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强化制度执行情况

强化制度执行情况

时间:2018-07-25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美文】

强化制度执行情况 第一篇_企业如何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制度执行力

企业如何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制度执行力

上海海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冯思佳

企业制度是企业运作过程中赖以遵循的行为准则,制度建设关系到企业的基础管理能力。科学合理的制度能够促使企业不仅能使企业处于协调、稳定、和谐的状态,还能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加强企业制度建设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课题,现在的企业虽然明白制度建设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但在制度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着需要克服的难题。制度建设工作之所以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问题可以归纳到两个层面,一是制度制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制订中存在的问题

1、制度的可操作性差。一是对制度的执行没有规定相应的保障条款。比如在公司管理条例中列明禁止事项,但是对于出现禁止行为后如何处理却没有明确的规定。二是制度表述不够明确。比如“表现优秀者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违反规定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罚,造成损失的要追究相关责任”等条文,没有明确具体是怎样的奖励或者处罚,在执行过程中往往难以落实。三是对制度的执行者缺乏必要的约束。比如规定对在施工场所不配戴安全帽者,发现一次罚款5元。如果管理者发现员工不戴安全帽却不进行处罚,就会导致这条规定形同虚设。然而规定并没有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约束,就会很大程度地削弱制度的实际操作性。

2、制度的制订者过于单一。企业制度的制订者往往是企业的管理者,企业的管理者在制订制度时容易过于强调机构的利益,希望员工规范言行,服从指挥,按照管理者的意志行事,很少考虑被管理者的立场和个体利益,这样的制度很难被大多数员工认同和接受。

3、制度更新速度过慢。制度建设的速度落后于企业发展的速度,许多制度存在的条件已经不存在,但制度却依然照旧,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企业制度需要配合企业的发展不断修订,只有符合企业当前实际情况的制度才能切实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如果企业制度长期没有得到更新,很多制度早已不实行了却依然存在,这些过期的制度会影响到企业制度整体的权威,从而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起到产生负面作用。因此,制度的制订工作绝不是一劳永逸的,还需要进行定期修订,才能始发挥长期作用。

二、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制度本身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制度的实施行为是主观能动的,制度难以执行除了客观的因素外,也有其人为的主观原因。

1、制度执行缺乏严肃性。制度中的惩罚性条款往往很难得到落实,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制度执行者缺乏公心和责任感,或碍于情面,或存有心偏袒,对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执行制度不能持之以恒,热一阵,冷一阵,时间一长便对违规行为熟视无睹;三是制度的学习宣传不到位,甚至连执行者自己都很难把制度的详细规定说清楚,更何况是一般员工,早已将其抛之脑后。

2、制度执行缺乏权威性。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弹性过大、灵活性太多、原则性不够”的现象,对出现的问题自作主张、先斩后奏、明知故犯等行为。有观点认为制度遭到破坏,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缘于领导者自己首先破坏制度。这一观点固然有失偏颇,但也不无道理。作为普通的员工或者管理者,他们迫于压力一般不敢违反制度,而只有领导者有权超越、甚至改变制度,因为领导即使违反企业的内部制度往往并不会因此受到处罚。若要维护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权威性,需要领导者严于律人,起到表率作用。

3、制度执行缺乏监督考核。有的企业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公司制度完成发布,通知各部门组织学习,就认为大功告成。事实上,制度的落实过程如果缺少监督,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制度的执行情况需要有专业部门去考核,做到责任明确。而且监督考核机制需要切实可行,否则会适得其反。

三、如何提升制度执行力

1、制度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是协调人与人关系的最有效手段,也是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所以企业制度不在于多,在于科学、规范,在于能够被更好地遵守执行。衡量的标准有四点:一是制订制度是否有明确标准;二是制度是否具有实用性;三是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四是与上级要求是否合拍。举个例子说明:假设三个人要分一块金币,如果由第一个人切金币并且又先挑金币,尽管你对切金币的人进行反复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很难保证他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如果我们从制度上这样规定,可以由你第一个切分金币,但是必须让其他两个人先挑。制度稍作调整,结果会怎样?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尽量做到平均,因为一旦分得不均,吃亏的是他自己。检讨一下我们的工作方法,往往就像第一种分币法,热衷于把精力过多地放在空洞的说教和作指示上,对制度本身的缺陷却关注甚少,而这恰恰是制度难以真正落实的重要原因。

2、制度的制订程序要规范。既然是制度就必须规范,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凌驾或超越国家法律法规。但如何保证实现上述目标?这就要规范制度的制订程序,企业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是直接面对广大企业员工,这些制度都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和经济效益,制度的发布更应规范、透明。应遵循以下程序:(1)企业基层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共同制订制度初稿;(2)基层管理部门初审并修改;(3)专业管理部门审核并签署修

改意见;(4)根据两级管理部门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初稿;(5)基层管理人员将修改后的制度报专业管理部门审批;(6)企业高级管理层审查,签署审批意见后的制度发布执行。只有按照规范的程序所制订规范的制度,才能规范各项管理工作,才能保护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才能避免以上各种问题的出现和发生。

3、制度的内容要量化。管理是一门通过别人完成任务的艺术。管理者水平的高低,不在于能否让高素质的员工把事情办好,更重要的是让素质一般的员工把工作做好,让每一位员工在执行同一项命令时,能够按照管理者的意识,把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好。这里所说的 “保质、保量、按时”就是一个量化管理的概念。我们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制度的内容就要量化,要让企业员工知道去做什么,到哪做,什么时间做,怎么做或做到什么程度。这些内容都要在制度里明确量化,这样才能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知道工作怎么干,工作标准是什么。这样才能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有的员工认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订的太多,不利于员工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企业十分赞赏有个性、有创造性特点的员工,企业的发展也需要许许多多有个性、有创造性特点的职工,企业才能健康地发展。但任何个性和创造性都必须有利于企业整体的利益,否则其个性越强,创造力越强,对企业利益的损害就越大。所以对于企业的所有员工,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制度来约束每一个人,只要你是企业的员工,你就必须接受,而且必须按现有制度来执行、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也就是说,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制度不管的人。制度的执行标准都一样,这也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一个保障。有了好的制度还要有规范的执行者,人的因素不可忽略,毕竟制度的执行、考核还是要由执行制度的人来完成,所以制度的执行者要一碗水端平,保证制度执行公平公正,才能真正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4、制度的考核要严格。有两个著名的管理学定律——酒与污水定律和木桶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污水和短木板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惊人的破坏力。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间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如何提高一个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不是光有完善的制度就行了,还要有严格的考核,管理制度一经公布,就对企业组织内部任何人都具有约束力,人人都要严格遵守执行,领导也不例外。只有领导以身作则,一旦有违反行为,同样接

受处罚,坚决不搞特殊化,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制度建设才能真正得以贯彻实施与有效,企业的管理才能真正的提高。

5、制度的修改要及时。企业的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否则“污水和短木板”就会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妨碍企业的发展。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及生产环境的变化不断地修订、完善各项制度。制度的修订要注意及时和定期。当设备更新改造了、当工艺流程发生变化了、当运行参数重新调整了,那么制度就要及时修订,操作规程就要及时修改,应急预案就要及时变动,巡回检查路线图就要及时重新制作,这就是制度的及时修订。总结一个阶段的工作时,就要对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和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是执行力不够的要加强考核力度,是制度有缺陷、不完善的,要组织有关人员修订完善制度,这就是制度的定期修订。

科学、统一、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力与决策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克服企业制度在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的难题,提高制度执行力,才能培养融洽、有序的工作环境,促使企业的健康发展与不断壮大。

强化制度执行情况 第二篇_内部管理制度和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内部管理制度和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1、内部控制管理

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我部门不断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进行不断的梳理和完善,对内控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强制约,不断完善新业务的操作规程和流程,同时加强考核,以考核促提高,以提高促发展。从制度、会计、审计、安全等多方面,形成相互融通相互制约机制。我部门专门成立业务检查小组,定期、不定期对人员进行考核、检查,并结合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全面提高制度执行力。

2、财务会计管理

对财务会计方面,实行领导负责制,对我单位进行管理和检查,实行报告制。①加强学习和内部管理。对上级部门下发的各类文件和规章制度及时组织内部人员进行学习,并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办理各项业务,确保结算和核算质量;②加强核算,提高经营效益。③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合理使用资金。严格按上级部门规定列支各项费用,坚持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

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方式与程序

一、 决策原则

(一)坚持依法决策。重大决策必须以宪法、法律和法规为依据,事先进行法律分析或法律审查,防止和纠正违反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行政决策。

(二)坚持科学决策。重大决策,必须以基础性、战略性研究

或发展规划为依据,对一些专业性强、情况复杂、影响深远的问题,要组织有关专门机构进行论证,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相对完善的方案,或多个比较方案。

(三)坚持民主决策。重大决策,应充分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要广泛听取其他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三、 决策程序

对重大事项的决策,一般分为决策准备、决策提交、决策反馈三个阶段。

(一)决策准备阶段。包括提出建议、调查研究、拟订方案、论证评估及征求意见等工作。

(二)决策提交阶段。包括确定提交、准备材料、通知落实、审议决策、形成纪要等。

(三)决策反馈阶段。在作出决策后,负责决策实施的部门或实施单位要定期向上级领导报告决策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反映决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便进行追踪决策。

强化制度执行情况 第三篇_xx单位作风建设方面重点制度落实情况汇报

xxx作风建设方面重点制度落实情况汇报

(2015年x月x日)

根据《XXX关于开展作风建设方面重点制度落实情况督促检查活动工作方案》和《第二纪委关于开展作风建设方面重点制度落实情况督促检查活动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XXX高度重视,逐项对照省委十项作风方面的制度进行了自查,现将XXX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及领导班子履行“一岗双责”的情况

1、健全责任体系。XXX领导班子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在工作的首要位置,把预防腐败工作纳入XXX工作总体安排。一是明确领导责任。XXX党组抓早动快,迅速行动,组建了XXX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XXX党组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考核、督察等工作,在组织领导上保证反腐倡廉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逐级负责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同时,落实“一岗双责”,规定班子成员既要抓好分管的业务工作,又要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情况。二是实行目标管理。制定了《XXXXXX委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实施意见》、《XXXXXX委关于贯彻落实<市委惩防体系建设2013—2017年实施意见市直单位任务分解方案>的实施意见》,并将任务和责任分解到班子成员,机关各部室工作目标量质化考核内容,与XXX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通报。三是层层传导压力。XXX党组书记分别与党组成员,党组成员分别与分管部室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XXX党组先后8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制度执行情况】

工作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2、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一方面XXX党组根据《中共XXX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工作办公室关于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工作的通知》(XXX办文[2015]1号)文件精神,XXX党组严格执行每月向市委报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及领导干部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目前已报送5期落实主体责任报告,严格履行党组书记签背书制度。另一方面进一步厘清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之间的关系,XXX在抓好党组的主体责任的同时与市委主体办、第二纪工委紧密联系,紧密配合,及时报送了《XXX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共同推进了XXX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腐败的工作。

3、强化思想教育。XXX党组始终把加强廉政知识学习放在首位,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在学习制度上,坚持和完善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每周例会学习制度,做到“四有”:即有计划、有记录、有考核、有学习心得。在学习安排上,突出抓好党组中心组、中层干部、全体党员干部三个学习层面。在学习内容上,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从政若干准则》”等作为学习教育的重点,认真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观看了《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集)》等警示教育片等,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提高了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打下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二、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执行“三重一大”的情况

1、开展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活动。一是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以及党的领导同志关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论述等,二是集中研讨撰写心得体会12篇,三是党组书记为全体机关党员干部上了一堂以“严明政治纪律和严守政治规矩”的党课。通过“两严”教育系类学习活动,使全体机关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重要性的认识。守纪律、讲规矩、勇担当、善作为已形成全机关的共识。

2、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XXX党组坚定不移的贯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这一党内议事决策的基本制度。涉及重大事项决策、组织人事任免、奖励、大笔财政收支等重大问题提交党组班子集体讨论。在选人用人方面,严格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定了《XXXXXX委机关选人用人干部任免工作制度》,规范了干部任免工作流程。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相关规定和流程,选拔对象均履行动议、考察、党组会讨论决定,大会民主推荐、公示、任前谈话等程序,在编制职数限额内选拔配备。

3、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XXX重新修订《XXX机关制度汇编》,将“三重一大”制度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落实,探索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制度化、程序化长效机制,确保“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等制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一方面坚持领导带头抓。为贯彻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XXX书记办会议根据新修订的制度,带头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等制度。XXX“一把手”不直接分管干部人事、财政(务),推荐干部任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自觉执行任职回避

和交流轮岗制度,依照规定如实报告个人有个事项,自觉接受廉政测评、经济责任审计、述廉评议、谈话谈心等制度规定安排。另一方面强化监督工作,增强“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执行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市委、市纪委规定,书记办或部室负责人在换届任免或首次任职时进行廉政承诺的制度,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XXX对各机关干部实行廉政测评、述廉评议、任职回避和交流轮岗、谈话谈心等制度,强化监督管理,促使依法行政。

三、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强化权力监督、党政一把手“四个不直接分管”的情况

1、切实落实惩防体系建设。 XXX坚持把惩防体系建设纳入团的整体工作通盘考虑,与整体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结合市纪委工作部署和市中心工作,制定了《XXXXXX委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和《XXX黄市委机关廉政建设和源头治理腐败工作实施方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加强监督检查,加强指导协调,精心组织,强化措施,推动工作。坚持领导班子的考核考廉,把廉政建设作为工作实绩评定和干部奖惩的重要内容,严格责任考核,强化责任追究,促使党组领导班子和干部切实抓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项工作。

2、强化权利监督体系。XXX党组对主要领导、分管人事财务工作的领导、各部室机关干部等廉政责任风险点,进一步严格要求、重点监管。严格执行经费支出报销审批程序,落实“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的规定。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坚持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和“注重生态、执行力强”的要求,选准用好干部。对机关不正之风、违纪违法行为严格进行责任追究,

对于情节较轻的,对当事人和分管领导进行批评教育,或责令作出检查;对于情节较重的,给予当事人和分管领导相应的组织处理或党纪处分。

四、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六点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情况

1、进一步促进作风改变。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意见”、市委“六点要求”,XXX党组研究制定了《XXXXXX委制度汇编》。坚持民主集中制,涉及重大事项决策、大笔财政收支等重大问题提交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严格机关内部管理制度,由办公室监督实施。如:办公物品的购置统一由办公室采购;执行公车定点加油,办公用车统一调配使用;在重大节假日值班管理上,坚持领导干部带班制和实名签到制,严格履行请、销假手续,并与奖惩挂钩;来人接待落实上级关于厉行节约的有关要求,先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党组书记审核,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接待标准;规范财务制度,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控制一般性开支。落实“三短一简”,制定了《XXXXXX委机关公文处理规范》,近年来XXX印制文件减少12%,发文精简率为11%。【强化制度执行情况】

2、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一是结合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XXX党组以作风建设为主题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XXX班子深入查找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共16条;党组成员逐一查摆各自在“四风”方面的具体表现和典型事例,共31条;党组成员之间开展了真诚、中肯、严肃的相互批评,共12条。在机关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10名在职党员逐一进行自评互评。通过开展一系列组织活动及整改措施,XXX领导班子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履行“一岗双责”的职责更加明确,XXX党组对机关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更加严明,机关干部职

强化制度执行情况 第四篇_如何加强制度的执行力

如何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黄苇町

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指出了制度建设的关键和要害环节。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一指示精神,使反腐倡廉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要把制度建设着力点放在提高执行力上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提出要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并进行了大量制度创新,仅中央纪委、监察部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就达300多项, 纪律条规之多,出台之密集,是国际共运史上前所未有的。对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形势,还未根本改变。影响因素固然很多,但制度执行力不足,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党的制度,是党组织在组成和运作过程中所依据的原则、体制、规则、程序的总和。是规范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统一步调、统一行动,形成党的战斗力的保证。因此,制度的执行力直接关系事业成败。北京市奥组委高级顾问魏纪中曾说,北京能够办成廉洁奥运,“没有什么创新办法,不过是严格执行了规定而已。”而在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程度不同地存在胡锦涛同志所说的“重制定、轻执行”现象。有的订立制度只为应付检查,上报下发,就束之高阁;有的对重要的制度也随意突破和变通,使之形同虚设;还有的对制度采取实用主义态度,符合自己利益的就执行,不符合自身利益的就不执行。在这些情况下,制度的执行力都会大打折扣。因此,只有把制度建设提升到作风建设和加强党性修养的高度来认识,才能提高制度执行力。

要提高执行力,还要提高对制度本身的认识。不少同志认为,制度建设就是建制度。只要作出规定和要求,再组合一下形成条例,一经讨论通过和公布,就算大功告成。其实建制度仅是制度建设的一部分,甚至只能算完成了一小部分。制度订立后,人们不执行怎么办?制度执行过程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行不通怎么办?因此,完整意义的制度建设,从纵向上讲,是要建立一个包括制度的制定、执行、反馈、修订完善这样一个全过程在内的完备的制度体系。从横向上讲,是要建立一个保证制度贯彻实施的多层次的、相互配套、联动的制度网络。例如,最近颁布的《廉政准则》,作为廉政建设的核心制度,是党中央在试行13年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全党反腐倡廉面临的突出问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正式颁布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已完成了一个制度建设周期,但并没有终结制度建设。《准则》规定了“8个禁止”、“52个不准”,违反这些“禁止”和“不准”要承担什么后果?有什么具体的惩戒措施和标准?如何强化对制度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如何保证违纪者能够及时被发现,并受到惩处?对此,中央纪委会有后续措施,各地区、部门、单位也要从自身特点出发,制定符合实际、易于操作、有效管用的具体规定,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才能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二、执行力也是检验和加强制度建设的抓手

总书记要求把提高执行力作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抓手。因为订立制度的意义全在于执行,因此,执行力如何也是检验一项制度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尺。要提高执行力,就要在制度建设上努力达到以下要求:

第一,制度有民主性。现在有些单位的制度建设表面上很热闹,“七不准、八不许”都上了墙,但多是管下级干部和群众的,在关键的权力上,给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人留了可以暗箱操作的口子,不是行内人还很难看得出来。而这些制度的“宽松带”或“真空带”,就成为违法乱纪活动的重要空间。因此,在制度制定上,一要充分发扬民主,只有民主制定的制度,才能够被群众认可和自觉遵守,违反制度的行为也会有群众自觉监督。

第二、制度有严密性。制度只有能够反映反腐败斗争客观规律的要求,才能发挥实效,这是制度执行力的基础。一项制度是否科学,不能只看初衷,而必须建立在制度所有环节设置的科学上。例如政府采购制度的出台,是为了从源头堵塞采购领域的权钱交易活动,并为公共部门提供质优价廉的物品和服务。但

最近频频爆出的质优价廉产品在竞标中败给质次价高产品、采购权的集中反而被腐败分子所利用的现象,就说明,在政府采购的投标、评标、定标等环节,仍然存在破坏制度、黑箱操作的可能。而哪怕只有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可能使整个制度功亏一篑。因此,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一要在制度体系的设计上,不忽视细节,力求严密。二要将制度的弹性降至最低,将人为操作的空间压至最小。反之,如果制度内容空洞、要求笼统、在很多地方都有空子可钻,势必降低制度的执行力

第三,制度有操作性。操作性直接决定执行力,就是像毛泽东同志说过的,不仅要有“过河”的任务要求,还要解决“桥”的问题。去年以来我们在整治“小金库”上取得重大战果,除了组织领导方面的高度重视外,也与我们采取的两大措施有关。一个是对举报小金库者可以给最高达10万元的奖金,并为举报者保密,二是对使用小金库吃喝情节严重的将被开除党籍。这是狠刹小金库歪风的最有杀伤力的措施,是解决“过河”问题的“桥”。

第四,制度有惩戒性。制度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 就是使执行制度的人不吃亏,不执行制度的人讨不到便宜。个人如果不愿执行某项制度,另一种项制度就会处置或惩罚他。无视制度, 就无法在组织和社会里生存。这是一个完善的、有执行力的制度的基本条件。所以总书记提出,要建立健全腐败案件及时揭露、发现、查处机制及其配套制度。有的同志曾简单地认为,惩治腐败是治标,预防腐败才是治本,这是误解。群众评价我们党的反腐败工作,首先看我们对腐败分子是否“动真格”。 如果把违法乱纪行为轻描淡写地作为警示处理,比违法行为没有发现还糟糕。有人说:廉政制度 “没有效果,就有后果”,不惩治腐败的后果就是鼓励腐败。某些腐败分子所以有恃无恐,就是建筑在对违纪行为的惩戒可能“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有雷声无雨点”的侥幸心理之上的。因此,只有及时发现和揭露腐败,坚决查处和惩治违纪行为,才能取信于民,才能极大地提高腐败犯罪的成本和风险,教育、监督、预防工作才能发挥作用。

第五,制度有稳定性。制度建设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但也不能变动太频。出台一项制度要经过反复论证,谋定而后动。一旦形成,就不能朝令夕改。如果廉政法规还在宣传贯彻过程中,执法尺度就不断发生变化,就会使人无所适从,制度法规的权威性也势必受到动摇。而且,制度的不稳定,也会使违纪者认为廉政建设只是“一阵风”,存在能够“滑过去”侥幸心理,制度的执行力必然大打折扣。

第六,制度有公正性。制度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基础,也是影响制度执行力的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如果干部群众感到,制度本身就存在“网开一面”,盯紧一部分人、却偏袒另一部分人的现象,不能坚持同罪同罚,违反制度者的道德负罪感就会减轻,制度的权威性也必然下降。如果一些人非法暴富,挥金如土、骄奢淫逸而不受追究,那么对一般职工“灰色收入”的整治就很难奏效;如果高层领导能够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要求下级干部严格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也会显得有些苍白。显然,如果大的制度环境不能从根本改善,针对某些具体问题的制度设计就很难奏效。可喜的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在发展党内民主、健全法制、理顺社会分配制度等这些方面的改革步伐已经明显加快。

领导干部要带头严格执行制度

当然,从根本上说,反腐倡廉制度主要是用来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只有领导干部自己首先敬畏制度,才能强化制度的执行力。有些领导干部,认为规章是管下级干部的,并不包括自己。甚至本人就是规章的主要制定者,同时又不断由自己创造“例外”、破坏规章。在客观上也存在领导干部可以破坏规章的“事实制度”:本来法律法规应该至高无上,但是在很多实际工作中经常是倒过来的。领导的批示、意见、指令要高于法律法规,“照长办事”压过了“照章办事”,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也受到破坏。有些领导干部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原则上应该如何如何”,其背后必定是特殊情况可以如何如何。我们不否认任何事情都可能有例外,但如果“原则上应该” 每每变成突破原则的前置词,制度的刚性就受到很大损害。领导干部对制度的敬畏,特别要体现在表里如一上,不能对人对己“双重标准”,台上台下“两面人生”。这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政治品质和作风,也直接关系群众对制度的信任。

领导干部带头严格执行制度,首先要表现在自觉接受监督上。对“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态度,就是一个最实际的检验。这项制度已经实施多年,近些年来也没少讲。但若讲执行效果,说严重一点,大概是执行情况最糟的制度之一。有人对组织掌握的就报告,认为别人还不知道的就不报告;有人是看别人报告就报告,别人不报告自己也不报;还有的干脆置若罔闻。而对于领导干部是否如实报告重大事项,目前还缺乏必要的核查和保证措施,使这项规定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威慑性”措施,在有的地方甚至连威慑力也没有。现在,党政领导干部的收入、子女从业、住房、财产申报等制度已经进入分步实施的阶段,对于【强化制度执行情况】

提高反腐倡廉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将会产生重大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领导干部做好了,才能上行下效, 形成人人坚守《准则》的良好氛围。

还有就是有的领导干部碍于人情对违纪者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对制度危害更甚。有人说,制定了制度而不执行,比没有制度还糟糕。一项制度失信,还会殃及其他制度甚至所有制度的权威,最终破坏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胡锦涛同志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要着力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切实做到行动先于一般干部,标准高于一般干部,要求严于一般干部。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遵守制度,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同一切违反制度的现象作斗争。

依靠制度建设打开反腐倡廉新局面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上的讲话

黄苇町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上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论述,是讲话的最大亮点,对纪检监察工作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这些年来,我们党在反腐败问题上决心很大、工作力度很大。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围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仍然形成相当的反差。腐败活动在一些关键领域渗透很深,并向社会领域扩散,腐败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也有所上升。特别是高中级干部窝案、串案频发,犯罪金额巨大,一些人还集政治蜕变、经济腐败、生活腐化于一身,一旦揭露,往往震动一方。而被查处的腐败份子,许多都不是到今天的职位才出问题,而可以上溯到他担任低一级甚至低两级职务时,十几年来一直是边腐边升、累积而成为巨贪的。反腐倡廉的实践告诉我们,反复发生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普遍发生的问题要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仍然存在的大量违纪违法案件和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情况表明,我们的反腐倡廉制度还不健全,还存在不少体制缺陷和制度漏洞,包括一些经济犯罪新领域和关键环节还存在制度缺失;一些制度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和配套性;一些。显然,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反腐倡廉工作要打开新局面,再上新台阶,就要围绕这些制度缺失和失灵现象,追根寻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新一轮制度创新。总书记要求全党充分认识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并提出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的新标准、新目标,标志着我们党对反腐倡廉认识上达到新境界,方法上进入新阶段。

一、牢牢把握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

加强制度建设,首先要牢牢把握总书记提出的基本要求。这就是“要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加强整体规划,抓紧重点突破,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

反腐败的实质就是严格限制行使公共权力的官员,防止其公权私用,伤害公共利益。反腐倡廉制度的第一要求,就是要使官员难于以权谋私,第二他们一旦出轨,很快就可以被发现,受到应有惩治。因此,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也要牢牢抓住制约和监督权力这个核心。我们推进决策、执行、监督三权相互

制约监督的改革也好,探索纪检监察系统垂直领导也好,都是为了更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权力。脱离这个核心“为创新而创新”,就可能成为形式大于内容的“花拳绣腿”。

“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这四条标准,是胡锦涛同志谈惩防体系建设是第一次提出,每一条都有很强的针对性。

内容科学是前提。首先要紧紧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来进行,在群众最不满、最关切、最盼望的地方来推进。订立制度不能闭门造车,或机械地照套国外经验,而要和反腐败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做法上升为制度,把那些通过案例剖析得出的规律性认识运用于制度建设。总之,每一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都要来自对经验的不断总结,来自对规律的准确把握。才能不断调整、变革和完善,使制度保持内在的活力。

程序严密是保证。我们订立的有些制度为什么执行起来经常事与愿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严密的程序保证。例如选拔干部要坚持民主程序,但民主测评应在什么范围进行,应征求哪些人意见?往往缺乏科学严密的程序要求。相当普遍的做法,是考察组只在班子成员和下一级部门负责人这个很小范围内听听意见,就算走完“民主程序”了,但收集的反映缺乏代表性,显然不符选拔制度的初衷。还有,对政府管理部门领导干部的民主测评,如果和企业、院校一样仅限本单位职工范围,却不包括管理和服务对象这个更重要的群体,勤政廉洁的干部也会不敌老好人或靠小团体福利笼络人心的人。总之,程序性制度是否严密科学,直接关系实体性制度能否贯彻落实。

配套完备是关键。所以说是关键,因为制度不配套一直是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软肋,是提升制度质量的瓶颈。它不仅表现在有些反腐败制度互不衔接,甚至相互抵触、不能形成制度合力上,更体现在一些重大的经济社会改革措施出台,预防腐败的配套制度没有同时跟进上。我国当前腐败现象的主要特征,仍然是“转型期腐败”。它的产生有三个条件:一是由于我们是按照“先改革、后规范”的道路探索前进,改革发展的不同步、不配套,难免产生大量的管理和制度漏洞。二是人们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急剧变化导致一些人心态失衡、行为失范。三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导致权力还过多地介入市场。当腐败机会、腐败动机、公共权力这三种产生腐败的要素同时存在,而制约腐败的因素还没有完全到位时,腐败多发高发就在所难免。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最早被处决的腐败分子王仲、叶妈坎,是倒在对外开放第一波的走私狂潮上;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查处的腐败分子,很多都与国企改制有关;而世纪之交党政领导干部大规模新老交替时期,在有些地区又出现买官卖官等组织腐败活动暴增的现象。每个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突出问题,往往与当时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有关。特别当某些改革“单兵突进”、配套改革滞后时,就可能引发大面积腐败。当然,用历史眼光看,问题的暴露和我们对问题的认识都有一个过程。但一项改革出台,可能产生哪些以权谋私机会,出现哪些失范行为,并非都不可预见。例如国企改制中的“管理层收购”,如果监督制约不到位,听任企业负责人“自卖自买”,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反倒是咄咄怪事。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这种现象已大有改观。奥运工程建设、抗震救灾重建项目和四万亿经济刺激方案的落实,都做到了反腐败预案和改革方案同时制定,监督监察工作和项目实施同步跟进,在改革发展和廉政建设上都打了漂亮仗,获得了人们好评。

由此,也有利于纠正一些纪检监察干部的两种模糊认识:一种是认为制定改革方案、实施发展战略是经济和行政管理部门的事,纪检监察部门当好“监督保证”角色就行了。实际上,任何重大改革方案,要做到尽可能完善,必须是一个通盘谋划,未雨绸缪、包括了预防腐败措施的方案。纪检监察干部作为这个领域“专家”,成为改革方案的重要参与者、把关者,首先把腐败诱因消除在改革方案制定环节,不是越俎代庖,而是责无旁贷。另一种糊涂认识,是把建设反腐倡廉 “长效机制” 的建设,理解为纪检监察部门依靠自身力量就可以完成的事。当前,腐败分子的作案手段日趋复杂化、隐蔽化、智能化,一些新的领域的腐败活动我们还不熟悉,很多“门道”非内部人还很难发现。纪检监察干部既要努力学习掌握驻在部门的专业知识,也要充分调动改革开放第一线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智慧,群策群力,在生动的实践中充实、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胡锦涛同志所要求的:“使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相适应、重大举措相配套。”,才能完成好纪检监察干部服务改革开放大局的使命。

有效管用是检验。一个“有效管用“的制度,就是像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能够解决针对性问题、可操作性问题、系统性问题和配套性问题的制度。与之相反的是内容空洞、要求笼统、难于操作、有空子可钻

的制度。因此,制度的内容是否科学、程序是否严密、配套是否完备,最终要落实到“有效管用”上。总书记讲的这四个字非常直白,也是为我们确立一个明确的制度建设标准。

二、抓好制度建设的四个方面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把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分为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监督制度建设、预防制度建设、惩治制度建设,并提出了每项制度应如何建立,包括什么内容。这是对“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六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具体化、制度化。

关于教育制度建设,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教工作,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因此,反腐倡廉教育,既要造声势、聚人气,也要不断向精细化发展。对于大批新进的年轻领导干部,既要进行警示教育,也要加强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人生价值教育,调动干部的高层次需求来抑制低层次需求的诱惑;对于勤俭朴素教育,既要讲继承优良传统,也要做为有利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倡导,让受众感到对社会有益,也对自己有益,更容易入脑入心。反之,如果把廉洁模范拔高到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就失去榜样意义。还有,不仅教育要靠制度保证,教育导向也要靠制度创新来保证。例如公车改革的意义,不在于节省了多少财政开支,而在于是拉近领导和群众距离、弱化“官本位”观念的重要一步。随着党政干部收入的增加,要进一步推进职务消费货币化、市场化,缩小待遇性分配范围。要加大对公共权力行使的监督、问责力度,使从政者的风险收益与其他职业平衡,并把公务员退出机制建立在能够与其他行业、职业形成正常人员流动上。事实上,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尺,就是能为每个人的自我发展和价值实现提供更多渠道,就是“官本位”意识的淡化。

关于监督制度建设,总书记提出要认真执行和不断完善各项监督制度,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合力。在这里,纪检监察机构的专业监督固然很重要,但自身力量毕竟有限,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依靠各利害关系方来监督权力,是更有效的监督,因此,从制度上杜绝暗箱操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监督制度建设的根本思路。近些年来各地的很多成功做法,都是遵循这一民主和公开原则取得的。因此,纪检监察机关不仅要亲历亲为,履行监督职责,更重要的,是要当好民主监督制度建设的牵头人。

关于预防制度建设,总书记提出,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预防腐败信息系统,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这里最突出的是提出要形成有效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预防腐败的制度建设也要抓根本,如果大的制度环境、政治生态没有很本性改善,针对某些具体问题的制度设计很难奏效。例如,行政权力如果仍然过多地干涉社会资源分配,靠“几不准”很难堵死无孔不入的权钱交易渠道;干部升迁如果仍然完全取决于主要领导,买官卖官现象就难以绝迹。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突出强调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这三大改革,就是抓住了预防腐败制度建设的根本。

【强化制度执行情况】

关于惩治制度建设,总书记提出,要建立健全腐败案件及时揭露、发现、查处机制,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其配套制度。有的同志曾简单地认为,惩治腐败是治标,预防腐败才是治本,这是误解。群众评价我们党的反腐败工作,首先看我们对腐败分子是否“动真格”;而某些腐败分子所以有恃无恐,也是建筑在反腐败斗争可能“雷声大雨点小”的侥幸心理之上的。因此,只有及时发现和揭露腐败,坚决查处和惩治腐败,才能取信于民,才能极大地提高腐败犯罪的成本和风险,教育、监督、预防工作才能发挥作用。反之,如果把违法乱纪行为轻描淡写地作为警示处理,

总书记还提出,要建立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调查分析和专项治理制度。从当前情况看,各个层面干部的腐败犯罪中,“涉地涉房犯罪”都占很大比重,且其中90%以上是大案。有些城市不正常地大拆大建,表面是为政绩,背后往往隐藏着权钱交易。而有些房地产商能在极短时间内进入中国富豪群体的金字塔尖,是建筑在从土地转让、工程招标、银行融资、规划变更直到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的“公关”活动上的。在他们成为公开富豪的同时,也造就了若干隐蔽的富豪。城建和房地产领域的腐败活动,已产生推高房价、恶化分配、危及社会稳定、窒息科技创新和重要产业发展的恶果。因此,深挖高房价中包含的“腐败成本”,逐个环节地进行整治,也是当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强化制度执行情况】

三、把提高制度执行力放在突出位置

强化制度执行情况 第五篇_强化制度执行力度 控制企业法律风险

强化制度执行力度 控制企业法律风险

摘要:科学、健全、适应其经营与发展的管理制度对于企业实现科学管理、依法经营、防范法律风险乃至实现经营目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好的管理制度,必须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拟从强化制度执行的必要性、违反和漠视制度的危害性及强化制度执行的保障性上,阐述强化制度执行力度,对于防控企业法律风险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65518/

推荐访问:如何强化制度执行 要强化制度执行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