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私藏美文 > 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发展

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发展

时间:2018-04-30   来源:私藏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私藏美文】

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发展 第一篇_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特点、发展历程、作用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

二、相对利益差异所导致的贸易需求 三、生产要素禀赋所导致的贸易需求 四、相似需求所导致的贸易供给与需求 五、跨国公司全球化所导致的贸易供给与需求 六、利益扩张所导致的贸易供给与需求 七、市场扩张所导致的贸易供给与需求 八、新兴产业所导致的贸易供给与需求 九、国内产业调整所导致的贸易供给与需求 十、消费者利益所导致的贸易供给与需求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二、地理大发现与美洲贸易 三、18世纪欧洲产业革命对国际贸易的巨大影响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贸易 五、二战后的国际贸易 六、冷战结束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七、中国的贸易简史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

二、交易地理范围广,更大的成本和运输风险 三、交易的市场范畴大,更多的市场风险和准入成本 四、交易的时间长,有更多的交易变数 五、交易的操作复杂,有种种风险 六、交易的追偿困难,增加了经营风险 七、交易的数量大、利润多,更吸引人加入 八、交易的复杂性多,管理难度大 九、受环境因素(各国风俗)影响大 十、更标准化、规范化

第四节 国际贸易的作用

(一)正面 1.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2.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3.促进国民福利提高。 (二)负面 1.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2.使国别经济受制世界市场,失去独立性。 3.国内经济受国际市场冲击,产生失业等矛盾。

二、从微观角度 (一)正面 1.增加企业利益空间,扩展市场及知名度,提高国际竞争力。 2.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及管理,提高企业水平。 3.促进企业的国际化,现代化,标准化。 4.使消费者利益增加。 (二)负面 1.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 2.易受外来产品冲击与外部企业竞争。 3.在技术、经验和资本上由于落后而失去主动性。 4.国外产品的市场份额上升,未来对消费者未必是好事。 5.国内企业破产与失业、利益流失。 6.也会产生国家间的矛盾、民族间的矛盾、经济危机。

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发展 第二篇_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

发表于〈经济师〉2005年第8期

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

摘 要:国际贸易理论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历程,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再到新贸易理论。本文就是通过分析贸易理论的这个发展历程,揭示贸易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一些典型特征。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 新古典 新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是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利益、贸易格局变动的理论。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第一次系统提出国际贸易理论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期间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三个阶段。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指亚当·斯密(Adam Smith)和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提出的绝对成本理论和比较成本理论。其中,绝对成本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产生的标志,比较成本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认为只有在生产上各具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双方才能获得利益。该理论是建立在亚当·斯密的分工和国际分工学说的基础之上。亚当·斯密运用逻辑演绎的方法对分工进行研究,发现分工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得出每个人专门从事一种物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并进而得出,从每一个人看来是合算的事情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也不可能是不合理的。从而论证了一国只要选择对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交换,就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获得总产量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和节约劳动时间的利益。

绝对成本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述贸易互利性原理的理论,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贸易只对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为各国扩大对外开放、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但这一理论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的现象,即至少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才能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并从中获得利益。而在生产上并不具有优势的国家能否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能否获得利

益,该理论并没有回答。

为了弥补了绝对成本理论的上述局限性,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论证了国际分工的基础不仅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只要各国之间的生产成本存在相对差异,就可参与国际分工。“两优(利)取重、两劣(害)取轻”就是比较成本理论的核心与精髓,即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利益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能节省了劳动,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好处。

比较成本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原因是各国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差异,从而扩宽了国际贸易的范围,为各国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作了理论上的论证。但是这一理论也存在很多缺陷,比如:未能揭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国际价值规律等;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把世界看作是永恒的、不变的;把多变的经济状况抽象成为静态、凝固的状态。为此,在李嘉图之后,又有一大批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发展、补充和完善了比较成本理论。比如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和马歇尔(Marshal)提出的相互需求理论,它很好的解释了比较成本理论所没有解决的利益分配问题,认为两国间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双方消费者的嗜好与环境,即两国间的相互需求强度;戈特弗里德·哈伯勒(Gottfried Haberler)则通过将机会成本引入生产成本的比较中,用现代一般均衡理论的语言重新证明了古典比较优势理论。

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在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模型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这一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支配地位达一个世纪之久。到了20世纪30年代,才受到赫克歇尔(Eil Filip Heckscher)和俄林(Beltil Gotthard Ohlin)的挑战,这两位瑞典经济学家用在相互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代替李嘉图的单一生产要素——劳动,并引入等产量线、无差异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等新的分析工具,从供给的角度重新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1919年赫克歇尔在其《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The Effect of Foreign Trad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一文中初步提出两国之间产生比较成本差异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两国的要素禀赋不一样;二是不同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

素比例不一样,第一次用生产要素密集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俄林继承了其师的观点,1933年在其出版的《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一书中则对比较利益形成的原因这一理论重新做出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并系统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奠定了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H-O理论认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丰裕程度的差别,导致各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这就使得具有相同要素构成比例的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生产成本,国际贸易就由此得以发生。某个国家使用其丰富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成本较低,反之则成本较高。因此,各国生产较大比例地使用本国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大比例地使用本国稀缺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就是一种能获得比较利益的国际分工模式。

要素禀赋理论是对单一要素的古典贸易理论模型的修正和完善。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相比,该理论把比较利益形成的原因的研究往前推进了一步,即不仅承认比较利益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基本原因,而且还研究了比较利益形成的源泉——要素禀赋差异。所以一直以来H-O理论被公认为国际经济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但到了1953之后,事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实证分析方法引入到该理论研究中,这一理论的不足被逐渐的发现。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953年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的资本存量和工人数值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小于与进口竞争的产品的资本/劳动比,这与当时美国被公认为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显然相矛盾。为了解释里昂惕夫的悖论,许多经济学家,如加拿大的沃尔(D.F.Wahl)、日本的建元正弘(M.Tatemoto)和市村真一(S.Ichimura)、原民主德国的斯托尔伯(W.Stolper)和劳斯坎普(K.Roskamp)、印度的巴哈德瓦奇(R.Bharadwaj),利用本国的资料对H-O理论进行重新检验,发现既有肯定H-O模型的也有否定H-O模型的,这使情况变得更为棘手。里昂惕夫悖论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对“悖论”展开研究,并做出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H-O模型先天存在不足,如要素密集度逆转说和需求偏好差异说;有的认为是里昂惕夫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出现差错,如关税保护说和自然资源说;也有的认为并不存在悖论,如劳动力不同质说和人力资本说。但是这些对“悖论”进行解释的学说都没有完全否定H-O理论,而是成了对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它们采用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利益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大大推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

三、新贸易理论

二战结束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出现了与传统贸易理论不相符的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迅速增长,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二是产业内贸易大大增加;三是知识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贸易实践对贸易理论发起了挑战,激发了一些经济学家对贸易理论进行反思,新贸易理论(New-trade Theory)就是这阶段反思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把国际贸易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

由于新贸易理论提出的时间尚短,涉及的范围又很广,但目前为止仍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在习惯上,人们经常把狄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称为新贸易理论的开端。1977年,狄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联名发表了一篇名为《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化》的论文,建立了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选择的模型。他们发现,即使两国的初始条件完全相同,不存在李嘉图比较优势,但如果存在规模经济,则两国可以选择不同的专业,从而产生后天的绝对优势。该模型一经发表,就成为了研究新贸易理论极为有用的工具。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等人就是沿着狄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研究方法将垄断竞争模型推广到开放条件下而提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从而使国际贸易理论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对传统贸易理论也做出了很大的补充。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对贸易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特别是经济特征相似的国际之间的贸易,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规模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而不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禀赋上的差异。此外,克鲁格曼还认为哪一国对某产品国内需求大,有利于该国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平均成本,哪国就具有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使该国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基于该理论,企业首先应扩大国内市场以获得相应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出口才有竞争力。

这一阶段对国际贸易成因进行解释的理论还有以林德(S.B.Linder)为代表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和詹姆斯·布兰德(J.Brander)的相互倾销理论。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也称需求相似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林德于1961年在其《论贸易和转变》一文中提出的。林德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产品的出口结构、流向及贸易量的大小决定于本国的需求偏好,而一国的需求偏好又决定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平均收入水平越高,对消费的需求的质和量都会提高;平均收入

水平越高,对先进的资本设备需要越高。因此两国人均收入相同,需求偏好相似,两国间贸易范围可能最大。但如果人均收入水平相差较大,需求偏好相异,两国贸易则会存在障碍。基于该理论,企业首先应选择国内市场巨大的产业进行出口贸易。【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发展】

相互倾销模型是布兰德和克鲁格曼在其著名的论文《国际贸易的相互倾销模型》一文中提出的,该模型认为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将增加的产品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往国外市场。从表面上看,在国外市场上产品的价格降低了,但从企业整体的角度上看却能获得利润最大化,如果这种销售不影响本国市场的销售价格的话。同样道理,其他国家的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战略将增加的产品销往对方国家市场,这种相互倾销行为所形成的贸易不是由于两家分属不同国家的厂商生产了差异产品,而是因为各自对自己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根据相互倾销贸易理论,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采取了相互倾销的市场销售战略。

此外,这一阶段对国际贸易理论做出突出贡献的还有赫尔普曼(Helpman)、格罗斯曼(Grossman)、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兰卡斯特(Lancaster)和诺曼(Norman)等一大批现代经济学家,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同,新贸易理论在模型的构建上摒弃了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定,把产业组织理论引入到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之中,认为市场中不完全竞争是普遍现象,完全竞争才是特例,且产业领域也存在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现象,并非是规模经济报酬不变。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新贸易理论认为比较利益的来源除了各国资源禀赋上的差异之外,还来源于一国企业的垄断优势和规模经济等。但是,新贸易理论并不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全盘否定,它与传统的比较成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仍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理论渊源关系,其主要观点和分析方法仍然没有离开比较优势的范畴,可以这样说,新贸易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在新的情况下的具体运用。

参考文献:

1、[美]保罗·克鲁格曼著、黄胜强译: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2第1次印刷;

2、亚当·斯密著、郭大力和王亚南译:国际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发展 第三篇_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这是我总结的一些资料,比一般的综述要详细。看了它,我感觉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应该有了一个框架。若有朋友喜欢,就顶一下啊,毕竟弄了个把月啊,呵呵。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是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利益、贸易格局变动的理论。在1776年亚当·斯密的名著《国富论》发表至今的200余年间,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四个阶段。这四种理论在当时都能解释这样和那样的国际贸易问题,但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国际贸易的变化,这些贸易理论也逐渐受到新的贸易理论的挑战。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分析这四种理论产生的条件、背景、结论以及局限性,着重分析了以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关键词: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是在人类历史上了出现了剩余产品和这种剩余产品跨国界交换时就已经产生。15世纪到17世纪流行的重商主义理论是对国际贸易的第一次解释,其代表人物斯塔福提出的“货币差额论”和托马斯·孟提出的“贸易差额论”。他们认为,唯有金银才是财富,唯有对外贸易才能给国家带来财富;国际贸易是单方面有利的,一国之所得必然是另一国之所失。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贸易利益在国际间的分配。但是第一次系统提出国际贸易理论却是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贸易理论、以赫克歇尔和俄林为代表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与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内生贸易理论)四个阶段。本文对这四个阶段的研究观点予以综述如下。

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1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发展】

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在对重商主义的批判中提出来的。他认为社会财富应以商品劳务的生产来实现的,劳动是社会财富产生的最重要原因,贸易的利益是双方的,他反对国家对贸易进行干预,创立了放任自流的经济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说。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含三个观点:

1.1.1国际贸易取决于国际分工和一个国家的优势

斯密从抽象的人类本性出发论证社会分工,在他看来,个人之间的贸易只是个人剩余产品的交换,地区之间的贸易只是地区剩余产品的交换,国际贸易只是各国剩余产品的交换。但是,当斯密从充分利用优势出发论证社会分工的必然性时,他注意的是生产成本的降低是社会劳动的节约。正是在后一场合,斯密提出了颇有创见的论点。他说,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这一格言:一件物品做比买贵,就宁买不做。裁缝不愿自己做鞋,而是向鞋匠买。鞋匠不愿自己做衣服,而是雇裁缝做。农民不愿自己做衣服,也不愿自己做鞋,而是雇裁缝和鞋匠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都愿意发挥自己的优势。“他们都感到,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应当把他们的全部精力集中使用到比邻人处于某种优势的方面,而以产品的一部分或同样的东西,即其一部分价格,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其他任何物品。”由此可以看到,斯密要说的是,社会分工可以提高每个劳动

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每个劳动者的产量,从而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总产量。

斯密直接从个人之间的分工和贸易推论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他认为,同个人一样,对于同样的商品,一个国家也要把本国生产的费用和向国外购买的费用加以比较,以便决定是自己生产还是从国外进口。斯密主张:“如果某个外国供应我们某种商品,比我们自己生产这种商品便宜,那就不如把我们自己的劳动用于我们有某种优势的部门,而用我们自己的劳动的一部分产品向这个国家购买这种商品。”

1.1.2一个国家的优势来自于多方面,并且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本国的优势

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优势来自于两个方面:自然优势和后来获得的优势。前者是自然所固有的,如气候、土壤、矿藏以及其他非人力所能控制的相对固定的环境等;后者是后来获得的,如劳动熟练程度和技术等。自然优势和后来获得的优势使一个国家在特定商品的生产方面可以节约劳动时间,形成成本优势,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

斯密还认为,对外贸易可以促使较不发达的农业国学习和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使它们在制成品生产和出口方面也将具有优势。对农业国的居民来说,外贸在短期内能够供他们以国内所缺少的工匠、制造业工人及商人,使他们在国内感到的那种最重要缺陷,在最适当、最有利的情况下得到填补。即用商品的流动来代替生产技术等要素的流动。从长期来看,外贸对于农业国还有特殊意义。他以中国为例加以说明,对不发达的农业国来说,外贸不仅有助于它们提高国内的分工程度和劳动生产力,而且还可以为它们提供吸收外国先进技术的机会,缩小它们与商业国之间的技术差距。

1.1.3一个国家可以选择自由贸易或者对特定商品征收适度关税等不同贸易政策

斯密虽然主张自由放任,但并未将这一思想简单照搬到国际贸易领域中,而是主张按照具体情况对于不同商品实行自由贸易或者征收适度的关税。斯密把进口物品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一切生活必需品及一切制造品的原料,另一类主要是那些进口奢侈品,如外国葡萄酒、巧克力糖、茶叶、咖啡等。对于第一类物品,斯密认为,其自由输入能够从不同方面降低英国产品的生产成本,因而有利于扩大英国的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生活必需品原料自由输入,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平均货币价格必低落,因此,劳动的货币价格必在此限度内低落,国内一切制造品的货币价格,必然伴着低落。这一来,国内制造品就可在一切国外市场上获得若干利益。若干制造品,因原料自由输入,其价格可降低更大。不但会保证英国商人,使能占领国内市场,而且能大大支配国外市场。对于第二类物品,斯密认为,应征收适度的关税,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不会由于自由输入必需品和原料而遭受损失。而且对于由外国输入为本国消费的奢侈品所课的税,主要则是归中产及中产以上的人民负担,它们也不会导致英国货币工资水平的上升和削弱英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上面的叙述就是学术界认为的绝对优势理论,而学术界也一直认为,按照斯密的观点,经济发达的国家和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之间是很难或者说是不存在国际贸易的,也就很难解释当时的英国为什么和很多殖民地国家进行贸易。实际上,斯密关于相对优势的论点,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事实上,在《国富论》中,斯密已经提出了相对优势原理的基本论点。他说:现在最富裕的国家,固然在农业和制造业上都优于邻国,但制造业方面的优越程度,必定大于农业方面的优越程度。„„在农业方面,富国劳动生产力未必都比贫国劳动生产力大得多,

至少不像制造业方面一般情况那样大得多。„„贫国的耕作,尽管不及富国,但贫国生产的小麦,在品质优良及售价低廉方面,即能在相当程度上与富国竞争。但是,贫国在制造业上不能和富国竞争;至少在富国土壤气候位置适宜于这类制造业的场合,贫国不能和富国竞争。

在斯密的这段议论中,至少包含这样几点:第一,富有国家的制造业和农业都居绝对优势,贫穷国家的制造业和农业都居绝对劣势。第二,对富有国家来说,农业和制造业虽然都居绝对优势,但比较而言,制造业的绝对优势比农业更大,对贫穷国家来说,农业和制造业虽然都居绝对劣势,但比较而言,农业的绝对劣势比制造业要小。第三,贫穷国家只能在农业上同富有国家竞争,而在制造业上则不能同富有国家竞争。斯密上述议论的实质是,富有国家的相对优势在制造业方面,应当专业化于制造业;贫穷国家的相对优势在农业方面,应当专业化于农业。这样可以形成国际分工,这就是以相对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由此可见,斯密的优势原理不只是绝对优势原理,它还包含相对优势原理。诚然,在斯密的优势原理中,绝对优势概念是最重要的,然而相对优势概念也是不可忽视的。后来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相对优势概念,系统地提出了比较优势或比较成本学说。

1.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作为国际贸易成因的比较优势,其来源是比较成本。虽然首先提出比较成本这一观点是托伦斯,但注意到比较成本的重大意义并对此进行系统论证用以解释国际贸易现实的却是李嘉图。李嘉图首先注意到比较成本的重大意义,他说:“使我们决定输入商品的动机是发现外国的价格比较便宜,是商品的国内价格和国外价格的比较。如果一国输出帽子,输入毛呢,那是因为制造帽子以交换毛呢比自己制造毛呢所得更多。”李嘉图曾以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模型来说明比较优势以及比较利益的形成。他假设英国和葡萄牙生产酒和呢绒的单位劳动成本如下表所示: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分析 单位:人年

呢绒 酒

英国 100 120

葡萄牙 90 80

比较成本(英 葡) 100/ 90=1.1 120/ 80=1.5

从表中可以看出,英国生产酒和呢绒的单位劳动成本都比葡萄牙高,但比较起来,英国生产呢绒的效率相对高一些(或者说成本相对低一些),即英国生产呢绒具有相对优势,通过交换可获得比较利益;而葡萄牙尽管在两种商品生产上都占绝对优势,但两相比较,生产酒的优势更大,故生产酒更有利,生产呢绒则相对不利。李嘉图借此说明:当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生产成本存在比较差异时,只要两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两种商品的产量都会增加,通过交换各国都能得到比较利益。当我们将上述结论进一步推广到三个国家三种商品的交换活动进行验证,发现它仍然适用,这就证明比较成本说的基本原理是完全科学的。对此,马克思事实上也曾予以肯定。

重视比较成本差异并以此为基础创立比较优势学说,是李嘉图对国际贸易学说的巨大贡献。斯密曾从劳动分工原理提出了“绝对优势论”,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批判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只对单方面有利(即一国所得必然是另一国所失去)的片面看法。但在具体的贸易格局上,斯密虽然也指出了比较优势,但是他把互利性贸易重点限制在绝对成本优势的范围内,其理论的局限性是明显的。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第一次以无可比拟的逻辑力量,揭示并论证了国际贸易领域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只要按照比较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各国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开展贸易,就可获得比较利益。这就为解释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利益分配提供了一把钥匙,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李嘉图的研究奠定了其后贸易纯理论的发展方向,后来的学者就一直将国际贸易的研究重点放在比较优势原理上。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建立。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称他的理论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

关于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李嘉图本人强调劳动生产率差异的重要性,这一结论是以李嘉图所设想的劳动在国内完全自由流动,而在国家之间不能流动为前提。其后的一些学者,如穆勒、马歇尔和埃奇沃思都对贸易理论做出了一些重要的贡献,但他们的研究中关于比较优势的概念并没有比李嘉图的思想前进一步,他们主要集中于贸易条件的讨论和比较静态学上的研究。但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关于比较优势的研究出现了重大进展。

2.新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发展】

2.1赫克谢尔—俄林模式(H—O模式)

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以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为立论基础,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更深一层原因,论证了国际分工的好处和自由贸易的必要性。俄林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论,实际上是师承赫克谢尔,因此又被国际贸易界称为“赫克谢尔—俄林模式(H—O模式)”。

俄林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论可以描述为:不同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相对来说是不同的,各国在那些能较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生产商品时,必然会有比较利益产生。所以,每个国家最终将出口能利用其充裕生产要素的商品, 以换取那些需要较密集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俄林论证的逻辑思路是:商品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商品价格的差异是由于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商品生产成本比率不同,是因为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不同,而生产要素价格比率不同,则是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因此,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最重要的基础。

这样,他就把国际贸易的成因进一步建立在外生性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基础之上。H—O模式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但又有新的发展:第一,李嘉图用比较成本差异论证了贸易互利性的普遍原理,而俄林进一步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了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第二,俄林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不是仅比较两国两种产品的单位劳动耗费的差异,而是从一国经济结构中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最基本生产要素的总供给差异来解释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第三,H—O模式还进一步揭示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因为国际贸易可以引起一国不同生产要素的供求变化并导致其价格变化(即贸易前相对丰富的要素价格上涨,相对稀少的要素价格下降,最后逐渐达到要素价格比率的国际均等化),从而

改变一国的经济结构,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实现收入增加。这些分析对于一国如何利用本国的资源禀赋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并获得利益,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俄林因此获得了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2赫克谢尔—俄林—萨谬尔森模式(H—O—S模式)

1941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和斯托尔伯在美国经济统计周报上发表了《实际工资和保护主义》一文,用数学方法论证了俄林提出的由贸易引起的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为此,国际贸易界有时又将俄林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论称之为“赫克谢尔—俄林—萨谬尔森模式(H—O—S模式)”。 20世纪60年代,萨缪尔森用数学的方式演绎了H-O模型,形成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完整体系。H-O模型的内在逻辑关系可如下表示:要素的自然禀赋→要素供给→要素的相对丰饶程度→要素相对价格→价格差→国际贸易。它的主要观点认为不同商品的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这是一定资源技术条件下产品的固有特性决定的,而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禀赋,所以各国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是不均等的。于是各国在生产那些比较密集的利用其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时,必然会有比较利益产生。所以每个国家最终将出口能利用其丰裕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那些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较密集的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进口商品。如两国要素存量的比率(K/L)不同,即使两国资本、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完全相同,也会产生成本差异,这就是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H—O—S定理认为,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以至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单位都能获得相同的地租报酬,而不管两国的生产要素供应量或需求模式如何。雷布津斯基定理的内容是单一扩大使用某一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生产,必然导致使用另一要素生产的产品的产量的绝对减少。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认为在两种产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密集的使用本国丰裕要素进行生产的产品的产量必然会增加,密集的使用本国稀缺要素进行生产的产品的产量必然会减少。

相对于古典贸易理论强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新古典贸易理论更侧重于从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的角度来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发生以及贸易均衡条件的实现,削弱了古典贸易理论的条件。但是,我们也应该发现,新古典贸易理论也有较严格的假设条件:(1)各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实际上剔除了国家之间的技术差异;(2)各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相同,实际上剔除了消费的差异性;(3)规模收益不变;(4)各国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以美国进出口结构为案例进行验证分析时,发现美国出口的竟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结论与H—O模式推断的贸易格局相反而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迷”,新古典贸易理论很难对这种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同时新古典贸易理论也不能有效的解释为什么生产要素禀赋大致相同的国家之间能有大量的贸易存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大多数,也无法解释自50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贸易模式、产业组织和投资模式所发生的革命性的变化。这些革命性的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是资源禀赋非常相似的国家间贸易不断增长,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或地区间的贸易规模大大超过资源禀赋差异很大的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2)是行业内贸易急剧上升;(3)是以欧洲经济共同体为代表的贸易自由化运动迅猛发展;(4)是跨国公司迅猛发展,使很多行业的市场结构从战后的竞争格局向垄断格局不断发展;(5)是伴随跨国公司的兴起,发达国家间的直接投资规模也有所增加,它进一步强化了国际贸易的垄断格局;(6)是工业化国家之间在生产不同产品的分工格局方面具有很强的

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发展 第四篇_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

姓名:

学号: 国 际 贸 易 概 论 学习报告 12-1 20126196

-班级:生技

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

摘要:本文简要的分析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阐述了国际贸易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然后探讨了各个时期国际贸易的变化,最后简要概述了当前形式下的国际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国际贸易,环境保护,资源问题,发展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具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是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

在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当时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制,也没有阶级和国家,因而也没有对外贸易。

随着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一步一步地改变了上述状况。生产力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剩余产品的相互交换,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它不仅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且使社会相互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导致了货币的产生,产品之间的相互交换渐渐演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这直接引致了商业和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的出现。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财产私有制,原始社会的末期出现了阶级和国家。于是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易最终超出国家税的界限,形成了最早的对外贸易。

(二)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

奴隶社会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的直接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商品生产在整个经济生活中还是微不足道的,进入流通的商品很少,加上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各个国家对外贸易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虽然有限,但对手工业的发展促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的进步。

(三)、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

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之后,国际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从封建社会的中期开始,实物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商品经济的范围逐步扩大,对外贸易也进一步增长。到封建社会的晚期,随着城市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因素已经开始了孕育和生长,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都比奴隶社会有明显的发展。城市手工业的发展是推动当时国际贸易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国际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并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这个时期从总体上说,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国际贸易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还相当小。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虽然源远流长,但真正具有世界性质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起来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国际贸易额急剧扩大,国际贸易活动遍及全球,贸易商品种类日渐增多,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又各具特征。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

16~18世纪中叶是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准备时期。这一时期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进一步发展,这为国际贸易的扩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地理大发现更是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从而扩大了世界贸易的规模。

这一时期的盛行的贸易思想是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唯一形式即金银,金银的多少是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而获得金银的主要渠道就是国际贸易。通过奖出限入求得顺差,使金银流入,国家就会富裕。重商主义使部分国家有了充足的资本积累【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发展】

1、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能站得住脚;2、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游戏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3、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

(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国家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得以建立并广泛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可供交换的产品空前增加,真正的国际分工开始形成。另一方面,大工业使交通和通讯联络发生了变革,极大地便利和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占主流地位的贸易思想有绝对优势理论。每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交换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就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更好地促进分工和交换,使每个国家都获得最大利益。深刻指出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意义。各国之间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通过国际贸易使各国都能得利。错误主要表现在,认为交换引起分工,而交换又是人类本性所决定的。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遵循“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认为国家间技术水平的相对差异产生了比较成本的差异,构成国际贸易的原因,并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模式。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将只适用于某种特例的贸易模型推广至对普遍存在的一般经济现象的理论分析,正是李嘉图在发展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一大贡献。一旦出现此种等优势或等劣势的情况,即便具有相当的普遍适用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基本原则“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就不再灵光了。

(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际贸易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第一,国际贸易仍在扩大,但增长速度下降,贸易格局发生了变化。截止到第一次界大战前,国际贸易仍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但与自由竞争时期相比,速度已经下降了。

第二,垄断开始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经济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们在控制国内贸易的基础上,在世界市场上也占据了垄断地位,通过垄断价格使国际贸易成为垄断组织追求最大利润的手段。在这一时期,国际贸易中明显形成了大型垄断组织瓜分世界市场的局面。

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理论有要素禀赋理论,指在两国技术水平相等的前提下,产生比较成本的差异有两个原因:一是两国间的要素充裕度不同;二是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不同引入了两种生产要素来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缺点是假设条件过于苛刻;单纯强调生产要素的供给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仍属于一种静态分析方法。

另一种是里昂惕夫悖论。里昂惕夫对战后美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后,却发现,美国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

产品。这与赫--俄模型刚好相反。里昂惕夫对传统理论有修改补充的作用;首次运用投入产出的方法,并定量分析,这种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里昂惕夫悖论从阶级性上,他们掩盖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主要性质,仅仅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研究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格局和比较利益。理论体系上表现为分散性、片面性和不完整性。

三、当代国际贸易的新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迅猛的变化,科技进步的速度不断加快。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概括说来,当代国际贸易发展有以下一些新特征。

第一,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世界产值的增长速度,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又大大超过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

第二,世界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新商品大量涌现。制成品、半制成品,特别是机器和运输设备及其零部件的贸易增长速度,石油贸易增长是迅猛,而原料和食品贸易发展缓慢,石油以外的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第三,发达国家继续在国际贸易中占统治地位,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有所加强,国际贸易已从过去发达国家的一统天下,变为不同类型国家相互合作和相互竞争的场所。

第四,从贸易政策和贸易体制来看,从战后50年代到60年代,贸易政策和体制总的特点是自由贸易,70年代以来,贸易政策有逐渐向贸易保护主义转化的倾向,国际贸易体制从自由贸易走向管理贸易,国际贸易的垄断进一步发展。1995年1月1日,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国际贸易进入又一个相对自由的时代。

这一时期的贸易理论有新生产要素理论、偏好相似理论、动态贸易理论等。将分析变量进一步细化到企业,以异质企业的贸易投资作为研究重点。以规模经济和非完全竞争市场为两大支柱的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打破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这两个关键假设后,为解释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开辟了新的源泉,新贸易理论得以发展壮大。

四、分析展望

从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到,尽管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前进的。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这是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各个国家都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的参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国际竞争和合作,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40923/

推荐访问: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