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课外知识 > 初中课外阅读指导课

初中课外阅读指导课

时间:2018-09-22   来源:课外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课外知识】

初中课外阅读指导课 第一篇_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教案

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教案

义井中学 孔彩霞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和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2、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3、提高课外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每位学生准备一本书

2、准备卡片硬纸

3、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1、 课件出示:

对于每一本书,都必须学会阅读。——帕斯卡

2、请同学们一起读帕斯卡的名言(齐读)

3、出示课题: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当中的很多同学在家长的指导下,很小的时候,从听故事看图片开始,就接触了课外阅读,到了现在五年级,已养成了较好的读书习惯。很多同学读了不少书,并且收获不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但也有一些同学,书读得不少,却收获不多,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没有掌握正确有效的读书方法。只有讲究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获得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知识。同学们,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四十余种,我们在语作本上也读到过不同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读书方法,那你们在课外阅读时采用了哪种读书方法呢?这节课我们请平时读课外书最多的师同学向大家推荐三种方法,那是我们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最常用也很有效的方法。

⑴、粗读法:

生问:什么是粗读法?

师:粗读就是用尽快的速度,抓住几个要点把书通读一遍,对全书有一个大概了解,这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阅读方法。 生问:我们应该抓住哪向个要点呢?

师:

课件出示:粗读时应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书名 作者 内容提要 目录 浏览全书

(看开头和结尾,然后顺着层次看下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生问:那哪些书适合用粗读法呢?

师:那些内容比较多的,重在故事情节比较曲折,但描写一般的小说故事,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读。

师:师同学们向我们介绍了粗读法,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书来。按照师介绍的方法来阅读一本书。

生阅读后简单交流汇报

⑵、精读法:

师:有的书思想非常浅薄,只要粗读浏览就可以,就像刚才同学们学到的方法,但有的书思想博大精深,需要精读,反复琢磨,细细体会。接下来,我们就请师给我们介绍一下精读法。

师:所谓精读是指正常的或较慢的阅读速度,按照文章的顺序,从头到尾、逐字、逐词、逐句、逐段地阅读,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深入钻研全书内容,了解文章结构,,以求对全书内容有全面透彻的理解。

板书:

精读法: 正常 较慢的的阅读速度、扫除字词障碍, 钻研全书内容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起面前的文章,按着精读法的要求,根据文章下面的提示,边读边想,边勾划。

师问: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好词或佳句?为什么?

你读懂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师结:同学们非常仔细地读作品,不但找出好词佳句,还深入钻研全文内容,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同学们这种求深、 求细反复品味,从书中吸取大量营养的阅读方法就是运用了精读法。

⑶、笔记法

毛泽东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第三种读书方法,就是——笔记法。有关专家调查表明,眼看记忆力可达30%,如果眼耳口手同时使用记忆力可达90%,所以同学们,精读书做笔记,能加强记忆力,对锻炼思维组织和文字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因此,我们请师向大家介绍第三种形式灵活 容易查找和[排列使用的笔记卡片的制作法:

规格:(12×8)cm硬纸

太大不便存放,过小不便记录,教好纸为佳

内容分类: ①内容摘要摘引名言 警句 资料 典故 原文缩写

②随感卡,随时想到的体会 问题

每张卡最好只写一个问题,一个事例

出示:各类笔记摘录卡片(实物投影)

同学们学会了笔记卡片的制作,就请你将刚才读过的文章,根据书的内容和自己写笔记的目的,现场制作笔记卡片 ,比一比,看谁做得好。(放音乐)

组内交流:按内容分类,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

小结:同学们的读书卡片,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三种读书方法:笔记法。做笔记卡,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卡片要经常整理,不能光记不看。

4、总结

我们共同学习了三种读书方法(生说屏幕显示)板书:

粗读法

读书方法 精读法:

笔记法:

出示:齐读

读书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品味。

——(英)培根

小结: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翅膀。同学们,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就一定会象蜜蜂一样在书的海洋里来百花酿甜蜜。愿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好读书,读好书。

初中课外阅读指导课 第二篇_初中课外阅读指导的三个阶段

初中课外阅读指导的三个阶段

河南省 商丘市 睢阳区古宋一中 蒋祥龙

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事实上,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外阅读的确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手段。我们强调中学生多读书,更需要有卓有成效的阅读指导,笔者认为初中课外阅读指导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阶段入手:

一、“雾里看花”阶段—— 化整为零、层级阅读。

我们时常发现,有不少孩子刚买的一本新书,才读了几页就弃之不读了,学生课外阅读无序与低效,随意性较大,盲目地、没有选择地读,得到哪本读哪本。今天高兴看看,明天又换了别的一本。对于这种现象,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能去分析,如何去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倡导他们能完整地阅读一本书,即使一开始学生有点看不太懂,犹如“雾里看花”,也要让学生去从整体入手。初中生若是读书没有计划,不仅造成时间浪费,而且使读书缺乏系统性,效率不高。很多学生读书只是走马观花,泛泛而读,缺少深入的理解和整体的把握,还有不少学生没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我们要通过有效的设置,“化整为零”,以周为单位,分“章回”来阅读,突破阅读障碍的勇气,以比赛或展示活动让学生找到阅读兴趣所在,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关注到全本书,体验到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的乐趣。 罗彻斯特大学的爱德华·德赛教授认为:“只有当人认为某一任务本身是值得从事并且颇有乐趣的时候,他才会真正把它视为己任。”我们许多老师和家长,不管孩子多大,基础如何,动辄让孩子读古典名著,世界名著,这对于只有十多岁的初中生而言,实在勉为其难。调查显示,在四大名著中,按学生阅读喜好由高到低依次为《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因其《西游记》生动活泼的语言、妙趣横生的情节、瑰丽丰富的想象符合初中生的阅读心理,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看来初中语文课本中,按年级顺序安排名著:《繁星·春水》、《汤姆·索亚历险记》、《童年》、《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水浒》、《名人传》、《格列佛游记》、《骆驼祥子》、《朝花夕拾》十部必读名著,这种呈现顺序,还是很有科学依据的。在一开始指导学生阅读时,一定要有层级,并以此定期的进行阶段性的分段阅读考级,遵循中学生实际学力、智力、心力的量力性原则,在读本内容的选择上,注意由易到难、由中到外、由短到长。

二、“踏雪寻梅”阶段—— 有读无类 科学抉择

课题组就课外阅读情况还做了一个调查,现在学生普遍还存在阅读倾向的偏差:34.9%的学生把漫画、卡通书以及金庸的武俠小说和琼瑶的言情小说作为阅读的主要对象,47.3%的学生把中小学生自己写的作文集作为主要的课外读物。还有些孩子只把心思放在武侠、言情小说中,他们认为这是潮流与时髦,校图书馆的书不借,到外面猛租,众多名著已如昨日

黄花,不受欢迎。作为教者的我们要能科学地指导学生选择好自己的阅读篇目,在这个鱼目混珠的时代,要做到指导地第二阶段,“踏雪寻梅”,让学生能科学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地阅读目录,努力寻求效用的功利性与品位的经典性的有机统一,强调读本的典范性和精品意识。

然而我们课外阅读指导一定要注意要跳出语文看阅读,拒绝片面性,真正做到“拒绝单一、有读无类”。如果中学生看课外阅读只局限于文学名著,而不扩大阅读面,不读或少读其他课外书,获取的知识面必然狭窄,视野就不会开阔,势必影响将来的发展。如此阅读,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其实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政治、历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时文、美文等他们一般会乐意接受。因此在课外阅读指导时,应该建立较为完善的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体系,满足不同需求、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认知水准学生的课外阅读的需求。

比如我们可以根据课文作者作品阅读推荐书目:《男生贾里》、朱自清散文、老舍散文、梁衡散文、毕淑敏散文、《安徒生童话选集》、《泰戈尔诗选》、贾平凹散文、《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昆虫记》、《外国散文百年精华》、宗璞散文、《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中国科普佳作百年选》、《居里夫人传》、《莫泊桑短篇小说选》《余光中诗选》、《培根人生论》、《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科技作品阅读推荐书目:《寂静的春天》、《过去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植物的欲望》、《数理化通俗演义》;时文阅读推荐书目: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刘亮程、史铁生、张抗抗、苏童、迟子建、三毛、林清玄、龙应台等当代作家散文集《新语文读本》《读沧海》《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美国杰出少年训练计划》《2009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感动你一生的全集(散文、杂文、微型小说)》。古人语: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多读书,科学的选好书,才能从别人的思想库里不断获取营养,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那朵“梅花”!

三、“回眸一笑”阶段——咀英嚼华 启迪人生【初中课外阅读指导课,】

学富五车,必然谈吐不凡,写文章底气十足,这还是浅层次上的,阅读指导的第三个阶段是“回眸一笑”,即让学生从经典名著中,得到文学语言的积淀、醇厚情感的熏陶、精神底质的构建,在通过深度的阅读会使其心智宁静、稳定、充实,启迪人生,受用一生。

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阅读材料精耕细作,所以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咀英嚼华”,对一些名篇名著名家精品,精彩篇章,重要文献,用咬文嚼字,深思广虑的精读法。以“悟意审美”为目标,如读诗歌在于品位精粹韵语的深层意蕴,读小说在于感悟人物形象的审美内涵,读剧本在于探求角色对话和性格冲突,激起情思的共鸣,使精神得以愉悦,人格得以升华。成功的阅读不仅使精湛的语言文字大放异彩,而且它们装载的思想、智慧、高尚的纯净的感情会随着语言文字流到学生的心中,哺育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还应该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注重读写结合,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在平时每天推荐一篇好文章,每天利用语文课前五分钟,轮流由一名同学给全班推荐一篇自己欣赏的好文章,要求写出百字左右的推荐理由。每周做三篇摘抄:每周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作品,给予点评,并写出喜欢的理由,做在剪报本上。利用【初中课外阅读指导课,】

黑板报、壁报、校报,极大地推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班级里形成了一种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进而在思想品德、人格品质、审美修养等方面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人文教育,有着其它任何活动无法替代的作用。让我们在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大力开展学生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是一种内在需求,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营造一方广阔的天地!

初中课外阅读指导课 第三篇_如何指导初中生课外阅读

如何指导初中生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不但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质量,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还能使他们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重视课外阅读。

那么如何给予他们有效的指导呢?怎样去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呢?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谈一点简单的想法。 一、 激发学生有兴趣地阅读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阅读兴趣是产生阅读进行的内在动力,而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语文老师的激发。我结合教学实际,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给学生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有所收获,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同时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读书收获的机会,我通过经常性的读书交流活动,如:读书竞赛、优秀读书笔记展示、诗歌朗诵会、自办手抄报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互学,互进,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和获取知识的成就感,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的、渴望性的自我自发行为。

另外,我认为教师本人的读书习惯以及知识面对学生影响也很大,所以老师要起表率带头作用,我经常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看了《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我会对同学说这本书非常好看,写出了人物的命运,很有意义,值得我们学习;还有《战争与和平》,里面有丰富的人物内心和对人性的描写;《三国演义》我看了七八遍,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我会建议同学不仅看情节,还要看思想,并且经常讲述自己阅读后的收获和体会,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阅读尝试。

(二)延展课文,引导阅读。语文课本上中外名作家的文章有许多,他们的写作语言各具特色,写作方法独树一帜。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多读,还可以拓展延伸,向学生推荐作家的其他作品。比如,我在上柳宗元的《黔之驴》的时候,因为这是一篇古文,如果直接进入正题翻译课文的话,难免学生会觉得乏味,只得被动的,消极地接受。所以我就用故事来诱发学生的兴趣,我一连讲了柳宗元《三戒》中的其他两则寓言故事,《永某氏之鼠》和《临江之麋》。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学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我声情并茂的讲述,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

早已把学生带入了一个丰富有趣、令人产生联想的情感世界里。讲完后意味深长地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的故事情节更精彩,于是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课后再适当给学生介绍其他著名的寓言故事书,如:《伊索寓言》,引导学生课后去读。又比如,学习了我国作家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我们可以领略到文章情节曲折、含义深远,令人回味。课后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骆驼祥子》和老舍的其它作品。学习了《孙悟空一调芭蕉扇》,情节精彩复杂,孙悟空的嫉恶如仇、抱打不平、乐观聪明的英雄形象鲜明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可趁热打铁,向学生介绍《西游记》这部中国古典名著,让学生去关心师徒四人后来的命运,激起学生阅读探知的兴趣。由《西游记》再延伸开去,让他们读一读其他的几大名著。

课外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我始终注意把激发学生想读书的兴趣放在首位,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 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

读书是需要选择的,因为不同的书籍具有不同的作用。目前课外阅读的范围很广,形式多样,内容各不相同,有的坏书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教育他们要有选择的读书,不光要多读书,更重要的是读好书。正如培根所说:“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辨。”因此,我认为选择课外读物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思想修养方面

中学时期正是学生理想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应引导学生多读些好书。所谓好书就是: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为核心内容的书。使他们从好书中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例如,引导学生读些描述伟大人物生活和斗争的传记,在革命战争和建设不同时期涌现的英雄人物的事迹以及有关人生观、世界观等思想修养方面的好书,有助于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有利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

(二)个人兴趣爱好的方面

因学生年龄、性别、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也不应忽视学生的个人爱好。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正处于萌芽的阶段,因此很容易受外界影响。我发现班上有部分同学喜欢看一些言情武打类的书,这些书有的文笔不错,故事情节性也很强,但是要有所选择,不能一味的沉迷进去。

因为武打类的书,描写的人物世界基本是脱离现实生活的,虚幻不实的。如果过于沉湎,整天手不释卷,充当其中的某个角色加以模仿的话,就更不好了。而言情小说大多品位不高,与中小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情感世界距离太大,读了无益。我注意到这种情况后,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推荐阅读书目,让他们阅读适合他们的杂志或科普,例如《少年文艺》、《散文》、《读者》、《萌芽》等。

三、 指导阅读方法

阅读有多种方法,对于初中学生,应指导他们学会浏览、精读、选读和作读书笔记方法。

(一)浏览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得到一本书的总的印象。通过浏览可以较快地获取信息,并由此而确定是否需要精读。浏览的关键是要速度快,要跳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从中发现精彩的地方或自己急需的内容,再翻看具体内容;还可以看内容提要或看书的开头几段和结尾几段,掌握书的大概内容;也可以快速默读,用较快的速度了解一下大概的意思,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二)精读

精读即是通过对读物反复、仔细的阅读,达到一所读材料的深刻理解,从而掌握读书思想内容和思维方法及表述方法。精读的关键是集中精力,我要求学生阅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三)选读

这种方法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书报或篇章的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三个太阳》一课,为了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南极洲的奥秘、人类与南极之间的密切关系,推荐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或《自然科学》一书,找寻有关南极的介绍资料。

(四)读书笔记

记读书笔记的形式有多种,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或实际需要选择。如,摘记名人名言、谚语、成语、典故、好词好句,将它们记在笔记本或卡片上。另外,还可以记读书心得,从“读”和“感”两方面写出自己的读书体会。

我定时会举行优秀读书笔记展示,让同学们读一读自己的心得或体会,汲取他人的经验,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以上就是我对指导课外阅读的一些个人的看法,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还能拓宽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希望有效的课外阅读可以震撼学生的心灵、熏陶学生的人格、并内化为一个人的情感、素养和思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中学生读书方法介绍

(1)泛读

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

(2)精读

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初中课外阅读指导课,】

(3)通读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4)跳读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5)速读

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用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6)略读

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7)再读

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

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

(8)写读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9)序例读

读书之前可以先读书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内容概要,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有指导地进行阅读。读书之后,也可以再次读书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10)选读

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择。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似地读书,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 摘抄

读书不能只读,也不能只体会,应该把好词好句摘抄下来,时常翻阅,就可以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初中课外阅读指导课 第四篇_《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型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型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立项人:泗洲中学 仲 英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改革,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课内外阅读量: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积极倡导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因此,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心理学研究发现,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外阅读的时间少:在电视、电影、网络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学生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他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时间被电视、电脑占据,而课外阅读的时间相应就变得越来越少。

(2)没有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主观因素主要是:不能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意义,不能排除外界的干扰,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客观因素主要是:到了初中,学生学习生活变得紧凑,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在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下,他们整天围绕着教科书或辅导书打转,整天钻在作业、习题或试卷中,一天下来几乎没有时间看书,也就谈不上阅读习惯的养成了。

(3)阅读目的不明,阅读书目芜杂:都说是“开卷有益”,但学生的阅读若随意性太大,只凭个人兴趣去阅读,或心血来潮,有什么书就看什么书,看一本是一本,或随波逐流,泛泛而读,这种阅读的盲目性也是让人担忧的。尤其是现今书目芜杂,有一些打着“灵幻小说”旗号的垃圾书,融合了中国的迷信和肤浅的西方魔怪传说,学生认为是这潮流与时髦,争先恐后地传借、购买。另外,很多学生读书缺少计划,阅读中以浏览、略读为主者多,占86%;精读者少,占10%;不清楚的占4%。阅读过程中也少有圈点批注、好词佳句的摘抄,心得体会、新的思考是有的,但行诸笔端、整理留存者少。

(4)有效的阅读指导不够,阅读兴趣难以持久:有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都认为阅读课外书籍是必要的,但由于没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从而造成阅读效率低下或阅读兴趣下降。由此可见,给学生提供阅读方法上的指导,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阅读以吸收书中营养的重要措施。学生或浅尝辄止、或浮光掠影,出现以上状况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学生不会读。因此,阅读的指导显得至关重要。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课外阅读的指导很重要。”为了提高江学生阅读的效率,必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切实解决“怎么读”、“读什么”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

教师应根据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许多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如何“读”还不是很明确;有的学生只凭兴趣,凡是情节生动的内容就走马看花地读读,有的读了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在写作上。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不但爱“读”,而且会“读”,这就要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因此,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尤其重要。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读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 我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应教育学生要根据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之塔不是一砖一瓦构建的,没有日积月累,就没有学生的语文功底,就没有丰厚的智力背景。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懂得了阅读的方法,也就能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能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土地上尽情畅游,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里愉快遨游,才能从中获取知识营养,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概念的界定

所谓课外阅读课课型:余映潮老师认为,所谓课型,就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形态,一般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可以说,课型是由“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可以说,一节课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是什么,这节课就可以称为是什么课型。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课型有很多,大致包括:读物推荐课、读物鉴赏课、师生共读课、读后讲述课、读物讨论课、读书笔记指导课、课外阅读检查课、读书交流课等等。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我校学生的阅读情况,本课题选定“读物推荐课”、“读书指导课”、“读物鉴赏课”和“交流汇报课”四种类型进行研究。

1. 推荐型:是指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基础,以课内阅读中所学到的方法作为课外阅读的“奠基”和“引领”,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推荐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让学生把阅读范围延伸向课外。推荐的读物可以是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形式上可以是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它的教学流程应根据学生的的阅读情况和要阅读的书籍内容来确定。

2.指导型:读书指导课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一种课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它包括读书方法的指导和读书笔记的指导

3.鉴赏型:这类课型就是让学生参与阅读过程,参与讨论、探究、合作学习,并在学习中掌握科学灵活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语文能力,思维上得到启发,思想上受到感染与熏陶,情感上引起共鸣。它的大体模式是:激发兴趣,导入主题——课内指导,例子引路——学法迁移,自主赏读——畅谈心得,拓展延伸。 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学精品,教师先引导学生品读体味,重在通过朗读揣摩推敲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力,感悟其表现方式,并积累优美词语,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朗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4.交流汇报型:这类课型是通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来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与效果。由于学生的喜好不同,理解能力不同,个性体验不同,只要让学生充分地各抒己见,畅所欲

言,道其知,说其悟,谈其感,达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即可。交流与汇报可分二个阶段进行,也可同时进行。读书交流课:根据所阅读的书的主要内容后说感想、谈体会、议写法、抒己见、析内容、评人物等等。读书汇报课以展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为主,指导学生阅读为辅,形式不拘一格,达到目的即可。如:举办讲演会;开展故事比赛或朗读比赛或成语连赛或古诗文背诵比赛的活动;读书笔记展览;读物插图设计赛或手抄报竞赛;书面作业练习等。

(二)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学生会选择有益的书籍。从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来看,学生阅读随机性比较强,通过“推荐型”课外阅读课,立争使学生从名目杂多的书目中学会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习的读物。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

2.学生会一定的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而阅读方法的确定应根据内容和阅读需要来确定,什么样的文章适合于泛读,什么情况下可采用精读,要一清二楚。明确了阅读目的,才能确定科学的阅读方法。

3. 学生会做读书笔记。在课外阅读时我们要求学生注重积累。以摘录句子、片断,概括主要内容和写心得体会为主。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卡片上可摘录书名,作者,优秀片断,好词佳句等。平时在读报时发现自己喜爱的文章或资料及时剪下来,分门别类贴在准备好的本子上。

4. 学生会鉴赏。通过指导学生写阅读心得,点评精彩片段等方式,逐渐培养起学生以欣赏的眼光阅读、以评判的思维体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

七~九年级的学生。

五、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课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学习成果展示法等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时间规划与步骤

本课题计划一年完成,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1年3月至6月 )

成立研究课题,了解目前初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写出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

2.实施阶段(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

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定计划按时开设四种类型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对教学实际问题及时总结并作出调整。

3.总结阶段(2012年6月)

(1)收集、归纳、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研究结题主体报告;

(2)装订有关资料及论文。

初中课外阅读指导课 第五篇_《童年》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童年》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永年三中郝利平

教学目的:

交流《童年》一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形象(阿廖沙、外祖母和外祖父),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描写方法等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从中受到启发,珍惜生活。 教学准备:

1、初步了解高尔基,了解《童年》写作背景

2、熟读《童年》一书,对阿廖沙、外祖母和外祖父有自己的分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作者高尔基,交流《童年》的写作背景,理清小说梗概。

第二课时

一、畅谈童年,激情导入

1、有人说童年是蓝色的因为它值得回忆;有人说童年是红色的因为它美丽;也有人说童年是白色的因为它纯洁——你呢?你觉得童年是什么样的呢?——播放歌曲《童年》,背景为学生平时学习生活照片。

2、请同学用简洁的话说说自己的童年是怎样的?

3、导语:前段时间,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一本书,这本书就叫《童年》。它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内容包括了高尔基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片断。作者着力刻画了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板书:阿廖沙、外祖母、外祖父)

二、品读《童年》,分析人物

课前我已经布置同学们对这三位人物进行初步的分析,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重点理解书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3、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学习,我发现许多同学都知道要抓住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来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细节描写、侧面

描写和环境描写对人物进行分析。

4、举例说明。(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和环境描写随机举一个例子,启发学生)

三、对比童年,感悟生活

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看完这本书后,你觉得高尔基的童年是怎样的呢?

把大家的童年与高尔基的童年比一比,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四、总结童年,珍惜拥有

是啊,阿廖沙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但没受不好风气的影响,最后还成为了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对比高尔基的童年后我们也发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可贵,希望大家珍惜拥有的一切。

五、感悟童年。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想在课后为自己布置点什么作业呢?

六、总结: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别让童年的欢乐就这样默默地走掉,让我们一起用心捧起童年的雨滴,一起用双手挽留童年的风,珍惜生活!

第三课时

继续交流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形象,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对小说进行初步的总结。

板书设计:

童 年

高尔基

阿廖沙 坚强、正直 ……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外祖母 善良、能干…… 动作描写

细节描写

外祖父 凶狠、贪婪…… 侧面描写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82617/

推荐访问:课外阅读指导课ppt 初中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