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成语中比较像名字的

成语中比较像名字的

时间:2018-07-25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美文】

成语中比较像名字的 第一篇_成语中包含人名

1

四面楚歌、破釜沉舟——项羽 刮目相看——吕蒙 三顾茅庐、鞠躬尽瘁——诸葛亮 一鼓作气——曹刿 投笔从戎—— 班超 负荆请罪——廉颇 完璧归赵——蔺相如 凿壁借光—— 匡衡 指鹿为马—— 赵高 纸上谈兵——赵括 精忠报国—— 岳飞 闻鸡起舞——祖逖 入木三分——王羲之 卧薪尝胆——勾践 乐不思蜀——刘禅 图穷匕见——荆轲 胯下之辱——韩信 煮豆燃萁——曹植 一字千金——吕不韦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表3

成语中比较像名字的 第二篇_偏旁部首名称及成语大全

汉字偏旁部首表

为孩子收藏-——成语归类 一、 数 字 成 语

一唱一和 一呼百应 一干二净 一举两得 一落千丈 一模一样 一暴十寒

一心一意 一败涂地 一本正经 一臂之力 一尘不染 一见如故 一箭双雕 一脉相承 一目了然 一窍不通 一视同仁 一泻千里 一草一木 一成不变 一帆风顺 一鼓作气 一哄而散 一如既往 一丝不苟 一言难尽 一衣带水 一朝一夕 一针见血 一知半解 一表人才 一波三折 一步登天 一筹莫展 一触即发 一刀两断 一技之长 一蹶不振 一劳永逸 一鸣惊人 一念之差 一贫如洗 一气呵成 一清二白 一扫而空 一息尚存 一相情愿 略胜一筹 两败俱伤 两虎相斗 两面三刀 两全其美 两小无猜 两袖清风 进退两难 三长两短 三顾茅庐 三令五申 三生有幸 三思而行 三头六臂 三心二意 三言两语 半夜三更 入木三分 火冒三丈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四海为家 四分五裂 四面楚歌 四通八达 四平八稳 危机四伏 四海升平

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五花八门 五颜六色 五体投地 五脏六腑 五谷丰登 学富五车 五雷轰顶

六神无主 六亲无靠 六月飞霜 六根清净

七零八落 七拼八凑 七上八下 七手八脚 七嘴八舌 七窍生烟 七情六欲 八面玲珑 八面威风 半斤八两 胡说八道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九死一生 九牛一毛 九霄云外 九牛二虎之力 含笑九泉

十拿九稳 十年寒窗 十全十美 十万火急 十指连心 十冬腊月 神气十足

百无禁忌 百川归海 百读不厌 百发百中 百废俱兴 百感交集 百花齐放 百口难辩 百炼成钢 百年不遇 百年大计 百思不解 百战百胜 百依百顺 百折不挠 百孔千疮 精神百倍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百闻不如一见

千变万化 千差万别 千锤百炼 千方百计 千呼万唤 千军万马 千钧一发 千里迢迢 千门万户 千难万险 千篇一律 千千万万 千秋万代 千山万水 千丝万缕 千头万绪 千辛万苦 千言万语 千真万确 千奇百怪 千姿百态 千虑一得 千虑一失 千载难逢 千难万险 横扫千军 万水千山 万无一失 万众一心 万紫千红 万死一生 万籁俱寂 瞬息万变

二、 动 物 名 称 成 语

【鼠】鼠目寸光 鼠肚鸡肠 鼠窃狗盗 投鼠忌器 抱头鼠窜 獐头鼠目 胆小如鼠

【牛】牛鬼蛇神 牛刀小试 牛鼎烹鸡 汗牛充栋 对牛弹琴 九牛一毛 气壮如牛 牛毛细雨 泥牛入海

【虎】虎视眈眈 虎口余生 虎头虎脑 虎背熊腰 虎头蛇尾 虎落平阳 虎穴龙潭 放虎归山 谈虎色变 如虎添翼 骑虎难下 为虎作伥 与虎谋皮 藏龙卧虎 狐假虎威 羊入虎口 狼吞虎咽 龙行虎步 龙吟虎啸 龙争虎斗 龙盘虎踞 龙腾虎跃 生龙活虎 降龙伏虎 【兔】兔死狐悲 兔死狗烹 狡兔三窟 鸟飞兔走 守株待兔

【龙】龙腾虎跃 龙飞凤舞 龙马精神 龙凤呈祥 画龙点睛 来龙去脉 攀龙附凤 群龙无首 望子成龙 车水马龙 人中之龙 叶公好龙 降龙伏虎 老态龙钟 笔走龙蛇 龙潭虎穴

【蛇】蛇蝎心肠 画蛇添足 惊蛇入草 龙蛇混杂 杯弓蛇影 牛鬼蛇神 打草惊蛇 虚与委蛇 笔走龙蛇 春蚓秋蛇

成语中比较像名字的 第三篇_50个成语,50个历史名人

50个成语,50个历史名人

1、一鼓作气(曹刿)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成语中比较像名字的】

9、卧薪尝胆(勾践)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0、接竿而起(陈胜)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11、三顾茅庐(刘备)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2、孺子可教(张良)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

13、四面楚歌(项羽)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14、老当益壮(马援)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释义: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15、投笔从戎(班超)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释义: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16、嗟来之食(黔敖)

出自《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17、暗渡陈仓(韩信)

出自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释义: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18、暴殄天物(商王)

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释义: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19、怒发冲冠(蔺相如)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释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20、手不释卷(吕蒙)

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释义: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21、韦编三绝(孔子)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释义: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22、墨守成规(墨子)

出自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释义: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23、病入膏肓(蔡桓公)

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释义: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成语中比较像名字的】

24、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安)

出自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释义: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25、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释义: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26、口蜜腹剑(李林甫)

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释义: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

27、风声鹤唳(苻坚)

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释义: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成语中比较像名字的 第四篇_论语中的成语和名句

出自《论语》的成语

1.字斟句酌:斟、酌:反复考虑。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2.众星环极:比喻众物围绕一物或众人拥戴一人。

3.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4.志士仁人: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5.直道而行:比喻办事公正。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7.知命之年: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8.过而能改: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6.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7.造次颠沛:流离失所,生活困顿。

8.允执其中: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9.悦近来远:使近者悦服,远者来归。

10.怨天尤人:怨,怨恨;天,命运;尤,责怪,归罪。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11.欲速则不达: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12.欲速反迟:速,快;迟,慢。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很快达到目的。

13.欲罢不能:欲,想;罢,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14.玉毁椟中:比喻因主管人员失职而造成重大损失。

15.愚不可及: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1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则,就;加,加以。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17.有勇知方:有勇气且知道义。

18.有头有尾:有开头,有结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19.有始有终: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20.有教无类: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21.有过之无不及: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没有赶不上的。

22.用行舍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23.用舍行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24.勇者不惧:惧,害怕。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

25.隐居求志: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26.饮水曲肱: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27.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28.以紫乱朱:比喻将奸佞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君子。

29.以直报怨: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

30.以文会友: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31.以身作则: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32.以德报怨: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33.衣马轻肥:穿着轻暖的皮袍,坐着由肥马驾的车。形容生活的豪华。

34.一隅三反: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35.一以贯之: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36.一言以蔽之:蔽,掩覆,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37.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38.一息尚存:息,呼吸,气息;尚,还。还有一口气。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39.一日三省: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40.一仍旧贯:一,都,全;仍,因袭,依照;贯,习惯的办法。执照老规矩办事,没有丝毫改变。

41.仰之弥高: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42.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43.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44.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45.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46.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47.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48.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49.血气方刚: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50.学而不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51.秀而不实: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开花不结果。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

52.朽木粪土: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

53.朽木粪墙:朽坏的木头,污秽的土墙。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

54.朽木不雕: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无法成材。

55.行不由径: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56.兴灭继绝: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

57.兴观群怨: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

58.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够。

59.小德出入: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60.小大由之:指用途可大可小。

61.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62.贤贤易色: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63.先难后获:难,艰难,劳苦;获,收获。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比喻不坐享其成。

64.下愚不移:移,改变。下等的愚人,决不可能有所改变。旧时儒家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也指不求上进,不想学好。

65.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66.五谷不分: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67.无所用心: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成语中比较像名字的】

68.无所措手足:手脚没有地方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69.无所不至: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70.无可无不可: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

71.无可非议:非议,责备,批评。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72.无动于中: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73.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74.闻一知二: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75.文质彬彬: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76.文武之道: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77.温良恭俭让: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78.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79.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80.望而生畏:畏吗,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81.通力合作:通力,一起出力。不分彼此,一齐出力。

82.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83.天理昭昭:昭昭,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84.岁寒知松柏: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85.岁寒松柏:比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

86.岁不我与:年岁是不等人的。表示应该及时奋起,有所作为。

87.松柏后凋: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

88.驷不及舌:一句话说出口,驷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89.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形容旧时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90.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9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

92.死而后已: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93.司马牛之叹: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94.顺理成章:顺,依顺;理,条理;章:章法。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95.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96.手足无措: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97.逝者如斯: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98.适可而止:适可,恰好可以。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

99.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哪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100.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101.诗礼之训: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102.生荣死哀: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103.升堂入室: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104.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105.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106.杀身成仁: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

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107.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108.色仁行违:表面上主张仁德,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

109.色厉内荏: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110.三思而行: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111.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112.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113.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114.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11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11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117.群起而攻之: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118.犬马之养:供养父母的谦辞。【成语中比较像名字的】

119.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120.千方百计: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121.杞宋无征: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

122.片言折狱: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

123.披发左衽: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124.匏瓜空悬:孔子比喻自己无法像匏瓜那样系悬着而不让人食用,应该出仕为官,有所作为。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却不为世所用。

125.涅而不缁: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126.念念不忘: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127.年富力强: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128.能近取譬: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129.讷言敏行: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130.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131.鸣鼓而攻: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132.名正言顺: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133.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134.敏于事,慎于言: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135.苗而不秀: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136.门墙桃李: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137.陋巷箪瓢:陋,简陋,窄小;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住在陋巷里,用箪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极为穷苦。

138.六尺之孤:指没有成年的孤儿。

139临危致命:在遇到危难时肯豁出性命。

140.临危授命: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141.临事而惧:临,遭遇,碰到;惧,或惧。遇事谨慎戒惧。

142.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143.立人达人:立,建树,成就;达,发达,显贵。旧指帮助人建立功业,提高地拉。 144.理屈词穷: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145.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146.乐以忘忧: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147.乐而不淫:快乐而不放荡。

148.老而不死是为贼: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

149.来者可追: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但是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赶上。

150.空空如也: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151.克己复礼: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152.侃侃而言: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153.侃侃谔谔: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谔谔,说话正直。说话正直,理直气壮。 154.开柙出虎: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155.举直措枉: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156.举一反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157.举枉措直: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措,罢黜;直,正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158.鞠躬屏气: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

159.居下讪上:指属员背地里讥笑上级。

160.敬而远之: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161.精益求精: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加好

162.浸润之谮: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

163.近悦远来: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

164.尽美尽善:尽,极。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无缺。同“尽善尽美”。 165.节用爱民: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166.降志辱身: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指与世俗同流合污。

167.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168.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169.见危授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170.见利思义: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171.简在帝心:指能被皇帝所知者。

172.既往不咎: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173.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174.季孟之间: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175.计过自讼: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17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177.祸起萧墙: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178.惠而不费: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成语中比较像名字的 第五篇_出自《孟子》的名言名、成语

出自《孟子》的成语、名言

出自《孟子》的成语

1、安富尊荣:谓身安国富,而保其尊荣。

2、抱关击柝:谓守门者及警夜者。皆位卑禄薄之吏。

3、杯水车薪:谓一杯水,救一车燃烧的柴,喻无济于事。

4、彼一时此一时:今言时间空间之不同。

5、不愧不怍:谓人光明磊落,心无愧疚。怍,惭愧。

6、不为已甚:谓不做过分的事。为,做。已甚,过分。

8、不屑教诲:谓不愿意去教导。

10、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语出《孟子·离娄》:“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11、曾经沧海:谓曾经见过大海的人,别的水便难于吸引他。唐·元稹《离思五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后以此喻见识广博、经验丰富的人很难看得上一般的人或事物。

12、成仁取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仁,仁爱。义,正义。《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宋史·文天祥传》:“天祥临刑殊从容„„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13、赤子之心:指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纯洁善良的心。语出《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4、出尔反尔: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宋·范仲淹《窦谏议录》:“阴阳之理,大抵不异,为善为恶,出尔反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现指言论和行动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15、春风化雨:后喻良好的教育。多用来称颂师长对学生及晚辈潜移默化的教育。

16、寸木岑楼:指差别很大。

17、大而化之:语出《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原指光大道德并能融会贯通。后用来形容做事不细致,不谨慎。

18、大旱之望云霓:云霓,天将降雨的征兆。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指大旱之时盼望下雨。比喻盼望殷切。

19、箪食壶浆(dān sì hú jiāng):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20、箪豆见色:谓计较小利。语出《孟子·尽心下》:“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於色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65534/

推荐访问:来源成语中的名字 成语中取女生的名字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