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私藏美文 > 形容李清照的词

形容李清照的词

时间:2018-04-08   来源:私藏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私藏美文】

形容李清照的词 第一篇_李清照的词

李清照的词----情感真挚 婉约凄美 愁思哀怨

别离凄苦 缱绻缠绵 抑郁抒情

是一位代表婉约派的女作家,她的《声声慢》《醉花阴》等是我们熟悉的名作。这些词多半写闺情幽怨,它的风格是 含蓄、委婉的。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其词具有浓厚的抒情性,能运用巧妙的构思,选取一些生 活片断写入词中,具体细致地展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如〔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又善于用白描手法摹写具体事物,“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含蓄委婉,朴实自然。清照词风以婉约为主,但也偶有豪放之作,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被称为“浑成大雅,无一毫钗粉气”。清照词的语言优美精巧,独具特色,如她笔下的花树是“绿肥红瘦”,天气是“浓烟暗雨”、“风柔日薄”。她还善用明白如家常的方言口语入词,如“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信手拈来,自然清新。她的词富有

音乐美,还讲究舌、齿音的交错和叠字连用,最典型的是〔声声慢〕开头连用14个叠字,其独创性为人称道。清照词被称为易安体。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

夜阑犹翦灯花弄。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 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诉衷情》【形容李清照的词】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阜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读罢这些词有种浸入心脾渗入骨隋的伤感,入境入心的体会到词人的含蓄委婉,幽怨静美,情感朴实,独傲无助的心内世界。“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读李清照词----婉约柔美 情感真挚 缱绻缠绵 凄美幽怨 别思离愁

朦胧忧郁 幽怨抒情之“悠”美。

形容李清照的词 第二篇_李清照词

《醉花阴》

教学目标

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 教法建议

1、朗读;2、讨论;3、比较拓展;4、多媒体技术支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

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大家知道郭老这幅对联写的是谁吗?李清照! 我们从对联中哪些信息可以看出来?1、金石录是李清照和他的丈夫赵明诚一起写的一本研究考古金石的论著。2、漱玉集是李清照的作品集。后主,南唐后主李煜,沈谦《古今词话》里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是说

二李是婉约词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来学习《漱玉集》中一篇重要作品《醉花阴》。

二、组织诵读

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可以男女学生比较诵读,齐读,老师示范朗读。

三、切入提问

1、找出全诗的词眼——愁

“愁”是全诗的感情基调。好一个“凉”字,是心凉吧。

2、李清照表达的什么愁?从何处看出来?

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即“佳节”“独处”的“少妇”的“闲愁”。 “佳节又重阳”

3、李清照是如何表达她的闺中之愁的?讨论。

把握表达手段:细节,形象,意象运用,情境,高超的表达技巧(不说而说的含蓄之美;真个事俗而词雅)。进而品词句,品意境。

1

这是“一个人”的独守,是一个失眠女子的倾诉。

4、诗歌的情感价值探讨

李清照的“愁”为什么要如此“说出”? 讨论。

【形容李清照的词】

而当时社会封建礼教盛行,这样敏感的话题也是直露不得的。“闺怨诗”是中国诗歌的重要传统,文学史上很多著名的闺怨诗的作者都是男诗人。这个话题,封建语境下的妇女是不敢坦白的。而李清照作为女性能够直接坦白这样隐秘的内心情感,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要知道这是封建社会,而不是今天的现代语境,不是今天的改革开放的时代,所以我们从《醉花阴》委婉、含蓄的文字中看见了一个真诚、率真的李清照

5、背诵

在明确上述问题之后,学生应该有一个明朗的态度了,可以安排检查背诵,看学生是否能够背出,是否能够以声传情达意。

如果时间富裕,可以再播放视频朗诵。

5、处理“研讨与练习”

对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三做一个当堂落实。对《醉花阴》的艺术表达作一个深入的讨论。适当讨论李清照如何表达她的“怨”,集中分析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方,人比黄花瘦。”具体落实到“诗歌的意象”分析上。但点到为止。因为仅仅这一首词就不必多说了。

抽象的“愁”通过意象的陈述,形象而生动,具体可感。具有感人的魅力。这正是中国古典诗词之妙。也是我们对古典诗词鉴赏的重点。

可以就中国古典诗歌“人”与“花”的关系设计一个练习,看看学生的积累如何。要注意集中,不可散开。突出“花”的行色与人的情感的对应关系。诗意的表达都是具体形象的。

训练学生的想像与联想。并由此引入写作方法的借鉴,点拨之。

这个“瘦”字,可是全诗的诗眼。为何而瘦,因为诗人少妇强烈的寂寞和相思,相关的香炉里的瑞香也消损了身形,盛开的菊花也不丰腴。酒淡无味,黄昏暗淡,西风恼人。这是多么感人的深秋怀人境界啊。

板书:

“人面桃花相映红。”“芙蓉如面柳如眉。”“芙蓉向脸两边开。”

B、再次回到对《醉花阴》文学价值的提示上,北宋的美女我们肯定见不着了,但《醉花阴》却仍是鲜活的热血情感——李清照因此而不朽。

向下一课引导:李清照是一个只会“想丈夫”的家庭妇女吗?引出背诵:“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还是一个女子的婉约吗?这还是一个深闺少妇的爱情之怨吗?

引入下一课《声声慢》的预习,同样是在晚秋的季节里,看看“亡国”“飘零”“寡居”的李清照有了怎样的哀痛。这又是怎样的暮年的婉约。

2

《声声慢》

一、解题

慢 就是慢词表示长调,语气比较舒缓。

二、 出示学习目标:在诵读中体会语言、感受形象、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适当的语调吟读词作。

先同学自己吟读,(再次打开“二泉映月”音频做背景音乐),

评点(语速,语调,轻重缓急,韵律,感情),后然让同学评点。再让同学诵读。

四、分析鉴赏

1、用一个字来概括全词的感情基调。

词眼:愁(板书)。

2、知人论世,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

“半世漂泊感生平”

李清照的人生分为前后期,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也是她作品的分水岭。 早年生活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经史学家;母亲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善于音律,能诗能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感情深厚,家庭美满幸福。前期词风天真、活泼,抒写闺愁、闲愁、相思。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全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丈夫赵明诚在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一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清照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词风还是比较婉约清丽。但是到了后期她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后,词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沉郁凄怆。(《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作品中的名篇之一。是她在遭受一连串打击(国破、家亡、夫死、半生收藏的金石丢失殆尽),尝遍颠沛流离的苦痛后所作,历来人们公认是她的代表作。)

明确:国愁,家愁,情愁;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颠沛流离之苦。

社会意义:这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也是当时无数流离失所的妇女的共同情感。作者的遭遇与痛苦是时代造成的

3、《声声慢》被称为千古第一悲情之词,写愁写悲写得最深,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来表现“愁”的。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形容李清照的词】

a、首先是她是用叠词,那种感情那种氛围更浓厚,可以让愁使人感觉更加丰富。她的寻觅、冷清、凄惨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有层次感。

因为她写《声声慢》的时候她的丈夫已经去世,所以说她一个人感到很孤独,开始寻觅。从生活常识来看,人在下列情况下才寻觅:一是我们的东西丢了,寻觅, 3

【形容李清照的词】

但一般不说“寻寻觅觅”;心中失落的时候,怅然若失就“寻寻觅觅”。那么李清照她在寻觅什么呢?她以前那段所有的美好时光,美好的日子。但最后找的结果只是冷冷清清。感觉到冷清之后,她自己内心的感受,就是非常凄惨。 寻寻觅觅明显是李清照的一个动作,冷冷清清。这里的冷清不仅描写环境,更暗示出内心的环境那么最后的“凄凄惨惨戚戚”纯粹是写心情或者说心理。 动作――环境――心理(板书)

恍惚――寂寞――悲伤(板书)

古人有时只是连用几个叠字,就有无限的妙处。比如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 如果要我们来写可能会是“很深的庭院”,或是深深的庭院。而这就是叠字的妙处。写作时要借鉴。

b、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怎么理解啊?愁字写不完,愁字概括不了“我现在的心情”,愁啊,不尽的愁! 相形之下,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毕竟还可形容得出。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

这就是李清照无法言说,也说不尽的愁情。

B、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等。本文是借景抒情。

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雨 梧桐

选一意象,小组讨论:说说词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假如你是李清照你看到这些景物你会想到些什么?【形容李清照的词】

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柳永《雨霖铃》

——李清照《一剪梅》 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

夫却不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杜牧《清明》 ——李 煜《相见欢》 4

小结:作者就是通过这些意象来抒情的。在此,李清照可谓大家。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柄青灯,李清照都能点石成金,赋予它浓郁的感染力。读着它,我们似乎听得见阶前滴雨,长天雁鸣,看得见梧桐落叶,昏黄孤灯。营造了一种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的氛围,无疑,这是一种凄厉的美。

五、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阅读《声声慢》和《一剪梅》两词,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同:明确:①风格上:都是婉约词,细腻婉转 ②节令上:秋天 ③情感上: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浸染词人愁情的景(意象)有何不同? ①相同的意象不同的意境

花:《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菊花本是秋令之花,令人伤感,虽然满院盛开,可由于自己憔悴瘦损,也没有心情去摘花赏花。花向来喻女子,此处菊花愁损容颜,也指词人如今孤独寂寞,没有人欣赏、没有人守护,正是李清照不幸遭遇的现实写照。 《一剪梅》――“红藕香残”、“花自飘零水自流” “红藕香残”从色彩上、气味上写出了荷花的清丽,即使飘零水上,仍是一幅轻盈雅致的图画。

雁:《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说“谁寄”,即是无人寄也。――相思之情。 《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雁”未必相识,却说是“旧时相识”,这里寄寓着作者两层感情:雁足传书为古诗词中常用之典,此指夫亡之痛;秋雁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总结:《声声慢》和《一剪梅》虽然都是李清照写愁的名篇,然而我们从对比中可以发现,两者“愁”的内涵是不同的。《一剪梅》是对丈夫的相思之愁、生离之愁,其时词人锦衣玉食,而士人游学游宦也是社会习俗,故这愁来得轻、浅,正如词人所言是“闲愁”;《声声慢》之愁绪却是沉重、哀痛乃至于凄厉的,这是融合了家国之思、孀居之悲、沦落之苦的泣血之作。由此也可看出李清照前后两期诗风的不同。

六、结尾:

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词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5

形容李清照的词 第三篇_李清照前后词风比较论

李清照前后词风比较论

目 录

论文摘要„„„„„„„„„„„„„„„„„„„„1

引言„„„„„„„„„„„„„„„„„„„„„„2

正文„„„„„„„„„„„„„„„„„„„„„3—6

参考文献„„„„„„„„„„„„„„„„„„„„„7

李清照前后词风比较论

论文摘要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她在中国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五十一岁时,李清照作《金石录后序》,详述乱前的幸福生活,及乱离中颠沛流离奔波之苦。她晚年流浪江南,死时年岁不可考,大约七十多岁。

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李清照、前后词风、比较论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清照是颇具影响力的一位女词人。她出身书香世家,自幼负有才名,诗、词、散文皆出色,尤以词最为擅长,属于婉约派词人,词作中偶亦兼有豪放派之长。于两宋词坛独树一帜,成就超过晏几道、秦观等。词中勇于揭露妇女内心世界。在崇奉礼教信条,限制女性思想、扼杀女性才能的宋代,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摆脱妇女的自卑感。遂有“无顾藉”、“无检操”之讥,然而直抒胸臆,自是其价值所在。

李清照词作的特色是“委婉含蓄”。但这“委婉含蓄”的特色具体的体现在她的前后词作中,表现出明显的不同。究其原因,是时代的变化,转折点是靖康之难和宋室的南渡。国家的民族的灾难与家庭的个人的灾难紧密地联系为一体。因此在她的前期作品中反映出“清丽婉转”的风格特点,后期的风格则明显的表现为“沉哀凄苦”。

一.惜春伤春,清丽婉转的记录闺情相思与悠闲生活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闺情相思与悠闲生活。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翦梅》等词,通过描述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

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出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的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

记录闺情相思的如《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十八岁时,在卞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一年重阳,李清照便作了这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表达了自己在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绪。上篇由白天写到夜晚,愁苦孤独之情充满其中。下篇则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末句“人比黄花瘦”,更成为千古绝唱。这首词充分体现了李清照前期词作的风格特点,是通过“委婉含蓄”的特色表现“清丽婉转”的风格特征的。

又如《念奴娇》:

萧条庭院,有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头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

形容李清照的词 第四篇_论李清照词的抒情性

论李清照词的抒情性 内容摘要: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主要表现为:自出机抒,词句清新优美;语言浅俗,形象鲜明生动;词音律和谐婉畅;心理描写富有戏剧性;善用白描手法和移情作用。 清照诗文俱佳,擅长四六文,不止精于词而己,而且也长于音乐、绘画,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华的女子。可惜她的

作品大多散佚,诗文只存十余篇,词集名为《漱玉词》,存

词60余首。

清照一生在文学上最大的成就,当然是在词方面,可以说她是一个天生的词人,她的性格、她的整个生命,就象一首委婉动人的词。她生于北宋末年,当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这些婉约词人之后,而被誉为“婉约正宗”。因为她是女性,而词可以说是一种十足女性化的文学,所以自然能充分表现出词所特有的柔性美。

关键词:善用移情 白描手法 音律和谐 词句优美 真情实感

一、李清照词的分期与风格

李清照平生词作的风格,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以靖康之难(钦宗靖康二年,1127)为分界线,这时候她44岁,开始流离逃亡的生活,承受深沉的国难家愁,多年收藏的古物典籍、碑帖字画,在战乱中散失。不久(南宋高宗建炎三年,46岁)丈夫赵明诚病逝,她怀着孤寂悲哀的心情,辗转漂泊,尝尽了流离之苦,不胜故国之思,加上疾病缠身,冤狱缠讼,以一个弱女子,承担了人生重重的苦

难,遍尝到人世的种种辛酸,在历尽颠沛愁苦之后,她将深切的哀吟化为凄美的词章,留给后人永恒的追念。

回顾李清照的一生,在生活闲适的前期,词作的风格,热情明朗,又妩媚天真,以清丽灵秀的词句,写出她活泼的少女情怀,温馨的初恋生活,如《如梦令》写海棠:“绿肥红瘦”,《浣溪沙》写眼神:“眼波才动被人猜”,《一剪梅》写相思:“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国破家亡、流浪生活的后期,词风转变为缠绵凄苦,沉郁伤感,以深沉哀婉的词句,写出其飘零的孤苦,媚居的凄凉,如《孤雁儿》说:“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武陵春》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声声慢》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

得?”

二、李清照的情感生活

词是偏重于个人情感生活抒写的主观文学。一篇主观抒情的文学作品,其成功的重要因素是作者应该有真实的情感,真切的感受与自然的表现。据说清照曾以《醉花阴》词寄赵明诚,明诚想胜过妻子,废寝忘食,苦心经营三昼夜,逼出十五首词,请朋友陆德夫评鉴,德夫指出其中三句最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文学是最真实的一种艺术,丝毫都勉强不得。明诚创作的技巧,也许不在清照之下,但他作词的目的是有心与妻子一比高下,出于一种游戏心理,当然不能与清照真情流露的作品相比。

清照是一个有真性情的人,欢乐的时候欢乐,愁苦的时候愁苦,从来不隐瞒也不掩饰内心的情感,她的词,既不矫揉造作,更不无病呻吟,完全表现出真实的心情。她的词虽以婉约为主,但偶然也能于阴柔之外,表现几许豪情,带点阳刚之性,如《渔家傲》一词:“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不但写得很有气势,而且意象高超,想象力丰富,表现出超旷空灵的境界。

清照的情感生活,可以分为五类,早期是闲适之情、爱恋之情,以欢乐为基调:晚期是离别之情、相思之情、怀旧之情,以愁苦为基调。下文将以清照词的表现手法为经,以其五类情感生活为纬,来论述李清照词作的抒情艺术。

三、李清照词抒情的艺术手法 词本是一种妩媚生姿的文学体裁,所谓“诗庄词媚”,正说明了诗词的分野和词的特色,诗庄重典雅,而词则婉丽妩媚,适于抒写委婉细美,幽约凄迷的情思,贵阴柔之美。清照以女性天赋灵心多感,又身为纯粹的词人,故能将主观抒情的词体,表现得恰当好处,所谓“活色生香”,“本色当行”都是对清照词最高的赞誉。她抒情的艺术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

面。

1、不依傍古人,能自出机抒,词句清新优美。 近人薛砺若《宋词通论》以为李清照得力于欧阳修、秦观和李后主三家。其实只能说意境相近,清照何曾依傍古人?试读她的《词论》(见《苕溪渔隐丛话》),对此三家都有微词,可见她的理想之高。从她的词中,看不出前人的影子,只有极少数词句,可能脱胎于古人,如《一

剪梅》写相思:“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绝大多数的词,都是自出机抒,透过创辟的天才所得到的结晶,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上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地透出惜花伤春的心情,并反映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其想象别致入微,用字清新灵活,尤其“绿肥红瘦”四字,意象优美。

清照善于用夸张修辞法,如《蝶恋花》写离情:“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四叠阳关”指阳关曲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千千遍”到出离情之无限。又如《点绛唇》相思说:“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只有一寸那么短小纤弱的柔肠,却盘旋缠绕着千丝万缕的愁绪,真是不胜负荷!同样的夸张法,象《武陵春》写晚年凄苦的愁情:“只恐双溪鲊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怎么能载得动?看似无理,实则极妙。

其他自出机杼、清新优美的抒情词句,像《凤凰台上忆吹箫》的“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两度否定,不将正确答案揭出,让读者去揣摩。细心的读者,会循着上文“离怀别苦”的句子,而知道她说的不外离情相思,造句新颖别致,饶有余味。又如《醉花阴》中的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自己因相思而憔悴,却与帘外飘零的菊花相比,格外富有一种优美的情致,足为清照词的代表,有他人所没有的特殊美感。 2、不堆砌典故,善用浅俗语言,形象鲜明生动。

清照词很少用典。词发展到南宋,象吴梦窗词往往堆砌典故,使用许多美丽的字眼,初看起来,华丽无比,正如张炎所批评的:“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破拆下来,不成片断。”反而失去情韵和生命。清照偶然用典,用得很活,而且不露痕迹,如《念奴娇》用《世说新语》“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来点醒“多少游春意”的词境,是原本随意点染的景物,变得富有情韵。

又如《鹧鸪天》下片写凄伤的怀旧之情:“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用了王粲登楼怀远和陶渊明东篱赏菊的典故,自自然然,毫不晦涩,而词意仍然流畅无碍。这才是用典的高手,如水中着盐,化入词句情意中,而不见痕迹。

清照词通常不用典,善用浅俗语言,因此形象鲜明生动。如《摊破浣溪纱》写闲情:“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以极平常的语句,写出床头吟诗、门前赏雨的闲情,既真实又亲切。又如《孤雁儿》写孤独惆怅之情:“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用极浅俗的语言,写沉痛的孤独感,令人十分同情。而且特意选用《孤雁儿》这一调子,象征自己就是一只秋空孤飞的鸿雁。

3、把握词的音乐性,音律和谐宛畅。

词基本上是一种音乐文学,必须谐律合乐,在清照以前的北宋词人如欧阳修、苏轼等,都是诗人,尤其是东坡,完全以诗入词,所以清照深表不满,曾批评他的词往往不谐音律。当他自己作词时,总是遵守着

形容李清照的词 第五篇_李清照词的艺术个性

李清照词的艺术个性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由于封建社会的“重男轻女思想长期禁锢人们的头脑,以致载入史册的女作家凤毛麟角。然而,才女李清照却以洋溢的才华和争雄文苑的文笔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重视,成为一名颇有特色的女词人。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被誉为南宋婉约派宗主。李清照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严分词与诗的区别,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艺术风格独特,形式上善用对比、白描手法,状物抒情,细腻精巧,曲折尽意,语言清新自然,音律和谐优美,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把婉约词推向高峰,对后世影响很大。其词现存七十多首,总体来看完整地反映了李清照一生的情感轨迹。前期作品多写其悠闲生活、闺房相思,内容缺乏深意。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点绛唇》(蹴罢秋千)等都表现对爱情的向往和对自然景物的喜爱,韵调优美,风格热情明快。后期多抒发孤寂凄凉的身世之感,情调感伤,并寄寓了对中原故土的怀念之情,风格曲折深隐、哀婉凄凉。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等,在对故乡的怀念中,表达一定的爱国感情。本文将从李清照形象词作的内外俱美艺术魅力、艺术表现手法、细致的语言特点和后期流露的爱国主义思想五个方面来论述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一、 展现真实强烈的女性抒情意识和抒情形象。

以男子之笔墨,状女子之口吻,这是词的一个显著特点和惯用手法。然而,代言人毕竟只是代言,香花美人在词人笔下也往往只是君臣不遇、感怀伤世的借用品,真正能现女子之态、剖女子之心的,毕竟应是女作家们自己。男性写女性,终究隔了一层。这个“隔”,在李清照和她的词中是没有的。

1.李清照的词几乎全是她心里路程的写照,常是直抒胸臆,把自己深切体验到的酸甜苦辣种种感受和喜怒哀乐的感情加以真实,细腻的表现,令人为之心动。她的词与那些“男子作闺音”的所谓“代言”现象,是无法比拟的。“代言”词,只可以拿来娱乐大众,但拿来表达真正的人生体验,则是不痛不痒的,难登大雅之堂。在《一剪梅》这首抒情小令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丈夫的深度钟情,吐露了天各一方的相思之苦。一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真真切切地表达了深思挚爱之情,把新婚离别后的妇女心声勇敢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既无矫情又不是自我,流露强烈的苦恋感情。它以平常的现象和古代女子那种幽怨感情结合起来,更好地抒发了女主人公深厚的思想感情。另外,李清照词的抒情形象也是充分表现了种种真实和隐衷的。一方面表现了少女真实和热烈的情感和那种热爱生活及大自然,大胆追求爱情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在宋代词坛,有许多作者是无病呻吟,但李清照却难能可贵地抵挡这般呻吟之风,大胆而真实地表现生活。她的词有其独特之处,最突出一点是她能够直抒胸臆,写真情实感,结合自己的语言技巧,把词写得淋漓尽致,却又不是一泻无余。这种艺术力量,不是靠夸张,也不是靠铺陈,而是靠白描的笔

法,达到了一种自然的境界。她虽出“名门闰女”但终有属于她的少女生活和情怀,她的词里总活跃着少女活跃的激情,青春的欢娱,生活的伤怀等这几类形象。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首写词人整夜都在为这场风雨所引起的事物变化而担忧,所以,在她一早起来,不顾残酒未消,便迫不及待地向卷帘人发问,反映主人公特定的心情。作者虽未写出问的内容,实际上却似虚而实,更加逼真地反映出她的迫切的焦虑。然而,侍女的反应却是很平淡,她认为“海堂棠仍旧”,即一切都没有什么变化。这一对比,表现了两个人物对外界事物的不同感受和感情倾向,更是体现主人公的细腻。《廖园诗评》有云:一问极有情,答以“仍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妙在含蓄。短幅中含有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2.可见,李清照是通过细致的观察来传达词中主人公丰富而敏感驿动的心理世界的!从而能使一个充满着灵气的抒情形象顿时跃于纸上!另一方面,在李清照生活的后期之中,其词也表现了一个饱经风霜,而又忧时伤世的知识分子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靖康之难”后,李清照与当时许多士大夫有着同样的流亡经历外,还发生了一连串特殊的不幸事故。先是丈夫病逝,接着便是被人认为有通敌之嫌。受此重重磨难,她的思想和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与摧残。国家的沦亡,民族的屈辱,生灵的涂炭,个体的不幸,这一系列的变故使李清照的后期之词在思想与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在她的后期作品普遍反映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所见所闻所想:抗金愿望,敢时伤世。如《武

陵春》(风驻尘香花已尽)中的“风驻尘香花已尽”,仅仅七个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一个落红满地的凄凉环境。生活在这个环境的词人是“日晚倦梳头。”这说明,词人内心是充满愁苦的。再加上国破家亡,强敌当前,丈夫逝世,自己孤身飘零。“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个有着满腹心事心酸重重的主人公其实就是作者本身。为了传达那种伤时忧世零乱漂泊无助的烦乱之情,她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形象,生动。用语是朴素的,几乎没有任何雕痕;音节也自然,却非圆滑,不同滥调。不仅真情地向我们展现了这一时期女性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而且也正是这样一种无人能及的艺术特色,成就了我们热爱、追寻和探索这朵词史上的奇葩。

二、内外俱美。

李清照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婉约词的杰出代表。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曾写道:“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可见,赞美之词溢于言表。 首先,我们来看李清照对自己外在美的表现,在李清照作品中,以花喻人是她惯用的手法,我们就选几首来看清照是怎样认识自己的外在美的。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钩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 这首词上片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少女形象。她有似锦的青春年华充满生命的青春之美。词中“露浓花瘦”语意双关。“露浓”表明时间是在早晨,“花瘦”说明花未开,含苞待放。

未开之花更富于魅力,再加上露珠的镶嵌和晨曦的映照,五彩缤纷,晶莹剔透,美不胜收。这不正是作者拿如花似锦的青春年华的象征吗?词的下片为我们展示这个少女的性格特征。她见到客人时有羞怯的一面,又有“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机灵顽皮。在封建社会,女子是不准抛头露面的,而身为大家闺秀的李清照却刻意渲染“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顽皮可爱。

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词:“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 作者对寒梅作了总体的勾勒之后,又以生花之妙笔点染了她的形象美和神态美,从而使读者进一步领略其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在上片起首二句之后,也就是在总的勾勒寒梅形象的基础之上,紧接着用“香脸半开娇旖旎”比喻她含羞带笑,娇柔妩媚的美人面容;用“玉人浴出新妆洗”形容她如同刚出浴的美人那样娇洁。这里句句写梅也是句句写人,妙处是梅与人、景与情水乳交融,化为一体,把梅花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从而也展示出青春少女晶莹剔透之美。结尾处又点出“此花不与群花比”,与众不同,自我欣赏生命之美。

其次,我们来谈谈李清照对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34539/

推荐访问:李清照词全集 李清照词鉴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