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时间:2018-05-10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美文】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第一篇_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

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信息失真的事情越来越多,并渐渐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而社会各个阶层对会计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会计信息成为有关各方进行决策、实施管理和控制行为的基本依据。因此,深入认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揭示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寻找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就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本文主要谈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现状及原因。最后,提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监督

会计信息是现代会计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是指会计主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所提供的一种标准语言文字信息。所谓的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符合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主要有:实收资本虚假;坏账多,帐实不符;隐瞒收入,虚增资本,逃避税收。

一、会计信息失真对社会经济的危害

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真假与否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决策及其结果。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财会法制尚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会计信息失真,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不能正确反映经济活动。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关系到一个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和预算执行情况,而且严重的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影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国家宏观经济的决策和调控。还能导致投资者的决策失误,严重时将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一)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不利于国家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国家对税金的征收,会计信息失真掩盖了企业事业单位的真实财务状况,增大了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误导国家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和判断,使国家出台的各项经济方针政策出现偏离客观真实情况势必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二)破坏投资环境,影响经济资源配置

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投资者和债权人投资决策从而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惨重的经

济损失,也会影响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若投入的是国家资产,则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若国家银行是其债权人,则造成呆账或坏账,形成金融风险;若公众是其债权人,则会形成债务纠纷。

(三)影响各单位的内部管理

1、原始凭证要素填写不齐全,有些单位的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采取制作假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入变成合法的收入。

2、财务账务管理混乱,在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务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帐证、帐表、帐帐严重不符。

3、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在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过人为方式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费用失真,是该项资金直接进行了生产成本,资产不实主要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各项奖金的实际拥有数额,资产管理 混乱,造成账实不符。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当前我国经济正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企业使用合法手段参与市场竞争,但是,据观察,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并不是向企业改革、向管理创新、向科学进步要效益,反而是向企业会计弄虚作假,掩盖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效益,导致当前许多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不断的发展完善当中,许多企业仍然有些个人和小集团,为了自身利益欺骗国家、人民群众和投资者,钻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空子,做假账,造假报表,具体表现为:第一,不遵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隐瞒、截留企业收入,通过各种违规方法提高企业的账面成本从而调整企业利润;第二,企业对自身的资产管理不够严格,对资产的盘盈,转让、清理报废等处理不合规范,导致企业的会计账簿上的记录与实物和款项不符,这给使用报表投资人造成决策误导,难以有效利用市场经济机制调节资源的配置,其次,这也有利于某些个人或小集团谋取不正当利益,从而滋生腐败等不良的社会风气;第三,失真的会计信息也不利于国家正确判断经济形势而做出错误的决策;第四,国家的税收大部分来自企业的流转税所得税,由于会计信息有的账面盈亏不实,有的隐瞒利润,虚增支出。等手段逃避国家税收,导致国家资产和税收的流失。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从表面看是管理问题,或者是单位领导或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但目前会计信息普遍失真,必然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从逻辑上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在会计实务中,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会计信息,均属于“失真”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直接危害了会计工作的生命力。经济界的有识之士认为这一问题已经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国家曾做出多种法规,规范,出台各项政策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但虚假会计信息问题始终得不到扼制,必须深刻认识,找出根治的良策。【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一)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1、会计人员舞弊行为

有时由经营者为追求财务收支在小同期间的均衡性也将收入隐藏,在以后各期间,该摊的不摊,该计支出的不计等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又称为利益导向性失真。这种行为作假者不仅不会自觉的纠正相反还会千方百计的加以掩盖。

2、行政领导、经营者的功利主义

有些地方党政领导为突出政绩,给企业分指标,压任务,逼着企业作假,用虚假政绩去争名夺利。某些企业经营者为取悦上级,常常指使会计人员违反法规,对会计资料进行粉饰、修饰,以获得贷款,逃避税收,截留收入,化公为私。

(二)会计监督不力

1、企业内部监督失效

在厂长经理负责制下,会计人员受聘于企业管理当局,其行为必然受控于企业管理当局,反映管理当局的意图和目的,体现管理当局的意志,必然会出现“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现象和“领导定调子,会计田数字”的虚假会计信息的存在,会计监督“名存实亡”,这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会计人员受管理者领导,其监督权力也由管理者授予,不符合管理学监督原理;同时,由于监督是一种外来约束力,它不可能从机体内产生,会计部门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不可能实现对管理者的有效监督。

2、企业外部监督失效

外部监督是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注册会计师常常被称为“经济警察”,其职责在于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提供鉴证服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但是由于注册会计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加之许多人缺乏职业道德和管理部门监督部力等原因,并没有能真正发挥其作用,相反有些甚至与企业勾结在一起,共同造价,弄虚作假,逃避国家有关法规和纪律的监督,而会计人员又受单位负责人的聘任和管理,在工作中很难坚持原则,履行会计的监督职能。

(三)政府行为不规范

出于个人、部门和地区的利益驱动,或者某种特殊的如粉饰政绩或隐瞒事实等需要,它们可能并不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而会暗示企业提供预定的数据,甚至会与企业合谋,共同提供虚假的会计数据。

四、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危害是严重的,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当从多方面入手,为适应深化企业改革的步伐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于国际惯例接轨的要求,制定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行性对策已经势在必行。因此,要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完善法规建设,强化法律意识

近年来我国虽制定了不少财务会计法规,但从实际来看,还很不完善和健全,有些条文的操作性较差。这样,会计人员执行时就无法跟从,没有统一标准,造成会计信息混乱、失真。因此,首先应当从完善和健全财务会计法规和其他相关法规入手,加大实施“新会计法”的力度,使财务会计法规尽可能地全面、配套、及时,并且有可操作性,堵住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漏洞。其次,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树立学法、懂法、执法的良好环境,

确保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严格执行国家法规;确保企业经营者、财务会计人员等自觉遵纪守法,维护《会计法》的权威,保护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二)完善经济指标考核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出现亏损、破产是正常现象,政府考核企业的关键应是考核企业的经济运行环境和运行质量,而不应仅局限于个别经济指标。否则,企业为了完成扭亏增盈目标,不得不作假。甚至由于地方保护主义观念,还会出现上级政府认可企业作假,上级政府与企业联合做假等现象。对企业干部的考核也应全面进行,不能以个别经济指标来考核干部的“政绩”,否则会导致企业领导的短期行为,竭泽而渔,虚报数据,巧取豪夺。

(三)提高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员素质问题。这里的素质是指全面素质,既包括政治素质,又包括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1、企业领导应尊重会计人员的意见,支持会计人员的工作,不能以权谋私,以权压人,更不能纵容、指使会计人员造假。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企业领导人责无旁贷的义务和神圣职责。

2、会计人员要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要严格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维护国家财产安全;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提供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要虚心学习,熟悉财务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提高会计业务技能,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切实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

(四)强化会计监督的作用

1、严格注册会计师执业标准,强化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观念,清除一批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对出具虚假报告或作伪证者要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

2、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社会监督地位,转变监督方式,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监督体系,不断强化社会会计监督力度。改变现有的注册会计师聘任制度,实行上市公司审计轮换制。防止事务所因为向所审计公司提供咨询服务收取大额服务费而丧失独立性。

3、加强电算化控制,随着会计电算化不断普及, 计算机与会计工作已越来越密不可

分。在电算化会计中, 由于工具、载体、帐务处理、会计组织等发生了根本变化, 会计控制也由人工控制变为人和计算机共同控制, 数据输入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处理和输出结果。为此, 应制定标准化凭证格式, 建立科目参照文件, 设立科目代码校验位, 有条件的可进行二次输入; 每一位参与电算化会计人员都应实施合理授权控制, 通过设置操作员口令和上机日志等控制手段, 防止差错和舞弊行为;还必须增设专人输入检查控制环节, 未经检查, 应无法进入下一步会计处理。

总之会计信息失真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一些公司受利益所驱使会计造假案频发,使国家资产造成严重流失、证券市场发育不良、社会交

易费用高昂企业难以筹集到足够资金而出现“贫血”,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危害。【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参考文献: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1]王凌云.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12).

[2]石晶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河南大学学院学报,2010.(26).

[3]吴联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治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邱谅平.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N].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10(12).

[5]薛大东.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分析[J].财务与会计导刊,2012(1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第二篇_第15届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公示名单

第15届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公示名单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第三篇_汤老师作业

硕士研究生09-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作业

课 程: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题研究 题 目: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姓 名: 方 丽 华 学 号: 200802010017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授课教师: 汤文曙(教授)

试论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摘要】: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必须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的特殊国情,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必须发挥自觉性、能动性、主体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本意是指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自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以来,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和艰难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其重要标志就是先后形成了既适应特定的时空条件,又一脉相承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这些适应中国实际需要、符合时代特征要求、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理论和思想指导下,中国的民主革命才走向了胜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三次飞跃,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规律性的经验启示,对于我们今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必须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地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与实践过程。

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革命斗争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 决议和前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坚决斗争,对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 性经验加以科学地理论概括,从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领导全党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根据国

内外形势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面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个别论断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突破,科学地回 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形成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领导创建了无产阶级政党,但他们没有共产党执政的实践。列宁曾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执政6年多时间,对执政党建设问题尚处于探索阶段。就中国共产党来看,毛泽东较好地解决了夺取政权时期的党的建设问题,但在成为执政党后的建设上走了弯路,没有使党从整体上实现由领导革命斗争的党向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党的转变。邓小平对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但在其有生之年所解决的主要课题是如 何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结和对待前人的经验,结合新形势、新情况的需要,对执政党的建设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概括,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的又一次具体体现。

二、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的特殊国情,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

义。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意义,是以各个国家和民族革命和建设实际为依托的,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只有与具体国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创造性运用,才能转变为巨大的推动力量。

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国家与革命的学说,既坚持了十月革命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提供 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普遍经验,又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对中国革命做出了全新的分析与阐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与十月革命先城市后农村完全相反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同毛泽东极端重视国情一样,邓小平也把对国情的研究放在首要的位置,并进一步将 其置于世界大环境中加以把握,提出了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进而对在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实际基础上,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开创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

确道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重大转变,使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出现了众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使中国共产党面对着更加艰巨的任务;随着 党员数量的增多,党员成份的多样性、党员思想意识的日益活跃和反腐倡廉的需要,使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正处于历史性的关键时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是面对这些新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而提出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指明了方向。

三、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作

风和中国气派。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是中国现实的国情,同时也涉及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国的现实存在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就不可能真正认识中国的现实。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在应用马克思主义时,非常重视对中国文化现象的创造性研究。由“五四”运动为开端的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就是因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产生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又形成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两大文化形态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继承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一方面是开辟这一文化资源,丰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实现中国历史文化的现代化,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服务;一方面是为了探索和寻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形式,使其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使中国的老百姓易于接受,并化作自己的思想。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毕竟诞生于西方,在传统上属于西方文化,在其话语和表现形式上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文化的特征。要使它成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就必须把它融于中国文化的海洋中,使它

有一种中国化的表现形式。

在这个重大问题上,我们党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例如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常被称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毛泽东同志从本质上阐发这一哲学思想时,使用了中国历史上“实事求是”这一概念,并对这一概念作了马克思主义的阐释。邓小平同志则明确指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哲学的根本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又先后提出“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形式,丰富和完善了这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路线。当然,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并不是抛弃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话语系统。实际上,这套话语系统在翻译为中国语言时就已经开始向中国化转化了。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总结了新经验,提出了新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四、必须发挥自觉性、能动性、主体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作为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决不是自我封闭的僵化体系,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 发展的活的思想体系,具有深厚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品质。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却历经150多年仍然充满活力而长盛不衰;虽然产生于欧洲,却传遍全世界的根本所在。所以,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科学态度,必须体现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鲜明特征,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所产生呃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应该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条件,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善于创造新经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是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实践,大胆突破和扬弃了其中的某些具体论断而形成的新的历史性飞跃,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性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产物。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善于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墓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历史过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43636/

推荐访问:绍兴文理学院图书馆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