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神舟十一号

神舟十一号

时间:2018-06-12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美文】

神舟十一号 第一篇_神舟十一号的突破性价值

神舟十一号的突破性价值

作者:张田勘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预计于10月17日搭载两名男性航天员发射升空,进入太空后将与天宫二号在近圆对接轨道交会对接,构成组合体。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组合体运行第30天,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分离,航天员乘返回舱返回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相关报道见A4、A5版)

此次载人航天的航天员也已确定,已执行过神舟七号、九号两次飞行任务的景海鹏第三次出征,担任神舟十一号的指令长,在中国航天员中尚属首次,景海鹏以50岁“高龄”上天也创造了中国航天员的纪录。景海鹏的搭档是38岁的航天员陈冬。 此次神舟十一号载人升天的重要任务当然是科学研究,首先是航天探索的技术尝试和检验,如航天器的交会、对接,一方面地面人员将根据两个飞行器轨道的偏差来控制飞船变轨,经过若干次修正让飞船一点一点接近天宫,直到相距约50公里的位置。此外,神舟十一号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开展航天员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检验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实际上也是太空中的人体生命科学研究。

太空生命科学研究在此次还有新的内容,由香港中学生设计的实验项目“太空养蚕”将随神舟十一号进入太空进行。这一实验是要证明在失重情况下蚕吐出的蚕丝是否会比较粗且韧性较强,因而可应用于不同范畴,例如制作航天服。所有这些研究既是纯粹的科学研究和太空探索,同时在客观上又是太空探索和科学研究的竞争。 早在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就首先提出了国际空间站(ISS)的设想,后来共有16个国家参与,于1993年完成设计并开始实施。这16个国家中,有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南非、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国家,唯独没有中国。

在国际空间站筹划建设之初,美国就反对邀请中国参与,理由是太空空间站技术有军事用途。到了2011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一项法案,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美国与中国的航空航天计划有任何接触,中国被挡在国际空间站门外。2015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国际冲突与合作研究所又发布了一项“中国梦,太空梦”的报告,报告的结论之一是,中国正通过其太空项目,将自己转化成一个军事、经济、技术大国,并以牺牲美国领导力作为代价,这对美国利益有很严峻的影响。

然而,把中国全面阻隔在空间探索之外既不现实,也根本做不到。因为科学研究和太空探索需要全球科研人员的合作,尤其是在展望未来移民太空之时,国界、国籍、意识形态和种族的分界将全面消失和根本不起作用,因为太空这样的多维空间没有有形的界线。

2003年,中国第一次把宇航员杨利伟送入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之后又有多名男女航天员进入太空。接着中国掌握了太空行走和轨道对接技术,建立了自己的“小型空间站”——天宫二号,成为全球第三个拥有独立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此外,中国也向月球发射了好几个飞行器,并计划发射火星探测器。

现在,中国又要在自己的“小型空间站”上进行航天之外的生命科学研究,虽然目前还赶不上国际空间站的生命科学研究,例如国际空间站上已经种植出了蔬菜,并且宇航员已经在试吃,还有在对小老鼠进行骨骼肌萎缩的研究,以便通过这样的研究找到阻止宇航员在经历太空旅行之后以及未来人类移民其他星球所必然要发生的骨骼肌萎缩的方法。但是,中国迎头赶上只是时间问题。在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之前,今年4月6日,中国的实践十号卫星还搭载了牛、羊等家畜的体细胞、干细胞、精子等材料进入太空进行家畜航天生物育种实验。【神舟十一号】

面对世界上第三个能把人送上太空的中国和第三个能建造空间站并能实施飞行器空间对接的国家,封锁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而且,当中国的技术和太空科学研究更有成果后,会有更多的人主动前来合作,以开展更为广泛和有利于所有人的研究。

到了太空之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合作才能完成研究并保证无论是航天员还是研究人员,抑或未来所有移民的安全和生存。

神舟十一号 第二篇_祝贺!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0月

17日早晨7时30分28秒,搭载着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正式点火发射。二十分钟之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总指挥张又侠宣布,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央视新闻新媒体超近视角

△发射时航天员敬礼【神舟十一号】

动图

动图

△抛逃逸塔

动图

△抛整流罩

动图

△船箭分离

动图

△太阳帆板打开

动图

△太阳帆板打开后,两位航天员握手

动图

【神舟十一号】

动图

△张又侠宣布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一号】

“神十一”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

10月16日,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在发布会上透露,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神舟十一号】

期间,2名航天员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并于1天内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

神舟十一号 第三篇_神舟十一号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清晨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神舟十一号】

575

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第2次应用性飞行。

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进行约2天的独立飞行,然后与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

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独立飞行1天后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至独立运行轨道,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试验,并等待参加天舟一号飞行任务。

目前,天宫二号运行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设备工作正常,运行状态良好,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长征二号F 遥十一火箭与之前发射神舟十号的长征二号F 遥十火箭技术状态基本一致,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了部分技术状态更改。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237次飞行。

在16日举行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见面会上,第一次执行任务的航天员陈冬说:

“经过六年学习训练迎来这次任务,对我来说,这次不快不慢,不早不晚,来的刚刚好,景海鹏在工作中是我榜样,生活中是我兄长,他两次执行任务,经验非

常丰富,这次能和景海鹏组成乘组,很幸运,也很踏实,非常有底。”

(图左为景海鹏 图右为陈冬)

神舟十一号 第四篇_神舟十一号飞船及中国航天精神 班会课资料

神舟十一号飞船 神舟十一号飞船是指中国将于2016年10月17日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舟载人飞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神舟十一号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经于北京时间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发射;2016年10月17日发射的神舟十一号飞船,搭乘2名男性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进行人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在此之前,将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试验,通过考核后将于2017年4月中旬,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相关试验。[1] 2016年8月13日,飞船从北京空运至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曾透露,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我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国际空间站。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艘货运飞船、一艘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只有当我们)具备了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资格发射核心舱。

为此,我国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3]

而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发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6]

2016年10月中旬,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搭乘2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进行宇航员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2013年的在轨实验时间是15天);

此后,还将在文昌发射场进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试验,通过考核后将于2017年4月中旬,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相关试验。[8]

神舟十一号飞船拟在10月17日发射,主要承担航天员运送和空间站技术验证两大核心任务。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之后,还要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飞行30天,而这也将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53284/

推荐访问:神舟十一号直播 天宫二号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