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美文 > 名家作品 > [母题 原型]古代埃及文学中的原型和母题(Archetype,and,Motive)

[母题 原型]古代埃及文学中的原型和母题(Archetype,and,Motive)

时间:2018-12-12   来源:名家作品   点击:

【www.gbppp.com--名家作品】

  第一节  关于原型和母题
一、何为原型和母题(需要识记的概念)
关于原型和母题,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
(1)就字面意义而言,原型是原始模型的简称,即最原初的模式范型之意;而母题,则是具有母本意义的主题之意。
(2)作品中不能再分解的主题称作母题,即文学作品中小到不可能再分解的组成部分,它们对应的是人类最基本的思想性格行为。
所以,研究原型母题就是分析人类最基本的思想性格行为。(文学母题所反映的是人类的共性问题。)
(3)母题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诸如生、离、死、别,喜、怒、哀、乐,时间、空间、季节等。
(4)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人物、故事情节、观念、意象,它们同原型一样,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象征性显现。(这是荣格给母题下的定义。所谓“集体无意识”,即“集体潜意识”。关于集体无意识,首先它是相对于个人无意识而言的,其次它也是相对于集体意识而言的。所谓集体意识,是指人类的思想与智慧。而集体无意识,则是指有着普泛性的却深藏的人类的本能和梦想。弗洛伊德说过,所谓“梦”,其实就是欲望的达成。)
*因为普遍,所以才会“反复”出现。

二、相关诸因素的关系
1、线性总体表述:题材——主题——原型和母题——核心母题——集体无意识。
题材,通常是指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的素材,其中包括人物及相宜的姓名,它是摆在读者眼前的生活得一个侧面,或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或是想像中的生活。用约斯特的话来说,就是“由经理性推敲才可理解的一个个整体构成的”。
核心母题,就是在内容相对单纯的文学作品中,以压缩形式而表现出来的母题。
这种表述,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最终还是归结到了“集体无意识”。
*所谓“永恒的主题”,其实是存在的,并且包含在母题之中。
*科学并不是万能的,它并没有办法解决人的精神问题。(这一点,在歌德的《浮士德》中的人造人情节中,就有相关的表述。)
2、重点关系阐释:
(1)母题与主题
a、母题具有客观性、非倾向性,比主题更具有普泛性;主题具有主观性、倾向性,是母题的可能的表现形式。
b、母题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也并不提出任何问题;而母题经过作者处理后就会产生一定的褒贬意义和立场,从而便演化为了主题。可以说,主题是母题的具体体现,而母题是主题的潜在因素,并且,母题又可以在主题中获得再生(这种“再生”,其实就是母题的陌生化演绎)。
c、从数量上看,母题的数目是有限的,而主题的树木却是无限的。
(2)类型和原型
类型,其实是表面上的相似性的归结。它有着共性而没有个性。通过它,可以归结原型。

第二节  古代埃及文学中的原型和母题
一、拥有丰富原型母题的原因
古代埃及文学,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的文学现象,所以它便最早地给我们展现了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及精神现象。
*在古代埃及文学中,有着很多的第一。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梅腾传》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传记文学。在古埃及王国的米那王朝(前3200—前2980)产生人类最早的戏剧。《亡灵书》(Book of the Dead),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诗集。《遭难的水手》是世界上最早的航海冒险故事。

二、众多原型母题举例
古埃及文学中有很多的原型母题,例如“被造物主反叛造物主”,从希伯来的诺亚方舟到巴比伦的洪水传说都延续了这一母题;还有设计杀兄,千里寻夫,三位一体,神造美女酿祸情节和观念影响了后世的原型母题,《遭难的水手》是世界上最早的航海冒险故事,《占领尤巴城》影响了后来希腊的特洛伊“木马计”。

第三节  重点原型母题“引诱遭拒反诬陷”简析

古埃及文学《昂普瓦塔两兄弟》的故事是这一母题的开端,它描写昂普、瓦塔两兄弟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弟弟瓦塔被兄嫂养大。瓦塔一心为家里干活,过着平静的生活。昂普的妻子喜欢上小叔子,想勾引这位美少年,遭到他的拒绝。昂普之妻便欺骗丈夫,说弟弟想调戏她。昂普便拿杀刀追杀瓦塔。途中,弟弟使哥明白了真相,昂普杀死了妻子。
*美国的汤普森认为,母体不存在一元发生的问题。他认为,母题是为世界各个民族所共享的。并且,母题在不同民族的各种类型的叙事文学中游走。也就是说,母题最早在文学中出现,无疑,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示范和影响的作用。

一、本原型母题的陌生化演绎
1、佛经故事
如《六度集经》、《阿育王经》中都有相关的故事。
2、中国文学
如六朝时候的《殷芸小说》,明代后则出现更多表现了这一母题的,如《封神演义》:
妲己很看好伯邑考的才华和风度,引诱不成,而恨之入骨。自古佳人爱少年,何况妲己乃一妖魅乎。“邑考言毕,将琴拨动,其音嘹亮,妙不可言。且说妲己原非为传琴之故,实为贪邑考之姿容;挑逗邑考,欲效于飞,纵淫败度,何尝留心于琴。于是左右勾引,故将脸上桃花现娇艳夭姿,风流国色。转秋波,送娇滴滴情怀;启朱唇,吐软温温悄语。无非欲动邑考,以惑乱其心。”见伯义考不动声色,妲己心存报复之心,于是“ 邑考作歌己毕,回首将琴隔侍席打来,只打得盘碟纷飞。妲己将身一闪,跌倒在地。纣王大怒曰:“好匹夫!猿猴行刺,被你巧言说过,你将琴击皇后,分明弑逆,罪不容诛!”喝左右侍驾官:“将邑考拿下摘星楼,送入虿盆!”众宫人扶起,妲己奏曰:“陛下且将邑考拿下楼去,妾身自有处治。”终将贤良之臣委于刀身之下。
再如《水浒传》中武松的故事(《水浒传》中,并没有完全演绎这个母题。但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演绎,其实是一种陌生化的创新,并且其中多注重了母题的美学功能的发挥),还有清朝曹去晶的《姑妄言》,也都有这一母题的相关表现。
*在中国,以明中期为界限,对于这一母题的表现,有着些许的变化。前期,其中的女子都是有着极高的地位,并常常与政治相关。而后来其中的女子就不再是地位那么高的人了。但其中基本的要素并没有变化,女子的地位,还都是较男子高的。这个转变,可以让我们看到一种由雅到俗的转化,并且作品本身更关注的是对于人性本身的思考。
3、外国作品
东方:
《圣经•旧约》中“约瑟的故事”也揭示了“引诱遭拒反诬陷”这一母题。 约瑟长得端庄俊美,波提法的妻子爱上了他,对他十分钟情,千方百计地引诱他与她通奸。约瑟不理她的调情,因为主人对他很好,他不能干这种以怨报德的勾当。然而波提法的妻子欲火中烧,执意要把约瑟引诱到手。有一回,波提法不在家,奴仆们也不在家,她便利用这个机会找个借口把约瑟骗进卧室中。等约瑟一进来,她就搂住了约瑟的脖子,用全身的重量把他压倒在床上。约瑟拼命反抗,终于跑了出去,但是衣服却被那荡妇死死抓住不放,而留在房间里了。
波提法的妻子遭到了约瑟的拒绝,恼羞成怒,她决心对约瑟进行报复,以补偿自己的失败。她于是大声喊叫起来,当奴仆们闻声跑来时,她就指着约瑟的衣服,诬陷约瑟要奸污她。波提法回到家,听信了妻子的谗言,大发雷霆,便把约瑟投入了狱中。
《一千零一夜》,还有《王书》中也有着这样的故事。
西方:
希腊神话里《西西弗斯与》、《希波里托斯》的故事。
法国作家拉辛的《费德尔》。写的是雅典国王的新妻子费德尔向国王前妻的儿子希波里托斯求爱,却遭到拒绝的故事。费德尔恼羞成怒,向国王诬告了王子。国王一怒之下处死了王子,追悔莫及的费德尔在自杀前告诉了国王真相。
卜迦丘《十日谈》里关于艾丽莎的故事。
菲尔丁《汤姆琼斯》。

二、本原型母题成因的文化考察
1、从文学审美的角度讲
“引诱遭拒反诬陷”这一母题的表现,必有着三个关键的环节,即“引诱”、“遭拒”和“诬陷”。着三个关键环节曲折反复,悬念重重,这是作者还有读者都求之不得的。这其中也蕴含着人性潜藏的种种矛盾,存在着人类,特别是女性性格中很多共同的东西。所以有着很强的复杂性。而复杂性,也便就是可读性的来源。
2、从人性心理的角度说
这是人性二重性和矛盾性使然。奥地利有人说过:“种群内的攻击比友谊要早得多”,“没有一种爱是没有攻击性的”,“恨是爱的丑兄弟”,“一个真正的恨是只恨他曾爱过的”。也就是说,恨其实就是爱的极端的、反面的表达方式。
人性的矛盾心理是处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夹缝中所产生的。从“引诱遭拒反诬陷”中可以看出文学对象较多关注到“性爱”这一透视人的本性的矛盾视角的切入点。弗洛伊德曾说过:“性爱是透视人的本质的最好的窗口。”而这一母题透露出女性在“性爱”中的矛盾心理,而文学中的女性包括母亲,因此具有矛盾的二重性。例如荣格提出的“可爱又可怕的母亲”,母亲与女性成为了交叉概念,母亲(女性)既具有可爱的一面:美丽,温和,如典型的圣母玛利亚。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曾说:圣母玛利亚是纯洁、崇高的化身,也是神圣事物的象征,所以必能永远保持青春。又有可怕的一面,例如印度的杜尔加女神,又称“黑暗女神”,长着四只手,十个头,三只眼,口吐血舌,手持各种凶器,手提人头,全身黑色。这种观点和日本民族的女性观相似,使得女性被看成圣洁与污秽,温柔贤淑与嫉妒报复,伟大母亲与丑恶魔鬼,天使与巫女的结合与化身。
3、从社会性层面看
爱与恨是相辅相成的,由爱而生恨。性是看为低等的,但却是必不可少的人格。“引诱”成为以爱的名义进行的挑逗,而“拒绝”是以道德的名义进行压抑,这里都不否认双方对性的本能需求,而区别在于“求爱者比被爱者更加神圣”,求爱者(引诱多为女性)拥有更多的爱才能由爱生恨,而被爱者受到了道德名义上的束缚而压制住本能的欲望。真爱是不应该遭受名义的制约的,而了理智与欲望如同绷紧在弦上的箭,箭即欲望,弦既理智,引诱者既欲望战胜了理智,而拒绝者是理智战胜了欲望。由爱生恨,发展到男性则到了极端的地步,宁毁毋与,例如《巴黎圣母院》中神甫弗罗洛因为得不到所喜欢人的爱恋,于是爱斯梅哈达惨遭神甫毒手。这里体现出了人性灵魂的阴暗,得不到的东西则要去毁灭它,这属于死亡本能,即人性的懦弱,一种自我毁灭的体现。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yc/534324/

推荐访问:母题 原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