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2012年个税税率表

2012年个税税率表

时间:2018-06-13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美文】

2012年个税税率表 第一篇_2012最新个税税率表

新税法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了修订:

一是工薪所得扣除标准提高到3500元。

二是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

降为3%。

三是调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生产经营所得税率表第一级级距由

年应纳税所得额5000元调整为15000元,其他各档的级距也相应作了调整。

四是个税纳税期限由7天改为15天,比现行政策延长了8天,进一步方便了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纳税申

报。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数 税速算率扣除

(%) 数

3 0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说明 1 不超过1500元不超过1455元

的 的

2 超过1500元至超过1455元至10 4,500元的部分 4,155元的部分

超过4,500元至超过4,155元至20 9,000元的部分 7,755元的部分 105 555 1、本表含税级距指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

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3

超过9,000元至超过7,755元至

4 35,000元的部27,255元的部25 1,005 用后的余额。

分 分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

超过35,000元超过27,255元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

5 至55,000元的至41,255元的30 2,755

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部分 部分

超过55,000元超过31,375元

6 至80,000元的至45,375元的35 5,505

部分 部分

7 13,50超过80,000元超过57,505的45 5 的部分 部分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数 税速算率扣除

(%) 数

5 0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说明 1 不超过15,000元不超过14,250

的 元的 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

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 超过14,250元超过15,000元到2 至27,750元的10 30,000元的部分 部分 750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

超过27,750元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超过30,000元至3 至51,750元的20 3,750 60,000元的部分 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部分

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超过60,000元至超过51,750元

4 100,000元的部至79,750元的30 9,750

分 部分

5 14,75超过100,000元超过79,750元35 0 的部分 的部分

(三)劳务报酬所得适用

数 税速算率扣除

(%) 数

0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说明 1 不超过20,000不超过16,00020 元的 元的 1、表中的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

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超过20,000元超过16,000元

2 到50,000元的至37,000元的30 2,000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

部分 部分 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

超过50,000元超过37,000元40 7,000 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3 的部分 的部分

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中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的区别是什么?

答: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某些个人所得收入采用税后收入的概念,比如支付税后多少多

少金额。这时,需要将税后的收入按一定公式换算为应税所得,然后再按照一般方法计算应

交的税款。否则,将导致税款的少征。这里,在换算为应税所得过程中需要适用的税率及速

算扣除数不能按照含税级距的税率表来套用,必须使用不含税级距的税率表。这就是不含税

级距税率表产生的原因。这里的不含税级距指的是“税后收入”级距。

至于两者之间的联系,实际上两个税率表是一回事,只是将含税级距税率表中的应税所

得,按照数学方法,换算为不含税级距税率表中的税后收入,以方便对税后收入进行征税的

计算工作,仅此而已。

我国个税基本情况:2008年个人所得税构成表

项目

2008年个人所得税

其中:工薪所得税

储蓄利息所得税 金额(亿元) 3722.19 2240.65 326.9 同比 16.8% 28.1% -37%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人所得收入采用税后收入的概念,比如支付税后多少多少金额。这时,需要将税后的收入按

一定公式换算为应税所得,然后再按照一般方法计算应交的税款。否则,将导致税款的少征。

这里,在换算为应税所得过程中需要适用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不能按照含税级距的税率表来

套用,必须使用不含税级距的税率表。这就是不含税级距税率表产生的原因。这里的不含税

级距指的是“税后收入”级距。 至于两者之间的联系,实际上两个税率表是一回事,只

入,以方便对税后收入进行征税的计算工作,仅此而已。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月薪金收入总额(包括加班费等)-3500-个人支付的社保和公积金费用

全月应纳税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2后再对应适用税率

年终奖应纳税额=年终奖金总额×年终奖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示例:新税制 如某员工2012年1月工资收入5000元,并同时获发2011年度年

终奖总额10000元。该员工2012年1月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 当月工资收入的个人

所得税=[5000-3500-5000×10%(个人社保部分)-5000*5%(个人住房公积金部分)]×3%

-0(速算扣除数)=22.5元。 该员工年度奖金的个人所得税适用的税率:【2012年个税税率表】

10000÷12=833.33元,其相对应的适用税率是3%,速算扣除数为0。该员工年终奖金应纳个

人所得税为:10000×3%-0=300元。 新税制下,总纳税额:2012年1月共应纳个人所

得税22.5+300=322.5元。

举例:现假设某企业管理人员月工资(所得)为13000元,其中每月按工资额的20%交个

人负担的“三险一金”(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住房公积金9%),计算

其每月徉交的个人所得税。

第一步:确定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考虑二个因素,第一个因素

是法定减除费。〈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

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第二个因素是个人缴付的“三险一金”。〈个人所得税

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 按照国家规定,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

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20%)=6900 那么例题中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3000-3500-(13000×

第二步:计算应交税额。将69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分为适用第一级税率计算的应

纳税所得额为1500元、适用第二级税率“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应纳税所得额为

3000元。余下的为适用第三级税率应纳税所得额6900-1500-3000=2400。

3%+3000×10%+2400×20%=825 应纳税额=1500×【2012年个税税率表】

如果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000以上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就要25%,以次类推。

以上就是个税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原理。

在实务工作中,为便于加快计算,会引进速算扣除数方法。(可参见〈国家税务总局公

告2011年第46号公告〉所附的税率表(参见所附图表)。该税率表对每一级税率后面有个速算

扣除数。如第三级税率的速算扣除数为555。

20%-555=825 简便计算时:6900×

结果同分级计算方法一致。

二)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53410/

推荐访问:个税计算器2012税率表 2008年个税税率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