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2010诺贝尔医学奖

2010诺贝尔医学奖

时间:2018-06-08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美文】

2010诺贝尔医学奖 第一篇_2000-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2000-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获得,以奖励其在“细胞自噬”机制方面的发现及研究。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和爱尔兰的William C. Campbell(威廉·C·坎贝尔)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大村智)获奖。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奖,另外二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而共同获得该奖。

2014年,美国科学家John O'Keefe(约翰-欧基夫),挪威科学家May Britt Moser(梅-布莱特)和挪威科学家Edvand Moser(爱德华-莫索尔),获得了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奖励他们在“发现了大脑中形成定位系统的细胞”方面所做的贡献。

2013年,美国、德国3位科学家James E. Rothman, Randy W. Schekman和Thomas C. Südhof因“发现细胞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而获得了2013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2012年,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京都大学物质—细胞统合系统据点iPS细胞研究中心主任长山中伸弥。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奖。(iPS: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2011年,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巴特勒、卢森堡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他们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这使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2010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他创立了体外受精技术,因此又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医学统计显示,世界上约有10%的夫妇有生育问题,而体外受精技术可以帮助其中绝大多数夫妇实现有自己后代的梦想。至今,全球已有400多万人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出生,其中许多人以自然受精方式生育了后代。 2009年,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他们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发现解决了一个生物学的重要课题,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怎样实现完全复制的,同时还能受到保护不至于发生降解。

2008年,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豪森发现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这种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巴尔-西诺西和蒙塔尼的获奖成就则是发现了艾滋病病毒(HIV)。

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他们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为“基因靶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深入研究单个基因在动物体内的功能并提供相关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成为可能。

2006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他们发现了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这一机制已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他们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这些疾病的认识。

2004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贡献,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

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

2002年,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1年,美国科学家勒兰德-哈特韦尔(Leland Hartwell)、英国科学家保罗-诺斯(Paul Nurse)与他的同事蒂莫希-亨特(Timothy Hunt)共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以表彰三位科学家在有关控制细胞循环的研究中做出的重要发现。这一发现找出了细胞循环控制出现缺陷时可能导致的染色体改变以及可能最终导致癌细胞的生成,因此这在研究癌症治疗方面开创了新的方向。

200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77岁的瑞典人阿尔维德-卡尔森、75岁的美国人保罗-格林加德和71岁的美国人埃里克-坎德尔,以表彰他们三人在人类“神经系统信号传送”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揭晓!获奖者为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以奖励他在“细胞自噬机制方面的发现”。

大隅良典,1945年2月9日出生于日本福冈,日本细胞生物学家,专攻细胞自噬作用。

细胞自噬这是细胞组分降解与再利用的基本过程,细胞能够消灭自身内部物质,方式是将其包裹进一个膜结构中,从而形成小型囊体并被输运至被称作“溶酶体”的回收机构进行分解。

大隅良典利用面包酵母找到了与自噬作用有关的关键基因。随后他开始致力于阐明酵母菌体内自噬作用的背后机制,并发现与之相似的复杂过程也同样存在于我们人类的细胞内。大隅良典的研究更新了我们关于细胞物质循环的旧有观点,他的研究开启了理解自噬作用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关键作用的崭新道路,如生物体对于饥饿的适应或者机体对于感染的反应。自噬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自噬作用机制在一些类型的疾病,如癌症和神经疾病等病症中也发挥了作用。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的William C. Campbell(威廉·C·坎贝尔)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大村智)获奖。其中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一半由威廉·C·坎贝尔和大村智二人分享,他们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而共同获得该奖。【2010诺贝尔医学奖】

【2010诺贝尔医学奖】

威廉·C·坎贝尔和大村智:为其在治疗盘尾丝虫症和淋巴丝虫病(象皮病)方面作出的贡献。 屠呦呦:为其对治疗疟疾所做的贡献。

威廉·C·坎贝尔生于1930年,1952年本科毕业于都柏林圣三一学院,1957年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取得博士学位。从1957年到1990年,他在默克医疗研究所任职,1984年起担任默克医疗研究所研发部高级科学家兼主任。目前,他是新泽西州德鲁大学的荣誉退休研究员。

大村智是日本公民,1935年生于日本,1968年取得东京大学药学博士学位,1970年取得东京理科学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75年到2007年,他任教于日本北里大学,现已从北里大学荣誉退休。

屠呦呦是中国公民,1930年生于中国,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1965年起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化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她于2011年获得了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诺贝尔委员会称,屠呦呦,威廉·C·坎贝尔以及大村智三位获奖者发展了一些疗法,这对一些最具毁灭性的寄生虫疾病的治疗具有革命性的作用。威廉·C·坎贝尔和大村智发现了一种名为Avermectin(阿维菌素)的新型药物,其是一种衍生物,可以降低河盲症(盘尾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同时也可以高效抵御其它寄生虫病;而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则发现了Artemisinin(青蒿素),这种药物可以明显降低疟疾病人的死亡率。上述两种研究发现都为人类抵御严重的寄生虫病带来了极大希望,为成千上百万人抵御寄生虫病及改善机体健康带来帮助。

研究者大村智是日本的一位微生物学家,主要致力于分离天然产物,他对一种生活在土壤中名为链霉菌属进行了重点研究,这种链霉菌可以产生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制剂(包括1952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赛尔曼·A·瓦克斯曼(Selman Waksman,1888-1973

)发现的链霉素),大村智利用大规模空的培养和

特性分析,从土壤样本中成功分离除了一种新型的链霉菌,并且在实验室实现了这种链霉菌的成功培养。

研究者威廉·C·坎贝尔是一位在美国工作的致力于寄生虫研究的科学家,其获得了大村智的链霉菌培养基,并且放大了这种链霉菌的效力;威廉·C·坎贝尔指出,一种来自链霉菌培养基中的特殊组分可以有效抵御家养和农场动物身上的寄生虫感染,研究者将这种生物活性制剂进行了提纯,并且命名为阿维菌素,对其进行一定的化学修饰就可以变成一种名为伊维菌素(Ivermectin)的高效化合物了,伊维菌素(Ivermectin)在人类和动物试验中均可以高效杀灭大量寄生虫,总的来讲,科学家大村智和威廉·C·坎贝尔的研究成果为开发高效抵御寄生虫疾病的新型药物带来的希望。

传统治疗疟疾的药物为氯喹和奎宁,但治疗效率越来越低,截至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努力根除疟疾的想法失败了,随后疟疾感染不断增加,就在此时,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转向寻找传统中药来开发抵御疟疾感染的新型疗法;通过对大量中草药进行大规模筛选以及在疟疾感染的动物身上进行试验,一种从植物青蒿中提取的物质表现出了巨大潜力,然而所得到的结果在一致性上却出现了问题。为此屠呦呦重新查阅古代资料并且修改了方法,最终发现了一种提取青蒿素(青蒿提取物)的新方法,她首次发现了这种名为青蒿素的化合物,实验证明青蒿素可有效抵御寄生虫感染,在感染动物和人类中都表现出了较好的疗效。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4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为:美国科学家John O'Keefe(约翰-欧基夫),挪威科学家May Britt Moser(梅-布莱特);以及挪威科学家Edvand Moser(爱德华-莫索尔),以奖励他们在“发现了大脑中形成定位系统的细胞”方面所做的贡献。

约翰•奥基夫(John O’Keefe)

梅-布里特•莫泽(May-Britt Moser)

爱德华•莫泽(Edvard I. Moser)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位置?我们如何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为何当我们在下次重复同样的路线时能够迅速查找到这些信息,我们在大脑中是如何对它们进行存储的?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们发现了大脑内的定位系统,一种大脑中内置的“GPS”,它让我们能够在空间中行实现定位,揭示了高等认知能力的细胞层面机制。

1971年,约翰·奥基夫(John O´Keefe)发现了构成这一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他在大脑一个名叫“海马体”的区域发现一种特殊的神经细胞,当实验小鼠在房间内的某一特定位置时其中一部分这样的细胞总是显示激活状态。而当小鼠在房间内的其他位置时,另外一些细胞则显示激活状态。奥基夫认为这些是“位置细胞”,它们构成了小鼠对所在房间的地图。

30多年后,在2005年,May-Britt Moser和Edvard Moser夫妇发现大脑定位机制的另外一项关键组成部分。他们识别出另外一种神经细胞,他们将其称之为“网格细胞”,这些细胞产生一种坐标体系,从而让精确定位与路径搜寻成为可能。他们随后进行的研究揭示了位置细胞以及网格细胞是如何让定位与导航成为可能的。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解开细胞如何组织其运输系统之谜的科学家。这三位科学家发现了细胞如何组织自身运输系统的奥秘。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在生产并输出分子,例如胰岛素被细

2010诺贝尔医学奖 第二篇_近十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201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揭晓,美国科学家詹姆斯·E·罗斯曼和兰迪·谢克曼、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聚德霍夫共享奖项。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如何组织其转运系统——“囊泡转运”的奥秘。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约翰·伯特兰·格登(John B. Gurdon)是一位英国发育生物学家。他主要以在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方面的先驱性研究而知名。2012年与山中伸弥获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约翰·格登等人的实验就已经得知卵细胞质能重编程体细胞核。这些实验是为了解决分化细胞的基因组是否经历了不可逆转的变化,以及是否不再支持早期发育这些 问题而进行的。格登的实验表明并非如此,蝌蚪的分化细胞的细胞核在移植进入卵母细胞质中后,能指导卵细胞发育为性成熟成体青蛙。这一实验具有划时代的意 义,他首次证实了已分化细胞的基因组的可通核移植技术将其重新转化为具有多能性的细胞。解读2012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三人分享:布鲁斯·巴特勒(Bruce A. Beutler)、朱尔斯·霍夫曼(Jules A. Hoffmann),表彰他们在先天免疫方面的发现;拉尔夫·斯坦曼(Ralph M. Steinman),表彰他对获得性免疫中树突细胞及其功能的发现。美法各界盛赞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成就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彻底革新对免疫系统的认识

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 201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揭晓。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在试管受精技术方面的发展”而被授予该奖项。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戈兰·汉松首先宣布获奖者的名字——罗伯特·爱德华兹。 汉松说,爱德华兹创立的体外受精技术解决了一个重要的医学难题,即通过体外受精治疗多种不育症。 解读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争议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 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诺贝尔大会决定将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美国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Carol Greider)、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发现“长生不老”钥匙

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揭晓,德国学者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以及法国学者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Francoise Barre-Sinoussi )和吕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共同获得该奖项。他们分别在宫颈癌致病因和艾滋病病毒研究上有突出成就。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德法3学者获奖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他们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为“基因靶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深入研究单个基因在动物体内的功能并提供相关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成为可能。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他们发现了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这一机制已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疾病的新疗法。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他们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这些疾病的认识。

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贡献,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

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

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英国科学家保罗·纳斯和蒂莫西·亨特。他们发现了导致细胞分裂的关键性调节机制,这一发现为研究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开辟了途径。

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美国科学家保罗·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他们在研究脑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了重要发现。

氧化磷酸化

概念

细胞中重要的生化过程,是细胞呼吸的最终代谢途径。该过程位于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之后,是产生“能量通货”ATP的主要步骤。

类别

有代谢物连接的磷酸化和呼吸链连接的磷酸化两种类型。

即ATP生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代谢物脱氢后,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使无机磷酸酯化先形成一个高能中间代谢物,促使ADP变成ATP。这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如3-磷酸甘油醛氧化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再降解为3-磷酸甘油酸。

另一种是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TP的生成。生物体内95%的ATP来自这种方式。

(1)化学偶联假说

认为电子传递中所释放的自由能以一个高能共价中间物形式暂时存在,随后裂解将其能量转给ADP以形成ATP。但不能从呼吸链中找到高能中间物的实例。

(2)构象偶联假说

认为电子沿呼吸链传递释放的自由能使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发生构象变化而形成一种高能形式暂时存在。这种高能形式将能量转给F0F1-ATP酶分子使之发生构象变化,F0F1-ATP酶复原时将能量转给ADP形成ATP。

(3)化学渗透假说

该假说由英国生物化学家Peter Mitchell提出的。他认为电子传递的结果将H 从线粒体内膜上的内侧“泵”到内膜的外侧,于是在内膜内外两侧产生了H 的浓度梯度。即内膜的外侧与内膜的内侧之间含有一种势能,该势能是H 返回内膜内侧的一种动力。H 通过F0F1-ATP酶分子上的特殊通道又流回内膜的内侧。当H 返回内膜内侧时,释放出自由能的反应和ATP的合成反应相偶联。该假说目前得到较多人的支持。

实验证明氧化磷酸化作用的进行需要完全的线粒体内膜存在。当用超声波处理线粒体时,可将线粒体内膜嵴打成片段:有些片段的嵴膜又重新封闭起来形成泡状体,称为亚线粒体泡(内膜变为翻转朝外)。这些亚线粒体泡仍具有进行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功能。在囊泡的外面可看到F1球状体。用尿素或胰蛋白酶处理这些囊

泡时,内膜上的球体F1脱下,F0留在膜上。这种处理过的囊泡仍具有电子传递链的功能,但失去合成ATP的功能。当将F1球状体再加回到只有F0的囊泡时,氧化磷酸化作用又恢复。这一实验说明线粒体内膜嵴上的酶(F0)起电子传递的作用,而其上的F1是形成ATP的重要成分,F0和F1是一种酶的复合体。 抑制剂

能阻断呼吸链某一部位电子传递的物质称为呼吸链抑制剂。

鱼藤酮、安密妥在NADH脱氢酶处抑制电子传递,阻断NADH的氧化,但FADH2的氧化仍然能进行。 抗霉素A抑制电子在细胞色素bc1复合体处的传递。

氰化物、CO、叠氮化物(N3-)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

对电子传递及ADP磷酸化均有抑制作用的物质称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如寡霉素。

解偶联剂

2,4-二硝基苯酚(DNP)和颉氨霉素可解除氧化和磷酸化的偶联过程,使电子传递照常进行而不生成ATP。DNP的作用机制是作为H 的载体将其运回线粒体内部,破坏质子梯度的形成。由电子传递产生的能量以热被释出。

表6-4 几种常见高能化合物水解时释放的能量

信号肽

常指新合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的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的氨基酸序列(有时不一定在N端)。 信号肽假说认为,编码分泌蛋白的mRNA在翻译时首先合成的是N 末端带有疏水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它被内质网膜上的受体识别并与之相结合。信号肽经由膜中蛋白质形成的孔道到达内质网内腔,随即被位于腔表面的信号肽酶水解,由于它的引导,新生的多肽就能够通过内质网膜进入腔内,最终被分泌到胞外。翻译结束后,核糖体亚基解聚、孔道消失,内质网膜又恢复原先的脂双层结构。

蓝白斑筛选是一种基因工程常用的重组菌筛选方法。

野生型大肠杆菌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可以将无色化合物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切割成半乳糖和深蓝色的物质5-溴-4-靛蓝。有色物质可以使整个培养菌落产生颜色变化,而颜色变化是鉴定和筛选的最直观有效的方法。

设计适用于蓝白斑筛选的基因工程菌为β-半乳糖苷酶缺陷型菌株。这种宿主菌的染色体基因组中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基因突变,造成其编码的β-半乳糖苷酶失去正常N段一个146个氨基酸的短肽(即α肽链),从而不具有生物活性,即无法作用于X-gal产生蓝色物质。用于蓝白斑筛选的载体具有一段称为lacz'的基因,lacz'中包括:一段β-半乳糖苷酶的启动子;编码α肽链的区段;一个多克隆位点(MCS)。MCS位于编码α肽链的区段中,是外源DNA的选择性插入位点,但其本身不影响载体编码α肽链的功能活性。虽然上述缺陷株基因组无法单独编码有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但当菌体中含有带lacz'的质粒后,质粒lacz'基因编码的α肽链和菌株基因组表达的N端缺陷的β-半乳糖苷酶突变体互补,具有与完整β-半乳糖苷酶相同的作用X-gal生成蓝色物质的能力,这种现象即α-互补。

操作中,添加IPTG(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以激活lacz'中的β-半乳糖苷酶的启动子,在含有X-gal的固体平板培养基中菌落呈现蓝色。以上是携带空载体的菌株产生的表型。当外源DNA(即目的片段)与含lacz'的载体连接时,会插入进MCS,使α肽链读码框破坏,这种重组质粒不再表达α肽链,将它导入宿主缺陷菌株则无α互补作用,不产生活性β-半乳糖苷酶,即不可分解培养基中的X-gal产生蓝色,培养表型即呈现白色菌落。

实验中,通常蓝白筛选是与抗性筛选一同使用的。含X-gal的平板培养基中同时含有一种或多种载体所携带抗性相对应的抗生素,这样,一次筛选可以判断出:未转化的菌不具有抗性,不生长;转化了空载体,即未重组质粒的菌,长成蓝色菌落;转化了重组质粒的菌,即目的重组菌,长成白色菌落。

2010诺贝尔医学奖 第三篇_【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十一)】2010年和平奖和医学及生理学奖

和平奖

2010年10月8日,诺贝尔奖评委会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中国异议人士刘晓波,以表彰他“长期以来以非暴力方式在中国争取基本人权”。

医学及生理学奖

2010年,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为在试管婴儿方面的研究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罗伯特·爱德华兹(RobertG.Edwards),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生理学家,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1948年毕业于北威尔士大学农业和动物学专业;1955年获得爱丁堡大学动物基因研究生学位;1956年至1978年从事生殖生理学研究,并成功使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1983年至1984年创立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研究会,并创办《人类生殖》杂志;2001年,由于在人类不育症治疗领域的突出成就,获得美国阿尔伯特·拉斯克医学研究奖。因创立了体外受精技术独享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0诺贝尔医学奖】

人物简介

罗伯特?爱德华兹1925年出生于英格兰曼彻斯特。二战中服完兵役后,他进入威尔士大学和爱丁堡大学学习生物学,1955年获得博士学位,论文内容为小鼠胚胎发育。1958年他成为英国国立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开始了对人类授精过程的研究。从1963年开始,爱德华兹相继在剑桥大学和BournHall诊所(世界首个试管授精中心)工作。BournHall由爱德华兹和PatrickSteptoe所建立,爱德华兹担任其研究主任多年。爱德华兹同时还是授精研究领域多本顶尖期刊的编辑。爱德华兹目前是剑桥大学名誉退休教授。

因为在人类试管授精(IVF)疗法上的卓越贡献,罗伯特?爱德华兹(RobertEdwards)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的贡献使治疗不育症成为可能,包括全球超过10%的夫妇在内的人类因此获益匪浅。

早在1950年,爱德华兹就认为IVF可以有助不育症的治疗。通过系统的研究工作,他发现了人类受精的重要原理,并成功实现人类卵细胞在试管(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细胞培养皿)中受精。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的诞生,就是对爱德华兹的不懈努力的最好表彰。在接下来的几年内,爱德华兹和他的同事将IVF进行改良,并将其与世界分享。

到目前为止,因为IVF而得以出生的人大约有四百万,他们中的许多人现已成年,甚至有的已为人父母了。在罗伯特?爱德华兹的引领下,对IVF疗法的研究获得了许多重要发现,一门新医学领域也由此诞生。他的贡献代表着现代医学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人物生平

罗伯特?爱德华兹1925年出生于英格兰曼彻斯特。二战中服完兵役后,他进入威尔士大学和爱丁堡大学学习生物学,1955年获得博士学位,论文内容为小鼠胚胎发育。1958年他成为英国国立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开始了对人类授精过程的研究。从1963年开始,爱德华兹相继在剑桥大学和BournHall诊所(世界首个试管授精中心)工作。BournHall由爱德华兹和PatrickSteptoe所建立,爱德华兹担任其研究主任多年。爱德华兹同时还是授精研究领域多本顶尖期刊的编辑。爱德华兹目前是剑桥大学名誉退休教授。

因为在人类试管授精(IVF)疗法上的卓越贡献,罗伯特?爱德华兹(RobertEdwards)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的贡献使治疗不育症成为可能,包括全球超过10%

2010诺贝尔医学奖 第四篇_2007—2010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德国科学家Harald zur Hausen

法国科学家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

法国科学家Luc Montagnier

北京时间10月6日下午5点30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德法三科学家分享该奖项。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Harald zur Hausen 因发现人类乳突淋瘤病毒(HPV)导致子宫颈癌而获奖;法国两位科学家,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学系逆转录病毒感染调控小组的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 和巴黎世界艾滋病研究与预防基金会的Luc Montagnier 因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获奖。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励的是导致严重人类疾病的两类病毒的发现。

Harald zur Hausen一反传统教条,假定瘤原性人类乳突淋瘤病毒(HPV)导致了宫颈癌——女性第二常见的癌症。他认识到,HPV-DNA能够存在于肿瘤非生长性状态中,而且应该能够通过对病毒DNA的特定搜寻发现。他发现,HPV是病毒的一种异质家族。只有一些HPV种类会导致癌症。他的发现引发了对HPV感染自然史的描述,以及对于HPV诱导致癌作用机制和抗HPV获得性预防疫苗发展的理解。

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 和Luc Montagnier发现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产生分别在淋巴(来自在获得性免疫缺陷早期阶段带有增大淋巴结病人)和血液(来自晚期患者)中得到鉴别。根据这一病毒的形态、生化及免疫学特性,他们将它确定为第一个已知的人类慢病毒。HIV损伤免疫系统,因为病毒大量复制,对淋巴细胞造成损伤。这一发现对于当前的艾滋病生物学及它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来说是一个先决条件。

发现人类乳突淋瘤病毒导致宫颈癌

与20世纪70年代流行的观点不同,Harald zur Hausen假定人类乳突淋瘤病毒在宫颈癌中扮演了一个角色。他假定,如果肿瘤细胞包含致癌病毒,那么就应该能将病毒DNA整合进它们的基因组。因此,通过搜寻病毒细胞的病毒DNA应该能够发现促进细胞增殖的HPV基因。Harald zur Hausen坚持这一想法,用10年多的时间搜寻了不同类型的HPV,因为只有部分的病毒DNA被整合进了宿主基因组,这一搜寻变得极为困难。他在宫颈癌活组织切片中发现了新型的HPV-DNA,从而在1983年发现了HPV16类型。1984年,他从宫颈癌患者克隆了HPV16和HPV18。HPV类型16和18持续地在世界范围内大约70%的宫颈癌活组织切片中发现。

发现HPV的重要性

人类乳突淋瘤病毒对全球公众卫生造成的负担是相当可观的。世界范围内超过5%的癌症是由这一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引起的。人类乳突淋瘤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病原因子,50%至80%的人口遭受痛苦。在已知的100多种HPV类型中,大约40种会感染生殖道,15种令女性存在宫颈癌高风险。另外,HPV还存在于一些外阴癌、阴茎癌、口腔癌以及其它癌症中。99.7%的组织学上确证患宫颈癌的女性体内都能发现人类乳突淋瘤病毒,每年感染了

大约50万名女性。

Harald zur Hausen证实了HPV的新颖特性,从而帮助人们理解了乳突淋瘤病毒诱导性致癌的机制、病毒持续的诱病因素以及细胞转化。他使HPV16和18能被科学界获取。疫苗最终被研发出来,提供了≥95%的保护,免受高风险的HPV16和18的感染。疫苗还能够减少手术需求以及宫颈癌的全球负担。

HIV的发现

伴随着1981年医学界关于一种新型免疫缺陷症的不断报告,科学家对一种新致病体的搜寻也拉开了序幕。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 和Luc Montagnier 从一些患者体内分离并培养了淋巴腺细胞,这些患者具有该获得性免疫缺陷的早期特征——肿大的淋巴结。两位科学家探测了该逆转录酶的活性,这是逆转录病毒复制的直接标记。他们还发现了从被感染细胞中萌发出的逆转录病毒颗粒。进一步研究表明,分离出的病毒可以感染并杀死患病者和健康者的淋巴细胞,并与源自感染该病毒患者的抗体发生反应。两位科学家发现,与此前的人类致瘤性逆转录病毒相比,这种新型逆转录病毒(即现在众所周知的HIV)并不会引起不受控制的细胞生长。相反,该病毒需要细胞活化来进行复制和调控T淋巴细胞的细胞融合。由于T细胞是人类免疫防御所必需的,因此这一发现部分地解释了HIV是如何削弱免疫系统的。到1984年时,Barré-Sinoussi 和Montagnier已经从通过性交感染的个体、血友病患者、母婴传播和输血患者体内,获得了这种新型人类逆转录病毒的几种隔离种群,当时他们认定该病毒是一种慢病毒。只要考虑到这是一种全球普遍存在的、影响近1%人口的流行性感染,该成就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发现HIV的重要性

在HIV病毒发现后不久,几个研究小组就为证实HIV是导致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症(艾滋病,AIDS)的确定性原因,做出了贡献。Barré-Sinoussi 和Montagnier的发现令快速克隆HIV-1基因组成为可能。在这一前提下,人们才有望确定HIV复制周期的重要细节,并弄清该病毒如何与宿主相互作用。更进一步,该发现令诊断被HIV感染病患和筛选血制品的方法不断更新,这已经限制了该流行病的散播。眼下,几类新型抗病毒药的空前发展也是对该病毒复制周期细节认识的结果。预防和治疗的结合,充分减少了该疾病的传播,并显著提升了受治患者的生命预期。同时,克隆HIV令研究它的起源和进化成为可能。该病毒可能是在20世纪,从西非的黑猩猩传递给人类的。不过到目前为止,人们尚不清楚为何该疾病从1970年开始,会传播得如此肆虐。

对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确定,为了解HIV如何通过削弱淋巴细胞功能,逃避宿主免疫系统提供了信息。HIV通过不断地改变和在宿主淋巴细胞DNA中隐藏自身基因组,让人们将其从宿主中连根拔起变得十分困难,即便是在长期的抗病毒治疗后。然而,对这些独特的病

毒宿主作用的更多了解,已经产生了一些能够带来未来疫苗发展和靶向病毒潜伏治疗方法新思路的结果。

HIV已经给全球带来了新的流行病。科学和医学界此前从未如此之快地发现、确定一种新病的起源,并给出相关的治疗方法。那些被HIV感染的个体在接受成功的抗逆转录治疗后,其平均生命预期正在达到与未感染个体相近的水平。

Harald zur Hausen 1936年生于德国,是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医学博士,德国海德堡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名誉退休教授、前主席及科学主任。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 1947年生于法国,是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学博士,教授,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学系逆转录病毒感染调控小组主任。Luc Montagnier 1932年生于法国,是法国巴黎大学病毒学博士,法国巴黎世界艾滋病研究与预防基金会名誉退休教授与主任。

据悉,Harald zur Hausen 将独享一半奖金,另外两位法国科学家各分享四分之一。

三.200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Elizabeth H.Blackburn)、美国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Carol W.Greider)、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Jack W.Szostak)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而获此殊荣。伊丽莎白·布兰克波恩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于194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来自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出生于1961年。另外,杰克·绍斯塔克来自霍华德休

2009年10月5日诺贝尔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Elizabeth Blackburn)、美国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Carol Greider)、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方面称,这三人“解决了生物学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如何进行完整复制,如何免于退化。其中奥秘全部蕴藏在端粒和端粒酶上。由染色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telomerase)是染色体的自然脱落物,能引发衰老和癌症。端粒也被科学家称作“生命时钟”。在新细胞中,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次。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而死亡。伊丽莎白,布莱克本他们发现的端粒酶,在一些失控的恶性细胞的生长中扮演重要角色。大约90%的癌细胞都有着不断增长的端粒及相对来说数量较多的端粒酶。

2010诺贝尔医学奖 第五篇_历届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

1、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德国)。利用血清疗法治疗白喉。 2、1902年,Ronald Ross(英国)。关于疟疾的研究。

3、1903年,Niels Ryberg Finsen(丹麦)。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 4、1904年,巴甫洛夫(俄国)。在神经生理学方面,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和信号学说。

5、1905年,R.柯赫(德国)。关于结核方面的研究和发现。

6、1906年,C.高尔基(意大利),桑地牙哥•拉蒙卡哈(Santiago Ramón y Cajal,西班牙)。关于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

7、1907年,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法国),发现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8、1908年,Ilya Ilyich Mechnikov(俄国),Paul Ehrlich(德国)。关于免疫方面的研究。

9、1909年,Emil Theodor Kocher(瑞士)。关于甲状腺生理学,病理学和外科学方面的研究

10、1910年,艾布瑞契•科塞尔(Albrecht Kossel,德国)。关于细胞化学尤其是蛋白质和核酸方面的研究

11、1911年,Allvar Gullstrand(瑞典)。关于眼睛屈光学方面的研究。 12、1912年,Alexis Carrel(法国。关于血管缝合以及血管和器官移植方面的研究。

13、1913年,Charles Robert Richet(法国)。关于过敏反应的研究。 14、1914年,Robert Bárány(奥地利。关于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及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15、1915年-1918年,未颁奖,奖金划拨到生理医学奖专门的基金上。 16、1919年,Jules Bordet(比利时)。关于免疫方面的研究。

17、1920年,Schack August Steenberg Krogh(丹麦)。发现毛细血管运动的调节机制。【2010诺贝尔医学奖】

18、1921年未颁奖,奖金划拨到生理医学奖专门的基金上。

19、1922年,Archibald Vivian Hill(英国),关于肌肉发热方面的研究 ;Otto Fritz Meyerhof(德国),发现肌肉中耗氧与乳酸代谢之间相关性。

20、1923年,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Frederick Grant Banting)(加拿

大)、John James Richard Macleod(加拿大)。发现胰岛素。

21、1924年,Willem Einthoven(荷兰),发现心电图的机理。

22、1925年,未颁奖,奖金划拨到生理医学奖专门的基金上。

23、1926年,Johannes Andreas Grib Fibiger(丹麦) ,发现鼠癌(Spiroptera carcinoma) 。

24、1927年, Julius Wagner-Jauregg(奥地利),发现利用接种疟疾原虫治疗麻痹性痴呆症 。

25、1928年, Charles Jules Henri Nicolle(法国),关于斑疹伤寒的研究 。

26、1929年, 克里斯蒂安•艾克曼(荷兰),发现抗神经炎维生素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英国), 发现促进生长的维生素 。

27、1930年,Karl Landsteiner(奥地利),发现人类血型 。

28、1931年,Otto Heinrich Warburg(德国),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

29、1932年, 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英国)、Edgar Douglas Adrian(英国),关于神经功能方面的发现 。

30、1933年,托马斯•摩尔根(美国),发现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 31、1934年, George Hoyt Whipple(美国),George Richards Minot(美国),William Parry Murphy(美国),发现治疗贫血的肝脏疗法 。

32、1935年, Hans Spemann(德国), 发现胚胎发育中的organizer effect 。 33、1936年, Henry Hallett Dale(英国),Otto Loewi(奥地利),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34、1937年, Albert Szent-Györgyi von Nagyrapolt(匈牙利),关于生物氧化过程方面的发现,尤其是维生素C和丁烯二酸的催化作用 。

35、1938年 ,海门斯(Corneille Jean François Heymans)(比利时),发现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在呼吸调节中的机理。

36、1939年,Gerhard Domagk(德国),发现磺胺类药物Prontosil的抗菌作用。

37、1940年-1942年,未颁奖,奖金中的三分之一划拨到主基金,另外三分之二划拨到生理医学奖的专门基金 。

38、1943年 ,Henrik Carl Peter Dam(丹麦),发现维生素K ;Edward Adelbert Doisy(美国) ,发现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

39、1944年, Joseph Erlanger(美国),Herbert Spencer Gasser(美国),发现单一的神经纤维具有高度分化的功能。

40、1945年, 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英国),E.B.钱恩(英国), Howard Walter Florey(澳大利亚)发现青霉素及其在治疗各种传染病中效果。

41、1946年,赫尔曼•约瑟夫•缪勒(Hermann Joseph Muller,美国),发现X射线诱导突变。

42、1947年,Carl Ferdinand Cori(美国),吉蒂•黛丽莎•柯里(Gerty Theresa Cori,美国),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 Bernardo Alberto Houssay(阿根廷),发现脑下垂体前叶激素在糖代谢中的部分作用。

43、1948年, 保罗•赫尔曼•穆勒(Paul Hermann Müller,瑞士),发现高效杀虫剂DDT 。【2010诺贝尔医学奖】

44、1949年, Walter Rudolf Hess(瑞士), 发现间脑的对内脏的调节功能; Antonio Caetano De Abreu Freire Egas Moniz(葡萄牙), 发现脑白质切除手术对某些心理疾病的治疗效果。

45、1950年, Edward Calvin Kendall(美国),Tadeus Reichstein(瑞士),Philip Showalter Hench(美国),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理效应。

46、1951年, Max Theiler(南非),发现黄热病疫苗 。

47、1952年, Selman Abraham Waksman(美国), 发现链霉素,第一种有效的结核病菌抗生素 。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52213/

推荐访问:历年诺贝尔医学奖 诺贝尔医学奖概念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