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2016年9月17日

2016年9月17日

时间:2018-05-23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美文】

2016年9月17日 第一篇_2016年9月17日 圆圆中秋夜 文档

圆 圆 中 秋 夜

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六(6)班 曾函予

我知道

南方那个四季如春的城市里,

住着你们----我的外公外婆。

今夜 月光如水,

像一条从天而降的发光河,

奔流不息地溅在

美丽的红土地,

洒出遍地明亮的窗口,

你们,就在其间守候。

电话边上,月饼香甜,

你们知道,

它一定会响起。

听,

叮咚,

那是来自江南小城的问候。

我知道

江南桂花微雨的乡村中,

住着你们----我的爷爷奶奶。

今夜,月亮调皮,

贪睡没空出现,

雨滴在玩打鼓,

打出一片 丰收谷物的气息, 你们,就在其间静候。

电话旁边,瓜果飘香,

你们知道,

它一定会响起。

听,

叮咚,

那是城市对乡村的问候。

江南的城市啊,

今夜无眠。

雨滴在墙上不停地弹奏,

也弹动我心中节日的欢乐和期待的愁。 一家三人

聚在无月的窗口,

等着秋风传来两地的消息。

啊……

爷爷给爸爸电话了,

外婆也给了妈妈微信。

圆圆的月饼

是圆圆的思念,

它们摆在了三地圆圆的饭桌上, 我的祝福也因此变成圆的。

今夜月华似水,

今夜细雨绵连,

月亮啊

不管你是出现

抑或 隐蔽

都奈何不了月饼圆圆, 中秋圆圆,

人间天涯共此时。

(指导老师:何瑞英)

2016年9月17日 第二篇_2016年职业经理人是什么每日一讲(9月17日)

2016年职业经理人是什么每日一讲(9月17日)

每日一讲:

(单项选择题)

1、采用旅游作为激励方法的优点有( )。

A、简单、方便

B、高层次的奖赏

C、大部分人愿意带配偶同去

D、激励效果明显

2、日计划在列出工作任务后接着应该做的事情是( )。

A、决定优先顺序

B、估计工作需要的时间

C、预留机动时间给以外的工作

D、事后的检查

3、绩效评估中职业经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

A、在平时及时观察和记录下属的工作行为

B、根据考核表给下属打分,写评语

C、与下属一起共同制订绩效改进计划,并承担相应责任【2016年9月17日】

D、向对奖惩等人事决策有异议、不满的员工作解释,说服和安抚工作【2016年9月17日】

4、“你认为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吗?”属于何种发问方式?( )。

A、封闭式 B、激励式

C、假设式 D、开放式

5、部门目标得到了上司的确认,却在下属中得不到认可,这主要是由于( )造成的。

A、部门经理不了解工作和市场环境

B、下属不了解组织目标、可能的变化及资源

C、下属出于自身利益

D、部门经理没有权威

6、采用“第二象限工作法”管理时间,第二象限指的是( )的事情。

A、 紧急且重要 B、紧急但不重要的

C、不紧急但重要 D、不紧急也不重要

7、“你认为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吗?”属于何种发问方式?( )。

A、封闭式 B、激励式

C、假设式 D、开放式

8、下列因素属于突发性干扰的是( )。

A、无效会议 B、不速之客

C、计划不周 D、工作拖延

2016年9月17日 第三篇_2016年9月17日(星期六 )【阅读1140之一(总1198】----荷香柔软档

师说(半日闲谭)

舒 翼《人民日报》(2016年09月17日08版:副刊)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又是一个9月。今年9月10日,是第三十二个教师节。在这个以师为名的节日里,看着微信、微博被纪念教师节的各种内容刷屏,不禁想起了一代“文圣”韩愈这篇著名的《师说》。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三十五岁的韩愈,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做了一个“从七品”的学官。其位虽卑,但韩愈“奋不顾流俗”,写下《师说》。在他看来,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无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

时隔一千两百多年,再读韩愈的《师说》,仍令人有所感悟。于是,也来说说与教师这一职业有关的事情。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各种各样的新职业层出不穷。教师,大概可以算是最古老、最普及,同时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最紧密的职业之一了。教师这一职业最早诞生于何时,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很早就出现了这一行当(也许当时还没有“职业化”),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普及、从业者众多的职业。对任何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来说,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一定离不开老师,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而每个人的亲朋好友里面,也总会有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人。

在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传统里,老师都有着很高的地位。在中国,从由古至今的种种称谓上就可看出。有诸如先生、夫子这样的尊称,也有用培育花朵的辛勤园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润物无声大爱无私的春雨等比喻来代指教师的,无一不饱含赞美之意。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尊师传统,古代典籍里不乏这方面的记载,《吕氏春秋·尊师》中就有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俨然与对待至亲之道已没有区别。

这种对老师的尊重,以至在整个社会中,以他人为师的风气自然会受到赞扬。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时的“师”,已超出了一般意义上“老师”的涵义,而是扩大到所有比自己优秀、能够教导自己的人——他们,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所以,韩愈在他的那篇《师说》中,便感叹当时社会上“师道之不传”“耻学于师”的现象,而赞美“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的“古之圣人”。

“教师节”的设立则源于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从此,中国的老师们有了自己的节日。当年的9月10日就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事实上,设立了专门节日的职业并不只有教师,但是相较来说,“教师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应该是比较大的了。

那么,老师为何会得到如此之多的尊重?我想,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

更重要的是其在“教书”之外的“育人”。所谓“为人师表”,老师的为人会成为学生的表率,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学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换句话说,老师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可谓影响深远,甚至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道路。

在历史学家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一书里,我便读到了这样的故事。何先生回忆起自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于西南联大读书时期的生活,老师们多是名声赫赫的大师,“讲课是绝对自由”“各讲各的见解”,而学生“不一定非要同意老师的观点”“而且可以公开反对”„„这种气氛也为他后来走上学术研究道路奠定了基础。正如葛兆光先生在本书的序《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幸福和自由》里所说:“这些我们文史领域的人耳熟能详的学者,就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为我们重构了那一代学术和文化的历史,也为我们重建了何先生求学时代的文化环境,让我们知道何先生是在什么样的历史中成为知识分子的。”

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从来不缺少好的老师。在中国,最有名、最伟大的老师大概非孔子莫属了。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立者,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文化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而说到西方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老师,自然也是很多的。在我看来,最值得一说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人。这三位都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被称为“希腊三贤”。三人之间,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师徒三代,承续接力,为西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的故事,早已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我也遇到过许多好的老师。大学毕业时,我的一位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在她成为老师的第一天,她的老师对她说:无论从事哪种职业,做什么工作,首先得学会做人。此刻想起这句话,深以为然。我想,正是有了这些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老师的存在,才有“道”的弘扬、“道”的存在,化用韩愈老先生一句话,“师之所存,道之所存也。”

我恋着这片沙漠

姜彦化《人民日报》(2016年09月17日08版:副刊)

严冬。沙漠。在这漠峰下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在四壁钻风漏雪的蒙古包里,我降生在人间,香甜地睡在妈妈用牛粪火烫热了的沙子上。孩提时,我在沙漠上爬着、睡着、跑着、幻想着。我曾痴呆呆地站在最高的漠峰上,伸出一双枯瘦的手,只想撕下两片彩云,为妈妈做一件合体的新衣,为沙漠绣一面五彩斑斓的面纱。

然而,童年那金子般的梦,年复一年地被牧主家欢庆春节的爆竹搅散。我哭丧着望着妈妈,望着冷酷的沙漠。妈妈啊,你的脸色为什么总是那样憔悴?沙漠啊,你的面容为什么总是单调得一色赭黄?

为母亲那件合体的新衣,我背起了小米和步枪;为沙漠那五彩斑斓的面纱,我投进了党的怀抱。春天,沙漠插上了红旗。红旗下,我把退伍证书交给了党支部书记额尔敦大叔。大叔拍着我的肩膀说:“我把团员交给你,我把青年交给你,我把民兵交给你,你要把沙漠变成绿色的宝石。”于是,团员们担着水走来了,青年们抬着树苗走来了,民兵们扛着铁锹走来了。这里栽下了松苗,那里埋下了枝干;这边种上了沙打旺,那边撒下了树籽„„

沙漠的月夜,催人入梦。我躺在松软的沙滩上,仿佛依偎在妈妈的怀抱,轻轻地呼唤着远在天国的母亲„„母亲走来了,穿着合体的翠绿新衣,后面跟着一群美丽的姑娘,姑娘们的头巾是绿的,衣服是绿的,裙子是绿的。母亲和姑娘们挥舞着长长的绿绸,尽情地跳着唱着——“我们把这颗绿色的心埋下,勤劳的汗水把它浇灌成绿色的宝石„„”我醒来了,咀嚼着这甜美的梦,感受到了绿就是生命。

治沙大军来了,擎着营造“三北”防护林的红旗来到了沙漠上。男女老少都来了,唱着“种树种树,发家致富”的歌儿来到了沙漠上。

沙漠复苏了。从治沙大军的铁锹尖上,从我那被烧焦的心坎上,从沙漠那袒露的胸怀中,又抽出了新的绿芽。北坡上,额尔敦大叔的孙子在承包的五百亩松林旁,挥起了爷爷留下的铁锹,栽下了一千亩樟子松树苗;西坡上,寡妇王二嫂子带着高中毕业还乡的儿子,耕耘着自家的沙打旺草籽基地;南坡上,当年出名的懒汉旺申扎卜和女儿穿梭在千亩黄柳之中,精心地选着明条,他们要用“富”字编织箩筐的新花纹,出口时产地印上两个红字——中国;东坡上,紫花苜蓿一派紫红,花丛中走来了一对情侣,憨厚的蒙古族青年巴特尔对美丽的汉族姑娘翠叶说:“咱们民族不同,心是一个,我愿把这片苜蓿草送你做嫁妆。”姑娘嫣然一笑:“谁喜欢这么一小片?我要整个翠绿的沙漠!”

漠峰上,我这个七十岁的沙漠老人,在当初插过红旗的地方,搭起了哨所,背着双筒猎枪,护卫着红旗,护卫着沙漠,护卫着翠绿,尽着一个老兵的职责„„

【2016年9月17日】

沙漠是我的出生地,沙漠也将是我的归宿,因为我是沙漠的儿子。但愿我的这颗赤子之心,化做绿色的宝石,绣在母亲的新衣上,贴在沙漠的面纱上,镶在插过红旗的漠峰上!

荷香柔软

漆宇勤《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2016年09月17日08版:副刊)

菡萏、玉环、红衣、芙蕖、水芙蓉、水芝、水华、泽芝、藕花„„好吧,不捉迷藏了,我结束这个可以超过四十个名词的命名游戏,用更通俗的词语来称呼你:莲,或者荷。

这种水生植物实际上比人类要更早出现在地球上。它们与那些古老的蕨类一起,顽强地在恐龙时代活着,等待原始人类的出现。这个过程有些漫长,当然,即使再漫长,这古老的原住民终于还是与人类的祖先相遇了。祖先们自然不会感觉到荷花之美,他们更直观的感知是:这种水生植物的根茎可以食用。从此,人类多了一种实用的食物。

与蕨类植物同时代生活在地球上并最终成功活到现在的很多古老物种,或多或少都在摆着老祖宗的谱,保留着一点神秘和高傲。例如桫椤、珙桐、大熊猫、小鲵„„都顶着珍稀或者保护之类的头衔。但荷花不这样。荷花依旧有着乡居邻家的人间烟火味,不要求特别保护,不凸显自己的古老,它们与亿万年前一样,就生活在人们的周边,就美丽在人们触手可及之处。

在人类的祖先发现了荷之后又过了数百万年,公元前11世纪,当中国进入了西周,荷花终于也从沼泽湖畔走进了人们的田间池塘。这个时候,荷花和莲藕不再是一种野花野菜了,

它已经成为一种被种植的重要菜蔬。更重要的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荷花在食物之外,作为一种“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凭借它艳丽的色彩、幽雅的风姿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诗经》中就说:“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到了春秋时期,连铸造不易的青铜工艺品上都有了荷花的身影。再之后,大家都熟悉的那个吴王夫差还专门为美人西施修筑了“玩花池”,将荷花作为一种观赏花类引种到园池栽培。

赏花的除了西施,还有古往今来众多的士子文人。由于生长环境平常,荷花可能是所有花卉中文人雅士们日常较为亲近的一种了——与之相伴的,往往还有采莲女子在江南水乡的嬉游之美、低头之柔。

荷花是亲民的植物,采莲女自然也是亲民的女子。

亲民的荷花不用到高山之巅去寻觅,不用到险滩深处去探求,它就生长在朴素的乡村池塘,就生长在某一个文人的屋前屋后,袅袅地舒展着荷叶与莲花,开窗就可以见到,随意行走就可以接触。

而亲民的采莲女自然有着邻家女子的真切可爱,在采莲的过程中有着憨态可掬的清纯。要知道,采莲并不仅仅有着诗歌里的优雅,一不小心,莲蓬下带刺的茎秆会损伤那纤纤素手。所以真正的采莲女,应该是邻家的女子,农家的劳作者。正是她们,给莲荷带来了女性的美感,厚重了从诗经绵延至今几千年的文学表达。想象一下,空灵的清早或梦幻的薄暮时分,凝翠的莲叶深处,莲蓬已经颗粒饱满,着青花衣装的农家女摇着古拙的木舟深入荷香,采摘一朵朵莲蓬,偶尔也调皮地掐下两枝半开的莲花,捧到胸前逗弄„„

这样的情景,有谁能够阻挡它进入诗歌之美?

除了亲民,除了附带着对采莲女的想象之外,莲花还被附加了更多其他的东西——中国的文人总是能够找到某种植物来附加上自己期望中的美好或美德。例如,出淤泥而不染。今人借助显微镜,发现荷叶上富含油脂,布满了肉眼不易察觉的绒毛,令泥土无法与叶面黏合,一下雨,雨珠就会把附在绒毛上的灰尘冲洗干净。但古人不会这么去探究,他们无比虔诚地在莲荷身上寄寓着自己的理想之美。

想想古人真是可爱而有趣。他们还将花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给每个月安排一个花神。荷花,被古人安排为六月花神。这个六月当然是说农历。夏天渐深,荷叶在田野里浓郁地绿着,凝玉般舒展,在泠泠清水的配合下,仿佛让人一走近就暑气全消。而多瓣的荷苞在清晨绽放,莲香飘散整个村落。在天地敞开的空间里,凑近花蕊所嗅到的馥郁浓香隔着微风成了淡淡清香。

看到荷叶就想到藕的鲜嫩、想到莲藕的烹炒之法,这是一个热爱生活者的想法。看到荷花就想到采莲的情景、想到荷香袅袅的美好夜晚,这是一个文人士子的想法。看到莲花就想起仙音缥缈佛光笼罩、想到圣洁福祉如意吉祥,这是一个对宗教、对精神有着美好向往者的想法。

我们已经知道,几乎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开始,荷就成了观赏和食用功能兼具的植物。

我们还应该知道,几乎从宗教产生开始,莲就被作为道教和佛教共通的美好象征。莲花在道教里象征着修行者,于五浊恶世而不染;至于佛教,我们只需看几个词语:七宝莲花、莲花藏世界、步步生莲„„更不用说观音身下的莲花台以及寺观之中常见的莲花灯、荷花绘画了。

或许是莲花的洁净、香柔外现了宗教的精神美感;又或是宗教的圣洁、崇高升华了荷花的文化美感。但无论再怎么圣洁美好,荷花也没有孤高遗世的想法。它就长在我们身边,那么平静,那么日常,不分地域地灿烂在人们的生活里。我曾以为莲荷是专属于南方水乡的,但前几年去新疆、甘肃,竟然都在公园的水池里看到了大片大片娇艳无边的莲花。莲,或者荷,并不愿成为某一个小区域独有之物,它大气,随遇而安,对整个世界一视同仁。

宗教里莲花为人们疗治精神之痛,现实里荷花也在为人们疗治肉身之痛。《本草纲目》将莲子、莲衣、莲房、莲须等都一一作为了药用。作为中药的荷,通过涂抹、煎服,进一步贴近了人们的身心。

当然,作为中药的荷,在今天似乎已经被挤到了边缘,似乎已经很少有人意识到荷竟然是一种全身都可入药的药材。浮尘满天的世界遮蔽了一个人的心灵,让人心燥热,让人眼蒙上荫翳。但是,这样也正好,交给荷花来解决这个问题。《本草纲目》说荷叶荷梗荷叶蒂莲子心无不具有清暑清心的作用。或许,在这喧嚣和浮躁的世间,这才是莲荷最重要的药用价值。【2016年9月17日】

海拔五千三百米的军礼

王宗仁《人民日报》(2016年09月17日08版:副刊)

汽车攀登到唐古拉山巅已经是下午三点钟了,我们从昆仑山下格尔木启程时东方天空刚吐出曙色。此刻海拔五千三百多米的世界屋脊风不安静,更远的鹰,高飞在云之上,从容地延续着神秘的生命。汽车停在公路边一块巴掌平地上,跟随我的车同来的张团长对我说,小王,带我去感谢多吉顿珠阿爸。说着他将一个红纸包递给我。我指着山弯里一顶矮矮的、牦牛绳编织的蘑菇状帐房,对团长说,那就是老阿爸的家。

一个率领着浩浩荡荡数百辆军车驰骋在世界屋脊上的汽车团团长,为何去拜谢一位深山里的藏族老人?这要从我与老人的那次相遇讲起。那是一场美丽的六月雪,尽管它降下时是那么轻柔,但还是旁若无人地砸疼了我的心。从我车上卸下来的三吨半战备物资,令老人走出他温暖的帐房,像我一样成了风雪之夜的守山人„„

我所属的五十九号车技术状况在连里算是好的,所以经常单车执行任务,可是没想到那天傍晚行驶到唐古拉山上突然抛锚。眼下无法修复,带队的副连长当即决定,卸下承运物资,联系兄弟连队将抛锚车拖回驻地修理,我留在山上守候。副连长给我安排了足够的干粮后,用温和的口气给我下了命令:“估计你三五日不会饿着渴着。人在物资在!我们会安排人尽快上山救援。你压倒一切的任务是守护好这些战备物资,一斤一两也不得缺失!”我明白,一车物资三吨半,可我肩上的责任比这还重。

那个年代,西藏不通火车,空中也是禁区,大量物资全靠汽车运输。我们这些汽车兵追

2016年9月17日 第四篇_2016年9月17日数学月考试卷111

2016年9月17日数学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共40分)

1. 下列几种图形:①正方形;②三角形;③正方体;④圆柱;⑤圆锥.其中是立体图形的有 ( )

A. ①②③

2. −6 的绝对值等于 ( )

A. 6

B.

61

B. ③④⑤ C. ②③⑤

16

D. ①④⑤

C. −D. −6

3. 食品店一周内各天的盈亏情况如下(盈余为正,亏损为负,单位:元):132,−12,−100,127,−97,137,98,则这一周的盈亏情况是    A. 盈

B. 亏

C. 不盈不亏

D. 以上都不对

4. 把四个数 −0.008,−1.01,0,0.001,从大到小用“ > ”连接起来,正确的是 ( )

A. −0.008>−1.01>0>0.001 C. 0.001>0>−0.008>−1.01

B. −0.008>0>−1.01>0.001 D. 0.001>−0.008>0>−1.01

5. 下列四个图形中,是三棱柱的平面展开图的是 ( )

A. B.

C. D.

6. 如图是老年活动中心门口放着的一个招牌,这个招牌是由三个特大号的骰子摞在一起而成的.每个骰子的六个面的点数分别是 1 到 6.其中可看见 7 个面,其余 11 个面是看不见的,则看不见的面上的点数总和是 ( )

A. 41

B. 40 C. 39 D. 38

7. 有理数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47454/

推荐访问:2016年9月17日武林风 wwe2016年9月17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