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私藏美文 > 央行新政策

央行新政策

时间:2018-02-11   来源:私藏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私藏美文】

央行新政策 第一篇_2016年央行发布的房贷新政策解读

今年央行发布房贷新政,明确上述城市在25%首付比例的基础上,“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关于房贷新政的解读,大家一起来看看!

房地产市场在中国经济中仍具有重要影响。去年9月30日,央行和银监会发布通知,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对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昨日晚间,央行和银监会发布通知,明确上述城市在25%首付比例的基础上,“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

通知还显示,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去年“3·30”房贷新政曾将这一比例降低至40%。

目前,只有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以及三亚还在执行“限购”政策。分析人士认为,在调整政策时剔除“限购”城市,显示国家并非简单地“托房市”,而是在房地产库存仍在进一步积压的背景下,力求精准去库存。

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对降低房贷首付比例就有预期,但在农历春节前出台政策,时间点上还是早于预期。

此番政策出台的背景是,房地产去库存压力犹在,以及一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房价的分化。国家统计局1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1853万平方米,较2014年底的62169万平方米增加近亿平方米。待售面积与月均销售的比值,也从2014年底的6.0上升到6.8。

这意味着,库存在进一步累积。与之对应的,是2015年的新开工面积(154454万平方米)依旧大于销售面积(128495万平方米)。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以及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涨势依旧迅猛,统计局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住宅价格销售变动情况显示,上海、北京、广州2015年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涨幅分别为18.2%、10.4%、9.2%,深圳则高达47.5%。与此同时,70个大中城市中却有49个城市的房价在2015年下降。

一线城市普遍出现量价齐升的现象,其他城市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市场相对低迷,去库存压力较大。本次政策调整有意剔除限购城市,反映出国家并非是简单地托底房地产行业发展,而是精准发力,着力推进“去库存”。

首付下调能最大程度激活刚性需求,对楼市去库存将发挥显著作用。北京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新政策有利于刺激房地产市场在2016年上半年继续复苏。而从实际执行层面来看,一线城市并不在政策受惠范围之内,政策最想惠及的三、四线城市,预计后续各地将针对房地产库存出台不同力度的政策。

“尤其是本地法人银行,客户集中在当地,且贷款的涉房比例高,区域经济特别是房价对银行的资产质量有很大影响。在去库存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如果有效需求能被进一步激发,房价企稳,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也能为存量不良资产的化解争取时间。”

央行新政策 第二篇_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信贷政策

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信贷政策

抓好科技文化金融政策措施落实工作,开发适合高新技术企业需求特点的融资产品,支持信息消费、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首套自住购房的贷款需求。

上证报独家获悉,央行已将2014年信贷政策工作意见下发给各分支机构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央行明确,2014年要切实发挥信贷政策导向,更好地支持转方式调结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并提出要进一步做好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增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央行信贷政策的响应力。

央行所提2014年信贷政策工作意见重点之一是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具体包括开展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同时,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试点工作;做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各项金融服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继续扩大集体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规模,促进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鼓励沿海地区各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支持新型渔业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养殖;同时提出要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有效满足普通农户的金融需求。

做好新型城镇化各项金融服务也是今年央行意见的着力点。央行提出要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要推动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

在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方面,央行要求着力加大对城镇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城镇土地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城镇生态建设等的支持力度。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支持治理规范、内控严密、功能突出、财务持续的地方平台公司的市场化融资。积极推进市政债的市场技术准备等相关工作,拓宽城市建设市场融资渠道。

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也是央行一贯的思路。央行提出要抓好科技文化金融政策措施落实工作,开发适合高新技术企业需求特点的融资产品,支持信息消费、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推动文化企业通过债务资本市场融资,督促金融机构全面落实金融支持包括养老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要求。

央行同时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加大对公路、流通、能源及煤层气抽采等领域发展的支持力度,在信贷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做好铁路、船舶等行业结构优化、调整振兴的配套金融服务。

同时,加大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过剩产能、转型转产、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向境外转移产能、开拓市场的信贷支持;不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和违规在建项目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不断提升节能环保、循环经济、防治大气污染领域金融服务水平。 对于市场关注的房贷政策,央行明确提出要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首套自住购房的贷款需求,切实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金融服务水平。

央行新政策 第三篇_央行释放最新政策信号

央行释放最新政策信号:物价不回落 政策不收兵 |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

马德伦:央行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未来物价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央行副行长马德伦日前在2011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发表演讲时表示,目前看来物价回落需要一定的时间,央行将保持政策的稳定性,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点击进入>>>微博热议央行货币政策)

他认为,这一轮CPI上涨因素十分复杂,是国内外综合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输入性通胀压力越来越大,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影响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原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并且在高位保持震荡。(点击查看>>>CPI走势图) 对于物价未来的走势,马德伦认为,“稳定物价有好的、有利的条件,但是也有一些基础还并不牢固,一些导致物价上涨的不利因素还没有根本消除,输入性通胀压力还没有显著地减弱。”他认为,食品价格的上涨在短期内难以大幅回落,商品价格涨价的态势已经向其他的领域蔓延。这些都导致物价的回落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对于未来物价上涨,央行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不过他认为,我国的物价目前仍然处在可控范围之内,维持价格稳定的有利因素还是逐渐增加的。尽管近期的价格水平还会比较高一点,但是物价会在波动中缓慢回落,物价的涨幅总体上是可以控制的。

至于央行下一步的政策走向,马德伦透露,央行将坚持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进一步落实一系列的调控政策措施,努力完成全年的物价调控目标。“央行未来的政策会继续保持稳定性,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因为央行宏观调控目标是一定要通过各项政策的措施落实来实现的。”

------------------------------------------------

专家预计CPI八月拐点难现 高层明令宏调取向不变

市场迫切希望CPI拐点到来,结果却一遍又一遍地导演了“狼来了”的剧情。

预测6月份CPI见顶,结果创新高。预测7月CPI见顶,结果再创新高。8月宏观数据发布前夕,包括申万、中金、国泰君安等在内的多家主流机构预计,8月CPI回落,涨幅不超过6%。

这一次是不是真的?

即便8月CPI真的如期回落了,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仍然认为他还没错。他之前的判断是,CPI要到9月或者10月才能见顶。他现在的判断是,8月如果回落,很可能在9月出现反弹,通胀仍然会在高位持续。

《华夏时报》记者近日走访农产品批发市场发现,不但猪肉价格在短暂回落后再次反弹,普通鸡蛋价格也创下了天价,蔬菜价格也是一路看涨。不仅如此,国际油价仍在高位徘徊,甚至不排除进一步上涨。多种因素纠结下,“拐点说”怎么看都为时尚早。

这个时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称“宏调取向不变”的信号就清晰了。

“总理的文章表明了中央的态度,也是为了让市场纠正理解的偏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称,近期国际形势大幅动荡,各界出现了有关经济形势的不同看法,出现了紧缩政策需要放松的言论。

“拐点论”尚早

2007年那轮通胀CPI到6.9%后有过回落,但随后就冲到了8.5%的高点。本轮会在7月的6.5%调头吗?还是会维持高位冲击新高?

“高层对目前中国经济的判断是„增长问题不大,通胀问题不小‟。”分析温总理9月1日在《求是》发文内容后,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对记者称。

当日公布的最新PMI指数呼应了这一说法:8月份PMI为50.9%,比7月份回升了0.2个百分点,这是4月份以来连续回落后的首次回升。据此交银国际判断,经济回调处于可控范围,没有硬着陆的风险。

分析细项数据可以发现,此次PMI回升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库存上升。通常认为,原材料库存的上升预示着“去库存”进入后半阶段,是未来制造业活动扩张的征兆。

不过PMI数据带来的并不都是好消息。此前已连续5个月下降的购进价格指数再度回升,较上月升0.9个百分点至57.2%,20个行业中有17个高于50%,其中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7个行业达到60%以上。

宏源证券高级研究员何一峰分析称,购进价格继续上升,显示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记者在北京的菜市场实地采访看到,鸡蛋卖到了5.2元/斤,更离谱的是青菜,菠菜、油菜卖到了4元/斤,香菜和香葱竟然15元/斤。郭田勇判断,绝对价格仍然处于高位,加上8月份食品在内的价格仍在上涨,8月份CPI即使回落也很难判断是趋势性的。

鲁政委则表示,随着翘尾因素下降,统计局公布的食品类高频价格数据环比涨幅缩小,8月CPI将回落至6.0%上下是有可能的;但从新涨价因素看,7月份食品价格短暂回落有着不可持续的因素,物价环比上涨压力仍然存在,见顶回落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同时必须警惕四季度需求重新旺盛所造成的供需缺口扩大。

放松预期落空

希望CPI见顶现拐点的逻辑很明显,就是对调控政策放松有着强烈的预期。中央高层表态则让这一预期暂时落空。

鲁政委提醒记者,事实上类似的表态中央高层已经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出现。

早在7月22日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就继续做好经济工作提出6点意见,其中就包括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当时温家宝也表示:“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多措施并举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势头。”

之所以类似的表态再次发表,郭田勇认为是近来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各界有关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的判断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有关宏观调控方向调整、货币政策放松的言论又开始出现。

最大的变化无疑来自美债危机。正当市场密切关注“加息的靴子”是否会再次落下的时候,美债下调危机让加息预期急剧降低,由于翘尾因素在8月份将大幅下降,早在7月份CPI创新高之时,CPI见顶已经成为主流判断,加上国际局势变化,此前一再出现的今年货币政策放松判断再起。

甚至当时接受采访的宏观调控部门官员都表示:“货币政策后期如何调整需要判断,这比较难,应该停下来看看如何做。”

野村证券一度从中国官方的新闻稿中寻找宏观政策可能转向的证据。他们发现8月9日国务院会议的新闻稿中,“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中的“有效性”已经被“灵活性”所取代。他们在随后的报告中写道:“我们相信这暗示紧缩政策已经开始转向,并且中国正在准备近期全球金融动荡的政策应对预案。”

“总理这时候表态,也是为了让市场纠正这种理解的偏差。”高善文说。鲁政委则表示,之所以反复出现紧缩政策放松的预期,股市寻找利好因素期盼牛市的心理不容忽视。

事实上,早在4月份,货币政策放松的呼声就已高涨。当时不少机构认为,二季度CPI见顶,由于前期从紧政策造成中小企业生存困难、PMI回落、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等迹象,从紧的货币政策可能会放松。

此次温总理不仅重申了稳定物价仍是宏观调控首要任务,且对经济增长放缓并未显出过多担忧。高善文据此判断,货币政策放松是不现实的,“但应该也不会继续紧缩,这降低了未来宏观政策的不确定性,也给了大家喘息的机会。”

这符合不少市场人士的判断。鲁政委就认为,年内应该不会继续加息,考虑到下半年市场流动性总体偏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预计也将休止,但为保证季末M2平稳,预计“窗口指导”可能会被更多使用,虽然“两率”不再上调,但总体的政策取向却不会放松,即不加息、不提准、不放松。(华夏时报)

央行新政策 第四篇_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金融统计新制度通知

关于2015年统计数据报送的补充说明

24家主要金融机构,各地人民银行:

2015年统计制度文已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2015年金融机构金融统计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2014】393号,印发日期:2014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统计口径的通知》(银发【2015】14号,印发日期:2015年1月14日)。

现根据大家反馈的问题就数据报送做以下补充说明:

1.报数时间调整:月报一、二批次结转数和1月份数据同时修订,提交修订申请截止时间为2015年2月27日12:00,报送截止日期修改为2015年2月28日。其他报数时间严格按照制度文执行,具体报送日历见数据集中系统公告中“金融统计数据采集时间安排表”。

2.增加部分表单报送结转数:除制度文中提到的需要报送结转数的表单,以下表单也需要报送结转数:中长期贷款按实际投向(A1464,A2464);农村信用社(农商行/农合行)专项统计(A3322)。

3.委托贷款专项统计表(A3411)在月报一批结转报送。 4.为做好存贷比统计监测,增设月报附报各项存款、各项贷款与相关调整项等统计指标。月报附报各项存款、各项贷款均需按照新口径报送(见银发[2015]14号);统计机构范围:报送县及以上分支机构数据,其中调整项建议由总行统一报送;报送内容:境内汇总数据(不含境外分支机构数据)。小额贷款公司不需报送。

5.人民银行金融统计监测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16日晚将

按新制度完成调整,17日起大家即可使用,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

6.请各地人民银行注意,因助学贷款(表单:A1461)、下岗失业人员贷款专项统计(表单:A1462)、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统计表(表单:A3321)从2015年开始均调整为季报一批报送。系统将于16号下午对这三个表单合法性等调整到位,如果截止到16号下午17:00前尚未报送12月31日季报的金融机构报送12月31日季报时,系统合法性将会显示少报,请各地人行系统管理员进行维护(即加中止日期)通过;但是务必注意,3月份报送季报一批结转数据时这三个表单照常报送,请各地人行系统管理员进行维护,防止漏报。对截止到16号下午17:00前已报送季报的金融机构则不存在此问题。

7.贷款变动因素专项统计(A3412)部分指标是不用报送数据的(制度中的备注已标明),如果报送了数据,系统校验将不能通过。

另,人民银行总行正在系统中修订2015年报表,相关修订情况将在结转数据报送前公告,请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按后续公告要求做好自身的报表修订等工作。

调查统计司货币统计处

2015-1-16【央行新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

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统计口径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国家开发银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

为适应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全面真实地反映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的发展及变化,人民银行决定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统计口径。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项存贷款统计口径修订内容

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起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纳入“各项存款”统计口径;将存款类金融机构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纳入“各项贷款”统计口径。同时调整报表项目设臵,优化报表体系,增设存款类金融机构信贷收支合并表,丰富区域信贷收支表。具体内容详见附件1。

二、相关专项统计制度修订内容

为保证存贷款统计口径的一致性,调整金融机构统计日报、贷款按行业分类统计、中长期贷款按实际投向统计、农村信用社(农商行/农合行)专项统计中与“各项存款”、“各项贷款”相关联统计指标。具体内容详见附件2。

三、有关要求

(一)日报:各金融机构自报送2015年2月1日日报数据起按照本通知要求执行。

(二)月报、季报:各金融机构自报送2015年结转数起按照本通知要求执行。

(三)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区内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外资银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及小额贷款公司。

附件1

【央行新政策】

存贷款统计口径及报表归属调整

为适应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全面真实地反映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发展及变化情况,人民银行决定调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和各项贷款统计口径,并相应调整报表项目及归属。具体调整如下:

一、各项存贷款统计口径调整内容

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纳入“各项存款”;将存款类金融机构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纳入“各项贷款”。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人民银行和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其中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及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外资银行、民营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资金互助社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证券业金融机构、保险业金融机构、交易及结算类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特定目的载体、境内其他金融机构及境外同业。

二、报表体系调整内容

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体系调整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机构范围涵盖存款类金融机构和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全国报表采用完全合并方法编制,区域报表采用部分

央行新政策 第五篇_世界各国央行的新动作

世界各国央行的新动作

现在社会,发展迅速,很多的人们也都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随著澳大利亚迎来2016/17新财年,全球金融市场也即将迎来下半年的剧烈波动,其中,世界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正是引发市场波动的最大因素,对各国货币汇率特别是澳元的汇率也会有非常直接的影响,那我们就速来围观一下今年下半年世界各国央行将会有什么动作吧。

美国– 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 (FOMC)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是全球目前唯一处在加息通道的发达国家,在去年12月加息以后,今年的加息步伐显著放缓。虽然美国的经济正在复苏,但是从近期的就业数据来看,其复苏的步伐慢于市场的预期,所以说,尽管美国目前处于加息通道,但是今年年内很有可能最多只有一次加息,而2017年的加息步伐也要视美国的经济复苏以及周边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情况而定。所以预计下半年美元汇率将会稳中略有上升。

欧洲 – 欧洲央行 (ECB)

欧洲区的经济情况在步入负利率之后依旧不理想,本周四将迎来英国退欧后欧元区第一次利率决议。目前市场暂不期待欧洲央行降息,但是英国退欧势必对欧洲区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目前投资者普遍认为,欧洲中央银行在年内将会再次加大量化宽松规模,或是进一步降息至负利率来刺激经济。所以预计下半年欧元汇率将会稳中有降。

英国 – 英格兰银行(BOE)

上个月的英国退欧公投引爆了全世界,英国本身也迎来了一系列的改变,从前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辞去英国首相职务,英国央行行长卡尼口头宣称将进一步降息来刺激经济发展,英国退欧的影响正在英国持续发酵中。在上周的英国央行利率决议中,支持降息:不变的人数从0:9变成了1:8。目前投资者普遍认为英国央行将在下个月利率决议时进行降息,虽然目前我们对英国退欧的长期影响并不明朗,但是预计下半年英镑汇率仍然会下跌。

澳大利亚&新西兰 – 澳洲储备银行&新西兰储备银行 (RBA,RBNZ)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亚太地区两大高经济开发国家(MEDC – Mor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ountry)目前的央行核心利率分别为1.75%与2.25%,

在现在这个全球大部分央行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时代,较高的利率将引来一部分的套息交易资金流,进而推高汇率。

近期澳联储会议纪要中也频频提及目前全球的低利率环境。如果澳元持续的走高,或是全球央行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刺激澳联储与新西兰储备银行进一步的降息来防止本国货币走高,进而防止高涨的汇率对本国进出口造成影响。目前投资者认为年内澳洲央行暂不会降息,但是新西兰央行仍有降息可能,所以预计下半年澳元汇率会企稳,而纽元(新西兰元)可能会进一步下跌。 中国 – 中国人民银行(PBOC)

近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整体处于转型阶段,虽然基于中国执政党的掌控力与调控,应该不会出现所谓的硬著陆,但不可否认中国GDP增速逐年下降的事实。中国央行在年初2月29日意外宣布降准(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到市场刺激经济),目前投资者普遍预期中国央行在年内将会在进一步的降准与降息来维持中国的经济稳定发展。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年内将会进一步贬值。 日本 – 日本央行 (BOJ)

在英国退欧公投期间,基于全球风险情绪走强的影响,美元兑日元一度走强至100的关键价位,高涨的日元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近几年来的安倍经济学,压低日元汇率进而刺激日本制造业出口的政策的努力付诸一空。近期安倍获得连任,并宣称将进行更将激进的货币政策以刺激日元。目前日本是最有可能实际测试”直升机洒钱”货币政策的国家。日本下次利率决议将是下周四,7月28日。预计年内日元汇率将会进一步走弱。

看到这里,相信你有了深刻的认识,英国脱欧以来,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影响,所以说,世界各国的央行也有了动作,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的国家。

央行新政策 第六篇_2014央行托市政策

沈建光:央行救房地产不叫“搞大规模刺激”

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不管采取什么手段,一定要把经济稳住,把房地产稳住,这个也不叫大规模刺激,这个叫托底政策。

编者按: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放缓至7.3%,创2009年一季度以来新低。从年初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就处于下行区间,同时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等也并不乐观。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房地产市场究竟会走向何方,未来政策如何转向,都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凤凰财经特邀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详解三季度经济数据背后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未来政策走向。

访谈实录:【央行新政策】

明年某些季度GDP低于7%是必然的

凤凰财经:面对不太乐观的经济走势,有学者表示,明年政府如果没有大规模刺激政策出台,GDP增速很有可能在某些季度低于7%。您如何看待这样的担忧? 沈建光:明年某些季度低于7%,这个其实不是“担心”,我认为这是必然的。政府已经说得很清楚,不会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

关于增速的底线,不能说7%就是底。现在要调结构、要新常态。新常态的第一点就是,经济增速肯定要下来。因为过去那些不可持续的政策,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等等,都需要改变。过去唯GDP论,有点过头。在社会稳定,不出现金融危机的前提下,经济增长能到多少就到多少。

凤凰财经:您预计?

沈建光:我估计7.5%已经达不到了,今年达到7.3%就不错了。我建议明年的增长目标定在6.7%——那就低于7%了。不仅不要担心这些,甚至某个季度6.5都没有问题。给改革创造一点空间,而且使它到了6.7,又没有劳动市场的问题。至少现在看起来还不会有,现在是民工荒。

央行系列政策不叫“搞大规模刺激”

凤凰财经:货币政策方面,央行的定向降准、对PSL、SLF等工具的使用,是不是一种放松的信号?

【央行新政策】

沈建光:有个误区需要澄清一下。央行一放松,就变成外界说的“大规模刺激”了。这是不对的,这不能叫刺激。现在很多人将降准看作是全面大规模刺激的信号。但是实际上,降息、降准是中央银行最标准、最普通的一个货币工具。你不能只升不降。我们说,经济热了你去调控,这是正道。经济很差,你去托底,难道这就是刺激了吗?

真正需要的是专业地分析,现在的经济形势适应什么样的利率水平。其实央行也很为难,它没有宣布降息,实际做的却都是在降息降准。所谓的定向再加上PSL、SLF,效果是什么呢?其实就相当于准备金下降和利率下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效果上区别不大,但是意义不一样,信号作用很重要。

凤凰财经:在您看来,央行会不会继续扩大定向降准的范围,甚至在必要时启动全面降息降准?

沈建光:全面降息降准,现在还不会,因为已经做了很多了。

至于定向降准,我觉得这个是有问题的,你不能只对机构。而且准备金、利率,以前从来没有定向过。我用的“全面”是相对的。而且央行在货币政策报告上讲得很清楚,这个政策不能长期用,只是在限定的、扭曲的情况下,做的权宜之计。但是问题就是怕固化,做了之后还做。搞定向,一开始不让钱到房地产,现在搞定向,就让钱流到房地产,这会固化的。 凤凰财经:目前的刺激政策对房地产行业周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比如近期出台的松绑房贷新政。

沈建光:如果央行再不做,那就可能完了。整个房地产行业,目前面临很大的冲击。

有人说,冲击之后才能调整。但是,在我看来,不能把整个宏观经济都拉垮了,这就是底线思维的问题。不管采取什么手段,一定要把经济稳住,把房地产稳住。这个也不能叫大规模刺激,这个叫托底政策。这个是讨论的前提:不能一做放松的事情,就挨骂,就被说“搞大规模刺激”。不搞的话,就相当于让它硬撑、让金融系统崩溃。

我觉得,现在政策的方向是对的,接下来就看这个政策现在能不能起到阻止房地产继续大幅下滑的情况。

中国经济被房地产绑架了 不赞同崩盘

【央行新政策】

凤凰财经: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状况已经持续一段时间,IMF在日前发布的报告中提到,中国急转向下的楼市或在短期内拖累亚太地区的经济前景。这种说法夸张吗?房地产究竟是不是拖累增长的最大因素?

沈建光:不夸张。以前很多人都乐于说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对吧?我们是全球大宗商品的引擎,房地产一下来,建筑材料都下来了,煤、钢的需求都下来了,就是和全球大宗商品有关。

但是亚东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已经对全球增长做了最大贡献。我们现在做的这个调整,完全不用顾忌其他人怎么反应,我们自己内部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凤凰财经:房地产的不景气,是导致近期经济下滑的最主要原因?

沈建光:就目前来看,是经济下滑的最大原因,还是造成金融危机唯一的出发点。

很明显,房地产就是有很大作用,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愿意不愿意,它的作用已经在了。有些人是批评中国经济给房地产绑架了,实际上,某些程度来讲,可以这么说。

房地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太大了。第一,对投资的影响,现在新开工是-10、-15,不是增长的问题,是绝对下降的问题。第二,已经影响到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这些行业都是很不景气的,有大规模亏损。第三就是在消费方面,关于家电、家居、装修这些都在下滑。第四个更重要的就是地方财政,在土地财政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一下子就把财源改掉了,会发生什么?第五个就是它的抵押品,很多房子都做抵押,抵押品价值一下降,很多坏账就跑出来了。

凤凰财经:所以我们看到,泡沫论、崩盘论持续已久,您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未来会走向何方?【央行新政策】

沈建光:中长期的拐点可能真的到了,你拖也拖不住,供给实在太大。北京、上海,还有很多改善性需求,现在还不必担心。担心的是三、四线城市的问题。最近邯郸市的一个最大房地产商携款潜逃,这种情况不仅仅是邯郸一个地方。这才是应该担心的。

最终能不能崩盘,还不一定。实际上供给已经很高了,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问题在于需求能否跟上。如今主要需求建立在大规模改革的基础上,城镇化改革、户籍制的改革,可以提供需求。假设真的崩盘,通过爆发危机来改变,这个过程会很痛苦。我个人是很反对崩盘的。现在就是一个次优的选择,慢慢调整——这是中医疗法。

选择的路很重要,究竟是愿意选择先让它崩掉,还是选择在不崩的情况下,慢慢缓解?我觉得我们已经在选择后者,包括央行、国务院,都在讲今年重要任务是防范金融风险。而最大的金融风险是房地产市场。

凤凰财经:房贷新政在落实上难以保证。 “贷清不认房”已基本落实,但目前为止所谓的“最低7折利率”却无迹象。您认为7折房贷利率合适吗?会不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

沈建光:七折也不一定合理,因为要考虑银行的成本。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要全面降息,需要把存款利率降下来。先把成本降下来,打破刚性兑付,这是很重要的一环。在市场化的条件下,把利率真的降下来,就完全有可能了。

凤凰财经:您认为中国是否需要、以及能否有另外一个新的行业来代替房地产,成为新的领军行业?

沈建光:这是很难人为判定的,这是经济发展自然的过程。不一定非是一个产业来代替。而且,短期内我觉得很难看到一个代替房地产的产业。前面提到的房地产五大功能,哪个行业可以代替?可能没有一个新兴行业来代替,但可能会出现多个新兴行业。

对任何一个国家,房地产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房地产的作用过大了,需要作出调整,但不是说要把房地产放弃——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放弃房地产。

凤凰财经:地方土地财政对房地产行业依赖已久,随着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地方政府需要作出什么样的转变?

沈建光:在今后就是房产税。从土地一次性收入,转到长期的、稳定的物业税、房产税上面,这个过程现在说要推迟到2016年。

这项工作需要很多准备和法律建设,要从好多方面考虑,是学美国的普遍征,还是考虑到中国的实际国情?很多东西中国都有特殊的情况。所以这就是一个过程,是需要慢慢解决的。方向大家都知道,但是改革会有镇痛期,很多难点就在这里。

而从地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从生产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从一个GDP经济型政府,到一个社会服务型政府。只要把服务做好,百姓都会来住,住了就会交房产税。 制造业的通缩要超过历史最长的通缩期

凤凰财经: PPI已连续30多个月负增长,制造业领域面临的通缩压力加大。考虑到通货紧缩的压力,央行会不会继续放松货币政策? 通缩的状况还会继续吗?

沈建光:我认为这个通缩还会延续,肯定要超过历史最长的通缩期。对于制造业来说,都已经通缩了,这个货币政策还不放松?利率水平要跟通胀相适应,这是最基本的。

经济在往下走,凭什么现在利率水平、贷款率还在往上升?克强总理反复提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通胀水平越来越低了,制造业已经有通缩的情况,但是利率水平还在变化,包括贷款的利率在上升,在这样的情况下,降低点利率,难道就是大规模刺激吗?

凤凰财经:对,从上个月的数据来看,大型企业PMI为52%;中型企业PMI为50%;而小型企业PMI为48.6%——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是长期待解的老问题,您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最突出的任务是什么?

沈建光: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这是老大难问题。任何国家其实都有这个问题,在很多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债券等都是靠这种非银行的融资解决的。像美国,还有一种叫信贷合作机构,像小型信用社这种。我们现在的银行体系,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小银行、村镇银行。

另外,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小银行倒闭,对于美国来说是很正常的。而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觉得银行不会倒闭,突然之间银行如果倒闭,会引起恐慌。所以一定要有存款保险制度,让老百姓确信钱是安全的,才不会引起动荡。

我个人来看,政府有时太强调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了,用一些行政手段逼着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有点矫枉过正,反而效果不一定好。银行要市场化运作,面对中小企业存在的高风险,其自身也是要趋利避害的。而且,中国对银行的坏账惩罚是很严厉的。所以也不能把负担都压在银行身上。

凤凰财经:从10月13日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来看,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形势逐季好转。这主要是得益于哪些方面的利好因素?

沈建光:德国作为西方最有竞争力的国家之一,是8%的出口下降——全球经济形势都很差。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还能维持这么高的增长,包括15%—10%都已经是全球范围内很大的增长了。

首先,我认为这得益于政府的措施。因为当时要保7.5的目标,对于出口进口就很重视,进行一些政府的通关、便利化、减免税等很多措施。

其次,这个构成有点奇怪。香港是34%的增长,现在香港经济也是不好,怎么可能这么好呢?我看到媒体有一个调查结论,企业说他们虚增出口的情况还是很普遍的,所以我觉得可能跟人民币升值也有关系。

凤凰财经:长期来看,还能维持这样的好转势头吗?

长期来看,过去那种20%、30%的增长,现在是维持不了的。以后维持5到10,都是非常好的了。谈不上“不看好”,中国已经是出口第一大国了。现在关键是结构有问题,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出口,其实也没有多大意义。

凤凰财经:刚才您提到这跟人民币升值也有关,您觉得人民币单边升值的情况何时会结束?

央行新政策 第七篇_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5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6年工作,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部署2017年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周小川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易纲主持会议。各党委委员就分管工作提出要求。

会议指出,2016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人民银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稳健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增强。根据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流动性变化,灵活运用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普降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保持适度流动性。对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缴存基数实施平均法考核。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有序运行,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MPA),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扩大至全国范围。总体看,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了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稳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二是金融支持“三去一降一补”工作成效显著。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因城施策,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继续发放抵押补充贷款(PSL)为棚户区改造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稳妥推进降杠杆工作。适时下调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合理扩大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大对补短板领域的金融支持,改进创业创新、小微企业、健康养老、就业助学等领域金融服务。稳妥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创设扶贫再贷款,完善金融精准扶贫政策体系。推动构建覆盖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绿色金融体系。

三是金融市场创新开放和规范运行取得新进展。在银行间市场推出特别提款权计价债券等产品。完善债券市场做市商管理制度。进一步扩大投资者主体范围,取消额度限制,提升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便利性。引入外国政府等主体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取消同业拆借市场准入行政许可,做好事中事后管理。推出“上海金”人民币集中定价机制,提升我国黄金市场国际定价影响力。着力加强金融市场制度建设,发布票据交易管理办法,成立上海票据交易所,推动票据市场规范发展。根据国务院决策部署,牵头组织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四是我国在国际和地区的金融影响力扩大。利用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身份,主导财金渠道系列会议,在推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完善国际金融架构、推动金融部门改革及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等方面形成峰会重要共识。推动落实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双边和多边金融合作,稳步推进与港澳台地区的金融合作。

五是金融改革稳定工作扎实推进。落实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方案。推动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深化改革。切实推进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的协调配合,着力加强防范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组织开展中国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更新评估。

六是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防范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统筹推进。加强统计分析和监测预警,强化真实性合规性审核和监督检查。构建以银行自律为核心的外汇管理政策传导机制,严厉打击各类外汇违规违法活动。提高单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上限,简化审批管理,放宽锁定期限制。全面实施外债资金意愿结汇管理,统一境内机构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意愿结汇政策。丰富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主体。完善外汇储备管理,确保外汇储备安全性、流动性和保值增值。

七是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顺利生效,推动扩大SDR的使用。进一步优化人民币国际使用政策,强化跨境资金流动本外币一体化管理。配合相关部门推出深港通,继续优化沪港通试点。深入推进双边货币合作。拓展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试点范围。完善跨境人民币清算基础设施。

八是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提升。金融法治化进程不断推进。金融统计和研究工作取得新成果。推动完善金融业“营改增”试点政策。会计财务转型深入推进。支付体系日益完善,落实个人账户分类管理,协助打击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推进央行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科技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货币发行管理进一步加强,普通纪念币发行改革初见成效。积极参与《预算法实施条例》修订,国库经理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征信管理和服务工作迈出新步伐,征信系统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明显提高。完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扎实推进。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参事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参事建言献策水平提升。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有效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18444/

推荐访问:央行房贷新政策 12月1日央行新政策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