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私藏美文 >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时间:2018-05-02   来源:私藏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私藏美文】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第一篇_2001-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像人的左右手一样,这被称作手性。而药物中也存在这种特性,在有些药物成份里只有一部分有治疗作用,而另一部分没有药效甚至有毒副作用。这些药是消旋体,它的左旋与右旋共生在同一分子结构中。在欧洲发生过妊娠妇女服用没有经过拆分的消旋体药物作为镇痛药或止咳药,而导致大量胚胎畸形的"反应停"惨剧,使人们认识到将消旋体药物拆分的重要性。2001年的化学奖得主就是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使用一种对映体试剂或催化剂,把分子中没有作用的一部分剔除,只利用有效用的一部分,就像分开人的左右手一样,分开左旋和右旋体,再把有效的对映体作为新的药物,这称作不对称合成。

1968年,诺尔斯发现了用过渡金属进行对映性催化氢化的新方法,并最终获得了有效的对映体。他的研究被迅速应用于一种治疗帕金森症药物的生产。后来,野依良至进一步发展了对映性氢

2002年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2年10月9日宣布,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以表彰他们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贡献。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分别表彰了两项成果,一项是约翰·芬恩与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两人将共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另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将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另一半的奖金。

2003年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表彰他们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他们研究的细胞膜通道就是人们以前猜测的“城门”。

2004年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年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物较少。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例证。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杰·科恩伯格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在一份声明中说,科恩伯格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而理解这一点具有医学上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这一过程发生紊乱有关。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格哈德·埃特尔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 “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他获得的奖金额将达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华裔获得主-钱永健

美国Woods Hole海洋生物学实验室的下村修(Osamu Shimomura)、

哥伦比亚大学的Martin Chalfie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钱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因发现并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GFP)而获得该奖项。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三位获得者

美国生物学家Venkatraman Ramakrishnan(文卡特拉曼·拉马 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Thomas A. Steitz(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女生物学家Ada E. Yonath(阿达·约纳特)因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贡献共同获该奖。

2010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美国科学家理查德·海克(Richard F, Heck)、伊智根岸(Ei-ichi Negishi)和日本 科学家铃木彰(Akira Suzuki)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获奖。钯催化的交叉偶联是今天的化学家所拥有的最为先进的工具。这种化学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化学家们创造先进化学物质的可能性,例如,创造和自然本身一样复杂程度的碳基分子。碳基(有机)化学是生命的基础,它是无数令人惊叹的自然现象的原因:花朵的颜色、蛇的毒性、诸如青霉素这样的能杀死细菌的物质。有机化学使人们能够模仿大自然的化学,利用碳能力来为能发挥作用的分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框架,这使人类获得了新的药物和诸如塑料这样的革命性材料。这一成果广泛应用于制药、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可以使人类造出复杂的有机分子。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舍特曼的贡献在于在1982年发现了准晶体,称这一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化学家们看待固体物质的方式。

学院称,“与此前人们认为的原子在晶体内呈对称模式分布的理论不同,舍特曼揭示出原子在晶体内的堆积形态可以不重复。”这一发现在当时极具争议,因执意坚持自己的观点,舍特曼曾被要求离开他的研究小组。然而,他的发现最终迫使科学家们重新审视他们对物质本质的观念。

根据舍特曼的发现,科学家们随后创造了其他种类的准晶体,并在俄罗斯一条河流内的矿物样品中发现了自然生成的准晶体。一家瑞典公司也在一种钢材中发现了准晶体,晶体使得这一材料像盔甲般坚硬。目前,科学家正在试验将准晶体应用于煎锅和柴油发动机等多项产品中。

舍特曼发现了准晶体,这种材料具有的奇特结构,推翻了晶体学已建立的概念。许多年以来,凝聚态物理学家们仅仅关心晶态的固体物质。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他们逐渐把注意力转向“非晶”材料,如液体或非晶体,这些材料中的原子仅在短程有序,被称为缺少“空间周期性”。

1982年,舍特曼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工作时发现了准晶,这种新的结构因为缺少空间周期性而不是晶体,但又不像非晶体,准晶展现了完美的长程有序,这个事实给晶体学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对长程有序与周期性等价的基本概念提出了挑战。

准晶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准晶具有完全有序的结构,然而又不具有晶体所应有的平移对称性,因而可以具有晶体所不允许的宏观对称性。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第二篇_【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十)】2001年化学奖

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巴里·夏普莱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因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的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威廉·诺尔斯

威廉·诺尔斯((KnowlesWs)于1917年生于美国。1942年,他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66年,威尔金森等人发现了可用于均相催化氢化的威尔金森催化剂---三(三苯基膦)氯化铑。在此前后,霍勒等人先后发现了手性膦的制备方法。在此基础上,1968年,当时在孟山都公司(圣路易斯)工作的诺尔斯用(-)-甲基正丙基苯基膦替代威尔金森催化剂中的三苯基膦,并以此为催化剂催化α-苯基丙烯酸,得到一种对映体过量15%的氢化产物。虽然对映体过量相对于目前水平还较低,但在此方向上却是突破性的进展。

所获奖项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和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雷斯,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三位化学奖获得者的发现则为合成具有新特性的分子和物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现在,像抗生素、消炎药和心脏病药物等,都是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制造出来的。【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新闻公报说,许多化合物的结构都是对映性的,好像人的左右手一样,这被称作手性。而药物中也存在这种特性,在有些药物成份里只有一部分有治疗作用,而另一部分没有药效甚至有毒副作用。这些药是消旋体,它的左旋与右旋共生在同一分子结构中。在欧洲发生过妊娠妇女服用没有经过拆分的消旋体药物作为镇痛药或止咳药,而导致大量胚胎畸形的"反应停"惨剧,使人们认识到将消旋体药物拆分的重要性。2001年的化学奖得主就是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使用一种对映体试剂或催化剂,把分子中没有作用的一部分剔除,只利用有效用的一部分,就像分开人的左右手一样,分开左旋和右旋体,再把有效的对映体作为新的药物,这称作不对称合成。

贡献

诺尔斯的贡献是在1968年发现可以使用过渡金属来对手性分子进行氢化反应,以获得具有所需特定镜像形态的手性分子。他的研究成果很快便转化成工业产品,如治疗帕金森氏症的药L-DOPA就是根据诺尔斯的研究成果制造出来的。

1968年,诺尔斯发现了用过渡金属进行对映性催化氢化的新方法,并最终获得了有效的对映体。他的研究被迅速应用于一种治疗帕金森症药物的生产。后来,野依良治至进一步发展了对映性氢化催化剂。夏普雷斯则因发现了另一种催化方法——氧化催化而获奖。他们的发现开拓了分子合成的新领域,对学术研究和新药研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成果已被应用到心血管药、抗生素、激素、抗癌药及中枢神经系统类药物的研制上。现在,手性药物的疗效是原来药物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在合成中引入生物转化已成为制药工业中的关键技术。

诺尔斯与野依良分享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夏普雷斯现为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学院化学教授,将获得另一半奖金。

诺贝尔奖项

瑞典当地时间10日下午(北京时间10日晚上),瑞典国王卡尔十六·古斯塔夫向美国科学家威廉·S·诺尔斯颁发了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威廉·S·诺尔斯来自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现年84岁,1917年出生(美国公民)。1942年获哥仑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美国圣路易斯Monsanto公司,1986年退休。本届诺贝尔化学奖分别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威廉·S·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及美国科学家K·巴里·夏普雷斯。

巴里·夏普莱斯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第三篇_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2年10月9日宣布,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以表彰他们在生

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贡献。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分别表彰了两项成果,一项是约翰·芬恩与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两人将共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另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将获得2002

年诺贝尔化学奖另一半的奖金。

他们三人的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包括蛋白质在内的大分子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在这3位科学家所开创的新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今天的研究人员已能迅速并且简单地揭示一个物种包含多少种不同的蛋白质,能用三维照片显示蛋白质分子溶解状态的样子,从而使人类可以通过对蛋白质进行详细的分析而加深对生命进程的了解,使新药的开发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在食品控制、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等其他领域也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04-06-14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第四篇_1901-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获奖原因汇总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获奖原因

1901年 范霍夫 (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1852—1911) 荷兰人, 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主-范霍夫

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的有关定律。

1902年 E.费歇尔(Emil Fischer,1852—1919) 德国人,研究糖和嘌呤衍生物的合成。

1903年 阿累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1927) 瑞典人,提出电离学说 。

1904年 威廉·拉姆赛(William Ramsay,1852—1916) 英国化学家,发现了稀有气体。

1905年 拜耳 (Adolf von Baeyer,1835—1917) 德国人,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1906年 莫瓦桑 (Henri Moissan,1852—1907) 法国人,制备单质氟 1907年 爱德华·布赫纳 (Edward Buchner,1860--1917) 德国人,发现无细胞发酵现象

1908年 欧内斯特·卢瑟福 (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 英国物理学家,研究元素蜕变和放射性物质化学

1909年 弗里德里希·奥斯瓦尔德 (Friedrich Wilhein Ostwald,

1853—1932) 德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率。【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1910年 奥托·瓦拉赫 (Otto Wallach,1847—1931) 德国人,研究脂环族化合物

1911年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1934)(女) 法国人,发现镭和钋,并分离镭。 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女科学家-玛丽·居里

1912年 维克多·梅林尼亚 (Victor Grignard,1871—1935) 法国人,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 萨巴蒂埃 (Paul Sabatier,1854—1941) 法国人,研究有机脱氧催化反应。

1913年 维尔纳 (Alfred Werner,1866—1919) 瑞士人,研究分子中原子的配位,提出配位理论。

1914年 T.W.理查兹(Therdore William Richards,1868—1928) 美国人,精确测量大量元素的原子量【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1915年 威尔斯泰特(Richard Willstater,1872—1924) 德国人,研究植物色素,特别是叶绿素

1916年 未授奖

1917年 未授奖

1918年 哈伯 (Fritz Haber,1868—1930) 德国人,发明工业合成氨方法 1919年 未授奖

1920年 能斯特 (Walter Nernst,1864—1941) 德国人,研究热化学,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

1921年 索迪 (Frederick Soddy,1877—1956) 英国人,研究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

1922年 阿斯顿 (Francis Willian Aston,1877—1945) 英国人,研究质谱法,发现整数规划

1923年 普雷格尔 (Fritz Pregl,1869—1930) 奥地利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授奖

1925年 理查德·齐格蒙迪(Richard Zsigmondy,1865—1929) 奥地利人,阐明胶体溶液的多相性质。

1926年 斯维德伯格(Theodor Svedberg,1884—1971) 瑞典人,发明超离心机,用于分散体系的研究。

1927年 海因里希·维兰德 (Heinrich Wieland,1877—1957) 德国人,研究胆酸的组成。

1928年 文道斯(Adolf Windaus,1876—1959) 德国人,研究胆固醇的组成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哈登 (Sir Arthur Harden,1865—1940) 英国人,研究糖的发酵作用及其与酶的关系 奥伊勒(Sir Arthur Harden,1865—1940) 瑞典人,研究辅酶

1930年 费歇尔 (Uails Fischer,1881—1945) 德国人,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

1931年 波施(Carl Bosch,1874— 1940) 德国人,研究化学上应用的高压方法 贝吉乌斯(Friecrich Bergius,1994—1949) 德国人,研究化学上应用的高压方法

1932年 兰米尔 (Irving Langnuir,1881—1957) 美国人,研究表面化学和吸附理论

1933年 未授奖

1934年 尤里(Harold Clayton Urey,1893—1981) 美国人,发现重氢 1935年 F.约里奥—居里(Frederic Joliot—Curie,1900— 1958) 法国人,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 I.伊伦—居里(I reno Joliot—Curie:1897-1956)(女) 法国人,合成人工放射

性元素

1936年 德拜 (Peter Debye,1884—1971) 荷兰人,研究偶极矩和X射线衍射法

1937年 哈沃斯(Sir Walter Haworth,1883—1950) 英国人,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 保罗·卡雷 (Paul Karrer,1889—1971) 瑞士人,研究类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B2

1938年 R.库恩 (Riehard Kuhn,1900—1967) 德国人,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1939年 布泰南特 (Adolf Butenandt,1903—1955) 德国人,研究性激素 卢齐卡 (Leopold Ruzicka 1887—1976) 瑞士人,研究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

1940年 未授奖

1941年 未授奖

1942年 未授奖

1943年 海维西 (Gyorgy Hevesy,1885—1966) 匈牙利人,利用同位素作为化学研究中的示踪原子

1944年 奥托·哈恩 (Otto Hahn,1879--1968) 德国人,发现重核裂变现象

1945年 维尔塔宁(Aatturi Virtanen,1895—1973) 芬兰人,发明饲料保藏方法

1946年 詹姆斯·萨姆纳(James Batcheller Sumner,1887-1955)美国人,发现结晶蛋白酶 诺思罗普(John Howard Northrop,1891—) 美国人,制备绩效状态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斯坦利 (Wendell Meredith Stanley,1904—1971) 美国人,制备绩效状态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1947年 罗伯特·鲁宾逊(Sir Robert Robinson,1886—1975) 英国人,研究生物碱和其它植物制品

1948年 梯塞留斯(Arme Wilhelm Kaurin Tiselius,1902—1971)瑞典人,研究电泳、吸附分析he和血清蛋白

1949年 乔克(William Francis Giauque,1895-1982)美国人,研究超低温下物质的性质

1950年 第尔斯(Otto Diels,1876—1954) 德国人,发现双烯合成 阿尔德 (Kurt Alder,1902—1958) 德国人,发现双烯合成

1951年 麦克米伦 (Edwin Mattison McMillan,1907—)美国人,发现和研究超铀元素镅、锔、锫、锎等 西博格(Glenn Thedore Seaborg,1912-)美国人,发现和研究超铀元素镅、

锔、锫、锎等

1952年 A.马丁 (Arcger Martin,1910—) 英国人,发明分配色谱法 辛格 (Richard Synge,1914—) 英国人,发明分配色谱法

1953年 施陶丁格(Hermann Staudinger,1881—1965) 德国人,提出大分子概念

1954年 鲍林 (Linus Pauling,1901—) 美国人,研究化学键的本质 1955年 杜·维尼奥(Vincent Du Vig neaud 1901—1978) 美国人,合成多肽和激素

1956年 谢苗诺夫 (Nikolay Senyonov,1896-) 苏联 研究气相反应化学动力学 欣谢尔伍德(Sir Cril Hinshelwood,1897—1967) 美国人,研究气相反应化学动力学

1957年 托德(Sir Alexander Robertus Todd,1907-) 英国人,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

1958年 桑格 (Frederick Sanger,1918—) 英国人,测定胰岛素分子结构

1959年 海洛夫斯基 ( Jaroslav Heyrovsky,1890-1967) 捷克人,发明极谱分析法

1960年 利比 (Willard Frank Libby,1908—1980) 美国人,发明用放射性碳-14 测定地质年代的方法

1961年 开尔文 (Melvin Calvin,1911--) 美国人,研究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

1962年 约翰·肯德鲁(John Cowdery Kendrew,1917—) 英国人,测定血红蛋白的结构 马克斯·佩鲁兹(Max Ferdinand Perutz,1914-) 英国人,测定血红蛋白的结构

1963年 纳塔 (Giulio Natta,1903—1979) 意大利人,研究乙烯和丙烯的催化聚合反应 齐格勒(Kafl Ziegler,1898—1973) 德国人,研究乙烯和丙烯的催化聚合反应

1964年 D.C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ekin,1910—)(女) 英国人,测定抗恶性贫血症的生化化合物维生素B12的结构

1965年 伍德沃德(Robert Burns Woodward,1917—1979) 美国人,人工合成固醇、叶绿素、维生素B12和其他只存在于生物体中的物质

1966年 米利肯 (Robert Sanderson Mulliken,1896—) 美国人,用分子轨道法研究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第五篇_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化学家诺尔斯博士和日本化学家野佐良治教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41524/

推荐访问: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