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广东民俗

广东民俗

时间:2018-06-29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美文】

广东民俗 第一篇_广东民俗

广东少数民族简介

广东是多民族居住地区之一。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和建设广东,共创具有地域特色的岭南文化,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先秦,广东境内原住南越、西瓯、骆越、闽越等族群居民,史称“百越”,内中“各有种姓”。秦统一全国后,经略岭南,中原人陆续南迁入粤,其中有将领、士卒、商贾、赘婿、和谪徙罪人及平民百姓。西汉初,真定人赵佗乘中原战乱,自立为南越武王,守卫岭南。由于中原人与越人“杂居其间,乃稍知言语,渐见礼化。…于是教其耕稼,制为冠履,初设媒娉,始之姻娶,建立学校,导之礼仪。”(见《后汉书。南蛮传》)说明中原文化自秦汉肇始,全面浸润五岭地区百越族群的原始文化,以双向交融并经历自身发展与嬗变过程,部分越人外迁,或融入另一个族体,或蜕化为另一个新的族群,如俚、僚等。南方壮侗语族,含壮、布依、傣、侗、黎等各民族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民族,都与古代百越族群有历史渊源关系。由北方迁入的中原人与岭南越人相交融逐渐成广府、潮汕、客家和3个民系的雏型,均为汉民族分支。至南北朝后期,史称“莫徭”的部分先民由湘入粤,于粤北生息,成为瑶族先民主体。另一支于莫徭有渊源关系的族群由湘入粤后,往东方向传播繁衍,与畲族先民主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唐代,广州已成为中国对外通商的口岸之一,有大食和波斯信仰伊斯兰教的商人和宣教人员经海上丝绸之路来到广州,部分常住定居,成为广东回族先民的组成部分。至明代及清初,中央王朝又陆续征调华东、华北和东北等地信仰伊斯兰教的军官士卒,驻粤留居广州,形成广东回族主体。在这一时期,西北等地同一宗教信仰的商人和宗教职业者也先后陆续来粤,共同凝聚成回族群体。元末,桂北山区有部分壮族移入粤北,至明代中

叶中央王朝又从广西征“俍兵”来粤执行防务。回师之时,有少数留居粤北连山等地,为广东壮族的主体部分。明正德年间,部分越族人陆续北迁至广东防城的澫尾、巫头、山心等3个岛屿定居,从事渔业(于1958年改称京族)。明家境至万历年间,中央王朝又从广西抽调一批士兵到海南岛驻防,此后落籍海南,称苗族。满族是清代乾隆时从京津两地抽调到粤驻防的满洲八旗1500名将士及其所携眷属的后裔。辛亥革命时,在革命党人策动下,驻粤八旗军官兵率先脱离清王朝统治,促使广东“和平易帜”,满洲八旗由军转民,落籍广州,成为广东多民族大家庭中的又一成员。

至1949年9月,世居广东的少数民族有黎、苗、瑶、壮、回、满、畲、京等8个。 建国后,广东省行政区域有所变动,省内各少数民族成员亦随之有所变动。1965年起,居住于防城东兴各族自治县的京族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所辖。世居海南岛的黎族、苗族于1988年4月海南建省而改变归属,至1988年4月,世居广东的少数民族有瑶、壮、回、满、畲等5个。

60年代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80年代后,外省、区兄弟民族的部分人口渐渐入粤,广东(以1988年4月后的新的行政区划记述,下同)的各少数民族成员、人口数量及其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渐增。1964年7月1日统计,省内少数民族成员增至43个、18.2万人,占全省同期总人口的0.34 %;1990年7月1日统计,省内少数民族成员增至52个、人口35万,占全省同期总人口的0.56%.新增加超过千人以上的成员有苗、黎、侗、土家、蒙古、藏、傣、布依等族。而且,新近进入广东的各少数民族人口大多在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深圳、珠海、东莞、茂名等市,1953年7月1日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以

前均是单一汉民族居住地区,未形成都市,至1990年上述各市的少数民族人口均超过全省同期占0.56的比例。世居广东的各少数民族成员的人口数量中亦有许多是新近由外省区来粤的,其中壮族最多。广东壮族1964年增长外,大部分是外地迁入的。新进入广东的各少数民族人口大多是在80年代改革开放后,时间相对不长,又很分散,至1990年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社区。

廣東少數民族簡介

廣東是多民族居住地區之一。各族人民共同開發和建設廣東,共創具有地域特色的嶺南文化,為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先秦,廣東境內原住南越、西甌、駱越、閩越等族群居民,史稱“百越”,內中“各有種姓”。秦統一全國後,經略嶺南,中原人陸續南遷入粵,其中有將領、士卒、商賈、贅婿、和謫徙罪人及平民百姓。西漢初,真定人趙佗乘中原戰亂,自立為南越武王,守衛嶺南。由於中原人與越人“雜居其間,乃稍知言語,漸見禮化。…於是教其耕稼,制為冠履,初設媒娉,始之姻娶,建立學校,導之禮儀。”(見《後漢書。南蠻傳》)說明中原文化自秦漢肇始,全面浸潤五嶺地區百越族群的原始文化,以雙向交融並經歷自身發展與嬗變過程,部分越人外遷,或融入另一個族體,或蛻化為另一個新的族群,如俚、僚等。南方壯侗語族,含壯、布依、傣、侗、黎等各民族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的民族,都與古代百越族群有歷史淵源關係。由北方遷入的中原人與嶺南越人相交融逐漸成廣府、潮汕、客家和3個民係的雛型,均為漢民族分支。至南北朝後期,史稱“莫徭”的部分先民由湘入粵,于粵北生息,成為瑤族

先民主體。另一支于莫徭有淵源關係的族群由湘入粵後,往東方向傳播繁衍,與畬族先民主體的形成有密切關係。唐代,廣州已成為中國對外通商的口岸之一,有大食和波斯信仰伊斯蘭教的商人和宣教人員經海上絲綢之路來到廣州,部分常住定居,成為廣東回族先民的組成部分。至明代及清初,中央王朝又陸續徵調華東、華北和東北等地信仰伊斯蘭教的軍官士卒,駐粵留居廣州,形成廣東回族主體。在這一時期,西北等地同一宗教信仰的商人和宗教職業者也先後陸續來粵,共同凝聚成回族群體。元末,桂北山區有部分壯族移入粵北,至明代中葉中央王朝又從廣西征“俍兵”來粵執行防務。回師之時,有少數留居粵北連山等地,為廣東壯族的主體部分。明正德年間,部分越族人陸續北遷至廣東防城的澫尾、巫頭、山心等3個島嶼定居,從事漁業(于1958年改稱京族)。明家境至萬曆年間,中央王朝又從廣西抽調一批士兵到海南島駐防,此後落籍海南,稱苗族。滿族是清代乾隆時從京津兩地抽調到粵駐防的滿洲八旗1500名將士及其所攜眷屬的後裔。辛亥革命時,在革命黨人策動下,駐粵八旗軍官兵率先脫離清王朝統治,促使廣東“和平易幟”,滿洲八旗由軍轉民,落籍廣州,成為廣東多民族大家庭中的又一成員。

至1949年9月,世居廣東的少數民族有黎、苗、瑤、壯、回、滿、畬、京等8個。 建國後,廣東省行政區域有所變動,省內各少數民族成員亦隨之有所變動。1965年起,居住于防城東興各族自治縣的京族劃歸廣西壯族自治區所轄。世居海南島的黎族、苗族于1988年4月海南建省而改變歸屬,至1988年4月,世居廣東的少數民族有瑤、壯、回、滿、畬等5個。

60年代後,特別是改革開放的80年代後,外省、區兄弟民族的部分人口漸漸入粵,廣東(以1988年4月後的新的行政區劃記述,下同)的各少數民族成員、人口數量及其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比例漸增。1964年7月1日統計,省內少數民族成員增至43個、18.2萬人,佔全省同期總人口的0.34 %;1990年7月1日統計,省內少數民族成員增至52個、人口35萬,佔全省同期總人口的0.56%.新增加超過千人以上的成員有苗、黎、侗、土家、蒙古、藏、傣、布依等族。而且,新近進入廣東的各少數民族人口大多在廣州、深圳等大、中城市。深圳、珠海、東莞、茂名等市,1953年7月1日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以前均是單一漢民族居住地區,未形成都市,至1990年上述各市的少數民族人口均超過全省同期佔0.56的比例。世居廣東的各少數民族成員的人口數量中亦有許多是新近由外省區來粵的,其中壯族最多。廣東壯族1964年增長外,大部分是外地遷入的。新進入廣東的各少數民族人口大多是在80年代改革開放後,時間相對不長,又很分散,至1990年尚未形成相對穩定的社區。

广东民俗 第二篇_广东概览之民俗风情

广东概览之民俗风情

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排瑶“耍歌堂”

“耍歌堂”是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排瑶以祭祖和欢庆丰收为主要内容的宗教节日。旧俗每隔三年、五年或八年,以排为单位在农历十月十六日前后举行“耍歌堂”活动。节日前,于农历七月七日各排老人商定活动事宜,活动时间三至七天。

活动主要程序是:首先由“先生公”带领全排人到大庙祭祀后,抬出大庙偶像游行,以幡旗前导,依次是长鼓队、牛角队、唢呐队、妇女队、青少年队、老人队,按规定的"歌堂路"前往歌堂坪,途中伴放铳炮、打锣鼓、吹牛角、吹唢呐助兴。歌堂坪放置间隔丈余的九排竹竿,每排9支,共81支,象征九州。次日, 举行“过九州”仪式(过山瑶称为“打番拜王”),男女皆穿红衣,头上束一相冠,带一把太阳伞,列队在广场,为首者敲着铜锣,带着大家跟着先生公在九行竹幡间转来转去,并不断烧纸钱、祭文(祭文由先生公写成画定)。过州,意谓通过此一仪式,冥思先祖迁徙到连南时过"九州十府"的坎坷历程,可以得到祖先的庇佑,死后去冥府时过州过府都会畅通无阻。

在耍歌堂期间,进行长鼓舞、打铜锣、吹牛角、吹唢呐等比赛,唱《盘王歌》、《历史来源歌》、《生活规范歌》等。白天或晚上,未婚青年唱恋歌、互赠花袋、腰带、手镯头饰等定情礼物,还举行纪念传说中民族英雄“法真”和驱赶贪婪恶鬼-黑面人(化妆而成)等仪式 。节日期间,各户备有猪肉、豆腐、烧酒、糍粑等食物,自用和招待客人。

封开《五马巡城》

封开县大洲镇,位于县境内的贺江之畔,山环水绕,绿树蓝天,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大洲人民深受天地灵气的薰陶,民风淳厚质朴,善歌善舞。每逢春节期间,古老质朴的民间舞蹈《麒麟白马舞》、《五马巡城》、《春牛舞》山歌对唱等便舞遍大洲镇的乡间田垄,唱遍了农家里巷,使整个大洲镇沉浸在热烈、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一直延至元宵节之后。 其中《五马巡城》最受当地群众的喜爱。该舞蹈历史悠久,阵容壮观,表演者需四五十人,至少也需三十五人以上。传说舞蹈的内容是描述宋代五虎平西的一段故事:五虎大将狄青、石玉、刘庆、张忠、李义把守京城,为防止外敌入侵日夜巡城。舞蹈由“开城”、“点卯”、“巡城”三个部分组成。“开城”拉开歌舞升平、万民同乐的场景,以五马舞、马童舞、宫灯舞构成,战马、彩旗、花灯、罗伞一齐上阵,无比热闹。“点卯”表现“点将--练兵--出征”的过程,以刀舞和旗舞为主,鼓声激越,战旗猎猎,十分壮观。“巡城”则通过五扇城门的移动变化,战马的来回穿梭,构成复杂多样的图案和阵势,令人目不遐接。整个舞蹈鲜明突出地表现了好儿女保家卫国的主题,令人为之振奋。

1997年,广东省文化厅授于大洲镇 “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龙舟漫话

端午龙舟竞渡的起因

关于端午龙舟竞渡的起因,民间较流行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说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当年吴、越交战,勾践被俘,在吴国过了三年屈辱生活,后来,他骗取了吴王夫差的信任,卧薪尝胆,力图雪耻。他暗地里招兵买马,于当年五月五日成立了水师,勤加操练。终于在数年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纪念他,于五月五日这一天以效仿越国水师演练的形式划船竞渡。

二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据说伍子胥因遭谗言所害,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尽,尸体还被抛落钱塘江中,时值五月五日,后人感念伍子胥的忠贞,便用龙舟竞渡来祭奠忠魂。

三说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曹娥父亲溺于江中,为寻其尸体,曹娥最后也投江。后来,百姓见到曹娥父女尸体双双浮出水面,认为这一定是感动了上帝所致。曹娥投江是五月五日,后人为表彰她的孝心,造龙舟竞渡纪念她。

四说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这一说法据载最早源于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当年他被贬到湖南常德时,将当地老百姓在看龙舟竞赛时发出的“嗬哉,嗬哉”之声,误听为“何在,何在”,以为是在为屈原招灵。后人多据此认为龙舟竞渡是为纪念屈原的,这是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一种说法,唐朝文秀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广东龙舟竞渡起因也以此说为主。实际上,在以上诸说之前,民间的龙舟竞渡早已存在,有关传说只是托附而已。一些少数民族也有龙舟竞渡的习俗,但他们习俗起源和汉族并不一致,他们也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时至今日,人们可能更关心的是节日的氛围和参与比赛的那种快乐感受了。

龙舟析义与分类

现在说的龙舟一般是指端午节竞赛用的专用船,但那是狭义之说,广义上的龙舟其含义是很丰富的。一是指有龙形图案的船。龙是远古时我国东南某些部落的氏族图腾,后来才成了皇帝的专用标志。离现在有二千多年的《穆天子传》一书中有“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的记述,屈原《东君》一诗中有“驾龙舟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之句,这里的龙舟是指有龙图案的船。这种船应是其他“龙舟”的老祖宗。二是指皇帝的专用船。《隋书?炀帝纪》记载:“上(隋炀帝)御龙舟,幸江都。”此处的龙舟指的是“天子之舟”。三是指端午节中的竞赛专用船只。与端午节有关的龙舟,可分为水、旱两类。水上龙舟又分业余龙舟和专职龙舟,业余龙舟是客串的形式,平时是生产工具,到端午节时,经简单改装便去“参战”,节后又“官复原职”。专职龙舟是不作生产用途的,每年只在端午节出现。专职龙舟包括专用龙舟、简便龙舟、游龙、造型龙舟等,其中专用龙舟、简便龙舟属竞渡龙舟,用于竞速比赛;游龙和造型龙舟属观赏舟,用于造型和花饰欣赏。据屈大均描述,“龙舟长十丈余,高六七尺,龙须去水二尺,龙额(头)与项(颈)坐六七人,中有锦亭,坐倍之。旗者、盖者、钲(锣)鼓者、挥桡击楫者,不下七八十人。”屈氏笔下的这种龙舟应是竞速龙舟,其规模可算是大龙舟了。另外有的龙舟“上建五丈樯,樯上有台阁二重,中有五轮阁一重,下有平台一重。每重有杂剧五十余种,童子凡八十余人。”这种龙舟应是观赏性龙舟了,其规模也相当可观。旱地龙舟是水上龙舟在陆地上的模仿,使用范围较小,多在一些特定节日中才出现,其船体和划船动作虚拟性较强。竞渡龙舟按其长度和所载人数多少可分为小龙舟(长约1-2丈,载10人左右),中龙舟(长5-7丈,载20-50人),大龙舟(长9-10丈,载60-100人),还有比较少见的特大龙舟(可载200人左右)。

龙舟的制作

出于对龙的崇拜,历代在龙舟的制作上都相当讲究。当年隋炀帝为下江南而造的龙舟可算是历史上最豪华的“龙舟”之一了,据载该船高四十五尺,长二百尺,共四层,一百二十间房,简直可以媲美当今的海上游轮了。这艘龙舟后被烧毁,隋炀帝又下令造一艘更大的龙舟,被称为“天子之舟”。

端午龙舟一般分为龙头、龙身、龙骨、龙尾四部分,外加桨和舵。龙舟制作要求很高,要请专门的木工师傅,择日开工,据传过去在动工前还须斋戒沐浴、焚香、拜神,一点也不能马虎。木料要选用上等的,且多采用大木料来制作,如龙头,一般须用整块的桧木来雕刻,以求灵气十足,至于船体,则多采用樟木来做,因为樟木能防虫防腐,经久耐用。制作讲究的还用整木将龙尾雕刻出许多鳞甲。制成的龙舟再配以各色浓妆,使之更加栩栩如生。用传统材料(樟、桧等)和传统方法(接榫处全用木针而不用钢钉)制作一艘龙舟,花费不少。所以,从拥有的龙舟的档次就可窥出当地人的经济实力。一些少数民族也有独木龙舟,只是那样的大树就更难找了,也较浪费木材。现今也有用玻璃纤维材料来做的,既环保又方便,但尚不能普及。龙舟的长度也有讲究,广东人造龙舟多取好意头的尺寸,譬如船长33.88米,寓意“生生猛猛”。龙舟的船身(龙头卸下)平时多是沉放在河塘的淤泥中,以防干裂,也符合“龙生大泽”的传闻。每年只有到了端午时节才“请龙出水”。 船上装饰最繁杂的当数顺德的鸡公头龙舟。其中部有一个神楼,一个大鼓和一个铜锣。龙舟上有龙头旗、龙尾旗、帅旗和罗伞等装饰。

竞速龙舟的人员配置

参加龙舟竞速的人员都是经过精心选配的。人员配备一般包括:龙鼓手、锣手、舵手、桨手、标手。桨手:又称桡手,这是竞速龙舟的动力之源,这些人要求手力过人,讲究耐力、爆发力,所以多由青壮年人担当。他们划船时可根据需要而统一采用站姿、坐姿或跪姿。龙鼓手、锣手:这是全队的灵魂人物,咚咚的龙鼓声可以让全队上下士气大振,而锣声则起着统领全队划船节奏的作用。舵手:作用是控制龙舟的前进方向,防止龙舟偏离赛道,避免犯规。这种人选讲究的是经验,所以年纪大些也无所谓。标手:负责在终点时抢标旗(物),可由龙鼓手或桨手兼任。若是抢活标(如鸭子,鱼等物),则标手的水性要相当好才行。小龙舟没有锣鼓手,只有桡手和舵手,中龙舟配鼓手和锣手各一人;而大龙舟则可配两个龙鼓手和两个锣手。珠江三角洲一带因河床比较宽,人民生活水平比较富裕,故龙舟比较大,60多人以上的算较普通,100多人的也很多。

龙舟活动过程

龙舟活动全过程一般包括请龙(出水)—出龙(走乡串村)—扒龙(竞渡)—藏龙(将龙舟再沉入河塘中)几个步骤。具体操作上,各地可能有一定差异,但仪式都会很庄严的。如龙舟的开光点睛仪式,会放鞭炮、奏乐,然后用鸡血点睛(现在也有用朱墨替代的),主持仪式的一般是德高望重的老人或地方要员。龙船下水后,要沿江散发纸银、掷粽子、打龙舟鼓、鸣炮等,场面隆重热闹。在广州,泮塘的村民在起龙时,先在涌边点上香火,烧金银

纸,响爆竹,然后才下水清淤泥,请龙出水。龙舟出水后,参与者要吃龙舟饭,食物包括菱角、芋头扣肉等。参加比赛的选手在吃饭时还有一些规矩要遵守,以免“犯忌”,如澄海人在吃鱼时将鱼翻转不能叫“翻”,要叫“顺过来”。龙舟出水后,有些地方会用掷茭的方式决定“炉主”,然后由他主理一切有关事宜。各地在龙舟出水后的活动内容会有出入,如广州市郊农民在龙舟出水后,要先到附近村乡拜会联络,这其中还有到黄竹岐拜龙母的活动,而澄海的龙舟出水后则到妈祖庙祭拜(当地人叫“签号”),祈求平安。当然,龙舟活动的高潮是竞渡比赛。现在的竞速比赛都较规范,主要是比技术比力量比速度。但看那万人攒动,山呼海啸般的场面,谁也不会怀疑龙舟比赛的魅力。唐朝诗人张建的《竞渡歌》写得好:“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两岸十舟互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现在龙舟比赛的热闹场面与过去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各种公开活动完成后,是端午龙舟活动的尾声了,那就是“藏龙”,即将龙舟船体(拆下龙头)重新沉入河塘中那专挖的沟漕里,用淤泥盖上。至此,一年的龙舟活动终于画上完满的句号。

就地域来说,广东人玩龙舟肯定不会是最早的,但到了当代,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广东龙舟的水平却是后来居上。这一方面是因地理条件好,广东各地河涌交错,为龙舟竞渡提供了便利。二是经济因素,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强大的经济力量支撑着龙舟运动的开展。广东人“扒龙船”至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广东龙舟可分为东江水系龙舟和西江水系龙舟。东江水系龙舟以大头狗龙舟为主,西江水系龙舟以鸡公头龙舟为代表。据载,南汉后主刘(公元958~971年在位)当年在广州城西命人疏浚“玉液池”,每年的端午节在那里举行龙舟竞渡。这是关于广东龙舟活动的较早的记载。广州的龙舟活动除在特殊年代外,基本上能坚持下来。只是具体的活动时间和地点有一些改变而已,20世纪30年代前,人们在四月初八“浴佛节”便将龙船起出,“四月八,龙船随海滑”,说的正是这种情况。后来逐渐改为五月初一才起出龙舟。在初三初四两天是先到附近各村乡互相串门,一来藉此商量比赛事宜,二来可联络感情。如历史上有名的海珠区官洲岛的“官洲拜会”,源于清朝官员容天润的策划,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了。当日,各地龙舟来此拜会,当地人则迎来送往,尽地主之谊。据说自有“官洲拜会”以来,官洲人从未与他乡发生争斗事件。初八为龙母诞,当时在黄竹歧有座龙母庙,所以在初七和初八两日,各村乡龙舟要齐集此地拜龙母。初五、初九、初十为龙舟比赛的高潮,获胜者可得到一只烧猪和一些银元的奖赏。当时的民谣有唱:“初一龙船起,初二龙船忍,初三初四游各地,初五龙船比,初七初八黄竹岐,初九初十龙船打崩鼻”,其盛况于此可见一斑。广州地区端午龙舟活动中值得一提的还有“龙船景”。所谓“龙船景”,实际上是指龙船比表演技艺比装饰而非比速度。“龙船景”并无固定的地点,一般由大家商定,亦可由某村发出邀请,其他村则加以响应,并派出龙舟参加,这就叫“应景”。当日,附近的乡民都会去观看这一盛会,这在广州方言中叫“趁景”。举办“龙船景”的村乡中的外来媳妇,若见到娘家有龙舟来参加,须和丈夫孩子一起,带上鞭炮、食品去迎接。据载,过去珠江三角洲最为著名的“龙船景”是增城市的新塘景,当时附近不少县市都派船前去“应景”。

广东其他地方的龙舟活动亦各具特色,如澄海的竞速比赛不是并排出发的,而是由位置靠前的龙舟先响鼓发出挑战,位置靠后的龙舟则敲船帮以示尚未准备好,但众桡手暗暗发力,

等到与前面的船接近时,突然响鼓应战,借助惯性向前冲出,比赛过程除斗勇外更要斗智,这是非常特别的一种龙舟比赛,为此地所仅见。以整体实力而论,南海、顺德、东莞、中山等地的男女龙舟队在近十年来可谓傲视群雄,他们接二连三地在国内外一系列的龙舟大赛中挂金夺银,为广东的龙舟活动增光不少。广东的少数民族龙舟活动也很盛行,瑶族代表队就曾夺得龙舟大赛的冠军。

龙舟竞渡文化

龙舟竞渡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具有浓郁民俗文化色彩的体育娱乐活动,盛行了千百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于1984年将龙舟竞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年10月,在广东佛山举行了全国首届屈原杯龙舟赛。1985年中国龙舟协会成立,龙舟竞渡也由民间地方习俗的娱乐演变成具有官方色彩的专业竞技活动,形成有章法、有规范的龙舟体育文化。1965年,广州出现了第一支女子龙舟队,改写了过去妇女不能上龙舟的历史,成为哄动一时的新闻。鉴于龙舟活动的悠久历史与其强大的凝聚力,1994年,广州市政府正式将五月初五的龙舟活动定为“龙舟节”。在海外,由于华人华侨对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播迁,使之融入了世界文化之中,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龙舟竞渡,成为国际性的体育文化交流的活动。自1996年起,一年一度的国际龙舟节就是由加拿大华人社团兴起的。2002年7月,第七届国际龙舟节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来自美国纽约、华盛顿、费城、芝加哥、波斯顿等地和加拿大各地的130多个龙舟队,3600名运动员参加赛事,可谓盛况空前。

自梳女扫描

清末民初,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自梳女。她们“梳起不嫁”,不再受世俗婚姻的束缚,不再依赖男人为生,独立自主,过着“自己的头发自己梳,自己的饭自己煮,自己的苦乐自己享,自己的生活自己养”的生活,成为名符其实的女性独身主义者。

“自梳女”名称来源和岭南习俗有关。过去岭南女子都留长辫,出嫁时,则由女长辈为其梳起,扎成髻,表示已婚。自梳女选择独身,大多出于自愿,在自梳仪式上,请年长自梳女或自己将头发盘起以示不再嫁人,故有此名。自梳女还被人称为“姑(孤)婆”,年老的称“姑太”。她们还被称为“斋娘”,这和她们吃斋有关。也有的地方称她们为“马姐”或别的什么称呼。她们住的地方,被称为“姑婆屋”,是自梳女自己凑钱建的,那是她们神秘的生活天地。其布局一般为正中是观音堂,两侧分别是伙房和“百岁屋”(用于停放病重的自梳女),接着就是她们的居室。姑婆屋是不欢迎外人参观的,尤其是男人更不能进入。

女子一旦决定要做自梳女,须举行自梳仪式。自梳仪式一般在姑婆屋秘密举行。自梳前夕,先择一吉日良时,自梳者先买好新衣鞋袜妆镜头绳及香烛酒肴,以柏叶、黄皮树叶煲水(俗称“香汤”)沐浴。第二天清早,便到神庙观音菩萨面前,摆开三牲礼品和新衣服,向菩萨起誓。誓毕由年长的自梳女将其辫子梳成发髻(亦有自己挽髻的),边梳边念“八梳诀”:一梳福,二梳寿,三梳静心,四梳平安,五梳自在,六梳金兰姐妹相爱,七梳大吉大利,八梳无难无灾。然后更换新衣新鞋,向其他姐妹一一行礼,姐妹们则向她道贺。仪式结束后,才回家告知父母及家人,并将祭品分给亲友,宣告自己自梳了。经济宽裕的家庭,还须摆酒

广东民俗 第三篇_广州民俗

2013年3月

校园出版社

目 录【广东民俗】

,四季如春。广州的人文气质,也与她所处

的环境一样,温文尔雅,凡事不温不火,极显修养精神。 广州人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华夏子孙,没有地方之见,族姓之分,以邻为友,相处相安。

广州由于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对外通商的开放城市,对外交往频繁,受西方和海外文化影响

较大,人们的思想观念具有很强的开放、开矿和应变性。在这特殊环境下养育出来的广州

人,也表现得特别的精明、灵活和能干。广州人既保留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淬励奋发

的崇高精神。又具有走在时代前面、不甘落后的精神。特别是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

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促涌下,广州人民尽情的发挥出自己的 聪明才智,站在时代的潮头

上,为广州创造出史无前例的辉煌。

历史的车轮转到今天。今天的广州,由于广州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

点区,广州是广东的省会,是毗邻港澳的华南重镇,因此,她是我国改革

开放的中心城市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央赋予她许多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广州现已成为世人瞩目的座拥有600多万人口,充满

生机活力的现代化的大城市。在这二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广州出现了

史无前例的大发展。因此,中西文化再一次在这里进行大交汇、大整合。

中西方文化经过这里交融、整合之后,再传播到全省、全国各地,成为中

国新文化的策源地之一。但是现阶段岭南民俗文化,就其性质而言,仍然

还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期,一切都还处于不稳定状态中。广东二十

年的经济腾飞,充分地调动了广东民俗文化向现代文化发展和促进新的整

合;反过来,她又极大程度地推进了广东经济的繁荣和社区的发展。中西

文化的交融和整合中迸发出来的力量,尤如原子的聚变与裂变,成为广东

经济潮向高速发展的内驱动力。广东改革开放中央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和文

化成果对内地起着典范的作用。

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文化,在中华文化从

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阶段作用中,将受到历史的高度评价。

居民建筑

西关大屋

清代中叶以后,广州的望族、官僚、商贾在西关兴建具有广州特色的大屋。

其建筑结构布局是:砖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正门用麻石装嵌。平面布

局多为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厅堂,中轴由前而后,依次为门廊、

门厅、轿厅、正厅、头房、二厅、二房。每厅为一进,一间大屋为二、三

进。个别大屋为三进深,为深客大院式的大屋。两厅之间用小天井隔开,

上加小盖,靠高侧窗、天窗通风采光。正间两旁为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最后是厨房。门厅右

边有小庭院,与厅堂相连,栽种花木,布置山石鱼池以供游憩。庭院后部为书房,大屋两侧各有一

条青云巷。西关大屋面积一般约400平方米,设矮脚吊扇门、趟栊、硬木大门,为通风与安全所需。

门墙多用东莞水磨青砖,墙脚为花岗石,显得高雅庄重。室内装修典雅,有酸枝、坤甸等红木家具,

木雕花饰,槛窗、满洲窗装嵌有书画图案的彩色玻璃,具有浓郁的岭南韵味。

骑楼

骑楼式建筑最早盛行于南欧、地中海一带。20世纪初,广州开辟扩建马路,人们将西方古典建筑券

廊式与广州传统建筑结构相结合,演变成为有广州特色的骑楼式建筑风格。因广州气候炎热多雨,

要求城市建筑有避雨遮阳的功能;又因混凝土结构使这种

空间格式成为可能,并使土地得到立体化利用;也由于西

洋建筑格式的特点,适合广州城市的实际需要,因而形成

了中外建筑艺术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骑楼是在楼房前跨过人行道的建筑物,能使马路一边

相互连接形成一条长廊,既便于来往行人遮阳挡雨,商店

也可敞开铺面陈列多种商品,以广招顾客。广州的骑楼式

建筑以上下九路、一德路、第十甫、中山路、解放路、人

的佼佼者。

骑楼的建筑模式,是广州作为大城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58130/

推荐访问:广东民俗文化 广东民俗大典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