但这些成果对我国高校今后的教学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 影响 和意义。

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

毫无疑问,高等学校的改革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可以说,教育系统本身—— 社会 环境——国际影响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了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力。

1.知识 经济 与全球化的挑战

知识经济是以信息技术和 网络 技术等知识的革命为基础的,新技术使我们的学校教育面对一个全新环境,它不仅正在改变着高校的教育方式、 学习 方式,也使我们的教育管理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与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全球化。虽然全球化主要是经济领域的事情,但知识领域的全球化也正在形成。国际学术标准、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国际留学生市场的竞争、国际合作办学、国际文凭与资格证书的互认等都是教育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2.市场机制的形成和社会经济的持续 发展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 中国 长期的计划经济及其相关的制度环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市场在高校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大包大揽的现象得到根本性扭转。如学生由“包分配”转变为“面向市场自主就业”;由“福利上学”转变为“缴费上学”等。拓宽培养口径、增强毕业生适应能力成为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始于1978年的经济改革使中国经济发生了 历史 巨变。在过去的26年中,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的高速发展。2000年以来,我国的人均GDP超过了1 000美元,经济的发展不仅极大地增加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而且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为高教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3.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张,凸现了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

图1表明,本次获奖情况的区域分布非常不均,东部地区的高校获得了绝对多数的奖项。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各区域内部的分布也高度不均,如东部地区的奖项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地,而同处东部地区的浙江、广东、

福建、山东所获奖项则相对较少,海南省甚至一项都没有获得;中部地区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两省,其他如山西、安徽、江西等地则较少;西

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的规模得以持续扩张。2004年,我国高等学校在学总人数达2 000多万人,高等学校毛入学率达到19%以上,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如此庞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如何保障相应的质量成为所有高校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为此,教学评价、教学基地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学 内容 改革、跨专业培养等成为新的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

二、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概况

2005年7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本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和名单。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59项,二等奖537项。这里我们就这599项获奖成果的获奖学校区域分布、学校所属、学校层次、项目类型、学科分布等分别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1.获奖单位的区域分布概况

关于获奖单位的区域分布,我们统计的原则是按照获奖者的排序,取排名第一的获奖者所在单位进行分析,不重复 计算 。关于区域划分, 目前 中国有各种分类 方法 ,这里我们按照政府年度统计的办法,按地理位置,把中国分为三大区域:东部、中部、西部 ① 。

本次特等奖共三项,按照学校所在区域划分,全部在东部地区,而且集中分布在北京市。本次一等奖共59项,按照区域划分,东部44项,中部6项,西部9项。从二等奖的区域分布来看,东部为325项,中部为116项,西部为96项。具体分布情况见图1。部地区则基本集中在陕西、四川和重庆,其他省区如云南、甘肃、宁夏、新疆、贵州、广西等都只有一到几项,而青海、西藏等地则一项也没有。

这种分布状况,反映了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经济发展水准、经济改革的程度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经济改革力度大的地区,教学改革也相对走在全国的前列;相应的,经济发展滞后也影响了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同时,区域内的分布不均也表明,这种分布与传统上我国的高等学校布局具有密切的关系,如北京、上海、南京、武汉、重庆、西安、沈阳等高校集中的地区一般获奖的项目也比较多。

2.获奖单位的所属、层次与学校类型分布

本文所说的所属是指获奖单位属于什么部门,即该校是国家部委所属学校、军事学校、地方政府所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层次是指学校属于 研究 型大学(本文指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教学研究型学校(本文指没有设立研究生院,但属于“211工程”的学校),还是教学型学校(本文指非“211工程”学校);类型是指学校属于普通本科还是高职、高专。

【中国大学教育成果】

以上统计表只是一个粗略的分类,但从表1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教育部所属的高校获奖数额除特等奖以外,一、二等奖分别占一、二等奖总额的64.4%和53.3%,而教育部所属的高校为巧所,仅占全国各类高校的4.2%。与教育部所属学校情况相反,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94.0%左右,而获得的一等奖仅占18.6%,二等奖也只有35.2%,民办高校获得的一、二等奖各只有1项。

同时,如果我们把我国的高等学校层次按上文的分类法划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三类的话,研究型大学获得了69.5%的一等奖、49.3%

的二等奖,教学——研究型大学获得了5.1%的一等奖、12.1%的二等奖,教学型学校获得了25.4%的一等奖和38.5%的二等奖。因此,本次教学成果奖在不同层次学校之间的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研究型大学获得了总奖项的51.3%。如果按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来划分,普通本科院校则占有了91.5%的一等奖和95.2%的二等奖,高职、高专获得的奖项仅占一、二等奖的8.5%和4.8%。而在2004年全国1 731所高校中,本 科学 校的比例为39.5%,高职、高专学校占60.5%。也就是说,占全国普通高校数60.0%的学校仅获得了整个奖项的5.2%。

从以上的 分析 来看,2005年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分布从学校的隶属关系来看,主要集中在 教育 部所属的学校;从学校的层次来看,主要集中在 研究 型大学;从学校的类型来看,主要集中在普通本科院校;而地方学校、一般院校,尤其是高职、高专获得的奖项相对很少。

以上的结果说明:一方面,这些年来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大的学校主要是那些教学、科研水平比较高的学校,而相对于这些学校而言,普通院校,特别是那些高职、高专,在教学改革的潜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正视,高等学校是分层次和分类型的,不同类型的学校,其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非常不一样的,教学 内容 、教学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衡量和评价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时,是否只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笔者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近年来,随着毕业生面向市场自主就业,各个学校都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不少高职高专学校,甚至一些民办高校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力度是很大的,尤其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并不比一些本科院校的改革力度小。当然,这些院校教学改革关注的内容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并不一定一致,但只要有自己的特色,就应该得到鼓励。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都应该在自己的类型和层次中办出特色。有特色才有竞争力。但在我们的教学奖励中,对高职、高专和民办大学的教学成果是关注不够的。

3.获奖项目的类型分析

从本次获奖的599项成果的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类: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基地与学科建设、教学法和教学手段等的更新、实践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教育制度与教育管理的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素质教育与德育等。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yc/412331/

推荐访问:中国高等教育的成果 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成果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