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中国证券业现状

中国证券业现状

时间:2018-05-06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美文】

中国证券业现状 第一篇_中国证券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证券市场现状分析

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证券市场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初期。自从1990年建立证券交易所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形成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止到2011年,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数(A、B)已经达到2342家,股票总市值达到214758亿元,股票成交量单单2011这一年就达到了33958百万股。截止到2007年,我国共设立59家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总规模达到18962亿份。

中国的证券市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认为在中国证券市场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证券市场规模过小。以股票市场为例,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从总体规模看,与国外还有相当大差距,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全世界平均为8%左右,发达国家的比例则更高,如英、美均在20%以上。我国目前股市投资者为3 300万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7%。另外,从股市总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看,世界平均为30%左右,美、日、英等国均在80%以上,而我国为24.2%,况且在总市值中还包括大部分不流通的市值,如果扣除这一部分,我国股市总值占GDP的比重就更低了。

其次,资本市场主体缺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而目前我国企业主体地位非常脆弱。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约束无力、活力不足仍然是我国企业的主要特征,企业主体地位残缺。另外,我国资本市场主体残缺还表现在投资主体

主要是个人,其投资的质和量均较低,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比重明显不足。相比之下美国等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其机构投资者主要有年金基金、商业银行信托部、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等。由于机构投资者是专业性金融中介机构,其投资活动具有投资量大、交易费用低、交易风险小的特点,很受大众投资者的欢迎。如美国,每4户人家就有1户向投资基金投资。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机构性投资者发展滞后,这使得仅靠若干家大机构和数以万计的小股民散户所支撑的股市投机盛行,股价暴涨暴跌难以避免,阻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

第三,市场分割,整体性差。首先,一级市场的发行仍然按地区分配额度,限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债券地区性发行市场也是按省分派额度(企业债券发行)和按银行分支机构分派额度(政府债券发行)。至于二级市场分割则更为明显,把股票市场划分为A股、B 股和H股,构成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即使在A股中,国家股流通与转让只限于极少部分,而且A股不允许在沪、深两个交易所交叉挂牌,限制了全国性市场的发展。在股票市场中呈现出A股与B股、H股分割;个人股、内部社会个人股与内部职工股分割,个人股市场与法人股市场分割。如此繁杂的分割,不但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

第四,上市公司内部管理不规范上市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主体,其发行股票的根本目的在于筹集资金、扩大规模,加快企业发展,而投资者购买股票是在支持企业发展的同时,从企业获利,以分

享企业的发展成果。因此,上市公司应当以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切实规范资金运作。

但是中国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还不高,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健全;市场中介机构诚信观念、法制意识还较薄弱;弄虚作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投资者结构不尽合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机制还不完善;资本市场建立较晚,规模较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比重过低,特别是近两年来受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市场的结构、功能、品种以及服务等方面还存在缺陷和不足等 。 1.很多上市公司没有把从投资者募集的资金,用于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加快企业后续发展,仅把发行股票作仅把股票作为融资的一种手段,对于股票有“工具主义”思想,存在很大的投机性,而没有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切实规范资金运作。股票投资是投资上市公司的未来,有一定的投机性,但不能过度投机,否则就会破坏股市的正常健康发展。我国股市建立的时间很短,容易出现过度投机的现象。2005~2007年股市过热,股指出现超常暴涨,经常是全线飘红。成千上万基本不懂股票的普通百姓,抱着赚大钱的想法盲目涌入股市。当时面临奥运会召开和“十七大”的召开,大家都普遍认为政府不会让股市下跌,即使下跌,政府也会托市。这也为企业的“投机主义”创造了契机。 2,目前我国已经由有关机构发布实施了一系列股票交易法律、规则,并规定了公司信息披露的原则要求和内容体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还存在不少不规范的现

象,损害了我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也使广大投资者蒙受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和风险,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是企业人员收集、整理、加工会计数据并进行检验后,向利益相关方披露信息过程的总称。上市公司行为的不规范,造成了其披露的信息的,质量不高。

中国的证券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政府对市场调控力量的减弱,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全面展开。加强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中国的证券市场将会有很好的发展未来。

中国证券业现状 第二篇_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代证券市场发展趋势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研究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金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无论是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还是发展的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银行、证券、保险业迅速发展,金融资产质量不断提高,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改革加快推进这表明当今中国金融业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正在成为世界金融格局中的新生力量中国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现代金融制度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改革任重而道远要使中国金融企业真正经得起开放条件下市场竞争的考验,经得起经济周期变化的考验,还必须继续推进银行、证券、保险企业的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加快转变经营机制,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关 键 词】: 证券市场,现状,问题,解决方法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已由过去单一依靠货币市场转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结合的新的运行机制。实践证明,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壮大国有经济的实力, 促进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开始发挥越来越显著的积极作用。我国证券市场自1990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开市以来到今年已经是二十一年了,这二十一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据中国证监会统计资料截止2011年九月上交所上市公司923家,总市值达16.2万亿。深交所上市公司1363家,总市值达到7.97万亿。

1、回顾中国证券市场二十一年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政策,由此开启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经济发展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当代证券市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社会资金的巨大需求,国家开始了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并率先在上海、深圳等地展开。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开始上海股票的柜台交易。

1990年,国务院批复上海浦东新区开发政策,同意在上海设立证券交易所。同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经国务院授权,人民银行批准,正式宣告成立。第二年,即1991年4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得到批准正式成立。沪深交易所成立后,本地发行的股票开始进场交易,这就是所谓的上海“老八股”和深圳“老五股”。之后国内其它地方发行的公司股票开始陆续在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国内证券交易开始逐步规范化。刚开始,上海交易所对股票的交易价格进行管制,将股票交易的涨跌幅严格限制在1%以内。1992年1月20日,邓小平南巡,肯定股票试点作用,造就了国内证券市场一轮大行情。由于股票供不应求,市场迅速上升,而股市的上升带来的“财富效应”进一步刺激了投资大众对股票的需求,于是国家开始加大股票供给,以发行股票认购证进行摇号抽签的形式发行新股,沪深股票市场规模开始迅速扩大。1992年5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面放开股价,

实行自由竞价交易,大盘开始快速上涨,沪深股市上涨超过200%

在1994-1995年,国家采取各种政治、经济措施反通货膨胀并取得重要成果。到95年下半年,物价逐步稳定并慢慢回落至正常水平。市场开始预期宏观调控将要结束,央行将采取降息等措施以刺激经济发展,于是在1996年第二季度沪深证券市场开始恢复性上涨。到12月中旬,在9个月的时间内沪深股市累计上涨300%以上,涨幅惊人。由于担心股市过快上涨冲击实体经济危害社会安全与稳定,12月《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批评股市存在的严重过度投机,同时沪深交易所开始实行涨跌幅限制,导致沪深股市暴跌,部分投机者损失惨重。其后股票开始一轮又一轮冲高与回落,周而复始。

2001年6月14日,国务院出台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引发了投资者对股票市场股权分置等内在结构性缺陷的担忧,由此引发股市下跌,结束了长达5年的牛市。在其后的4年中沪深股市进入漫漫熊途,受企业经营业绩下滑、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占款甚至侵害上市公司利益、股权分置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上证指数一度击穿1000点的整数关口,一些公司的股票价格大幅下降到不到前期高点的十分之一,证券市场极为萧条,投资融资功能遭受了极大的破坏。一些投资者信心遭受严重打击,投资者甚至喊出了“远离毒品、远离股市”的口号,证券市场投融资等基本功能几乎丧失殆尽。

在这样情况下,为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2005年5月,在经过全面讨论与广泛认证之后,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终于全面推出。三一重工、清华同方等纳入第一批股改试点范围。在股改对价、证监会加强上市公司监管提高清欠力度、贸易资本双顺差而导致的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等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影响下,中国证券市场开始步入新一轮牛市。

证券市场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地区)的证券市场发生了一系列深刻而重要的变化在有效推进金融自由化、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国际金融竞争加剧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凸现的过程中,各国(地区)证券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显示出全球化的趋势这些全球性的变化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方面:

(一)证券市场一体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频繁且影响深远,并最终导致全球证券市场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证券市场出现了一体化趋势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证券发行人或筹资者层面看,异地上市、海外上市以及多个市场同时上市的公司数量和发行规模日益扩大,海外发行主权债务工具的规模也非常巨大其次,从投资者层面看,随着资本管制的放松,全球资产配置成为流行趋势,个人投资者可以借助互联网轻松实现跨境投资,以全球基金、国际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大量投资境外证券,主权国家出于外汇储备管理的需要也形成对外国高等级证券的巨大需求第三,从市场组织结构层面看,交易所之间跨国合并或跨国合作的案例层出不穷,场外市场在跨国购并等交易活动的驱动下,也渐趋融合第四,从证券市场运行层面看,全球资本市场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增强。

(二)投资者法人化

机构投资者主要是开放式共同基金、封闭式投资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信托基金,此外还有对冲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各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快速成长,它们在证券市场上发挥出日益显著的主导作用根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机构投资者统计报告(2004),2001年底,28个OECD成员国的机构投资者总共管理着超过35万亿美元的总资产其中美国的机构投资者管理着超过19万亿美元的资产,超过了商业银行;欧洲的机构投资者管理着近12万亿美元的资产;日本的机构投资者管理着超过3.6万亿美元的资产;韩国的机构投资者管理资产超过3100亿美元机构投资者管理的资产总规模,在美国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91%,在英国为190.9%,日本为94.7%,法国为131.8%,德国为81%2001年底,美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的39.3%由各种各样的机构投资者负责管理和投资,这一比率在2000年底最高曾达到53%,是20世纪80年代末21.5%的两倍多。

(三)金融创新深化

创新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进入21世纪,在新的金融理论和金融技术的支持下,有关产品、组织、监管等方面的发展千变万化、日新月异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中,

结构化票据、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各类权证、证券化资产、混合型金融工具和新型衍生合约不断上市交易;从功能上看,天气衍生金融产品、能源风险管理工具、巨灾衍生产品、政治风险管理工具、信贷衍生品层出不穷,极大地扩展了“金融帝国”的范围。

场外交易衍生产品快速发展以及新兴市场金融创新热潮也反映了金融创新进一步深化的特点在场外市场中,以各类奇异型期权为代表的非标准交易大量涌现,成为风险管理的利器而新兴市场在金融产品的设计和创新方面也开始从简单模仿和复制,逐步发展到独立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各类新产品,成为全球金融创新浪潮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金融机构混业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国际金融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界限日益模糊,原来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政府管制和法律限制被不断突破,混业经营趋势不断增强199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1933年经济危机时代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取消了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相互渗透业务的障碍,标志着金融业分业经营制度的终结二、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战略与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证监会成立后,股票发行试点走向全国在市场创建初期,各方对证券市场的规则、自身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不足,为了防止一哄而上,由股票发行引起投资过热,监管机构采取了额度指标管理的审批制度,具体做法是将额度指标下达至省级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由其在指标限度内推荐企业,再由证监会审批企业发行股票1992~1998年间我国上市公司数量如图20.1所示,证券市场情况如表20.1所示。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防范金融风险,中央政府对各地方设立的交易所场外股票市场和柜台交易中心进行清理,并对证券经营机构、证券投资和期货市场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整顿,化解了潜在的风险。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下称“入世”),此后,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06年底,中国已全部履行了“入世”时有关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承诺中国“入世”时证券业对外开放承诺包括:外国证券机构可以直接从事B股交易;外国证券机构驻华代表处可以成为所有中国证券交易所的特别会员;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设立合资公司,从事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外资比

中国证券业现状 第三篇_2014年中国证券行业现状分析

2014年中国证券行业现状分析

通过对证券行业分析,宇博智业了解到证券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证券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是对2014年中国证券行业现状分析: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已初具规模。截至2002年8月底,我国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1200多家,上市公司市价总值超过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50%以上,证券基金近60只,基金资产总规模超1000亿元,累计股票融资总额达8300多亿元,已开户投资者数接近七千万人。我国证券市场已经成为除日本外亚太区最大最有活力的证券市场之一。

证券行业深度分化的基因正清晰植入2014年。券商牌照放开、网络经纪商成立、钱荒抬高券商融资成本、注册制重构投行商业模式、新三板扩容这五大重磅事件正左右券业未来格局。

2013-2017年中国证券行业深度评估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券商行业经纪业务佣金水平下降已是大势所趋。分析称,传统经纪业务的“零佣金”时代极有可能以超越市场预期的速度到来。今年行业总体平均佣金率预计将下滑到万分之五左右,甚至有进一步下滑的可能。

海通证券分析师认为,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但是这一状况将缓解之前通货膨胀的局面,甚至还将带来通货紧缩的压力。这意味着货币政策有了转向的基础。姜超预测,2014年,国内通货膨胀将低位运行,2月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低点,之后或将反弹,但应不超3%。预测全年CPI可能达到2.6%。不过,经济下行风险极大,下半年单季度增长速度很可能回落到7%以下。

股票信息环境

一是信息数量多。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信息库也日益庞大。除了大量的经济基本面信息、交易信息,公司披露信息也越来越多,还有各类财经信息、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报告等。面对海量的信息,投资者往往面临选择困境。

二是信息来源杂。证券市场信息的生产者和发布平台多种多样,证券监管机构、交易所、上市公司、证券公司、证券研究或咨询机构、财经媒体、专业信息服务商等通过报刊、电视、广播、手机、网络等多种平台传播信息。特别是互联网出现后,发布并传播信息的成本变得更低。纷繁庞杂的信息来源意味着信息“噪音”更多,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越大,获取有效信息的障碍也越多。

三是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由于信息庞杂、渠道多样,信息损耗和信息扭曲的情况时有发生,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依然存在。市场中冒用证券公司名义设立假冒网站传播虚假信息,非法开展证券信息咨询服务的现象尚未杜绝,投资者仍需保持警惕。

更多证券行业现状分析请查阅宇博智业撰写的《2014-2019年全球证券市场需求及投资预测价值分析报告》。

在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陈共炎看来,整体而言,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从业人员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高学历从业人员占比仍然偏低。数据显示:在27万注册从业人员中,本科学历人员占比为49%,大专学历占比为29.3%,中专以下学历占9%,硕士及博士学历人员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3%左右。【中国证券业现状】

其次,专业资格人员比例较低。在六类证券从业资格中,一般证券从业资格人员占比达75%左右,而相对专业的证券分析师,全国仅有2100人左右,占从业总人数的0.7%。

再次,我国证券行业从业人员还存在专业岗位人才短缺以及区域间人才分布不均等问题。

中国证券业现状 第四篇_中国证券市场现状

证券市场实习报告

姓名:康鹏飞

学号:133414139 专业:金融数学

证券市场的认知

历经了十三年跨越式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反过来促进了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了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支持了一批国家重点企业的发展和重点项目的建设,从而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第一章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一. 股票市场

中国股票市场始于九十年代初,1990年12月19日和1991年7月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自此中国的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迅速发展了十多年。截止2002年12月底,境内上市公司从1991年的14家增加到1224家,增长了87倍;市价总值从1992年的1048亿元增加到38329亿元,增长了近37倍;投资者开户数从1992年的217万户增加到6884万户,增长了近32倍;市价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2年的3.93%增加到2000年的53.77%,2001年证券市场股价大幅度下跌,该比例下降为45%,到2002年末,该比例为37.43%,总市值在亚洲仅次于东京和香港证券交易所。 从1991年至今,我国证券市场累计筹资8841.68亿元,其中A股发行筹资4650.25亿元人民币,B股发行筹资46.32亿美元, H股发行筹资204.33亿美元,A股配股筹资2109.2亿元,B股配股筹资3.27亿美元,其他筹资(可转换债券)104.5亿元。 表1:股票市场基本概况年份 GDP(亿元) 总市值占GDP比 流通市值占GDP比 上市公司数(个) 总股本(亿股) 1998 78345 24.90% 7.33% 851 2526.77 1999 82067 32.26% 10.01% 949 3088.95 2000 89442 53.77% 17.99% 1088 3791.7 2001 95933 45.37% 15.08% 1160 5218.01 2002 102398 37.43% 12.19% 1224 5875.46 图1:股票市场市值占GDP比 表2: 2002年股票市场的交易、发行情况(1-12 月) 2002年1-12月 2001年1-12月 同比增幅股市共筹资金额(亿元) 961.76 1199.21 -19.80% 股票成交额(亿元) 27990.46 38305.18 -26.93% 新增投资者开户数(万户) 233.67 849.28 -72.49% 印花税(亿元) 111.95 291.44 -61.59% 发行A股家数(IPO) 97 88 10.23% 发行H股家数 16 9 77.78% A股配股家数 22 126 -82.54% 在我国1200多家的上市公司中,按行业主要分布在机械、设备、仪表,石油、化学、橡胶、塑料,金属、非金属,批发和零售贸易,综合类等;按地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省市,其中以上海、深圳最多。 表3: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情况 总数 机械、设备、仪表 石油、化学、橡胶、塑料 金属、非金属 批发和零售贸易 综合类 医药、生物家数 691 195 131 116 99 81 69 占比% 56.22 15.87 10.66 9.44 8.06 6.59 5.61 表4:上市公司地区分布情况 总数 上海 深圳 北京 江苏 山东 广东 四川(不含重庆) 浙江 湖北家数 665 140 79 70 69 68 61 61 59 58 占比% 54.11 11.39 6.43 5.70 5.61 5.53 4.96 4.96 4.80 4.72 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依靠资金推动的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决定大盘的运行方向,目前资金面供应略大于需求。2002年12月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8.69万亿元,同比增长18.5%,每年进入

股票市场的新增资金预计可达1000-1200亿,庞大的居民储蓄是股市资金供应的基础,到2003年2月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已达10万亿元。

二.基金市场

证券投资基金从1998年的2家开始试点,到2002年末中国基金业无论是规模还是品种创新都取得了很大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已设立或筹建的基金管理公司共有33家,其中有5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目前共发行基金71只,其中有54只封闭式基金、17只开放式基金,基金总份额为1362亿基金单位,基金净值为1340亿,基金净值约占A股流通市值的10%,其中2002年就发行和扩募了20只基金(14只开放式基金、6只封闭式基金),基金数量较去年增长39%,基金总份额较去年增长69%。 开放式基金发展迅速,从2001年的3只迅速发展到17只,基金份额由117亿发展到545亿,在短短一年里已接近封闭式基金的份额,且在基金品种创新方面,已出现债券型基金和指数基金;开放式基金的收费方式、费率水平开始走向市场化,不少基金公司实施“后端收费”, 费率随投资期限而递减,开放式基金将逐渐成为中国基金业的主流。 图2:基金规模发展状况数据来源:巨灵信息系统 证券投资基金是市场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是我国最大的机构投资者,2003年证券投资基金发行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中外合资基金可能获准发行,市场上将出现伞型基金和保本型基金新品种。

三.债券市场

【中国证券业现状】

(1)国债市场:中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历程充满曲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国债市场最初从实物券的场外市场起步,在实物券托管结算系统的风险暴露后转向记账式债券。债券市场的第一次繁荣随后在交易所市场出现,但交易所国债市场的发展并没有带来整个国债市场的大规模发展。到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应时而生,规范的中国场外债券市场才开始成型,国债市场的规模也进入高速扩张时期。 目前,中国债券市场形成了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主要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凭证式国债市场三分天下的格局。这三大市场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具有和国际接轨的场外交易方式的优势,又有中国国债市场的最大机构投资人商业银行的参与,其规模远超其他两个市场,是中国债券市场的主导市场。但是,银行间市场还没有拓展到企业和居民,其主导功能远未充分发挥,未来发展潜力还很大。交易所债券市场在名义上可以允许社会投资者普遍参加,交易活跃,但其进一步发展受到交易方式的制约。凭证式国债市场是当前居民个人购买债券的主要渠道,但凭证式国债不能流通转让,因此只有一级市场,没有二级市场。表5 中国国债市场结构 市场性质 市场主体 交易方式 债券托管机构银行间国债市场 场外市场 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 现券、回购交易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交易所国债市场 场内市场 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企业、个人等 现券、回购交易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凭证式国债市场 不可流通转让 居民户 商业银行资料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 三大市场分割的格局使得投资主体被割裂,交易记账式债券的银行间债市和交易所债市以金融机构为主,个人主要持有凭证式国债,而难以参与到记账式债券交易中来,一个能够让社会所有投资者方便参加的统一的债券市场还没有形成。因此债券交易反映的中长期利率水平也没有足够的代表性,国债的基准利率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自1997年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之后,国债发行对GDP增长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对GDP年增长贡献幅度考察,自1998年到2001年,

国债投资带动经济增长分别约为1.5%、2%、1.7%、1.8%左右。2002年国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达到1.9%上下的水平。 图3 2000-2002年银行间、交易所及柜台国债发行规模状况。

(2)企业债: 2002年我国企业债的发行规模从上年度的144亿元增加到325亿元,全年共发行12只企业债券,信用级别均为AAA级,期限从3年到20年不等,票面利率全部采用固定利率的形式。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企业债发行出现向市场化走近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发行利率确定市场化,02中移动、02三峡债采用向投资者配售确定利率的尝试;发债主体多元化,02年发行的企业债中一改以往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的情况,以中国金茂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多家股份制企业榜上有名;担保主体多元化,商业银行成为担保人;适应市场需求推出了超长期债券。02三峡债成为国内首只20年期企业债。 由于股市的长期低迷,去年以来企业债受到投资者青睐。2002年发行的三峡债、移动债等供不应求,2003年伊始,企业债继续去年的火爆势头,上海久事债尚未公开发行价格便已出现“买不上,需要关系”的情况,年初正在发行的沪杭甬债据传也是很难买到,企业债回购交易业务的开展更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债和金融衍生产品,可转债具有鲜明的特点。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尤其是自从2001年4月28日《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及其三个配套文件出台以后,国内可转债市场的正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国内市场发行可转债达41.5亿元,而此前十年境内可转债发行总额仅为52亿元。《实施办法》出台后上市公司纷纷公布可转债发行计划,其规模达400亿元,尽管这些公司的发行计划还存在变数,但今后几年国内可转债市场发展前景可见一斑。

四.证券经营机构的发展状况 截止到2002年底,我国证券公司总数达124家,证券交易营业部2828家,从事证券期货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分别为72、422家。只有5家证券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超过30亿元,有17家证券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在15-30亿之间,其余都在15亿以下,平均每家注册资本金为8.42亿元,证券公司的注册资本金总额为1035亿元。 我国券商资产规模偏小、负债率高、数量较多、行业集中化程度低。而国外著名的大券商,如美林集团、摩根斯坦利、所罗门公司、高盛公司等,资产总额均为千亿美元以上,其中最大的美林集团为2130亿美元。美国有众多证券公司,大型券商占据支配地位。在日本,大券商在资产规模、资产管理等方面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野村证券、大和证券、日兴证券等占居了日本证券业的半璧江山。 在经营业务方面,我国证券公司业务范围狭窄,能运用的金融工具较少,创新意识薄弱。

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债市场、金融债券市场、企业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组成的,较为完善的证券市场体系,在吸引外资、加快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与西方发展已有百多年历史的证券市场相比,还很不完善和很不规范。具体表现在:(1)市场功能不完善,资源配置效率较低;(2)证券市场规模较小,品种单一;(3)市场结构不合理,A股与B股、H股分割市场相互分割;(4)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股权分割,运作不规范,企业缺乏持续发展能力;(5)投资理念不成熟。

第二章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剧烈的变革时期,产品创新速度的加快、投资理念的转型、监管手段的改变、行业竞争的加剧尤其是外资券商和境外投资基金的进入都将促使我国证券市场转型的速度和程度。去年以来的市场走势使投资者困惑不已,新的政策、新的投资机会、新的机构投资者、新的价值评估体系……传统的投资思路、分析方法在变幻莫测的市场面前黯然失色。人们不约而同地发现: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和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总结起来,这些变革表现为五个大的趋势。第一、市场创新系统化趋势。我国证券市场十三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创新的攻坚过程。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不但创新的步伐会越来越快,而且创新的层次将会由零散创新向系统创新进化,创新的协同效应会越来越显现。

从发展趋势看,我国证券市场创新将由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共同推进并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创新态势。

一、理论创新酝酿重大突破

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存在的核心问题是“理论创新”。证券市场目前仍然有理论禁区以及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偏差,从最初的姓社姓资争论,到国有资产流失,到照搬外国经验等等问题,都是由于不敢创新所造成。十六大明确指出理论创新是基础,这是前所未有的,要由理论创新带动制度创新。其实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都好解决,但是真正难解决的是认识问题,所以理论创新非常重要,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才有保障。我国证券市场是在小平同志的“摸着石头过河”理论和“大胆试”精神的指导下创建起来的,是在“十五大”提出的“股份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股份制是公有制的实现方式”等理论创新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可以遇见的是,我国证券市场必将在“十六大”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指导下成熟起来。这次十六大在资本市场理论上有三个很大的突破:一是要完善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同时也提出,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这些创新对证券市场来说,有利于普通居民积淀的储蓄转为投资,有利于激活庞大的非公有资本再投资,有利于促进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海外资本。二是确定按劳动、技术、资本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过去是不承认资本有贡献的,而现在说资本有贡献,这就是理论上的突破。三是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突破了发展资本市场的理论障碍。虚拟经济的发展还引发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革命。通过对经济史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为基本目的。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现在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不能不说体现了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远见卓识。尤其要注意的是十六大报告对资本创造价值的理论创新。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中国证券业现状 第五篇_2012-2015中国证券业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证券业现状】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2012-2015年中国证券业发展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1

目录

2012-2015年中国证券业发展分析 ..................................................................... 4

第一节 2012-2015年中国证券业发展分析 ............................................... 4

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成就显著 ........................................................ 4

二、证监会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 ................................................ 5

三、证券行业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迅速 ................................................ 6

四、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 8

第二节 2012-2015年中国证券业发展亮点透析 ....................................... 9

一、中国证券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 9

二、我国证券业积极创新拓宽业务 .................................................. 10

三、中国证券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 11

第三节 2012-2015年证券业区域市场发展分析 ..................................... 15

第四节 2012-2015年中国证券机构发展剖析 ......................................... 15

一、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现状简述 ...................................................... 15

二、证券市场资信评级机构发展状况 .............................................. 16

三、券商新设分支机构步伐加快 ...................................................... 16

第五节 证券机构各项业务发展状况 ........................................................ 17

一、经纪业务 ...................................................................................... 17

二、证券自营业务 .............................................................................. 18

三、证券承销与发行业务 .................................................................. 19

四、融资融券业务 .............................................................................. 19

五、其他主要业务 .............................................................................. 20

第六节 互联网对证券业商业模式的影响 ................................................ 21

一、券商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提出 .................................................. 21

二、互联网对证券业务的影响 .......................................................... 23

三、发展证券电子商务将是券商的必然选择 .................................. 24

2

四、券商电子商务商业模式选择 ...................................................... 24

第七节 中国证券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 26

一、制约中国证券业发展的因素 ...................................................... 26

二、风控需放在创新发展的首要位置 .............................................. 27

三、中国券商应对个股期权的准备工作 .......................................... 27

四、中国券商增加市场份额的途径 .................................................. 28

五、完善中国证券市场的对策建议 .................................................. 28

3

2012-2015年中国证券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12-2015年中国证券业发展分析

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成就显著

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

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启动,至2008年底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一项重大制度变革,为改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和定价功能,促进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市场创新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沪深上市公司

总市值达26.54万亿元

通过清理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加强信批监管和内控治理、推进市场化并购,我国上市公司质量明显提高。截至2010年底,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2063家,总市值26.54万亿元,流通市值19.31万亿元,分别较2005年底增长0.5倍、7.2倍和17.2倍。

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有效提升

通过稳步推进股票发行体制改革;完善交易所债券市场规则,稳步推进公司债券发行试点;推出可交易分离债,权证等新型金融工具等诸多措施,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显现。

推动市场主体创新机构投资者扩编

监管部门在健全证券业机构监管机制的同时,支持部分证券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直接投资、集合资产管理等创新业务,积极推动基金业创新发展;积极做好QFII和QDII试点工作;积极推动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加大投资资本市场力度;商品期货品种日益健全,涵盖了基本金属、贵金属、能源和化工、农产品等广泛领域;推出股指期货.

初步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大力发展主板市场,积极推动大盘蓝筹公司在主板上市;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板市场建设;稳步推出创业板,支持创新经济发展;推进场外市场建设,初步建

4

中国证券业现状 第六篇_2016年中国证券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分析报告

【2016年08月】

【中国证券业现状】

目录

第一节 证券行业基本面影响因素剖析 ... ...................................................................... ... 5

一、因素识别 ... .......................................................................................................... . 5 二、经纪业务驱动因素分析:日均交易量+佣金率 ... ......................................... .. 8 三、自营业务驱动因素分析:股市行情+债市行情 ... ..................................... ... 10 四、投行业务驱动因素分析: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并购重组、新三板业务

. 13

五、资管业务驱动因素分析:资产管理规模、管理手续费率 ... .................. ... 17 六、信用业务驱动因素分析:融资融券业务日均余额、股权回购规模、利率

. 20

第二节 证券行业形势分析 ... ............................................................................................ ... 22

一、股票市场形势:既影响业绩又影响估值 ... .................................................... . 22 二、行业发展形势:行业空间越来越大,竞争趋向激烈 ... .............................. .. 23 第三节 重点券商公司分析 ... ............................................................................................ ... 30

一、山西证券 ... ........................................................................................................... .. 30 二、长江证券 ... ........................................................................................................... .. 31 三、国金证券 ... ........................................................................................................... .. 31 四、华泰证券 ... ........................................................................................................... .. 32

图表目录

图表 1:证券行业营业收入结构(2011-2016Q1) ... .................................................... . 5 图表 2:证券行业基本情况——总资产规模(亿元) ... ............................................. .. 5 图表 3:证券行业基本情况——经纪业务净收入(亿元) ... ................................... ... 6 图表 4:证券行业基本情况——自营业务净收入(亿元) ... ................................... ... 6 图表 5:证券行业基本情况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42663/

推荐访问:中国证券业协会 中国证券业发展现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