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健身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论

洋务运动的评论

时间:2018-11-30   来源:健身运动   点击:

【www.gbppp.com--健身运动】

第一篇:洋务运动的评论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1、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最好!)

目的和背景:

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主张引进、仿照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工业,兴办洋务。

内容介绍:

“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有三方面:1、兴办近代企业。首先是军用工业,例如李鸿章在南京设立的金陵机器局和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枪炮厂。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等;2、建立了心事的海陆军,多地军队纷纷改用洋枪洋炮,聘用外国教练,还建立了南洋、北洋、福建等几只海军;3、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欧留学。

结果:

洋务运动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是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但西方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意义:

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洋务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作用:1、开办了一批心事学堂和派遣留学生,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不仅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而且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现代科学技术,是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2、洋务运动发展若干民用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3、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二篇:洋务运动的评论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摘要: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同治维新,是清后期至清末时,清廷洋务派官员抱着“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和目的,在全国展开的工业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倾向。洋务派是这场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关键词: 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历史意义

(空一行写正文)

【历史背景 】 洋务运动自1861年底开始,至1895年大致告终,持续近35年。按目标的不同,洋务运动可分为前期、后期两个阶段。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曾国藩主张购外国船炮,访求能人巧匠,先演习,后试造,不过一、二年,那时火轮船可以剿发、捻,勤远略,这是救时第一要务。李鸿章认为,清军作战往往数倍于外敌,仍不能胜,原因在于武器不行,枪炮寙滥,如能使火器与西洋相埒,则“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今起重视,最后可达自主。奕看到曾李两人学造外国船炮,决定派员前往学习,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

【运动内容】

爱新觉罗·奕訢,为议政王,掌管军机处及总理衙门。奕誴力主“借洋兵助剿”,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支持地方实力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开展洋务活动,成为清廷中枢主持洋务的首脑人物。

洋务运动的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外交等,而以“自强”为名,兴办军事工业并围绕军事工业开办其他企业;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陆海军,是其主要内容。从60年代开始开办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等近代军事工业。除创办工厂外,还派遣留学生学习技术。 但是,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资金、原料、燃料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于是,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从70年代起,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唐山胥各庄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兰州织呢局等民用企业。与此同时,洋务派还开始筹划海防,在1884年初步建立起南洋、北洋和福建海军。在洋务派控制了海军衙门以后,又进一步扩建北洋舰队,修建旅顺船坞和威海卫军港。

【积极意义】

这次运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改变固步自封、轻视科技的状态

中国古代历史上科学技术曾经居于世界前列,但清政府长期以来沉迷于“天朝上国”的幻境中,顽固派抱着“中国文化独尊”论不放。洋务派从中国被动挨打、屡遭屈辱的现实中看到了科学技术落后的悲哀。洋务运动更重要的贡献在于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使国人不再一味以追求仁人先贤之道为唯一理想,奠定了“科学救国”的根基于基础。设立的新式学堂第一次将西方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带进课堂,从而培养出我国第一批造船、航海,机器制造以及近代医学等方面的人才,让国人重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也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国难当头大的形势下积极投身科学研究,为祖国的独立与富强作贡献。

2、引发思想上的巨大转变

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最主要的困难就是资金、原料、燃料和交通运输等方面。于是开办民用企业以解决资金等问题。在官办企业的倡导下,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那些达官显贵以办洋务为荣,再不以经商为耻,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几千年来“重农轻商”的观念。掀起了以富国富民为主的重商运动,为清朝自强带来新的活力,使中国的现代化商业落地生根。历史表明只有农工商都为本,国家才会富强。【洋务运动的评论】

3、开新型军事形式先河

中国近代海军开始出现在洋务运动过程中,清政府觉得每年拨款四百万两白银作为海防经费,是为中国近代海军的开端。1885年设立海军衙门,统领海军、海防事宜,推进了海军建设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清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对外国的侵略势力有一定的抵抗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

4、开源广进、人才培养

清政府开始重视外交,致力于培养外交人才。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外语和外交人才。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掌握西方近代科技知识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条件 ,如詹天佑成为著名的铁路工程师,主持修建 了京张铁路;邝荣光成为著名的采矿工程师 ,发现了湘潭煤矿。此外 ,洋务派还翻译了大量介绍西方科技知识的书籍 ,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介绍西方科技知识的报刊 ,使科学知识得到了广泛传播 ,这对于一个古老的传统社会来说 ,无疑具有巨大的破坏力 ,而由此产生的影响则是不可估量的。

【局限性】

洋务运动所具有的封建属性,决定了它不可克服的致命弱点的存在。

1.首先,因为洋务运动由清王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所主持,其根本目的又在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

【洋务运动的评论】

2.其次,洋务派所兴办的企业均由洋务官僚操纵。这些企业在封建性的严重束缚下,或瘫痪停办,或被帝国主义侵吞,或转让私人经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3.再次,洋务运动的变革措施与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和本末观发生了冲突,受到传统心理的束缚。中国是农业大国,重农抑商是历代统治者沿袭的基本国策,尽管西学的输入打乱了中华民族独立发展的轨迹,但长期以来民族发展的惯性,使很多中国人仍然按照本民族特有的观念去看待世界和社会,这就妨碍着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总之,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参考文献:1.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出版时间:2011年1月 出版社:中国书店

2.方敏·马克锋·耿向东·龚书铎:《中国近代史》出版时间: 2010年03 月 出版社: 中华书局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出版年: 2004-01-01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洋务运动的评论】

4.龚书铎·沙健孙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出版时间:2010年6月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洋务运动的评论

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运动的评价

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市场营销

班级:1404

姓名:束玉华

学号:051409073

成绩:

2015年月日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洋务运动,是在中国资本主义必然代替封建主义的历史趋势中兴起的;是在变落后为先进、变封建主义为资本主义、变贫弱为富强的变革思潮条件下发生和发展的;是在清政府遭受太平天国起义和英法联军入侵双重压力面前,采取‘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策略而起步的。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现代化思想。从实践上看,这一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有效的影响,它具有冲破传统思想的禁锢,开阔人们视野,引导人们追求新知的积极作用。然而这一思想体系的发端,还可以追溯到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等人。他们在鸦片战争中所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实际上就是“中体西用”的思想雏型。

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其带来的影响:

前期,由于当时国内人民的反抗斗争,洋务派急于用新式武器来剿灭之。因而在“自强”的旗号下,洋务派创办了一些军事工业。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至1890年,洋务派所办近代军事工业共有24个。这些企业使用新式机器

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力。

后期,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时遇到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最突出的是经费来源,还有原料、燃料以及运输等问题,因此他们提出“要先富而后强”的口号,主要的民用工业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汉阳铁厂。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刺激了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创办海军,1875年清政府觉得建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计划十年建成。到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以北洋海军实力最为雄厚。1885年,清政府为统一掌握海军大权,成立海军衙门。1888年北洋海军扩建为北洋舰队。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兴起后,对翻译、科技、军事、外交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洋务派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在兴办工业的同时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最早创办的是1862年在北京开设的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同文馆,至1896年创办的新式学堂达20余所。并选派了大批留学生出国深造,中国出现了第一批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的人才。这些留美学生回国后大多热心报国,如詹天佑。

洋务运动改变了固步自封、轻视科技的状态,开创军事先河,促进思想解放。为近现代的发展开了好头。

失败原因:

首先,因为洋务运动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其次,洋务派所兴办的企业均由洋务官僚操纵。再次,中国是农业大国,重农抑商是历代统治者沿袭的基本国策,妨碍着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综合评价:

综上的内容,我认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影响是好的,积极的。但也有不同的声音:“洋务派的动机是要维护封建主义统治,功劳簿上不能记这笔帐。”这种说法,貌似正确,但是确有问题。在我看来评价一场运动,不因从个人,或是阶级性质来看,而是应该综合的评价这场运动对人类社会发展,思想进步带来的影响是好是坏。洋务运动尽管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尽管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但它确实在经济、军事、观念、教育等诸方面影响了近代的中国,促使中国向近代化的方面开始迈进。因此,洋务运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说,它有相当程度的成功,应得到肯定。洋务运动不能说完全失败了。

总之,洋务运动处于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有他的局限性,也就是阶级局限,以及其带来的思想局限。但是有如此的成就,已是很大进步。不应过分指责,例如对李鸿章的批评。我认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利大于弊。

参考文献:1、《洋务运动史》作者:夏东元1996-8-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曾文正公全集》作者:曾国藩出版时间:2011年1月

3、百度百科

第四篇:洋务运动的评论

运用多元史观评价洋务运动

运用多元史观评价洋务运动

摘要:从现代化史观看,洋务运动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

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现代化都起了一定

的推动作用。从文明史观看,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一次碰撞,提出的“中体西用”思想反

【洋务运动的评论】

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

态。从社会史观看,买办、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在作息方式 、衣着服饰 、饮食习惯

等方面表现出个性化、大众化和西洋化的特征。从全球史观看,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

内扩展的具体表现。总理衙门的设立使中国跟世界的联系更强了。从革命史观看,洋务派出【洋务运动的评论】

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的

一场自救。

关键词:多元史观,洋务运动,历史评价

史学范式(史观)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范型和模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也是史学

观点、史学范畴和史学方法等有机集合体。什么是历史史观?史观是对历史的看法和态度,

即以什么立场、何种意识、怎样的价值取向认识历史。同一史实,史观不同,得出的理解或

判断会差异,甚至对立。近年来,历史高考的学术味日益浓厚,探究性、思辨性很强。以全

国高考新课程卷为例,2011 年第 41 题“西欧崛起”题,可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

化史观等多个角度评论材料中的观点。高中新课标程式下的史学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在

传统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或称革命史范式)基础上,又出现了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亦称

全球史范式)、现代化范式、社会史范式、生态史范式等新史学范式。这些新的史学范式,

提高了历史研究的框架性认识。这一趋势和特征提示我们,在高考复习中,要依托教材,结

合史学研究动态,重视对重大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立体透视和全方位认识,善

于深究、质疑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反思探究意识。

下面以洋务运动为例,运用多元史观来进行评价。

现代化史观,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

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

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

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

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现行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必修教材均是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

介绍洋务运动。人教版认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人民版写道:“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岳麓版更明确:洋务运动“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

却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从现代化史观看,洋务运动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

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

交现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文明史观就是以“文明”为单位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通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

【洋务运动的评论】

讨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

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

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人类文

明史可相应划分为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和政治文明史,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

同发展。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文明史可分为史前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等。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是中华文明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重要起

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事实表明,中华传统文明已落后于

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列强侵略的本质,从某种方面来说,是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扩展和传播。

洋务派为了御侮图强,大量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采用机器生产,首先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

工业,“军事工业的发展很快引起了其他民用工业的出现和发展„„这些民用企业移植了资

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新式企业一般均采用蒸汽机器,雇佣工人生产,出现了比中

国传统的个体手工业生产远为宏大发达的场面。”这样,洋务工业在当时起了一种倡导引领

作用,“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

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 ①简而言之,从文明史观看,洋务运动是古老的中国农业文明和

工业文明的一次碰撞,提出的“中体西用”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

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

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

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

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

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

生息息相关的“小事”。

从社会史观角度看,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改变了近代国人的生活

面貌。在大机器工业的作用下,中国社会传统的阶级、阶层结构出现裂变。除了传统社会的

农民、地主等阶级外,在城市中产生了一批新的社会力量,如,买办、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他们同新的经济关系血肉相连,又构成了整个社会变化的基干。”②社会生活特别是城市生活也呈现出新的面貌。在作息方式上,“都市人日益适应了工业社会的快节奏规律化制式化的作息方式,开始习惯于上下班制,星期日和固定节假休息制。”③在衣着服饰上,中国传统的宽袍阔袖的衣着日渐被更合身、特别是更适宜工厂劳作的服饰所替代,“西服”、“西饰”也日渐流行,衣饰用物的华贵“已经不再是区分人们身份尊卑贵贱的标志,而成了表明是否有钱,是否有赚钱能力,是否成功的象征。”在饮食习惯上,适应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西餐在上海等大中城市逐渐流行,进西餐馆就食成为一种“时髦”,也作为一种社交活动的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总之,“消费生活逐步打破了封建等级制的约束,而表现出个性化、大众化和西洋化的特征,尤其是崇洋成为近代消费的重要基调。”尤其是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第一次近代城市化的浪潮。由于这一时期轮船等近代交通工业的引进,借助于新式交通工具,“城市前所未有的在经济上取得了对愈来愈多的农村地区的支配地位,„„并逐步形成了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和华北地区三大市镇密集区,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带的崛起。”④买办、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在作息方式 、衣着服饰 、饮食习惯等方面表现出个性化、大众化和西洋化的特征。

全球史观,又被成为整体史观,其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全球史观对中学生来讲,最突出的应把握两点:首先,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从全球史观来看,洋务运动顺应了工业文明发展的世界潮流,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19世纪中期以来,欧美列强通过工业革命,“摆脱了传统的农本经济,从而对固守农本的其他国家取得了决定性优势。这个优势是新涌现的工业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优势。西方资本主义

⑤国家挟此优势向世界各个地区实行了猛烈的血与火的扩张,”在此背景下,洋务派以举办洋

务的形式学习西方的各种努力,“正是他们面对资本主义席卷世界的激流漩涡,不忍国家灭亡而勇于抛弃‘华夏之辩’的陈腐教条,发愤为雄,积极谋取自强自立的有益尝试。”通过洋务运动,在经济上,“农村听命于城市,小城镇听命于大城市,大城市听命于通商大埠,通商大埠又听命于世界各大商场的状况,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初动。” “在对西方

世界和中国自身的认识上,很多开明的官僚和士大夫也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念。中国再不是立于世界‘中央’的‘天朝之国’,也不是孤立于世界之外的‘华夏’之邦,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不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的认识,比兴办洋务以前,都有了明显的改变。”⑥在外交上,为适应日益增多的外交事务的需要,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派使团出使欧美各国,设立驻外使领馆。凡此种种,都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发展大潮。

革命史观又称阶级斗争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它认为阶级社会中阶级矛盾不可调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最集中反映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进一步加强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批当权官员们的危机感,他们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同资本主义国家交涉的过程中,对洋枪洋炮的作用有了切身的体会,认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技”,才能有效的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应付列强侵略的新局面,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为此,他们开始向外国大量购买枪炮船舰,陆续兴办造炮制船的军事工业,采用新法操练军队,创办新式海军。此后,又兴办采矿、铁路、航运、电报等民用工业,还创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派遣留学生等。但他们最初开展洋务活动的目的一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维护清朝统治;二是在与西方侵略者保持“和好”的条件下,富国强兵,徐图自强,免遭沦胥。从革命史观看,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的一场自救运动。

总之,历史教学要特别重视多元史观的运用,开阔学生的眼界,发展其批判性历史思维,这既能提高应试能力,更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也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②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23)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39) ③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四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12)转引自 冯荣国.运用多元史观 提高文科班复习效率———以洋务运动为例[J].历史教学,No.23,2011 ④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四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15)转引自 冯荣国.运用多元史观 提高文科班复习效率———以洋务运动为例[J].历史教学,No.23,2011 ⑤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总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6) ⑥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第四版)[M].北京:中华书局,1994(166)

第五篇:洋务运动的评论

评价洋务运动

评价洋务运动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洋务运动的破产和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历史作用的史实,培养学生对材料处理的能力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难点:如何辩证的看待洋务运动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评价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进行了30年,我们该如何评价它呢?先来听一下洋务派大臣李鸿章自己的评价 展示:视频

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老师提问:议一议:李鸿章为什么说练兵和海军都是“纸糊的老虎”呢?为什么又说它们“虚有其表”呢?

“纸糊的老虎”是指甲午中日战争,洋务派苦心经营的北洋军舰全军覆没,这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虚有其表”是指洋务派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而轰轰烈烈进行的洋务运动,最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教师总结: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一起来看一则材料,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思考:为什么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呢?

教师总结: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洋务派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不输给西方国家,只是武器装备落后于西方国家,我们只需要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

所以说洋务运动有着只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没有改变其落后封建制度的局限性。这也是洋务运动走上失败的根本原因。

教师过渡语: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实现工业强国之梦,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展示图片

这是一组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房和它生产出的毛瑟枪的图片,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这时洋务运动的企业已经大

量引进机器进行生产,已经能够生产出世界先进水平的武器装备。

因此,洋务运动有着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作用,是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接下来我们来看两则材料(阅读材料,分析洋务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一: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设备和技术均源自欧洲,由于起点较高,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过10年左右。其前身是1890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 汉阳铁厂先后出资选送了一批有志于从事钢铁冶金事业的学生到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的知名大学学习专业知识。这些人学成回国后,逐渐成长为汉阳铁厂的技术骨干,许多人在各厂矿担任要职,其中还产生了汉阳铁厂历史上的首位华人工程师。

——据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历史荣耀》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材料二: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创办之初巨大的赢利,促使一些与洋务官员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官僚、地主、商人纷纷投资近代机器生产,这些商办企业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端。1869年到1894年,商办企业有50多

家,资本公积500多万元。虽然实力甚微,但它却是一种新生的社会经济力量,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从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为了实现海洋强国之梦,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展示图片

因此,洋务运动又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能力,促进了我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

为了实现人才强国之梦,洋务派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又送留学生出国深造。

展示材料:京师同文馆毕业的学生中有28人后来做了驻外公使一级的外交官;同文算学馆成立后,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近代科技人才,„„1872年,清政府开始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共200多人。这些人回国后,

在许多领域代替洋

工程师工作,如福州船政局的国产军舰都是由他们制成的。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又有着为近代中国培养一批新式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的作用。

总之,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来评价洋务运动,既要看到它的局限性,又要看到它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505716/

推荐访问:洋务运动的意义 洋务运动的性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