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儿

时间:2018-06-06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美文】

2015儿 第一篇_人教版2015年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

2015年春季期末素质测评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一、读一读,把诗句补充完整。注意把字写漂亮哟!(2分)

二、读拼音写词语,字要写得正确、美观哟!(8分)

xiónɡ wěi pò suì jīng huāng kuā jiǎng

jù lí shāng diàn chuí liǔ jiāo ào

三、我会用“√”标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6分)

雨痕(hén hénɡ ) 窜出(chuàn cuàn) 攒钱(zhǎn zǎn) ...

宝藏(cánɡ zànɡ) 旗杆(ɡǎn ɡān ) 一溜烟(liū liù) ...

四、我会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6分)X k B 1 . c o m

(烧 浇)花 (谜 迷)路 (栏 拦)干 (度 渡)船 (按 安)排 (勾 钩)画

五、我会照样子写词语。(7分)

1、例:穷—(富) 稀—( ) 喜欢—( )

2、例:(打)电话 ( )水桶 ( )花朵

3、例:洒水 洒水车 图书

4、例:牛奶 奶牛

六、我会填上合适的词语。(12分)新课 标 第 一 网

1、一( )火车 一( )珍珠 一( )大雨

4、( )疲力( ) ( )( )问底 众志( )( )

3、( )的大娘 ( )的空气 ( )的杜鹃花

4、自言自语地( ) 呼呼地( ) 渐渐地( )

12、 既 又 。

3、例:(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 )风筝( )飞上了天空。

八、我会回想课文和积累,再填空。(16分)

1、这学期,我们游览了美丽的《 潭》,度过了《难忘

的 》。我们学着张衡的样子,仰望天空,看见满天的( )像( )洒在碧玉盘里。我们认识了发明邮票打孔机的( ),救妈妈的( ),画鸡蛋的( )和为人民做好事的( )叔叔。我还懂得了“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 ),只要( ),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10分)

2、“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唐代诗人 ( )写的《望庐山瀑布》。诗人杜甫的《绝句》描绘了一幅“ 千秋雪, 万里船”的美好画卷。(4分)

3、课外,我读过寓言故事《 》,安徒生童话

《 》。(2分)新| 课 |标| 第 |一| 网

2015儿 第二篇_2015年最新儿童标准体重身高表

2015年最新儿童标准体重身高表

年龄 出生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8月 10月 12月 15月 18月 21月 2岁 2.5岁 3岁 3.5岁 4岁 4.5岁 5岁 5.5岁 6岁 7岁 8岁 9岁 10岁

体重(kg) 男 女 2.9-3.8 2.7-3.6 3.6-5.0 3.4-4.5 4.3-6.0 4.0-5.4 5.0-6.9 4.7-6.2 5.7-7.6 5.3-6.9 6.3-8.2 5.8-7.5 6.9-8.8 6.3-8.1 7.8-9.8 7.2-9.1 8.6-10.6 7.9-9.9 9.1-11.3 8.5-10.6 9.8-12.0 9.1-11.3 10.3-12.7 9.7-12.0 10.8-13.3 10.2-12.6 11.2-14.0 10.6-13.2 12.1-15.3 11.7-14.7 13.0-16.4 12.6-16.1 13.9-17.6 13.5-17.2 14.8-18.7 14.3-18.3 15.7-19.9 15.0-19.4 16.6-21.1 15.7-20.4 17.4-22.3 16.5-21.6 18.4-23.6 17.3-22.9 20.2-26.5 19.1-26.0 22.2-30.0 21.4-30.2 24.3-34.0 24.1-35.3 26.8-38.7 27.2-40.9

身高(cm)

48.2-52.8 52.1-57.0 55.5-60.7 58.5-63.7 61.0-66.4 63.2-68.6 65.1-70.5 68.3-73.6 71.0-76.3 73.4-78.8 76.6-82.3 79.4-85.4 81.9-88.4 84.3-91.0 88.9-95.8 91.1-98.7 95.0-103.1 98.7-107.2 102.1-111.0 105.3-114.5 108.4-117.8 111.2-121.0 116.6-126.8 121.6-132.2 126.5-137.8 131.4-143.6

女 47.7-52.0 51.2-55.8 54.4-59.2 57.1-59.5 59.4-64.5 61.5-66.7 63.3-68.6 66.4-71.8 69.0-74.5 71.5-77.1 74.8-80.7 77.9-84.0 80.6-87.0 83.3-89.8 87.9-94.7 90.2-98.1 94.0-101.8 97.6-105.7 100.9-109.3 104.0-112.8 106.9-116.2 109.7-119.6 115.1-126.2 120.4-132.4 125.7-138.7 131.5-145.1

宝宝体重的判断:判断宝宝的体重是否正常有两种方法,即年龄体重和身高体重。前者主要是根据宝宝的实际月龄或年龄,运用计算公式计算出的体重,或根据宝宝生长速度的规律推算出来的,如出生后的最初3个月,每周体重增加180-200克,3-6个月每周增加150-180克,6-9个月每周增加90-120克,9-12个月每周增加60-90克;第2年平均增加2500-3000克,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加2000克左右;后者是根据宝宝的身高、性别来判断,年龄并不是关键因素,因为两个年龄相同的宝宝,体重也许有很大差别,但如果各自与自己的身高相称就不是异常,因此,判断宝宝是否超重一定要对照同性别者身高体重的正常标准。 身高(长)计算方法:宝宝出生时平均身长50厘米,1-6个月每月平均长2.5厘米,7-12个月每月平均长1.5厘米,周岁时比出生时增长25厘米。1-10岁=年龄×7+70厘米 肥胖儿判定标准:医学认为,当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儿童标准体重的20%者,即可认为是肥胖儿。因此,判断宝宝是否肥胖要以身高体重的标准来衡量。据超重不同程度可分为: 轻度:超过标准体重的20%-29% 中度:超过标准体重的30%-49% 重度:超过标准体重的50以上

2015儿 第三篇_2015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时

课 题: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 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合学生亲身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合用,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突破重点。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估测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

学生准备:学生尺、剪刀、宽1厘米的白纸条、1角的硬币、回形针、小刀、棱长1厘米的小方木。

教学过程

课堂导语:同学们,比一比粉笔和回形针,哪个长,哪个短?粉笔和铅笔哪个长,哪个短?

一会说粉笔长,一会说粉笔短,这是为什么呢?这根粉笔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统一长度单位。(板书课题)

一、 探究新知

(1) 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让学生讨论,想办法,小组交流。

(2) 汇报交流,分组活动。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用1角的硬币、手、三角形学具、方木块等作为工具测量,下面就请同学们分成5人一组,和老师一起测量课桌的长度。

测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3) 小组交流。

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测量结果。显然,同学们和老师的测量结果不同。

(4) 质疑问难。

为什么我们测量的都是课桌的长度,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为什么同学们一拃一拃地量,老师也一拃一拃地量,结果也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渐明白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作为测量标准,所以量出的结果不同。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用相同标准进行测量)让全班同学选同一物品(如小刀或小方木)再一次测量课桌的长度,并汇报测得的结果。由此归纳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5) 活动延伸。

①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一个文具盒的长。 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结果。(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回形针的长,文具盒的长是5个小刀的长)

师:数学课本和文具盒不一样长,为什么它们都用5表示?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②归纳升华。

同学们,数学课本的宽和文具盒的塔尖不一样的,它们都用5表示是因为测量的标准不一样。因此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标准。

二、 积累运用

用手一拃一拃地量桌子的长、高及凳子的高,可以一次接一次地测量。

三、 总结提升

(1) 大家亲自测量了很多物体的长度,在测量过程中,你们学会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2) 归纳强调。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必须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

板书设计

一测量课桌的长。(分组活动,汇报交流)

二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就目标而言,学生不难达到,但总体上感觉太匆忙。

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活动课上,学生学具的准备、课堂纪律的掌控都是需要考虑重视的问题。

第二课时

课 题: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及第4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通过量一量,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

观念,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2) 学会用直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突破重点。

难点;体验1厘米的长度,并形成直观印象。

突破方法: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演示。

学法: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图钉、刻度尺、小木棒、纸条、铅笔、练习本、墨水瓶盒、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老师节就要到了,我们班布臵教室挂拉花时发现差了截,同学们准备用彩纸补做一条拉花,还要做多长呢?我们先找根小棒量一量。咦,怎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结论:测量的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为了准确的测量,人匀发明了带刻度的尺子,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厘米”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板书: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二、 探究新知

(1) 认识厘米。

①认识刻度尺。

大格、小格、数字和厘米。

0刻度线

②认识1厘米。

1厘米有多长(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3也是1厘米)

③认识刻度尺上的几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2是几厘米?4厘米有几大格?请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汇报。

(2) 用厘米量。

① 每人发一张纸条,先估计大约有多长,再用刻度尺量一量。

② 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把尺子上的0刻度线对准纸条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③ 课件演示测量纸条过程。

④ 测量下面物体的长度。

数学书的长、宽,铅笔的长。

三、 拓展延伸,学会应用

(1) 完成“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集体订正。

(2) 小组使用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量完后互相看一看比一比。

四、 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1) 认识厘米

认识1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1

认识几厘米

(2) 用厘米量

教学反思:

本课亮点在于:1、让学生参与本课的目标制订。2、体现两个转变,1厘米长度答案的多样化,从0刻度线开始或从任意刻度线开始量。3、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不足之处在于:目标提出后没及时将学生的问题归类。

第三课时

课 题: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内容:第4页例4例5及第4页“做一做”和练习一第3—5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初步认识单位“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3) 学会用1米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2015儿 第四篇_2015数二考研大纲原文

2015年数学二考研大纲于2014年9月13日上午公布,较2014年考研大纲无大的变化,具体内容如下:

考试科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高等教学 约78%

线性代数 约22%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2015儿】

【2015儿】

填空题 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9小题,共94分

高等数学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初等函数 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 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 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 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 极限的四则运算 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 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并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极限、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 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 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 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 高阶导数 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微分中值定理 洛必达(L'Hospital)法则 函数单调性的判别 函数的极值 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 函数图形的描绘 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弧微分 曲率的概念 曲率圆与曲率半径

考试要求

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

4.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以及反函数的导数.

5.理解并会用罗尔(Rolle)定理、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和泰勒(Taylor)定理,了解并会用柯西(Cauchy)中值定理.

6.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7.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

8.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注:在区间 内,设函数 具有二阶导数.当 时, 的图形是凹的;当 时, 的图形是凸的),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以及水平、铅直和斜渐近线,会描绘函数的图形.

9.了解曲率、曲率圆和曲率半径的概念,会计算曲率和曲率半径.

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考试内容

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 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基本积分公式 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定积分中值定理 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 牛顿-莱布尼茨(Newton-Leibniz)公式 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有理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 反常(广义)积分 定积分的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原函数的概念,理解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

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性质及定积分中值定理,掌握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3.会求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

4.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会求它的导数,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5.了解反常积分的概念,会计算反常积分.

6.掌握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旋转体的体积及侧面积、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体积、功、引力、压力、质心、形心等)及函数平均值.

四、多元函数微积分学

考试内容

多元函数的概念 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 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 多元函数的偏导数和全微分 多元复合函数、隐函数的求导法 二阶偏导数 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二重积分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

考试要求

1.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了解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

3.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会求全微分,了解隐函数存在定理,会求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

4.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5.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基本性质,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

五、常微分方程

考试内容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 齐次微分方程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 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高于二阶的某些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简单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考试要求

1.了解微分方程及其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

2.掌握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及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会解齐次微分方程.【2015儿】

3.会用降阶法解下列形式的微分方程: 和 .

4.理解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

5.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并会解某些高于二阶的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6.会解自由项为多项式、指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以及它们的和与积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7.会用微分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线性代数

一、行列式

考试内容

行列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

考试要求

1.了解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的性质.

2.会应用行列式的性质和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计算行列式.

二、矩阵

考试内容

矩阵的概念 矩阵的线性运算 矩阵的乘法 方阵的幂 方阵乘积的行列式 矩阵的转置 逆矩阵的概念和性质 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 伴随矩阵 矩阵的初等变换 初等矩阵 矩阵的秩 矩阵的等价 分块矩阵及其运算

考试要求

1.理解矩阵的概念,了解单位矩阵、数量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对称矩阵、反对称矩阵和正交矩阵以及它们的性质.

2.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转置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律,了解方阵的幂与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的性质.

3.理解逆矩阵的概念,掌握逆矩阵的性质以及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理解伴随矩阵的概念,会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

2015儿 第五篇_2015年全国新课标2卷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Ⅱ卷文科数学

第一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x1x2,Bx0x3,则AB A.(-1,3) B.(-1,0 ) C.(0,2) D.(2,3) (2)若a实数,且



2ai

3i,则a 1i

A.-4 B. -3 C. 3 D. 4

(3)根据下面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 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2700260025002400210020001900

)

A.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 B.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碳排放显现成效; C.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呈减少趋势;

D.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 (4)已知向量a(0,1),b(1,2),则(2ab)a

A. -1 B. 0 C. 1 D. 2

(5)设Sn是等差数列若a1a3a53,则S5 an的前n项和,

A. 5 B. 7 C. 9 D. 11

(6)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右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A.

1111 B. C. D. 8765

(7)已知三点A(1,0),B(0),C(23),则ABC外接圆的圆心到原点的距离为 A.

5

B. 34

2125

C. D.

333

【2015儿】

(8)右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来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为

A. 0 B. 2 C. 4 D.14

1

,a3a54(a41),则a2C 411

A. 2 B. 1 C. D.

28

(9)已知等比数列an满足a1

(10)已知A,B是球O的球面上两点,若三棱锥O-ABC AOB90,C为该球面上动点,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的表面积为

A. 36π B. 64π C. 144π D.256π

(11)如图,长方形的边AB=2,BC=1,O是AB的中点,点P沿着边BC,CD,与DA运动,记 BOPx,将动点P到A,B两点距离之和表示为函数f(x),则f(x)的图像大致为

D

A

P

C

O

B【2015儿】

O4A

π

24

X4B

24

XO

24C

4

X

O4

D

24

X

1

,则使得f(x)f(2x1)成立的x的范围是 1x2

111111

A. (,1) B. (,)(1,) C. (,) D. (,)(,)

333333

(12)设函数f(x)ln(1x)

第二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

(13)已知函数f(x)ax32x的图像过点(-1,4),则a

xy50,

(14)若x,y满足约束条件2xy10,则z2xy的最大值为。

x2y10,

(15)已知双曲线过点,且渐近线方程为y(43)。

(16)已知曲线yxlnx在点(1,1)处的切线与曲线yax2(a2)x1相切,则a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1

x,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

ABC中,D是BC上的点,AD平分BAC,BD2DC.

(Ⅰ)求

sinB

; (Ⅱ)若BAC60,求B.

sinC

18. (本小题满分12分)某公司为了了解用户对其产品的满意度,从A, B两地区分别随机调查了40个用户,根据用户对其产品的满意度的评分,得到A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表

. 频率组距A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I)在答题卡上作出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并通过此图比较两地区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及分散程度,(不要求计算出具体值,给出结论即可)

频率组距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II)根据用户满意度评分,将用户的满意度评分分为三个等级:

估计那个地区的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的概率大,说明理由.

19.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长方体ABCDA1BC11D1中AB=16,BC=10,AA18,点E,F分别在A1B1,D1C1 上,A1ED1F4.过点E,F的平面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

.

D1

A1

EF

1

1

C

B

(I)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明画法与理由); (II)求平面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x2y2已知椭圆C:221ab0 ,点在C上.

ab(I)求C的方程;

(II)直线l不经过原点O,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与C有两个交点A,B,线段AB中点为M,证明:直线OM的斜率与直线l的斜率乘积为定值.

21.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fxlnxa1x. (I)讨论fx的单调性;

(II)当fx有最大值,且最大值大于2a2时,求a的取值范围.

请考生在22、23、2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写清题号

22.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O是等腰三角形ABC内一点, ⊙O与△ABC的底边BC交于M,N两点,与底边上的高交于点G,且与AB,AC分别相切于E,F两点. (I)证明EF∥BC.

(II)若AG等于⊙O的半径,

且AEMN,求四边形EDCF的面积.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

AB

N

CF

xtcos,

(t为参数,且t0 ),其中0,在以O

ytsin,

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

曲线C2:2sin,C3:. (I)求C2与C3交点的直角坐标;

(II)若C1与 C2相交于点A,C1与C3相交于点B,求AB最大值.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证明选讲 设a,b,c,d 均为正数,且abcd.证明: (I)若abcd ,

;

(II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51386/

推荐访问:2015松果儿 起亚秀儿2015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