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美文 > 新秀美文 > 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

时间:2018-01-07   来源:新秀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新秀美文】

西部大开发 第一篇_西部大开发文献综述

“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西部大开发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是西部走向繁荣富强的大战略、大思路,是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今天实施的面向21世纪西部大开发战略,与近现代史上数次对西北、西南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西部大开发现今发展缓慢原因及发展方向两个方面对于国内研究观点进行综述。 关键字: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官员对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进行解读,明确了战略部署的基本战斗思路。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加上湖北省恩施、湖南省湘西、吉林省延边州):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二.西部大开发发展减速原因

赵曦;熊理然;成卓在中国西部功能定位与西部发展战略调整研究中指出目前我国已进入西部大开发的第十个年头,正处于承上启下

的关键时期。虽然从纵向看,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基础设施得到了相当的改善,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投产并开始发挥效益,但从横向来看,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速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经济结构、区域综合竞争力方面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了。魏后凯,孙承平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评价中提2000~2002年,西部12省区市GDP年均增长率为8.73%,既低于各地区9.690,6的平均增长速度,也低于东部10.29%和中部9.02%的平均水平。这种不平衡的增长格局,势必导致全国经济总量进一步向沿海发达地区集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将趋于下降,东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动志的角度看,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已经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一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从1999~2002年,西部地区GDP增长速度连续4年逐年加快。但是,西部大开发在快速发展之后进入了减速阶段,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慢是典型表现。

1.工业化进程缓慢

通过对1999年至2006年工业产值增长率和工业化率的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无论是在工业产值的年增长率方面还足在工业化水平方面与东部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西部工业化速率较慢,自1999年以来的7年间年均提高仅0.72个百分点。许克振.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新型工业化中提到一个地区的工业化往往能带动该地区第三产业甚至第一产业的繁荣,进而加速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目前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都通过工业化走上了强国之路,这也间接证明了工业化在促进一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城市化水平低

徐雪梅, 王燕.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分析从经济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又加速经济增长。赵曦、熊理然(2009)分别对2007年东、中、西部各地区设市城市数量、比重、城市密度进行对比以及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序研究后发现西部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中部和东部。显然西部城市化的水平远远不足于东部,城市化进程慢阻碍了西部大开发的脚步。

3.教育水平低下

粱薇(2007)对西部地区2003-2006年的人力资本状况进行研究后发现,虽然西部的人力资本存量在逐年递增,但与中东部相比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西部的人力资本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其中对于人力资本评价的标准有识字率、入学率以及每个老师所负担的学生数,教育程度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本。陆琴雯. 西部大开发应优先实施教育发展战略中以云南省为例阐述西部教育水平低下。云南教育发展在中国地区教育发展格局中依然处于最低层次。2001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37%,小学毕业升学率为81.77%,初中入学率为70.01%,初中毕业升学率为41.97%,都低于全国同类指标。

4.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大规模开发

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一个生态危机区。如果再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就可能使西部生态环境雪上加霜。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0多km2,西部地区约占80%;全国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2400多km2,大都也在西部地区。西北部大部分地区森林覆盖率十分低下,青海仅为O.35%,新疆为0.79%,甘肃为4.33%。草原也在大规模地退化。西部地区环境污染在不断加剧,1998年全国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十大城市中,西部就占了4个,依次是乌鲁木齐、兰州、重庆和贵阳。

三.战略发展方向研究

1.开发知识资源及科技体制改革

曲格平在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中提到开发知识资源,关键在于提高一个地区的知识吸收能力、知识交流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随着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三种能力建设将带动教育、信息和科技三大产业的发展。知识吸收能力取决于人力资本状况。反映一个地区人口利用已有知识的能力,以及能否利用知识来促进发展。知识吸收能力包括人力资本存量,即人口已经接受教育的状况(以人口平均受教育的年限衡量),和新的人力资本的创造,即人口正在接受教育的状况(以每万人在校学生人数或入学率来衡量)。

熊伟.刘万明,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指出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提高西部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表明,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对科技的需求是不同的。人均GDP较低时,一般处于技术引进、仿制为主的阶段,其研究经费占GDP的比例不到1%;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进入到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为主的阶段,研究经费与开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往往超过1%;而后是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经费占GDP的比例一般超过2%。目前我国正进入以消化、吸收、改进为主的阶段。

2.互动战略

张根东,西部大开发中的互动发展战略初探中提出以“大城市、小城镇、中心村”为核心的互动开发战略,是将城市与农村,农村与城市通过小城镇为桥梁

和纽带,相互联结,互动促进的整体性大开发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将会形成大城市大辐射范围,以小城镇、中心村为对象;小城镇中辐射范围,以大城市、中心村为对象;中心村为小辐射范围,既以周边落后村为对象,又以小城镇、大城市为逆辐射对象的点与点、线与线辐射网络。进而形成较大范围的面辐射,从而带动和提升低层次发展区域向高层次发展区域的快速推进。

3.水资源再生利用

刘明艳在浅析水资源再生利用中提到,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性以西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为倒,从地表水的占有量来说。人均仅有300 m3左右,亩均仅有190m3,远远低于全国人均2400m3,亩均1 700m3的水平,大部分地区的城乡生活和工业用水以及农业用水只有依靠地下水开采.随着各行业用水需求量的增加,该地区地下水的开采量已占到可开采量的90%以上,局部地区已大幅度超过可开采量t造成大面积地下水位降低,加剧了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耐地表水源本来就极度贫乏,开采潜力已近枯竭,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发展.除西安外,西北几个主要城市的所在地都存在着类似问题.解决西部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前提.由于这些地区可进一步

开发的水资源的潜力已不大,跨藏域调水和水资源再生利用被认为是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的主要对策.但是跨流域调水投资大,影响面广,必须在国家的统筹计划和安排下作为大规模工程项目来考虑从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水资源的再生利用是任何一个局部流域都可以考虑实施的对策,包括污水废水的循序再利用,循环再利用,经过一定处理的再利用,根据再利用目的和规模又包括灌溉回用、工业回用、环境用水回用、中水回用等.因此,进行水资源再生利用是解决西部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可持续发晨极为重要。

4.市场引导资源配置

黄小花,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次“西进”。同“一五”、“二五”时期的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和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相比,此次大开发不仅更具有长远意义和全局意义,而且其时代背景也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江泽民同志为此强调:“加快开发西部地区,要有新的思路”。新思路应当新在哪里本人认为关键在于用市场来引导资源配置,以市场提供发展的动力。综观发达国家对落后地区开发,虽然政府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市场的作用是基础的,政府主要起支持、帮助和推动的作用,且政府行为市场化,凡是市场能解决的问题放手让市场去做。

四.总结

西部地区地域面积广阔,涉及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民族文化、传统习惯以及产业发展情况都各不相同,甚至有较大差别,显然不能用某一个具体发展策略或战略去统一指导所有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在未来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研究中,应加强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提出适合当地发展的经济策略,从而更具有实用性。从上述综述中可以看出西部大开发可持续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注重人才,依靠科技。强化教育,提高开发质量指出可持续的发展重点。其中不乏有学者关注到水资源的影响因素,水资源匮乏成为阻碍西部大开发的难题之一。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水的问题解决的好,经济腾飞就有保障,否则就会成为空话。

但是我认为现今西部大开发研究中还需要补充两点:法制化,发展新兴产业内容。

目前,我国西部开发缺乏相关法律保障,立法式成有效地保证区域政策的权威性和连续性,为市场机制的确立和顺利运行提供法律框架,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地区开发的首要基础工作。美国的西部开发进程从立法之初开始,日本北海道开发以北海道开发法的实施为标志。中国的西部开发是~个规模宏大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伟业,政策的权威性和连续性也就格外重要,以法律的严肃性、规范性、稳定性保证开发的持续、顺利进行,一个完善的法规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西部可以开发绿色经济,保护资源,带动经济发展。绿色经济是指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经济。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治理污染和改善生态为特征的环保产业的兴起;二是因环境保护而引发的工业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带动了绿色产业的勃发。环保产业是当今世界的朝阳产业.正呈急剧增长之势。全球环保贸易额已达6000亿美元。1999年,我国用于污染治理的投资已达800多亿元,近于GDP的1%,我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600多亿元。我的家乡楚雄市依据地域特征开发绿色农园产业是其中一个项目。

参考文献:

1.赵曦;熊理然;成卓 中国西部功能定位与西部发展战略调整研究[期刊论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7)

2.赵曦 西部经济开发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期刊论文]-财经科学 2003(05)

3.阿瑟 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 1983

4.连玉君 人力资本要素对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作用机制[期刊论文]-财经科学 2003(05)

5.梁薇 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本战略研究[期刊论文]-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6.孙秋菊 我国西部地区物流资源及开发利用 2007(07)

7.谢守红;刘春腊 中心城市崛起:西部大开发的引擎[期刊论文]-中国科技论坛 2007(11)

8.胡公民 加快重点边境口岸城镇发展构筑西部沿边向西开放格局[期刊论文]-宏观经济管理 2008(01)

9.苟萍;谢华 建设"西部计划”长效就业机制的思考 2009(04)

10.王建红 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东部产业转移与西部特色经济发展的对接[期刊论文]-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9(04)

11.张术麟 地理标志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期刊论文]-法学论坛 2007(06)

12.冯旭平 西部地区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7(09)

13.江沿 以色列农业科技创新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2007(专刊)

14.王勇;杜德斌 芬兰科技创新之路及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07(04)

15.秦岩;杨爱民;代志鹏 第三意大利的兴起及其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期刊论文]-云南社会科学 2007(06)

16.陈佳贵. 西北开发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7.黄速建,魏后凯. 西部大开发与东中部地区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18.王洛林. 未来50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19.魏后凯. 21世纪中西部工业发展战略[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20. 许克振.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新型工业化[J]. 当代经济, 2004, (9).

DOI:10.3969/j.issn.1007-9378.2004.09.003.

21. 徐雪梅, 王燕.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 2004,

(2):48-52.

22.郝寿义;安虎森 区域经济学 1999

23.谭崇台 发展经济学 1989

24.厉以宁 区域发展新思路 2000

25.马志毅 城市污水回用概述[期刊论文]-给水排水 1997(12)

26.张杰 水资源、水环境与城市污水再生回用[期刊论文]-给水排水 1998(08)

西部大开发 第二篇_西部大开发产业目录

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特制订本目录。 本目录共包括两部分,一是国家现有产业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二是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

本目录原则上适用于在西部地区生产经营的各类企业。其中外商投资企业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执行。

一、国家现有产业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

(一)《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13年第21号)中的鼓励类产业。

(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令2011年第12号)中的鼓励类产业。

(三)《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3年修订)》(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令2013年第1号)中的西部地区产业。

以上目录如修订,按新修订版本执行。

二、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

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按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列,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

(一)重庆市

1、黑色、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家电、信息产业用材料;汽车用高强度/高精度宽板、铸锻轻合金材料;镁 (十二)广西壮族自治区

1、农作物套种技术与秋冬种技术开发及应用

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开发及应用

3、高性能稀土永磁、发光、储氢、催化材料开发及生产

4、低品位难处理铝土矿综合利用

5、高性能铝合金深加工产品技术开发及生产

6、高纯铟及铟基合金材料技术开发及生产

7、锡基合金新材料开发及深加工

8、生物乙醇制乙烯(以粮食为原料的除外)

9、石油精细化工产品开发及生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限制类、淘汰类项目除外)

10、电解金属锰为原料的电器元件、无汞碱锰电池、锂锰电池、不锈钢制品的先进生产技术开发及生产

11、压缩天然气(CNG)汽车加气站成套设备及装置(CNG汽车储气钢瓶、长管玻璃纤维缠绕气瓶、压缩机、高压地下储气井、储气罐、深度脱水装置、脱硫罐、冷凝管、油水分离器等)制造,液化天然气(LNG)加气站成套设备(含LNG储罐)及装置制造

12、甘蔗种植机等中小型农机具研发及制造

13、15吨及以上挖掘机、3吨及以上装载机、电动叉车及3吨及以上内燃叉车,液压压路机、液压摊铺机、平地机,装载机用驱动桥,工程机械用液压元件、液压管路和液压成套设备,工程机械电控系统制造

14、汽车整车制造,专用汽车(不包括普通挂车、自卸车、罐式车、厢式车和仓栅式汽车)制造

15、适用于丘陵和山区的拖拉机及农作物种植、收获等中小型农机具,农村水利、田间道路建设等农用工程机械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

16、蚕茧丝绸及印染、服装精深加工

17、民族工艺品加工生产

18、废糖蜜、蔗渣、蔗叶、滤泥、酒精废液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淘汰类项目除外)

19、利用木质废弃物生产定向结构板材技术开发及应用

20、桑蚕产业资源循环综合利用

21、农村居民供水工程(包括城市供水设施向农村延伸)建设及经营

22、公路旅客运输

23、民用机场运营(与机场运行直接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

24、宽带网络建设及运营

25、云计算解决方案研发及应用服务

26、口岸物流设施(物流仓库、堆场、装卸搬运工具、多式联运转运设施以及物流信息平台等)建设及经营

27、医疗机构经营

28、艺术及技能培训(音乐、演艺、美术、设计和传统手工艺)

29、服务“三农”、小型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小额贷款金融服务

30、城市水系淤泥综合利用

31、工业余热、余压、压差、发生气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及应用【西部大开发】

32、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粪便沼气化处理等环保技术开发及应用

西部大开发 第三篇_西部大开发基本情况

西部大开发基本情况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8.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2660亿元,占全国的16.8%。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余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方针政策和重点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探索西部大开发的新路子。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进步协调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有重点、有步骤地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坚持把西部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国家政策支持结合起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总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21世纪头10年,力争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有较大发展,重点地带开发步伐明显加快,科技教育和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明显加强,改革开放出现新局面,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西部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发展科技教育,培育和用好各类人才;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二、四年多来西部大开发的主要进展

2000年1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同志多次深入西部地区调研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对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重要指示。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印发了《"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四年累计4000多亿元。

【西部大开发】

四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西部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加快增长,城乡面貌出现新气象。2000-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8.5%、8.7%、9.9%和11.2%,比1999年的

7.2%明显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提高,其中2003年增长30.7%。

(一)国家政策措施向西部地区倾斜,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开发约3600多亿元,其中,长期建设国债资金2200多亿元。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加9500多亿元。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50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7300多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00多亿元。青藏铁路新线铺轨317公里;西气东输东段工程全面建成,已向华东四省一市商业供气;西电东送新开工项目总装机容量2800多万千瓦,建设输变电线路9800多公里;新建和改造大型水库43座,塔里木河、黑河综合治理初见成效,两河下游胡杨林开始复活;新增公路通车里程累计7.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600公里;新建铁路新线、复线和电气化线路4570多公里,新建和改扩建机场30个,其中,竣工15个,在建15个。

(二)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显著加强。经过两年多的试点,从2002年起,退耕还林工程在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启动。到2003年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28亿亩,其中完成退耕地还林1.08亿亩,荒山荒地造林1.2亿亩,造林成活率基本可达到要求。四年多来,退耕还林工程直接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民粮食、种苗和现金补助收入492亿元,促进了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退牧还草工程开始试点,安排治理严重退化草原1亿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展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进入实施阶段。江河上游和西部中心城市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大。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油路到县工程已基本完成总里程2.6万公里的建设;改造和新建300多个贫困县的出口公路1.7万公里;县际公路工程总里程4.6万公里,累计开工3.0万公里,完成路面工程4400公里。送电到乡工程解决了969个无电乡的通电问题。广播电视到村工程的实施使西部行政村通广播电视的比例达到97%以上。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基本解决了西部地区2600万人的饮水问题。2001年开始在云南、贵州、内蒙古、宁夏进行试点的生态移民工程,已使70万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不具备人类基本生存条件地区困难群众得到易地安置。

(四)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才开发力度加大。近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累计安排科技开发项目2100多个,建设科研基地18个,支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230个。

安排7000多所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支持240多所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中专和技校建设,重点建设25所高校基础设施和152所大学的计算机校园网、500多所县级优质普通高中以及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示范试点等工程。支持西部地区建设260所贫困县医院、800多个疾控机构、290多个血站和血液中心,配备1190多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770多辆巡回医疗车,6万多个广播电视接收装置和一批基层文化设施。中央国家机关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干部的培训,与西部地区交流干部人数增多,仅2003年,省部级干部交流 17人,220名局级干部到西部挂职;454名西部、少数民族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地区挂职锻炼。中央组织部、团中央、教育部等组织实施了博士服务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活动。

(五)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水电、天然气、石油、有色金属、棉花、糖料、水果、肉类等特色产品初步形成优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9年的35.2%提高到2002年的38.7%。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力度加大,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世界500强企业已有近百家到西部地区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四年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5亿美元。东西部经济合作和对口支援加强。仅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投向西部地区的资金就达1000多亿元。

(六)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国家增加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资金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全部纳入西部开发的范围。国家在西部开发投资中对西藏作了重点安排,第四次援藏建设项目117个,组织有关省市对口支援西藏建设项目70个,总投资400多亿元。国家在新疆布局了西气东输、水利开发、流域治理、退耕还林、交通建设、商品棉基地建设、优势资源勘探等一批重点项目。内蒙古、宁夏、广西自治区投资和经济快速增长。

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严重滞后,人才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在改革开放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投资环境存在不少问题,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既要有紧迫感,又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进行持续不懈的努力。

三、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任务和措施

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方针政策和重点任务,把加快改革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五个统筹",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西部教育"两基"攻坚,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改善投资环境,努力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

(一)坚持"五结合",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继续抓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作重点是巩固成果,在"五结合"上下工夫。2004年安排退耕地还林任务1000万亩,荒山荒地造林任务5000万亩。集中治理25度以上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特别是江河两岸、湖泊水库周围的陡坡耕地。要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注重实效。退牧还草工程要总结试点经验,完善政策措施。2004年安排退牧还草任务9000万亩。要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封山禁牧舍饲结合起来,解决好农民吃饭、烧柴、增收等长远生

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落实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任务。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环境监管,加强江河上游水污染治理、工业污染防治、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环境保护工程。加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环保设施建设。

(二)坚持"抓两头",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抓好关系西部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和与群众当前利益密切相关的中小项目。集中力量建设好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交通干线等重大项目,在抓紧续建工程的同时,根据规划要求和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2004年适时新开工一批重点工程。加强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2004年再安排开工建设县际公路1.6万公里,继续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县城电网改造工程,完善部分地区农网改造,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缺电县电力设施建设。支持西部地区已通电自然村(20户以上)通广播电视建设。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西部大开发】

(三)推进"两基"攻坚和公共卫生事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西部地区科技能力建设和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要用五年时间实现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集中力量支持西部未"普九"县的中小学校舍和初中寄宿制学校建设。逐步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免除杂费、书本费,对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加强贫困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建设,重点支持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的农村医疗设施建设,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继续支持西部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及乡镇文化站建设。

(四)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抓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把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根据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要着力培育能源、矿产、旅游和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走市场配置资源的新路子。由国家投资或需国家批准的重点项目,只要西部地区基本具备条件,有市场,有竞争力,应当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

(五)大力改善西部地区发展环境,扩大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合作。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形成社会信用制度。积极推进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把东中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与西部地区的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实行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建立市场化的地区之间企业协作机制。要依托优势产业、重点工程、重点地带,吸引外来投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优势产业发展,参与国有企业改造、重组。

(六)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要认真研究、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实践,加强对带有全局性和制度性的重大法律问题的调查研究。在国家总体法制框架下,以制定《西部开发促进法》、《西部开发生态环境监督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以推动西部地区法制环境改善为中心,加大法制建设工作力度,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制定灵活的用人政策,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大县处级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交流力度。建立大中城市专业人员到西部地区基层服务制度。加大人才培养和培训

(七)研究落实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开展"十一五"西部开发规划前期研究工作。要抓紧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西部开发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中,要将本届政府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开展"十一五"西部开发规划的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启动重点经济区域规划编制工作。

西部大开发 第四篇_申请享受西部大开发所得税优惠程序及应提供资料

申请享受西部大开发所得税优惠程序及应提供资料

注:企业具体从事的主营业务是否必须提供省级(含副省级)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下一级行政主管部门(指经信委)出具的符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证明文件,可先就企业实际情况先咨询主管税务机关。

如果需要经信委的证明文件,则整个程序如下,如不需要,则直接按

“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

一、企业按规定向企业所在地县级经信委申报产业政策初审,初审通过后由县级经信委将初审符合国家鼓励类产业政策的申请材料转报省经信委。具体申报程序及申报资料的准备可按《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类产业政策确认暂行办法>的通知》(川经信产业„2011‟416号)的规定办理。主要有:

1、申请报告(明确企业内外资性质、主营业务、生产经营情

况;企业主营业务、工装设备、生产工艺、产品是否属于国家限制类或淘汰类;企业主营业务是否属于近期国家政策调控行业;企业投资备案、环境保护、建设规划等手续、资质材料是否真实有效;企业申请所适用的产业政策条目;企业申请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结论性文字表述);

2、《西部大开发产业政策确认申请简表》、《西部大开发产业政策确认企业基本情况表》(见附表);

3、投资备案、环境保护评价、建设规划许可文件等批准文件;

4、营业执照、法人代码证、税务登记证;

5、从业资质证明、许可或授权;

6、审计报告:审计“三表”(含会计附注);

7、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

8、产品或服务技术、性能、业态先进性或《目录》符合性方面的证明材料;

9、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劳动保护、促进就业等其他需要提供或说明的材料。

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

获得经信委的确认后,提供以下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

1、企业关于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书面请示(含资料清单)

2、《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审核确认表》

3、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4、企业收入总额及符合鼓励类产业目录的产业项目收入明细表;

5、申请享受优惠政策的税款所属年度财务报表;

6、申请享受优惠政策的税款所属年度最后一个月(季)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复印件(原始申报表应加盖企业公章和地税机关受理章);

7、省经信委的确认函

8、税务机关要求企业提供的其他资料。

具体参见川地税发[2012]47号或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公告2012年第7号。【西部大开发】

如果企业不明确,可先向我所提供营业执照、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企业从事的主要项目简介,我们据此作出初步判断。

西部大开发 第五篇_2015西部大开发畜牧大发展—实习报告

世纪之交,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解决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我市在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中,不可忽视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畜牧业大发展。一、畜牧业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大产业。

1、畜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世界上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而我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5左右,铜梁县畜牧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23。因此,要赶上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发展畜牧业已成为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发展前景广阔。

2、畜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转换力强等优势。一是周期短、见效快,适合工厂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还可带动种植业、饲料、食品、轻纺、皮革、医药、化工等的发展,拉长产业链条,而且还能推动小城镇建设、交通等其它产业的发展。二是可以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之形成生态、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西部大开发】

3、畜牧业发展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从国内市场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善,传统的以粮食为主食,以肉、蛋、奶等为副食的传统饮食结构正在被打破,粮食的份额逐步缩小,肉、蛋、奶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品,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我国现在肉类消费人平均占有量为45公斤左右,人均消费量438元,与人均粮食消费支出等量。预测,21世纪前10年,年人均肉类消费仍可保持年均3~5的速度增长,在2015年人均占有量将达70~80公斤。目前,我国奶制品占世界平均的十五分之一,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发展空间。从国外市场看,许多国家以肉、蛋、奶作为主食,把畜产品特别是草食牲畜产品称为“绿色食品”需要量很大。据资料介绍,我国草食性畜产品主要出口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但出口量只能满足其需求量的30左右,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有专家预测,中国入世后,种植业将受到很大冲击,但畜牧业及畜牧产品加工很可能是中国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的一个长盛不衰的优势产业。

4、畜牧业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转变为阶段性过剩,有更多的粮食可用于发展畜牧业,大规模地实现转化增值。另一方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退耕还草,又促进农区畜牧业特别是草畜牲畜发展提供了机遇。再有,近年来国家对畜牧业发展更加重视,中央和市农村工作会都把发展畜牧业放在了重要位置,把加快畜牧业发展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点之一,要求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目前,中央有关方面正在制定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决定,必将更加有益于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5、我市有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我市地域广阔,气候、水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粮食、青饲料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比北方更有优势。同时还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并存的广阔消费空间,重庆大都市辐射范围广,集散效应强,利于扩展外销等优势。而且我市发展畜牧业还具有坚实物质技术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家家户户有养殖,如果加以引导,会起到牵一发动全部的效应。

二、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思考。1、理清思路,明确发展方向。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发展优质、天然、无公害的绿色畜牧产品为目标,把畜牧业发展为真正能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希望产业。

2、大力引导,转变观念。各级干部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市场意识、现代农业意识,花大力气引导农民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把种植与畜牧业彼此孤立,把畜牧业当家庭副业的传统观念,树立农牧结合,农牧联动的新思想,逐步过渡到畜牧业专业化上来,增强市场农业意识,使政府的决策转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真正把畜牧业当作一个大产业来发展。

3、培植龙头,推进产业化经营。产业化经营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畜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但由于目前畜牧业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低,农民的小生产意识还不适应大市场趋势。传统的千家万户单打独斗的粗放经营方式,不能给农民带来致富。要实现产业化经营,推动畜牧业大发展,必须要有龙头的带动。实践证明,没有龙头的牵引,是不能带来产业化的。过去铜梁发展兔业,是散养的模式,虽是“繁星满天”就是没有“航空母舰”。后来政府以重庆铜梁群益兔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扶持,引导走“公司 农户”的路子,在短短两年间,不仅带动了农民养兔致富,促进了铜梁兔业发展,而且公司规模迅速壮大,建成了西南最大的种兔场,种兔不仅在本县、本市畅销,还销往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陕西等地,供不应求,肉兔远销吉尔吉斯等国外市场。1999年公司产值达400多万元。这

西部大开发 第六篇_2015年区党代会工作报告

文章标题:2015年区党代会工作报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奋力开创建设经济强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市**区第五次代表大会是我们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在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yc/408214/

推荐访问: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大开发传销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