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时间:2018-05-16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美文】

城市规划论文 第一篇_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规划原理》结课论文

班 级: 交通C092班

姓 名: 石 小 英

学 号: 096981

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及展望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城市化,而且中国今天宏观经济最大的推动力是城市化的进程。那么,有哪些因素能够影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时城市化也或多或少会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其他相关领域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通过解读各类相关文献和资料,以及有效挖掘有用的相关信息,从而得出与我国城市化进程有关的事件以及造成的影响,得到有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种种措施,并有效地让城市化进程悄然为我们服务,同时以期对研究在城市化进程中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打好背景基础和做好前提准备。并指出当前中国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在改革开放后步入了平稳发展期,遵循城市化逻辑增长模型,利用1973-2008年的数据进行估计后得出:中国城市化年均增长速度0.0412,远远快于0.01729的世界平均水平;2014年左右,中国将结束高速城市化过程,此时的城市化率将达50.11%;中国城市化的饱和值约为84.98%,而67%左右可能是中国未来20年城市化发展的顶部,此后城市化水平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维持在70%左右。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化率;人口流动;基础教育;经济增长;环境污染;交通拥堵

一、关于城市化

1.1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1)人口学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2)社会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3)经济学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在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着很积极意义的。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的含义做出了解释。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对城市化的规定其内涵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

1.2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其特点

同所有的发达国家共同走过的历程一样,从我们改革开放初期78、79年到2008年中国城市化已经达到了45%左右。与改革开放之初的19.4%的城市化率和1.91亿的城市人口相比,城市化率提高了26.3个百分点,城市人口增加了4.16亿,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很快,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较差,所以中国城市化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低水平城市化,主要体现在:一、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中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差距在21个百分点左右,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通过对世界100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律的分析认为城市化水平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城市化水平也与人均GDP有着一定的正比关系,按照钱纳里发展模型,人均GDP达到8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就应为60.1%。200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刚刚达到40%,可见,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水平差距是比较大的,第二、城市化水平存在地区性的不平衡,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的状态,2006年,东、中、西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6%、40.4%、和35.7%,差距明显。第三、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低,表现在大城市交通拥挤,居民居住条件差,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第四、大城市的人口集中度低,大城市人口集中度反映中心城市吸纳和集中城市人口的能力,目前中国大城市人口集中率(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为1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更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二、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可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大的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工业基础和城市化水平十分落后,全国的工业化率仅为12.57%,城市化率仅为10.64%而且,工业和城市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畸重的格局,广阔的内地城市人

口规模和城市工业生产能力都较小至改革开放前,城市化的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7年,是城市化的起步和正常发展时期;第二阶段,1958-1965年,是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第三阶段,1966-1977年,是城市化的低徘徊停滞时期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入复苏和加速发展阶段,呈现出自下而上特征虽然,乡镇企业发展和外商直接投资所带动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导致了非农产业空间分布的分散化,影响了我国城乡人口移动的特点,如大量的流动人口在非农产业中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和非正式的服务业工作,流动性较大,不能享受城市户籍居民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也不纳入传统的城市人口统计范围,一定意义上制约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但是,历经30年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是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了2008年的45.68%此进程具体可续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四阶段,l978-l984年,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推动力的城市化时期;第五阶段,1985-1991年,是城市体制改革和乡镇企业双重推动城市化时期;第六阶段,1992-2007年,是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

(1)城市化起步和正常发展时期(1949-1957年)1949年,中国仅有城市120个,城镇人口5765万,城市化率仅为10.64%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一五计划顺利实现,多项重大城市工业发展项目的确立及当时推行的城市对农村开放政策,使得成千上万的农村劳动人口进入城市,投身于城市经济建设当中,城市人口剧增至1957年末,中国的城市增至176个,城市化水平上升为15.39%此间的1953-1957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稳步发展,全国GDP年均增长率为6.7%,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为6.25%,表明城市发展及城市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基本是相适应的。

(2)城市化不稳定发展时期(1958-1965年)在这一时期,大跃进的失败,加之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业歉收,中国经济从急于求成的盲目过热陷入全面萎缩,城市发展也由扩大变为紧缩,城市化进程受到了很大影响1957-1961年,全国的城市由176个增加到208个;城镇人口由9949万人猛增至12707万人,增长了近28%;城市化水平由15.39%上升至19.29%然而,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超过了城市的容量和负荷力,结果造成城市没有发展起来,农业生产也遭到了破坏1961年开始,国家被迫采取大力压缩城市人口的政策,精简职工,停建缓建大批项目,动员部分职工家属和知识青年务农,把已经进入城市的人口疏散回农村,城市人口开始大幅减少1962年开始又陆续撤销了一批城市,到1965年底时,城市减缩为168个,城市化水平降至17.98%总体而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运动控制大城市的城市发展策略严重地制约了这一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并导致了工业化率大于城市化率。

(3)城市化低徘徊停滞时期(1966-1978年)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国民经济的

长期徘徊不前,大批干部专业技术人员青年学生以至城市居民,在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口号下,被动员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城市化进程则因此而受阻此间累计约有3000万人被强制性地迁往农村,而城镇企事业单位又从农村大量招收职工,使得很多农村人口转而成为城市人口,其总数累计亦达2000余万人,进出相抵后,城镇人口净迁出约500余万人。整整13年间,城市只增加了25个,城市化水平则在17.3%上下徘徊,1966年为17.86%,1977年为17.55%。

(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推动城市化时期(l978-l984年)l978-l985年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推动力的城市化发展阶段,也是城市化的恢复发展期,具有明显的先进城后建城特征在此期间,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也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了大量城镇暂住人口;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为城市维护和建设筹集到了一定量的资金这一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农村经济体制的率先改革,促进了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起飞,也大大推动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结束了城市发展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5年的23.71%,年均提高0.83个百分点。

(5)城市体制改革和乡镇企业双重推动城市化时期(1985-1991年)1985-1991年间,城市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城市经济以发展新城镇为主,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同步带动的则是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加速发展,从而也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一时期,城市化率由1985年的23.71%提高到1991年的26.94%,7年间提高了3.23个百分点。

(6)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1992-2008年)1992-2008年间,城市化全面推进,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大中型中心城市规模扩张城市建设加速城市经济活跃,为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在此阶段,城市化率由27.46%提高到45.68%,年均提高1.17个百分点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一精神对中国在21世纪加速城市化进程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Northam)通过观察分析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过程,提出了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即诺瑟姆S型曲线他认为,世界城市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一般可以分

城市规划论文 第二篇_城市规划论文

河北农业大学

《城市规划》课程论文

题目:绥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学 院:国土资源学院

专业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1001班

姓 名:刘微微

学 号:2010114020130

绥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摘要:促进城市经济繁荣、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是城市规划一贯追求的目标。在城市规划学看来,经济发展必须有效带动社会整体发展。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 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绥化市的经济、人民社会生活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为了本市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就需要对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规划。[1] 关键词: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绥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

1.1.绥化市社会经济现状

1.1.1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33.4亿元。

1.1.2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总体结构不断改善,农村各业全面发展。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农副产品加工链条不断延长,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工业园区发展迅速。绥化经济开发区、肇东和安达经济开发区及望奎、青冈、明水、北林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规模和集聚效应日益增强。

1.3.1服务业快速增长,内部结构日趋优化。传统服务业日益繁荣,新兴行业快速兴起。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发展迅猛,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发展成就显著。现代商贸持续繁荣。现代物流业发展态势良好,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不断拓展。社会服务惠及民生。社会化养老、健身文娱、卫生保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商务服务悄然兴起。旅游开发进展较快,乡村旅游走在全省前列。积极实施流通服务网络进镇达村工程,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实现了全覆盖。

1.1.4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1.1.5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两城四地”建设效果明显,城市规模、现代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日益提高,区域发展呈现互联互动良好态势。

1.1.6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显著成绩。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各项社会事业改革迈出了新步伐。

1.1.7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和谐程度不断提高。"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高中教育发展较快,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推进。寒地黑土文化日益繁荣,以绥棱黑陶、兰西亚麻贴画、海伦剪纸为代表的优势文化项目全面推进,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家庭文化全面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三网四化"覆盖率达100%。竞技体育水平显著提升。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2010年,绥化市被评为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

1.1.8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深刻变革,生活质量较大改善。教育文化、医疗保健、住房购车、旅游等支出不断增加。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逐年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铺开,农民参合率达到98%以上。全面落实城乡低保扩面和高标准政策。城乡居民养老事业不断发展,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稳步推进。2009年,绥化市被评为全国十大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之一。

1.1.9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环境保护得到全面加强。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稳步推进,工业污染物减排取得成效。绥化、肇东、安达、青冈等城市污水厂、垃圾场建设完成,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森林覆盖率达到19.6%,城市人均绿地面积4平方米,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规划论文】

1.1.10市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心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以食品、纺织、医药、化工为主的工业框架基本形成。农机、果菜、生资、药品、建材等各类市场发展较快,正大、世纪华辰、时代广场等一批规模较大的商业网点相继落成。现代医疗中心、人民医院、科技文化中心、职业教育中心、医疗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体育场、体育馆、社区服务中心和老年公寓等重点公益项目投入使用。[2]

1.2绥化市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2.1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缓慢,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农业基础设施仍很薄弱,农业发展模式变化不明显。工业经济总量偏小,新兴产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层次较低。

1.2.2民生问题仍较突出。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长期稳定就业机制尚未形成,就业再就业压力加大;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较低,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1.2.3投资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项目和高附加值项目偏少,有些产业开发仍处在原字号、粗放型、初加工阶段,投融资渠道有限,社会投资跟进不足,筹集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压力较大。

1.2.4科技进步缓慢。高新技术企业少。人才力量配备不足,贴近绥化发展实际的适用型人才短缺,人才培训、人才引进和人才资源共享机制还不够健全。

1.2.5思想观念落后,发展意识不强。一些地方和一些干部思想中,行署体制情结程度不同存在,习惯并沿袭行署体制下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等支持、靠外援、要政策,缺乏自主发展、主动进取意识。经济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梗阻"现象、"三乱"行为和"四难"问题仍然存在。

2.绥化市发展目标

2.1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2.2结构调整取得实效。现代农业全面发展,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

2.3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乡村道路全面改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农村医疗服务设施明显加强。

2.4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社会研发投入有较大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

2.5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生活和医疗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2.6体制和法制更加健全。【城市规划论文】

3.绥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措施

3.1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3.1.1提高农业发展规模和质量,全力打造中国寒地黑土特色物产之乡

围绕省千亿斤产能工程的实施,以主攻"单产"、提升品质、增加效益为目标,依托全市经济、科技、信息和人才优势,优化整合农业区域资源,大力发展高科技设施型、循环可持续型、绿色生态型、特色精品型、优质高效型、休闲观光型、加工增值型等现代农业形态,积极构建优势产业带和高产高效作物发展区,把绥化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大力发展有机食品。

特色产业:依托我市寒地黑土绿色物产资源,对万寿菊、小杂粮、山野菜、粘玉米、葵花籽、甜菇娘、粘豆包等特色农产品,进一步挖掘潜力,因势利导,使之发展成为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特色集群经济。

3.1.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①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围绕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为重点,大力抓好重点水利工程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工建设阁山水库,完成大坝、电站等主体工程,力争蓄水,发挥效益。加强采砂管理,进一步加大河道保洁力度,努力改善水环境质量。搞好水土流失监测和综合治理工作。加强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加强主要河流、城镇防汛保安工程建设,搞好险工险段治理,建立健全抗旱防汛服务体系。

②农机化体系建设。以推广大马力、高性能、节能环保和复式作业机械为重点,加强现代农机化新技术应用,提高作业标准和机械化率。鼓励支持发展农机大户,壮大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加强与农垦的跨区合作,建设完善代耕、代种、代收的"三代"机制。

3.1.3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实施城市带动、村庄整治、社会发展、农民保障工程,让农村更快发展,让农民更多受益。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大力加强新民居建设。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3.2优化升级服务业

坚持以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为方向,以扩大总量、拓宽领域、优化结构、统筹发展为主线,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发展服务产业与强化公共服务相结合、扩大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相结合、发展现代和新兴服务业与改造传统服务业相结合、提升城市服务业与拓展农村服务业相结合,围绕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目标,不断推进服务业快速发展,为建设农区工业化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持。

3.3大力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切实保护自然生态,促进资源、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等比较完善的低碳经济体系。

3.3.1抓好节约型产业体系建设

制定和完善促进节约资源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实行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价格和财税等政策,通过调整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加强管理等途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大力培育低碳经济体系,坚持系统谋划、节能优先、创新替代、绿色低碳和安全持续的原则,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行政手段,进一步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努力降低单位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化重点企业和行业节能减排。降低建筑物能耗。降低农村能耗。降低交通运输能耗。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建立健全低碳发展支撑体系。

3.3.2加强环境治理

①改善水环境质量。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着力从源头防治污染。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推进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实现排污企业持证排污、持续稳定达标排放。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搞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

②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推进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综合治理和粉尘防治。加大城市烟尘、粉尘和细颗粒物治理力度,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③加强废弃物污染治理。发展清洁生产,改进企业工艺水平和流程设置,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建设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完善运行机制,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及制品,减少白色污染。

④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实行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健全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环境监测。推行环保信息公开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环保监督。

3.3.3建设生态文明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线,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完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推进生态集聚、生态涵养、生态设施工程,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①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重点推进农业生态基地建设,大力推广绿色栽培技术,发展绿色龙头企业,运用循环经济理念,促进生态农业上模式、上水平。

②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充分利用寒地黑土的人文基础,从生态的角度,对民风民俗、历史传说进行筛选、整理、加工,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其崭新的生态内涵。借助社区、企业、校园、村镇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宣传生态文明的文化理念。

城市规划论文 第三篇_现代城市规划论文

现代城市规划论文

【摘要】城市规划是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并决定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文化发展方向的必备条件。对于城市建设来说,只有做好了全方位的城市规划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的文化文明与精神素质,使城市变得更有内涵。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理念

就存在目的而言,城市规划的存在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问题,常见的如城市污染问题、交通问题、住宅问题、能源浪费问题等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城市规划对于城市问题的解决往往有心无力,无法取得理想中的效果。这就需要进一步探索城市规划,在原有的规划理念与规划方法上做出改变,实现城市规划对城市问题的有效解决。下面对现代城市规划需要解决的城市问题,以及具体的规划方法作详细论述。

一、现代城市规划需要解决的城市难题

细罗列现代城市问题,发现最为严重和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城市环境的污染。工业革命以后,我国工业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上世纪中叶,我国人民一味发展工业,忽视环境保护这一举措带来的环境后遗症一直残存,即使是在今天,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仍然严重;二是城市能源缺乏问题。同样是受人们乱砍滥伐,随意挖

城市规划论文 第四篇_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论文

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纸

培养单位__建筑与艺术学院__

学科专业_ 建筑与土木工程__

课程名称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任课教师_____ _______

考试日期_ _2014.06.20____

学生姓名_____ ______

学 号_______

研究生学院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文化的形成与传播

摘 要: 本文通过梳理1840一1949年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及其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分析近代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思想文化背景,并从城市规划理念出发,探讨城市规划文化转变的根基与传播途径,揭示城市规划发展的动力与规律"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城市规划史;城市文化

1近代城市规划发展的文化背景

研究任何事物的形成与发展,不能脱离事物存在的背景与环境。研究城市规划的发展也同样如此。特别是在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的研究中,必须关注近代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

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约100年的时间里,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交融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近代以前晚清社会的对外文化交流在近代日益扩大深入。1811年,马礼逊在广州出版了第一本中文西书,揭开了晚清西学东渐的序幕。此后,中西文化从初步接触到逐步深入,文化交流途径日益扩大,交流内容日益丰富。传教士来华,中国留学生赴外留学,外交官联翩出使,西书大量翻译出版,新式学校广泛建立新学科、新名词不断涌现,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习俗在中国逐渐流行,中西文化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晚清时期所取得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成果随着历史的推进逐渐积累下来,对民国时期的文化发展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就是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过程中,在传统主义与近代主义相互交织的过程中由传统走向近代。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这其中有传统文化的传承,有西方文化的影响,有中西方文化交融后产生的新思想、新观念的支撑。作为近代城市规划文化发展的宏观背景,近代中国的文化发展状况如何,为城市规划发展提供了一种怎样的思想基础?下面就对近代文化发展做一个简要的论述。

1.1近代文化的三个层次

对近代历史与文化的曲折发展运用学术界比较通行的文化三分法,把文化分解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观念文化三个层次,目的是试图通过“文化三分法”使大家对于城市规划形成与发展的背景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更容易理解城市规划形成与发展的动因。根据梁启超先生在其史论名文《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对于近代文化的论述,近代文化可大略的划分为三个时期。梁在该文中说: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到同治年间借了外国兵来平内乱,于是曾国藩、李鸿章一班人,很觉得外国的船坚炮牙,确是我们所不及,对于这方面的事项,觉得有舍己从人的必要。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自从和日本打了一个败仗(即中日甲午战争)下来,国内有心人,真像睡梦中着了一个霹雳,因想到,堂堂中国为什么衰败到这田地,都为政制不良,所以拿“变法维新”做一面大旗,在社会上开始运动,那急先锋就是康有为、梁启超一班人。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所经过时间,比较的很长,从甲午战役起到民国六七年时止。约二十年的中间,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二个色彩。简单说,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限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但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幸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思恰值欧洲大战告终,全世界思潮都添

了许多活气.新近回国的留学生,又很出了几位人物,鼓起勇气做全部解放的运动,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划出一个新时期来了。

很显然,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过程是与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社会变化以及中国人对于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认识水平紧密联系的,符合人们认识新事物的一般规律。这种认识过程也是文化由外及内发生转变的过程。本文主要是基于上述分析,对近代文化的发展演变进行阐述。虽然分为三期,但不同时期的文化彼此呼应、相互交迭,并无绝对的区分界线。从文化本身发展的特点来看,近代文化的变革不能也无法简单划分,任何一个时期均有着三个层面的变化,只不过占主导地位的是某一个层面。第一期文化变革侧重物质层面,主要考虑的是“技不如人”,要学习西方工艺技术等物质层面的东西,但也同时也开始制度以至思想层面的反思,为第二个时期制度层面的变革打下了基础;第二期的文化变革偏重制度,但也一直重视物质文化的变革和改造国民性、实现“人的解放”的思想启蒙,这是第一期的延续发展,也是第三期的先声;第三期文化变革注重思想观念,是物质与制度反思与改良的成果,并在文化的多个层面发生较大的变革。

1.2物质文化层面的变革

清末时期,鸦片大量输入到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本已末年的清朝社会民怨沸腾、动荡萧条、赢弱不堪。这不仅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也直接威胁到清的统治。于是清朝政府制定了禁烟政策,这给英国等列强的经济利益带了相当大的损失。184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等联军轻易地切断了清朝政府的经济命脉-----京杭大运河,迫使清政府投降并签订了中英5南京条约6,香港被割让,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成为第一批开埠的城市,并且列强们也获得了土地使用权,租界诞生。西方殖民者们在这里居住,贸易和殖民统治,并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生活与运作方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经济贸易体系,可以说,从这里,西方文化及科学技术开始导入

中国的城市,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也由此有了形成的可能。

鸦片战争是贸易战,是西方军国主义、扩张主义在中国的外在表现。这次战争史无前例的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鸦片战争失败后,国人不得不承认器技不如人,特别是军事武器远远落后于西方,于是参加过浙东抗英斗争的魏源由于对英军的战舰、大炮等新式武器的威力有一定了解,受林则徐的嘱托,于1842年编著《海国图志》一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国人渐渐开始学习西方技术以图强国。随着西方殖民者在中国进一步的经济掠夺与鸦片贸易,不仅使清廷国库空虚,百姓负担也更加沉重,加上灾荒连年,国内矛盾重重,到18丈年,终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广有建树,初步具备了国家的规模和体制,而不像多数农民起义始终只是军队体系。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款项,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的全面系统性的纲领性文件。洪仁开的《资政新篇》则为后来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开了先河,堪称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这从孙中山以洪秀全第二自称即可见其一斑。从太平天国的政治纲领中可以看到中国人对于乌托邦社会的憧憬以及未来城市社会形态的设想。这次运动大大的动摇了清政府的政治基础,也推动了清晚期的启蒙运动,给中国近代化过程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1856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失败,被迫与西方殖民者签订了《天津条约》、《媛挥条约》和《北京条约》,既要赔偿巨额赔款,又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与外患,统治危机深重。在同外国侵略者交涉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清政府内分化出了洋务派,从而在1860一18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长达三十年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当时被称为“新政”,后人称之为“洋务运动”。清政府以往的政务局限于文官栓选、赋税征收、祭祀礼仪、军队管理、刑法审判、建造修缮等封建性传统事务,

城市规划论文 第五篇_城市规划论文

举办青奥会对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南京 青奥会 影响 【论文摘要】国际奥委会第122届全会在温哥华决定,将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权授予中国的南京市。本文将在以下多角度分析举办青奥会对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

目录

一.南京的天然优势

二.青奥会举办对南京的影响

2.1本章总述

2.2青奥会举办对南京经济文化的影响

2.2.1奥运会提升城市文明

2.2.2南京因青奥更美丽

2.2.3举办青奥会对南京城市建设的影响

2.3案例分析—往届奥运会的给我们的启发

2.4南京青奥精神成为推动南京城市体育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

2.5本章结论

三.后青奥时代的不利因素与对策

3.1 不利因素

3.2 应对策略

3.2.1 建立社会化的投融资机制

四.本文结论

五.参考文献

一. 南京的天然优势

南京不仅是六朝古都,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和优美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完备的体育场馆,所以,符合国际奥委会所倡导的节俭办会的原则。首先,南京的经济发展迅速。南京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是中国重要的软件名城,也是长江三角洲仅次于上海的区域性大商埠。其次,基础设施完善。南京城市功能齐全,路网发达,交通便捷,由机场、高速铁路、巴士站线、地铁和港口构成的立体交通网连通世界,覆盖全城。其三,现成的场馆条件可满足青奥会比赛需要。南京用于举办青奥会比赛的场馆共有15个,可分为“奥体中心区”、“人文风景区”和“大学城场馆区”3个场馆区,分别以体育竞赛、人文风景和情感交流为特色,均不需为青奥会专门新建,体现青奥会节俭办赛的要求。其四,办赛经验丰富。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南京举办,2006年和2008年,南京还承办了斯坦科维奇杯和钻石杯等高水平篮球赛事。最后就是,南京雄厚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城市环境也是南京申办的一大优势。南京不仅是六朝古都,不仅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和优美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完备的体育场馆,所以,符合国际奥委会所倡导的节俭办会的原则。

二. 青奥会举办对南京的影响

2.1 本章总述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青奥会影响固然比不上奥运会,但绝对在全运会之上,有奥运会这块金字招牌,就算是青年级别,一样会带来大量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在旅游、金融、商贸、通讯、文化和体育产业等各方面带来发展机遇。

2.2青奥会举办对南京经济文化的影响

2.2.1奥运会提升城市文明

根据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设想,青奥会的主题不仅仅是比赛,它看重的是运动员之间的交流以及和全世界青年朋友的互动,并以此让奥林匹克的核心价值——卓越、尊重和友谊能更广泛地被青年群体接受。

南京申办青奥会的诉求正契合着国际奥委会的这一理念。“南京有近800万市民,其中有230万人是青少年。”南京市社科院的周庆刚博士说,“他们是南京未来的主人,让他们接受奥林匹克精神和价值的洗礼,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这些无疑会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

行动早已开始。11月,南京市百万青少年支持申办青奥会活动在南京奥体中心举行。

2.2.2南京因青奥更美丽

在南京提供给国际奥委会的青奥申办文本中可以看到,南京交通网络及基础设施到2014年完全能够满足青奥会的办赛要求,不需专门新建其他交通设施。

南京在城市环境保护方面也会因青奥会有“跨越式发展”。“2003年至2008年,南京环境保护直接投入达到累计近70亿美元,年均增幅达到20%左右。”市环保局有关人士接受采访时说,“可以预计的是,若申青奥成功,南京在继续完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加快推动节能减排和促进工业生态化升级转型等方面都会有‘跨越式发展’。”

2.2.3 举办青奥会对南京城市建设的影响

今年南京将投资近16 亿,继续整治老城范围内的全部主干道、重要次干道。今年还将进行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速建设以轨道交通、常规公交为骨干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提高市民的出行舒适度。今年,禄口机场将新开一系列国际航班,其中列入2009 年计划但未能开通的南京到悉尼航班有望在年内起飞。此外,2009 年国航、东航通过北京、上海浦东两个机场经停的方式,开通了南京到北美的航线。青奥会将会对南京的城市环境保护带来“跨越式发展”。据悉,南京各区相应成立了区环境综合提升行动指挥部,。 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包洪新表示,青奥会对南京环境改善,无疑是一次极好的机遇。迎接青奥会的这五年期间,正好也是南京新一轮水环境专项整治期。而水环境治理的重点是雨污分流,五年间,南京将投入近200 亿资金用于整治城市河流,而今年将基本完成“一湖一河”,即玄武湖片区和金川河流域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2.3 案例分析——往届大型运动会的启示

2.3.1 1976 年,第21 届蒙特利尔奥运会

蒙特利尔陷阱20 亿美元的债务 1.25 亿美元预算,而实际开支达到24 亿美元,蒙特利尔的纳税人花了20 多年的时间才把债务还清。

主要失败原因: 充当项目经理的市长缺乏专业知识; 利用率低且不切实际的建筑设计; 奥运会项目不是经过招标形式,因此不能控制造价; 未提前确定运动会组织和设施建设的成本界限就动工。

2.3.2 1984 年,第23 届洛杉矶奥运会

本次奥运会,相比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有较多的亮点。比如:要求作为东道主电视转播机构,为世界各国派来的电视转播机构提供设施,包括技术设备、电视广播间、摄影场地以及可以在其中工作的广播中心,以转移责任,分担风险;对那些愿意出25,000 美元赞助奥运会的人,组委会保证他们在奥运会期间能每天获得两个最佳看台坐位。这使最终的门票收入达到1.4亿美元; 凡捐钱3000 美元的个人或企业可以派一名火炬接力者跑1000 米,此项活动总收益为1095 万美元。

2.4南京青奥精神成为推动南京城市体育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

举办青奥会的目的是要在青少年中广泛传播“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理念,鼓励和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在参与、互动、共享氛围中快乐成长。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同时发展群众性的全民健身运动,满足社会各阶层对体育项目多样化、多元化的需求,促进群众体育在更广阔的领域开展起来。承办青奥会将促使广大的南京市民真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提高其健身意识。目前,南京市正计划在青奥会期间安排大量贴近群众性的活动,很多项目在比赛间歇介绍各项运动的发展和现状,为观众讲解规则、组织表演和入门辅导等。越来越多的人将在青奥会理念的引导下,将奥林匹克精神注入赛场,以轻松的心理状态参加活动[ 3 ]。承办青奥会将给南京城市全民健身带来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发展机遇。利用青奥会契机,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以‘爱国奉献’、‘团结协作’、‘拼搏自强’、‘振兴中华’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青奥会的举办期间,中外青少

年直接的互相交流,在世界青年人中进行东西方文化的互动与交流,可以更好地将中国传统体育精神传达给外国朋友,开幕式、闭幕式大型文艺活动表演活动、火炬点燃传递活动、志愿者活动,以及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都可以让中外青少年通过各种渠道,感受到中华文明的魅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新的魅力,促进中华体育精神在新世纪、新时期的弘扬。

2.5 本章结论

【城市规划论文】

青奥会将为南京各行各业带来快速的增长。但同时也不能疏于调控,应尽量避免现产出低于投入的现象。南京应积极借鉴其他大型运动会的举办经验,在商业上照顾到不同人群的消费能力,在广告和公共关系方面积极投入,控制好开支,抓住机遇,取得经济发展。本章结论

青奥会将使南京的交通、环境发生质的变化。但我们认为,在交通、环境等城市基础建设上,更要有长期的发展考虑,尤其是环境保护方面,应避免在青奥结束后,环境污染的“卷土重来”。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45564/

推荐访问:城市规划论文范文 城市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