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文化 > 传统节日 > 中国古代的祭

中国古代的祭

时间:2018-08-11   来源:传统节日   点击:

【www.gbppp.com--传统节日】

中国古代的祭 第一篇_中国古代祭礼与冠礼

古代家礼

一 祭礼

重视对祖先的祭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大体基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中国古代的人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故而后代对祖先应事死如事生。其二,中国古代的人们一直推崇孝道,虔诚地祭祀考、妣bǐ即已故的父、母,以及历代祖先,定时向他们奉献食物,便是孝的具体体现。在商代,贵族们已依据繁杂的礼节来祭祀祖先。到周代,周天子、诸侯、大夫和适士(上士。古代官阶之一。其地位次于下大夫,高于中士。一般由大宗世嫡者担任。《礼记〃祭法》:“适士二庙一坛。” 郑玄 注:“适士,上士也。” 孙希旦 集解:“愚谓适士,谓大宗世适为士者也。”《周礼〃天官〃序官》“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 清 孙诒让 正义:“凡诸官上士,《王制》谓之元士,又谓之适士;中下士又谓之官师。”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祔》:“礼,大夫三庙,适士二庙,三庙者上及曾祖,二庙者祖考而已。”一说,指诸侯所荐仕于天子之士和诸侯之士有功而王朝颁授爵命者。 宋 张载 《正蒙〃王禘》:“适士,疑诸侯荐於天子之士及王朝爵命之通名。”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王禘》:“诸侯所荐仕於天子而受王命为士者,与诸侯之士有功而王命之者,皆曰适士。适士,对庶士之称。”)都建立宗庙,其中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适士二庙。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便在宗庙中举行。庶士(官府小吏。《国语〃鲁语下》:“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 韦昭 注:“庶士,下士也。”《礼记〃祭法》:“庶士、庶人无庙,死曰鬼。” 孔颖达 疏:“庶士,府史之属。”《汉书〃王莽传中》:“更名秩,百石曰庶士。”)、庶人没有资格建立宗庙,只能“祭于寝”,即在住处的厅堂中祭祀祖先。祭祀时,卿大夫可用“少牢”,即一羊、一豕,即比“太牢”少一头牛。士和庶人可用一豕。先秦时,祭祀祖先,都要立“尸”,即通过卜筮来选择一位代替祖先、坐在祖先座位上来接受祭祀、享用祭品的活人。立“尸”的原因。按汉代大儒郑玄的解释,是因为“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尸”一般由孙辈充任,祭男用男尸,祭女用女尸。男尸须符合同姓、嫡出、父亲已去世等条件,女尸须是异姓者,通常由孙媳妇充任。在祭祖过程中,便要向“尸”行九饭三献等礼。虽然成语“尸位素餐”的含义与祭祀无关,但其产生当与先秦时“尸”在祭祀过程中坐食美餐有一定的关系。

秦代以降,在中原地区举行祭礼时不再由“尸”来代替亡灵,而是改用木制的神主。各级官员大多可以建造家庙,士人和庶人则仍“祭于寝”。唐末与五代,社会发生大动荡,昔年显赫的王孙公子流落街头,而出自蓬门筚(bì用竹子编成的篱笆)户的贫家子弟却在朝堂上

出将入相。由于皇朝迅速兴替,士大夫很少能世袭爵位,因而缺乏建造和维持家庙的经济力量。尽管北宋时宋仁宗允许文武官员“依旧式立家庙”,但几乎无人响应。于是,庶人们在“影堂(寺庙道观供奉佛祖、尊师真影之所)”中祭祖的方式,受到了士大夫的关注。这些庶人在家中的正寝即正厅中悬挂祖先的遗像,并在遗像前举行祭祀仪式,故而这些正寝便被称作影堂。此时的士大夫们就择一厅堂专作影堂,无事时关闭,从而化繁为简,以影堂取代了家庙。鉴于这种情况,司马光依据周代士庶的祭礼,在他的著作《书仪》中拟订了关于影堂的制度。到南宋时,朱熹发展、完善了司马光的影堂制度、在《家礼》中确立了祠堂祭祀的礼仪。此后的近千年间,各家族遵行的祭礼便基本沿袭了《朱子家礼》中的规定。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产物,祠堂至迟出现于汉代,并非始见于南宋。不过,直至南宋初期,祠堂或建于墓地,或用以纪念名宦、名贤。唐代的杜甫便在成都城郊森森的古柏丛中寻访过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朱熹放弃“家庙”这一名称,改用“祠堂”一词,一方面因为“古之庙制不见于经”,还因为士、庶人等身份低贱,无论在周代还是当时都不具备建造宗庙或家庙的资格,因而他另辟溪径,改用祠堂之名,使土人甚至庶人都能绕开障碍,建造祠堂,在祠堂中祭祀祖先。

根据朱熹设计的制度,君子,即知书达礼的人士。在营造住宅之前,应先在正寝之东建立朝南的祠堂。这种祠堂不同于后世更为常见的由各家族建造的宗祠,故本书称之为“家祠”’。家祠可以是三间。也可以是一间。家祠中央设四个神龛,神龛中置放收藏着神主的神椟。高、曾、祖、考四世的八位神主从西至东放置在这些神椟之中。在每个神龛前各置一桌,或在四个神龛前共置一桌。在家祠的阼zuò阶即东阶和西阶之间,设一香案,上置香炉、香盒等。没有后嗣的旁亲,如无后的伯叔祖父、母的神主祔于高祖父、母,无后的伯叔父、母祔于曾祖父、母。这些神主男左女右,西向排列于所祔神主之前的桌子上。香案以南要留出空间,可容家众在祭祀时按序列队。同时,应置备祭田,其收入作为祭祀的经费,并购置祭祖所需的各种器皿。

值得指出的是,并非任何家庭都可以祭祀四世祖先。按照周代确立的宗法制度,只有继祢(祢,mí奉祀死父的宗庙,死去的父亲)之宗,即继承父亲地位和土地的嗣子才可以祭祀父亲。嗣子通常是嫡长子,但也有例外。如果嫡长子不肖,父亲可确定其他嫡子、庶子为嗣子,甚至可从侄子、堂侄等人为嗣子。例如,在春秋末年,晋国正卿赵鞅发现婢女所生之子毋卹是最理想的继承人,便废嫡长子,而以这个庶子为太子,即嗣子、如果一个男子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都是嗣子,那么他便可祭祀四世。如果曾祖父不是嗣子,而是众子,即其他的

儿子,他本人不能祭祀其父亲,其曾孙只能祭祀三世,应空置家祠中最左边的神龛。如果祖父不是嗣子,则应空出左边的两龛。如果父亲不是嗣子,则应只祭父亲一世。如果本人是众子,则在与嗣子同居时不得单独祭祀父亲。只有到他死后,如果他的嗣子分居出去,才能建立调堂,并也仅能祭祀他的这一世。

在建有家祠的家庭中,每天早晨,主人,即是作为家长的男子,必须“晨谒”。他应身穿礼服,在家词的香案前焚香、两拜,就像儿女每天早晨须去父母房中请安一样。【中国古代的祭,】

在平时,家中男女“出入必告”,出门、回家都要去家祠禀告祖先。如果就到附近走走,出入时只需“瞻礼而行”,即男子唱诺(一般用于上对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卑对尊用“谨诺”),妇女立拜。如果要在外过夜后才回家,须行与“晨谒”相同之礼。如果主人要远出十天以上,则要开家祠中门,于焚香再拜后禀告祖先:“孝孙「某」,将远出「某所],敢告。”在回家时,要行相同之礼,并禀报:“某今日归自[某所」,敢见。”此种情景,也与父、母等尊长在世时子弟外出应该禀告一样。

每年的正旦(农历正月初一)、冬至及每月的朔日(农历每月初一)、望日(十五年),合家都要到家祠去参拜。举行仪式的前一天,应洒扫家祠,众人并应“斋宿”,即素食,男女分宿。参拜的当天早晨,应开家祠之门,卷神龛之帘,在每龛前的桌子上以托盘盛放新鲜水果,也可随宜陈放些菜肴。每个神椟前设茶盏、酒盏各一。在香案前设茅沙。

参拜开始时,主人以下皆身着盛服,各就各位。主人面北站在阼阶下,主妇面北站在西阶下。主人之母尚在,则特位于主妇之前;主人有伯叔父及兄长,则持位于主人之右的稍前处;有仙。叔母,姑母,兄嫂,姊姊,则特位于主妇之左的稍前处。同辈排列时,男子以西为尊,妇女以东为上。在盥洗之后,主人、主妇等人开启神椟,由主人捧出高祖父等人的神主,主妇捧出高祖母等人的神主,长子、长媳或长女则分别捧出男、女性的祔主,置于正位之左。这一礼节,叫作“出主”。

主人等复位后,降神。此时,主人诣香案前,跪下,焚香。执事们跪进酒壶和酒盏,主人用酒壶斟酒于盏,然后,酹(lèi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酒,即右手执盏,将酒尽洒于茅沙之上。主人置空盏于香案之上,稍稍后退,再两拜。至此,经焚香、酹酒,阴、阳两个世界似乎已经沟通,四世祖先的神灵仿佛已欣然降临。

【中国古代的祭,】

随后,参神。主人以下皆四拜,即参拜四世祖先的神灵。主人手执酒壶,先正位、后祔位,在各个神主前的空盏中斟酒;对于祔位中卑幼的神主,可命长子斟酒。接着,主妇点茶,也以先正位、后祔位的顺序,给各神主前的茶盏中斟水;对于卑幼中妇女的神主,可命长媳

或长女点茶。

经过这些仪式,祖先的神灵饮了酒,品了茶,并尝过盘中的鲜果之类,似乎已心满意足。于是,众人再四拜,辞神,向神灵们告辞,并由主人等奉神主入椟。

望日参拜家祠,仅开启神椟;不请出神主,并不必斟酒,只需主人及其长子在神主前点茶,因而礼节要较正、至、朔日简略。

每逢清明、寒食、重午、中元(指农历七月十五日。旧时道观于此日作斋醮___ jiào古冠、婚礼所行的一种简单仪式。尊者对卑者酌酒,卑者接受敬酒后饮尽,不需回敬,僧寺作盂兰盆会,民俗亦有祭祀亡故亲人等活动)、重阳等乡俗所重的“俗节”,主人等要以大盘荐上时鲜的收获物,并献上一些蔬菜、水果。这叫“献以时食”。【中国古代的祭,】

家中凡有冠、婚等各种大事,都应到家祠中去禀告祖先,这叫“有事则告”。礼节与正朔参拜时基本一致,只是到主人斟酒、主妇点茶后,主人便应在香案前跪读告辞。有些大户人家聘请或指定专人为司祝,在祭祀时沟通阴阳两界;在此时司祝便跪于主人之左,执祝板宣读祝文。祝板是块高九尺、阔一尺二寸的木板,写有祝文的纸张便粘贴在祝板之上。读毕祝文后,众人四拜辞神,司祝便焚化从祝板上揭下的祝文,似乎将祝文送呈到了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中的祖先手中。

家中有子孙诞生,满月时要到家祠中去拜见祖先,当时往往沿用先秦时的用语,仍叫作“见庙”。如果是主人的嫡长子或嫡长孙出世,礼节与“有事则告”时近似。见庙的是其他儿子、孙子或侄子、侄孙,可以不设茶、酒,只启神椟,不出神主。主人向祖先昭告添丁之喜时,主妇抱着新生儿站于家祠的两阶之间;如果见庙的是孙子、侄子或侄孙,其母亲站在主妇之后。在主妇等向神主四拜后,这个婴儿作为家族成员的身份,使得到了祖先们的确认。

一年四季,在正寝中要举行四时(《礼记·祭统》:“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yuè,夏祭曰禘dì,秋祭曰尝,冬祭曰烝。” )祭。时祭需卜日。在每季第一个月的下旬,主人等要从下个月上、中、下旬分别选择一天。接着,盛服的主人在家祠中门外的香案前焚香,以烟蒸环珓(jiào 占卜的用具,多用两个蚌壳或像蚌壳的竹、木片做成,掷在地上,看它的俯仰,以此占卜吉凶),口念祝辞:“「某」以来月[某]日,诹zōu(:咨询;询问)此岁事,适其祖考,尚飨(亦作“ 尚享 ”。旧时用作祭文的结语,表示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的意思)。”然后,“卜珓”,即掷珓于盘中,一俯一仰为吉,否则为不吉。如果上、中旬之日皆不吉,不复卜,径用下旬之日。

在时祭的前三天,主人率众男子斋戒于外,主妇率众妇女斋戒于内,皆沐浴、更衣,不

饮酒过量,木茹荤。在此期间,不吊丧、不问病、不听乐,并不参与各种凶、秽之事。

时祭的前一天,主人应率众男子及执事们清扫正寝,并按照《正寝时祭图》进行布置。同日,主人应率众男子去“省牲”,即是去宰杀猪羊处挑选牲口,并监督屠宰。在当时,吉祭用牲不用左半片,只用右半片。主妇则应率众妇女洗涤各种祭器,并于这一天,或时祭当天的凌晨,穿着盛服去煮好馔zhuàn从食,巽(xùn)声。本义:陈设或准备食物)肴。

时祭日的当天清晨,主人以下及执事人员俱诣(yì本义:前往,去到)正寝布置祭桌。起初,应在四世八位神主前每位设摆一桌。不过,一般家庭的厅堂都不十分宽敞,无法并排八张桌子,因而在明代,人们往往让考、妣同桌,共设摆四桌。每桌的碗碟等分四行。靠近神主的一行置筷、匙、醋碟、羹、饭等,第二行空出,俟行礼时进馔。主妇等人应将鱼、肉等菜肴煮得极热,盛人盒子,放置于东阶处的长桌上。在明、清时期,朝廷对于高级官员直至平民百姓在家祭时祭祀祖先时所能使用的祭品、祭器的品种和数量;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清代的规定是,一品至三品官,在祭祀时可用羊一、豕一,即可用二俎,并可用二铏、二敦、六笾、六豆。四品至六品官可用豕一,即可用一俎(zǔ《说文》“从半肉在且上。”且,祭祀所用的礼器。本义: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常陈设牛羊肉),并可用二铏(xíng古代盛羹的鼎,两耳三足,有盖,常用于祭祀)、二敦(敦duì古代食器。青铜制。盖和器身都作半圆球形,各有三足或圈足,上下合成球形,盖可倒置。流行于战国时期,分为簠fǔ、簋guǐ,前者方后者圆,夏称瑚,商称琏)、四笾(biān古代用竹编成的食器,形状如豆,祭祀燕享时用来盛果实、干肉)、四豆(dòu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八品以下官员不能为祭祖而特杀猪羊,只能使用一豚肩,即猪的右前腿,并可用二铏。二敦、笾二、豆二。士人只能用粢(zī从米,次声。本义:古代供祭祀用的谷物)盛二盘,肉食果蔬之属四器,以及羹二、饭二。庶人荐果蔬新物,每案不过四器。不过在实际上,不少家庭、家族在祭品方面往往越礼逾制。由于这些事情发生于家庭内部或宗祠之中,官府无从察觉,通常也不加干涉。

接着,主人、主妇等至家祠中焚香、昭告,请出神主。执事们以盘子盛放神主,由主人前导,众人随从,将神主奉至正寝。到了正寝,主人、主妇及子弟分别将考主、妣主及祔食的神主捧至各自的神位。如果是并未建造家祠的士人、庶人,则可直接从寝堂的神龛中请出神主。

时祭开始,主人以下应按照《正寝时祭图》上的次序排好队伍。在参神、降神、酹酒后,主人在先,主妇跟从,后随的三名执事分别捧着盛放鱼、肉,米、面食及羹饭的托盘,由主

中国古代的祭 第二篇_中国古代真正的祭天仪式是如何进行的

中国古代真正的祭天仪式是如何进行的

因“祭天唯一指定用酒”,有关单位引来一片争议。在过去,祭天是非常正式的活动,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甚至比用兵还重要。统治者靠它垂范天下,教化民众,约束官员,当这一领域也被商业化,难怪很多人在感情上无法接受。

其实,今天的祭天不过是一次表演,和历史上的祭天不可同日而语,两者标准、规格完全不同,没必要硬性比附。

那么,真正的祭天仪式应如何?

祭天历史源远流长,据传始于黄帝。古人对祭天非常重视,以祭天的场所天坛为例,原占地272万平方米,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

明清时,皇帝亲诣的祭天典礼有“春正月天地合祀”、“春正月祈谷大祀”、“孟夏常雩大祀”、“仲夏大雩大祀”、“冬至祭天大祀”等,又有“升配”、“告祭”等典礼活动。每次祭天,都极尽奢华,仪式繁复,仪器考究。

以“春正月天地合祀”为例,牲要用28头牛,33只羊,34口猪,2只鹿,12只兔,祀前一个月供养于牺牲所。祭祀前三日,皇帝开始斋戒,前二日,书写好祝版上的祝文,前一日,宰好牲畜,制作好祭品,祀日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

皇帝由宫中外出时,还要摆列大队仪仗,这个仪仗称为“卤簿”,乾隆十三年(1748年)钦定大驾卤簿队列中,最前列的是四头大象,这叫导象,后面再跟五头大象,这叫宝象,因为身披珠宝做成的垫子,上面还要背上宝瓶,宝瓶里放着火绒、火石等,这是满洲旧俗中的必需品,祭祀时抬出来,以示不忘本。后面是乐队,然后是金辂、玉辂、象辂、革辂、木辂五种豪车,后面又是180人的乐队。后面才是皇帝正式的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里。

祭天典礼包括“择吉日”、“题请”、“涤牲”、“省牲”、“演礼”、“斋戒”、“上香”、“视笾豆”、“视牲”、“行礼”、“庆成”等多项仪程,正式祭祀时,皇帝需完成迎帝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等九个步骤,过程冗长,礼仪繁缛,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每个祭祀环节,都有音乐和舞蹈,但高度程式化,未必适合艺术欣赏。 明代时,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在北京生活了很长时间,他在日记中,对当时中国的雅乐评价不高,他很奇怪,如此简单的曲调,没有和声,为什么大家却乐此不疲,纷纷称好。

1914年12月23日,袁世凯携内阁阁员在天坛圜丘举行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祭天典礼。袁世凯死后,民国政府停止举行祭天典礼,绵延中国历史长达三千多年的国家祭祀制度也就此终止。 (本文资料主要引自《北京志·天坛志》)

中国古代的祭 第三篇_中国古代祭天与祭地活动是怎样的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中国古代的祭 第四篇_中国原始风俗-祭祀

中国原始风俗—祭祀

古代祭祀活动及其发展

中国自古十分重视礼仪,其中就包括对祭祀的重视,祭祀不令是十分重要的仪式活动,而是灵魂的事,人们期望通过这种仪式,使自己离神对更近,从而确认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一、祭祀的来源

当人类意识到人有灵魂,并认为万物也有灵魂,人的灵魂可以依附在自然万物之上的时候,原始的祭祀活动就开始了。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在尸体上撒红色的当做血液象征矿石粉粒,认为可以使死者复活。新疆岩画中突出女性生殖器的红色,可理解为对女性经血的崇拜。现在的婚丧喜庆中崇尚红色,也是远古祭祀习俗的遗留。在大地湾一期文化中的氏族公共墓地里,儿童死者的陶棺盖上穿有小孔,以为灵魂可以由那儿出入,后来他们有了 “两次葬”的习俗,远在外地的人死后,待第一次安葬的骨肉腐烂,再迁回氏族的公共墓地,以便人死归乡,和生前的亲族成员继续生活在一起。

既然万物有灵,人类的任何行动都会被这些神灵洞察和操纵,那么通过某种方式影响神灵,让神灵的行为符合人的愿望就是很重要的事了。于是,人类通过巫术与仪式,或用尊敬、讨好、屈服等手段祈求鬼神保护自己,或以诅咒、歧视、驱赶的办法辟邪保身。第一种崇拜的态度形成了祭祀。而祭祀最高尚的意义就在于为人类明天的美好祈福,在祭奠的哀思中重新思考,在狂欢的舞蹈里焕发新生的力量。

二、祭祀的原始形式

人们既然对神灵有所祈求,祭祀神灵就理应拿出最好的东西祭献,以博得神灵的欢心。为了讨好不同的神灵,祭品种类也是多种多样,主要有食物、玉帛、人牲等。古人对丰厚的祭品也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主要有燔烧、灌注、埋、沉没、悬和投等,分别用来祭天、地、山、水等神。人牲就是以人为祭祀品,“人是神最受欢迎的牺牲”。人祭成为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最高形式的献祭。早期的祭祀没有固定的场所,随时随地均可祭献,后来逐渐规范化,出现了固定的地点,主要有平地、坛,另外还有平坑、宫庙和坟墓等场地。

原始祭祀时的舞蹈大多是人装扮成野兽,狂扭身躯,大声喊叫。继而演变为

公众傩舞,戴面具,扮傩翁傩母作戏剧性表演,为取得的胜利组织集体的狂欢。继而发展为今天的民族戏剧舞蹈民间社火。在这祭祀神圣的背后,是灵与肉双重的盛宴,是诗与歌、乐与舞、画与符数千年来与宗教祭祀的并行创造。

三、祭祀的对象

万物有灵的观念形成了多神崇拜,人们的祭祀对象也随之增多。在古代,各部族祭祀的对象和内容互不统属。中国古代宇宙观中最基本的三要素就是天、地、人,所以众多的神灵可以分为天神、人鬼和地祗。

1. 祭天

在古人看来,天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是万物之父。它控制着万物的生死祸福,甚至是人间的改朝换代。人们对它望而生畏,自然产生了对它的崇拜和祭祀。几千年来,无论帝王将相或是贫民百姓,无不信天、敬天、拜天,他们都以种种方式祭祀天神,祈求天神的佑护。祭天大约从周王时就有了,王被称为“天子”,所以要隆重的祭天。祭天是郊祭。天的功德至高无上,祭天也最隆重。祭天突出一个“尊”字,天子才有资格祭天。通过祭天,君王的权威也会得到加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祭天与王权形成了“政教合一”的趋势。

祭天,是国家的第一大礼,也是王室的特权,所以,祭天已成为一种必备的政治仪式,历代帝王不论是开国奠基者,还是承继中兴者,或是危亡丧国者,都不敢忘记祭祀上天。秦汉之际,祭天有了更加正规的仪式,主要有封禅和郊祭。至唐宋之世,祭天已完全成为了政治伦理中必备的仪式,即使是异族君王,也会采纳汉制旧俗。元代作为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统治者除了祭拜蒙古族自己的“长生天”外,依循旧制也进行祭天的仪式。明代祭天也很合乎礼仪,永乐年问,北京的南郊专门建起了天坛来进行祭祀‘,祭祀礼仪繁琐。清朝祭祀除了本民族的祭礼之外,也沿袭了汉族的祭祀礼仪,在皇帝登基、册立太子、册立皇后、皇帝出征、重大节日时,都会去天坛祭天。

【中国古代的祭,】

2. 祭地

对地界神灵的祭祀最早没有地神与社神的分别,自秦汉经唐宋至明清,祭地与祭天是同时进行的,成为郊祀大地。祭地之前3天,皇帝提前斋戒,致祭当天,祭坛各方位摆放各方神位,然后根据礼官的要求进行迎神燔柴、奠玉帛、进俎、行献礼、望燎、献牺牲和玉帛等程序。祭地是社祭。祭地突出一个“亲”字,百

姓可以祭地。腊祭是每年岁末合祭万物而举行的祭祀。腊祭的对象包括与农耕有关的各神,甚至包括督促农耕的田畯之神、扑食伤害庄稼的田鼠、野猪的猫神、虎神,还包括堤防之神和水沟之神。除了地神,人们还要祭拜的比较重要的地界神灵有社神,社是土地的象征,社与五谷之长的稷相连,称为社稷,表示整个农业,而农业又关系到王朝兴衰,所以社稷成了国家政权的代名词。它也作为王朝的重要的祭祀对象传承下来,后来由于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官方的社祭只留下了外在的形式,而民间的社稷演变成了城隍神与土地神。

地上的神灵很多,人们要祭祀的对象也很多。有些神灵在人们心中并不占特别重要的地位,但他们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所以人们也会进行一些祭祀。除了祭祀地神、社神外,山林、川谷、丘陵供给民众生存需要的物资,都有功于人类,人们也会祭祀山神(山鬼)、水神、石神、火神等地界神灵。

3. 祭祖

重视祭祀祖先,是中国古代礼仪的显著特点。这是因为古人认为祭祀祖先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品德,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

原始社会便有了鬼魂的观念,经过长时间言语口传的渲染,祖先俨然具有了一种神秘的力量。他们能于冥冥之中监视子孙的行为并加以佑护或者惩罚,子孙也深信经由祭祀的仪式和祭品的供奉,可使祖神保佑与赐福自身。因此,与祭天、祭社合为古代的三大祭礼之一的祭祖活动也就有了基础。

殷商时期人们尊崇的鬼神非常多,但对祖先神的崇拜却尤为突出。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表明,殷人对自上甲以来的祖先进行频繁复杂的祭祀活动。殷人的祭祖活动会用人祭,手段也是非常残忍的,如砍头、活埋,甚至把他们剁为肉泥,焚烧、肢解就更是常见。祭祖活动在周代就已形成定制,周代也为后世的祭祖活动树立了典范,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在《诗经》中,祭祀祖先的诗歌最多,而在祭祀祖先的诗歌中,又以祭祀文王、武王的诗歌为多。初时的祭祖除了死时厚葬及人殉之外,还要定期的供奉酒食玉帛,后来发展为烧纸钱供祖先花销。而祭祀也是给了祖先游荡的魂灵一个归宿。对祖先而言,由于他在冥冥之中影响乃至支配人间子孙的一切事情,所以子孙如有重要的活动或发生灾难,就要祈求祖先保护。同时对已故长者的敬畏,也使人们定时为祖先供奉衣食。如此代代相传,

遂成定习。

春秋时期,祭祖内涵已发生了变化,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已转化为“致意思慕之情”的伦理观念。秦汉时期,在平民社会中,祭祖与社祭成为一般百姓生活中及心灵上的寄托,社祭扮演着凝聚社会功能的角色,而在各个家庭中,祭祖则成为全年中不可或缺的行为。魏晋后,佛教思想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融入祭祖思想中,形成了儒佛整合后的时代面貌。此后,又历经元明清朝,经过千百年的沿革变迁,中国古代的祭祖汇成了一种传统,历代相承,虽然偶有枝节增减,但其主流趋势俨然成形。在近现代中国的多数地区,祖先祭祀成为了各种祭祀中最重要的一种。几千年间,对其他神灵的祭祀或淡漠或消亡,或并入佛道两教之中,惟有对祖先的祭祀历经千年而不衰。

4. 祭圣贤

对于人界神灵的祭祀,除了祭祖先之外,还有祭圣贤的礼仪,如对黄帝、炎帝、孔子和关公的祭祀。另外古代各行各业都有行业神,还有行业神的祭祀。比如学算命先拜鬼谷子,木匠、水泥匠、瓦匠、油漆匠等很多行业则尊奉鲁班。还有人们继承下来的祭奠家神,比如门神、灶神、井神等。

黄帝祭祀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文化的组成部分。黄帝崩,当时人们自然要根据传统习惯祭祀黄帝。据马肃引证《竹书纪年》及《博物志》,黄帝死后,他的臣子左取其衣冠几杖建庙加以祭祀。起始于史前的黄帝祭祀,没有随着历史时代的更替而消失,而是被封建国家当作三皇之一纳入中央的历代帝王庙中享受祭祀,经历了史前、三代、春秋战国和整个封建王朝时代,帝王陵寝之一的黄帝陵受到祭祀,一直延续至今。

四、祭祀的地点

1.平地

这是最原始最简单的祭祀场所。古人认为,最重要的祭祀,祭祀场所反而最质朴,往往不用封土作坛,只把一块平地扫除干净即可祭祀,古人称之为“墠”。《礼记?礼器》称:“至敬不坛,扫地而祭。”《礼记?祭法》说:“除地为墠”。

2.坛

《礼记?祭法》注:“封土为坛”,即用土石堆砌成一个高出地面的祭坛。因祭祀对象不同,坛有不同的形状。祭天用圆坛,古称“圆丘”;祭地用方坛,古【中国古代的祭,】

称“方丘”。坛的高度和宽度因时间、地点、等级而不相同。坛和墠通常位于城郊,偶尔也有设于山上的。秦汉封禅礼,就是在泰山顶封土为坛以祭天,叫“封”;又在梁父山扫地为墠以祭地,叫“禅”;合称为“封禅”。

3.平坑

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大平坑作祭坛,古人称“坎”。《礼记?祭法》说:“掘地为坎”。《礼记?祭义》称:“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坛与坎是相对的,坛高起为阳,坎下陷为阴。

4.宫庙

在坛或墠的基础上又筑墙盖屋,即成为宫;宫中陈列上祭祀对象以后,就成为“庙”。宫庙最初只是为人神而建造的,后来许多神灵有了庙,如土地庙、龙王庙、城隍庙等等。但社坛上不得盖房,否则被视为“丧国之社”。

5.坟墓

【中国古代的祭,】

在坟场墓地祭祀神灵是较原始朴素的方法,它多用于祭祀祖先神。古人认为,到坟墓祭祀离祖先最近,祖先神听得最清楚。《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出外游说时,“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返其国不哭,展墓而入”。

如今,祭祀文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以往那么复杂,主要集中在清明,古代的活人献祭也已转变为现在的扫墓活动。但是各地的清明祭祀也是有区别的。江南及南方大多称为拜山,因为江南及南方,大多墓园在山上,扫墓必须上山,所以又此称谓;北方通称为扫墓或上坟。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则是“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这个乃是各地的风俗约定,遵循就行。

虽然社会进步比较迅猛,但祭祀文化像宗教一样、却也不会被摒弃,它不但会成为我们的精神信仰,也会随社会的进步随之变化发展,从而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的祭 第五篇_中国古代有“庙祭”,庙祭的祭祀对象是 A.孔子B.历代明君C.祖先D.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mswh/470527/

推荐访问:中国古代祭龙形式 中国祭英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