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题目解答 > 农村基层问题包括

农村基层问题包括

时间:2018-09-18   来源:题目解答   点击:

【www.gbppp.com--题目解答】

农村基层问题包括 第一篇_2013年会计继续教育试题(农村基层类)答案xhl

2012年云南省会计继续教育试题(农村基层类48课时) (判分)

您本次答题的得分为:96分

11111以下为您的答题情况:11111

新农合基金预算由( )编制。

A.经办机构

B.卫生行政部门

C.财政部门

D.政府 题目类型:单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 )是指通过参合农民个人缴纳、集体扶持、政府资助筹集的,用于对参合农民医药费用进行补偿的专项资金。

A.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B.新农合基金

C.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

D.财政专户 题目类型:单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某企业在2008年10月8日销售商品100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元。企业为了及早收回货款而在合同中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如买方在2008年10月24日付清货款,该企业实际收款金额应为( )元。

A.11 466 B.11 500 C.11 583 D.11 600 题目类型:单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下列关于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基金会计核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新农合基金的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B.新农合基金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C.新农合基金的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

D.新农合基金的会计核算不划分会计期间,基金资金专款专用,按照上级要求编制财务报表 题目类型:单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防止账外账的发生,根据相关规定,原则上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专用章统一实行由( )代为管理。

A.镇农村财务代理核算中心

B.省财政局

C.省政府

D.县卫生局 题目类型:单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下列不属于现阶段我国“小金库”发展态势的是( )。

A.仍呈多发高发态势

B.高发区相对集中,易发区逐步下移

C.来源更加繁杂,方式更加隐蔽

D.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题目类型:单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统筹基金结余的上年结余率应保持在( )以内。

A.10% B.15% C.5% D.25% 题目类型:单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农村集体经济统计是以农村集体经济现象总体的( )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统计。

A. 产量特征

B. 质量特征

C. 数量特征

D. 效益特征 题目类型:单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下列情况不应认定为小金库的是( )。

A.截留收入,形成账外公款

B.罚没收入用于投资股票,赚取的收益用于职工福利

C.将收到的租金收入直接通过其他应付款核算,实际用于个人消费

D.企业内部招待所(非独立核算)未将其经济业务汇总至上级单位 题目类型:单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 )实质上就是范围比较小的全面调查。

A. 典型调查

B. 抽样调查

C. 片面调查

D. 重点调查

题目类型:单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下列符合管理规范治理要求的有( )。

A.健全制度

B.规范工作流程

C.实行民主理财

D.开展试点示范

题目类型:多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包括( )。

A.警告

B.批评

C.没收违法所得

D.留党察看

题目类型:多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

在新型农村医疗基金筹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 )。

A.各级财政(主要是省级和中央)补助滞后

B.地方财政(主要是县级、地市级)补助不到位或补助不足

C.农民参合缴费成本高,发动参合有一定难度

D.筹资总政策(如增长趋势)的不确定性,给基金管理工作(如预算落实、补偿方案设计与调整等)带来一定困难

题目类型:多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下列属于交换交易形成的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的有( )。

A.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B.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C.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民间非营利组织

D.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题目类型:多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新农合基金支出户可以接收的收入有( )。

A.农民个人缴费收入

B.财政专户拨付的基金

C.基金支出户的账户利息

D.农村医疗救助资助收入

题目类型:多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BC

您的答案:BC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核算中的净资产包括( )。

A.统筹基金 B. 政府资助收入 C. 家庭账户基金 D.缴存省级风险基金 题目类型:多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AC

您的答案:AC

新农合基金收入包括( )。

A.农民个人缴费收入

B.农村医疗救助资助收入

C.政府资助收入

D.利息收入 题目类型:多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村集体经济组织在领用出库存货时,可以采用的核算方法是( )。

A. 后进先出法

B. 先进先出法

C. 个别计价法

D. 加权平均法 题目类型:多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BCD

您的答案:BCD

下列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存货的有( )。

A.农药 B.原材料 C.机械零配件 D.低值易耗品 题目类型:多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固定资产增加时,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设立( )账户进行核算。

A. 固定资产

B. 累计折旧

C. 在建工程

D. 存货 题目类型:多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D

村集体经济组织除设置“短期投资”账户外,还应设置投资收益账户,用以核算短期投资的收益实现情况。 题目类型:判断题

正确答案:Y

您的答案:Y

其他收入科目核算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捐赠收入及经财政部门核准的其他收入。( ) 题目类型:判断题

正确答案:Y

您的答案:Y

“小金库”虽“小”,但危害极大,损害国家集体利益,公款沦为“私房钱”,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在人民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 ) 题目类型:判断题

正确答案:Y

您的答案:Y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是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的。( ) 题目类型:判断题

正确答案:N

您的答案:N

统筹基金累计结余一般应不超过当年筹集的统筹基金总额的25%。( ) 题目类型:判断题

正确答案:Y

您的答案:Y

基金收入直接缴入收入户。( ) 题目类型:判断题

正确答案:N

您的答案:N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应当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 ) 题目类型:判断题

正确答案:Y

您的答案:Y

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 ) 题目类型:判断题

正确答案:Y

您的答案:Y

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要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 ) 题目类型:判断题

正确答案:Y

您的答案:Y

经济林木投产前、非经济林木郁闭前发生的培植费用,应计入经营支出。 题目类型:判断题

正确答案:N

您的答案:N

农村基层问题包括 第二篇_浅析我国农村基层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农村基层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村基层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由国家法律认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行的一项重要基层政治制度,是中国农村实行经济变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村实现自我解放、自我发展的理性选择,符合农村的最大利益,在保证国家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方面有重大价值。但是农村基层在自治的过程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找到解决途径。

关键词:农村;基层自治;问题;对策

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是现在广大农村地区普遍推行的制度,也是国家大力支持和推广的治理模式,也是一场亿万群众参与的“草根民主运动”,有学者称之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基点。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开展以直接选举、公正有序为基本要求的民主选举实践,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民主管理实践,以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一、农村自治的含义和特点

1.农村自治的含义

(一)农村村民自治的政治意义。在基层实行村民自治,由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这样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上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村民自治是更具广泛性,在社会实践中更具有深远意义的直接民主。因此,应当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村民自治是我国全社会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群众自治和基层直接民主运动。

(二)农村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是“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关键,是实现自治的首要问题。如果民主选举不落实,其他三个民主推进就缺乏基础。民主监督,是指村民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及村干部的行为实施的监督,凡是村里的重大事项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都应向村民公开。

2.农村自治的特点

村民自治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之一,从内涵方面讲,具有自己鲜明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治力量的双重性

我国的村民自治既有国家力量的外部推动,又有农民自治力量的内在需求,这两种力量形成互动。一方面,广大村民是村民自治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我国实行村民自治,虽然最早来自农民的创造,但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动。

(二)自治任务的全面性

村委会的任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一些正常的自治任务,

也有一些行政性质的任务,这些任务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的特点。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村民委员会所具有的组织管理功能的多样性更为突出和明显。

(三)自治范围的相对性

村民自治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尽管其任务具有全面性,但它绝不意味着村民自治是不受限制的“绝对自治”。

(四)自治关系的复杂性

目前,我国村民自治中自治关系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现实生活中通行的人治与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第二,国家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问的关系;第三,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之间的关系;第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二、农村基层自治的形成历史和发展

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改革的不断深化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农村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开启了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实现了农业的高速增长,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了乡村社会的权利分化,使农村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断增强,随着“政社合一”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的逐步空壳化,为了解决地方自治基层组织日益严重的瘫痪状态,从1982年起,国家开始着手重构农村基层的治理模式,实行政社分离,并在《宪法》中肯定了这一群众性自治组织;1988年6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开始试运行;1998年修订的《村组法》正式公布,村民自治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村民自治在全国得到普遍的推行,其标志着国家权力在乡村社会的退出和乡村社会民主化的开始,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开始进入了制度设置的运作阶段。

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村委会是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主要任务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节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意见、要求、提出建议。村民委员会在工作过程中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有关事项,都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我国从1988年实施村民自治以来,全国有2/3以上的行政村实行了村民自治,近6亿的农民参加过3轮以上的直接选举,85%以上的村委会成员都是严格按照直选的原则选举产生的。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十多个省级行政区域依照《村组法》制定了详细的村委会选举办法。

三、现阶段农村基层自治中存在的问题

村民自治制度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完善,对可持续发展在农村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村民自治给农村发展带来的积极变化是毋庸置疑的,尤其在促进村民自我管理意识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能否认的是,在推进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阻碍着基层民主的进程。

(一)国家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存在偏差

国家政策具有宽泛性的特点,有时对于具体的实施方法没有作出具体规定。正因为此,就为有些地方的“因地制宜”提供了空间,新农村政策在经由中央政策部门制定颁布之后,各地方执行力度不可谓不大,标语、口号满天飞,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新农村建设热潮。对于上面下达的政策,部分官员觉得对自己有利的就坚决执行,而对其不利的就想方设法回避。以往的政策执行,靠的是中央的权威,但现在对地方来说,利益才是第一位的,不仅是地方政府本身的利益,还包括个别官员的私利。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十六字要求涵盖五个方面,部分为满足自己私利的官员却搞成农村新一轮的大拆大建,将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成“村容整

洁”。而“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其它几个大的目标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基层民主建设制度不完善

第一,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不健全。选举制度在基层民主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从近几年农村村委会选举的情况来看,制度建设并没有多大的进展,甚至出现了不进反退的现象。尽管目前大多数省份已经根据《村委会组织法》制定了地方的相应法规来规范其辖区内的村委会选举,村委会选举制度也都已经建立起来,但是选举的质量并没有太大提高,距离真正规范的民主选举还有很大差距。第二,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实践。基层民主的发展是一项实践性的工作,这项工作每天都会有一些新变化。然而,由于我们的政策制定过程慢,制度建设远远滞后于实践,从而影响了基层民主的发展,也给基层民主建设带来了难题。

(三)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之间的关系问题

关于村党支部的权责,《村委会组织法》第三条规定:村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从条文可知,它既确立了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同时又规定了党有履行支持和保障村民自治的职责。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则规定:“党支部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这种抽象、模糊的原则性的规定,人们通常会理解为村里的重大事项要经村党支部讨论决定,即村党支部拥有对村务重大事项的决策权或者决定权。

法律的模糊规定,使党支部成为农村事实上的领导者:村党支部对村务活动经常干预,村民大会授予村委会的权力不能有效发挥,村民自治失去自治性。在一些村委会比较强硬的村庄,为了争权,村委会与村党支部长期进行所谓的“龙虎斗”,结果不但使村务不能顺利解决,反而伤了“和气”,进一步激化了“两委”矛盾。

(四)农村民众的民主意识薄弱

无论城乡,不少人往往持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待周围所发生的事情,甚至一些领导干部也有这样的心态,与自己无关的事最好不问,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事最好不管,他们只知道如何执行上级的规定,没有强烈地意识到更多的权利和义务。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谋生是很重要的,要求农民放弃赚钱的时间来民主是不切合实际的。另一方面正是由于长期以来要为生活奔波,广大农民的公共生活被极度压缩,渐渐丧失了对公共事务发言和协商的能力。一个不得不面对但却十分普遍的现象是:面对事关公共利益的“一事一议”,要么集体失声,保持沉默,要么被权力左右,被小恩小惠收买。农民民主意识的孱弱制约了村民自治的效果,而反过来,自治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又进一步使得农民认为村民自治并没有效果,甚至是骗人的把戏,导致更多的人在面临下一次公共事务的时候选择沉默。两种因素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恶性循环。

四、现阶段农村基层自治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监督落实政策执行

要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首先应当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的综合素质,政策的执行主体是行政人员,政策执行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政策执行质量。目前我国大力完善公务员队伍建设,吸收大批高素质、高学历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这大大提高了政府部门执行公共政策的能力。近年来,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地区人才匮乏的局面,只有更多的新鲜血液注入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才能使国家政策的落实到位。其次,加强政策执行监督,防止执行偏差。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掌握了大量政策资源,手中拥有大量人、财、物的调度和使用权,如果没有监督,势必造成腐败。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全国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职能,加快政府政务信息公开、财务信息透明化进程;此外,应充分利

用网络监督机制,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全方位的监控和打击,将政府及官员的行为暴露在公众面前,保障政策的有效执行。

(二) 建立健全基层民主建设制度

导致基层民主选举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制度不规范。一方面要打击与治理贿选问题,细化有关法律制度依据。另一方面,要严格规定选举的程序和操作步骤。同时兼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面对我国农村大多还是“熟人社会”的现实,为实现好、维护好、保障好所有村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加强对村委会成员的监督,建立监督委员会,由村民选举产生,主要负责对村长和村委会的监督,防止权力的乱用,监督委员会有权代表村民质问村委会的不合理决定。从制度上杜绝个别人试图利用村民自治谋私利的现象的发生,特别是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建立起畅通的维权渠道。国家的立法机构应当在立足与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快基层民主政策的制定过程,使政策跟上基层自治的发展脚步,让农村基层在每个发展环节上都有最新的政策作指引。

(三)明确理清两委职责,协调好两委的工作

要处理好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之间的关系问题,首先要规范此二者的职责所在,村党支部的职责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本村党员大会的相关决议;领导和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做好发展、教育和培养党员的工作。村委会的主要职责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承担本村的生产服务和协调工作,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资源,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开展多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促进团结互助等。其次还要建立合理有效机制,要用制度法规对二者的职责加以书面明确,这样才能在发生矛盾和问题的时候快速的找到解决的依据和办法。

(四) 加强农村民主建设,提高村民民主意识

发展经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只有农村发展、农民富裕,才能为村民自治这一“上层建筑”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把广大农民从繁重的为解决温饱的奔波中解放出来,逐步培养起公民意识,引导他们更多的参与到自治中来。除了发展经济我们还要通过宣传、办培训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升农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及政治参与的渠道、方法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宣传,增强村民的政治主人翁观念,增强他们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培养他们关心政治、关注村内的各项事务及配合村干部工作的意识。此外,村委会要认真履行职责,让农民参与规范化的村民自治过程,通过让村民亲身体验,积累自治的经验,从而提高政治参与的能力。

五、结束语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经过3O多年的发展,毫无疑问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它作为平衡农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有效形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问题,使得农民的心声得以体现,政府更加知道农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促进了农村社会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尤其是那些妨碍基层民主建设继续推进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必须在深刻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找出病症,对症下药,积极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农村基层问题包括,】

参考文献:

[1] 冯涛.新农村建设与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M].科学社会主义.2007(4)

[2] 于建嵘.让村民自治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方式[J].农村工作通讯,2OLO(1):4O一41.

[3] 张娟.我国基层民主与乡村治理相互促进机制及其完善途径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2010(11)

[4] 刘富恩.我国现阶段村民自治问题研究叨.河北大学学报,2010(6)

[5] 李凡.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4[M].北赢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5.3-4

[6] 温大安,关于坚持和gg,l~民自治制度的一点思考,《龙岩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7] 郁杉 关于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的思考.《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周仁标.论完善农村基层自治的路径[J].社会主义研究,2009,(3)

[9] 李萍,罗菊芳.推进我国基层自治问题探析[J].政治与行政,2009,(4)

[10] 王春光,完善我国农村自治实践的思考[J].现阶段农民问题研究,2011,(8)

农村基层问题包括 第三篇_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的问题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制变革带来的冲击

(一)缺少致富带头领路人。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群众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各自奔忙发家致富。一些人认为“当干部吃亏,事务缠身,淘气得罪人,影响个人家庭收入”,加之目前农村突出问题,热点难点问题较多,工作难度大,从而一些村出现了干部无人当的现象,上级组织只好“矮子里边挑将军”。这种现象在一些贫困村尤为突出。

(二)农村基层工作难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由于深化农村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有偏差或不到位,农村基层工作对象也由单一的生产队一下子变成了千家万户,农户作为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各种各的田,各挣各的钱”。面对一些“有吃有穿不找你,有牛有车不靠你,履行义务不理你”的农户,加之一些遗留问题、债务问题、热点难点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使得基层党组织工作量大面广,工作难度更大。

(三)办实事办好事力不从心。村级经济薄弱,收入

来源甚少,在目前农村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前几年的“普九”达标和近年来税费垫资,使乡村两级负债累累。除了资金困难,更难的是人心涣散,集体观念淡薄,农村劳力极难调派,群众会议难开,办好事办实事更是无能为力。

(四)村干部待遇无保证,工作凑合应付。村干部做的是硬工作,端的是泥饭碗,繁重的工作与微少的政治经济利益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差,使这一位臵缺乏应有的吸引力。一些村干部误工补贴难兑现,撂挑子不愿干的现象时常发生。乡镇干部在农村入户开展工作,村级干部不能积极配合,多是凑合应付,指指门,引引路了事。

(五)选人机制上的偏差。目前个别村级领导班子用上了先富起来的“大款”或部分能向农民收来税费、摊派和罚款的所谓的能人。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思想道德修养极差,领导能力低下,不能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而是在村里为所欲为,侵害农民利益,引起农民强烈不满,直接损害了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和形象。

二、市场经济提出的挑战

(一)农村基层干部驾驭市场经济能力,脱贫致富本

领有限。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的致富愿望越来越强烈,但是,作为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如何与大市场相衔接,却并不是一家一户所能完成的,这就需要广大乡村干部做农民群众进入市场的“领路人”,为农民群众提供相应的指导与服务。然而,不少乡村干部对市场经济并不熟悉,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高,不能为农民走向市场提供良好的服务,特别是在日趋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缺乏闯市场的勇气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二)宗旨意识不强。近几年来,受社会不正之风影响,个别基层干部感情用事多,“人情大于法”,做事搞哥们义气;或搞个人说了算,群众意见听不进;对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切实利益的事情漠然臵之;遇到突出问题,热点难点问题绕开走。群众抱怨“平时不见人,收钱撵上门”,只管索取,不管服务。加之工作作风简单粗暴,使农民群众失去了对基层党组织的信任,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三)凭借权力“创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个别基层干部一切向“钱”看,把群众交给的权力作为自己谋私利的工具,村务、财务不公开,会计出纳一肩挑,乱批乱支,“多吃多占”,群众意见很大。

(四)乡镇党委抓党建工作不力。由于党政职能没有完全理顺,基层乡镇党委政府常年忙于“催粮要款,刮宫流产”。抓党建工作思想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工作缺乏创新意识,习惯于按老经验,老办法办事,直接影响了党建工作的质量。

三、旧体制留下的隐患

(一)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组织纪律性不强。基层干部代表党在农村的形象,是广大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但农村基层一些干部长期满足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习惯思维和做法,不思进取,因循守旧,暮气很重。有的急功近利,杀鸡取蛋,短期行为作风严重;有的草率应付,缺乏起码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有的党支部组织纪律性不强,长期不开党员会和支委会,重大问题的决策由支书一人说了算。

(二)农村党员年龄偏大,素质低下。现在农村党员年龄普遍偏大,青年人入党人数不多,青黄不接,结构不合理,素质跟不上,以至于村级干部出现了新的“断层”。个别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意识不强,党性不强,参赌信教,不能真正起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政策理论水平不高。目前农村基层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不高,对党的农村政策一知半解,不能向农民解释和宣传党的政策,甚至有意对群众隐瞒党的农村政策,不让群众知道。而现在大多数农民对党的政策知情权要求甚高,他们想了解党的政策,特别是与他们生产经营以及个人利益相关的政策,但是从乡村干部那里却得不到正确的答案。

农村基层问题包括 第四篇_农村(基层)问题及措施

农村(基层)问题及措施

1、关键词:新医改

背景链接: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意见》共分六个部分,包括: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五、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六、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标准表述:

新医改最大的亮点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看做是一种公共产品,实施医改是重大民生工程,把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体人民提供是政府责任的体现。但具体落实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卫生投入责任。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二、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完善卫生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立法,明确政府、社会和居民在促进健康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城乡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

三、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做好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完善医疗保障管理机制,有效减轻城乡居民个人医药费用负担。

四、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

2、“三农”问题

(1)关键词:农民增收

背景链接:

2009年2月1日,正式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即《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再一次锁定“三农”问题,文件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首要任务是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对增加农民收入的高度重视。

标准表述:

增加农民收入要算加法,也要算减法,加快农村教育、医疗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农民的支出,最终也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2009年农民增收是要利用好价格和补贴两个杠杆,做好增加农民工就业和农民返乡创业这两篇农民增加收入的文章。

一、促进农民增收,要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农产品价格高低,直接影响农民收入。要进一步理顺农产品价格,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有效引导市场走势,促进粮食价格合理回升。搞好农产品购销和调运,完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从价格上升、产品增值中得到更多实惠。

二、促进农民增收,要逐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农业补贴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完善补贴办法。

三、促进农民增收,要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业。要内外联动,多种措施并举,最大限度拓展就业增收空间。扩大农业产业链的就业容量,发展精深加工,在生产的广度深度中增加就业容量。拓展农村二、三产业就业渠道,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回流问题,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强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

四、促进农民增收,要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制定有效政策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县域流动,增强县域经济对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能力。科学规划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域转移,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重点支持成长性好、就业容量大的企业做大做强。

(2)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背景链接:

针对农村资金需求 “小、散、短、快” 的特点,国家从06年起在全国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已有1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100家,贷款公司7家。但依然不能满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决定从2009年到2011年,在全国推进设立1300家左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弥补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空白。这些金融机构主要分布在农业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县域、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的县域,以及国定、省定贫困县和中小企业活跃县域,同时放宽企业融资条件。

标准表述:

作为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渠道,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填补了中小企业融资空白。同时,放宽企业融资条件,可以调动民间资本,扩大内需,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一是有利于缓解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矛盾。目前,为农村提供主要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还有限,农村人均拥有机构网点、从业人员与实际需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矛盾仍很突出。

二是有利于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2006-2008年,通过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和延伸服务,解决了1878个零金融服务乡镇的金融服务问题,但截至2008年末,仍有1424个乡镇没有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仍有待提高。

三是有利于改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状况。目前,农村吸储机构众多,但提供贷款等服务的机构大多却只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业银行,资金回流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垄断经营情况仍较普遍,市场结构失衡,竞争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是有利于发挥各方参与机构培育发展的积极性。各级政府、各类资本通过各种方式向监管部门表达了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农村金融业务,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强烈愿望。为此,加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力度,有效促进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3)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

背景链接: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81479/

推荐访问:农村基层党建问题 农村基层治理问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