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美文 > 新秀美文 > 北京雾霾预警

北京雾霾预警

时间:2017-12-24   来源:新秀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新秀美文】

北京雾霾预警 第一篇_雾霾预警标识

北京雾霾预警 第二篇_中国结束雾霾预警

中国结束雾霾预警

中国结束雾霾预警(双语)

爱语导读:接下来几天内,冷空气将驱散持续笼罩在中国北方的雾霾。基于此,本周日,中国国家天文台解除了雾霾黄色预警。

China’s national observatory on Sunday lifted a yellow warning for smog, as cold air will disperse lingering smog in north China in the next few days. 接下来几天内,冷空气将驱散持续笼罩在中国北方的雾霾。基于此,本周日,中国国家天文台解除了雾霾黄色预警。

The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Center said a cold front will gradually reduce the smog in north China in the next three days, but some areas will still be shrouded by light to moderate smog before Monday.

国家气象中心表示,未来三天内,冷锋将帮助逐渐减少中国北方雾霾,但周一前,局部地区仍将会被轻到中度雾霾笼罩。

As a result, the center decided to call off the yellow warnings for both fog and smog.

于此,国家气象中心决定同时取消黄色大雾及雾霾预警。

China has a four-tier weather warning system, with red representing the most severe weather, followed by orange, yellow and blue.

中国分为四级天气预警系统,红色代表最恶劣天气状况,接下来依次为橙色、黄色、蓝色。

In the past week, heavy smog lingered in most parts of north China, including Beijing and Tianjin municipalities and Hebei Province.

在过去一周,严重雾霾持续笼罩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其中包括北京、天津直辖市和河北省。

One year after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declared war" on pollution following decades of pursuing growth at the expense of air, water and soil quality, air pollution remains the top concern of many citizens, particularly those living in big, industrial citie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parts of the country.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几十年里以牺牲空气、水和土壤质量为代价换来了经济增长,在其向污染宣战一年后,空气污染持续成为众多市民(尤其定居在中国中、东部的大工业化城市的市民)担忧焦点。

Density of PM2.5, airborne particles smaller than 2.5 microns in diameter, went off the charts in northeastern Chinese provinces for the better part of last week, slashing visibility, grounding flights and closing highways.

PM2.5密度(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大气尘粒),在大半个星期内持续爆表, 致使能见度降低,航班取消、高速公路关闭。

At one point, the air-quality index (AQI) in six cities in the Liaoning Province exceeded the maximum of 500.

在某一时段,辽宁六所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均超过500上限值。

Back in the capital Beijing, severe air pollution lingered throughout the weekend, and only showed some signs of abating by late Sunday.

而首都北京整个周末都处于严重空气污染之下,到了周日晚些时候,才出现一些好转迹象。

In another development, th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on Sunday said emergency response measures for heavily polluting weathers had been ill implemented in the capital and its neighboring regions.

另一方面,周日环境部门表示,北京及周边地区在应对重污染天气上,并未积极有效执行应急响应措施。

The ministry said six of its inspection teams sent to Beijing and the provinces of Hebei, Shandong and Henan on Saturday found that local governments have failed to carry out emergency measures in full.

环境部门表示曾派出6队巡查小组对北京、河北、山东、河南省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地政府部门并未全面实施紧急措施。

In particular, it named the city of Shijiazhuang, capital city of Hebei Province, for failing to ban heavy and middle-sized trucks from entering the downtown area, and Beijing for failing to temporarily shut down polluting boilers and construction sites in multiple localities among others.

其中河北省省会城市石家庄尤甚。石家庄并未禁止重型和中型卡车进入市中心,北京也未暂时关闭多地污染锅炉和建筑工地。

Another six teams sent to northeastern China, meanwhile, also reported excessive emissions by a number of coal-burning enterprises and inadequate pollution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at others.

与此同时,另外6队巡查小组被派到中国东北地区,他们也报道了一些燃煤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其他一些企业则在污染处理方面显示出能力不足。

北京雾霾预警 第三篇_首启雾霾红色预警,你准备好了吗

首启雾霾红色预警,你准备好了吗

北京出台应急预案已形成稳定的政策安排,将之制度化并严格推进,就迈开了治理雾霾的坚实步伐。治理雾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只要上下一心,严格执行既有制度,效果就能越来越明显。

北京市应急办于昨天18时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等级由橙色提升为红色,全市于12月8日7时至12月10日12时将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这是北京市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相关报道见A3、A4版)

空气重污染卷土重来,红色预警应声而至,这是对《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的具体落实,更是基于对污染天气的准确预测与掌控。之所以如此判断,是因为职能部门已预测,从7日开始,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将连续三天维持五级重度污染水平。根据《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规定,当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72小时)以上,就要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雾霾预警级别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个级别,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能启动红色级别。由于这是北京首次启动红色预警,自然备受多方关注。打量“首次”二字,既说明空气污染已经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否则不会启动红色预警,也应该看到,启动红色预警不是闹着玩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应启动红色预警,更应该严格执行相关方案。

【北京雾霾预警】

一是责任主体要严格履行减排责任。按照红色预警的一些强制性应急措施,全市范围内依法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纯电动车除外),其中本市公务用车在单双号行驶的基础上,再停驶车辆总数的30%;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车、混凝土罐车、砂石运输车等重型车辆禁止上路行驶。无论停驶机动车还是严禁渣土车上路,都是硬性规定,身为相关责任主体,有义务不折不扣执行应急预案。

一定程度上说,预案执行如何,直接决定着预案效果如何。根据环保部解析,就北京而言,此次重污染过程主要以本地排放贡献为主,其中机动车排放贡献占比较大,因此拿机动车开刀,名正言顺。而且公车要发挥率先垂范的作用,无疑更能带动普通居民停开机动车。

二是监督主体要严格履行监督职责。为了更好地执行预案,还需要明确监督主体。12月5日17时,北京市提前发布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时,各区、各单位已全面动员,全力以赴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实施最严格执法,应对此次重污染过程。如今发布红色预警,更需要各区、各单位全力以赴,最严格执法。有了最严格执法,最严厉处罚,应急预案才能最大程度释放效果。

应对重度污染,除了执法,更需要公民加强自我保护。多一些健康防护措施,就少一些风险。北京市教委已下发通知,严格执行红色预警应急响应措施,中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及校外教育机构停课。令行禁止,毫不延宕,这对应急预案负责,更是对广大中小学生负责。如果多一些这样的雷厉风行,使政令更加畅通,治霾就更有保证。应对雾霾、治理雾霾,政府当然需要承担主导责任,普通居民也不能袖手旁观。

日前环保部要求,按空气质量预报结果上限确定预警级别,做好应急响应,并根据预警情况及时调整响应级别,“对预案启动不及时、应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如果出台了相关规定却不落实,规定就形同空文。从黄色预警到橙色预警,再到红色预警,北京出台应急预案已形成稳定的制度安排,将之制度化并严格推进,就迈开了治理雾霾的坚实一步。治理雾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只要上下一心,严格执行既有制度,效果就会越来越明显。

北京雾霾预警 第四篇_雾霾红色预警,建筑行业能做什么?

雾霾红色预警,建筑行业能做什么?

12月7日北京遭新一轮雾霾侵袭,气象台发布红色预警。这也是北京市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并要求全市范围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此次帝都雾霾空前严重,那么作为产业链最长的建筑行业,该做些什么呢?

从11月27日开始北京空气中的PM2.5浓度开始抬头并持续居高不下,直到12月2日凌晨北风进京,北京首个橙色重污染预警持续逾40个小时,经历了今年最严重的污染过程。然而刚刚深呼吸了几天清新空气,雾霾又再次袭来,12月5日下午5时,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又发布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信号,这次的污染范围依然很大,12月6日至12月9日,京津冀及山东、河南、山西大部分地区将出现较大范围的空气重污染过程。

为了应对如此频频造访的雾霾天,于是乎出现了大量的抗霾措施和产品,抗霾穿戴设备、抗霾空气净化器、抗霾智能交通、抗霾智能家居、抗霾„„但这些对于我们来说似乎只能算是隔靴搔痒的权宜之计。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邹燕青曾表示,三大污染源分别是交通、工业和建筑。作为涉及产业链条最长的建筑行业,应该责无旁贷的承担起引领行业与城市、自然共同走向和谐未来的责任;能源危机、雾霾锁国,这些都在倒逼着建筑行业绿色前行,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定义很明确,即指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中,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是尤为关键的。【北京雾霾预警】

首先,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需要将绿色的概念植入设计理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结构方面,将空气对流设计成为重点

建筑结构需很好地利用自然光,实现空气对流,节省能源,使居住者受益。如德意志商业银行,建筑采用三角形平面,核心筒位于角部,办公空间、空中花园沿周边布置,使中间形成开放、通透的三角形中庭。风从上风向的花园吹入,通过烟囱效应,应从下风向的花园流出。建筑外立面设有可开启的窗户,内部办公空间可通过中庭通风、采光。

在建筑物机电专业设计方面,尽量运用零能耗技术

零能耗建筑设计主要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燃料或其他可再生能源,为建筑提供电力和空调需求。零能耗建筑在前期的投入比较多,但其节能性及可持续性带来的长远利益在企业看来是一个明智的投资。它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可以脱离电网实现独立运行。零能耗绿色建筑不仅节省能源,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北京雾霾预警】

在建筑物给排水方面,采用“零用水”与雨洪管理

所有建筑消耗的饮用水占全世界的13.6%,大概每年为150000亿加仑,绿色建筑希望利用水能效系统,将建筑用水量减少15%。当前部分主流设计师提倡利用保水装置有效地管

理城市用水量,对雨水进行收集,实现中水回收利用,利用现场污水处理装置净化污水。如纽约的美国银行大厦,安装特殊的管道系统,这些系统实现了房顶雨水和洗手室洗涤槽灰色水以及大厦空调和暖气冷凝水的合并利用。最后的污水被用于冲洗厕所,以及用作使建筑冷却的蒸发板的循环水。

在建材方面,尽可能的应用新型、环保材料

绿色建筑使用的密封窗,通过在表面覆盖金属氧化物,在夏季阻挡太阳直射光线,在冬季保持室内温度,大大地降低了空调成本。

现在已经被商业广泛应用的智能玻璃,又被称为电致变色玻璃,使用一点点的电,可以指控离子来控制玻璃反射光线的数量。在太阳热高峰时间变色,晚上则变回透明。反射材料具有很高的太阳反射能力以及散热能力,可以使得建筑更加凉爽,从而减低能耗,给居住者带来舒适的居住体验。从城市层面来讲,冷屋面帮助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另外,采取环保壁材,能起到装饰室内环境的作用,又能起到净化室内的空气。其次,在建筑物的施工阶段,我们需要绿色施工,施工过程中,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建筑行业只有从根源上减少能耗,才能达到减排的目的。

去年,身在北京的我们,曾经享受到了“APEC蓝”;今年,我们也曾欣赏到了“阅兵蓝”。但那种蓝天,是在一段特定的时期,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举措换来的。曾几何时,我们每天都能看到享受得到的蓝天白云,已成为一种奢侈。建筑行业的绿色之行,任重而道远。

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治霾没有速效药,无论英国的伦敦还是美国的洛杉矶,都花了30年时间空气质量才有了改善。但不容否认的是,为了应对雾霾等环境问题,绿色建筑势必是未来建筑市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蓝天能够来的顺其自然一些。【北京雾霾预警】

(作者:河姆渡北京何国苗)

北京雾霾预警 第五篇_2016关于雾霾天气的调查报告

关于雾霾天气的调查报告(一)

我国33个城市发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前所未有的严重雾霾天气,已不是大自然再次敲响的警钟,而是一次更加严厉的惩罚。雾锁中国,我们究竟能做什么?

一什么是”雾霾”

雾霾,雾和霾的统称。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

二、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

(1)环境因素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当有效水平能见度1-10KM时称为轻雾。

‘雾’和‘霾’实际上是有区别的。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而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有三:

一、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

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二、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

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三、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2)机动车尾气

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但随着汽车技术进步以及油品质量的上升,环境管理者发现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一些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旧需要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

(3)气候

一是1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中东部大部地区稳定类大气条件出现频率明显偏多,尤其是华北地区高达64.5%,为近10年最高,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

二是我国冬季气溶胶背景浓度高,有利于催生雾霾形成;

三是雾霾天气会使近地层大气更加稳定,会加剧雾霾发展、加重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形成既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有关,建议进一步加大大气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多部门会商联动,完善静稳天气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应急减排方案,以防范和控制重污染天气的出现。

三雾霾的危害

1、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

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另外,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再一方面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

2、长期雾霾天易诱发心理抑郁

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3、空气质量下降

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近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国内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遭遇类似的情况,当中虽有一定的气象因素,但最主要还是粗放式无序发展带来的恶果。应该看到,雾霾并非一般空气污染,它可能对公众生活和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952年伦敦大雾中,据官方统计就有逾4000人丧生,有环保专家分析,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烟成为肺癌头号致病“杀手”。

4、上呼吸道感染

持续的雾霾天气笼罩着全国10余个省份,雾霾天气,空中浮游大量尘粒和烟粒等有害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道造成伤害,空气中飘浮大量的颗粒、粉尘、污染物病毒等,一旦被人体吸入,就会刺激并破坏呼吸道黏膜,使鼻腔变得干燥,破坏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细菌进入呼吸道,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

5、小儿佝偻病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已用一年时间,开展了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初步研究发现:霾天气除了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入院率增高外,霾天气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些间接影响。霾的出现会减弱紫外线的辐射,如经常发生霾,则会影响人体维生素D合成,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并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

6、阴霾天气比香烟更易致癌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曾在某论坛上指出,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不但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时而有雾时而多云的天气也会有同样的问题。

四、雾霾天气预防有效措施:

1、减少出门,外出戴口罩

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如果一定要出门,不要骑自行车,避开交通拥挤的高峰期以及开车多的路段,避免吸入更多的化学成分。也最好不好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为减少pM2.5做贡献。

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2、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3、雾霾天气少开窗

很多人习惯开窗通风。可如果雾霾一整天不散,是该开窗通风还是紧闭门窗呢?雾霾天气里,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这个季节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5、停止晨练

【北京雾霾预警】

人们晨练时,人体需要的氧气量增加,而雾中的有害物质会侵害呼吸道造成供氧不足,从而产生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不良症状。乳白色的雾会给人一种洁净的感觉,其实雾中聚积着大量污染物,它可引发气道高反应,而雾中的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正是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诱发因素。所以不建议在大雾天气晨练,这样是非常伤身的。

关于雾霾天气的调查报告(二)

什么是“雾霾”:

雾: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霾: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雾霾: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雾霾的危害:

1、雾霾天气极易使哮喘复发。包括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和变异性咳嗽等,多与近期气温下降、雾霾天气有关。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尘螨也可能悬浮在雾气中,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人们每次呼吸,往肺部深处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可是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比这多100倍。

2、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

3、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近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国内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遭遇类似的情况,当中虽有一定的气象因素,但最主要还是粗放式无序发展带来的恶果。应该看到,雾霾并非一般空气污染,它可能对公众生活和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952年伦敦大雾中,据官方统计就有逾4000人丧生,有环保专家分析,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烟成为肺癌头号致病“杀手”。

4、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另外,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再一方面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所以心脑血病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小心应对

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雾霾的形成:

雾:空气中的水气遇到接近地面的冷空气,水汽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雾是小水滴,和霾相比,雾是比较纯净一些的。

霾,通常是指灰霾,也就是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直径1到2.5微米之间,霾和雾的主要物质不一样,雾是液态水,霾是固体灰尘。

雾霾天气是指:大气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这种情况的大气能见度低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称为雾霾天气,但这种天气非常少,因为要满足大气湿度介于80-90%之间,通常是雨后,而下雨会把大气灰尘过滤掉,雨后的大气一般灰尘较少,不易形成霾。

那雾霾天气有没有呢?有的,雾霾天气主要发生在城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雨雪过后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因为天气同时具备雾和霾的形成条件。

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其次是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第三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机电制造业的工业窑炉与锅炉,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第四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

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这使得低空中的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

中国的雾霾:

中央电视台《新闻1+1》1月15日报道,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截至14日零时,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都超过了300,这意味着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

雾霾天气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并使得市民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不仅如此,在多地的医院,患上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在大幅增加,北京部分中小学的体育课甚至改在了室内进行。这样的天气下,很多人希望空气净化器和品种繁多的口罩能带来一些帮助。

中新网1月13日电综合报道,连日来,中国中东部地区因雾霾天气造成重度空气污染的现象,引发了港台媒体和国外媒体的广泛关注。香港《南华早报》形容北京遭遇的浓密雾霾“令人窒息”,空气质量的污染程度达到了“危险”的水平。

近期,由于冷空气较弱,多地气温回升,雾霾天气大范围伺机而入,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受到影响,而大雾给这些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12日,北京、河北、山东等多地空气质量达严重污染,pM2.5指数直逼最大值。截至13日零时,在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北京城区pM2.5值甚至一度逼近1000。

中央气象台13日6时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今天早晨到上午,京津地区、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江苏中北部、四川盆地、重庆西部、湖南中南部、贵州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中北部等地有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

怎么预防雾霾带来的危害:

防大雾疾病方法:

【北京雾霾预警】

1、外出戴口罩

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2、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3、雾霾天气少开窗

很多人习惯开窗通风。可如果雾霾一整天不散,是该开窗通风还是紧闭门窗呢?李智指出,雾霾天气里,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这个季节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对策一:少出门

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根据国际顶级流行病学期刊《美国流行病学》2016年发表的北大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员环境与健康中心研究员黄薇等人在西安市所做的pM2.5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在排除了年龄、性别、时间效应和气象因素等影响因素之后,当pM2.5浓度每增加103微克/立方米时,居民全部死因的超额死亡风险会增加2.29%,滞后时间在1-2天。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的超额死亡风险更高,为3.08%。

如果一定要出门,不要骑自行车,避开交通拥挤的高峰期以及开车多的路段,避免吸入更多的化学成分。也最好不好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为减少pM2.5做贡献。

对策二:少抽烟

卷烟、雪茄和烟斗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会产生很多属于pM2.5范畴的细颗粒物,烟草烟雾含有7000多种化合物,其中包括69种致癌物和172种有害物质,会严重危害抽烟者本身和吸入“二手烟”受众的身体健康,在这种灰霾天气下,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抽烟者近几日不论是外出还是呆在室内,应当尽量少抽烟。

对策三:少开窗

专家表示在灰霾天气,尽量不要开窗。确实需要开窗透气的话,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同时,家中以空调取暖的居民,要注意开窗透气,确保室内氧气充足。可以在自家阳台、露台、室内多种植绿植,绿萝、万年青、虎皮兰等绿色冠叶类植物,因其叶片较大,吸附能力相对较强。还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市面上80%的空气净化器都以净化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为主,对pM2.5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但在使用时要注意勤换过滤芯。

对策四:选对口罩

普通口罩对于2.5微米的空气颗粒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要阻挡pM2.5需要医用N95口罩,其对0.3微米的颗粒能抵挡95%,在pM2.5爆表的天气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要购买正规合格、与自己脸型大小匹配的N95口罩,取下后要等到里面干燥后对折起来以防呼吸的潮气让口罩滋生细菌。佩戴的时间不宜过长,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佩戴,以免呼吸困难导致头昏。

对策五:做好个人卫生

出门后进入室内要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带的污染残留物,以防止pM2.5对人体的危害。洗脸时最好用温水,利于洗掉脸上的颗粒。清理鼻腔时可以用干净棉签沾水反复清洗,或者反复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同时要避免呛咳。除了面部清理外,身体裸露的部分也要清洗。

对策六:清淡饮食

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够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还可以多吃点豆腐、牛奶等食品。除此之外,自制润喉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解决嗓子干燥、咳嗽的问题,同时减少空气污染对肺部的危害。原料为:石斛、百合、麦冬各3克、大枣2枚,冰糖2粒。用法:加开水150毫升,泡服。一料可冲泡2-3次。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yc/404369/

推荐访问:北京雾霾预警等级划分 北京雾霾预警齐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