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时间:2018-05-25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美文】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第一篇_我国现有自主创新示范区

我国现有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资料

一、概念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指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于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二、主要功能

着力实施创新引领战略,到2020年实现技术创新领先、产业领先、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先、体制机制创新领先的建设目标,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对其他国家高新区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引领和示范。

(一)开展股权激励试点。

(二)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

(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经费中按规定核定间接费用。

(四)支持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五)实施支持创新企业的税收政策。

(六)组织编制发展规划。

三、国家现有自主创新示范区简介

截至2014年10月,国家现有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长株潭、苏南等六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

1、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载体,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特点:中关村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已经聚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形成了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轨道交通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四大潜力产业集群和高端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构建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以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40多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206所;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分中心)57个;大学科技园26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4家。中关村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取得了大量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涌现出汉卡、汉字激光照排、超级计算机、非典和人用禽流感疫苗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航天、三峡工程和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政策: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支持政策,包括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试点、税收优惠试点、股权激励试点、科研经费分配管理改革试点、建设全国场外交易市场试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试点等六方面。国务院支持北京市人民政府积极利用政府采购政策,在中关村科技园区通过首购、订购、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等措施,推广应用自主创新产品,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创新体制机制,支持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型研究机构,同意成立由科技部牵头的部际协调小组,协调各部门在职责范围内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落实上述政策措施,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2012年8月,国务院发改委等九部委和北京市联合发布了《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意见》中关村将进一步建立并完善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科技金融创新体系,加快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

2、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09 年12月,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为主导,生物、新能源、环保、消费类电子等产业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特点:武汉东湖高新区具备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良好条件。

品牌优势:“武汉·中国光谷”作为国内最大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光谷制造”和“光谷创造”已成为我国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知名品牌。 产业优势:已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为主导,生物、新能源、环保、消费类电子等产业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光电子信息、生物、消费电子、环保等已成为

总收入过百亿、数百亿的产业。

创新优势:东湖高新区诞生了中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主导制定了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80项、行业标准11项。

环境优势:东湖高新区基础条件良好,构建了一系列自主创新平台,建设了一批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技术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园区创业氛围浓厚,已建有各类孵化器11家,聚集企业近2万家,每年平均新增企业2000余家。

在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试点方面,东湖高新区根据财政部、科技部财企2010年8号文精神,结合东湖高新区实际,制定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办法》、《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试点工作细则》,规定了科技成果入股、科技成果折股、股权奖励、股权出售、科技成果收益分成、分红权激励和股份期权等股权激励的具体方式和比例,增加了绩效和增值权激励两种方式;初步确定了邮科院、中冶南方、华工科技等8家企业作为试点单位,其中部分企业已经提交股权激励初步方案。在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方面,完善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工作前期准备工作。设立光电子、生物、新能源、环保、消费电子五大产业发展基金,提出了设立光谷银行、股权投资基金具体方案。启动了中小科技企业征信评级体系建设工作,起草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暂行办法》,拟定了中小科技企业信用贷款、担保、融资补偿三个具体实施办法。与国家开发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协商,推动商业银行在东湖高新区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贷款融资业务。高新区与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研究制定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交易的方案。推进了部分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审核发放贷款4000万元。在政府自主创新产品采购方面,起草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实施细则》、发布了《武汉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制定了首批自主创新产品采购方案,先期拟对示范区内新能源照明、LCOS新型显示产品进行采购。在开展鼓励创新的财政税收政策试点方面,湖北省和武汉市加大对东湖高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决定将区内企业上缴税收省市留成部门全额返还给高新区的政策延长到2013年。同时,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的指导下,省市财政、税务部门多次开展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重大专项与新兴产业、创新人才与创业、科技金融等5个方面的税收政策专题调研,研究提出了需请国家财税部门支持的政策建议。目

前,湖北省政府正准备将相关政策建议专函报送给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试点方面,加快推进人才政策创新,力争在激励政策上有新突破。全方位拓宽引才渠道,组团到美国等地招聘海外高层次人才,并开展“海外学人光谷行”等活动,建立完善了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抓紧实施光谷人才特区战略,通过“3551人才计划”,引进了67名高端人才,资助总额9880万元。在申请综合保税区设立方面,湖北省政府已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设立综合保税区的请示。目前,省市商务部门、东湖高新区正在组织人员对设立综合保税区项目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将一并报送海关总署。

3、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1年3月,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第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特点:在上海张江的两万多家企业中,世界500强就有200多个;800多个研发机构中,外资研发机构300多个,形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文化创意、航空航天、先进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网络通讯、新型展示、半导体照明、汽车电子、软件和信息服务、云计算和物联网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核电、风电、太阳能、智能电网、储能系统)、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产业,《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示范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高新区,成为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高端人才集聚中心、科技金融中心、技术交易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政府管理创新示范区,成为代表中国参与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特色品牌。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又一次走到优化升级的高度,这也让上海在长三角的枢纽功能更强大,产业辐射能力更突出,服务长三角、长江流域和全国的特色更鲜明。在该《意见》中,对加强组织领导和考核评估都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一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设立上海市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市各有关部门是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各项任务的具体负责部门,各区县政府是园区建设和发展的责任主体。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市区联动机制,引导园内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参与高新区建设与管理。在部际的发展现状和管理实际,加快探索完善有利于园区创新发展的管理模

式。协调小组指导下,在市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张江高新区“一区多园”的发展现状和管理实际,加快探索完善有利于园区创新发展的管理模式。二是完善考核机制,加强考核评估。加强建设过程绩效考核。建立重点任务监督检查机制、重点工作进展专报制度,定期对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并纳入市各有关部门和区县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考核。

4、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4年6月,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第四个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特点: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十八大后第一个以城市为基本单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目前我国“一区多园”示范区建设模式的升级版。这种模式将更加突出城市创新空间上的集约集聚、技术和产业创新上的协同协作、国际国内创新资源的整合集成、科技和生态文明建设上的融合互动、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上的优化联动,其核心就是构建起完善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创新中心。早在2012年,深圳市在科技金融方面建立了全国首个科技金融联盟;新型研究机构目前已成为深圳基础科研发展的亮点,以光启、华大基因为代表,新型科研机构不仅是原始创新的尖兵,更积极致力于产业化。目前,全市有新型研究机构 115 家。再加上深圳位于创新氛围和创新文化最为活跃的珠三角,交通便利,创新要素积聚没有硬件障碍。由于有临近香港的区位优势,示范区在深港经济科技合作方面前景广阔。同时,在科研经费发放上,积极探索银政企合作的模式,改变传统的科研经费的发放方式。目前深圳已经有产业规划,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家层面的产业发展重点相吻合。去年底,深圳更是积极布局未来产业,确定了生命健康、航空航天和海洋产业。

政策: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享受国务院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先行先试的各项政策及其配套措施。国务院支持深圳结合自身特点,在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建设新型科研机构、深港经济科技合作新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5、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4年8月,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第五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沙高新区发展的高端制造及新材料产业;株洲高新区发展的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3大动力产业;湘潭高新区的先进矿山装备产业,都将被纳入国家创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第二篇_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调研提纲附件

附件1

市科技局调研提纲

一、访谈内容

1.本市在新形势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战略路径与举措;

2.本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情况,主要特点,在省域内主要承载的责任与功能;

3.本市创新资源分布情况,大学院所、高技术企业、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创新载体、创新平台等基本情况;

4.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情况;

5.本市在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主要路径及手段,包括业态创新,大企业内部创业等情况;

6.本市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及手段,如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科技金融发展、促进技术转移等;

7.本市在新型孵化器建设运营、培育科技中小企业、促进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有效举措与特色;

8.本市在经济与科技体制改革层面的有效举措与特色; 9.本市在促进国际化发展、对外科技合作层面的有效举措与特色;

10.新经济形势下对山东半岛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有效建议与要求。

—3—

二、资料清单

—4—

市发改委调研提纲

一、访谈内容

1.对本市区域发展长板的看法,包括区位、资源禀赋、历史人文、科教资源、特色产业等层面;

2.本市经济发展阶段及特征、经济驱动力、经济主体、产业结构、空间演变等情况;

3.本市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要素及利弊影响; 4.本市“十二五”经济发展总体战略思路与发展举措,以及十三五发展设想;

5.本市主导产业发展态势(包括产业规模、结构、速度、重点企业与项目等);

6.本市重要经济板块、重点功能区布局情况;

7.高新区在本市及区域战略中的定位、功能赋予、产业定位;

8.新经济形势下对本市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有效建议与要求。

二、资料清单

—5—【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市经信委调研提纲

一、访谈内容

1.对本市区域发展长板的看法,包括区位、资源禀赋、历史人文、科教资源、特色产业等层面;

2.本市经济发展阶段及特征、经济驱动力、经济主体、产业结构、空间演变等情况;

3.本市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要素及利弊影响; 4.本市“十二五“工业经济总体发展状况(总量、结构、速度、重点企业)以及“十三五”发展思路设想;

5.本市重要经济板块、重点功能区布局情况,各自的产业定位;

6.本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手段与问题; 7.本市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相关情况;

8.全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促进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手段; 9.新经济形势下对本市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有效建议与要求。

二、资料清单

—6—

市高新开发区调研提纲

一、主要领导 访谈内容

1.高新开发区的发展历程、重大历史事件、各阶段发展特点,包括管理体制调整、主导产业演变、创新创业活跃程度、空间动态变化等;

2.高新开发区在本市、山东省的战略位势、所承担的战略任务;

3.高新开发区特色发展模式总结、成功经验总结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4.高新开发区管理体制建设和管理团队的情况; 5.新形势下,高新区“十二五”发展总体评估,以及“十三五”发展的战略构想和发展目标;

6.高新开发区未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能够在全国层面进行示范、引领的层面包括哪些;

7.对山东半岛六市高新区,下一步在区域协同联动发展层面的想法与建议;

8.新经济形势下对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有效建议与要求。

—7—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第三篇_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

附件

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

(2015—2020年)

二○一五年九月

— 1 —

目 录

前 言 .......................................... 5

一、基础与形势 .................................. 6

(一)基础条件 ................................................................. 6

(二)发展形势 ................................................................. 9

二、总体战略 ................................... 11

(一)指导思想 ............................................................... 11

(二)战略定位 ............................................................... 12

(三)发展目标 ............................................................... 12

三、引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产业创新中心 ... 13

(一)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 14

(二)提升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 16

(三)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跨界融合 .................... 18

(四)推动先进制造业与服务深度融合 ...................... 19

四、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升级版,塑造创新主体新优势21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一)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 .................................. 21

(二)提升发展科技“小巨人”企业 ............................... 22

(三)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 .............. 24

— 2 —

五、集聚高端创新创业要素,构筑研发转化新高地 ... 25

(一)建设众创空间 ....................................................... 25

(二)汇聚高水平研发机构........................................... 27

(三)凝聚创新创业人才 ............................................... 28

(四)构建全链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 29

(五)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提升战略 .................. 30

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科技园区新平台 ....... 32

(一)发挥天津滨海高新区核心引领作用 .................. 32

(二)推动中心城区大众创业发展 .............................. 34

(三)提升环城四区产城融合水平 .............................. 34

(四)加快滨海新区开放创新步伐 .............................. 35

(五)加速远郊区县产业转型升级 .............................. 36

七、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强化创新创业新支撑 ....... 36

(一)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 36【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二)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 37

(三)优化政府公共服务 ............................................... 38

(四)强化集约绿色发展 ............................................... 39

八、推动五大战略深度融合,形成开放创新新格局 ... 40

(一)搭建京津冀创新合作平台 .................................. 40

(二)探索跨区域产学研深度融合 .............................. 41

— 3 —

(三)推进京津冀社会发展合作 .................................. 42

(四)协同推进区域国际化发展 .................................. 43

九、完善规划实施保障 ........................... 45

(一)加强组织领导 ....................................................... 45

(二)强化政策支撑 ....................................................... 46

(三)加大资金扶持 ....................................................... 47

(四)加强监督考核 ....................................................... 48

— 4 —

前 言

1988年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启动建设,1991年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2009年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经国务院批复更名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首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天津滨海高新区取得了重要成就,已成为全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的重要高地、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决策,也是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创新型城市、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

本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和《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14‟163号)等精神的具体部署,是指导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天津示范区”)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规划期限是2015—2020年。

— 5 —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第四篇_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5.0

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发展规划纲要

(2015-2025)

(征求意见稿)

规划编制起草小组

二○一五年

目 录

前 言 .......................................................................................................... 1

一、基础和形势 ....................................................................................... 2

(一)基础条件 ...................................................................................................................... 2

(二)外部形势 ...................................................................................................................... 5

二、总体发展战略 ................................................................................... 8

(一)指导思想 ...................................................................................................................... 8

(二)战略定位 ...................................................................................................................... 9

(三)发展目标 ................................................................................................................... 10

三、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 11

(一)鼓励全民“大众创业” ...................................................................................... 12

(二)强化瞪羚企业培育 ................................................................................................ 13

(三)集聚科技创新人才 ................................................................................................ 14

(四)推进产业组织创新 ................................................................................................ 15

(五)增强创新基础能力 ................................................................................................ 16

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 17

(一)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18

(二)完善高校院所创新模式 ...................................................................................... 19

(三)探索军民融合发展路径 ...................................................................................... 21

(四)加速科技与金融结合 ........................................................................................... 22

五、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 ..................................................................... 23

(一)跨界融合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 24

(二)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 26

(三)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 ................................................................... 28

(四)前瞻布局产业新业态 ........................................................................................... 30

(五)优化调整产业空间布局 ...................................................................................... 31

六、推动“一带一部”开放合作 ......................................................... 33

(一)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创新 ............................................................................. 34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二)引领带动湖南转型创新发展 ............................................................................. 35

(三)强化与东西部地区创新合作交流 ................................................................... 36

(四)提升示范区国际化发展水平 ............................................................................. 36

七、提升创新发展环境 ......................................................................... 38

(一)完善共建机制 ......................................................................................................... 38

(二)提升政府服务能力 ................................................................................................ 39

(三)加强政策法规支撑 ................................................................................................ 39

(四)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 40

(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40

(六)培育区域创新文化 ................................................................................................ 41

前 言

国务院相继于1991年、1992年、2009年分别批准建立了长沙、株洲、湘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规划面积37.6平方公里。在国家高新区的支撑带动下,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集聚了全省70%以上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创业平台、6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创造了全省70%的科技成果,实现全省60%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012年致公党中央专题调研组总结为“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

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形势紧迫、任务艰巨,迫切需要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转向创新驱动发展。长株潭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湖南省发挥“一带一部”优势,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中部地区崛起和西部大开发及“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发展战略,激发社会各界群众活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举措。2015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长沙、株洲、湘潭3个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本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关于同意支持长株潭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14]164号)精神的具体部署,是指导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长株潭示范区”)创新发展的

行动纲领。

一、基础和形势

(一)基础条件

长株潭示范区历经二十余年的创新和发展,高技术产业积累雄厚实力,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创新引领“两型社会”建设成绩斐然,城市群协同创新初见成效,有力带动了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自主创新中心之一。

长株潭示范区已经成为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近5年,长株潭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6%以上,带动全省年均增速达到33.6%,位居全国第

一。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具备全球竞争力,长沙高新区是全球重要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株洲高新区是全国最大的电力机车研发生产基地,湘潭高新区是我国现代机电装备制造产业重要基地。文化创意产业领跑全国,建成全国首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中部地区唯一的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新材料产业特色突出,形成先进电池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等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培育发展了手机游戏、移动电商、移动阅读等高成长产业。

长株潭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聚集区。人才智力资源富集,汇聚两院院士54名,国家“千人计划”专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第五篇_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分支持政策解读

区位升级 政策升级 服务升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分支持政策解读 据湖南省科技厅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委,陆续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用地、财税金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等多个层面来支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发展。 这些政策能给相关企业、单位带来哪些机遇?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南部分专家和企业负责人。 科研成果将得到更高回报

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依托中南大学组建的国家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中心主任柴立元教授介绍,中心人才济济,还聘请了10多名国际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科研能力非常强,目前取得各类科技成果80多项。支持政策中的《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的改革试点政策》,将对中心起到非常大的激励作用,更进一步激发科研团队的潜能。

试点政策规定,中央级事业单位可按照有关规定,自主对单位价值或批量价值在800万元以下的科技成果进行处置,并在一个月内将处置结果报财政部备案,且所获收益全部留归各单位。“以前成果处置要先征得主管部门的同意,这样处置周期比较长。而有的科研成果是有时效性的。新的规定就灵活机动多了,这符合了市场的需要。”

柴立元介绍,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他们也曾想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股权奖励等形式激励,但因为种种原因计划搁浅。“现在好了,试点政策也包含,在示范区内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院所转制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技术入股、股权奖励、期权、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我们的股权激励计划又可以重新提上日程了。”

柴立元认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研单位最大的受益还是在于产学研环境的改善。“我们所服务的企业都是高新产业,只要他们发展得好了,能放心大胆地用我们的新技术了,那对我们就是最大的机遇。”

税收政策将缓解企业成长压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大致都会经过技术转化期、系列产品形成期、渠道建设期、资本运作期。其中渠道建设期最需要资金支持,长沙高新区的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处于这样一个“烧钱”的时期。 董事长戴立忠说,支持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中的财税金融政策对企业的优惠力度很大,包括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可5年分期缴纳等政策。光是“允许将企业为研发人员缴纳的‘五险一金’,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等列入加计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范围”这一项,戴立忠粗略一算,涉及优惠资金就达2000万以上。

谈及未来发展,戴立忠有着更多的期待,“示范区还将开展非上市股份转让试点,为高科技成长型非上市企业提供股份转让和募集资金服务。希望省政府有关部门将来把这项服务落实好,同时在社会资源配置、资金扶持上对示范区企业有更多倾斜。我们现在得到的扶持力度跟沿海相比,依然有较大的差距。” 中小企业将获得更多支持

中关村的“新四条”试点政策,针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更多形式的税收支持。

试点政策中提出,将五年以上非独占许可使用权转让纳入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即一个纳税年度内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据现行税法规定,一般享受此优惠的,只限于转让技术的“所有权”或“五年以上全球独占许可使用权”。而新政策将“五年以上非独占许可使用权”转让纳入优惠范畴,主要是解决高校院所和企业将科技成果以“非独占许可使用权”方式转让和投资入股,无法享受税收优惠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对技术转让的支持力度。

“新四条”中还规定,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向个人股东转增股本产生的个人所得税,可五年内分期缴纳。这主要是解决转增股本可能出现股东所得股份较多、应纳税额较高、一次性纳税困难的问题,从而支持企业发展。

创业投资对培育和发展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至关重要。而现行关于创业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不适用于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的法人合伙人。“新四条”试点政策规定,对示范区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的法人合伙人,给予创业投资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可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法人合伙人从该有限合伙创业投资企业分得的应纳税所得额。目前有限合伙为美英等发达国家创业投资企业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也越来越多地被国内创业投资企业采用。给予其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壮大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的资金规模,进一步促进创业投资企业的发展。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第六篇_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

附件

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

规划纲要(2013-2020年)

前 言

1991年3月,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区。2006年3月,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1年1月,国务院批准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张江示范区),这是深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决策,也是上海加快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大机遇。本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和《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11‟8号)精神的具体部署,是把张江示范区建设成为实现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示范区域的行动纲领。

一、现状基础

二十多年来,张江示范区加快推进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 — 1 —

发展重点的转变,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取得显著成绩。2012年,示范区管理范围内第二、第三产业销售总收入

1.88万亿元,增加值3300亿元,出口额575亿美元,税收980亿元,有效期发明专利22000余件(占上海市拥有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汇聚了大量高端创新资源。在张江示范区,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科学装臵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开始建设,中科院浦东科技园、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电集团上海基地、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上海科学院等相继落户,集聚了3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43所高等学校、50多家国家科研院所、34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3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0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张江示范区已成为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汇聚地,159名院士、380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万多名归国海外留学人才、20多万名科技人员以及6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汇聚张江示范区创新创业。

——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创新成果。在张江示范区,诞生了4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一大批国家级科技奖励,涌现出22纳米离子刻蚀机、高端硅基SOI(绝缘衬底硅)材料、高温超导材料、7500吨全回转浮吊、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 — 2 —

等一批自主创新成果。产生了世界首台20流明微型激光投影仪、中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商用微机点陀螺仪、中国首台MOCVD(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设备等创新产品;45纳米离子刻蚀机、100纳米先进封装光刻机等高端装备实现销售,65纳米12英寸硅片清洗设备、大型地铁盾构等先进装备走向国际市场,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和TD-LTE(时分长期演进)终端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高频语音通讯SOC(系统级芯片)、模拟移动广播电视芯片、多媒体编解码芯片、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芯片等重要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参与制定国际标准749项,参与制定或承担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531项;累计申请知识产权得到公开和授权的10万余件。

——培育了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张江示范区是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微电子产业、软件产业(出口)、生物产业基地,也是高端装备、民用航空等领域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通讯设备研发制造等特色产业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其中集成电路产业产值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形成了国内最为完善、技术水平最高的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和产业链;生物医药领域汇聚了覆盖新药创制各环节的机构400多家,形成了完整的研发和产业链。新能源装备、 — 3 —

物联网、云计算、半导体照明、航空航天等产业快速发展,研发外包服务等高端研发产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金融服务、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等产业也具有竞争优势。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48072/

推荐访问:郑洛新国家创新示范区 自主创新型国家有哪些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