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医疗卫生改革

医疗卫生改革

时间:2018-07-19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美文】

医疗卫生改革 第一篇_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分析

——第七组财政学期中作业

组长:刁阳禄 20122103011

组员:黄艳芬 20122103010 陆金梅 20122103169 杨培莲20122103007 湛丽瑶20122103103 李晓梅20122103096 杨艳萍20122103120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分析

概要:本小组研究的话题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医疗体制的历史及其现状为背景,综合了不同国家不同媒体的观点以及相关的文献观点和医改的发展趋势预测,并进行相应的总结。在了解观点的基础上,我们客观的分析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医疗改革尚待研究的问题,我们相对较为全面的诠释了医疗改革这一话题。

关键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媒介评述成就问题

内容页码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及其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医疗卫生体制的地位和作用 ............................................................................................. 2

2、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程 ......................................................................................... 2

3、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现状 ................................................................................................. 4

二、媒体的相关观点综述 ............................................................................................................... 5

1、新华网对于医改事业的相关观点 ..................................................................................... 6

2、人民网对于医改事业的相关观点 ..................................................................................... 7

3、外国媒体对于中国医改的相关观点 ................................................................................. 7

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 10

1、发展趋势 ........................................................................................................................... 10

2、尚待解决的问题 ............................................................................................................... 10【医疗卫生改革】

四、权威期刊对医改的研究 ......................................................................................................... 14

1、国际权威医学杂志对医改进行的分析和评价 ............................................................... 14

2、权威期刊对医改的研究 ................................................................................................... 17

五、作业总结 ................................................................................................................................. 20

1、作业心得 ........................................................................................................................... 20

2、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 21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及其现状

说明:本部分内容仅是为了详细说明医疗卫生体制的情况,便于接下来理解各学者对医疗卫生体制的不同分析及评价,因而本部分内容并非来自相应的期刊杂志,而是一些事实信息,只作为讨论的铺垫。

1、 医疗卫生体制的地位和作用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医疗卫生服务看经济发展成果,看政府管理能力,看党风政风建设,看社会和谐公平。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是摆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卫生系统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

党中央提出了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努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这个任务,涉及各方面的工作,其中卫生事业发展是重要的一环。

2、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程

一九五0年八月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确定“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

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中国内地逐步建立起由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合作医疗组成的福

性医疗保障制度并实施到一九七八年,但卫生资源分配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 一九八五年四月,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

一九九二年九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提出,“卫生事业是公益性的福利事业”,“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办成经济实体或实行企业化管理,

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一九九四年,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共同制定了《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启动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并经国务院批准,在江苏省镇江市、江西省九江市进行了试点。

二000年二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医改。此次医改主要措施包括:将医疗机构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进行管理,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卫生行政部门转变职能,政事分开,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公立医疗机构内部引入竞争机制,放开管制,规范运营,改革药品流通体制,实行医药分家等。

二00二年十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会后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强调要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等。

二00三年一月十六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财政部和农业部的《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要求从当年开始新农合试点。同年,中国出现SARS疫情,公共卫生体系暴露出的问题受到关注。

二00四年,卫生部公布《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城市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人口占百分之四十四点八,农村为百分之七十九点一。民众“看病贵、看病难”等现实矛盾日渐突出,有专家对医改的指导思路提出质疑。

二00五年七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媒体发布关于医改的研究报告称,中国医改总体上不成功,其症结是近二十年来医疗服务逐渐市场化、商品化。十一月,哈尔滨爆出“五百五十万元天价医疗费事件”。同年卫生部明确提出:“市场化非医改方向”,医改目标是构筑一个惠及“全民”的医疗保障平台并陆续在全国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

二00六年九月,成立了有十一个部委组成的医改协调小组,国家发改委主任和卫生部部长共同出任组长。

二00七年年初,医改协调小组委托六家研究机构对医改进行独立、平行研究并提出建议,后研究机构增加至九家。十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分别在南昌、天津召开医改座谈会,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讨论医改方案。同年召开的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明确了医改的指导原则。【医疗卫生改革】

二00八年十月十四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开始在网络上征求意见。 二00八年四月六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制定发布,令人瞩目的新医改方案亮相;8月,《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出台,这意味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工作正式启动。

二0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6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完成。报告指出,新一轮医改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如期全面完成了三年医改各项任务;8月30日,卫生部、财政部等公布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

3、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现状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归结起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65%的城乡居民在寻求医疗服务时必须完全依赖自费,有65.7%的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无论是公家出的社会的医保也好,商业保险也好,什么都没有,有25%的城乡居民因为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放弃医疗。由于没有医疗保险,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4.3%,但就

医疗卫生改革 第二篇_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

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强化各级政府在增加医疗卫生投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与加强医疗卫生监管方面的职责,把握“医改”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政府应强化以下两个方面的职责:

1.在一般医疗领域,要强化政府的筹资和分配责任。改革开放以来,医疗体制出现的诸多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原因就在于政府投入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重一直持续下降。所以,在一般医疗领域,要强化政府的筹资和分配责任。

2.要强化政府对于医疗服务体系的干预。这些年来,医疗卫生领域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问题和服务提供方的问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缺乏必要的责任,有投入不足的责任,也有监管责任。

(二)构建完善的公立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要想最大限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提高医疗卫生投入效率,最关键的措施之一就是要首先健全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再尽可能发展中高级医疗服务体系。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虽然大都已构建起了完善的、 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但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仍有着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地位。

从中国的情况看,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一方面,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筹资能力方面明显不足,还很难同步建立非常完善的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同时,在保障目标上,也无法做到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所有医疗服务需求,只能是首先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满足更多社会成员的更多医疗需求。

因此,强化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三)改革目前药品体系,确立药品现代流通目标模式,降低药品价格

中国药品体系改革的最终目标,决不是单纯降低价格,而是合理设计药品现代流通目标模式,保障药品流通全过程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最大限度地利用药品造福于人民群众。

1.实行医药分离。

这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难点。医药分业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选择,实践证明其对发展和提高医疗技术、保证合理用药行之有效。尽快实行医药分离,从源头上切断医院、医生与药品经营之间的经济利益联系,保证医生因病施治、对症开药,这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建议我国分三步推进这项工作,第一步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收支两条线”;第二步将医院药房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法人经营机构,隶属关系仍由医院代管; 第三步彻底实行医药分业管理。

2.确立药品现代流通目标模式,有序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合理设计我国药品现代流通目标模式和分步实施方案。根据药品的特殊性,借鉴国外药品流通的经验,我国药品现代流通的目标模式应该是:在确保药品流通全过程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药品市场的集中度和透明度,推进药品分销企业的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加快对药品流通全过程的流程再造.构建以信息化引领的药品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医药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建立高效的药品市场监管体制和市场化、专业化服务的行业中介组织,促进他律和自律的有效结合,实现药品流通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

(四)实行管办分离的医疗体制改革

政府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从“办医院”真正转向“管医院”,不能直接经营管理医疗单位,不当运动员,只当裁判员。必须解决政府职能错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政府应作为维护医疗卫生市场秩序的监管人、最广大群众利益的维护人、公共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调节人,在保障社会公平性方面提供服务和管理。

目前政府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先办的几件事是:

一是抓紧研究确定营利性医院与非营利性医院的政策界限,集中国家财政拨款,办好非营利性医院。对准备转型为营利性医院的,要抓紧研究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方案,特别是对国家投 资形成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评估作价方案,防止一哄而上,使大量国有资产流失。 二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在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同时,抓紧研究医疗服务市场的准入制度、医疗质量和医疗费用的监测制度、医疗执业风险保险制度等,进行有效监管。医院的市场化改革决不能失控,也决不能使不具备行医资格的人进入这个治病救命的领域。

三是抓紧研究医药分离分步推进的方案,当前特别要落实医疗机构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有条件的医院门诊药房可探索成为药品零售企业的路径,为实现医药分业管理作些准备。 四是整合全社会卫生资源,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抓紧研究解决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 公平性问题,扭转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医院、轻社区医院,重参加医疗保险的人群、轻扶助弱势人群的状况。五是高度重视艾滋病、性病、血吸虫病、克山病等疾病预防教育和治疗,防止因疾病蔓延造成重大社会性问题。

(五)建立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医疗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减压器,因此,

要把建立起覆盖全体国民的城乡一体化的最低限度的医疗保障制度作为新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减轻企业退休人员医疗负担,适当降低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起付标准,并尽快出台企业退休人员门诊医疗费社会统筹实施办法,从制度上保障企业退休人员的门诊基本医疗。

在现行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对部分困难人员实行医疗补助或救助。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救助体系,从居民向农民逐步推进,保障其享受大病重症医疗救助的权利,切实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民、困难户、城镇“三证”持有者、下岗失业人员的“看病难”问题。 设立慈善医院,按照“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两项任务”的运行模式,依托现有非营利性医院举办1~2家慈善医院,对全市城乡低保户、特困户和困难户等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慈善医院在挂号、诊疗、护理、住院等方面为基本医疗救助对象实行优惠减免措施。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坚持“政府引导、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保障适度、广泛覆盖”的原则,采取“低水平、广覆盖、个人为主、政府为辅”的形式,在全市建立以区、县为单位,统一筹资、统一管理的农村大病统筹保障型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医疗卫生改革 第三篇_大学生对医疗改革的认识反映当前中国医疗卫生的现状

大学生对医疗改革的认识反映当前中国医疗卫生的现状

人物(1)班:江俐 苌雪 董玉 视觉传达设计(2)班:方剑群

指导老师:毕昌萍

摘 要:长期以来,医疗问题一直是民生的大问题,近年来实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这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医疗卫生仍然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症结,乱收费等问题,不是大医院不够,而是基础设施差,医疗体制不够完善。本文就中国医疗卫生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及了解大学生对新医改成效的认识反映情况,我们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大学生 医疗改革 医疗体制 医疗现状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且人口布不均匀,城乡差距大。其中,还有少数地区的人还没有脱离贫困,需要政府给予最低生活保障。虽然我国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6万所,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2.6万所,我国现有各类医务人员600多万(其中执业医师为220万)。全国有制药企业4000多家,药品批发企业8000多家,从事药品生产、流通、销售人员有数百万之多。但是当前,“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各级政府最关注的社会民生热点之一。 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应急救护体系不健全;二是医疗资源配备不合理;三是医疗机构运行混乱;四是医疗信息平台不健全;五是贫困救助体系不完善等。“看病难”,难在有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看病贵”,贵在用药混乱,药价虚高;乱检查,乱涨价;卫生服务不规范,诊疗流程混乱。

现行我国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存在严重的漏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任务非常艰巨,要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医疗保障制度、药品市场监管机制、财政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规范医疗机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非基本医疗市场竞争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一、调查结果与现状分析

本次的社会实践,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各地的在校大学生展开了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国目前的医疗改革看法”、“我国目前就医难问题的根本所在”、“我国医改还需在哪方面进行加强”等有关问题。问卷主要调查对象是各高校在校大学生,总共回收有效答卷135份。其中男生57名占全体总数的42.22%,女生78名占全体总数的57.78%;大一年级有21名学生参与了调查,占总数的15.56%;大二年级有95名学生参与了调查,占

总数的70.37%;大三年级有13名学生参与了调查,占总数的9.63%;大四年级有6名学生参与了调查,占总数的4.44%。

(一)大学生在医疗方面的开销及对医疗的了解。

【图1】大学生平均每年就诊次数 【图2】大学生家庭每年在医疗上的花费情况

【图3】生病后去医院的就医情况

由图1可以看出62.22%的大学生平均每年就诊次数为1-2次;有23.7%的大学生平均每年就诊次数为3-4次;有7.41%的大学生平均每年就诊次数为5次以上。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大多数人群的平均每年就诊次数为1-2次,一年有365天,而平均就诊次数为1-2次,可见我们的国民身体健康素质较高,每个人每年只去医院1-2次的话,那么对医院的医疗体制不是很熟悉也就理所当然了。

结合图1和图2我们也就不难看出,大学生家庭每年在医疗上的花费大多数在2000元以下,当然这个数据不一定全是在医疗保险情况之下的开销。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居民家庭每年在医疗上的花费在6000元以上的占4.44%,可以说比例十分小。那么医疗保险对他们到底有无重要性呢?

图3反映了大学生就医情况:有8.15%的学生选择每次都去医院就医,有85.19%的学生小病自己买药,大病才去就医,有6.67%的学生从来不去就医。除去6.67%的学生不去就医,剩下了93.34%的学生会去就医或买药,其中就医的有在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就医的或者非定点医院就医的;买药的会去药店或者定点医院买或其他,除去非定点医院就医的和非定点医院买药的比例,根据普通人群就医选择状况来计算,那么能用到医疗保险的比例约等于62.23%,医疗保险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在此显而易见了!

(二)大学生对医疗体制的了解和态度

【图4】大学生对中国医疗体制的了解情况 【图5】大学生对医疗改革的态度

从大学生对医疗体制的了解情况上看,图4反映了大学生中国医疗体制非常了解的人数占总体的2.96%,较为了解的人数占总体的5.91%,略知一二的人数占总体的58.52%,基本不了解的人数占33.33%,由此可见,有将近一半的人只对中国医疗体制略知一二,竟然有33.33%的人群对中国的医疗体制基本不了解,从中反映出了这是我国医疗体制在宣传方面的不足。这告诉我们:我国在进行医疗体制改革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医疗体制知识的宣传,就算医疗体制再改革,没有人知道和了解是不行的,这样就失去了新医改实施的动力,拖延了新医改实现功效的期限。

图5 在大学生对医疗改革的看法方面,有6.67%的人持非常乐观的态度,有40.74%的人对新医改持比较乐观的态度,有52.59%的大学生对医疗改革不抱太大希望。不难得出有一半的人对医改持消极的态度,这不利于我国医改的进行,对于今后新医改的实施也差生了阻碍,国民对一件新事物的看法对这件新事物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我国公民对医疗改革的消极态度应该从医疗保险的弊端对人民就医的影响来看,显然,我国公民并没有切身实地的感觉到医疗保险带给人民的利益好处。这有归结于国家对医疗体制的完善与真真实实的按着制度走,即使我们的医疗体制再先进再完善,到了基层,没有切实实行也是不行的,这些年,行贿事件时有发生,要想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还是得抓实际,把制度细化、实化、人性化。【医疗卫生改革】

(三)医改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图6】医改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

从图表中得出71.85%的大学生认为医改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切相关,有25.93%的大学生认为医改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联不大,有2.22%的大学生认为医改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毫无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医改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密切相关的,少数人会认为毫无关系,那可能是医改政策没有宣传到位的原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医疗改革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而医疗改革正是印证了推陈出新的进步精神!

(四)对于国目前就医问题的根本所在的看法

【图7】 受访者对就医问题原因的观点

图中显示了12.59%的人认为是国家对医疗的投入不够,22.22%的人认为是医生的医德太差造成的目前就以问题,但65.19%占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是医疗体制不够完善导致的现在各种就医问题。从数据分析可以反映出受访者普遍是站在着客观的角度去看待着这个问题,医疗体制的不够完善主要由于我国的医疗服务分布不够平衡卫生投入的效率低下造成了贫困地区的医疗无保障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医疗卫生改革】

公共卫生体系不够健全,医疗设备分布不均,大部分的城乡居民地区的医疗机构只能够解决一些居民的常见小病的治疗,如果是大的手术,事故等,这些医疗机构根本不能够处理和治疗,因为医疗设备和医资的缺乏。这将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大部分地区的人们甚至看不起病,医疗收费呈现一片混乱的局面。当前以药养医的政策和药品流通体系导致药价虚高。各种乱收费现象普遍存在,最近网上也时常会曝光出某某医院或医生为了个人私利故意给患者增加各种无故的身体检查、开高价猛药,哪怕是一个小感冒,只要你走进了医院,医生都会要求你住院,花个好几千,使病人不堪承受。这其实只需要买点感冒药就可以解绝问题却不断的被他们放大。极大地浪费了医疗资源,也大大的增加了居民的医疗成本。但,似乎这种现象在医院看来是很正常的,这种不良的风气在这个行业内已近形成了一种模式,医院、医生和药品经销商为了共同的利益相互勾结导致药价虚高。这些都是医疗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出现的医疗制度上的漏洞。

(五)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图8】 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数据统计表

据图表显示,约67%的大学生认为报销手续繁琐是医疗保险的最大问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要求凭病例到校卫生所就医,“如需转院看门诊,必须经过校卫生所医生根据病情批准到定点医院就诊,一周内有效。同一疾病,再次转诊亦需校卫生所医生批准签字,方可报销医疗费。转诊时由主治医生在病例上记录病情及转诊建议,并签署医生全名。若患急病,可自行到定点医院挂急诊号看病,然后凭急诊发票报销。”

首先就拿我自己的求医经历来说,10月11日,我在校卫生所就医,注射和药物,花去将近100人民币,享受到了市医疗保险70%的优惠。可以说,在学校就诊带给大学生许多方便和很大的保险待遇。15日,我的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主治医生建议到浙江省东方医院医院就诊,并为我签署了姓名。然而,因为交通和环境的问题,我来到杭州市第二医院看

医疗卫生改革 第四篇_医疗卫生改革开放30年综述

医疗卫生事业的定位与发展,说到底是政府责任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切实把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走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改革发展道路,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步伐,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在着力推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迅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坚持以农村为重点,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截至2005年底,中国居民的人均期望寿命达到了73岁,比30年前增长了7岁。据xx市疾控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本市人均期望寿命目前已达75.67岁,其中男性期望寿命为73.44岁,女性期望寿命为78.09岁。200x年,全国婴儿死亡率降到了15.3‰,xx市婴儿死亡率为9.72‰,孕产妇死亡率为19.98/万。

改革开放30年来,本市保障人民持续健康医疗体系日益完善,更加有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就斐然。

新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农村参合人数超过120万

在我国农村,直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现代意义上的农村卫生事业仍是一片空白,在当时2000多个县中,能找到一个西

过努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人均筹资50元的标准。

落实集体困难企业职工医保待遇不折不扣

3月31日夜里11点多,84岁的xx市居民徐大娘接到女儿从市医保中心打来的电话,“妈,从今往后你有医保待遇了!”这一喜讯至今仍令徐大娘高兴不已。然而,徐大娘只是这次获得医保待遇的数千名城镇集体困难企业退休职工中的一位。

从今年初,市政府出台了集体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医疗保险政策,惠及集体困难企业的放假职工及退休人员;200x年底前关闭、破产、注销、解散企业的退休人员;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在2006年4月1日前退休的其他无单位退休人员。按市政府要求,为确保这部分人尽早享受医保待遇,市直各主管部门和市内各区劳动保障部门,自2月下旬起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完成了68户集体困难企业的认定工作。

3月31日,各区一天内报来2000多名参保人员信息。为保证这2000多人在4月1日率先享受到医保待遇,市医保中心集中人力,加班到晚10点多进行审核。

与徐大娘的激动心情一样,很多新加入医保行列的退休职工告诉记者,这几天心里面一直暖烘烘地,特别踏实,终于不用害怕生病吃药了。

从市医保中心记者了解到,目前本市已有9229名集体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办理了参保缴费,他们中患病的人,从本月1日起享受医保待遇。由于其中部分人的医保ic卡,暂时还没有发放,这些人员如果急需就医看病,可到定点医院就诊,持《住院通知书》到医保中心办理临时就医医保卡。市医保中心负责人员表示,对于目前还没有认定的2万多名集体困难企业退休职工,中心将全力以赴做好办保工作,确保年内实现本市集体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全部参保。 据了解xx市目前尚未参加医疗保险的困难集体企业的职工及退休人员和无单位的退休人员总计有5.2万人。这些人员全部参加医疗保险后,xx市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即实现了所有退休人员的全覆盖。

食品药品监管:将“高压态势”进行到底

在xx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x年工作总结中,药品打假治劣工作“浓墨重彩”,取得了突出成效。

药监部门与公安部门联动,积极运行药品“快速检测车”,增强打假效能。完成人血白蛋

白、假药“天蚕镇痛片"等专项检查和整治工作。加大对中成药中添加化学药品成份的打击力度,开展对减肥、降糖等6类药品专项抽验工作,加强对辖区内药品生产企业及高危品种的抽验。共完成抽验检品930批,占年计划700批的133%,检出375批不合格药品,不合格率为40.3%。

在药品专项治理活动中,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查处各类案件2206件,其中立案364件,查处假药70件,端掉制假窝点3个,取缔无证经营16家,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继续保持药品打假治劣高压态势”,采访中,市药监局有关人员介绍说,对于药品打假治劣工作绝不会有一丁点松口气的思想。今年将针对制售假劣药品手段隐蔽、高科技化的特点,争取在查办案件的数量、质量以及处罚力度上实现新的突破。

在去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全市各部门联动,共检查餐饮单位4088户,整改530户,取缔102家。我市还针对农村食品安全工作下大整治气力,其中,东港依法取缔无证小作坊30家。凤城跻身全国60家食品安全示范县的一员。

“衣食住行大民生”,从政府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力度不难看出,政府将食品药品安全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的态度和决心。“与各部门通力合作,切实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形成完整监管链,实现‘无缝监管’”。采访中,政府有关部门同志向记者介绍说,国家已经明确,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各部门要按照职责的要求,各司其职、分段监管,密切配合、相互衔接。作为企业,应当有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应加大对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宣传力度,增强企业自律意识,发挥法律、信用的双重惩戒作用。众所周知,药品涉及到民生大计,国家之所以要专门设立食品和药品监管管理机构,就是因为食品和药品问题事关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和重大经济利益。 “让老百姓就医更方便”

“让老百姓就医更方便”,今年的全市卫生工作会议将城市卫生工作重点放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上,争取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为百姓就医提供方便。 记者了解到,元宝区在实现医保进社区的基础上,从建立服务人口健康档案入手,力争年内全面发挥社区服务功能。振兴区下半年将确保六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解决医保定点问题。其他县市区上半年将完成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任务,力争下半年全部启动。在此基础上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清理,不允许私人诊所乱挂服务站的牌子。

此外,我市还将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配送制度,使药品价格明显低于医院价格。

医疗卫生改革 第五篇_中国式医疗改革之路

中国式医疗改革之路

1985年,时任卫生部部长钱信忠提出,"卫生部门也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中国医改由此启动。但从一开始,医改就缺乏明确的方向,几乎每一条改革路径都走过试过。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政府的补偿机制,多元化的办医格局和全民医保等等还在摸索中前行。

1992-1999:老医疗卫生体系瓦解,医疗体系向市场化进军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掀起新一轮改革浪潮。"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此时风行各个行业,卫生系统也加入了这个队伍。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企事业单位不再办"社会"。单位里的医务所医务室纷纷取消。城镇职工进医保,有病上医院。但一些单位缴不起医保费用,全部由职工自己负担。在农村,土地承包到户,乡镇和村办集体企业多数拍卖,合作医疗卫生体系解体。

基层医疗机构作为疾病治疗的第一道防线全面解体,门诊的病人全部挤到了医院。特别是城市中的大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承受了空间的压力。看病难的问题开始显现。 1992年,卫生部要求医院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成绩。同时提出,卫生事业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

这一时期,医院创收热情高涨,政府财政投入比重降低。除普通病房外,医院还开设了"特需"病房,有单间甚至还有套间病房;当时,"专家门诊"开始出现,还有"点名手术",其中专家门诊一直延续到现在。

这些创收方式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公共医疗资源。普通人看病需要付出更高价格。同时,由于地方财政投入不足,因此允许基层医疗机构实行以药养医,医疗机构于是通过提高药品价格来补偿收入。

【医疗卫生改革】

早在80年代中期,国家有关部门允许医院药品加成最高不超过15%,其初衷是把暗扣变明扣。但多数公立医院,走得太远、太过,对药品的批零加价太高:据国家发改委调查,全国医院药品加成平均达45%。

按当年价格计算,在1989年-2002年间,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几乎是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的一倍,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的两倍。

90年代的医疗改革,完全发端于当时的市场化浪潮,因此改革本身是盲目的。鼓励医院创收、允许药品加成,"堤内损失堤外补",一切交给市场,但政府在甩开包袱的同时,也让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浮出水面。

2000-2004:医院拍卖改制潮来临,药价在监管下越走越高

这一阶段的医疗体制改革将一切推向市场,医药费问题被走上前台,如果说允许药品加成为高药价提供了庇护,药品集中招标则开辟了另一个寻租空间。

2000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数易其稿的《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实行医药分开,试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同出一脉的两项政策,经精心选择后,却一衰一盛:"医药分开"遭到坚决抵制,而药品集中招标却迅速推开并做大做强。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纷纷成立了新机构——招标办。但招标办只管招标,实际是收取"进门费",药企要对医院进行二次公关,才能拿到订单,滋生腐败的空间自然不小。

这种逆市场的行政干预、垄断经营,生出诸多怪像:同品种、相同质量的药品报价最低的未中标,中标的都是价格较高的;标底过低,企业除非假冒伪劣,否则无法接受。

另一方面,在行业监管上,卫生部门却大撒手,药品进了门后爱加价多少加多少。因此,政府招标采购,实则是为医院在药品销售中谋取最大的利益。

原本希望在药品采购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透明度降低药价,但结果不仅坚冰未打破,医药也未分开,反而是"药品政府招标采购"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厂商、各级代理商、医保部门、物价部门、药品招标采购部门、医院(医生)均拴在一起。而真正钱买药的患者只能坐视药价攀升。

由于卫生费用主要来自地方财政,在地方财力不足、医院效率低下的情况下,引入社会资金,对公立医院进行拍卖成为最终选择。2000年,国务院正式提出,"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一场以卖医院为主的产权改革由此揭幕。

在这轮改革中,做得最彻底、引起最多关注和最大争议的,是江苏宿迁市。5年间,宿迁原来的135家公立医院(卫生院),除保留两家外,其余133家均被拍卖。

种种迹象表明,此时的中国医药卫生体制,已是一套交互运作、各方配合得天衣无缝的商业服务体系。从常识上判断,患者是"上帝";但在药品这个特殊市场,只有医院和医生,才是"上帝之王"。

2003年春,SARS突然在中国流行蔓延,卫生部门应对失误连连。中国公共卫生系统被彻底击垮。也是到这个时候,政府才开始反思中国医改的道路。

2005:医改突然变奏:市场化非医改唯一方向

持续了十余年的医改,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向了社会,患者也承受了高昂的医药费。市场化没能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反而是南辕北辙——市场化的医改遭遇失败。

这一年,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约有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应住院而不住院。医疗服务费用增速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长,医药卫生开销已成为家庭食物、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消费。看病贵、看病难成为社会问题,医改已然撞了"南墙"。

"市场化非医改方向",2005年5月24日,卫生部下属的《医院报》头版头条刊出了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的最新讲话,并冠以这个让人注目的标题。

同年7月2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葛延风主持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课题组研究报告,得出"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的结论。一个月后,卫生部草拟了一份新的医疗改革方案上报国务院,但不久被退回,要求修改后再报送。

同年,医疗卫生界发生了最具轰动性的新闻:哈尔滨一位病人住院67天,花费500多万元,创下中国医疗收费之最,但患者性命没能保住。此时,人们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对药品质量的信任,都降到历史新低。医改不成功",成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观点。

2006-2010:医改在徘徊中摒弃市场,但如何"公益"仍莫衷一是

一直以来,不同部门、不同群体、专家等,对医改方案的意见不断。但观点上大致分为两个阵营:一大阵营包括卫生部、北京大学等。他们认为,国家应向卫生部拨出更多资金,从而为国有医院、乡镇卫生院以及乡村医生提供支持。国家的投资将用于建设新医院、更新设备并为维持这些机构的运转提供资金。在这些地方,人们可以接受免费医疗或只是交纳象征性的费用。

另一个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为代表的阵营则认为,不应该完全依靠公共卫生机构,而是应更多地依赖竞争。他们认为,资金应该给予一个政府机构,由该机构负责以病人的名义向国有医院、私营诊所和医院购买医疗服务。

【医疗卫生改革】

路径争议很明显,但背后隐藏的实际是利益之争。“马拉松式”医改,很大程度上也证实了利益协调的南都。2009年公布的医改意见,实际是折衷了两派的做法,既补医院,也补患者。同时,新医改方案,明确“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为实现全民医保,首次将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职工等人员纳入医保范围。这些做法,将医改摒弃市场化回归公益化的意图表现得十分充分。

其实,新医改方案中的一些名字,我们耳熟能详。一些做法,在过去几十年中多次轮番实行过,连名字都没有变,如收支两条线、差额补助、定向补助等。再如药物制度,早在1992年中国政府就成立了国家基本药物领导小组,但近20年过去,药价虚高仍是医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63953/

推荐访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医疗卫生改革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