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广东大部制改革

广东大部制改革

时间:2018-05-10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美文】

广东大部制改革 第一篇_试论大部制改革的成效、问题与展望——以广东省为例

试论大部制改革的成效、问题与展望

——以广东省为例

摘 要: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而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目前各类行政部门行政职能的错位和交叉,造成了部门之间扯皮现象多,行政效能低下的现象。因此大部制改革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政府机构进行有效整合,改变政府机构繁多、职能交叉的现象,通过减少机构数量,降低各部门协调困难,使政府运作更有效率,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角色定位。广东在大部制改革中提出将深圳、顺德、广州和珠海作为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的先行先试地区。四地形成三种大部制改革模式,分别为行政三分的深圳模式;党政联动的顺德及珠海模式;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富有稳健特色的广州模式。广东各地大部制改革极其富有探索性,为全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都具有与广泛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部制改革,探索先行,深圳模式,顺德模式,广州模式,精简结构,转变职能,简政放权

一、广东省大部制改革背景

2009年初,广东省在为落实中央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指示进行工作布置时,将深圳、顺德、珠海和广州等地列入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先行先试地区,并颁发了关于深圳等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的意见。按照中央要求,广东省政府机构改革在2009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在12月底前基本完成。2009年7月底、9月中旬,深圳和顺德率先公布了大部制改革方案,随后,广州、佛山、珠海、江门、东莞等地的大部制方案也陆续公布。通过比较广东各地大部制改革方案,对今后行政改革的方向也会有所启示。下面我会针对广东省内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深圳、顺德、珠海、广州)的大部制改革情况进行比较和讨论。 ①

二、深圳的大部制改革

(一)改革概况

在十七大及十七届二中全会对行政机构改革提出改革方向和具体要求后,各省市陆续进行了大部制改革。相对来说,深圳经济发展更快,市场化程度更高;①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彭澎,《广东大部制改革:比较与思考》

比邻港澳,在信息的交流、体制上的了解、产业上的沟通和接轨等方面更具优势,所以,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进行了先行先试。

10月27日,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勤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本次机构改革对政府机构和职能进行了大幅的退、转、减、合。改革后,市政府设置31个工作部门,共减少机构15个,精简幅度达三分之一,减少内设、下设及派出机构151个,减少领导职数394名,减少人员编制492名,另外,减少事业单位60个。②

(二)“行政三分”的大部制模式

行政部门的行政权被分为三种,一种是决策权,另外两种分别是监督权和执行权。在原来,许多不同部门间有很多分散的、相同或类似的事项,对于行政效率来说确为过于冗杂。而现在大部制改革下,分散于各部门相同或类似的事项得到了整合,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整合是决策事权方面的整合。以前的部门都有各自的决策事权,却很零散,而现在,在政府的扶持鼓励下,决策权就被集中起来,政策也进行了统一。

行政权三分是政府机构在运行期间内部工作流程的一种合理配置或优化,可以从很多方面体现,比如精简行政层级、精简机构即大部门制,还有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最后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这些都反映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取向。所以说行政权三分是一种表达方式,从某一个角度讲,把决策、执行、监督相对分离有利于政府行政职能的优化,也有利于行政效能的提高。

但并不是所有的改革是往统一的方向进行的。为了实现监督功能,大部制改革还对一些事权进行了分离。比方说,一个职能部门不能既从事数据收集和整理,会使结果失去信服力,因此把数据分析及公布的权利拆开,二者的分离就能更好地体现出执行时的公正性。适当分离部分权力也是深圳大部制改革其中的一个值得全国试点借鉴的做法,大部制改革并不意味着集中事权,统一规则,而是要思考如何将行政部门改变得更精干、更高效。

(三)简政放权

“凡不该政府做的,政府要坚决退出,即使市场暂时做不好,政府也要充分放手,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社会组织和企业去做。”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②陈显玲,《深圳大部制改革调查》,2009年11月

锋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深圳的大部制改革重点从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入手,经逐一梳理,31个政府工作部门及相关部门共取消、调整和转移284项职责和行政审批事项。政府做到了把他们不该做的事情交给市场以及社会。

(四)改革成效

中国经济时报的记者表示,他们在深圳采访的过程中发现,民众对于深圳的大部制改革成效还是普遍满意的。民众认为,大部制改革后,政府部门间互相拉扯的现象少了。而对于深圳,改革的突出点体现于食品管理领域。在过去,深圳存在着“五个部门管不住一头猪”的职能划分不明现象。而现在,深圳成立市场监管局,一个局就把所有食品市场对应的职能都囊括了,过去五个部门都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在只需要一个局就可以搞定,实现了工作上的高效率。

(五)改革的新挑战

政府行政机构能把多余的事情交给社会以及市场去做,固然不错,但同时也会带来不少的挑战。其中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监督问题,是如何对已转移的事务进行监督的问题。深圳市在改革后几乎减少近三分之二的机构,如此大量的机构职能被转出,如何管理好监督好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简政放权的确能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但其他被“扔掉”的事务也同样值得重视,若分离出政府之后,负责执行的社会组织或企业单位不能得到有效的监督,那么也将会带来很多麻烦的社会问题。

三、顺德与珠海的大部制改革

(一)改革概况

2009年11月初,一场在广东顺德、珠海进行的大刀阔斧的大部制改革,成为关注的焦点。作为广东省首个开展大部制改革的地级市,珠海的改革在2日正式启动。而顺德进行的改革也已“满月”。《南方日报》相关报道的编者按称,顺德正在推行的大部制改革,力度之大、创新之多,为改革30多年来少见。它对广东、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转型,对行政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具有深远的标本意义。③

(二)党政联动的大部制模式 ③姚奕,《顺德珠海大部制改革“石破天惊” 1个月内完成》,2009年11月6日

虽然顺德与珠海都是同一模式,但顺德更具代表性。顺德在全国县城中开创了先河,提出了党政联动的大部制改革模式,这是顺德在大部制改革中最大的亮点。顺德的党政机构在改革后,由41个精简到16到,精简幅度接近三分之二。

同是大部制,深圳着眼于政府自身机构改革层面,而顺德则在党政机构职能重叠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在党政联席会议决策管理方面,顺德在延续和发展“一个中心,四位一体”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实施部门首长负责制基础上的联席会议决策管理体制,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权力部门的行政首长,通过一个党政联席会议,对相关事务进行决策。④顺德的举措将党政干部工作融合,打破了以往党政之间各管各事的局面,真实地为提高行政管理质量与效率而共同努力。不过这种改革之法也许只适合于顺德此类较为小型的地区,而类似于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在进行党政联动的改革时所遇到的阻力必然会更大,因此顺德的党政联动模式虽好,但却有它范围上的局限性。

(三)顺德模式的问题以及展望

顺德模式虽然打破了全国范围内的行政管理传统,但毕竟有它的局限性。它会在带来优点的同时也会带来以下的问题。第一,党政机构要如何合理设置?把所有党政部门进行同类项合并,是否合理?第二,顺德机构压缩幅度如此之大,利益格局受到的巨大冲击,带来的人员升迁问题要如何解决?

对于深圳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我看来,我认为党政联动的这些缺点还是能够不断完善甚至消除的。首先,党政机构的设置问题方面,可以多多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的行政管理经验,找到类似于党政联动方面的实例不断补充完善自身的理论。更重要的,还是要改变人们思维模式的惯性,尤其是行政管理者。另外,对于人员升迁问题,可以不用突破编制,并且优化薪酬,保证干部的利益,维护内部稳定。

四、广州的大部制改革

(一)改革概况

广州大部制改革的重点领域是在城市管理方面建立大城管体制,并为此组建了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将市市容环境卫生局的职责,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的城④罗文胜,《顺德改制 党政联动》,2009年9月

市管理的职责,市市政园林局有关市政管理、燃气行业管理的职责,以及市建设委员有关城市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的职责整合在一起。同时,将市政园林局的城市绿化、公园管理的职责整体划入市林业和园林局,从而实现城市郊区绿地一体化建设,改变了以前郊区林地贵林业局、城市绿地归园林局所带来的矛盾。一直以来,市政园林局的职能和它的资源并不对称,可以做的做不了,市民想要它做的它也做不了。广州市在大部制改革中,建立大城管体制的目的就是要减少扯皮,消除体制弊端,扫清体制性障碍,提高政府的效能。⑤

(二)稳健的改革步伐

总的来看,广州在大部制改革上并没有做出太大的动作,不像深圳和顺德那样,做出能惊动全国的大部制改革举措。广州在大部制改革的道路上迈着的是稳健的步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说是保守的表现。

首先,广州的大部制改革基本上以“合并”为主。这次的改革是一种拆散后重拼的改革,把原来已有的行政部门重新划分归属,职权分配上并没有改动,也没有发生只能上的改动,有的只是位置上的变动。与深圳、顺德以及其他全国各地的大部制改革地区一样,实行合并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行政边界问题,即多个部门职能划分不明确的问题。于是广州把它的改革重心放到了城管委的改革创新。

广州此次大部制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结合了自身的特色去进行改革。走“大城管”路线,可以说是广州大部制改革最大亮点。

(三)存在的问题以及展望

广州作为一个省会城市,文化、政治、经济的积淀都比周边城市更为厚重。因此像这一类“老城市”若想跟上大部制改革的潮流还是欠缺了一些活力。历史的沉淀决定了广州不能也不适合一瞬间进行十分大的变动改革。相对于其他城市,广州的灵活性明显不足,新兴并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城市固然有尝试进行制度创新的勇气,广州虽老,但我也认为老城市也应该有年轻城市的活力氛围,积极探索大城市的改革道路。若老城市没有探索出一条更好地发展道路突破瓶颈,又如何为新兴的城市提供后续的借鉴呢? ⑤《广州大部制改革较稳健》,2009年9月

广东大部制改革 第二篇_广东顺德大部制改革1

广东顺德大部制改革

改革的原因:

一、外因:中共十七大召开后,政府机构改革提到议事日程,确实目前行政体制已经不适应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二、直接原因:在顺德806平方公里这样一个小地方,它创造的经济总量已经非常庞大,去年工业产值3900多亿元,今年截至目前工业产值已经超过4000亿元。高速增大的经济总量,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却难以适应。民间组织与政府组织没有分化导致了政府的运行成本非常昂贵,运行效率却低下,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部门利益争夺愈演愈烈。

三、根本原因:过去的政府架构在整体上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政府内部各个部门间职能交叉,多头管理问题严重;第二,在党政系统中,职能重叠,如中组部与人事部,中宣部和文化部,广电总局等;第三,在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上,政府和社会组织没有分化。【广东大部制改革】

大部制改革改革相关分析:

重要性:机构重叠等落后的管理体制来管理先进的生产力,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最大

限度释放生产力,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在顺德的土壤上进一步发展,一定要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目的:丰富政府服务的内涵。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使公权力的公平公正。

“大部门制”的改革,是从整体上对国家权力运行机构进行一体化制度设计。除了外交部、公安部、安全部等政治性的机构外,其他的部门都应该按照大部门的思维进行整合。尽管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不能一步到位。

政府内部部门的整合的同时,亦需把党政系统功能重叠的问题进行解决,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功能也要分化。要把大部门制度的改革放在整个国家权力架构运行中来观察,才可能进一步认识到它的意义和重要性。

“大部门制”政府机构改革,比较鲜明的特点是更重视了法制化,强调了权力运作过程的法制化以及权力在运作过程中的艺术性。

施行的阻碍:

权力重新划分和利益分割的科学操作

思维惯性思维的束缚(我们国家以苏联为样本设置党政机构,60年来虽然历经数次机构改革,但根本架构并没有改变。决策者的突破思维定向,需要见识与胆识。)

改革的意义:

此次机构改革,表面上看是机构的合并,实质上是党政组织结构的深刻变革,是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顺德通过改革建立决策、执行与监督互相制约又互相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为全国县级行政单位改革探路。顺德1992年的改革是以产权为核心,以行政体制改革为配套的综合体制改革为目标,是解放生产力的改革。尽管以产权为核心,但行政体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生产力,奠定了顺德此后的大发展。对比1992年,这次改革在于探索政府如何适应新的管理模式,以建立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进一步推行。建立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政务体系。

顺德大部制改革的定性: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总括)

广东省政府机构改革的特点:

突出探索推进大部门体制、突出转变政府职能这个核心、突出强化部门责任、突出先行先试。【广东大部制改革】

重点要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健全职能体系。加快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制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减少政府的微观管理职能;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将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一半左右;强化直接服务,凡能交“窗口”办理的事项,全部由“窗口”直接办理;突出不同层级政府履行职责的重点,形成全面衔接、分工合理的职能体系。

二是以强化责任落实为重点,进一步理顺政府机构之间的职责关系。要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合理界定部门权限,明确部门职责分工,进一步理顺和明确省垂直管理部门与市县政府的权责关系,合理划分市县乡镇间的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权限,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机制。要明确和强化责任,通过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做到权责对等。强化行政首长问责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考核评价制度,逐步建立符合实际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实行以结果为导向的目标绩效管理。

三是以探索大部门体制为主攻点,积极调整优化组织结构。抓紧做好部门的调整组建工作,省政府设置工作部门42个,其中省政府办公厅和组成部门24个,直属特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17个,另设置部门管理机构6个。严格控制市县政府机构数量,今后凡属于部门职责范围的工作任务,不设立新的议事协调机构;探索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以及珠三角地区加大大部门体制改革力度,特别鼓励市县对职责重叠或相近的党委、政府部门和人民团体机关,采取合署办公或一个机构多块牌子的办法统筹设置。

四是以先行先试为动力,大力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各地要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推进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县(市)推行省直管县(市)试点,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权限。这次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对深圳市、佛山市顺德区、广州和珠海市等地进行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先行先试。

五是以健全监督机制为抓手,着力加强机构编制管理。通过优化整合,发挥现有编制的效能;适当精简各级领导职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以事定费”等方式发挥行政功能;依法加强机构编制的监督管理,2010年要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

总结:

改革如果只是单纯的部门增减,那是物理反应,只有从服务功能上提升,产生化学反应,才是真正的成功。为此,改革应对各部门内涵、组织形式、服务对象、功能等各方面,有全面深刻认识,提高改革效率与深度。用一句通俗的话来形容,希望不要通过物理反应,而通过化学反应达到目标。力图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基本实现了大部制。

广东大部制改革 第三篇_顺德区大部制改革

浅析顺德区大部制改革的可借鉴性经验

摘要:2009年9月16日,顺德大部制政机构改革工作正式启动,顺德再次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作为全国率先进行改革开放的县级区域,顺德一直以来都肩负着先行先试、对全省乃至全国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示范的重任。这次的改革使它再次走在改革的潮流前线。经过三个月的试验检验,顺德的大部制改革确立了“省直管区”的创新模式,实行了党政联动和党政合署,建立了扁平化管理体系。在改革中推进政策配套改革方案,为改革减少了诸多阻力,促进了顺德政府职能的转变。顺德大部制改革取得的这些可借鉴性的改革检验,不仅对广东省的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还对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县域大部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字:顺德区 大部制 改革经验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县以及以下的行政改革受制于上级综合改革而进展缓慢。在中国整体行政层次中,它是数量较多、与县域经济关系最密切、与广大基层百姓接触最广的行政组织。按照中国传统垂直结构,这个层次的行政职能部门与中央、省、地(市)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由此造成地方行政部门机构多、行政人员多、行政职能划分过细的问题。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庞大的行政部门的运行经费过大,造成财政费用紧张,甚至出现地方财政收入难以满足政府行政经费的状况,需要靠政府财政补贴或财政转移支付来维持政府正常运转。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可借鉴顺德区进行的一次有效大部制改革值得借鉴的改革经验。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今年九月份的大部制改革取得了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获得地级市管理权限后,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改革过程只有三天的大部制改革。其改革速度之快,一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议论。作为广东省大部制改革的示范县,它的改革经验已被广东省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作为全国县域改革的标兵和示范,顺德此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在全国开了先河。顺德区 这一“石破天惊”的改革迄今已成果显著,对中国今后县区域改革具有重要示范和标本意义,总结分析其可借鉴性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 “大部制” 改革:大部门体制,又称大部门制、大部制,一般是指将职能相同或相近的部门整合、归并为一个较大的部门,或者使相同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管理为主,以减少机构重叠、职责交叉、多头管理,增强政府履行职能的能力。大部门作为政府机构设置的一种形式,是相对于小部门而言的,通常管理职能较宽,业务管理范围较广,对一项政府事务或几项相近事务实行统一管理。所以,实行大部门体制的关键,在于实现职能有机统一。

选择顺德作为广东“大部制”改革试点,主要原因主要有三:其一,作为中国改革发展的排头兵之一,顺德现在遇到的问题正是其他地区即将遇到的问题;其二,顺德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强烈的改革意识和丰富的改革经验,破解科学发展难题的能力强;其三,顺德历来是改革的先锋示范点,示范效应作用更大。 2009年9月16日上午,顺德召开副科级以上动员大会,大部制正式实施,根据《佛山市顺德区党政机构改革方案》,顺德区的党政机构由41个部门变为

16个部门,精简幅度接近2/3。区综合设置16个党政机构,其中:设置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和党委工作部门5个,政府工作部门10个。其中10个局六个委员会,工商、质监、安全合并,加上知识产权、农业、文化的部分职能,成立市场安全监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将不再存在,新成立的市场安全监管局人财物第属于顺德区政府。除了国税、公安整体保留,其他都受兼并。

具体经验总结有以下五点:

一、确立“省直管区”模式

今年8月18日,广东省确定顺德为广东全省唯一一个综合改革试验区,在现时建制不变的前提下,除党委、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系统及需要佛山市统一协调管理的事务外,其他所有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事务,赋予顺德行使地级市管理权限。顺德作为实行“省直管区”模式的“吃螃蟹者”,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管理体制上创新,走出了自己发展特色的路。顺德综合改革试验工作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顺德被赋予的是明确提出“行使地级市管理权限”,权限上要比“省直管县”大得多。其次,顺德的行政自主权扩大了,今后在城市规划、社会事务管理、公共财政、公共服务提供上还有望可以自行审批,效率上会大大提高。这些都是此前“省管县”模式所没有的。

改革一定要敢于打破常规,这次赋予顺德一定的自主权与决定权,给了顺德一个创新求变、自由发挥的环境与条件,给顺德大刀阔斧的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政策与制度环境。政策先行,给顺德的党政综合改革给予了环境优势,还注入了改革的动力。地级市管理权限的获得对这次的全面改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于以后其他地区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思考价值极高的经验。

二、实行党政合署

这次顺德大部制改革,最大的亮点是建立了党政统合的组织架构,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党政两条腿的机制。由于职能合并而不是取消,只是换了一个名字,因此也与现行体制不相矛盾。到目前为止,顺德是全国唯一进行了党政统合改革的县,其他地方还没有迈出那么大的步子。

这次改革党政联动一起改,41个党政部门精简为16个大部。比如,宣传部和文体旅游局合署办公,宣传部长兼任文体旅游局局长;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等群团组织一起并入社会工作部;原民政局则一分为二,双拥优抚、基层政权建设和民间组织管理职责,划入新组建的社会工作部,形成了大规划、大经济、大建设、大监管、大文化、大保障的格局。5个党委工作部门,都有一个职能相同的政府机构与其合署办公,做到党政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这次改革增加了宣传部与文体旅游局、司法局与政法委、社会工作部与民政宗教和外事侨务局的合署办公。

顺德这次跨党政进行职能整合,将区委统战部、区外事侨务局、民族宗教事务局、工商联、残联相关的职责、农业局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责、区民政局双拥优抚、基层政权建设、民间组织管理的职责,整合划入区委社会工作部。顺德是中国2800多个县唯一没有统战部,没有民政局,没有工商局的,这是开风气之先。这从实用和操作这个角度,把群众工作、统战工作和宗教等工作加强到一个新的部门,不拘泥于名称,无论是从人力、决策、执行,都是加强了社会工作,也是加强了统战工作。

【广东大部制改革】

三、实施扁平化管理

此次改革探索建立党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分工清晰又统一协调的高效运行新机制,实现大部门首长负责制,大部门的部长、局长由区委常委、副区长或政务委员兼任。这使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决策管理更加扁平。在这16个职能部门当中就是由党委跟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兼任各个部门的局长,从而简化了很多不必要的程序,有效提高了政府效率。顺德这次改革使区委常委和副区长全部兼任大部门首长,还设立了几个和副区长同级别的区务委员,一起兼任大部门首长。

顺德改革后的创新性运行机制,全局性重大决策集中由区联席会议行使。联席会议成员由区委常委、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政府正副区长、区政协主席、政务委员组成。组建区政府政务委员会,政务委员会由区政府区长、副区长和政务委员组成,参加区联席会议决策。政务委员按副处级领导职务配备。这样,顺德将使每个部门在区联席会议上都占有席位,拥有发言权,最大限度地实现决策民主化。在决策方面,除了“一个决策中心、四位一体”领导机制外,组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成立决策咨询和政策研究室。联席会议的决策一步到位地直接由16个大部门落实执行,形成了联席会议———部门———业务科室的扁平化决策执行机制,减少了原来区委常委、副区长分管和区委区政府副秘书长协调的两个环节,缩短管理链条,提高决策、执行的效率效能;执行方面,实行区级领导、职责分明的部门首长责任制,一方面既压缩管理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强化决策的执行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区的党政领导更加专业化,集中精力研究推进工作,避免过去分工跨度太大、疲于应付且效率不高的问题。

四、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制度改革的核心。职能是机构的内核,机构是职能的载体。政府机构的设置,必须紧紧围绕政府职能这个内核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设置。推行“大部制”改革,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加减法,而要“同类项合并”,且要发生“化学反应”。就如顺德区委书记刘海强调,减少机构并不是改革的核心问题,“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让老百姓办事更方便。”从根本上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关系,最大限度地释放社会生产力,走出机构改革“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服务态度差,政府“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建立服务型政府,据公民的需求而不是政府自己的需求来提供公共服务。

改革后的顺德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履行社会经济管理者的职责上,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构建服务型政府。现在,顺德是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大经济”,“小机构,大协调,大服务”。

五、推进政策配套改革方案

这次的改革没有以牺牲干部的利益为代价,在人员调整上按照“人员不降级、编制不突破”为原则进行。在具体实施上,顺德区在不突破省核定的各类编制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措施来确保队伍的平稳过渡。改革方案用“人随事走”的方式进行,按照职能划分将科室整体平移,因此编制和公务员数量不会大幅度变化,避免挫伤党政管理人员对改革的积极性,为改革进一步减少阻力。

顺德政府还设计了很多方案,成功完成了行政人员的人事安排工作。聪明的顺德人做了一个“发明”,就是在区一级设立“政务委员”,在局一级设立“局务

【广东大部制改革】

委员”,编制不突破、人员不降级、薪酬也优化,人员安置的困局随之破解。还根据《公务员法》,科员做得好的话,工资可能比局长还高。这个也为改革减少了阻力。

另外,市场安全监管局整合后,创新性提出“网格化管理”的模式,将顺德全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综合执法,将六七顶大盖帽有效地合并为了一顶,很好地解决了“多头管理”的问题。事业单位实施分类改革,条件成熟的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脱钩,走向市场,政府可以购买其服务。

有人曾说,顺德这次改革主要是1992年和1999年两次综改的延续,新方案提出要将一系列行政机构裁减与合并,主要是将政府、党委和政府中职能重叠的机构进行合并。这认识到,这次改革借鉴了前两次改革的优秀经验:党政合署办公和合并重叠机构。但是没有看到,顺德这次的大部制改革是以广东省行政体制改革为背景。广东省特将顺德区作为大部制改革的试点,希望把它的试验经验推广到全省,这就决定了顺德区的改革只是广东改革的一颗棋子。但就是作为一颗棋子,恰恰赋予了顺德能在省直管下大展拳脚的进行改革,这就是它区别于前两次改革的方面。广东省这一宏观规划、局部放权做法,是其他地区改革值得深思的地方。【广东大部制改革】

结语:

我们说判断一个区域体制改革的方向,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惠及人民群众跟企业,是否有利于连续、平稳建设社会和谐等问题,如果能够按照这种方向来推进,我们认为这种改革都能够成功。顺德以打造机构精减,效率高效,服务周全的小政府,大社会为改革宗旨和目标,为顺德发展提速更快,服务市民更方便快捷提供政府服务管理平台。顺德的大部制改革至今已有三个月多,虽然改革尚未完成,但顺德的“小政府,大社会”效应已初战告捷。这次机构改革,表面上看是机构的合并,实质上是党政组织结构的深刻变革,是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通过改革建立决策、执行与监督互相制约又互相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为全国县级行政单位改革探路。

参考文献:

(1) 杜治洲《大部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国际经验与推进策略》,《现

代管理科学》2009年3月。

(2) 王雅芬、谢守祥《地方政府行政职能“大部门制”的无边界

整合的讨论》,《今日南国》2008年12月。

(3) 李朝智《对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思考》,《广西社会科

学》2008年第10期。

(4) 竺乾威《“大部制”刍议》,《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3期。

(5) 吴承平《顺德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及启示》,《生产力研究》

2007年第18期。

(6) 刘文俭《地方政府推行大部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与借鉴意义》,

《行政论坛》2009年第3期。

2009至2010年度第一学期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结课论文

班级:行管07级2班

姓名:曹 玉

学号:11074994

日期:2009年12月16日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43638/

推荐访问:公安大部制改革 大部制改革方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