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题目解答 > 内部控制研究理论

内部控制研究理论

时间:2018-09-16   来源:题目解答   点击:

【www.gbppp.com--题目解答】

内部控制研究理论 第一篇_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论文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论文

评审意见表

论文题目:企业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究

姓 名:XX 专 业:会计 准考证号:XXXXX 办学单位:XXXX

填表日期 2XXX年 X月X日

6

论文内容摘要

目 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 导论„„„„„„„„„„„„„„„„„„„„„„„„1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 1.2 文献综述„„„„„„„„„„„„„„„„„„„„„„„„„„1 2. 内部控制的概念和作用„„„„„„„„„„„„„„„„„3 2.1内部控制概念„„„„„„„„„„„„„„„„„„„„„„„„„3 2.2内部控制的作用„„„„„„„„„„„„„„„„„„„4 2.2.1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4 2.2.2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4 2.2.3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4 3.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史„„„„„„„„„„„„4 3.1 内部控制的产生„„„„„„„„„„„„„„„„„„„5 3. 2 内部控制发展阶段„„„„„„„„„„„„„„„„„„„„„„„6 4. 内部控制现状及控制薄弱原因„„„„„„„„„„„„„„„„„„„7 4.1 内部控制环境不良„„„„„„„„„„„„„„„„„„8 4.2风险控制意识淡薄„„„„„„„„„„„„„„„„„9 4.3外部原因„„„„„„„„„„„„„„„„„„„„„„10 4.3.1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不健全„„„„„„„„„„„„„10 4.3.2缺少完善内部控制的动力„„„„„„„„„„„„„10 4.4内部原因„„„„„„„„„„„„„„„„„„„„„„10 4.4.1人员素质偏低,观念落后„„„„„„„„„„„„„10 4.4.2缺乏制衡机制,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11 4.4.3信息沟通不畅„„„„„„„„„„„„„„„„„„„11 4.4.4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弱化„„„„„„„„„„„„„12 4.4.5内部控制执行失效、监督不足„„„„„„„„„„„13

5.改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13 5.1提高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13 5.2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14 5.3提高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素质„„„„„„„„„„„„14 5.4建立良好信息沟通系统„„„„„„„„„„„„„„„14 5.5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15 5.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15 5.7内部控制目标呈多元化趋势„„„„„„„„„„„„„15 6. 结束语„„„„„„„„„„„„„„„„„„„„„„„16

内容摘要:良好的内部控制是一个企业健康运行的保证。长期以来,尤其是一系列国际大公司财务丑闻和经营失败事件爆发之后,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我国也不例外。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不合理;内部控制执行不严,形同虚设。内部控制的薄弱已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约不正当的行为。

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和我国的经济形势,分析了我国企业在经营运作实践中在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内部控制的现状、内部控制的概念和作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及强化会计控制系统等角度出发,对内部控制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此提出相应对策,达到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内部控制 现状 对策

Abstract:Good internal control is the guarantee of a healthy operation. For a long time, especially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scandals and management failure events in a series of large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cause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attention and concern. China is no exception, At present, our internal control is very weak,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areas: internal control does not sound unreasonabl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is lax exist. Weak internal controls have affected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we must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control, which restricts the improper behavior.

On this basis, combined with China's internal control status and the country's economic situation, the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blems in China's enterprises in the operations of the practice in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from the internal control, internal control

内部控制研究理论 第二篇_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浅析

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浅析【内部控制研究理论,】

摘 要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管理控制的总称。无论从我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而内部控制方法作为内部控制主体为取得内部控制的目的和效果而采取的特定方式和途径,是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它对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贯彻《会计法》的要求,对于改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护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篇文章主要包括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方法研究两大方面的内容。

第一,理论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参阅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整理成文献综述,其中详细介绍了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现状做了进一步的阐述;然后,文章在内部控制的概述中介绍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和基本结构,让读者对内部控制有了一个简明大观的认识;再次,文章在第三部分中详细介绍了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必要性,突出地强调了企业内部控制在当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第二,方法研究,即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践应用。在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践应用方面笔者首先列举出企业内部控制的六种方法;其次,提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再次,通过参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经过自己的思考整理之后,提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施行的方法和改良意见,希望这些意见和建议能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应用领域有所补充。

关键词:企业管理 内部控制 理论 方法研究

目 录

摘 要 ................................................................ 0

关键词:企业管理 内部控制 理论 方法研究 ................................. 0

一、文献综述 .......................................................... 2

二、内部控制概述 ...................................................... 4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 ................................................... 4

(二)内部控制的体系 ................................................... 4

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 5

(一)提高经营透明度,树立企业形象 ...................................... 5

(二)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 5

(三)保证生产和经管活动顺利进行 ........................................ 5

(四)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 ............................................ 5

(五)保证企业既定方针的贯彻执行 ........................................ 6

(六)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 ............................................ 6

四、内部控制的方法 .................................................... 6

(一)目标控制 ......................................................... 6

(二)组织规划控制 ..................................................... 6

(三)人力资源控制 ..................................................... 6

(四)实物保护控制 ..................................................... 7

(五)会计系统控制 ..................................................... 7

(六)财务控制 ......................................................... 7

五、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 7

(一)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7

(二)内部公司治理不完善 ................................................ 7

(三)内控机制不健全,执行不力 .......................................... 8

(四)内部控制检查人员专业能力不够,资源不充分 .......................... 8

(五)外部监督乏力 ..................................................... 8

六、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 8

(一) 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 8

(二)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健全企业风险控制体系 ........................ 9

(三)建立健全员工培训体系,提高员工内部控制意识 ....................... 10

(四)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统一、高效、开放的信息沟通系统 ............. 11

(五)强化内部审计,加强内部控制的检查监督 ............................. 11

(六)建立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内部控制监管力度 ....................... 12

参考文献 ............................................................. 13

一、文献综述

对内部控制理论及其方法的研究倾注热情最多的当属会计与审计界。对内部控制及其方法的研究国外开始得比较早,人们普遍认为,内部控制方法最初体现为内部牵制的形式。内部控制发展到今天,内部牵制仍然是众多内部控制方法中最为基本和至关重要的。在《柯氏会计词典》中对内部牵制作了描述:以任何个人和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次或一部分业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迸行交叉检查和交叉控制。内部牵制思想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同时发生错误或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在单独一个人或部门发生的可能性。因此,采用相互核对、职责分离的控制方式形成了内部牵制制度,“审批”、“复核”、“检查”等都是内部牵制的具体措施。

二战以后内部控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得到很大的发展。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其公布的《内部控制--一协调的系统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研究报告中把内部控制看成是控制方法的集合,认为内部控制的概念即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企业的资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

而美国COSO委员会则拓宽了内部控制概念的界限,认为内部控制方法仅为内部控制理论中的一个部分。1992年出台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CoS0就提出了内部控制五要素的概念,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把内部控制方法集中体现在控制活动中,认为:控制活动就是对所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政策和程序,包括业绩评价、实物控制、职务分离等方法。除此还特别强调了环境控制,强调通过执行人力资源政策、协调组织结构等方式营造一个恰当的组织氛围。

随着市场的复杂性增大,金融衍生工具等应用的广泛,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也加大。企业风险不仅会影响企业收益的取得,而且可能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此,在2004年9月COSO又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强调内部控制有必要对企业风险进行管理,将内部控制释放到风险管理的广阔空间去寻求发挥作用的天地。框架强调了内部控制在传统的会计控制基础上更应注重对环境和风险的控制。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方法也由此产生,即通过对风险的确认和评估,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控制,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活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愈加紧密结合,引入了风险管理工具及方法来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在COSO发布的各项报告中,内部控制方法主要体现在会计控制,风险控制两个层面,从管理层对系统,流程,计划,政策和程序的制定和实施到组织控制,文化控制,风险控制等,这些都是基于内部控制理论下的定性控制方法。

除此之外,内部控制方法理论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相结合,吸收了其他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方法,致力于如何通过定量分析,对一些复杂性问题进行量化,建立各种层次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特别是在现代数量分析技术方面,如

神经网络方法,遗传算法,小波分析方法,复杂性分析方法在内部控制的运用方面的讨论得到重视。Heather M。Hermanson(2000)把模糊评价模型运用到内部控制中;T.L.Saaty在内部控制流程设计中提出了层次分析法。由此,一些数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模型被借鉴和运用到内部控制方法中,扩充了内部控制方法的内涵,内部控制方法开始走定性和定量结合的途径。

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源于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术界对内部控制方法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内部会计控制方面。

朱荣恩(2001)认为内部控制结构或内部控制成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只是框架性的,只有在内部控制结构或内部控制成分的基础上,以内部控制的方法才能更有效的推行内部控制,其中内部控制方法主要有组织规划、授权批准、文件记录等十余种。1

杨有红(2004)认为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应当从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开始,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而内部控制方法是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文件记录控制、预算控制等。并且,控制方法本身不是现成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而是通过其精神融会于会计事项内部控制的方法和程序中来形成内部控制

2制度。它也不局限于财会部门,而是贯穿于管理的各个层面。

李凤鸣(2005)认为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以及为了合理保证业务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其他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的方式、方法多种多要,但其基本的控制方式有目标控制、组织控制、人员控制、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业务程序控制、措施控制、检查控制。尽管各个单位的性质和经营特点有差异,但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总是根据世纪情况把各种控制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

3一个系统的控制以实现控制的目标。

除此之外,我国内部控制及控制方法更多地是由政府,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行业监管机构等制定的内部有关法律、法规,指引等所推动。在内部控制方法上的研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明确的理论系统,主要是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出了一系列具体的针对业务流程面言的内部控制规范。这些法律法规指引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1996年颁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新修订的《会计法》和财政部在2001年至2002年发布的有关规范文件,第二层次是上市公司监管机构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则。如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和2002年分别颁布的《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指导意见》,以及2003年对《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进行的修订。第三层次是各行业监管机构对本行业颁布的内部控制文件,如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颁布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我国内部控制有关文件指引没有像国外研究一样对内部控制进行明晰分类,而是根据具体业务流程对关键控制点进行内部控制描述,例如制造业企业一般根据其经营活动的五大循环即采购循环,销售循坏.付款循环.收款循环和理财循环等分别设计其控制活动。并且内部控制方法主要集中在涉及财务信息的内部会计控制方面,包括: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3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控制报告控制和电子技术控制等,在具体的规范文件中也有对各个业务流程叙述了有针对性的较为详细的内部控制方法,这些方法相互补充,涵盖了企业大部1

2 朱荣恩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M] ,会计研究,2001.1,P25 杨有红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P58-P59

3 李风鸣.会计制度设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p9

分的控制范围。但对这些方法如何具体实施和展开并未做解释。因此,西方对内部控制方法的研究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我国建立一个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内部控制效率是大有裨益的。

从总体来看,国内外对内部控制方法的研究都比较分散和孤立,内部控制方法与内部控制两者的概念颇为混淆,并且没有对内部控制方法进行过系统的分类,方法之间交叉重复,显得混乱不清。本文将在理清概念和对内部控制方法系统分类方面作一些尝试,并对部分重要控制方法进行深入剖析。

二、内部控制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一般而言,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三个方面。

要准确理解内部控制定义,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内部控制是一个持续、不断改进的过程;

2.内部控制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它涵盖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级、各项业务和各个环节,需要各部门紧密配合,形成一个规范、完整的工作体系;

3.企业需要建立一套授权合理、责任明确、程序清晰、考核到位的控制制度,并广泛传播让所有员工清晰理解。

(二)内部控制的体系

一般来说,企业资金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可以分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三个环节。

1.事前防范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内控规章制度,包括《企业财务管理办法》、《企业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资金计划管理办法》、《企业资金授权审批管理办法》等一些与资金管理相关的制度。

在企业的资金管理过程中,要合理设置职能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各司其职,建立财务控制和职能分离体系。充分考虑不兼容职务和相互分离的制衡要求。各部门、各岗位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格局。

另外企业还应当建立严格的审批手续,授权批准制度,以减少某些不必要的开支。明确审批人对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2.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主要体现在保障货币资金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资金安全性控制。其范围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应付票据的控制。主要方法有:账实盘点控制、库存限额控制、实物隔离控制等。

内部控制研究理论 第三篇_国内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起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但与西方内部控制在近20年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亟待加强。研究内容涉及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目前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已经与国际接轨;但研究仍局限在COSO框架中分析;内部控制概念的认识仍以财会/审计为导向;内部控制实际设计等操作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本文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予以概述。

一、控制理论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刘玉廷论述了《规范》的制定背景、总体思路、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并就内部控制与会计控制的关系、会计控制规范与其他相关会计法规的关系、规范的试行等问题做了说明。强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作为《会计法》的配套规章,是解决当前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的重要举措,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一项制度安排,是适应我国加入WTO的客观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里程碑。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从控制论原理出发,对内部控制做了多层面的理解;在研究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进展,即COSO报告出台的背景、具体内容及创新特点之后,提出该报告对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框架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加强信息流动与沟通、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和团体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准则或指南,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一个框架和参考。扬胜雄从经济学、管理学、审计学等相关理论研究入手,提出内部控制研究只有运用丰富的公司治理理论并以管理控制口径来定位,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并形成有效指导内部控制实务的理论成果。

二、控制要素

内部控制的公司治理与组织结构研究上:杨有红、胡燕在指出内部控制系统局限性的克服不仅仅依靠系统本身的完善,还信赖于公司治理于内部控制两者间的无缝对接。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都产生于委托代理关系,但两者委托代理的层次不同。两者实现的同源性与产生背景的差异是对接的基础,公司治理规范的创新是对接的途径。

内部控制研究理论 第四篇_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着内部管理薄弱、经济效益较差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随着2007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及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设计、制定、实施等方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近年来,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众多学者作了分析,促进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发表了意见。但是,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为此,进一步研究其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

1 内部控制定义

其实我们通过学习观察所得,内部控制的定义在不同年代都有所不同。各国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是随着人们对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经济活动和不同的经济管理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的。

冯培根(2000)认为,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强化内部监督,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文章认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不仅可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资产的安全完整,同时对于企业防范经营风险,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经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评估不足、意识薄弱、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

Lauraf.Spira(2003)指出 Turnbull 指南的公布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内控的性质,尤其是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接合。

彭君翔(2008)从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企业内部控制的演进过程和企业内部控制原理探析三方面,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并且回顾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全面风险管理”五个发展阶段;并从“控制论、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三个角度,探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原理。

安艳红(2008)提出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部门,为了保护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信息的真实、正确,利于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

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因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组成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五个要素组成。

Hammed Arad(2009)认为内部控制是一个为了促进效率或保证一个执行政策或保护资产或避免欺诈和错误的会计程序或系统。内部控制是管理组织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计划、方法和程序,用于满足任务、目标和目的的实现,这样也是用于支持基于业绩的管理。

2 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

2.1 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

陈冬燕(2003)认为,通过对政府授权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委派财务总监等形式,促进单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杜绝腐败现象发生。财务总监的工作职责是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对投资公司的国有资产营运和财务活动进行全程监督(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协助投资公司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财务总监的主要职能是财务监督,并参与财务计划的制定,重大经济决策和财务收支必须与法定代表人一起审批。

刘静、李竹梅(2005)提出当前,我国企业界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是运用 2先进的内控理论和方法,改善内部控制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借鉴 COSO 报告对内部控制的概念以及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界定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在这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田淑华(2005)认为,管理者必须树立现代企业管理观念 如果管理者不愿为实现预算、利润和其他财务及经营目标重视管理 不愿设立内控制度或不能遵守建立的内控制度 控制环境将受到很不利的影响。在进行重大决策的机构如董事会内可设置一个审计委员会 监督会计报表 协助董事会与公司外部及内部审计人员直接沟通。审计委员会的建立有利于公司保持良好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 同时也为改进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建设性意见。

朱翼(2006)指出,健全的内部控制 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 3记录和汇总过程 从而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 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 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 可

以利用会计、统计、业务等各部门的制度规划及有关报告 预防和控制各种错误和弊端 对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准确地制定和采取纠正措施;把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等各部门及其工作结合在一起 从而使各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整体的作用 以顺利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

陈志斌(2007)在对信息化生态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处于信息化生态环境中的企业应针对经营管理中面临的诸如信息系统规划建设中的治理风险、软件中内控机制漏洞风险、系统运转中的不稳定性风险、操作中的人为风险等许多新的风险,及时引进和建设与此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借鉴先进的内控框架构建信息系统环境中的有效内控机制。

2.2 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

由于内部控制评价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一些学者试图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帮助审计师评价对客户的内部控制,提高内部控制评价的一致性和稳定。

James M.Peters 和 Jefferson T. Davis(2004)使用 Access 数据库以及三张 Excel 表格建立了规范决策工具来帮助审计师选择内部控制中的关键点。

仇莹(2005)提出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模型,模型是对内部控制目标、控制程序、控制风险及会计报表认定目标、COSO 报告中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描述和评价。

何凤平、吴军(2005)认为上市公司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和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两者缺一不可,不能孰轻孰重。

陈良民(2005)认为我国出台的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政策和规定的有效执行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并对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建议。

3 中小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研究理论,】

3.1 中小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

楼得华(2005)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程序、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个方面分析,认为中小企业有其固有的弱点。如在控制环境中的诚信原则和职业道德这一面,认为中小制造企业出于诚信理念以及节约成本方面的考虑,往往忽视对员工的诚信教育和职工培训等工作,这在内部控制中是它的薄弱环节。

胡秀山(2008)研究认为中小制造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环境相对较差、内审部

门监督职能弱化、制度执行能力较差三个问题。着重讲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相对较差方面,体现在:(1)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2)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3)企业制度不健全。(4)人事政策不完善。(5)企业制度不健全。(6)公司经营短视行为严重,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

3.2 中小制造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策略

傅黎瑛(2005)经过相对的研究分析,认为优化中小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括重视职业道德规范,培育诚信的企业文化氛围、明确权责划分方法、完善人力资源控制政策及其实务、重视管理者的态度和董事会的风格、不可忽视内部审计监督方面。

胡秀山(2008)提出了六点策略:(1)完善公司治理机构,优化内部 (2)建立有效的内部牵制制度。控制的制度环境。 (3)实施授权批准控制。 (5)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4)加强风险管理。(6)建立内部控制检查和评价体系。

4 中小制造企业销售和收款内部控制

楼得华(2005)认为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分为职务分离制度、授权批准制度、凭证与记录控制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折扣和退让制度、发货通知单编制和证实制度、销货业务执行制度、销售发票控制制度、收款制度、信用风险控制制度、预算控制和监督检查控制这十二个方面,对他们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特别提到了应收账款和坏账处理的控制制度。制定了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

杨有红、徐心怡(2007)提出建立销售收款内部控制制度是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有效扼制商业贿赂的重要手段。他们从组织结构的设置入手,在划清职能、明确职责的基础上,以不相容职务分离和授权审批机制的原则为指导,设计业务流程及关键控制点,同时,从内外部环境的优化方面探讨了制度实施的环境因素。

袁卫孝(2009)相信在制造行业中,销售与收款是企业经营活动非常重要 4的工作,其基本包括 6 个环节:市场推广、销售合同谈判和签订、客户服务、发货、开具发票确认应收账款、收款。销售与收款环节中,收款是最后一个环节,体现前面环节的成果,如果前面各环节出现舞弊风险,将会给收款环节留下很大的财产损失风险。对于解决销售与收款的风险,他提出了运用职能分离法、建立

客户信用评估和控制机制等方法。

5 总结

从上文对内部控制及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相关文献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及国内对于内部控制和中小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都有很多的理论和检验模型,为我们做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以后对中小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找出中小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其中的问题,为企业更好地做好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提供参考,为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提供对策 参考文献:

[1] 冯培根.会计控制的委托代理分析[J].会计研究,2000,11.

[2] 陈冬燕.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几点看法[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3,2:

050.

[3] 陈良民.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思考[J].辽宁经济, 2004, 5: 050.

[4] 仇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模型及在我国应用面临的挑战[J].广东财经职业

学院学报,2005,4(4): 16-19.

[5] 何凤平,吴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晌评价与信息披露[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5,3(3).

[6] 楼德华,傅黎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M].上海三联书店, 2005.

[7] 田淑华.企业经营者的财务管理知识[M].沈阳:远方出版社,2005

[8] 刘静,李竹梅.内部控制环境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5,2(0): 0.

[9] 朱翼.会计真实性及实现的路径[J].财政经济改革与探索.南京大学出版

社,2006,4.

[10] 陈志斌.信息化生态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2007,1:30-37.

[11] 杨有红,徐心怡.试论销售收款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7,2(007):1.

[12] 安艳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D].北京交通大学,2008.

[13] 彭君翔.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内部控制研究理论 第五篇_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述评

【内部控制研究理论,】

龙源期刊网 .cn

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述评

作者:韦霞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31期

摘 要:通过对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历史的回顾,分析内部控制在概念、目标和服务对象方面的变化,指出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方向。

关键词:内部控制;概念;目标;对象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188-02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演变

1.内部牵制。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其主要特点是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内部控制研究理论,】

2.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

3.内部控制结构。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其具体包括三个要素: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

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内部控制是由一个企业的董事长、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1)财务报告的可靠性;(2)经营的效果和效率;(3)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5.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框架。企业风险管理包括了四类目标和八大要素。这四项目标是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法目标。八大要素分别为内部环境、目标制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二、内部控制理论的评述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紧密地反映了内部控制实践的发展,从“内部牵制”论,发展为“内部控制系统论”,接着进化为“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论”,继而推进到“内部控制结构论”,最后扩充为“内部控制要素论”,直至本世纪初进入最高阶段“内部控制风险论”。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研究,经历了以下变化:

1.对内部控制定义的理解,经历了方法观、过程观、风险观三个阶段。内部控制制度将内部控制定义为“方法和措施”,内部控制结构将其定义为“政策和程序”,虽然字面上有所变化,

内部控制研究理论 第六篇_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内部控制可谓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以来国内外频频发生财务丑闻时,在把矛头直指向财务会计报告时,也在探索企业内部治理等问题。并把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途径归到了内部控制。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国内有关内部控制研究做了一个简要的整理和分析。

[关键词]内部控制;理论探讨;应用探讨

一、我国内部控制研究基本状况分析

本文所选的样本主要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总样本选取的,以内部控制为篇名搜索,从1999年到2008年,总共有9912篇文章,其中核心期刊有2153篇。这些文章基本上能够代表我国这些年来研究内部控制的水平, 本文期望能够从中把握我国研究内部控制的脉搏,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

1.从发表时间来看,就笔者收集的资料,我国理论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多集中于二十世纪初期几年。这可能要基于美国资本市场发生的几宗大的财务丑闻和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反思而推出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规范,所以在对美国财务丑闻的分析研究和出台政策的剖析的文章就层出不穷。笔者认为这也体现了我国内部控制研究人员的前瞻性,从国外的经验教训中就能让我们避免这样的错误发生,美国一直是一个在健全法律和制定政策方面做得比较前沿,涉及内部控制的就先有COSO报告,后有SOX法案的颁布和COSO委员会出台的ERM,目前都被认为是规范内部控制的高质量标准。除了美国以外,我国也发生了诸如“银广厦 ”、“中航油事件 ”等事件,针对这些个案,在诸如《会计研究》这样的期刊上都有深入的分析,当然也有针对我国现实的关于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的探讨。这也反映了研究不仅要具有前沿性,更要有现实意义。

2.从论述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一般有以下几个角度的探讨:(1)内部控制的概念的探讨。(3)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3)在应用研究方面,主要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由于关于内部控制的文章比较多,本文首先选择会计类国家级核心期刊《会计研究》上涉及内部控制的文章进行综述,还有一部分文章取自《会计之友》、《财会通讯》等会计类核心期刊。论述的方面也主要是按照上述(二)中的分类进行阐述。

二、对国外内部控制的介绍和借鉴

由于美国具有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和法律规范,所以在其资本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以及所出台的解决措施也对我们有很有意义的指导作用,所以在我国文献方面介绍这部分的内容也较多。特别是SOX法案颁布以来,就有不少对其的介绍、研究的文章。比如,美国 SOA404条款执行成本的研究,认为SOA404条款提高了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的成本,董事会结构改变增加成本支出,运转效率下降, 影响公司竞争力。(黄京菁,2005)虽然他是对美国社会环境下,对SOA404的研究,但其中的思想对我国内部控制政策制订也有启发作用。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李若山,徐明磊,2005)也是用美国关于内部控制理论、实务的最新发展来解释中航油内部控制失败的案例,还有伊利股份、创维数码、四川长虹等失败案例或重大事件,认真学习 ERM框架中的所有内容,并将其与企业经济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新调整,有一定借鉴意义,也为我们在当前环境下如何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内部控制措施,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基础。

另外,在《会计研究》期刊上,还有一些财政部以考察团形式对国外不同特点的国家内部控制进行考察、分析。不同国家国情,不同内部控制制度和实践也将给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给予启示。如: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英国和法国企业内部控制考察报告,英美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美国会计国际趋同、注册会计师

监管和内部控制考察报告等。

三、国内内部控制的理论探讨

1.内部控制的概念探讨

国外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经过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五个阶段。国内在对内部控制文献介绍时也主要是以引入内部控制在西方的发展历史和权威机构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来进行讨论。比如内部会计与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成分三种提法(朱荣恩,2001),就分别对应美国的二因素法、结构三分法和COSO报告,当然我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80839/

推荐访问:内部控制研究背景 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