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私藏美文 > 工业园区建设

工业园区建设

时间:2018-03-18   来源:私藏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私藏美文】

工业园区建设 第一篇_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及策略

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及策略

蒋义括 重庆诗仙太白酒业(集团)有限公司

工业园区建设是加快我市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工业园区也是实现新型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和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是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圈两翼”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快园区建设,推进工业布局调整,全面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经济竞争能力,是努力实现“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必然选择。2009年8月13日,时任重庆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的黄奇帆同志在督办市政协《办好特色工业园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点提案时曾说:“搞好工业园区是重庆发展成为我国西部重要工业增长极的需要。”

一、 工业园区的特点

1、 具有明显的集群效应

工业园区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在城市或城乡结合部划出一定区域,通过财政、税收、金融、产业扶持等经济手段吸引内外资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和比较优势的经济形态。因此,入驻企业都是关联度比较高,具有较强实力的大型企业,集群效果十分明显。

2、具有较大的经济体量

以重庆为例,目前全市共有43个工业园区,2009年工业产值达到3594.6亿元,基本占到当年重庆市GDP的60%。200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过百亿元的有18家,其中两百亿的就达到10家。又比如,全国运行比较成功的苏州工业园区,2009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3000亿元,相当于四川、重庆、贵州三省市2009年GDP的总和。

3、拥有灵活的运行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园区的聚散功能和优势,一般的工业园区都是当地政府的副职挂帅(国家级开发区是分管副市长挂帅,县级一般是分管副县长挂帅)。为了招商引资,很多工业园区在推行“全天候”、“一条龙”、“窗口式”等服务时,把各项服务举措落到实处,把相关工作内容做到细处。所以,众多的开发区能做到突破传统的服务模式,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品位,把为企业提供物流配送、产业配套、劳动用工、信息咨询等产业服务项目作为更高的服务追求。

4、拥有众多的优惠政策

招商引资是工业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打到良好的招商效果,既需要良好的硬环境,更要良好的软环境,还需要一大批综合配套的优惠政策。比如返还土地出让金,城市配套费,税收免二减三、财政扶持,专项资金扶持等一揽子优惠政策。因此,企业很看重这些优惠政策措施。

二、 重庆市工业园区建设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重庆市工业园区建设的现状

据了解,目前重庆已经规划和建设中的工业(科技)园区有诸多不足:一是有的工业园区政府主导不够,规划与布局研究不充分,缺乏科学论证,在布局和建设上存有盲目性。二是起点较低,有的主导产业选择起点低,技术含量不高;有的对工业园区的内涵和应具备的体制、机制、政策环境都不清楚或缺乏认知的情况下,就追风仓促上马。三是不落实,有的名曰是已规划或挂牌的工业园区,但其内的土地、项目、资金开发商等均不落实;有的园区主管部门在招商会上竟然印发一些含混不清的宣传品,在客商、专家问及时准也说不清。四

是规模偏小,有的园区规模达不到相应的产业聚集要求和起点经济规模。五是有的区县的工业园区纯属官方一厢情愿或个别商家为炒地皮而设,造成土地长期荒废,损害农民利益,群众意见不少,个别的甚至搞权钱交易。六是布局上,主城区多,渝西经济带和三峡库区经济区少,这对加快重庆重新规划的“三大经济区”的产业协调发展和推进全市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很不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几年来,重庆市工业园区保持着高增长的态势,发展势头强劲,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如下:

a) 园区和企业资金严重紧缺

主要体现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入驻企业的流动资金两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市工业园区的163项基础设施项目资金缺口约356亿元。部分建成企业因缺乏流动资金,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形势十分严峻。

2、金融危机因素还未完全消除

受金融危机影响,重庆市外向型和出口加工型企业严重下滑。比如,长寿化工园区2009年完成总产值74.8亿元,同比下降18.6%。同时,受市场价格不断走低影响,企业利润下降。2009年1—9月,全市工业园区总产值增长率为39%,是历年来最低的,比2008年同期回落41.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仅增长2.1%,比2008年同期回落了56.3个百分点。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滞后

重庆市和各区县的土地修编至今仍未获批准,影响了项目落地和园区建设,特别是一圈内部分重点园区。

4、两翼园区发展差距仍然较大

虽然两翼园区近两年发展速度高于全市园区平均水平,但与一圈园区的蝉翼仍然较大。这是由区位和地理环境等很多客观因素决定的。2009年1—9月两翼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占全市园区的比重分别为8.5%、8.8%,比2008年同期仅增加了0.8和0.9个百分点。

三、下一步的发展思路与对策分析

根据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推进园区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和全国工业园区建设的形势,在重庆工业园区建设方面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探求园区建设发展规律

1、进一步加深对园区重要作用的认识。加快园区建设,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园区建设,有助于“节约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有助于推广节能技术,按照“三同时”,集中进行工业“三废”的综合治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园区建设,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的互动发展格局,同时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缓解就业压力、拓展致富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创造有利条件。

2、进一步加深对园区功能定位的认识。工业园区是工业集聚和招商引资的载体和经济发展的平台,说到底,园区建设是筑巢引凤。因此,园区一要上规模,二要有特色,三要有吸引力。要向规模化、

产业化、专业化、环保型方向发展,能够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从而形成区域化生产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格局。

3、进一步加深对园区发展规律的认识。要有所为,就是要尊重、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已经设立的园区,尤其是市定重点园区、特色园区和发展前景好的园区,要重点培育和扶持,使这些园区在短时期内上档次、创水平。要有所不为,就是乡镇建设工业园区(小区),要因地制宜,不搞一个模式。防止急功近利,防止超过实际承受力建设园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滚动发展。

(二)加强科学指导,进一步发挥园区产业集聚优势

1、合理优化布局,高起点抓好园区规划。规划是建设的龙头。我市园区规划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调整,使其品位更高、功能更全、后发效应更长、发展空间更大。第一,合理设置全市园区。目前,我市大部分园区规模偏小、起点不高,不利于做大做强。要从实际出发,给全市园区科学定位。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园区发展,可把全市园区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已定的市级以上园区,作为重中之重,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建设。第二类是县级重点园区,要加大建设力度,边建设边招商,形成规模园区、效益园区。第三类是其它城镇园区,这类实际不是工业园而是工业小区,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健康发展。第二,优化园区内部规划。园区规划坚持与城镇规划、交通规划相结合,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相结合,与本地工业远景规划相结合,高起点、高标准抓好园区规划,形成一批特色园区、精品园区,努力提升园区的品位。一个园区必须体现内涵和功能、作用和地位,体现它内在的

工业园区建设 第二篇_关于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

关于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

工业园区建设,也许是所有县级以上政府都在积极思考并全力推动的一项工作,甚至,在一些地方,乡镇、街道也千方百计谋动此类浩大工程。其原因,核心的就只有一条,就是工业园区建设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工业园区怎样才能建成?怎样才能建得富有成效?全国各地尽管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有不少深刻的教训,并且,似乎没有十分定型的模式或途径可选。工业园区建设,十分值得探究和实践。

一、影响工业园区建设的主要因素

影响工业园区建设的因素,大体可以分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实际上,宏观与微观因素往往共同从不同的方面制约或推动园区建设,所以,谋划园区建设必须全面分析,综合运用。

(一)宏观因素影响

第一,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包括信贷政策、货币政策、土地政策、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方面的影响。2008年的宏观调控,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多数园区建设都将面临投融资的双重困难。

第二,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以及产业布局影响。这代表了国家和地区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倾向,地区产业纳入国家统筹,势必得到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顺势而为则左右逢源,逆水行舟就可能事倍功半。

第三,区位影响。一般所指的区位,也叫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经济区域中,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交通及物流、自然资源等条件决定的占有人才、资金、资源、市场等要素的经济地位。区位越好,园区吸引人才、资金、资源、市场的基本条件就越好,在区域竞争中必然占据有利地位。 认识区位应该树立“相对”观念。“相对”,是指区位条件的可变化性和区位判断的相对性。一方面,由于重要要素条件的变化,以及规划建设推动导致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性变化、交通物流条件变化、被发现的自然资源或自然资源在一定时期重要性的变化,区位的优劣都可能发生转变。

(二)微观因素影响

第一,园区定位。定位,代表园区发展的方向,体现了园区的产业特征、投资倾向、基础优势等。园区定位准确,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园区个性特色,也有利于投资选择,因此,“把握优势、科学定位 、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成为很多园区的成功经验。一个谋求发展的电脑投资商会非常自然地想到要到广东东莞投资;一家想做大的电器企业会非常自然地想到要到浙江慈溪落户,这既是专业产业集群园区的魅力,也是园区定位作用的体现。

为解决特色园区不“特”问题 ,重庆市今年5月初开始着手对40区县产业布局全面“洗牌”。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所所长李勇介绍,市内特色工业园区成立时间较短,每个特色工业园区的特色产业都被自己“发散了”,大多都有2到3个主要产业,一些复合型工业园区则拥有四五个主要产业。温州则不这么做,在温州人看来,哪怕是一个很小的行业,只要具备足够的产业规模,就能做成大产业。温州一家专门生产拉链的企业,能够占领全国市场,还有生产袜子、领带、皮带、打火机的企业,同样可以形成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最终成为一个“巨无霸”。

第二,资源条件。尽管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存度正在逐步减弱,但资源仍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原材料冶炼加工、能源等资源型工业,对资源的依存度仍然很高,资源的推动和制约作用都十分明显。

第三,产业配套。这是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联系非常紧密的具有共生关系的产业集群的形成问题,

通俗地讲,就是产业配套问题,或者说是产业生态问题。配套是围绕园区主导产业进行的配套,包括生产生活的全面配套。就像沙漠中孤零零的一棵树要不了多久就必然死亡一样。产业生态优化,企业就会在园区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在璧山,不出县城,制鞋的所有需求,包括制鞋专业技术人员及工人、机器设备、皮革原料、鞋楦、装饰、包装、销售、运输等,全都可以满足,这就为企业的进入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产业能否配套,对园区建设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

第四,基础设施。这就是船与码头的问题。基础设施是硬条件,是园区这个平台的基本部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为企业进入节约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因此,对企业来讲十分看中。在一些成功的园区,往往将基础设施与产业配套统筹规划,同步推进。具有这样条件的地区,无疑是企业投资的首选之地。

第五,投资成本。园区能不能建设成功,取决于是否有优良企业的进入。决定客商投资的关键性因素是利润!山本不老因雪白头,商本有道因利而至。只要能赚钱,战乱中的索马里也有人投资;极度排华的印尼照样有很多中国人去做生意。为了追求更大化的利润,客商在选择投资地时必然对投资成本进行全面而详尽的比较分析。

投资成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性成本,另一个是社会性成本。经济性成本是地区资源状况、市场距离、交通物流条件、物资配套能力、劳动力价格等构成的硬成本,一般变化不大;社会性成本是因国家宏观政策、地方性政策、行政收费、行政效率、社会干扰等方面因素构成的软成本,可变性比较强。客商的投资选择,决定于其对所有投资意向地两个成本的综合判断。

第六,服务质量。也叫投资软环境。投资软环境往往直接转化为投资的社会性成本,并且,具有最大的可变性,因此,坚持硬件不足软件补,强化服务,互惠双赢,是园区建设最可能在短期内产生明显实效的举措。一些地方为打造良好的园区服务质量,采取高配园区领导,实行“一支笔”审批制,赋予园区管委会区级管理权限,并将国土、规划、建委、环保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列为管委会成员,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有的在园区设立投资促进部,以“墙内的事企业办,墙外的事园区管”为建园宗旨,负责园区招商引资,入驻项目的手续办理以及生产建成中的全程服务工作;有的建立“项目负责人制度”,采取“点长负责、倒排工期、现场办公、跟踪督查”等措施,坚持每周一例会制度,定期会诊和协调解决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引进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项目投产经常性服务,促进项目顺利实现落地、生根、发展、壮大;有的针对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新办企业情况不熟、人气不旺的情况,从工商、税务等多层次、全方位,给予资金扶持、畅通办事程序、解决投资商生产生活困难,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

第七,地区竞争。由于各地产业发展的趋同性,特别是在发展的初期,各地在招商上几乎不加也不愿选择,使各地招商竞争十分激烈。只要有企业想要投资,总是无数个园区在“招手”,导致地区招商成本越来越高。并且,本是相关的产业,这里也搞,那里也搞,很多工业园区形成不了产业链,产业积聚效应无从谈起,对园区、对企业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重庆正在思考,但操作起来十分困难。

第八,创意推广。新的时代,不仅存在创意产业,发展经济也需要创意,没有创意的经济不会走到时代前列。立足产业定位,实施创意推广是对资本吸引最基础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酒香也怕巷子深。谦虚有时也使人落后。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成绩是干出来的,但有时也是“吹”出来的。园区建设一方面要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也要认认真真抓好创意宣传。

二、工业园区建设模式参考

所有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都对园区建设产生影响,都可能成为园区建设的问题,但深入分析起来,园区建设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大企业好企业怎样才会来?二是在缺钱的情况

下园区怎么建?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综合影响园区建设的各种因素,各地在园区建设中探索实践了不少模式。

(一)园区布局模式。总体上讲,园区布局有组团模式和单园模式。现在,组团模式发展正逐渐成为趋势。但组团发展的思路却有很大不同。一种是单园模式延伸发展,如九龙工业园区,就是A区先行,容量不足后,拓展B区,规划发展C区。另一种是对整个地区的园区按主导产业不同,分区或分组团建设。但不管哪种模式,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就是一园多区,一区多组团不是障碍,只是,每个区或组团要有主导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以及时序安排。

(二)产业发展模式

目前看来,工业园区要有竞争力,产业特色、产业规模是关键。而产业特色、产业规模能不能迅速形成,产业发展模式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园区产业发展模式,归结起来有两条线路:

一是大项目带动模式,即“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扩张式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往往依托地区特有的资源或其他基础优势,通过大项目的引进和做好大项目的配套,以及对产业进行延伸来完成。比如,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就是专为台湾茂德集团所建,在引入这家龙头企业后,还吸引了产业链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了包括芯片生产、封装、测试、电子材料和软件开发等项目的微电子产业集群。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产业链形成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产业集群。但是,这种模式中的大企业的品质要好,带动性要强才行,同时,发展中不确定因素较多。

【工业园区建设】

二是小企业集成模式,即“小企业发展、整合、配套—产业链—产业集群”的集约化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依托地方同类小企业的发展、整合以及大企业的进入,实现产业链的完善,最后形成产业集群。璧山的皮革业发展就属此类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璧山多个乡镇就有上百家的以贴牌生产为主的皮鞋小作坊,通过近20年的努力,形成了强大的皮革制造业。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产业发展基础好,风险性小,但发展周期较长。

但不论哪种模式,园区产业特色突出十分重要,如果园区饥不择食,将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简单组合,这个园区就不能实现1+1大于2的效果,早迟会为园区结构调整付出沉痛代价。

(三)园区招商模式

园区建设离不开招商,各地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各显神通,尽出绝招。但总体上讲,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产业链招商。即根据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方向,主动策划推荐产业链项目,吸引对此类项目具有投资意向的企业进入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成功,是因为一个置身于产业集群中某一产业环节的企业,可以获得降低营运成本、提高市场认知度、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等多种经济功效。因此,这些专业的产业集群园区往往不需要特意去招商,很多投资商都会慕名前来考察。但从工业园区产业演变规律来看,产业集群的形成都要经历一段艰难的初期阶段,只有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之后,园区经济的发展才会进入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发展时期,因此,就是产业链招商,在初期开展多种形式招商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是园园合作。即产业或企业规模不相竞争的园区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要紧密,最好能够形成利益协作关系,而不仅仅是在形式上或感情层面。这是针对不同地区所处不同发展梯次和不同区域对产业以及企业的不同选择提出的一种模式。通过园园合作,针对自己园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主动对接主城和发达地区园区,在这些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规模调整的过程中,实现招商。最典型的就是利用主城“退二进三”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充分依托主城和沿海发达地区园区与此类企业的特殊关系成功招商。

三是委托招商。这种模式是指政府与投资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招商局或与有关方面有密切关系

的机构或人员签订委托、代理招商协议,代为招商的方式。这种招商模式依托的就是中介、各地招商局和有关人员掌握的投资人的大量可靠信息。由于这种模式依托的是具有专业能力的专门工作的机构和人员,招商效果往往较好。但政府必须首先支付一定的协议费用。

【工业园区建设】

四是平台招商。如成都蛟龙工业港平台建好后,由蛟龙工业港依托自己建设的发展平台开展自主招商就是这种方式。具体方法上和政府招商类似。蛟龙工业港在全国及海外设立了26个代理招商办事处,通过委托、代理协议方式进行招商引资,工业港既不派驻人员,也不支付费用,而是引入企业所交保证金按比例返给代理商作为奖励。同时加强与引入企业的合作,将其作为以商招商的重要载体。

五是驻点招商和小分队上门招商。这种方式是,有目的地在一些地区设立招商办事处或派出人员安营扎寨长期做工作,也可以在特定的时间派出小分队针对性通过多种形式“上门找商”。这种方式强调针对性,要打有准备之仗,防止盲目行动。

六是以商招商、以企招商。这是政府给出优惠政策,企业为产业配套或做大市场的需要,主动牵线搭桥,引进相关企业方式。曾经希望在万盛落户的欧凯电器,到荣昌后就引进了电机生产、产品包装企业。

七是举办洽谈会或专场招商会招商。

八是网上招商。这种方式基本只能起到发布信息的作用,对促进投资人投资问题上,效果不太明显。

(四)园区建设筹资模式

这是园区建设的另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筹资大致有以下一些模式:

一是政府主导模式。特点是:财政投入,负债发展。不少地区在没有其他筹资途径但又急需迅速建设时,往往采用土地等资产或资源抵押贷款,完成园区建设投入。这种模式颇有破釜沉舟的味道,政府投入大,风险也较大,但启动迅速,规划统一,布局合理,筹资和建设周期较短。

二是企业主导模式。特点是:政府授权,企业构建平台。璧山的奥康工业园、成都双流蛟龙工业港都是这种模式。政府只是将地交给企业,政府在园区道路建设、自来水厂建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了适当补贴,由企业完成园区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园区平台,然后,由企业通过对园区的招商和管理实现企业利润的同时完成园区建设。双流蛟龙工业港通过这种模式实现了政府、农民、投资者和开发商多赢。这种模式政府风险最小,但如果平台区位不好,企业实力不济,招商受阻,园区建设时间可能拖得很长。然而,由于企业成为园区建设的主体,在园区建设水平和招商上都会不遗余力,园区平台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最强的。我区目前提出的南桐工业园就可以参照这种模式建设。

三是BOT模式。即建设—经营—移交,是指政府通过协议将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和管理权让渡给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协议期限届满,投资者和经营者无偿将该设施移交给政府的投融资方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出让经营权来冲抵建设投资。此外,BOT模式还演变出以下模式:

1、BTO模式, 即企业建设—转让政府—政府机构经营或投资人与政府机构经营;

2、BOO 模式,即建设—拥有—经营 , 企业建设并经营某项产业项目 , 但是并不将此基础产业项目移交给政府或政府机构。

3、BLT模式,即企业建设—政府租赁—移交政府的模式。

四是BT模式。BT是BOT模式演变而来,所不同的就是在建设和移交之间没有了经营环节,政府(或政府下属的公司)必须按约定总价(或完工后评估总价)分期偿还投资方的融资和建设费用。这种模式实际上是将资金压力后移,以缓解园区建设初期资金过大压力的一种模式。

BOT和BT往往根据不同的项目针对性使用。一些地方就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包装成招商项目,

供水厂、热电厂、污水处理厂、员工村及休闲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采取BOT、BOO等模式建设,路网采取BT模式建设,来缓解资金不足的压力。

五是代建模式。这种模式是将本应由政府或资源企业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先由使用企业投资建设,然后,建设费用在使用企业的使用费用中抵扣。这种模式需要基础设施使用企业大量垫资,除特殊情况外,使用企业并不愿意选择这种模式。

六是综合模式。就是借鉴经营城市做法,树立经营园区理念,按照市场化运作,加大园区建设投入力度。一方面做好土地经营文章。现在的各类工业园区,将来都是城镇的新区。因此,工业园区不能全都是工业,必须有适度的“三产”布局和其他社会功能的配套。为此,在园区规划布局上规划商贸用地,通过拍卖商贸用地的收益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把园区的后勤服务设施以及标准厂房建设等,作为招商引资项目,推向市场公开招商,吸引外来资金建设,减轻园区建设投入的压力。再一方面把园区作为项目来运作,一种是由园区出资成立项目业主,由项目业主实行规划、设计、建设、经营“四统一”,以及项目前期实施和运行的“一条龙”管理。另一种是吸引大企业大集团来投资,把园区作为独立法人运作,由企业统一进行园区配套和标准厂房建设,入园企业向园区(企业)租赁厂房生产。只要敢于善于让利于客商,相信就有人愿意拿出钱来帮我们建设工业园。

在这方面有很多典型案例。九龙坡九龙园区起步建设阶段,35万元起家,以资金运作为突破点,围绕“以事举钱,以钱兴事,事随钱兴,钱随事长”,确立起“敢于负债、勇于投入、以地融资、以税偿息”的思路,积极发展银企园关系,通过贷款、催款、抵款、担保等多种融资手段,摆脱了“资金不足启动难”的困境。四川简阳工业园建设初期投入的5400万元,其资金来源就包括: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修建河坝有70亩地拍卖获得2000万元;公交公司开通至园区班车上交700万元;财政挤出2000多万元(来源于拍卖砂石开采有偿转让权获1.47亿元)。

(五)园区用地模式:

由于国家政策和规划预见性等方面的问题,园区建设用地也是园区建设中非常棘手的问题。为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各地在园区用地模式上除征地、租地外,有不少创新的做法。

一是征、租结合(公共部分征,企业用地租)。这方面,双流蛟龙工业港的做法值得学习。在征、租结合的总思路下,双流县政府主动协调调整规划,通过几年努力逐步解决了双流蛟龙工业港的规划及用地合法性问题;其次,蛟龙工业港采取统一规划,集中修建农民新村,并按住房35m2/人和门面5 m2/人进行安置,农民不出钱,工业港也不给补助,可办理农房证,通过这个办法解决农民迁居安置问题;第三,通过农民土地入股保障基数超额分红,解决农民土地租用问题;此外,出台优惠政策帮助失地农民就业,同等条件下入驻企业和园区管理优先招用失地农民,对安置就业企业给予优惠政策,促进迁出农民生活稳定。

二是“先租后征”。

三是城镇闲置土地和改制企业存量土地置换。坚持“腾笼换鸟”办法,把城区企业置换到园区,把城区建设新争取到的土地指标调换到园区,以此多渠道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区别轻重缓急,把有限的土地资源向优势企业和重大项目倾斜,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用地。

四是土地整治,新旧置换。

五是闲置复耕,增加指标。在我区,旧厂区、矿区、采空沉陷区闲置土地,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来获得更多的土地指标。

工业园区建设 第三篇_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对策思考

加快我区工业园区建设的对策措施

(2012年1月)

工业园区是项目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开展招商引资的有效平台,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区积极实施工业图强战略,强力推动工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了工业园区在聚集产业、招商引资、体制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到2011年底,全区工业园区发展产业涉及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电子电器、轻工纺织和建筑建材等行业,从业人员19831人,入园企业235户,实现营业收入409280万元,完成企业总产值486347万元,上缴税金2888万元,实现利润总额6239万元,支付劳动者报酬16474万元,对催生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区域经济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区工业园区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地区和周边县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加快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阻力依然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园区建设融资渠道狭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一方面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狭窄,依靠贷款投入的依赖性较强,没有形成商业化开发、吸引多方投入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由于诚信体系和担保体系不健全,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有限,融资困难,导致园区内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步伐缓慢,效益低下,短期内做大做强比

较困难。****工业园区外,其它区镇工业园区还没有组建园区投资开发建设公司,管理机构形同虚设,基础设施投资无论是贷款还是商业投资都非常有限,各园区内电力、供水、排污、物流及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都难以实现,承接产业转移平台明显缺乏吸引力和竟争力。

二、园区建设缺乏长远规划,产业特色不明显。由于我区工业园区发展的时间较短,观念仍然比较落后,导致在园区的规划建设中存在较大问题。园区建设缺乏科学的、前瞻性的规划论证,规划起点不高,产业特色不突出,产业导向不明确,产业集群不集中,产业布局不合理。区镇工业园区由于没有制定合理的功能分区规划,缺乏统筹考虑和前瞻意识,制定规划只注重短期开发,忽视远期建设,只注重企业数量,忽视产业链接,造成园区功能分布混乱,园区建设与城市发展不统一、不协调,这不仅影响各工业园区后续开发潜力,也使园区难以提升产业层次。

三、园区招商引资困难,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目前,区镇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相对比较困难,年度内引进大项目的数量较少,意向投资企业也不多,尚未形成极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究其原因,一是从客观条件而言,受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二是招商引资的理念还是比较落后,招商方法不够先进,招商机制不活,没有找准着力点,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对园区的承接转移产业、资源优势包装项目做得不够。另外,我区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工业园区建设】

市场竞争力不强,知识密集型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园区间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不完善,园区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集中度不够,企业规模偏小。

四、园区土地征用难度大,开发成本较高。一是园区用地指标报批比较难。自国家实行土地制度改革后,严格限制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致使区镇工业园区规划的工业用地报批困难。二是用地开发成本较高,工业园区周围群众对发展工业认识不足,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对自己曾经营的土地被征用发展工业存在诸多思想顾虑,提出补偿要求过高,矛盾难以协调解决,致使征地补偿工作开展困难较大。

五、园区管理机制尚未理顺,优惠措施不到位。目前区镇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园区管理、投融资模式、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都相对比较簿弱,缺乏具有宏观经济管理知识和具有发展工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各个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也没有相应的管理权限,统筹协调能力弱,管理园区的手段及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全区缺乏统一的鼓励、服务和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

针对全区工业园区建设存在的具体问题,今后在加快工业园区发展上,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编制规划,狠抓规划落实。一是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准确定位,突出特色”的指导原则,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指导园区建设,要结合区镇工业园区自身在资源、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高起点前瞻性地进

行研究规划,着力体现自身优势特色。特别是****要结合小城镇建设工作进程,尽快出台工业园区建设控制性祥规,对园区功能布局、产业定位、经济效益和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确保规划的超前性、配套性和实用性。**要在前期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国内产业发展的新特点,不断充实和完善原有规划,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和实用性;二是规划制定后,要形成有效的保证手段,要根据各个工业园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对规划进行修订和完善,做到基础设施规划与产业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建设。坚决避免常规化、乱建设的局面,要按照规划要求,形成制度保障;三是要加强调查研究,以发挥工业园区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为目的,科学合理的研究制定陈仓区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配套政策,运用政策引导、行政推动等措施,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步伐,以提升园区产业竟争力,形成产业配套、集群发展的格局。

二、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在加大力度争取银行贷款、上级政策性投入的同时,要进一步探索并实践其它的融资方式,打破工业园区发展的资金“瓶颈”。要按照“市场筹集为主、政府筹集为辅”的原则,走政府投资、银行融资、招商引资等多元化筹资路子。积极大胆地引进企业按市场化的要求参与园区建设,按照“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及“谁投资、谁受益”的投资模式,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加快建设进程。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物流仓储、配

送及服务中心,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大销售力度提供条件。**工业园区要加快**、**等项目建设步伐,做好环境保障、协调服务工作,**工业园区要加快滨河大道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做好****公司等项目建设的服务工作,确保投资如期完成,早日投产达效。

三、健全机制体制,落实优惠政策。一是要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区镇工业园区要组建独立的工业园区开发管理机构,并赋予相应的管理权限,统筹协调和管理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审批、园区日常管理等项事宜;二是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园区管理模式,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特事特办,减少中间环节,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审批和“一条龙”服务;三是要切实打造工业园区的软环境,不断增强园区集聚力和投资吸引力,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在区级管理权限范围内,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土地、环境等宏观管理手段,尽快制定出台《****工业园区投资管理办法》,对来园区投资企业的办征、土地、税收、用电及生活配套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做出明确的规定。

四、创新招商理念,加强产业招商。要积极把握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战略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产业的有效对接。一方面要全力开辟信息渠道,筛选、包装、策划一批园区承接转移项目,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外界宣传园区的情况和各项优惠政策,加强规化管理和政策引导,吸引更多的市场前景好、发展后劲足、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企业和

工业园区建设 第四篇_抓好工业园区建设

采取措施认真抓好工业园区建设

一是精心组织,加强园区建设的领导。专门成立了塔城市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政府市长亲自担任,成员从职能部门抽调组成。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对正在实施的工业园区按照国家、自治区和地区政策规定,组织调研论证,提出初审意见报有关部门审批;统筹协调规范工业园区(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并根据不断发展的新情况和出现的新问题,向政府或有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同时明确了东西工业园区的管理职能,西工业园区的管理具体由塔城市边境经济合作区负责,东工业园区的管理暂由经贸委负责。

二是科学规划,提高园区建设科学性。为确保两个园区规划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自2005年以来市委政府领导专门召开多次会议,具体安排园区的规划建设问题。尤其是对东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已责成建设、土管、环保、水利等部门拿出规划的初设,现规划建设小组已完成了园区的测画和丈量。截止目前西工业园区已累计投入6553万元,完成了“六通一平”等基础设施,东工业园区已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完成了污水排放及通电等部分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强力招商,培植园区发展后劲。招商引资是加快工业园区的生命线,是园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好园区关键在于招商引资。因此政府在财力有限,也没有过多的资金投入园区建设的情况下,只能采取政府少投一部分,引进企业多投一部分搞园区建设。在培植园区发展,抓好招商引资方面市委政府已明确要求各部门今后对所有引进的投资企业首先是引导企业收购盘活闲置资产,合理利用有效资源,其次对新上项目尽量往两个园区引入,真正使园区建设按照“以项目促园区,以园区促发展”的思路推进。目前西工业园区入驻的企业已有8家,东工业园区入驻的企业已有5家。

四是着力扶持,优化园区投资软环境。去年市委、政府在召开塔城市新型工业化会议上已明确规定凡进入我市工业园区的外来企业,均实行土地零地价出让。并要求建设、土地、招商、外经、工商、税务、环保、质量监督等部门全程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使工业园区成为区域内最具吸引力的工业发展基地。目前园区内的优惠政策尚未制定,所有入驻企业仍然是参照塔城市招商引资优惠办法以及自治区、地区制定的有关政策实施落实,计划是在园区建设趋于成熟后要专门制定扶持塔城市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兴隆县蓝旗营镇采取措施加快科技园区建设

一是深度规划,建设重点产业科技园区。该镇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快农业产业聚集区建设,规划建设佟家沟果品产业园区和香菇养殖园区,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设1.5万亩优质板栗

基地,投资4600万元建设占地180亩的京东板栗集散中心,投资12亿元建设兴隆冀东果品物流园,投资1200万元建设500亩食用菌生产加工小区。两个园区建成后,全镇板栗年交易量将达到5万吨,加工能力达到3.8万吨;年产香菇320万棒,产量达到300万公斤。

二是全力扶持,探索重点产业培育机制。为加快佟家沟产业园区建设,该镇注册成立了兴隆县佟家沟产业聚集区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开展投资、融资服务,为园区解决资金难题。同时,开展全方位的招商引资,促成北京怀柔御食园食品有限公司、绿润食品有限公司、天津新华投资有限公司、唐山板栗协会、遵化栗源公司有关项目落地投产。目前,全镇投向农业园区建设的资金达4000余万元。

三是打造品牌,促进重点产业技术升级。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由生产大户牵头,广泛吸收农户参与,组建了板栗、食用菌、山楂等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社员1560户。先后完成了苇子峪板栗“JAS”质量认证、香菇绿色认证,注册了“蓝兴”、“峪兴”等农产品商标,极大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知名度。

清镇市采取四项措施扎实推进工业园区开发建设

清镇市根据省、贵阳市的统一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工业强市”的主战略,采取四项措施,扎实推进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争当省、贵阳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急先锋和排头兵。

一、合理规划布局,推进园区产业集聚

清镇市结合铝、煤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实际,对工业园区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定位和布局规划。从站街—卫城—王庄—流长—犁倭—站街,总规划面积250平方公里。2020年前工业园区用地规模为38.2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31.8平方公里(铝工业园区用地17平方公里,煤化工园区用地14.8平方公里)。铝、煤化工工业园区按照东区和西区进行规划布局,分四个功能组团。一是西区铝精深加工组团,主要发展“采矿业—矿产品加工—氧化铝—铝冶炼—铝型材加工—铝镁合金产品制造”等铝及铝加工主导产业,同时发展消化及综合利用工业废渣等循环产业,大力发展建材、耐火材料、磨料、石油压力支撑剂等辅助产业;二是西区煤精细化工组团,重点发展城市燃气、煤精细化工、甲醇、新型建筑材料等产业;三是东区铝煤化工配套产业组团,着力引进陶瓷产业、装备制造、轻型建材等产业,并重点打造成为东部地区产业承接区;四是东区高科技产业组团,重点发展医药食品、高新技术、轻型建材等产业。目前,清镇市铝煤化工工业园区已被列入全省6个省级工业园区之一。

二、创新融资模式,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采取BOT融资模式融资1.5亿元建设清镇市循环经济生态工业西区供工程,目前该工程已开工建设,年底建成投入使用;二是采取BT融资模式拟融资2.03亿元建设铝精深加工园区11号路,目前该工程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近期将开工建设,年底建成投入使用;三是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争取国开行灾后重建资金200万元对中八工业园区道路进行修复改造,目前该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预计今年3月中旬动工建设,工期约2个月;四是积极协调和争取上级资金。积极协调省、市发改、工信等部门到我市工业园区考察、调研、座谈并意向将我市工业园区供电、道路、土地一级开发等5个项目共计投资16.16亿元列入2011年国开行、农发行贷款项目。

三、强化协调服务,推动项目落地建成、达产、见效

一是强化三个意识,严格执行五项制度。“三个意识”即“生命线意识、上帝意识、一把手意识”。“五项制度”即一站(网)办结制、终身服务制、限时办理制、投诉办复制、责任追究制;二是发挥好74个重点项目工作队的作用,县级领导率队深入项目建设点对服务项目“把脉问诊”,采取“一个项目、一个牵头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工作计划、一揽子抓到底”以及“主动加分、提醒扣分”等措施,促进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三是按照“一厂一册”的原则,分类指导,建立工业园区项目建设服务管理档案,实行工业园区项目动态管理。

四、解决突出问题,推进园区在建项目加速

通过建立项目问题调处机制,实行“领导领办、专人代办”,切实解决在建重点项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力推进在建项目加速。一是投资47亿元的省重点电源建设项目贵州华电清镇发电有限公司“上大压小”异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建设2×600MW,目前已完成投资30亿元,预计今年底建成投入使用;二是总投资44亿元的贵州广铝铝业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氧化铝、40万吨电解铝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近20亿元,今年底前建成投产;三是总投资45亿元的中铝公司年产100万吨氧化铝、50万吨电解铝建设项目,正在进行的铝钒土矿山建设进展顺利;四是总投资16亿元的海螺盘江水泥有限公司年产400万吨水泥生产线,目前一期200万吨已建成投产,二期200万吨今年4月份启动建设;五是投资1.5亿元的贵州华能焦化制气公司五号焦炉建设项目已动工建设。此外,已引进园区的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化集团氯碱化工建设项目、投资5.5亿元的联合能源公司年产300万吨水煤浆清洁燃料生产线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的中兴南友公司聚羧酸高效能混凝土外加剂项目工业项目、投资2800万元的贵州好元新材料公司新型墙体材料建设项目、投资3500万元的金阳公司年产20万立方粉煤灰加气切块项目等均将于近期陆续开工建设。

凫城乡四项措施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28386/

推荐访问:工业园区建设的提案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