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阅读题 > 蒋捷虞美人听雨_虞美人·听雨阅读答案

蒋捷虞美人听雨_虞美人·听雨阅读答案

时间:2019-07-30   来源:阅读题   点击:

【www.gbppp.com--阅读题】

问题补充: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虞美人·听雨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试从表达技巧这一角度出发,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网友答案: 答案:解析:
词人使用了对比手法,抓住“听雨”这生活细节,通过从少年至暮年,三个不同的听雨地点,写出了自己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少年听雨歌楼上”,表现了无忧无虑的生活;“壮年听雨客舟中”,突出了痛苦而不平静的心情;“而今听雨僧庐下”则是全词的重点,表现了词人经历过无数次“悲欢离合”,两鬓如霜,无尽的辛酸。  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词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这道题要求考生就表达技巧方面选择一个角度进行鉴赏。做这样的题目时,只要选取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即可。  答案是从对比的角度回答问题,另外也可以从映衬、烘托、以实寓虚、情景交融等方面解答此题。  烘托、情景交融:词人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少年听雨歌楼上”,有“歌声”“红烛”“罗帐”,写出少年时期的无忧无虑;“壮年听雨客舟中”,以孤雁的哀鸣、西风的吼叫,衬托作者低抑、凄凉、痛苦的心情;“而今听雨僧庐下”,此时作者两鬓如霜,心如死灰,他立于僧庐檐下,木然地听雨,甚至可以痴痴地一直听到次日清晨,这一句糅进了作者无尽的辛酸。  映衬:作者在词中使用了映衬的表现手法。第一个画面描写的欢乐场景对第二、三个画面描写的忧愁、凄凉起反衬作用;而第二个画面又对第三个画面起正衬作用。通过这样的衬托,使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充分。  虚实相生:作者化实为虚,把具体的景物化为了抽象的情思。词中所写的见闻都是实景。但在景物的变化中却表现出“悲欢离合总无情”的人生感慨。   艺术构思:作者以“听雨”为线索贯穿全词,从少年、中年一直写到老年,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表意鲜明。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594128/

推荐访问:虞美人听雨蒋捷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