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望天门山课后反思

望天门山课后反思

时间:2018-12-02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第一篇:望天门山课后反思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兴庆区第九小学 语文 陈辉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众多丰富的课程资源中,教材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课本的插图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插图在教材中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当今课改的浪潮中,若在公开课中没有多媒体的介入,似乎就不能体现出新课程的时代气息。教师往往是费劲心思查找各种各样的资料,将唾手可得的课本插图置之不理,舍近求远。虽然现在小语界倡导“务本、求简、务实”的家常课,但仍有许多教师抛开教材中插图或是对插图进行简单的处理,使课本那些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变成一幅漂亮的图画,浪费资源。

插图是编者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特点,精心安排绘制的。它是教材的“第二语言”,作为课堂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插图,能帮助学生轻松地识字、释字、学文。充分运用这些插图,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插图的有效利用。在教学

古诗《望天门山》时,我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是核心。小学生对画面的感兴趣程度往往比文字更强烈,利用学生们的这种心理趋势,结合插图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让他们从色彩鲜艳的图画中去感悟文字背后的魅力。

理解古诗意思对于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古诗的句子含义深刻,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所以通过运用课文插图加以点拨,往往能收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望天门山》时,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插图,并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边看视频,边想象诗的画面。《望天门山》这首诗要求背诵,对于一些学生会有一些难度,而多数学生虽然古诗会背了,但对诗意理解起来十分困难。书中的插图,既反映古诗内容,又突出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是帮助这学生理解记忆的好材料。 所以,导入新课后,我就讲学生的视线引入书中插图,让学生在观察插图的过程中说一说图上有哪些景物,接着让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画面上的内容。所以在教学《望天门山》时,我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直观手段,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时候,通过观察插图,让学生说说插图上有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给图片赋予文字,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想象能力,然后结合古诗内容,与插图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古诗诗句的意思。

教学《望天门山》这首诗,课文插图成了辅助学生学习古诗的一种手段,是学生理解古诗诗句的一座桥梁。不仅降低了学生理解诗

意的难度,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完这首古诗,我播放配乐,学生试着有感情朗读古诗,达到熟读成诵。和以往的教学古诗的方法相比,这样学生学得更轻松,更高效,一节课下来,大多数学生能边看插图边说出每句诗句的意思,能够当堂背诵这首诗。

第二篇:望天门山课后反思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汉滨区培新小学 周 蓓

《望天门山》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1课。这首诗是李白25岁时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的。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古诗主要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教学本课时,我觉得以下几方面做得比较好:

一、激趣导新,顺理成章

中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比较重,导入新课时,我以两个甲骨文入手,激发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对于“门”字的认识,孩子解决的比较顺利,但在“天”字的认识上,孩子们发什么较大的争议,顺势教会孩子观察字形,想象字义,猜猜汉字,孩子们觉得非常有意思。板书课题后,充分发挥汉字表意的作用,引导孩子们从“天门山”三个字入手,猜猜这会是一座什么样的山?有的孩子回答道:“这是一座高大雄伟的山。”马上就有学生表示不同意见,觉得这样说只是解释了“天”字,应该是一座中间有个大洞的高大雄的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门”字,孩子们立刻表示赞同,甚至觉得很神奇,也对天门山充满了猜测,这位学习本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打破常现,紧扣关键词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给了学生们充足的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了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引导让学生

抓住诗中的关键词,汇报“体会到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 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三、创设情景,以读为本

读通诗句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也是理解诗中蕴含的情谊的基础。在教学本首诗时,我始终坚持将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体现了读的层次性,指导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

四、加强了课内外的结合

课堂上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互,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终生有益。特别是课后作业的布置:“除了学过的,同学们再找一两首描写祖国山水的古诗,我们开一个祖国山水古诗交流会。”以此打破课内外的界限,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当然再好的语文课,也会有瑕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经过课后

细细的回味,觉得自己在引导孩子们体会四个动词的妙用时,由于引导性的语言不够明确,孩子们没能完全从动词上体会到山的奇险,水的磅礴,这和我课前的预设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篇:望天门山课后反思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高松珍

教风:爱生 乐教 勤研 善创 学风:勤学 善思 乐究 爱创

第四篇:望天门山课后反思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与反思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自制的谱曲的诗句和李白其它山水诗的课件。【望天门山课后反思】

2、 学生准备:朗读古诗,平时积累一些李白的诗歌。

教学重点:

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

感悟诗境。

课前谈话:

师:听说你们很聪明,那我考考你们。(板书:山),什么字?你能说带有山或与山有关的成语吗?喜欢游山玩水吗?都游过哪些山?还想去游哪些山?

【望天门山课后反思】

一、揭题

老师带你们去游天门山,怎么样?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板书:望天门山。

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

1、刚才让老师领略了你们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现在再去过难关,有信心吗?底气不足呀。 会读这首诗吗?自己大声读读。

你们刚才的表现也激起了老师的表现欲,我也要读一读。(师范读,生鼓掌。)能说说你为什么给我掌声吗?

现在你们是否也想读?你觉得我哪里读得不错,欣赏我的,你可以学习我的,如果你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你就读出你自己的感觉。

男生来读读。女生来读读。全班一起读。

2、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首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再去读读、找找、划划。

反馈: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3、我还知道你们班画画水平很不错的,来展示一下吧,把这首诗画出来。想要把这首诗画好,该做些什么准备?(读诗、读懂诗的意思)

生自由作画。

谁来向各位展示一下自己的佳作,说说自己画中的得意之处。根据生的回答追问你为什么这样画?有何依据?

三、想象,领悟诗意

1、师也画一画,板画天门山。这是——?天门天门,顾名思义就是天上的门,可见——?能用“天门山真什么”来说说吗?(高、俊秀、险„„)

是呀,难怪诗人写到天门山犹如被江水冲击而隔断似的,这么雄伟这么有气势,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哪!

2、师板画江水回旋、向北流。老师画的是什么?(水)怎样的水?(碧水)碧水还可以说什么水?(清清的水、绿绿的水、干净的水„„)这样的水流到天门山的时候,由于山势的阻挡,产生回旋,转向北流了(师结合板书加上手势来说)。【望天门山课后反思】

现在,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什么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水狠狠地、猛烈地撞击岩石,发出哗哗、很响的、震耳欲聋的声音„„)大自然的景色真是秀丽神奇!

其实我画的水是一条江,叫什么?(楚江)楚江又叫什么?(长江)在古代,长江在天门山之前的中游流经战国时期的楚国地域,被称为楚江,天门山之后的下游流经吴国地域,被成为吴江。

我画的其实就是诗里的哪几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师神情并茂读这两句诗。你也想读读吗?我们比赛读,你们不先练练吗?指名几位生读,评读,评出优胜者。

3、你们读出了山的气势,山的磅礴,诗里还有写山的吗?(两岸青山相对出)这又是怎样的山呢?(请两位生来表演,为了显示山的高大,可以向上伸手臂并向中间靠拢点,演示山向中间突出的样子)师板画两岸的青山,同时板画孤帆和太阳。

4、看看老师又画了什么?怎样的小船?怎么行驶的?从孤帆你还能联想到什么?(作者在这船上欣赏风景,被美景陶醉了,写下这流传千古的佳作。)

刚才我画的是哪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师做手势范读,生练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四、诵吟古诗,拓展积累

1、这么美的诗,能积累下来吗?可以做做动作背。生自由背诵,指名背,齐背。

2、在古代,古人可不像你们这样读诗、背诗,他们是吟诗,吟唱诗歌,也就是把诗歌唱出来。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古人,唱一唱诗。课件出示:谱上曲的诗句。

师唱,生跟唱,师生齐做动作唱。

3、知道这么精彩的诗是谁写的吗?对李白你了解多少?

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诗人,背后人誉为“诗仙”,现存诗歌将近1000首,其中有很多是写山水的,你还知道李白哪些写山水的诗?

老师也找了几首,给同学们欣赏。课件出示:《独坐敬亭山》、《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天门山》。

五、结语

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一多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还有很多诗人和他们的诗歌也很有名,千古流传,等着你们去欣赏,去诵读。

六、板收设计:

天门 断

【望天门山课后反思】

楚江 开

望天门山 碧水 回 热爱祖国山河

青山 出

孤帆 来

七、教学反思

《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而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整节课,我注重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感悟。我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李白的资料,让他们来介绍李白,想一想李白写过什么诗?接着我导入:“看来你们对李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诗《望天门山》。”我在课前制作了课件,我让学生来观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从而学生对天门山有了大致的了解。 接下来让孩子们朗读《望天门山》这首诗,让学生说说这首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孩子们积极思考,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结合观看的课件,一下子就说对了“壮观”。我接着问: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我对难点适当点拨,抓重点字“回”“出”理解这首古诗,结合课件感悟这首诗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在我的引导下,他们既认识到了天门山的险,又感悟到了楚江的波涛汹涌。学生理解了这首诗。但课上仍有不足之处,今后要注重对所有学生的关注,注重引导。

第五篇:望天门山课后反思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望天门山课后反思】

第六篇:望天门山课后反思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与建议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与建议

教学反思

一、打破常现,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为了改变串讲串问的教学结构,我抓住重点进行教学。两首古诗没有平均地使用力量。《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相比,第二首易学好懂。于是我把第一首诗作为教学重点,又抓住第一首诗中插图的运用,为重难点的突破口。因此,增大了这节课的教学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

二、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1.自学时间充分。

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同时渗透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潜移默化培养自学能力。

2.质疑环节落实。

在汇报了读懂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而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水平。如,“出’是“出现”的意思,为什么这里不用“像”为什么“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张老师并不急于解答这些问题,而转向全班学 生:“谁帮他解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家怎么想”很巧妙地把“球”又传给了学生。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第二首古诗。

基于《饮湖上初晴后雨》浅显易学的特点,学习这首古诗时,我宣布:“对于这首古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这样的安排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习,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课堂气氛热烈。

第七篇:望天门山课后反思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驻操营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教完古诗《望天门山》后,对此我有了一些体会。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通过学习学生已经能读、能背了。但“古诗”这种语言材料是一种结晶体,蕴藏着很深的智慧和哲理。通过调查发现,他们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连诗中的一些字还不认识,字音读不准,字形不清楚,对于诗意及蕴含的道理还不明白。本节展示课让学生展示自己作品时,感受学习古诗的快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他们能说的喜欢自己说。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先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组,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这首古诗理解和喜爱,从而更加喜爱古诗学习更多的知识。

但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比如在表演组表演时,学生和老师的配合不好,音乐放的快,学生表演不稳,歌唱组的形式过少,应该用更多的形式唱唐诗。

不过,不管是得还是失,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收获。

郝俏俏

2012年6月15日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509069/

推荐访问: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望天门山课后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