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美文 > 新秀美文 > 少数民族加分

少数民族加分

时间:2018-01-28   来源:新秀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新秀美文】

少数民族加分 第一篇_甘肃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15

甘肃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15

保留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考生加分项目

5月15日,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印发甘肃省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实施方案,决定取消9个加分项目,包括5项全国性加分项和4项甘肃省地方性加分项;保留了个7加分项目,包括5项全国性加分项和2项甘肃省地方性加分项,新政2018年正式实施。"

根据《教育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教学〔2014〕17号)精神,保留的全国性加分项目和分值有:对报考汉语言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保留的甘肃省地方性加分项目和分值有,长期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报考省属院校理工、文史类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对边疆、民族、特困地区的考生,采取专项计划、定向招生等政策予以照顾。同时规定,各类考生享受照顾加分不累计,投档录取时只加一项最高分。预科生、定向生、中职生、高水平运动员投档录取时不享受照顾加分。

少数民族加分 第二篇_保留并完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

保留并完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

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依据法律,遵循规律,结合实际,坚定不移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学前教育阶段基本普及两年双语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普及双语教育。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根据《决定》,到2020年,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民族地区学前两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80%、70%。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实现标准化,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努力消除辍学现象,基本实现县域内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普职比大体相当,中职免费教育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断增加,高考录取率不断提高,学科专业结构基本合理,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升。

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决定》要求坚持依法治教。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民族教育综合改革,扎实推进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治校,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各民族师生法律意识。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有关宗教法律法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不得在学校传播宗教、发展教徒、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宗教活动、建立宗教组织。

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

《决定》要求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坚持不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在全国小学高年级、初中开设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课,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在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含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下同)开设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

保留并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

《决定》还要求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按照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统一要求,保留并进一步完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推进民族地区和内地西藏新疆班毕业生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逐步探索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公平、多元的录取机制。完善高校民族班、民族预科班招生办法,探索实施高校民族预科阶段结业会考制度,不断提高培养质

量。

少数民族加分 第三篇_对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分析与思考

对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施行至今,在培养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人才,促进少数民族教育水平发展方面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已经不全然适用。因此,笔者特针对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以求实现民族考生间受教育权的真正平等。

【关键词】少数民族;汉族;高考加分政策;教育平等

一、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发展历史

我国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自新中国建立之初延续至今。1950年5月,教育部在《关于高等学校1950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中提出兄弟民族学生“考试成绩虽稍差,得从宽录取”。[1]此后1951年、1953年的高校招生中均强调了类似规定。1953至1961期间,提法为“同等成绩、优先录取”。1962年8月,教育部与中央民委《关于高等学校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学生的通知》中,提出“可以给予更多的照顾”。[2]恢复高考后,教育部在《关于1978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少数民族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及录取分数段,可适当放宽”。[3]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中,较详细的规定了对不同类别的少数民族考生的照顾政策,提出“适当降低分数,择优录取”。近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更加明确和详细地规定了不同情况的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和照顾办法,且加分一般不得超过20分。

二、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合理性

(一)法律依据

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施行是存在法律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4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高等教育法》第8条“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为少数民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第9条“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和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民族区域自治法》

第71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新生的时候,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第21条也规定了“各类高等学校面向民族自治地方招生时,招生比例按规模同比增长并适当倾斜。对报考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录取时应当根据情况采取加分或者降分的办法,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从上述的法律法规中可以看出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是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以保护少数民族考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人才为目标的国家教育政策。

少数民族加分 第四篇_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认知情况调查

摘 要:本文调查了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对待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态度。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待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普遍持理解支持的态度,而相关政策的具体制定和实施过程才是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引起诸多争议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少数民族 高考加分 高校

一、研究背景

为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满足少数民族考生获得优质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中国政府特别制定了专门针对少数民族考生的一系列高考优惠政策。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得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文化和教育上有了更深入的互动,不同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得以不断改善,而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也能享受到越来越优质的、甚至与汉族考生相同的丰富的教育资源。针对民族考生的优惠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身份造假”、“搭便车”、“高考移民”现象,造成了新的不公平,这使得近些年来整个社会对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进行补充、修正和不断完善的需求越来越旺,呼声越来越高。

论文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了高考考籍在内蒙古自治区(即拥有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资格)的大学生对待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态度。选择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因为这些被调查者作为考生参加过高考,并曾经作为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有所接触和了解。根据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规定,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考生可在高校投档分数线下降低10分投档,并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用。而在实际执行中,“降低10分投档”与“加分录取”基本具有相同的效果,也即我们所说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根据实际情况也为了方便调查,问卷分析中将被调查者分为两类:以汉族为代表的不享受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民族,和以蒙古族为代表的享受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民族。

【少数民族加分】

二、研究设计

此次调查的时间为2013年10月15日~11月15日,调查对象为高考考籍在内蒙古的150名在校大学生,而选择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刚刚参加过高考,对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这一与他们的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深有体会。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态度。问卷采取随机的方式进行发放,并由网络渠道回收。问卷发放150份,回收144份,回收率为96%。本次研究采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19对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笔者的假设,不同民族对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态度会有不同,作为非少数民族的汉族由于无法享受加分政策,可能倾向于认为高考加分不公平;而享受了高考加分政策的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和俄罗斯族可能更倾向于认为该政策很公平。为了对不同民族学生对待高考加分的态度进行比较,笔者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

1.你是否同意:高考给少数民族加分很公平。

a.很不同意(15 10.42%)

b.不同意(22 15.28%)

【少数民族加分】

c.一般(62 43.06%)

d.同意(35 24.31%)

e.很同意(8 5.56%)

调查结果表明,在涉及公平问题时,最多的大学生选择了“一般”,这个比例占到43.06%(62人)。选择“同意”和“很同意”的共43人(29.87%)。有15人(10.42%)选择了“很不同意”,22人(15.28%)选择了“不同意”。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态度呈现正态分布,多数大学生持相对中立的态度,而选择d、e项即认为高考加分公平的大学生

多于选择a、b项即认为该政策不公平的大学生。

通过以民族为自变量、以对待公平性的态度为因变量的交叉分析,我们可以发现:100%的蒙古族在校大学生的答案集中在c、d、e,其中选择同意和很同意的共17人,占62.96%。而汉族在校大学生共有36人选择ab,共占33.14%。相比之下,汉族在校大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不公平,而蒙古族在校大学生认为公平,但在两个民族中持中立态度的大学生仍占多数。

由此,我们可以假设认为学生在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上的总体态度还是持比较积极的肯定态度,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对立现象并不太明显。但正如人们已经注意到的,在接受有关态度调查之时,被调查者往往会顺应当前主流的社会价值或舆论,抑或是为表现自己心胸的豁达而夸大自己的肯定态度。为此,本项研究尝试提出多个问题,以探明其对高考加分政策的真实态度。

2.你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理解(多选)

a.体现了民族地区之间的平等,加强了民族团结 (66 45.83%)

b.偏远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不能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给他们加分以示高考公平(95 65.97% )

c.政策本意是好的,但执行过程中发生偏离,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制定之初的目的背离(95 65.97% )

d.这一政策对非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不公平,应及时调整 (33 22.92%)

e.这一政策已经无法适用于社会现状,应该立即取缔 (17 11.81%)

f. 其他(1 0.69%)

从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选择b“偏远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不能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给他们加分以示高考公平”的人数共95人,占65.97%,选择c“政策本意是好的,但执行过程中发生偏离,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制定之初的目的背离”的人数共95人,占65.97%,二者并列为选择人数最多的选项。此外有66(45.83%)人选择a“体现了民族地区之间的平等,加强了民族团结”,共有50人(34.73%)选择了d项和e项。【少数民族加分】

与第一题的正态分布结果相对照,这道题中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肯定与高考加分的执行过程的否定达到相同的比例。这说明内蒙古地区的在校大学生对高考加分政策的制定

初衷和目标表示理解,但其具体的实施方案仍有待补充,具体的实施过程仍有待完善。 仍以民族为自变量、对待高考加分政策的态度为因变量进行交叉分析。汉族学生选择最多的选项为c(70.54%),其次为b(64.29%)和a(44.64%)而蒙古族学生选择最多的选项为b(77.878%),其次为a(55.56%)和c(48.15%)。虽然顺序不同,但排名前三的abc体现了不同民族在校大学生对高考加分政策的冲突不大。有趣的是,在d选项上,汉族在校大学生的比例为22.32% ,而蒙古族在校大学生的比例为25.93%,高于汉族在校大学生,这甚至有悖于我们的预测,也更进一步证明了不同民族在校大学生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态度冲突不大。

在基本的态度调查之后,笔者引入两个具体“情景”做进一步的探究。

3.以下四项你更同意哪一个

a.优先录取裸分高的在校大学生(94 65.28%)

b.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7 4.86%)

c.以上两项都同意(21 14.58%)

d.以上两项都不同意(19 13.19%)

分析数据可知,将学生引入一个更加可感的具体情境时,表现出的个人态度更加清晰: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认为:裸分高的才是“真英雄”。94人(65.28%)支持“优先录取裸分高的在校大学生”,仅有7人支持“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这样看来,即使是在校

大学生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态度普遍中立,甚至是倾向于理解和支持,但在涉及具体情境时,表现出的态度则有所变化。

通过以民族为自变量、以态度为因变量的交叉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汉族在校大学生一边倒地选择了a“优先录取裸分更高的在校大学生”,这一比例为73.21%,而蒙古族在校大学生选择这一项的比例仅为37.04%。汉族在校大学生仅有2.68%选择“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而蒙古族在校大学生的这一选项比例为14.81%。有趣的是,有33.33%的蒙古族在校大学生选择了c“以上两项都同意”。

与以上两题中在校大学生不分民族的中立和倾向支持的态度不同,在这道题中不同民族的在校大学生态度差异较大。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设想,笔者在此处引入了对比比较。

4. 通过参加竞赛获得高考加分和少数民族加分相比,您认为

a.二者都很公平(46 31.94% )

b.参加竞赛获得加分比起少数民族加分更让人信服(61 42.36%)

c. 少数民族加分比参加竞赛加分更加让人信服(7 4.86%)

d. 二者都不公平 (28 19.44%)

通过以民族为自变量、以态度为因变量的交叉分析我们发现,49.11%的汉族在校大学生认为b“参加竞赛获得加分比起少数民族加分更让人信服”,28.57%的汉族在校大学生认为a“二者都很公平”。而与此相反的是有14.81%的蒙古族在校大学生认为b“参加竞赛获得加分比起少数民族加分更让人信服”,而有51.85%的蒙古族在校大学生认为a“二者都很公平”。而对于c“少数民族加分比参加竞赛加分更加让人信服”仅有4.46%的汉族在校大学生和7.41%的蒙古族在校大学生表示认同。

由以上的数据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态度。但是在实际情境中又有不同。接下来着重研究造成不公平感的因素。

5.如果你认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对汉族在校大学生不公平,以下哪项更能表达你的看法?

a.当地少数民族与汉族享有相同的教育资源,与照顾落后地区的初衷相违背 (13 35.14% )

b.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导致民族身份造假问题,引起更大的社会不公平 (23 62.16%) c.其他 (0 0%)

d.说不清 (1 2.7%)

认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不公平的在校大学生中,62.16%认为这会导致民族身份造假,这与上题中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相互印证。政策的执行中存在问题和偏差。

6.如果你认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对汉族在校大学生不公平,你认为以下哪种政策更公平?

a.取消对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的高考加分政策(3 8.11%)

b.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但给予少数民族其他形式的照顾 (15 40.54%) c.仅对内蒙古偏远和教育落后地区,不分民族的高考加分 (13 35.14%)

d.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给任何人和任何地区特别的照顾(6 16.22%)

这道题可以看出,尽管答题者都认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不公平,但要求彻底取消这项政策并不予少数民族任何照顾的比例并不大。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选择对少数民族采取其他形式的照顾。这说明,大学生们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是表示理解和认同的,但对其具体的操作过程仍有不满,其中的具体以何种形式给予照顾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伪造民族身份问题才是大学生认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不公平的最重要因素。

三、小结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公平公正,是高考的立身之本。当然,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是促进少数民族考生享受公平资源的唯一出路,但从短期来看,不断完善少数民族的高考优惠政策仍是政策有关部门的必然选择。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国与国、省与省、甚至地方与地方之间,总会有生活条件方面的某种不平等的存在,这种不平等可以减小到最低的程度,但是永远不可能消除。”我国政府只有通过采取更灵活的照顾优惠政策,才能既帮扶和照顾少数民族考生,又不损害汉族考生的利益,才能使少数民族高考优惠的各项政策得到全社会更广泛的接受和认可,才能使高考加分政策尽可能多地维护社会正义与公平。

少数民族加分 第五篇_最全的2016年各省高考加分政策及调整汇总

高考季

更多高考政策信息

天天象上高考季:最全的2016年各省高考加分政策及调整汇总

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教育部出台的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和“优先录取”3种加分形式。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

各省加分形式汇总 一.增加20分

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有下面几类:

1、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受到省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者。

2、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

3、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 4、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 5、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和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全国运动会、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世界中学生体育比赛选拔赛获前六名以及参加上述比赛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均须经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全省统一认定。 二.增加10分

考生包括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及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籍考生以及烈士子女。 三.优先录取

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的子女以及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的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的子女报考高校、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享受优先录取。 加分政策还对退役军人的加分投档作了明确规定:自谋职业的退役军人,可以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以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20分投档。【少数民族加分】

各省加分政策汇总

高考季

高考季

高考季【少数民族加分】

高考季

少数民族加分 第六篇_公平角度下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解读

公平角度下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解读

摘要 2009年重庆高考文科状元的造假民族身份引起了舆论各界对民族考生高考加分录取政策的广泛讨论。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的存在是由于自然、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根据罗尔斯的平等自由原则和差别原则,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的存在也是合理的,但是容易造成双重不公平现象,因此,各省在制定相关细则时,不应单一根据民族身份来确定加分以否,而应该根据区域来确定加分考生的范围。

关键词 教育公平;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由于部分汉族考生身份造假现象受到人们诟病,有的人甚至质疑这项政策的公平性。这项政策是本身有失公平还是执行的过程中产生了问题?要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我国民族教育的特殊之处。

一、我国民族教育的特殊之处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各个民族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多文化相互融合的状态。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社会里,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特殊政策的执行,民族教育也不例外。有学者认为,可以从自然、历史、社会、文化等角度来分析这种特殊之处。

从自然因素上来说,少数民族多居住在内陆高原地区、偏远的山区以及草原和林区,虽然他们的聚居地区占了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但是这些地区往往远离城镇、交通不便、信息也闭塞。同时在自然条件的制约下,学校布局不合理,师资水平不高,师资结构不合理,因此,民族教育和民族地区教育的总水平低。

从历史因素上来看,自古到今,中华民族都是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整体,少数民族形成大“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费孝通先生认为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我国民族现状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与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在这样的格局下,要想全面发展全民的教育事业,不仅要考虑汉族的教育发展,还要考虑少数民族的教育的特殊状况。

从社会因素来说,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各地的所处的社会阶段水平水平差异较大,汉族地区基本处于社会阶段的较高水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水平则相对落后,少数民族教育的整体水平偏低,因此这也是国家在发展教育事业时采取相关优惠政策的原因之一。

从文化因素上来说,少数民族有其悠久的历史,形成的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大多数也保存到了今天。因此在制定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政策的时候,不仅要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免受主流文化毁灭性的冲击,还要提出适宜民族文化发展的相关课程,这种文化的传承是少数民族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的来说,由于少数民族教育所具有的这种特殊性,即少数民族的教育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要从社会现实出发,承认差异,制定民族教育相关优惠政策,来保证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二、加分政策:形式上的公平

公平和正义一直是人类所追求的最终理想。美国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提出了正义的两个原则:“1.每个人每一个人对于一种平等的基本自由之完全适当体制都拥有相同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而这种体制与适合于所有人的同

少数民族加分 第七篇_甘肃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15

甘肃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15

保留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考生加分项目

5月15日,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印发甘肃省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实施方案,决定取消9个加分项目,包括5项全国性加分项和4项甘肃省地方性加分项;保留了个7加分项目,包括5项全国性加分项和2项甘肃省地方性加分项,新政2018年正式实施。"

根据《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教学〔2014〕17号)精神,保留的全国性加分项目和分值有:对报考汉语言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保留的甘肃省地方性加分项目和分值有,长期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报考省属院校理工、文史类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对边疆、民族、特困地区的考生,采取专项计划、定向招生等政策予以照顾。同时规定,各类考生享受照顾加分不累计,投档录取时只加一项最高分。预科生、定向生、中职生、高水平运动员投档录取时不享受照顾加分。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yc/414418/

推荐访问: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取消少数民族加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