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美文 > 新秀美文 >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时间:2018-01-21   来源:新秀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新秀美文】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第一篇_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唐·杜甫:《绝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唐·王维:《鹿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关山月》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南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祯:《将至桐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的:《山居秋瞑》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南宋·辛弃疾:《鹧鸪天》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唐·刘禹锡:《浪淘沙》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宋·王安石:《庆申正月游齐安》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第二篇_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古代诗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古代诗

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哲理。

[注释]

潋滟:形容水波相连,荡漾闪光。

方好:正显得美好。

空蒙:形容云雾迷茫,似有若无。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县)西,所以称为西施。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钱 塘 湖 春 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贸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山西),曾祖父白温迁居下圭(今陕西渭南),遂为下圭人,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表达平易浅近,贴切流畅。现存白诗近三千首,数量当推为唐代诗人之冠。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在文学上,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潮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等名篇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背景介绍]

白居易是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而在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剌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

[词语注释]

春行:春天散步。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

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贾公亭,今已不存。

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这里指下垂的云彩。

暖树:向阳的树。

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

浅草:初春的草,尽管很多,但还不很高。

没(mò):隐没。

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行不足:游赏不够,即反复游赏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 南 好,

风 景 旧 曾 谙。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 能 不 忆 江 南?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第三篇_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早发白帝城(李白)【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9.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1.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 两岸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

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2、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

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第四篇_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

望洞庭 独坐敬亭山 忆江南 刘禹锡 李白 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 众鸟高飞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潭面无风镜未磨。 孤云独去闲。 日出江花红胜火, 遥望洞庭山水翠, 相看两不厌,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银盘里一青螺。 只有敬亭山。 能不忆江南。 鹿柴 望庐山瀑布 望天门山乌衣巷 王维 李 白 李 白 刘禹锡 空 山 不 见 人, 日照香炉生紫烟, 天门中断楚江开, 朱雀桥边野草花, 但 闻 人 语 响。 遥看瀑布挂前川。 碧水东流至此回。 乌衣巷口夕阳斜。 返 景 入 深 林, 飞流直下三千尺, 两岸青山相对出, 旧时王谢堂前燕, 复 照 青 苔 上。 疑是银河落九天。 孤帆一片日边来。 飞入寻常百姓家。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第五篇_关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

关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第六篇_描述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孩子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对于提高孩子的爱国情感是非常重要的,益智堂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描述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小朋友在读诗的过程中,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一、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五、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以上的这些古诗,都是古人在感慨自己的大好河山,搜索益智堂更多幼儿早教知识哦,其中流露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小朋友在读这些古诗的时候,也是不是有这样浓厚的情感。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第七篇_经典描写大好河山的名诗

古代诗词,灿若星河。古代文人墨客喜欢用诗词来表达丰富情感,特别是借景抒情,其中不乏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描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小编选了几首借景抒情的经典诗篇,这些地方你都去过吗?这些古诗你都读过吗?

名楼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题岳阳楼

【唐】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同崔邠登鹳雀楼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恨犹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名山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咏华山

【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游黄山

【宋】朱彦【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 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名湖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太湖秋夕

【唐】王昌龄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第八篇_描写祖国山河的成语大全

1、江天一色:形容江面宽阔,水天相接。

2、气壮山河: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3、千山万水: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4、万里河山:河山:祖国领土。形容国家领土幅员广阔。

5、气壮山河: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6、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

7、祥风时雨:形容风调雨顺。多比喻恩德。

8、涂歌里咏: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同“涂歌邑诵”。

9、大好河山: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10、壮丽河山:指祖国的山山水水宏壮美丽。

11、物阜民丰: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12、风调雨顺: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13、光复旧物:光复:恢复;旧物:旧有的东西。指收复曾被敌人侵占的祖国山河。

14、故宫禾黍: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

15、山光水色: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16、千仓万箱: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

17、江山如画:山川、河流美如画卷。形容自然风光美丽如图画。

18、雨顺风调: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19、锦绣河山: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20、地大物博: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21、民安国泰: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22、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23、麦穗两歧:一根麦长两个穗。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24、五谷丰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同“五谷丰登”。

25、绿水青山:泛称美好山河。

26、民安物阜: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27、名山大川:泛指有名的高山和源远流长的大河。

28、江河行地:江河永远在陆地上奔流。比喻事情明显,无庸置疑,颠扑不破。

29、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30、麦秀两歧: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31、十雨五风:十天下一场雨,五天刮一次风。谓风调雨顺。

32、故土难离:故土:出生地,或过去住过的地方,这里指故乡、祖国。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33、涂歌邑诵:路途邑里的人全都歌诵。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

34、穰穰满家: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35、气壮河山: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同“气壮山河”。

36、巴山蜀水: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37、国泰民安:泰:平安,安定。(

38、五谷丰登: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39、麦秀两岐:岐,同“歧”。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同“麦秀两歧”。

40、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41、时和岁稔: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42、时和年丰:和:和平;年:年成;丰:盛,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43、十风五雨:十天一刮风,五天一下雨。形容风调雨顺,气候适宜。

44、江山如故:故:从前。高山大河面貌依旧。多用于比喻物是人非。

45、民康物阜: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第九篇_2015小学创建国学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小学创建国学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中华经典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经典古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多年来我校一直将“国学特色学校”传承、继续,并将之发扬广大,在全体师生中深入开展了国学特色学校,切实做到了全员参与,全员投入,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如今已成为我校的一大教育特色。现将近年来我校开展国学特色学校情况进行简要汇报。

一、围绕一个核心

“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最终目的,我校开展的国学特色学校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切实发挥我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下的经典文章特有的艺术感染力、思想启迪效果,在建设书香校园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陶冶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让国学特色学校不仅成为弘扬文化、承续传统的过程,更成为学生素质成长的过程,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二、发挥两大功效

1、让读书成为习惯!

2、用经典唤醒灵魂!

三、集合各方力量

1、学校的职责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为了使家长、学生认识到经典诵读的意义,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我校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诵读经典的好处,同时,我校还积极创设诗意盎然的环境,如在校园的墙壁、专栏、楼梯上张贴名言警句,经典诗文等作品,将经典诵读内容放大张贴于各个教室内墙,让学生在感受到由书香形成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陶冶的基础上浸润着学生的心灵,陶冶着学生的性情,开拓着学生的视野。

(2)成立机构,组织落实

学校成立以校长xxx为组长的“中华诵·国学特色学校”领导小组,制定“中华诵·国学特色学校”规划,安排师生全员读书活动,指导活动开展,督促检查各项活动落实情况,评核活动成果。

(3)成立社团,引领前行

学校专门成立“经典诵读社”,由教导主任闫云霞任专职辅导老师,组建由省市级骨干教师、舞美老师等组成的师资队伍,指导学生社团研究经典、宣讲经典,组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引领我校的国学特色学校不断向前发展。

2、社会的支持

学校国学特色学校的顺利开展还得到了各级部门领导的关心以及社会群体的支持,保证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我校与鲁山义工站密切联系,组织社团学生走向社会,参加义工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也在适当的时间邀请相关人员参与到我校的活动当中,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宣传推广作用。

3、家长的配合

在每学期开学的家长见面会上,我校切实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并在国学特色学校要求中对家长也做了一些时间、次数、质量等方面硬性要求,在为了孩子成长的共同利益下,家长们都能欣然接受,并也较好的落到实处,为学校国学特色学校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个监督反馈的作用。

四、形式四个结合

1、经典诵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我们首先在语文课堂上加强经典诵读工作的尝试练习,尤其侧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上。此外还可以加强与音乐课的联系,利用音乐课教学生唱古诗,并在课前、集会时吟唱,让师生感受经典的音乐美、韵律美,在歌唱中进一步识记经典。并把这种吟唱用到集会、课间、路队,取代以前单纯的唱歌形式。

2、经典诵读要与课余时间相结合

经典诵读形式为每天三个时段,分别为晨诵,即早读前10分钟,按照学校专用的语音提示统一进行,各年级晨诵要以学校指定推荐的教材为主,达到熟诵的要求。(

3、经典诵读与各种活动相结合

(1)利用升旗仪式进行班级诵读,红领巾广播站开展诵读展示。各中队以主题班队会、宣传阵地、学习专栏、书画、手抄报、读书笔记为平台,以传统的节日纪念日和重大节庆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诵经典、讲经典、画经典、唱经典、演经典”活动。

(2)创办校级 “经典诵读黑板报”, 每月一期, 传播经典文化,普及经典知识,提升校园人文环境。

(3)每月同级进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分享读书成果,展示读书笔记、手抄小报、书画作品,教导处、大队部进行评价考核,促进全校读书活动持续发展。

(4)学经典,画经典。学校定期举行“学经典美文,展书画才华”活动。“诗如画,画如诗”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将书法和绘画与诗词进行整合,让师生对经典诵读歌唱后再写一写,画一画。通过书画表现经典意境,感受诗词的艺术美。既陶冶情操,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又能加强学生对书画的理解。

(5)每年4月定为“经典诵读展演节”,进行一年一度全校大型诵读展演。学校通过展演活动,组织学生根据经典美文的内容,通过情景再现、小品、快板、舞蹈、戏曲等形式,将经典美文、音乐、表演等结合在一起,让师生学习接受中华传统文华和艺术美的熏陶。

(6)举行“诵读中华经典,理想点亮人生”等主题征文比赛、“亲子诵读比赛”、“诵读经典明理成长故事会”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演讲”等活动。

(7)开办“中华经典大讲堂”,邀请对经典文化有一定研究的校外人士和我校经典诵读社指导老师一起阐释经典,以引领师生漫步经典,亲近圣贤,增长智慧,传承美德,涵养正气。

4、国学特色学校与兴趣小组相结合

我校在兴趣小组工作开展“对话经典改经典”活动。在诵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理解经典诗文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结合平时的作文教学,将诗文中的故事扩写、续写出来。让古诗文的情节更具体生动,这样即练习了写作,也识记、感知了经典诗文。

五、收获六种幸福

1、学校德育内涵丰富之幸福。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极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2、学生道德品质提高之幸福。经典美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诵读《弟子规》等,参加义工活动,使学生受到了祖国主流文化的浸润,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诵读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和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3、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之幸福。通过大量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文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的圣贤、诗人多了,了解的历史事件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四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4、教师文化底蕴提高之幸福。开展国学特色学校,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他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探讨经典的人多了,查阅资料的人多了,吟颂的多了,运用经典语句的多了,我校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极大的提高了自身的文化底蕴。

5、书香文化校园建设之幸福。国学特色学校的开展,极大丰富了我校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我校师生的文化品味,促使了我校和谐建设进程的加快。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6、开辟教育教学新道路之幸福

在经典诵读社的组织引领下,我校各项国学特色学校有序且有效的进行,社团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社团的工作,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育人新途径,拓展了教育资源,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启了新思路,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本。

(1)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路子。

(2)初步建立中华国学特色学校体系、学生评价体系,探索出社团引领的方法,培养了一批社团导学骨干。

(3)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思想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了学习管理。

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丰富了我校的德育内涵,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孩子在诵读经典中养德行,学做人,引领他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第十篇_2015雾凇教学反思

反思一:雾凇教学反思

《雾凇》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

下面我就我所教学的这一课时进行反思:

亮点:1、打破文章结构,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文章的姿态美。

通过一段雾凇视频和一组雾凇美景的图片,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雾凇奇景,激发学生对雾凇姿态无限的想象。在七嘴八舌的交流中感受“千姿百态”和“琼枝玉树”这两个美词背后的画面和情感。再把这种情感融会到赞叹的朗读指导中。通过引读,出示“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在感悟雾凇形成的原因时,我设法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很快,学生找到了这一句总写雾凇形成的句子: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围绕这句话,我让学生找出雾凇形成的两大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通过对“什么是饱和的水汽?”让学生对“过于饱和的水汽”能够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到说明“过于饱和的水汽从哪来”的句子。这样“弥漫、笼罩、淹没”等词进入了学生的视线,细细品味,正是对“过于饱和水汽”的有力说明。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中,我抓住“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这几个词,结合学生的读让学生感悟雾凇形成过程的缓慢,接着,是以三幅“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图片引出最后一句话。

3、以“难怪作者说吉林雾凇是文明全国的奇观“贯穿全篇,教学每段结束,都总结这一句话,让学生把雾凇的奇身上的印在脑海里。

不足:1、应抓住“饱”字用字理解释,让学生知道什么叫“饱和”,从而理解“饱和的水汽”就是很多的水汽,再让学生去品读饱和的水汽从哪里来。

2、先让学生体会吉林当时的气温又多寒冷,在让学生找出江面上阵阵雾气弥漫的原因,这样学生才能理解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丰富的热能使松花江水临寒不冻,巨大的温差为雾凇形成提供了过于饱和的水汽,也就是雾气。

3、品读雾凇的缓慢形成时,还应抓住“最初……逐渐……最后”这一时间变化的词来品味雾凇在形态上的变化,加深学生的理解,更好地突破难点。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发扬优点,对于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反思二:雾凇教学反思

一、打破文章结构,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文章的姿态美。

通过一段拍摄的雾凇视频和一组雾凇美景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雾凇奇观。激发学生对雾凇姿态无限的想象。在起嘴巴色和的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千姿百态”和“琼枝玉树”这两个优美的词语。然后再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出姿态美,教师通过范读读出对雾凇的赞美。通过引读,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二、在感悟雾凇形成的原因时,我设法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很快,学生找到了一句总写雾凇形成的句子,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雨水凝结而成。用围绕这句话,我让学生找雾凇形成的两大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通过举列子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过于饱和的水汽”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说明过于饱和的水汽从哪里来的?先找出句子在画出重点词语比如“弥漫”“笼罩”“淹没”等,再理解“过于饱和的水汽”就容易多了。雾凇的形成过程是课文的教学重点,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抓住重要的词语“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等几个词语让学生感受雾凇形成的缓慢,接着指导学生看插图,理解“银线”“银条”“银松雪柳”。指导学生仿写句子:有的像 有的像 。

三、不足之处。

对“饱和”这个词语的理解不够好,对温度悬差的理解不够突出。

反思三:雾凇教学反思

《雾凇》一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字里行间,作者对松花江畔的雾凇这一鬼斧神工般的自然奇观,以饱蘸赞美之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如诗如幻的语言,如银似雪的图景,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童话般的仙境。课文充满了美育的、人文的因素,纵观全文内容,共三个自然段和两幅插图,有“雾凇奇景→成因探索→赞美奇观”三部分构成。在讲授本课的时候我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感受作者笔下雾凇的壮美,二是了解雾凇形成的神奇。

首先让学生抓住词语表达出印象中雾凇的奇丽,让他们通过朗读自己去感悟美,再创设意境带领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品味,从中受到启迪,情感上受到熏陶,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效果。

其次是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奇特的形成,第二段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设法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很快,学生找到了这一句总写雾凇形成的句子: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围绕这句话,我让学生找出雾凇形成的两大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通过对“雾凇形成需要的条件”和“吉林雾凇形成的得天独厚条件”对比,对吉林“过于饱和的水汽”的奇大和零下30摄氏度的奇冷充分了解,让学生知道吉林松花江畔特有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再读文中描写雾气的语句,找到“弥漫、笼罩、淹没”等词,这些词进入了学生的视线后细细品味,吉林松花江畔逐渐浓厚如仙境般的夜雾在学生的脑海中荡漾开来。雾凇形成过程的奇特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中,我抓住“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这几个词来理解“镀”,结合学生的读让学生感悟雾凇形成过程的缓慢。接着,是以三幅“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图片引出最后一句话,在反复吟诵中体会雾凇形成的缓慢、美丽和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惊叹、赞美之情。

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虽然基本实现教学目标,但依然存在不足:课开始,当我让学生表达哪些词让你感受到雾凇地美,美在何处?学生说出了文中的词语,对词语的感悟却非常肤浅。是不是课前我让学生熟读课文,才导致他们现在回答问题的依据始终在文本,而不能跳出文本,从图中获得直观体验呢?看来,课外词汇量的积累与运用仍然是很重要的一项环节。

我们都知道,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成功的保证。我们不但要对每一个大环节进行预设,更要对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进行预设,这里面当然包括对学生的预设。一个问题抛出去了,学生会怎样回答;学生的回答与你预想的不一致时,你又该怎样引导……看似四十分钟的一节课,教师要在头脑中反复盘算的时间却是四十分钟的几十倍。第一次读第二段,想吉林雾凇产生有哪些特有的条件?第二次读第二段,体会吉林雾凇形成的神奇壮美。我觉得有拖沓、重复之嫌,显得零碎,如果能将两次目标整合,教学轨迹会更清晰一些。”课后回想起来,是我在课前对教案的欲设,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充分、全面,因而在这一环节上来来回回浪费了时间。

反思四:雾凇教学反思

《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课文语言美、意境美。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第十一篇_2015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第1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范文

一、课标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们4.3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15人。本班存在的问题: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其中优生较多,可后进生也较多,(如姜玉凤、张堡城、张洪建等)时有不及格的现象发生,这与他们的基础差、家庭教育懈怠、学习习惯差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学期,仍将写作、阅读做为重点之重,尽心辅导,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以训练促思维,促语文水平的提高,并与各科老师携手共同提高学生的成绩,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四、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重、难点

1.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yc/412338/

推荐访问:描写大好河山的古诗句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