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时间:2018-03-29   来源:工作报告   点击:

【www.gbppp.com--工作报告】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第一篇_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主要精神解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主要精神解读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上午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12日下午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应该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深入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我们改革发展十分关键的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关键的会议。从会议决定的内容来看,这次会议做出改革决策,直接关系我国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长远发展。这次会议非常重要,这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在一定程度上规划了未来相当长时期,至少是在2020年以前,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对外对内等多层面的改革趋向,是纲领性的,也是战略性的,是全局性改革的谋划。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这个《决定》至少管到2020年以前。那么在2020年之前,我们要取得哪些成效呢?就是在重要的领域和关键环节上要取得决定性的成果,形成完备的、科学的、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特别是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大的文件当中。第一个文件我把它简称为《决定》,这是最全面也是最正式的文件,全称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主要精神都在这个《决定》里面。第二,就是《公报》,全称叫《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第三是《说明》,习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今天上午,我所做的解读依据的文件主要就是决定、公报和说明这三个文件。学习和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是学深、学透、学好这三个文件。这三个文件所体现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内容是非常丰富、非常深刻的。

今天,来到这里讲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这堂专题课,我是诚惶诚恐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也是刚刚才学了几天。感谢大家能够用今天上午的时间给我这么一个机会,向大家汇报的是我个人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个初步的学习体会。

下面,我简要地介绍一下我今天讲课的内容:

第一个大问题,我想谈一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主要是讲一下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大背景。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在哪里?

第二个大问题,我想谈一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主要是讲一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目标、总布局、重点、重大举措和组织保障。主要的是对中国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框架做一些分析。

第三个大问题,我想谈一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综合改革。在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就是农民的土地了,主要是讲一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土地制度改革。

一、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这次三中全会召开意义十分重大,它的重要意义集中体现在这一次三中全会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严重性,以及问题解决的紧迫性。当前发展改革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结构性的、长期性的、复杂的问题和挑战。要想深入把握这一次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和明确今天我们在改革发展中到底面临着哪些难题和挑战,意义就在于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系统思路和规划。

习近平就《决定》所做说明中指出,“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对于当前我们在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想可以从世情、国情和党情三个方面做分析。

(一)世情:国际环境基本稳定,但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

从当前我们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的国际环境来说,一个基本的判断,和平、发展合作仍是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仍将继续发展,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们整体的国际形势和外交环境可能保持基本稳定。为什么说可能会保持基本稳定,这是问题第一个方面,有三个原因:

第一,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全球经济和世界的主要经济体,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我们跟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2012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4846.8亿美元。中欧双边贸易总值5460.4亿美元。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4000.9亿美元,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3294.5亿美元,与俄罗斯和巴西双边贸易总值分别为881.6亿美元和857.2亿美元。这导致什么?导致各方共同利益越来越多,联系越来越密切了。这种情况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同利益使得我们国内环境和国际形势保持基本稳定。 第二,现在美国财务赤字和债务负担非常重,美国政府想遏制中国力不从心,债务负担,财政赤字太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后,世界进行了波黑、南联盟、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亚这五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美国是胜而不利。2012年美国政府债务占其GDP的比重达107.2%,本来不应该超过GDP60%,经常账户逆差占GDP比重高达3.1%。财政集资是1600多美元,本应超过GDP的3%,但占GDP的11%了。光每人欠国债就要欠4.53万美元,它要加上它的国家、社会、个人、企业的总债务,美国人每人平均现在是70万美元。这两场战争让美国元气大伤,已经无法独力或者说掌控世界战略格局的演变,也没有那么大的力量自己单独对付中国了。

第三,尽管现在美国想遏制中国,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中东、北非地区,还有一部分精力有所牵扯。打利比亚,收拾了卡扎菲,他要支出占领费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正处于战争的边缘状态。现在美国还想搞叙利亚。这都不能不牵制美国的战略。再说伊朗、朝鲜、古巴、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国,对美国来说,哪个都不是好剃的头。

从以上三个因素看,我们的外交环境和整体形势保持基本稳定。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中国崛起,我们面临外部挑战压力越来越大,形势趋于严峻。为什么这么讲呢?有三个因素考虑的:

第一,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像湄公河领域的糯康、包括索马里海盗,及国内分裂分子与境外的勾结。中国的藏独、疆独,本身并不构成多大危险,重要问题在于与外在势力的勾结。达赖集团阴谋西藏独立,“东突”阴谋新疆独立。2008年拉萨3·14事件,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2013年鄯善6·26事件、10·28天安门事件。这是中国未来发展,和平崛起的障碍性因素。

第二,美国对中国遏制姿态重新明显。2011年,美国的反恐任务基本告一段落,本·拉登被打死以后,美国开始高调重返亚太,一方面巩固与传统盟国的关系,像日本、韩国,另一方面拉拢与中国有矛盾的某些国家,像越南、菲律宾。越南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我们曾经抗美援越,牺牲很大,但是现在越南从官方到民间反华情绪很重。2010年夏天,美国和越南在岘港港口搞联合军演,矛盾所指就是中国。仅2010年美国全年搞联合军演达百余次之多。2012年1月5日,美国发表所谓的“新军事战略”,明确战略重心放在亚太,其矛头直指我们中国。美国针对我们那个东盟关系搞“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TP),企图阻挠中国在亚太地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反复施压人民币升值,同时又搞量化宽松政策,试图通过加强美元供应使其贬值来削弱我们与美国的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保值。美国对中国既干涉内政、阻挠中国统一,又防范、遏制中国的发展。所以美国对中国遏制这种姿态非常明显。中国崛起过程中,最大的障碍除了自己内部问题以外,就是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全方位的,经济、政治、信息安全,全方位遏制。

第三,中国周边局势的紧张。我们都知道,我们周边有20个领国,陆地上14个国家接壤,海上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陆地上的边界线已经划定的有12个国家,还有两个没划定,与印度、不丹的边界。我们与很多的国家在领土、领海方面都有争议争端,东海上,比如与和日本的冲之鸟礁之争。现在钓鱼岛的问题,寸步不让,为什么?这些岛屿下面的海底资源的开发利用。韩国霸占了我们的苏岩礁,韩国取名为离於岛。继建基地侵占中国苏岩礁后,韩国再单方面勘察中韩专属经济水域重叠区的日向礁。比如与印度的领土争端,与韩国、越南、菲律宾、文莱、印尼的南海岛屿之争。很多情况下领土的问题,协商谈判解决不了,历史一再证明,很多情况之下,协商解决问题可能沦为一种空想。像钓鱼岛问题,即使我们想谈,日本方面也没有诚意。

美国对中国遏制的明显,以及中国周边局势的紧张,我们外交环境的挑战和压力增大,形势的严峻,使得我们很大程度上必须转变以前那种稳住阵脚、沉着应付过于保守的外交理念,本着更为主动、更为积极的外交与军事政策。面对海洋上紧邻国家的咄咄逼人的军事叫嚣和军事挑衅,我们中国采取了与以往截然相反的作法,几乎派出了中国所有的军舰进入,所谓的争议地区。在所谓的主权纷争的地点,中国几乎都是采取了实兵实弹的攻击演习。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应该做好打一场适度规模战争的准备。当然中国是和平主义者,我们也不想打仗,并且打仗对每一方都没有任何的好处,但是战争准备还是要有的。如果你没有战争准备的话,战事一旦开始之后,都会非常不利。

之所以强调打一场适度规模战争的准备,一方面基于周边局势的紧张,再一个,看世界历史上大国崛起的规律。我们先看看周边形势,首先是日本的战略动向。日本是个小国,资源贫乏,又遇到了“3·11”大地震这么大的自然灾害,他能让钓鱼岛吗?钓鱼岛是中国历来的领土,中国可能让吗?中日是不是必有一战?我们再来看一下世界近现代历史,近现代史上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经济发展是前提,但是战争是最有效的证明手段。经济发展很重要,国力要雄厚,战争是最有效的证明手段。看近现代的历史,近现代以来,西班牙的“无敌战队”打败过葡萄牙,法国打败过西班牙,德国打败过法国,英国打败过德国和法国。美国更不用说了,美国一战二战都赢了,霸主强国地位是打出来的,连日本也是通过战争确定战略地位的。1894年甲午战争时期,当时的老大还是中国,但是甲午海战打完之后,中国就不行了,从此之后,东亚政治格局完全逆转了。1905年日本和俄国在我们的东北打了一场日俄战争,结果日本又赢了。两场战争的胜利彻底奠定了日本在亚洲乃至世界强国的地位。

一定发展阶段,世界资源有限,对资源的争夺,有可能通过战争方式解决。战争实际上就是利益,所谓利益就叫做资源,为了争夺资源。这个意义上讲,面对全球这样一种能源战略,面对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中国要想实现真正大国崛起,战争这个槛很难避免。当然我们想要避免,一旦战争一起,糟糕的是老百姓,但是这个槛跨不过,很难说你是一个强国。经济承认你很强,如果你军事上不通过实战证明自己,无法说明你是一个真正的强有力的大国。这一点,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律,国际政治游戏规则,实际上是相当残酷的,是靠实力强化,一方面是经济实力,一方面是军事实力,当然也还有软实力,外交价值理念。

基于以上因素的考虑,打一场适度规模战争,准备还是要有的。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行。自从20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军队没有参加过甚至过局部规模的战争,长期和平环境使得军队战斗力受到很大侵蚀和腐蚀。这个意义上来讲,长期的搞军事演习不行,军事演习毕竟是演习。你要真正的实战一次,才会知道到底现在军力在世界上站到什么位置,什么样的比重。

实际上这样的思路,加强战备,应对新形势的挑战,在十八大报告里面已经明确了。十八大报告第九部分,标题叫做“加强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十八大报告也讲了“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国面临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传统安全威胁”就是军事,“非传统安全威胁”就是金融安全、信息安全,比如说斯诺登的棱镜门。我们要依靠美国的科技,必然要受制于西方,合作与斗争相互交织,这就要求我们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这一次十八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这个考虑问题,传统严重威胁、非传统安全威胁、生存问题、发展问题等相互交织,所以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客观形势的发展使然,要求这样。“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世界大战我们打不赢,但是局部、适度规模、可控的有准备的还是可以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标志着我国军事国防建立向更为积极的,维护国家利益的角色转变了。

习近平多次去军队视察,强调“着力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要有这种准备。

十八届三中全会三中全会就加强国防和军事建设做了明确部署,“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包括各兵种比例结构都要根据战争需要做出挑战,从和平时期的军事体制,军事力量体系向适应现代战争开始调整转变,因为这是我们外部形势严峻要求的。这是我们外部面临形势的挑战和危机,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相应的工作部署。

(二) 国情:国内问题、矛盾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 就当前国内来说,在当前及未来一段发展时间,在国内建设发展面临的环境方面,我

们面临的问题、矛盾也非常多很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很多。对于当前我们国内在现阶段所面临的改革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地从经济、政治、文化几个方面做一下分析。

1、经济方面的挑战

经济方面根本的问题,就是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权力渗透市场,重生产轻消费、重外需轻内需,国强民不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发展方式没有根本上得到改变。这都是我们现在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问题。

我们传统发展方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我们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比如说,出口、消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三驾马车不平衡,内需严重不足。中央领导反复的强调,把扩大内需作为我们中国的战略基点,要把国内的市场搞起来,搞好。这样我们中国就能把刀把子握在自己的手里,否则的话刀把子是握在别人的手里。比如说土地资源,耕地面积大幅减少,18亿亩耕地的红线能不能守得住,守不住的话,这么多人口吃饭问题,难以支撑未来发展的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粮食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东西。再比如说矿产资源,都不够用了,有人说走出去,去买。我国的煤炭再有80年,探明储量按照现在的计算,石油再有15年,天然气再有61年,而世界平均值230年、45年和61年。比如现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都知道污染非常严重,你过去可以先污染后治理,现在不仅仅不能够这样,过去欠的债要还。长江沿岸有40多万家化工厂,你看东海离海岸线教远一点,那里的鲍鱼和海参的个头都很小。一个电脑的显示器有毒物质足以污染20吨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焚烧的电子垃圾产生的二酏荥一旦进入人体要经过七代人才能够最终归零。比如云南的滇池,尽管前几年昆明市政府投入200亿进行治理,但是效果非常不好。因为它是内湖,水不能污染,一旦污染,想治理很难。根本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难度很大。在比如说雾霾,跨区域治理起来也是非常的麻烦。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转变,不转变确确实实不行,这是我们讲的当前经济中的污染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了政治问题了。

再一个我们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说到这里,有的同志不太信服,谁说我们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们宇宙飞船、航天飞机、超级计算机、蛟龙下海不都很强吗?对。但是这是国家下巨资重点攻关项目,一个社会的创新能力,主要还不体现在国家层面,主要在于社会本身、市场本身,它所具有的内在的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国家是一个方面,但是我们在社会本身、市场本身的创新能力方面远远地落后于美国。像IBM、微软不是国家攻关攻出来的,它是市场创新的结果。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市场本身的创新能力,至少就今天来说,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我们的制造业主要还是服装鞋帽、机械加工、电子类为主,强项是建筑业和大型工程建设,尽管我们积累的财富总量不小,但多是辛苦钱,在整个国际分工体系中还是打工的、喝汤的,不是老板和吃肉的。你这个纺织服装鞋帽产业,你必须转型升级了,现在越南人也在做衬衫,做拖鞋,他的价格比你还低。现在越南在做,柬埔寨在做,过两天非洲兄弟也跟你一起做,这个市场现在跟你抢的你再做拖鞋、衬衫就做不下去了。所以我们产品的价值链比较从低端向高端走。十八大报告提出,“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 再一点,现在我们经济发展中,很大的问题,就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对于国有企业的问题现在争议很多,各种观点不统一。但是一个基本的看法,我觉得如果我们现在的国有企业体制维持不变,中国出问题,可能早晚出在国有企业上。为什么呢?现在来看,我们很多的国有企业,包括央企所集中的行业领域,机械制造、能源、化工集中在这个领域,而这个领域在未来全球性产业转型升级中,早晚会成为夕阳产业。就像80年代纺织行业整体性成为夕阳行业一样。一旦机械制造、能源化工这一方面的国有企业在未来20年之内,在全球性产业转型升级中成为夕阳产业怎么办?太大了,大得不能倒怎么办?只能不停注资,不能动。私有企业可以按照市场规律倒闭,但是国有企业不行,你不停地注资,注资很多年了,你怎么办?最后的代价还是需要国家承担。所谓国家承担,实际上就是由社会承担。社会承担就是由我们纳税人承担,都是这样的。因为任何行业总会成为夕阳产业,现在国有企业成为夕阳产业,那就麻烦了。所以,很大程度上,我们国有企业恐怕要退出一部分竞争性领域,它不适合你去做。让市场本身去自主选择,私营企业可以自行了断宣布破产,国有企业不行。国有企业的问题是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这次的三中全会决定里面也有对国有企业的政策。

2、政治方面的挑战

政治方面,同样我们现在的问题同样也很突出。如果不深化政治制度改革,强化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就不可能保持社会长期稳定,中国梦最终就难以真正实现。当前政治体制改革面临两大明显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民众、老百姓的利益表达渠道不通畅,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等到出问题了,只能上访。上访作为事后解决渠道大量存在,说明我们事先制度机制表达渠道不通畅,出问题就上访,上访作为事后解决渠道和机制本身也是不健全的。上访不如上网,现在都上网,发微博,引发网络围观,以引起领导注意来个批示,解决问题。网络成了社会舆论的浪尖风口。

第二个问题,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监督的机构很多,制度很多,但是顶用没有?没办法了,贪污腐败案件很大了,兜不住了,才检查。其实不仅仅是干部的思想出问题,不仅仅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还有一个制度上的问题,制度上怎么形成合力预防和反对腐败。比如说薄熙来案、李春城案等等都这样,从2012年11月十八大到今年11月份三中全会,平均每月一名省部级高官落马。这说明我们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不能说形同虚设,最起码说效力不强,制度的执行力问题。你执行不力,这里面还有一个怎么追究责任的问题。薄熙来这个事件出来以后,新华社发了通稿,薄熙来担任大连市委书记期间就有问题。所以这一次三中全会专门就纪委体制机制改革进行了规定和说明,后面还会讲。另外一个网友讲,“薄熙来犯罪几十年,到现在才让老百姓知道。谁在履行监督职能?”形式上有很多人履行,实际上谁都履行不好。一方面加强民生建设,一方面腐败问题频出,你让老百姓怎么信服你,怎么认同你?这是根本问题,今天必须解决了。这是我们在政治问题上面临两大问题,都是很紧迫的问题,不能再拖下去了。

3、文化方面的挑战

当前改革中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反映在文化当中,就是各种社会思潮复杂多样,冲突交锋,价值观领域乱象迭出,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当前矛盾问题太多了,矛盾问题反映在意识形态里面各种观点都有,五花八门乱七八糟,特别是网络上,各种观点都有,发牢骚、抱怨的,争议很多。改革这个时代,肯定各种不同观点和立场,但是我们意识形态里面思潮,实际上有些是明显偏激的,这个必须进一步认识分析和批判地。

原来《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马立诚出了一本书《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尽管这种分析归纳不全面,但是很有启发意义。他说“除了居于主导地位的党的意识形态外,还有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和民粹主义思潮”。西方国家反复鼓吹三权分立、多党制和新闻自由,指导思想多元化,军队国家化等等。核心有四点,绝对自由化,全面私有化,全面市场化,全球一体化。在我们很多人的头脑跑马。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较量是静悄悄的,非常隐蔽的,有点像电影电视画面里的地下间谍工作,叫做没有硝烟的战争。其实也是血淋淋的。

民粹主义什么意思?老百姓认为好的就是好,认为对就是对,现在的官民冲突、警民冲突里面都认为凡是发生官民冲突的,当官都不对,老百姓话都对,这就是民粹主义思潮,这种倾向很普遍。实际上这是一种简单化民粹主义思潮,这种思潮普遍存在对于这个社会来说,对于执政党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再有一个老左派思潮,尽管现在老左派思潮力量不是很强大,但是影响还比较广泛。现在高级知识分子里面,教授里面还有这样考虑问题的,你想这个“开除邓小平的党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因为腐败和贫富分化反对市场化,主张倒退回到毛泽东时代”等等,可见左的思维方式改变是很难的。就是这种思维方式变不过来。 自由主义思想,特别是极端自由主义思想,比如政治方面的普选,西方都普选,你共产党不搞普选?比如说土地私有化,我想卖就卖,不想卖就不卖,这就叫自由主义思想,新自由主义。

所以文化领域,现在一团乱象。大家上网可以看到怎么评价毛泽东,网民两极化,有的认为是大救星,有的贬低非常厉害。看了这些评论,我自己精神就像被撕裂一样,同样的一个人物的评价,为什么今天这个社会差别这么大?大家可以上网浏览一下,两极化。文化领域里面各种乱象也是非常严重的。

(三)党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党的建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第二篇_《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精神解读》答案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精神解读》课程考试

1. 【单选题】 弥补生产要素市场缺陷的主要方法是

(D)。 【2 分】 A. 修改完善法律法规 B. 打破交易壁垒

C. 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D. 政府监督及干预

2、【单选题】 根据本课程内容,目前中国保险赔付占重大灾害损失的比例不到(D)【 2 分】 A. 20% B. 15%

C. 10% D. 5%

3. 【单选题】 根据本课程内容,政府配置资源只要是根据

(B) 【2 分】 A. 价格机制 B. 供求关系 C. 市场干预 D. 行政手段

4. 【单选题】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出自(A) 【2 分】 A. 唐太宗李世民 B. 唐高宗李治 C. 宋太宗赵光义 D. 明太宗朱元璋

5. 【单选题】 根据行政体制改革中职能配置的要求,要按照(C)的要求来配置经济职能。 【2 分】 A. 和谐社会

B. 先进文化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环境保护

6. 【单选题】 根据本课程内容,《决定》提出的一个新命题和新的战略任务是(C) 【2 分】 A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C.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D.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7. 【单选题】 要想真正建成一个服务型政府,应该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些不同的经济组织之间保持(B) 【2 分】

A. 平衡 B. 中立 C. 客观 D. 理智

8. 【单选题】 我国加入WTO后,虽然向外国金融资本开放市场,但外资银行的业务只占银行业务(A),说明对外的开放程度不是很高。 【2 分】 A. 2% B. 3% C. 4%

D. 5%

A9. 【判断题】 根据本课程内容,地方法院的人财物由地方政府统一提供,可能导致地方行政权力干预司法。 【2 分】 A. 对 B. 错

B10. 【判断题】 政府干预市场定价,不会造成市场价格的扭曲,只会使市场价格更加趋于合理。 【2 分】 A. 对

B. 错

B11. 【判断题】 本课程内容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内容是以司法改革为重点。 【2 分】 A. 对 B. 错

A 12. 【判断题】 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是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着重抓好的工作之一。 【2 分】 A. 对 B. 错

B13. 【判断题】 本课程内容认为,司法公开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司法公正是树立权威和公信力的基础。 【2 分】

A. 对 B. 错

14. 【多选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要求包括(ACE)。【 3 分】 A. 依 B. 合法 C. 公正

D. 公开 E. 独立

15. 【多选题】 国家治理体系的几大支柱包括(ABCDE)

【3 分】 A. 国家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B. 国家的党政关系问题 C. 独立的司法体系 D. 反腐败机制 E. 政府治理、社会治理以及其他重大领域的治理机制

16. 【多选题】 根据本课程内容,市场在经济活动中能够保证(ABD) 【3 分】 A. 地位平等 B. 机会平等 C. 分配平等

D. 交易规则平等 E. 以上都是正确的

17. 【多选题】 根据本课程内容,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措施有(ABCD) 【3 分】 A. 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 B. 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

C. 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 D. 完善土地租赁、转

18. 【多选题】 根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事业单位分为(ABC)。 【3 分】 A. 行政类 B. 公益 C. 企业类 D. 科研类 E. 服务类

19. 【多选题】 现代市场体系主要构件是(ABC)。【 3 分】 A. 商品 B. 要素 C. 货币 D. 资产

E. 以上都正确

20.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经常项目的是(BCD)

【 3 分】 A. 长期资本 B. 贸易收支 C. 劳务收支 D. 单方面转移 E. 短期资本

21. 【多选题】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AB

C)。 【3 分】 A. 经济转型面临重大历史台阶

B. 工业化、城镇化面临重大历史台阶 C. 改革开放步入了深水区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发生改变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第三篇_十八届三中全会热点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热点解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9日召开会议,讨论十八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 据新华社电

【审议文件】

提请审议稿党内外已征求意见

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

会议认为,这次征求意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各有关方面和党的十八大代表对文件稿提出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要逐条研究、认真吸收,集中全党和各方面智慧制定好文件,使之成为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改革思路】

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

会议强调,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成就举世瞩目。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

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改革目标】

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会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改革保障】

提高领导干部推动改革能力

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改革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投身改革事业,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贡献。

【改革步骤】

条件成熟的改革要尽快推出

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深化改革、标本兼治,着力推进相关改革,条件成熟的要尽快推出,需要研究探索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加以推进。

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要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习近平

■ 释疑

1 三中全会主要干什么?

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总体部署

10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习近平表示,大家都很关注中国改革进程,我们将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总体部署。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

2 此次改革的思路是什么?

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

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在湖北调研时指出,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0月7日,习近平在印尼巴厘岛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的演讲。他表示,“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要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我们认识到,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是因为,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

习近平指出,“当前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都在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动力从何而来,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

习近平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我们的立场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也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我们要坚持改革

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切实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习近平表示,中国正在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总的是要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改革,通过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3 改革主要涉及哪些领域?

报道称,将改革八个重点领域,包括土地改革三大突破口

日前,中国官方高层智囊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中心)首次向社会公开了其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交的“383”改革方案总报告全文,勾勒出一幅详尽的改革“路线图”。

公开信息显示,负责方案制定的国研中心课题组由该中心主任李伟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鹤担纲领衔,国研中心多位资深专家参与写作。 所谓“383”方案,是指包含“三位一体改革思路、八个重点改革领域、三个关联性改革组合”的中国新一轮改革路线图。

报告指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深层次体制和政策弊端,为实现中共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任务,今后几年必须在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报告强调,新一轮改革目标是建立富有活力、创新导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体措施是推动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企业体制的“三位一体”改革。

报告认为,“三位一体”改革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此必须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垄断行业、土地制度、金融体系、财税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体制以及对外开放等八个重点领域的改革。

报告具体提出了涉及上述八大领域的三大改革突破口:

一是放开准入,引入外部投资者,加强竞争;

二是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设立“国民基础社会保障包”; 三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集体土地入市交易。

除了为改革制定“路线图”,报告还给出了改革的“时间表”,建议将改革分为三个阶段,即2013年至2014年的近期改革、2015年至2017年的中期改革和2018年至2020年的远期改革。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报道

■ 揭秘

文件起草耗时半年

历次三中全会一般会审议通过“决定”,这份文本往往被称为指导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008年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份文件被称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被称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近年新华社的报道,每次三中全会的纲领性文件都经历了复杂的起草过程:一般当年春天成立起草组,多次调研、座谈,数易其稿,耗时半年完成。

起草组的负责人由中央领导担任。以5年前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例,起草组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负责。

由于当年会议的主题聚焦农业,所以起草组成员来自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安徽和吉林两个农业大省的负责同志,以及长期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专家学者,共49人齐聚北京。

起草组3月末成立。6个多月时间里,共召开9次全体会议、30次工作班子会议,正式修改41稿。征求意见期间,共有3000多人参加讨论。

最后,形成了约1.5万字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起草组组长则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担任。

■ 焦点 户籍制度改革

统筹城乡的改革,预期也将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的重要内容。即将于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制定路线图。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在今年3月举行的“2013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提出,不应将农民工市民化的难度想得太大。其成本实际上是政府、企业和个人分摊的,且很多成本会在一二十年内逐渐摊薄,政府财力完全可以承受。“最重要的是赶快行动起来。”他说。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国务院年初公布《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以来,不同行业和领域都在探索改善收入分配的方法。观察家们认为,这是在为全面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路,并期待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能进一步推动这项涉及亿万人利益的重大改革。

专家们认为,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提低、扩中、控高”,即:通过改革调整现有收入分配格局,将“沙漏形”的社会两极向中间挤压,扩大作为消费主力军的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最终形成“橄榄形”的收入分配格局。

推进依法治国

即将于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制定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将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分析人士称,民主进步、法治昌明是衡量改革成功的重要指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已到重大历史关口。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李林说:“法治不仅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改革的保障。”

期待住有所居

即将展开的全面深化改革有一系列宏大高远的目标,但中国老百姓可能更关心身边的一些“小事情”,其中一件就是“住得起房”。 住房难,是现今中国一大问题。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仅6.7平方米。

解决住房短缺,是中国35年改革开放的一大课题。

从2008年至2012年,全国五年内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1260万户,今后五年中国将再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这里涉及的居民数量,相当于英国的总人口。

中国政府仍在为实现杜甫诗歌中的目标而艰苦努力。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是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政府职能转变

“转型”正成为2013年中国热门词汇,而作为转型的重要内涵,转变政府职能是一大要务。此间观察者称,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作为一项重大决策,将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率,激发市场活力。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于11月召开,在历时35年的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当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将成为推动全局改革的重要突破点,而备受瞩目。 综合新华社电

经济改革固然是外界关注三中全会的重点,但是中国官方媒体近月针对转变政府职能、提倡行政审批改革、简政放权做了一系列报道,反映出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将#from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 end#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议题。

——新加坡《联合早报》

预计中国新领导层的改革可能包括转变政府在经济中的职能,让经济从依赖投资转向依赖消费和服务,从而实现再平衡,将城镇化作为下一个重要经济增长驱动力,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创新能力。

——美国《华尔街日报》

话语必须转化为行动。文章十八届三中全会热点解读出自

/article/60153548.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中国没有那种奢侈的条件,能够让所有的改革都等到时机成熟才启动。中国领导人可能不得不承担起更大的风险,加紧推动亟需的改革。应该认识到,中国政府的谨慎或许反映了其经济和政治智慧。——英国《金融时报》 中国的开放,从上海自贸区到澳门的横琴模式,都是试验性质,摸着石头过河,看似大胆,但又兢兢业业,如履薄冰,要不断总结经验,将优点极大化、缺点极小化,才向全国推广。它和运动型的政策,有本质上的差别。——香港《亚洲周刊》

在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国领导人高频率地总结改革、强调改革、部署改革,无疑具有极强的政策定调意义,同时也极大地稳定和提升了国内、国际对新一轮改革的预期。

——香港《大公报》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任务与定位十分清楚,就是要将“改革尚未成功”的改革继续下去,“开放尚未彻底”的开放继续下去。所以,还是改革开放,只是需要更深入、更全面实施。 ——台湾《经济日报》

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能将进一步深化五大重点领域改革

下个月,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在北京召开。由于全会将重点讨论并出台影响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发展方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市场各界对此充满了诸多期待和猜测。笔者拟就这次全会可能涉及的重要改革内容做一前瞻分析。

首先是行政体制改革。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431743/

推荐访问:十八大届六中全会解读 十八大三中全会解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