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教育的功能主要包括

教育的功能主要包括

时间:2018-06-20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美文】

教育的功能主要包括 第一篇_《教育测量与评价》第01章在线测试

《教育测量与评价》第01章在线测试

C、C 类别 D、D 数量

2、教育评价的意义包括( )

A、A 是教育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B、B 是监督检查的工具 C、C 深化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D、D 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

3、下列属于教育评价的功能的是( )

A、A 淘汰功能 B、B 导向功能 C、C 激励功能 D、D 诊断改进功能

4、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阶段包括( )

A、A 开创时期 B、B 大发展时期 C、C专业时期 D、D 深入时期

5、泰勒提出的教育评价准则有( )

A、A 客观性 B、B 具体性 C、C 信度 D、D 效度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根据评价时间和作用不同,将教育评价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教育的功能主要包括 第二篇_教育学(多选题)

多项选择

1.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有(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环境

E.教育形式 答案:ABC

2.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

A.模仿性

B.意识性

C.规律性

D.社会性

E.复杂性 答案:BD

3.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 )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答案:ADE

4.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 )

A.无阶级性

B.为生产劳动服务

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D.教育手段极端简单

E.在特定场所进行 答案:ABC

5.教育的“三个面向”是指教育要( )

A.面向学生

B.面向未来

C.面向现代化

D.面向21世纪【教育的功能主要包括】

E.面向世界 答案:BCE

6.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为教育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B.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C.影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D.制约教育目的

E.制约教育内容的选择 答案:ABCDE

7.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表现为( )

A.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

B.提高人口素质,改变人口质量

C.有利于人口迁移

D.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

E.控制人口流动 答案:ABCD

8.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 )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E.教师素质现代化(核心) 答案:ABCDE【教育的功能主要包括】

9.我国学校教育的类别结构主要包括( )

A.基础教育

B.成人教育

C.高等教育

D.中等教育

E.职业技术教育 答案:ABCE

10.学制具体规定着( )

A.学校的性质

B.学校的任务

C.入学条件

D.修业年限

E.学校之间的关系 答案:ABCDE

【教育的功能主要包括】

11.教育目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

A.导向作用

B.选择作用

C.激励作用

D.评价作用

E.协调作用 答案:ABCDE

12.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 )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赫尔巴特

E.福禄倍尔 答案:ABCE

13.潜在课程主要是指( )

A.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

B.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C.校风、班风等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影响

D.学校物质文化所构成的物质文化影响

E.未来社会要求的新科技 答案:ACD

14.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有( )

A.布鲁纳

B.赞可夫

C.杜威

D.克伯屈

E.瓦·根舍因 答案:ABE

15.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有( )

A.教学

B.科研

C.课外活动

D.社会实践

E.智育 答案:ACD

16.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教育上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忽视孩子的( )

A.身体锻炼

B.精神生活

C.品德培养

D.智力开发

E.自立意识、自理能力 答案:ABCE

17.社区教育的作用主要有( )

A.协调育人

B.优化环境

C.组织协调

D.监督管理

E.主导学生发展方向 答案:ABCD

18.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 )决定的

A.工作性质

B.工作任务

C.教育法规

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E.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答案:ABE

19.我国有哪些法律专门规定了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答案:ACD

20.义务教育是一种( )

A.普及性教育

B.自愿性教育

C.强制性教育

D.淘汰性教育

E.选拔性教育 答案:AC

1.教育与生产劳动在( )时期是相互脱离的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E.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BC

2.中国封建社会学校类型主要有( )

A.官学

B.骑士学校

C.私学

D.书院

E.教会学校 答案:ACD

3.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应包括( )

A.认知领域

B.思维领域

C.交往领域

D.情感领域

E.动作技能领域 答案:ADE

4.教育要素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 )

A.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之间的联系

B.教育活动的主客体之间联系

C.教师与社会的联系

D.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E.教育内容与社会的联系 答案:AB

5.下列教育论著中,哪些是“二战”后产生的( )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E.《学记》 答案:CD

6.社会的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 )

A.制约着教育的目的

B.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C.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配

E.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答案:ABD

7.现代教育的本体功能有( )

A.促进生产发展

B.推动社会制度进步

C.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过程

D.传递和继承人类精神文明

E.选择经验和人才 答案:CDE

8.印度狼孩的事例充分说明了( )

A.遗传素质只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

B.自然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

C.人的发展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

D.社会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E.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收效不高 答案:ACE

【教育的功能主要包括】

9.1958年制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三结合”是( )

A.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B.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E.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答案:ABE

10.下列关于义务教育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适龄儿童青少年有接受教育的义务

B.义务教育是自愿接受的教育【教育的功能主要包括】

C.国家社会有义务保证儿童接受教育

D.义务教育是带有强制性的教育

E.家长有义务为子女受教育提供条件 答案:ACDE

11.教育目的规定着( )

A.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

B.教育所要培养人的社会性质和方向

C.教育所要培养人的身心素质

D.教育内容和方法

E.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和任务 答案:BC

1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具备下列条件( )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

B.共产主义的社会生产关系确定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E.消灭社会分工 答案:ABD

13.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有( )

A.学科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教学方法

E.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答案:ABCE

14.美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

A.艺术美

B.心灵美

C.社会美

D.科学美

E.自然美 答案:ACDE

★15.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班级活动

D.文化艺术活动

E.个人活动 答案:ABE

教育的功能主要包括 第三篇_第三章 教育功能

第三章 教育功能

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功能的含义。

2、了解不同维度教育功能的类型。

3、举例说明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表现。

4、分析教育负向功能的表现、成因及可能消除的对策。

5、依据对教育功能的理解,分析我国确定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依据。

第一节 教育功能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概念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在与其内外环境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反应能力。教育功能主要由教育的内部结构和属性决定,但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在系统内部,教育功能表现为教育对受教育者发展的影响作用,它由教育者借助教育中介影响受教育者,从而促进其发展。从宏观角度考虑,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其他系统共同构成完整的社会结构,教育通过对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作用而表现出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

二、教育功能的分类

(一) 依据教育作用的对象,可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1.教育的个体功能。又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育的固有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育要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教育要素相互作用的性质影响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性质;教育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影响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可能达到的程度和水平。

2.教育的社会功能。又称为教育的工具功能,指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可以是教育直接对社会各子系统的影响,也可以是教育通过培养人而对社会各子系统产生间接的影响。

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教育的个体功能是社会功能的依据,没有教育的个体功能就谈不上教育的社会功能。

(二) 依据教育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1.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积极促进作用。通常我们所说的教育功能主要是指教育的正向功能。

2.教育的负向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和社会所产生的阻碍作用或消极影响。教育的负向功能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表现,如因教育结构失调而造成的学生学非所用或大材小用;因一味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而造成的学生负担过重等。

从正负这两个方向来划分教育的功能是对就功能认识的深化,有利于提醒或引导人们更科学更全面地对待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世界上最早提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这一对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K.merton)。他认为正向功能有助于一个系统的适应或顺应,而负向功能则会削弱系统的适应或顺应。

(三) 依据教育作用的呈现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1.显性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如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

2.隐性功能。是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如不公正的教育复制了现有的社会

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就转变成了显性教育功能。

日本学者柴野昌山运用默顿关于功能划分的理论,提出了学校教育功能的理论分析框架。把学校的教育功能分为四大类,既显性正向功能、隐性正向功能、隐性负向功能、显性负向功能。柴野昌山还举例说明了这四类功能现象的存在,比如,他认为,考试及成绩报告单作为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的工具,具有显性正向功能。但是若教师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便会导致学生产生书呆子型成就中心的偏向,此可谓隐性负向功能;又如学校中的表扬制度及晨会之类的仪式性活动的本来目的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区分正误,但作为副产品,也可能会出现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意识、促进群体整合之预料外结果,这种结果便是隐性正向功能;至于显性负向功能,学校一开始就竭力避免,但由学生群体的反学校、反教师的亚文化而导致的各种不良行为或越轨行为则属于显性负向功能。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实施时必须考虑教育功能的各种可能性,努力争取正向的教育功能,并避免出现负向的教育功能。

(四) 从教育作用的性质看,可分为自我保存功能和自我更新功能

对教育功能作自我保存与自我更新功能的划分,最早见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

①会生存》一书。该书指出:“教育能使自己再现,也能使自己更新。”在该书看来,教育具

有传递传统价值的功能,它倾向于构成一种时间上和空间上密封的体系。其基本特征是重复,即重复地把上一代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知识经验传递给年轻一代。有人从三方面分析了教育的自我保存功能:一是就教育的源泉来讲,教育作为传递社会文化的工具,自身不能不落后于它所传递的文化本身。二是就教育的过程来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相对固定,它倾向于形式化、公式化,教育的微观结构不能不具有相当大的稳固性,并影响到教育的中观、宏观结构的稳固性。三是就教育的结果来讲,教育“产品”的检验过程复杂而漫长,这不仅由于教育活动的周期长,而教育活动的成效要在活动周期结束后较长时间才能充分显示出来;而且因为个人的成长受到主客观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从一个人的成长中把教育的功效所占比重精确计算出来。教育成果检验不易,可能成为教育保守的正当理由。但是,与此同时,教育也能使自己更新。它一方面附属于社会,反映着那个社会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它也受外部压力的影响,从而不断改革和更新自身。相比之下,教育由于其自身具有保守倾向,其自我保存功能一般要强于自我更新功能。

三、教育功能的特征

(一) 客观性

任何系统都有其功能,只是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存在逐步深化和拓展的问题。自然生物界和社会中的各系统都呈现这个趋势。事实上,没有功能的系统不可能存在,也没有必要存在。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也必然具有其自身的功能。教育功能是客观存在于教育这一事物之中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另外,教育功能不同于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是人们对“好”教育的一种期待,它反映了人们认为的“教育应该干什么”;而教育功能是指教育的实际效果,它反映的是“教育已经干了什么”和“教育能够干什么”。如果说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应然”表现的话,那么教育功能则是教育的“实然”表现,它是教育实际上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因此,教育作为系统,必有功能存在,教育功能具有客观性,并非主观的期望,而是客观的结果。

(二) 整体性 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5页。

教育功能的整体性是指教育功能中的各种效应总是相互关联并综合地产生作用。教育的个体功能有其整体性,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有其整体性。而且,从总体上来说,教育功能是一个有机构成的复合体。各种功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因此,如果只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功能,以为借此可保证愿望得到实现,其结果将适得其反:不仅被忽视的功能没有得到实现,就是被强调的这一方面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育功能中任何一方的残缺都会造成另一方以至整体性的损失。当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也要主要合理地调节教育功能的价值取向,使教育功能适度偏重于某一方面,以此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对中国的教育来说,根据历史的经验,要特别注意防止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之间的极端性摇摆,要警惕有意无意地把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对立起来的倾向。

(三) 层次性

教育功能的层次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从作用对象来看,可将教育的功能分为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直接功能是在具体教育过程中直接表现出来的教育作用,间接功能则是产生在教育过程之外的由直接功能引起的效果。就教育在同人的关系及同社会的关系中表现出的功能而言,教育的个体功能是直接功能,而教育的社会功能则是间接功能,后者是前者的间接效果。从教育功能产生效果的持久程度来看,可分为长期功能与短期功能。前者的功效是长期的,后者则相对是短期的。实际上,这两种功能是相互关联的。多次的短时功能的效果可积累成为长时功能所具有的影响力。长时功能的实现,可视为许多具有短时功能的教育行为汇集而成,往往依赖于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四) 迟效性

教育功能的迟效性体现在个体功能上,也体现在社会功能上。从个体功能来看,个体对于教育所提供的外部影响需要经历一个吸收、消化,从而向自身素质转变的过程。因此,对个体的教育难以一蹴而就,表现为实现一个完整的教育目标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教育社会功能的迟效性是指教育的社会功能一般要经过较长的人才培养周期之后才能得以显现教育,与其是基础性、普通性和理论性的教育,更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其社会功能具有明显的迟效性。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是不符合教育功能的这个特点的。

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教育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自发地进行的,并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形态,而是处于“不知而行”的状态,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有意识地发展个体。但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单个人显得比较全面,那正是因为他还没有造成自己丰富的关系,并且还没有使这种关系作为独立于他自身之外的社会权利和社会关系同他自己相对立”。在教育成为一种独立形态的古代社会中,学校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为巩固政治制度服务的,教育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功能是附属的,并为统治阶级利益所制约。近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把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对立起来,把促进个体身心潜能的发展,培养敢于蔑视社会成规,具有独立、自主、自由的反叛精神的人,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但他们的理想是乌托邦式的,因为这一时期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个人的发展为前提的。在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是为了人的发展,二者不存在根本的对立和冲突。正如马克思所期望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现代教育的本质才回归到人自身。

促进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所预期的正向功能,即显性正向功能。这一功能是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的体现,因此也被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成为派生其他功能的源泉,在教育功能系统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他既是社会的人,又是个体的人,教育使其与他人不同,也使其接受的教育前后不同。前者表现为人具有社会性,它追求个体的共同性;后者表现为人具有个性,它追求个体的独特性。社会性和个性是相互对立而又矛盾统一的,人是社会性和个性的双重统一体。个体发展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包含着两个矛盾方向的变化,而又重新系统化的过程。教育就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的个性化,促进一个生物体的自然人成为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的人。因此,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和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一)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个体从自然体到社会活动主体的变化,就是通过个体社会化过程来实现的。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个体社会化过程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从婴儿期到老年期,不断地调整个体的观念和行为,以适应社会生活变化的要求。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①接受一定社会的文化价值与社会规范;②使个人追求的目标与社会要求相一致;③掌握个人获得社会成员资格和追求目标所必须的技能;⑤学会认同身份和在每一场合下自己所处的角色。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场所 ,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途径,其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1.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人的行为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思想意识是支配人行为的内在力量。意识虽然为个体所具有,但它不是个体思维的产物,而是社会的产物,个体意识必须反映并符合社会的规范和要求。所以,个体的思想意识本质上是社会价值规范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教育代表一定社会的要求,传播社会中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受这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学生就易于形成与主流社会文化要求一致的思想意识,从而认可并自觉维护现成社会的种种关系。而且,由于教育所传播的文化价值观念的系统性和深刻性,还由于教育活动组织的计划性和严密性,教育形式的活泼性,就易于使学生接受这种价值观念,并形成完整的思想观念体系。教育促使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特别表现为个体的政治化。

2.教育促使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人的行为要符合所属群体或社会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社会规范。教育通过社会规范的传递,使人们认识社会规范的意义和内容,认识到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防止个体行为偏离社会的轨道。在日常生活中,教育还具有生活指导功能。它授予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需的知识技能,如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帮助人们学会协调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使人们首先学会生活、适应生活。

3.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和角色

职业是社会化的集中体现,人生活在社会中,要以一定的职业为生,这就决定了为就业和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必须能够促进个体的职业化。对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培养人的职业意识、技能是其核心要求。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也负有职业指导和职业定向的重要职责。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结合国家的需要、确定自己的未来理想,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二) 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人与人之间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相同的一面表现为人的社会性,社会性反映的是人对社会的适应性是社会化的结果;不同的一面表现为人的个性,个性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它是个体个性化的结果。个性化是一个尊重差异性的求异过程,它反映的不是对社会的适应,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变革和创造,因而个性化的核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形成。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主体意识是人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的自觉意识,它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主体能力是主体认识、改造外部对象世界的能力。主体意识是主体性的观念表现,主体能力是主体性的外在表证。无论是主体意识的形成还是主体能力的获得都要通过教育。因为人要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必须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相应的知识、能力,从而达到变革客观世界的目的。因此,对个体而言,教育是一个受教育者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能力的过程。

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个体的独特性表现在人的个性心理上,诸如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人的遗传素质蕴涵着个体的差异性,如气质类型的差异、智能优势的差异等。个体由于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影响的不同,即使是相同的遗传素质,也会形成不同的发展结果。教育作为有目的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发展特征,选择适合他的发展道路,设计适合他的教育。因此,教育能够尊重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不同的学生充分开发其内在潜力,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人的个体的生命价值是针对人对社会的贡献与作用而言。每个人如何展现其人生的价值归根结底是通过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大小来衡量。人应该成为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人。教育使人意识到生命的存在并努力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教育赋予人创造生命价值的信心与力量。创造性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品质,是个性的自主性、独特性的综合体现。它是个体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自主、独特、与众不同的心理倾向。创造活动是人生产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活动。人们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不仅是个体独特的自我意识的体现,同时也是符合社会价值的要求,具有社会性。因此,创造性是自我性和社会性的连接,它虽然是个人才能的最高体现,但这种才能的发挥要受到社会的制约,要以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

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一)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是指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谋生创造条件。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在性质上不同于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着眼于主体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完善的发展,是成“人”的教育。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着眼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对人的知识技能的要求,是成“才”的教育,是“人力”的教育。当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成“人”,但成“才”是成“人”的必要环节,同时,成“人”必须通过成“才”表现出来。

教育是通过知识经验的传授而促进人的发展的,促进人的发展虽然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但不是教育的惟一目的。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人获得了谋生的本领。古代社会,生产相对简单,劳动者所需要技能可以靠师徒式的模仿获得。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个体谋求某种社会职业必须要以接受相关的教育和训练为前提,并对教育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要求劳动者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要求劳动者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要求劳动者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并受过职业化训练;现代的信息革命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要求越来越多的人受过专门的高等教育训练,而且教育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在性质上不同于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着眼于主体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完善的发展,是成“人”的教育。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着眼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对人的知识技能的要求,是成“才”的教育,是“人力”

教育的功能主要包括 第四篇_教育学概论选择题

C、不具有等级性。

D、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官吏。 E、在欧洲还具有宗教性。

3、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的教育的共同特征主要是现代教育的:

A、公共性 B、生产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

4、下面属于教育规律的是:

A、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 B、教育适应并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C、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规律。 D、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5、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有:

A、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B、指导教育实践。 C、指导教育改革。

D、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最早将“教”“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是孟子。

正确

错误

2、在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养士”。

正确

错误

3、教育没有阶级性。

第二章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55689/

推荐访问: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 教育的功能主要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