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地震原因

地震原因

时间:2018-06-05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美文】

地震原因 第一篇_专家分析汶川大地震产生原因

专家分析汶川大地震产生原因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汶川县发生里氏7.8级地震 这次地震具体的发生机制一开始主要是挤压,到地震快结束时可能还有走滑的能量释放。 四川地区很长时间内没有发生强烈地震了,用业内的话说叫缺震,就是强震缺失,按照

历史的经验,缺的时间越长,将来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越大。

虽然龙门山地区看上去构造活动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

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在地震预报方面,美日等发达国家比我们没有任何先进的。他们的先进是在于,建筑设

防的安全性上,还有就是地震发生以后,可以相当快地确定位置和震级。

这场震惊全国的里氏7.8级地震始于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震源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汶川县,震级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相同。除了吉林、黑龙江和新

疆地区外,全国都有震感。

据有关专家估计,震中烈度为10度左右,为浅源地震,深度大概为10公里,此前已有专家

说,这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堪比400颗广岛原子弹。

截至记者发稿前,余震已经发生两千多次,超过5级以上余震为14次,最大的一次余

震是6.5级,发生在甘肃,6.1级的余震发生在四川汶川。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地震

公众普遍关心的是,汶川这个地方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地震?

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处于中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局的专家认为,因为中国东部和西部的地质分布、地壳厚度、地壳运动速度差别很大,而这次地震发生在东部和西部变化差别最大的这个带上,即南北地震带——包括从

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都为地震密集带。

宏观的解释是,“印度洋板块由南向北碰撞欧亚板块,碰撞的地区拱起青藏高原。”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倪四道教授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说,“青藏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北方向移动,挤压四川盆地向东北走滑,而汶川地震就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

南上。”

倪四道说,这次地震具体的发生机制是挤压,“一开始主要是挤压,到地震快结束时可能还有走滑的能量释放。”倪四道说,这次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川西龙门

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上。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二七说,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从历史记录来看,尽管龙门山主体没有发生过大地震,但它北边的松潘在上个世纪初曾经发生过强震。因此,虽然龙门山地区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

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不过王二七也说,目前我们对这一地震发生的机制还不清楚,不知道是由地壳的挤压、

伸展还是水平走滑造成的。

而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龙门山地震带上。龙门山是新的西藏隆起板块和原来的

老的云南、四川板块交错的地方,从这个角度讲,这个地方是个地震多发区。

根据1999年9月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预报管理处整编的《中国强地震目录》,四川地区共有18次7级以上地震,其中1800年以来发生过8次7级以上地震。1973在四川的炉霍

发生了7.6级地震,之后三年发生了四川松潘——平武7.2级地震。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陈学忠研究员曾在2002年对四川省7级以上地震危险性做过分析:“四川地区很长时间内没有发生强烈地震了,用业内的话说叫缺震,就是强震缺失,按照历史的经验,缺的时间越长,将来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越大。这是一种定性的估计”。 这种背景下,陈学忠研究了四川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发现从历史经验性上看,以前四川地区7级以上强震发生之前几年,周围都有一个接近8级左右的大震发生,根据这种现象,然后往后推,昆仑山2001年已经发生了8.1级地震,如果这种规律延续的话,几年之后四

川地区就会发生这种地震。

面波对高层建筑影响比较大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对本报记者说,这次汶川发生地震是属于浅源

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

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

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

在地震学中,一般发生的震级越高,其破坏力度越大。这次汶川地震7.8级,其震中地

区的破坏力度在10度左右,会造成房倒屋塌、地质滑坡和地面裂缝等灾害。

目前还没有关于这次地震的详细数据和反映地震破坏力度的地震烈度分布表(美国地质调查局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一个粗略的地震烈度分布图,该图是在未经过实地考察的情况下得出的)。中国地震局的陈长林对记者说,地震烈度分布表估计1到2天就会出来。相关专家

组已经到达汶川,目前调查工作已经开始。

不过所幸的是,虽然地震强度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相同,但是现在看来,损失应该

小于唐山大地震。

1976年的唐山地震,是建国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造成24万人死亡。当时的震中在城市中心区下方,属于城市直下型地震,所以引起的破坏很严重。而这次汶川地震,震中附近没有较大的城市,当地人口10万多一点,分布相对不密集,包括汶川县在内的约二百公里

长、十几公里宽的极震带,大多处于山区,由此损失会小于唐山大地震。

另外关键的是,这次地震发生在白天。“大部分人都在外面活动,这大大减少了死亡的可能性,所以你也会发现,一些地区,伤亡比较严重的是学校,因为学生们都在楼里。”中

国地震局的一位专家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对于这次地震波及全国大部分省份的原因,中国科技大学的倪四道说,像2001年青海昆仑山口的8.1级地震是在中国的西部,西部的城市比较有震感,而东部城市震感不是很强。四川这次地震离东部比较近,距离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距离大概有1500公里。对于其他地区属于远震,即1000公里以外能感受到。而这次地震的面波,对高层建筑影响比较大,

对低层建筑影响比较小,而现在大部分城市高层建筑很多,所以波及的城市很多。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二七分析说,全国许多地方震感强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震发生地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以东的四川地块相对坚硬,地震波传播的能力

比较强。

预报很准的情况比较少见

针对瞒报地震预测的传言,中国地震局新闻发言人张宏卫13日说,所谓为了保证奥运

前的安定局面而瞒报地震预测结果的推测“是没有道理的”。

地震预测或预报在我国分为中、长、短、临四种,我国现在的中长期预测准确率大概是30%左右,而短临期预测率非常低,而且地震预测本身就是世界性难题,“上天”容易“入

地”难,决定了地震预测的难度。

现在国内的地震监测有很多种,一个是监测地震活动本身的,一个是监测地下水、重力、形变的变化等,每个省的监测网由许多台组成。“在这次地震前没有什么预报,从目前的技术水平看很正常,预报很准的情况其实是比较少见的,除非地震有很多前震,可以(使人)警觉起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学忠说。“在地震预报方面,美日等发达国家比我们没有任何先进的。他们的先进是在于,建筑设防的安全性上,还有就是地震发生

以后,可以相当快地确定位置和震级。”倪四道说。

另外,我国的地震预报发布除了政府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公开发布关于地震的信息,“先由专业人员经过汇总,经过专家评委会的论证后,政府部门根据这些情报来发布预报。中长期的预报每年都报给政府做准备,真正能起到作用的还是短临预报,像半个月的尺度才

能起到好的效果。”陈学忠说。

各地政府再根据中长期的预报,以及当地的往年地震情况,在城市规划时有一个设防标准,在考虑经济成本的情况下,做城市建筑预防工作。全国的建筑物抗震级别没有统一的标准,具体标准主要由各地政府主导,设防是政府行为,根据当地的财力开展设防工作。 “处于极震区的汶川等县,本来处于地震高发带,这方面的设防准备是不可缺少的,对于这次巨大地震,显然准备是不充分的。”陈学忠说,“从目前的情况看,成都市离震中距离比较近,但没有比较大的伤亡和影响,可以看出这跟比较规范的大中型城市预防有关系。” 对于农村地区的设防,全国各地情况差别很大,“一些地方还是很成问题的,基本上是

不设防的,这需要政府做好引导工作”。

水库诱发地震问题

还有一个令公众十分关心的问题是,这次地震与三峡工程、都江堰等水利工程是否有联【地震原因】

系?反过来,这次地震对这些水利工程是否有影响?

“我觉得它们在地理上隔得比较远,联系的可能性不大,没有明确的依据来说它们有联系,不可能是诱发地震,诱发地震也不可能这么远,这是纯粹的构造性地震。以前没有三峡

工程时不是照样有地震吗?”陈学忠说。

而此前长江委设计院地震处处长曾新平说,三峡大坝与汶川不在一个地质构造单元。三峡库区主要在鄂西山地和四川盆地东部,汶川处于龙门山地震带,二者在地质上没有任何联

系。所以,汶川地震与三峡工程无关。

曾新平说,水库蓄水诱发地震主要在库区,一般离库岸5公里左右,最远不超过15公里。目前三峡水库蓄水回水不到重庆,即使产生诱发地震,也会在重庆以下地区。此前,三【地震原因】

峡水库蓄水诱发地震主要在巫山以东库区。

重庆市新闻发言人周波十三日称,震后当地报有十七座水库存在安全隐患,而经国土部门对三峡库区二、三期已治理项目、搬迁避让项目的监测,未发现安全隐患。记者 马昌博 实

习生 柳天伟 (来源:南方周末)

地震原因 第二篇_地震形成的真正原因

地震形成的真正原因

对于地震是如何发生的,现在的书上及网络上根本没有令人信服的说法。而我根据平衡受力的原理给出这样一个观点:地震是地球受力不平衡自身作出张裂拉伸,或碰撞挤压调整时,以回到相对平衡状态的一种应变反应。

大家知道,由于引力的作用,地球作为一个相对平衡的球体存在于这个天体当中。(说明:尽管地球绕太阳自转,但它本身还是保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中进行的。)如果这个相对平衡受到破坏呢?那地球将会怎样呢?那地球为了保持它的相对平衡,肯定会相应地作出反应。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反应呢?这就跟地球的构成特点有关系了。

如果地球是一个整个像铁一样某种密不可分的物质构成,那地球肯定是整体跟着移位,因为它里面密不可分的特性是非常力所破坏作出移位变化的。而地球是不是这种物质组成?显然不是。现在的教科书上把它说成是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我不太断认这种说法,因为地球那么厚(赤道半径6378.2千米,极半径6356.8千米),有谁钻到里面探过究竟,而现在的科学发展也没到这个水准,目前为止最先进的钻探技术还只是12千米。这种说法只是人们根据某些现象(像地震波、地磁波、地热现象、火山喷发等)分析的一种结果。那地球究竟是一个什么构成结构呢?虽然不能知道它的具体构成,但整个地球硬壳内部肯定含有不同成分(元素)的岩石组成这是少不了的事实。另外还应该有一些油液一样的东西(象石油、柴油),或者应该说还有软体一类的东西(象火山喷发出的岩熔浆类)。但只要有这些物质构成,那么在

受到不平衡力的情况下,它们之间肯定会作出反应,当不平衡力大于这些物质承受力时,这些物质就会发生张裂拉伸,或碰撞挤压的移位变化。而发生这个张裂拉伸,或碰撞挤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地震发生的过程。由于地球硬壳表层是由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断裂岩层带组成(相对这点人类科学已经可以测出),所以地震的发生多以此为突破口。

有哪些因素使得地球受力不平衡呢?

这里应该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地球外因素,一个是地球内因素。地球外因素是一切非地球属性物质对地球的施压力。象陨石下落地球,各种星球有可能撞击地球的情况。如果是星球撞击地球,那这个地震有可能是相当大的。很有可能大陆下沉变海底,海底上升变大陆。不过这种现象是很难遇得见的。或许百万年,或许千万年才有可能发生一次。但现在在一些高原大陆或大山脉中时常发现一些岩层里面有海洋鱼类化石,(象在喜马拉雅山的岩层里,找到了如三叶虫、笔石、珊瑚等古海洋生物化石。)也不能不怀疑不曾发生过这种现象。地球内因素是指地球上一切移位变化物质造成的局部承受力改变的情况。这里当然还包括地球上一切气体包括水蒸气移位造成对地球不同压力的情况。

这个移位变化应该是好懂的,象人与动物随时走动、江河之水流动、海水蒸发、矿藏开发、水库蓄水、车辆运输、城建汇物等等。需要理解明白的是,虽然这些都局部造成了受力改变,但不一定就意味着地球整体受力改变了,或受力有点儿改变了。因为有可能各个局部的移

物变化所承受的压力改变刚好互相抵消,或者基本上互相抵消,而这时实际上不存在地球上整体受力不平衡的情况,或基本不平衡的情况。所以对于地球受力不平衡(指内因素),应该是一个整体理解:即地球上各物体移位时重量改变形成对地球承压改变的综合反应出来的压力差。

【地震原因】

但是地球上各种物体情况是否都能抵消得了呢?理论上或许有这个可能,但是实际上肯定不会。由于地球绕太阳转及本身不十分圆的缘故,所受太阳光热肯定有所不同,而以此形成的水气蒸发、降雨、降雪也肯定不是一个相同的过程,这自然给地球所受的力不同。还有,由于各处物质不同,受时间长短变化的原因,它们的沉积变化也定然不同。再一个依地球上动物活动来说,它们之间不规则活动的施力肯定是一个不能互相抵消的力。

这些自然现象给地球造成不平衡力应该还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只是后来人的活动才逐渐打破了"常规",才使得地球所受压力差逐渐加大,也以致使得地震的级别和频发率加大或加快。

现在人们有哪些"常规"打破之举?影响又将具体如何?我看,至少涵盖了下面所说的一些情况:

一、森林等植被被严重破坏。森林等植被现在破坏到什么程度,人们可想而知。而森林等植被是调节降水和培护沙土的最佳物质。森林等植被的过度破坏,就会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和不均,这会使降水量相对减少。并且不均匀分布,极易出现暴雨和旱灾的情况,而这很容易引发地球局部承压失衡。同时沙土也易随水流失,这也引起地球局

部承压失衡。这一点看看长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的形成就会知道沙土流失带来局部承压改变严重的情况。实际上弥漫空气中的水蒸气不均,也易成为强对流天气的推手,而这也会影响地球所受风压力。另外,由于地表沙质化,裸露化,所含水分相对减少,在受太阳光热时,由于缺少水分的蒸发散热,会使气温升高,而这会影响全年总的气温,使得全年总的气温升高。而这会加快水的蒸发量。在夏天,由于气温偏高,则更会加大水的蒸发量并可对一些永久性冰雪起融化作用。而这显然影响地球所受压力。这一点我会在第五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二、人类修建水库,开发矿藏。象修建三峡那样的大水库,蓄积了多少立方米的水。如果说不影响地球平衡受力那才是怪事?同样,人们到处开发矿藏,掏空地(山)腹,也定然改变地球的局部受力。

三、人类城市化建设,人物汇聚。以中国广东沿海城市为例,改革开放以前,这里有多少人,有多少房子,有多少其它物品,而现在是多少。四面八方的人和物汇聚这里,这里不知增加了多少重量。这显然改变地球的局部受力平衡。

四、地表硬质覆盖化。地表硬质覆盖化包含广泛,为了便于说明,就以水泥地表硬质覆盖化为例。现在人们建房、铺路、整坪等等都是以水泥打头阵,可以说一座城市几乎就是被水泥所覆盖。这对地球产生什么影响呢?对于这一点,人们现在根本没有意识到。实际上它的影响随着人们对水泥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越来越大了,可以说是一个大问题,一个完全不可忽视的问题了。

水泥硬质覆盖,它把水隔离,不让水浸入土层,除了直接使水流入径流,

影响局部受力外,还会影响地表水蒸发面积,使蒸发面积减少,间接给降水和空气对流带来影响,会造成降水减少,不均,引发干旱天气并有引发强对流天气造成风灾。这显然影响地球局部受力情况。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由于地表水泥硬质覆盖化,当太阳照在上面的时候,由于缺少水分的蒸发散热,水泥表面就会积温升高得多。同时使得周遭的空气也干温(热)得多。这尤其在夏天表现更会明显。而进一步影响全球温度,使全球气温升高。而这种干温(热),一则也影响空气对流,使空气对流加大,加大风力级别;二则会因升高的气温,影响水面的蒸发量。由于内陆的水面相对减少,海洋的水面相对增加,所以蒸发的比例就会更不协调,而这会使空气对流和降水受影响,也会使空气的对流加大,造大风力级别和降水不均。另外,还会影响一些永久性冰雪的溶化情况。而这些都会给地球局部受力带来影响。——也显然看出,这也是引发极端天气的一个原因。

五、温室排放和热量释放。温室排放是指人们排放CO2等气体演变成全球气温升高的情况。人们对它已经有所了解,认识,并已引起重视。但对于热量释放,人们到现在为止,根本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引起重视了。实际上它对地球上气温升高的影响根本不是一个小窥的问题,而是一个响当当的大问题。现在全球气温升高,正是温室排放,热量释放,以及前面讲过的森林等植被被破坏地表少水化使气温升高的情况和地表硬质覆盖化效应使得气温升高的情况的共同累积结果。人们仔细去想想,现在人们生活(活动)几乎就是一个释放热量的过程:建房用的红砖都是从火里面锻烤出来的;现在人们大量地使用(油类)汽车代

地震原因 第三篇_浅谈地震成因和危害以及地震的应对方法

浅谈地震成因和危害以及地震的应对方法

摘要:地震是十大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其中令人类损失最为严重的灾难,地震带给社会和人们的是破坏和毁灭。但是,目前人类对地震的预报仍然是一道尚未攻克的科学难题。因此普及相关的地震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了。那么,地震是什么?地震是如何形成的?在地震面前,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本文将浅谈地震的成因、规模、危害等以及地震时的应对办法和对策。

关键词: 地震 成因 规模 危害 应对方法

一、地震的简介

地震的概念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的成因

地震的基本成因是板块间的互相作用产生的(指构造地震)。由于地壳不断运动,地应力在某一地点相对集中,当地应力集中到超过该岩石圈的弹性模量。岩石承受不了,就产生形变、断裂、错动,此时释放的能量以地震波形式传到地面,产生快速振动,这就是地震的成因。由于地质构造活动引发的地震叫构造地震;由于火山活动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固岩层(特别是石灰岩)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

地震的规模

震级

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震级的标度最初是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于1935年研究加里福尼亚地方性地震时提出的,规定以震中距100km处“标准地震仪”所记录的水平向最大振幅的常用对数为该地震的震级。后来发展为远台及非标准地震仪记录经过换算也可用来确定震级。按震级的大小又可划分为超微震、微震、弱震(或称小震)、强震(或称中震)和大地震等。

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同。为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地震烈度。在中国地震烈度

表上,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一般而言,震源浅、震级大的地震,破坏面积较小,但震中区破坏程度较重;震源较深、震级大的地震,影响面积较大,而震中区烈度则较轻。在世界各国使用的有几种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国家比较通行的是改进的麦加利烈度表,从I度到XII度共分12个烈度等级。日本将无感定为0度,有感则分为I至VIII度,共8个等级。前苏联和中国均按12个烈度等级划分烈度表。 地震的分布

世界地震的分布

时间分布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内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称为地震活跃期;而另一时间段内地震活动相对来讲频率少,强度小,称为地震平静期。 地理分布

据统计,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仅有15%的地震与板块边界的关系不那么明显。而地震带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在地震带内地震密集,在地震带外,地震分布零散。 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 中国地震的分布 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这5个地区是: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

地震的危害

直接灾害破坏

地震直接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地面的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滑坡、泥石流等),海啸、地光烧伤等。

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是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或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其中火灾是次生灾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

火灾:地震火灾多是因房屋倒塌后火源失控引起的。由于震后消防系统受损,社会秩序混乱,火势不易得到有效控制,因而往往酿成大灾。

海啸: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烈上升或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就是地震海啸。

瘟疫:强烈地震发生后,灾区水源、供水系统等遭到破坏或受到污染,灾区生活环境严重恶化,故极易造成疫病流行。社会条件的优劣与灾后疫病是否流行,关系极为密切。

滑坡和崩塌:这类地震的次生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和塬区,由于地震的强烈振动,使得原已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山崖或塬坡发生崩塌或滑坡。这类次生灾害虽然是局部的,但往往是毁灭性的,使整村整户人财全被埋没。

水灾:地震引起水库、江湖决堤,或是由于山体崩塌堵塞河道造成水体溢出等,都可能造成地震水灾。

此外,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还带来新的继发性灾害,如通信事故、计算机事故等。这些灾害是否发生或灾害大小,往往与社会条件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二、地震的应对方法

单位减灾对策

单位及社会团体,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抗震能力的提高,对减轻地震灾害至关重要。单位都要把抗震工作作为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地震、抗震科普知识,提高广大职工的抗震意识和震时的应急应变能力。组织抗震防灾演习和专业队伍的培训教育,提高技术素质和快速反应能力;学校、幼儿园、俱乐部和农贸市场等人流集中的公共场所都要编制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防灾措施;重要部位和岗位,要有严明的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震时严禁逃岗或因错误操作造成不应有的灾害。在短临预报发布后,对群众搭建的防震棚的防火安全等问题要作出明确规定,认真搞好宣传,及时组织检查,防患予未然。

家庭应急对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落实家庭应急对策,对抗震防灾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了解震

前准备、临震应急、震时自救、震末抢险和震后救灾等各个时段的具体要求;了解住所周围的环境条件及避震的场地、路线;熟悉水阀电闸的位置及煤气炉灶的应急关闭操作;懂得抢险救灾的基本知识,学会简易的急救方法;临震前要清理家中易爆、易燃物品;在预报发布后或出现大量宏观前兆异常时,应建立家庭抗震防灾应急箱,准备必要的生活用品等,以备震后作用。

个人自救对策

在地震发生时的短暂瞬间,人们应变行为的正确与否,是减少人为灾害的关键。居住平房的人员,如果屋外有空旷野地,地震时,以最快的速度外出避震或就地隐蔽在室内较安全的地方;居住楼房的人员,地震时千万不要惊慌跳楼或外逃,应立即躲避在家俱、床、桌子或灶房、厕所和空间较小的房间,主震后立即撤离;如果地震发生在夜间,不要因寻找衣物或穿衣耽误时间,要争分夺秒立即向安全地带转移或就近隐蔽;地震时,凡逃出屋外的人员,不要在狭窄的小胡同或高大建筑物、高压线附近逗留;在岗人员,地震时要沉着冷静,坚决果断,立即切断电源,关闭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的闸阀,停止油气输送,然后再就近避震; 主震后,不要立即进入房内,防止强余震的袭击,以免造成伤亡。

总结【地震原因】

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给我们的沉痛的教训,因此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地震,预防地震带来的灾害。由于人类自身行为失当而致灾的问题,应当成为地震对策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这对于减轻未来地震灾害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浅谈地震危害及对策研究——林俊毅

地震基本知识——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地震 词条——百度百科

地震原因 第四篇_地震的原因(一)

地震的原因(一)

简单地说,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1〕在地球内部有震源,震源向外释放能量(地震波)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振动。

〔2〕其它地质灾害或自然灾害,也可以间接诱发地震。 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而降水,风,洋流,河流等地表过程都是由地球外部能量即太阳所驱动的。

地震灾害原因与防治对策

地震发生的原因为何

地震可分为自然地震与人工地震(例如:核爆)。一般所称之地震为自然地震,依其发生之原因又可分为,(1)构造性地震(2)火山地震(3)冲击性地震(例如,陨石撞击)。其中又以板块运动所造成的地壳变动(构造性地震)为主。

地震原因 第五篇_地震的成因

《魅力科学》论文

院系:信息工程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

学号:

1)班 201315004

【地震原因】

摘要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万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本文对关于地震的成因、规模、分布特点以及发生地震时的救助办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地震成因等级分布救助方法

1. 地震的成因

引起地震的原因很多,据此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冲击地震。

1.1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是由构造变动特别是断裂活动所产生的地震。全球绝大多数地震是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其中大多数又属于浅源地震,影响范围广,对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非常强烈,常引起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1.2火山地震

指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可以是直接由火山爆发引起地震;也可能是因火山活动引起构造变动,从而发生地震;或者是因构造变动引起火山喷发,从而导致地震。因此,火山地震与构造地震常有密切关系。火山地震为数不多,约占总数的7%。震源深度不大,一般不超过10km。

1.3冲击地震

这种地震,因山崩、滑坡等原因引起,或因碳酸盐岩地区岩层受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许多地下溶洞,洞顶塌落引起。后者又称塌陷地震。本类地震为数很少,约占地震总数的3%。震源很浅,影响范围小,震级也不大。

2. 地震的规模

目前衡量地震规模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

2.1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级别就越大。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小于里氏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者是微震;里氏规模2.5-5.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大于里氏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里氏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

2.2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是相同的;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

【地震原因】

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

在中国均按12个烈度等级划分烈度表。中国1980年重新编订了地震烈度表。 中国地震烈度表:

1度:无感;2度:微有感;3度:少有感;4度:多有感;5度:惊醒;6度:惊慌;7度:房屋损坏;8度:建筑物破坏;9度:建筑物普遍破坏;10度:建筑物普遍摧毁;11度:毁灭;12度:山川易景。

3. 地震分布

3.1时间分布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内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称为地震活跃期;而另一时间段内地震活动相对来讲频率少,强度小,称为地震平静期。

3.2地理分布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全世界主要有三个地震带:

1) 环太平洋地震带

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它像一个巨大的环,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本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斐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我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地球上约有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2) 欧亚地震带

又名“横贯亚欧大陆南部、非洲西北部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从印度尼西亚开始,经中南半岛西部和我国的云、贵、川、青、藏地区,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还伸到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发生在这里的地震占全球地震的15%左右。

3) 海岭地震带

是从西伯利亚北岸靠近勒那河口开始,穿过北极经斯匹次卑根群岛和冰岛,再经过大西洋中部海岭到印度洋的一些狭长的海岭地带或海底隆起地带,并有一分支穿入红海和著名的东非裂谷区。

4. 地震救助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防震知识并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由此可见,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4.1自救方法

(1)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

(2)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美国国际搜救队长道格卡普提出,不要躲在桌子、床铺下面,而要以比桌、床高度更低的姿势,躲在桌子床铺的旁边,从而使得掉落物不致直接撞击人身,形成一块“生存空间”,增加存活机会,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3)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

地震原因 第六篇_地震成因机制

地震成因机制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震灾严重的国家。我国地处地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发育,地震活动十分活跃。

20世纪初地震台网建立之后,完成了地震活动的全球性监测,人们发现大地震发生处远离火山和山脉。上世纪末地质学家已经清楚地认识,一般的地震与造成地球表层广泛变形的构造过程密切相关,这些变形也创造了山脉、裂谷、洋脊和海沟。据推测,地表岩石的大规模迅速错动是强烈地动的原因。今天认为天然浅震几乎都有同样成因。

地球深成构造力造成地球外层大规模变形是地震的根源。沿地质断裂的突然滑移则是地震波能量辐射的直接原因。地球深部的作用力使地震活动区岩石产生变形,随时间增加变形渐渐变大。这种变形在很大程度上,起码在大约千年尺度上,是弹性变形。所谓弹性变形,是指加力时岩石产生体积和形状变化,当力移去时将弹回到它们的原状,就像受挤的橡皮球。这种弹性岩石运动能通过精密的系统的大地测量加以探测,以区分出弹性和非弹性(即不可逆的)变形。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有 3 种主要大地测量方法,两种确定水平运动大小。不同的测量方法表明,在地震活动区,诸如加利福尼亚和日本,地面水平和垂直运动都达到了可观测到的量级。

它们还表明在大陆的稳定区,诸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古老地块,很少发生变化,至少在最近的过去。与地震有关的区域变形测量的最重要的结果可能来自加利福尼亚。在那里他们早自1850 年开始并于1906 年旧金山地震后定期进行测量。其成果在现代地震发生的理论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十余年来沿圣安德烈斯断裂系的测量已有进一步改进,着眼于地震预报。测量人员用光学和激光束光电测距仪,测量了圣安德烈斯断裂两侧山顶上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应变的趋势变化特别清楚,测量表明断层存在右旋变形,而未横过主要断裂带的测线长度变化则很小。

1906 年以前跨被圣安德烈斯断裂切过的区域作了两组三角测量,一组在1851~1865 年,另一组在1874~1892 年。美国工程师里德(Reid)注意到,到

1906 年的50年期间断裂对面的远点移动了3.2 米,西侧向北北东方向运动。当这些测量数据与地震后测量的第三组数据比较时,发现地震前和地震后,平行于圣安德烈斯断裂的破裂,都发生了明显的水平剪切。自里德的工作之后,地震学界普遍认为,天然地震是地球上部沿一地质断裂发生突然滑动而产生的。这滑移沿断面扩展,这种滑移破裂传播的速度小于周围岩石中的地震剪切波波速。存储的弹性应变能使断裂两侧岩石回跳到大致未应变的位置。这样,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变形的区域越长、越宽,释放的能量就越多,构造地震的震级也将越大。

自从 1906 年地震之后,肯定了弹性回跳作为构造地震的直接原因。像钟表的发条上得越紧一样,岩石的弹性应变越大,存储越大的能量,当断裂破裂时,储存的弹性能迅速释放,部分地成为热,部分地成为弹性波,这些波就构成地震。岩石的垂向应变也很常见。在这种情况下,弹性回跳沿倾斜断面发生,引起地水平线沿垂向垮落并形成断层崖。大地震造成的断层崖可达好几米高,有时沿断裂走向延伸几十或几百千米。

地震的前震和余震能通过研究主滑动附近的裂缝发育过程而得到理解。前震是沿断裂的应变和破裂物质中的微细破裂结果,而那时主断裂并没有发展,因为物理条件尚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51116/

推荐访问:地震成因 汶川地震原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