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题目解答 > 保密法全文

保密法全文

时间:2017-12-04   来源:题目解答   点击:

【www.gbppp.com--题目解答】

保密法全文 第一篇_保密法规知识测试(2014)(最新全文)猪猪整理

保密法规知识测试(2014)

考试题目共:50 ,总分值:100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课程:

剩余时间:113分54秒

第1题、 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不能确定保密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条件。(是否题) (分值:2)A . 对

B . 错

第2题、 机关、单位对不属于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认为符合保密法有关解密或者延长保密期限规定的,应当及时解密或者延长保密期限。(是否题) (分值:2)A . 对

B . 错

第3题、 处理涉密信息的多功能一体机可以与普通电话线路连接。(是否题) (分值:2)

A . 对

B . 错

第4题、 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是否题) (分值:2)

A . 对

B . 错

第5题、 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是否题) (分值:2)

A . 对

B . 错

第6题、 上级下发的绝密级国家秘密文件,确因工作需要,经本机关、单位领导批准,可以复印。(是否题) (分值:2)

A . 对

B . 错

第7题、 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分级保护。(是否题) (分值:

2)A . 对

B . 错

第8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对《保密法》确立的一系列新制度、新措施进行了集中诠释,予以具体化,以便于贯彻实施。(是否题) (分值:2)

A . 对

B . 错

第9题、 只要是涉密计算机,就可以存储和处理任何密级的国家秘密信息。(是否题) (分值:2)

A . 对

第10题、 机关、单位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的,应当报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书。(是否题) (分值:2)A . 对

B . 错

第11题、 机关、单位保密员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是否题) (分值:2)

A . 对

B . 错

第12题、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应实行脱密期管理。(是否题) (分值:2)

A . 对

B . 错

第13题、 机关、单位开展保密工作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机关、本单位的年度财政预算或者年度收支计划。(是否题) (分值:2)

A . 对

B . 错

第14题、 定密责任人具体负责审核批准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对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尚在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变更或者解除的决定。(是否题) (分值:2)

A . 对

B . 错

第15题、 机关、单位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可由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是否题) (分值:2)

A . 对

B . 错

第16题、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可以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是否题) (分值:2)

A . 对

B . 错

第17题、 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或者摘录、引用、汇编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应当按照规定报批,不得擅自改变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复制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单位戳记,并视同原件进行管理。(是否题) (分值:2)

A . 对

B . 错

第18题、 涉密会议场所可以使用无线话筒。(是否题) (分值:2)

A . 对

第19题、 定密的基本依据是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是否题) (分值:2)

A . 对

B . 错

第20题、 国家秘密事项经解密后都可以公开。(是否题) (分值:2)

A . 对

B . 错

第21题、 上网信息保密管理应坚持( )的原则。(单选题) (分值:2)

A . 谁上网谁负责

B. 由分管领导负责

C. 由保密部门负责

第22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何时实施( )。(单选题) (分值:

2)A . 2014年3月1日

B. 2014年1月17日

C. 2014年2月1日

第23题、 任用、聘用涉密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 )。(单选题) (分值:2)

A . 考试

B. 审查

C. 培训

第24题、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连接,( )。(单选题) (分值:2)

A . 可以实行逻辑隔离

B. 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C. 使用隔离设备隔离

D. 但不需要隔离

第25题、 确定知悉范围的基本原则是( )。(单选题) (分值:2)

A . 实际需要原则和最小化原则

B. 级别需要原则和可控化原则

C. 工作需要原则和最小化原则

D. 工作需要原则和可控化原则

第26题、 机关、单位对符合保密法的规定,但保密事项范围没有规定的不明确事项,应当先行拟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并自拟定之日起( )日内报有关部门确定。(单选题) (分值:2)

A . 10

B. 15

第27题、 定密工作程序为:由( )对照保密事项范围提出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的具体意见,再由( )审核批准并承担( )。(单选题) (分值:2)A . 承办人 定密责任人 法律责任

B. 定密责任人 领导 行政责任

C. 承办人 领导 法律责任

【保密法全文】

D. 承办人 定密责任人 行政责任

第28题、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 )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单选题) (分值:2)

A . 故意

B. 故意或者过失

C. 过失

第29题、 机关、单位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的,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在()小时内向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单选题) (分值:2)A . 12

B . 24

C . 48

第30题、 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 )确定密级,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单选题) (分值:2)

A . 保密法实施办法

B . 保密规章制度

C .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

第31题、 按照保密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机关、单位应将涉及( )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单选题) (分值:2)

A . 绝密级、机密级或较多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机构

B. 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机构

C. 绝密级或者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机构

D. 较多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机构

第32题、 复制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者摘录、引用、汇编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应当( )。(单选题) (分值:2)

A . 按照原件的密级定密

B. 视情况需要确定密级

C. 既可以按照原件的密级定密,也可以视情况需要定密

第33题、 按照保密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国家秘密的变更指( )的变更。(单选题) (分值:

2)A . 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

B. 密级、保密期限、涉密内容

C. 保密期限、知悉范围

D. 密级、期限、范围、内容

第34题、 国家秘密载体可通过( )渠道传递。(单选题) (分值:2)

A . 普通邮政

B. 机要通信

C. 特快专递

第35题、 保密法第( )条规定了定密不当的法律责任,对应当定密的事项不定密,或者对不应当定密的事项定密,造成( )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单选题) (分值:2)A . 四十九 不良影响

B. 四十八 国家秘密失去保护

C. 四十八 较大负责影响

D. 四十九 严重后果

第36题、 机关、单位违反保密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 )给予处分。(多选题) (分值:2)

A . 保密办主任

B.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保密法全文】

C.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D. 领导班子成员

第37题、 违反《保密法》规定,有( )行为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多选题) (分值:2)

A . 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

B. 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

C. 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

D. 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第38题、 保密法规定的定密责任人制度,基本内容是( )。(多选题) (分值:2)

A . 机关、单位负责人为定密责任人

B. 机关、单位负责人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

C. 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工作

D. 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变更和解除工作

第39题、 得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 )或者改作他用。(多选题) (分值:2)

A . 赠送

B. 出售

C. 丢弃

D. 捐助

第40题、 保密检查可以采取( )等方式进行。(多选题) (分值:2)

A . 全面检查

B. 专项检查

C. 自查

保密法全文 第二篇_《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国家秘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1988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第三条

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

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第四条

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以下简称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

第五条

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

第六条

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以下简称机关、单位)管理本机关和本单位的保密工作。

中央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管理或者指导本系统的保密工作。

第七条

机关、单位应当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防护措施,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加强保密检查。

第八条

国家对在保守、保护国家秘密以及改进保密技术、措施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九条

下列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

(一)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二)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三)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五)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六)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七)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

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前款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

第十条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第十一条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

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应当在有关范围内公布,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第十二条

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应当由承办人提出具体意见,经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

第十三条

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应当遵守定密权限。

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具体的定密权限、授权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机关、单位执行上级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定密的,根据所执行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确定。下级机关、单位认为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有关定密事项

属于上级机关、单位的定密权限,应当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立即报请上级机关、单位确定;没有上级机关、单位的,应当立即提请有相应定密权限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在其工作范围内按照规定的权限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

第十四条

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第十五条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

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第十六条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

第十七条

机关、单位对承载国家秘密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载体(以下简称国家秘密载体)以及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应当做出国家秘密标志。 不属于国家秘密的,不应当做出国家秘密标志。

第十八条

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变更,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变更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或者人员。

第十九条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自行解密。

机关、单位应当定期审核所确定的国家秘密。对在保密期限内因保密事项范围调整不再作为国家秘密事项,或者公开后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解密;对需要延长保密期限的,应当在原保密期限届满前重新确定保密期限。提前解密或者延长保密期限的,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第二十条

机关、单位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二十一条

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未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二十二条

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的研制、生产、运输、使用、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第二十三条

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分级保护。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规定,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四条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二)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三)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四)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

(五)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第二十五条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

(二)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

(三)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

(四)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五)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第二十六条

禁止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

【保密法全文】

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

禁止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

第二十七条

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出版、印制、发行,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电影的制作和播放,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信息网络及其他传媒的信息编辑、发布,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

第二十八条

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对泄密案件进行调查;发现利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发布的信息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应当根据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删除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信息。

第二十九条

机关、单位公开发布信息以及对涉及国家秘密的工程、货物、服务进行采购时,应当遵守保密规定。

第三十条

机关、单位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或者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报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

第三十一条

举办会议或者其他活动涉及国家秘密的,主办单位应当采取保密措施,并对参加人员进行保密教育,提出具体保密要求。

第三十二条

机关、单位应当将涉及绝密级或者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机构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将集中制作、存放、保管国家秘密载体的专门场所确定为保密要害部位,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配备、使用必要的技术防护设施、设备。

第三十三条

军事禁区和属于国家秘密不对外开放的其他场所、部位,应当采取保密措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决定对外开放或者扩大开放范围。

第三十四条

从事国家秘密载体制作、复制、维修、销毁,涉密信息系统集成,或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等涉及国家秘密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经过保密审查,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机关、单位委托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前款规定的业务,应当与其签订保密协议,提出保密要求,采取保密措施。

第三十五条

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以下简称涉密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和一般涉密人员,实行分类管理。

保密法全文 第三篇_2016最新新保密法知识测试卷附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010年_____,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2010年_____起实施。 ( )

A、4月29日,8月1日 B、4月29日,10月1日 C、5月9日,10月1日

2.新《保密法》规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____年,机密级不超过____年,秘密级不超过____年。( )

A、五十,三十,二十 B、二十,十,五 C、三十,二十,十

3.涉密计算机安装从互联网下载或来历不明软件存在的泄密隐患主要是:( )

A、被植入“木马”窃密程序 B、死机 C、盗版危害

4.新《保密法》第三条规定任何( )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A、泄露国家秘密 B、窃取国家秘密 C、危害国家秘密安全

5.涉密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存储数据的恢复,必须到( )进行。

A、销售单位 B、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涉密数据恢复资质单位 C、原生产单位

6.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当在单位内部进行维修,现场有专门人员监督,严禁维修人员读取或复制涉密信息;确需送外维修的,应当()。

A、拆除涉密信息存储部件 B、对涉密信息存储部件进行加密处理C、将涉密信息删除

7、涉密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和配套设备、设施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存储、处理、传输()信息的系统或者网络。

A、国家秘密 B、工作秘密 C、商业秘密

8、涉密信息系统建设使用单位应当按照系统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 )确定系统密级,并按相应密级的涉密信息系统防护要求进行保护和管理。

A、最低密级 B、大多数文件的密级 C、最高密级

9、集中存储、处理工作秘密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参照()级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管理。

A、绝密 B、机密 C、秘密

10、新《保密法》第四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 )。

A、依法公开 B、以公开为原则公开 C、经保密审查后公开

11、关于新《保密法》中定密权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必须遵守定密权限

B、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只能确定绝密级国家秘密

C、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

12、国家机关和涉密单位的涉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前应经过( )审查批准。

A、本单位保密工作机构 B、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C、主管领导

13、涉密信息设备改作非涉密信息设备使用或淘汰处理时,应当( )。

A、删除涉密文件 B、格式化存储部件 C、将涉密信息存储部件拆除

14、涉密信息系统的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系统________。()

A、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维护

B、同步规划,同步运行,同步维护【保密法全文】

C、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15.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严格设定用户权限,按照

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控制涉密信息知悉范围。( )

A、最高密级防护 最大授权管理

B、最低密级防护 最小授权管理

C、最高密级防护 最小授权管理

16. 甲涉密单位面临搬迁,大量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亟待寄运。正确的做法有:( )

A、将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通过中国邮政普通邮寄渠道寄运

此类物品都有相应保管负责人,由于人多,事务繁杂,无需审批即交

B、由涉密人员自行携带搬运

C、通过机要交通渠道寄运

17. 传递涉密载体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保密法全文 第四篇_2015保密知识答题活动试题及答案

2015保密知识答题活动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修订保密法自( )起施行。

A.2010年4月29日 B.2010年10月1日

C.2010年10月7日 D.2010年4月30日

2.国家秘密区别于其他秘密的关键是( )。

A.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B.依照法定程序确定

C.在一定时间内保密 D.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

3.我国保密工作体制的核心是( )。

A.党管保密 B.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C.依法管理 D.依法行政

4.保密工作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将( )控制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防止泄露或被非法利用,由国家专门机构组织实施的活动。

A.秘密 B.敏感信息

C.国家秘密 D.国家秘密、工作秘密等

5.( )是党中央统一领导党政军保密工作的领导机构。

A.国家保密局 B.国家安全委员会

C.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 D.中央保密委员会

6.业务工作接受上级业务部门垂直管理的单位,保密工作( )。

A.以上级业务部门管理为主,同时接受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

B.以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同时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

C.接受上级业务部门和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双重管理

D.自主管理,同时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

7.在保密工作手段上,要积极建立( )的综合防范体系,不断提高发现和消除泄密隐患和风险的能力。

A.攻防一体 B.专兼结合

C.知己知彼 D.“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

8.( )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A.各级党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与保密工作机构

B.各级党委保密委员会与保密工作机构

C.各级党委保密委员会与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D.各级党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与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9.我国最早的保密立法始于( )。

A.西周 B.秦汉 C.隋唐 D.明清

10.下列( )不属于保密法制的功能。

A.规范功能 B.引导功能

C.制裁功能 D.参考功能

11.随着信息时代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 )被称为“第五空间”。

A.领土 B.信息空间 C.领空 D.领海

12.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第一份关于保密工作的专门文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B.《加强党的秘密工作通告》

C.《关于秘书工作技术问题的通知》 D.《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保密工作通告》

13.下列不属于我国保密法律制度体系的是( )。

A.保密法 B.公司法 C.国家保密标准 D.相关司法解释

14.我国保密法律制度体系以( )为核心。

A.宪法 B.刑法 C.保密法 D.中国共产党章程

15.一份保密期限为10年的机密级文件,正确的密级标注为( )。

A.机密10年 B.10年★机密 C.机密★10年 D.机密●10年

16.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届满时,应( )。

A.适当延长保密期限 B.自行公开

C.自行解密 D.作为工作秘密管理

17.( )不可以确定绝密级国家秘密。

A.国家体育总局 B.司法部 C.济南市人民政府 D.重庆市人民政府

18.下列不属于违反保密法律应承担的责任的是( )。

A.行政责任 B.刑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398463/

推荐访问:新保密法全文免费下载 2016年保密法全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