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私藏美文 > 经济的重要性

经济的重要性

时间:2018-02-15   来源:私藏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私藏美文】

经济的重要性 第一篇_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中小企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摘 要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毫无疑问中小企业必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闪光点。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进行深入探索和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以及面临的问题和解决之道的阐述。中小企业将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完成质的飞跃做出贡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特征 国民经济的作用 问题与对策

一、中小企业及其特点

(一)中小企业

从全世界范围看,各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总体上分为两种情形:定量(Quantitative)划分与定性(Qualitative)划分。其中定量划分一般以其从业人员、资本金额、资产总额、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等量的指标作为划分标准。而定性划分一般以企业所有权集中程度、自主经营程度、管理方式和在本行业所处地位为标准来对中小企业进行划分。

就我国而言,对中小企业的划分一直采用定量划分为标准,并且采用复合定义标准。但由于行业的差异性对于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也会带来很大的不同,对于工业企业和建筑业有资产总额的要求,而对于零售业、批发交通运输、邮政、住宿等其它行业并没有资产额的要求。在销售额方面,除了零售业与住宿餐饮业外采用1.5亿元的年营业额作为中小企业的上限外,其它均是以3亿元为界。而在人员界限

方面也是存在很大的差别,例如工业企业、建筑企业、交通运输通常是劳动力密集型,所以员工人数较多,因此也分别以2,000人、3,000人为界。但对于零售、批发、邮政、住宿餐饮等,虽然相当于高科技型企业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但对于员工人数的标准明显比上述工业、建筑、交通运输业小。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中小企业实际上是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的统称,除零售业外,其它各行业都把3,000万元年营业额作为中型企业的下限,零售业则是1,000万元。

(二)中小企业的特点

1. “小”、“灵”、“快”

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的首要特征之一,即在于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但凡是小企业,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使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由于经营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治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其次,中小企业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个人在企业中的贡献轻易被识别,因而便于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不像大企业那样在庞大的阶层化组织内容易产生怠惰与无效率的情况。可见,中小企业在经营决策和人员激励上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因而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迅速反应。

2.“小而专”和“小而精”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无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类似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这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3.小批量、多样化

一般来讲,大批量、单一化的产品生产才能充分发挥巨额投资的装备技术优势,但大批量的单一品种只能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主要方面的需求,当出现某些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时,大企业往往难以满足。因此,面对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消费品生产已从大批量、单一化转向小批量、多样化。虽然中小企业作为个体普遍存在经营品种单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但从整体上看,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分布面广,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经营优势,因此,利于适应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不仅是在零售商业领域,居民日常零星的、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千家万户中小企业灵活的服务方式得到满足。

由次可见,中小企业以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

退便捷等优势更能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因而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中小企业在我国发展情况

1.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非国有企业为主体。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使改革前单一所有制结构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以工业企业为例,在独立核算的中小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户数、资产总额和工业总产值仅占总数的14.85%、38.5%和22.8%,即85%的中小企业均是非国有企业。

2.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中小企业生存并发展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容量和就业投资弹性均明显高于大企业。据统计,目前中国大、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有机构成之比分别为1.83:1.23 :1;资金就业率之比为0.48: 0.66 :1,即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单位资金安置劳动人数要高,有的要高出一倍,正因为如此,在前10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所以没有出现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功不可没。但是,今天的市场背景变了,“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总量需求不足与结构性供应不足共生,使中小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即由劳动密集型带来的就业优势将变为竞争劣势。

3.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中小企业分布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据有关数据,按照经济地带划分,中小企业数量东部、中部各占全国总量的42%,西部占15%;而相应的工

业总产值东部占66%、中部占26%、西部仅占8%。这表明,在企业规模上,东部中小企业的平均产值规模大于中部和西部,大约是中部的2.5倍 、西部的8倍。

此外,地方企业为主体,决定了中小企业的支撑层面在地方;中小企业自身基础薄弱,决定了其要么成为大企业的摇蓝(即小巨人);要么成为大企业的伙伴。

三、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吸纳劳动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个国家的经济要强大,不仅要有能走向世界的大企业,而且也要有成功的中小企业。经济中并不是每个行业都存在规模经济,在那些并不存在规模经济的商业、服务等行业中,中小企业往往是主体。即使是在规模经济十分重要的制造业中,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的零部件以及相关服务,也是大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的名著《小的是美好的》就曾对中小企业做出过经典性论述。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也认为,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低估。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主要表现在一下五个方面:

1.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

经济的重要性 第二篇_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作用

2011—2012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科目考查卷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4班 任课教师:

姓名: 学号: 成绩: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作用

摘要:首先研究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目前状况,相互对比、发现,并通过一系列数据、事实的证明,发现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作用,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并通过一些数据和事实来阐述表达。

关键字:经济 中国 世界 作用

一、中国经济的目前状况 中国当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世界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资源,中国经济崩溃经强烈冲击世界劳动力、资源市场、市场劳动力、资源价格暴涨,影响范围将波及全世界,影响最深的国家是印度、朝鲜、非洲各国等发展水平低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因为中国在这些国家都设有工厂,其次是欧美发达国家,况且中国目前还是当前诸多欧美发达国家在经济危机下的债权国,因此可以说中国在世界经济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2010年3月5日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中国2011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以“扩内需,调结构”为宗旨的经济转型,将增加国内市场需求,扩大进口贸易,进而对推动世界金融和贸易体系调整、生产格局变化产生积极影响。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常修泽说,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经济转型将为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中国经济有点过热,结果中国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它经济速

度降下来,在世界上来说,整个世界经济的产品、商品也都出现了下降,这就是说明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明确的说明这种影响是多么的巨大,但是温总理讲,讲到中国货币政策的时候,在财富论坛上还讲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光对中国人民会造福,而且对世界经济造成好处,中国和其他国家,中国内部的竞争都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现在经济机会对中国和在中国投资的人和以中国做贸易的人都相应得到更多的机会。所以,中国的人均GDP的提高,也就是说,八十年代增加了4倍,中产阶级在过去二十年实际上是最大的一个人群,也就是说可能有一亿到一亿五千万人属于中产阶级,在世界上是一个最大的群体,而且有许多人都已经脱了贫,而且在过去二十年,世界上脱贫的人75%都是由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努力儿实现的。所以,这种变化之所以实现,中国领导认为按实事求是办事产生的结果。而且中国由计划走向市场经济,这是非常大胆的举动,提高效率,增加竞争力,而且提高生产力和提高收入,而且国内的改革以及与对外开放,与扩大对外贸易。从79年以来,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了,在2004年,也是在国外直接投资的是第二大国,仅次于美国;2011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所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一员,中国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这些都是经济的促进因素。对欧洲和美国、拉美来说,对中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都要促进作用,现在中国成为第五大出口市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工厂,中国的国内市场现在成为吸引国外投资巨大的发动机。好比在汽车业,在85年,中国可以说只有19000辆外国车,而现在260万辆进口的车,而中国政府选择这些经济政策都是非常有影响的。

二:世界经济的目前状况

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融入世界经济之中。近几年,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增长率有所放慢,陆续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特征;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在不断上升,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大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

2011年,世界经济在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下,复苏势头较为强劲。2011年,尽管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向好,但是各国经济刺激计划基本结束,世界经济、贸易和工业生产难以保持2010年的反弹性增长,增速可能明显放缓;就业、赤字、债务、产能过剩、通胀、资本流动等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可能继续释放,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可能进一步分化。

1、世界经济进一步深化调整,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明显分化

发达经济体复苏步调不一,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分化。 美国经济复苏态势好于预期,但工业生产尚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产能利用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私人消费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有限,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元区经济受主权债务危机拖累,复苏力度弱于美国和日本。日本经济回升较快,但继续面临通货紧缩压力。

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减速,通胀压力普遍较大。2010年上半年,新兴市场国家印度和巴西保持了强劲增长,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下半年工业生产明显减速,增速放缓。2010年印度已经连续6次加息,今年1月份再次加息。巴西2010年4月以来3次加息,将政策利率由8.75%上调到10.75%;但是,巴西通货膨胀12月又创出年内新高,今年1月份也再次加息。

2、全球流动性泛滥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

美国和日本央行继续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欧元区维持低利率政策,全球货币供应量持续超出实体经济的需求,导致流动性泛滥,美元指数再创历史新低,推升国际大宗商品和资产价格上升,使得股市虚假复苏和波动,风险更多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市场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全球股市出现分化。世界经济不平衡复苏,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明显分化。

3、世界经济再平衡难度增大,全球治理模式的变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缓解世界经济失衡需要主要经济体的消费、储蓄和投资结构进行实质性调整,核心是美欧等发达国家超前消费和透支消费行为的调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看作是对世界经济不平衡的一次强制调整。但是,随经济复苏世界经济再平衡难度加大。美国经济结构尚未进行有效调整,私人储蓄率进一步上升空间不大。世界经济不平衡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受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影响。世界经济再平衡需要各国发展方式和治理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汇率政策调整并非世界经济再平衡的核心。改变以美元为主体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作用

首先,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都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会对人类进步做出贡献。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是全球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得益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对世界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中

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大幅度降低了中国贫困人口规模,为全球减贫贡献了力量。据世界银行的有关资料,在1990年到1998年期间,除中国外的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增加了6970万人,而中国减少了14720万人。试想一团糟的中国经济将会给世界带来多么大的难题。

第二,充分尊重国际一般规则,结合本国实际开辟的发展道路,有利于推动人类进步,而中国经济发展走的正是这一路子。始自25年前的改革开放,到2011年中国加入了WTO,特别是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定的中国未来20年乃至5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方针,都说明中国式一个充分尊重国际规则和自身实际情况,负责任、守信用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公平竞争基础上的发展和壮大,对世界经济有重大贡献。各国运动员在遵守奥运会规则的前提下,通过公平竞争,推动了人类在身体素质上实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同样,在公平的国际经济贸易规则下各国之间的合理竞争也会使世界经济不断走向繁荣。

第三,中国经济结构的特点说明,中国在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的同时,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一是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通过自由贸易,合理竞争,有利于让交易国各方共同享受自由贸易的好处,一方面提高了进口国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刺激了其消费的增长;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有利于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二是出口商品中50%以上是外商投资企业所为。1999到2002年,在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比重分别为45.5%、47.9%、50.0%、52.2%,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超过半壁江山,所占比重逐年提高,成为中国出口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而且,同一时期,在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相应的贸易顺差约占中国全部贸易顺差的30%左右。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为广大投资则提供了有力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机遇。三是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中国的出口构成与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出口的55%左右是“两头在外”的来料加工出口和进料加工装配出口,即所谓的加工贸易出口。中国目前的出口商品中本身包括了相当一部分为出口而进口的商品。从理论上说,加工贸易必然会使处在加工环节的国家出现加工贸易顺差。因为,作为从事加工贸易的国家,总是要通过对为了出口而进口的原材料进行加工,赚取加工费用,即加工贸易的出口值是由进口的原材料价值加上加工费用构成的。这使得加工贸易的出口值总会大于进口值。实际上,我国从1989年以来的14年,加工贸易均是顺差,而一般贸易则或者是逆差或者是小额顺差。如,2001年,加工贸易的顺

【经济的重要性】

差是535亿美元,而一般贸易却是逆差16亿美元。

第四,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跨国公司纷纷增加对华直接投资,他们所带来的先进生产与管理技术和中国充裕而低廉的劳动力相结合,提高了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客观上也会改善全球的共给结构。

第五,特别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给世界人民带来了信心。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美国、日本、欧盟世界经济的三大经济体增长势头均不够明朗。在此情形下,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有利于扩大全球需求,有助于提高各国对于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而当今的社会,信心对于经济复苏是至关重要的。

第六,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是符合国情和负责任的。一是中国从1994年以来实行的一直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不村存在人为的硬性干预。目前的汇率走向基本符合市场供求规律的要求。二是中国一贯坚持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政策,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周边国家货的十分不利环境下,中国仍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为稳定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继续坚持人民币基本稳定这一政策取向,有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经济的良性稳定发展对于全世界来说是个福音。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互惠互利双赢关系。消除偏见,树立信心,保护好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增长“亮点”,才是促进世界经济尽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推动整个人类共同发展和进步的正确选择。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尽管2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成长,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扩大,像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但是,从总体上看,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贸易总量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均是有限的。2001年,中国GDP仅占世界GDP的3.7%,大大低于美国占32.6%、日本占13.6%的比重。中国出口和进出口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分别为

4.3%和4.0%,均列世界第六位,大大低于美国占11.9%和15.2%、德国占9.2%和8.4%、日本占6.6%和5.9%的水平。由于中国有近13亿庞大的人口,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还不到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三十分之一,仍属于发展中国家,要想为推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与人口总量相当的贡献,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的努力,还需要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中国还需要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互惠互利、公平竞争、携手共进。

经济的重要性 第三篇_经济学的意义

经济学的意义

济学既不属于物理范畴也不属于生物范畴,而是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这就是经济学的魅力所在。研究人类可比研究原子或是化学元素有趣多了,第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实际上在研究自己,我们也因此参与其中。第二原因在于,通过自身经验不难发现,人类行为不像物质世界那么容易被预测;假设无论未来会发生什么都可以被预测到,那一定无聊至极。

经济学充满魅力的第三个原因在于人类能够并且已经改变了他们生活的环境。事实上,这些改变是极为可观的。第四个原因在于经济学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这些改变,而这些改变的行为反过来又影响经济学这门学科。也许你觉得以上所有这些听起来像是个怪圈,但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对这些情况进行专注的研究才能给出满意的答案。

济学的魅力在于了解在资源情况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分配资源。学习经济学就是让你掌握分配资源的能经力,同时学会理财,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政府的职责是使整个市场有序的、有效的远行,是一个监管人的地位,他的目标是使整个市场帕累托有效,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企业和个人是使自己达到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他们只会从企业和个人的角度来考虑,政府必须以整个市场来考虑。

我觉得经济学最重要的是注意“经济”二字,即抓住一个重点:“成本”(花费的劳动、精力、时间、货币、财物、资源等等)。

在自然界里,一个过程发生或者不发生、这样进行而不那样进行,取决于这个体系的“总能量”的变化,总能量降低,过程就进行,反之就不进行。例如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的势能降低了。

在经济学里,对应这个“能量”的就是“成本”,一样东西能够使人们做某件事情的成本降低,人们就愿意使用、购买,愿意向生产者支付“消费者酬谢”(详见黄佶《资本异论》第五章),生产者就愿意生产,反之则无人问津。例如因特网可以大大降低交流信息的成本,假设你用传统方法认识我、给我写信需要一百元成本(实际上高得多,因为我不是名人,传统报刊也不会刊登我的文章),现在用因特网只要一元钱,使你节约了九十九元成本,于是因特网就得到人们的欢迎。

经济学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学习了力学和热力学,可以知道自然界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而没有那种现象;学习了经济学,就可以知道人类社会为什么有这种现象而没有那种现象(这种说法稍嫌绝对,但是基本正确)。

学习经济学,首先要知道人类真正的经济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其次要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例如人们为什么相互交换?表面上看是为了互通有无。但是,既然没有所需物品,人们为什么不自己制造?为什么要先生产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然后再找陌生人交换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为什么在买不到所需商品时,人们排队、托人、出高价,但是不动脑筋自己生产?为什么抱怨商品价格太高时,仍然要去买,而不是自己制造这些东西?

显然,这些问题无法用“互通有无”来解释。原来,人类进行交换的本质动机是“节约劳动(降低成本)”,即使商品标价很高、购买紧俏商品要花费很多额外的“成本”,但是总的代价仍然远远低于自己生产所需的成本,购买商品仍然比自己生产同样的物品合算,所以他们仍然选择购买,而不是自己制造。

现在的人们极少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而制造所需物品,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忘记或者忽视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制造的原因,就拒绝研究这一原因。就好象我们不能忽视黄河水不向天上流的原因,否则就无法理解黄河水为什么总是向低处流。

学习经济学和学习其它任何学问一样,要多问为什么。权威和老师比你强的地方仅仅是他们先走一步,已经学习和研究过这些东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研究结果是正确的。因此,对前人的东西,不应该“敬畏地、无条件地接受”,而应该是“尊重地审视、平等地质疑”。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体会,不是“指教”,也应该用独立的眼光去审视和检验它。

经济的重要性 第四篇_如何认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如何认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今天,世界经济复苏依然缓慢,虚拟经济增长的速度远超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势头喜人,短短几十载便跻身世界经济大国行列。但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却有“脱实向虚”的倾向。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必须坚持巩固它的基础性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指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将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立足于我国国情,详细地从实体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实体经济与社会稳定的关系三方面来论述

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关键词:实体经济;中国;重要性

一、前言

郎咸平教授曾指出“实体经济才能真正助于中国之崛起”,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要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摆脱当前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困境,在工业和信息产业相结合的工业4.0时代稳步前进,必须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根基,正如一颗大树一样,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

二、实体经济概述

实体经济是相对于虚拟经济而言的,“实体经济不仅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也包括服务业。[1] ” 总的来说,“实体经济主要是指经济运行以有形的物质为载体、进入市场的要素以实物形态为主体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农业、制造业、传统服务业等领域。[2]”由此可以看出,实体经济囊括了第一、二、三产业的领域,不只包括人们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制造业。实体经济是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构成部分。

三、中国实体经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势头猛,成绩喜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消费市场广阔。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在市场上自由竞争,为社会积累了大量物质财富。但是当前中国的实体经济已经陷入了危机,持续下行的趋势不容乐观。且当前中国制造业存在着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服务化水平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迟缓、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并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企业独立品牌的建立、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等挑战。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经济的重要性】

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也是央行年内第二次降准。在实体经济持续下行的情况下,中国股市却经历了一轮令人瞠目结舌的暴涨,股指在1年左右的时间里几乎翻番,一举从全球表现最差股市成为全球最靓丽的股市。[3]对此,央行行长周小川解释说“资金进股市,也是支持实体经济。”这种积极的股市政策是否能够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还是未知,当前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势头不容乐观。

四、实体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基础,一个国家要想保持长久经济竞争力,必须夯实实体经济基础。2012年4月22日年温家宝总理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表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实现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根基。要引导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向实体经济,营造更加有助于扩大就业和发展实体经济的环境,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平衡、可持续发展。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辽宁考察时指出,“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要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信息化、工业化融合。[4]”2014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指出,“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夯实经济发展基础。[5]”2015年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推动实体经济发展。[6]”由此可见,国家高层领导人均特别重视实体经济的复兴和发展,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大力推行“再工业化”战略以来,实体经济的复兴与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头等大事。

五、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物质基础,虚拟经济也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具有双重的反作用,即适度的虚拟经济可以促进融资,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而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则会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甚至给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危害。近年来,在我国,对虚拟经济的投资远超过对实体经济的投资,虚拟经济扩张速度快,且两者之间的投资回报反差大,“以钱生钱”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目标,但是这种盲目的发展虚拟经济,将大量产业资本投入金融、证券等虚拟领域,会造成实体经济产业空心化,物质基础被挖空,虚拟经济便会成为海市蜃楼,最终酿成国际经济危机。2012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坚

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并强调,金融的本质就是服务实体经济。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湖南召开部分省份和企业座谈会时强调,要“支持实体经济做强,深入落实对农业、小微企业、服务业降税减负和定向降准等措施,金融资源要向实体经济倾斜,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7]”可见,只有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发展虚拟经济,两者才能协调健康发展。

六、实体经济与社会稳定

只有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才能保证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创造物质财富,丰富和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社会稳定。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只有把企业做大做强,才能使实体经济不断前行。2014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显示,中国上榜公司数量创纪录地达到100家,较去年的95家增加了5家,实现了连续第11年增加[8]。与此同时,小微型企业也在不断增加,当前我国小微型企业已经超过4000万,为2亿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国家政策鼓励企业的发展,改革国有企业,出台财政经融政策为实体经济减压,重振企业家精神,调控楼市,更好的发展实体经济,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谐。

七、结语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命脉,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制造业水平低,经济发展粗放,且当前有“脱实向虚”的错误倾向,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稳定社会秩序,我们必须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充分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将实体经济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刘诗平,郭信,周小川.精确“实体经济”概念,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EB/OL]新华网,2001-12-15.

[2]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N],经济日报,2011-12-25(8).

[3]在实体经济持续下行的情况下,中国股市却经历了一轮令人瞠目结舌的暴涨[EB/OL].搜狐媒体平台,2015-04-21.

[4]习近平:技术和粮食一样要端自己的饭碗[EB/OL].新华网,2013-08-30.

[5]中央政治局会议:要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EB/OL].新华网,2014-04-26.

[6]李克强: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推动实体经济发展[EB/OL].新华网,2015-06-01.

[7]李克强:支持实体经济做强,金融经济向实体经济倾斜[EB/OL],新华网,2014-07-04.

经济的重要性 第五篇_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世界经济,而且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到2005年,中国已上升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二大FDI流入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庞大的规模以及高度的开放性,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了引擎、稳定和示范等作用。

(关键字):中国经济、世界经济、作用、增长

一、引擎作用

对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而言,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外贸易和吸引外来直接投资。这种增长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

1.90年代中期以来,在世界经济缺乏亮点的情况下,持续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关键部分。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不久,中国就取代日本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由于多年来日本经济几乎没有增长或增长缓慢,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于其他亚洲经济体至关重要。亚洲开发银行的最新报告认为,中国经济的走势是本地区强劲经济增长的关键。中国经济不仅使亚太经济充满活力,而且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活力。近年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引擎作用,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20%左右。按照历史标准,2001-02年出现的全球衰退相对温和而短暂,入世不久的中国的强劲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全球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放慢,使得世界经济的复苏极为强劲。2001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3%;2002年为16%,仅次于美国。2003年为30%,为世界第一。近两年,尽管地缘政治持续紧张,油价大幅上涨,世界经济增长仍然强劲。2004年,世界经济出现了战后最快的5.25%的增长,而其中中国的贡献率最大,为24%。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的50%以上也是由中国和美国的强劲经济增长推动的。虽然美国经济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更快,持续时间更长,中国的引擎作用更为明显。可以说,中国的贡献率是与其经济规模不对称的贡献率。到2005年为止,中国占世界GDP的份额仅为4.4%,而美国高达28.4%。 (摘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不仅全面地融入了

2.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快速上升并拉动了全球贸易的增长。1977年,中国只是世界第30位贸易国,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不到1%;2004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美、德之后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从一个近于完全封闭的国家转变为全球市场的积极参与者。虽然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是,中国的对外贸易与GDP的比例,即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在亚洲大国中甚至在世界大国中都是最高的。 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给全球进出口商和投资者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对世界经济的增长特别是亚洲经济的增长期到了巨大的引擎作用。

在亚洲,中国与其他亚洲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迅速增加,中国的进口持续地带动了本地区其他经济体的出口和经济增长。中国已经成为韩国和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目前,虽然韩国在中国全部进口中占十分之一,但韩国几乎五分之一的出口是针对中国。近年来,中国对以出口为导向的日本经济的恢复非常重要。日本对华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日本总出口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对华大型资本设备的出口成为日本走出停滞和衰退的重要因素。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也迅速增长,双边贸易总额在2002年只有547.6亿美元,到2005年猛增至1303.7亿美元。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市场。

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影响已经扩大到亚洲之外。中国的进口拉动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例如,中国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过去十年美国对华出口增长了300%以上。2001年以来,美国对华出口的增长的速度是对世界其他地方出口增长速度的5倍。在拉美地区,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对华出口不断地成倍增长。

中国经济对原材料的巨大需求已经使得许多非洲国家和中东国家获益匪浅。中国已成为世界许多原材料商品的最大消费国,如铝、钢材、铜和煤。中国对大宗商品的进口增长也很快。例如,1990年中国还不是大豆进口国;而2005年中国进口的大豆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2004年中国的棉花进口占世界的近四分之一,而在1990年只有约7%。中国的钢材进口2005年占世界的10%以上,比1995年增加了一倍,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如果今后10年内中国有四至五亿人达到中等收入,中国市场就将比美国市场还要大。中国中产阶层的迅速增长,将为全球提供巨大商机,全世界都将会从中受惠。

3.中国已成为对世界资本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或居前列的FDI接收国,同时正在成长为积极的对外投资国。中国这一潜在的巨大市场对全球跨国公司极具吸引力。中国宽松的投资环境、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日益增长的消费市场,使得中国成为全球FDI的最佳目的地之一。

2002年,中国吸引外资高达527亿美元。2003年中国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FDI接受国,吸收外资额达到535亿美元。2004年中国吸收的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为61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英国。2005年中国吸引外资为724亿美元,仅次于英国和美国,名列世界第三。据估计,到2010年,中国仍将是吸引外资流入最多的新兴市场。

2005年,中国作为最具潜力的发展中国家,继续名列“外国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榜”首位,从而连续四年成为世界上最具外资吸引力的国家。外资进入中国的渠道也趋向多样化。现在,跨国公司不仅可以在中国建立联营企业、独资企业,还可以购买中国公司的部分股份。 同时,中国实行了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战略。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额达69亿美元。目前,虽然海外投资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增长速度很快,如2004年就比前一年几乎增长了一倍。联合国贸发大会(UNCTAD)预计,不久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五大海外投资来源国。中国企业扩大海外投资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中国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和销售能力,在发达国外并购企业,或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生产基地;其二,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大幅增加,范围包括石油、天然气、矿石、木材等,因此,能源和原材料行业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点,这也决定了中国企业的投资地域将会遍及全世界所有重要产地。

二、稳定作用

世界经济环境的稳定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目前,由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中国经济给全球带来的一些正面因素(所谓的“中国因素”。)对全球的利润率、物价水平、通胀率、债券收益率、房地产价格、工资、商品价格以及资本流动,越来越多地起到了正面的影响或稳定的作用,较为显著的有如下三方面:

1.在较长的时期内,特别是在2001年入世后,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一个突出贡献是提供了丰富、廉价和优质的劳动大军。2001年中国入世,立即给世界劳动力市场增添了4亿工人,给全球市场带来了“正的供应方冲击”,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

据哈佛大学经济学家Richard Freeman估计,中国、印度以及前苏联融入世界经济,实际上使得全球劳动大军增加了一倍 (中国占其中的一半) 。这提高了世界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例如,在2004年,美国企业税后利润与GDP的比例升至7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欧元区和日本企业的利润份额也接近至少是25年来的最好水平。

劳动力和资本如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中国的劳动力优势是其一面,对应的另一面是发达国家的资本优势。如果没有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优势,发达国家的资本优势就无从谈起。由于劳动力增加了一倍,这使得全球劳动力相对丰富,而全球资本的存量几乎没有变化,所以全球资本对劳动的比率在数年之内几乎下降了一半,资本变得相对稀缺,资本的相对收益率上升,由此稳定并提高了全球的资本利润率。

中国经济稳定并提高了全球资本利润率,其深远的意义还在于使得全球资本不再像在20世纪90年代那样“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惹事生非”,而是投入利润丰厚的实业和商业中,从而给世界经济带来稳定和增长。近些年全球没有出现金融危机和资本冲击就证明了这一点。

需要指出,中国充裕的劳动力供应在未来10—20年都不会有太大的减少。中国目前仍然有2亿多剩余劳动力,在未来20年内,中国劳动力状况仍然是供大于求。这意味着中国在这方面给世界经济带来的稳定作用将是长期的。

2.近些年来,中国以其丰富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对全球制造业产品的价格明显地造成了向下的影响,实际上提高了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并且有助于稳定全球物价,抑制全球通货膨胀。

最明显的例子是美国。对于美国市场来说,中国是巨大的廉价产品来源地,仅沃尔玛公司在2005年就进口了150亿美元的中国廉价商品。这有助于美国维持较低的通胀率,减轻美国中低收入家庭的负担,从而有助于美国社会的稳定。据德国德累斯登银行股份公司的投资银行部门(Dresdner Kleinwort Wasserstein)一项研究估计,近几年来,中国廉价商品使得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了几乎整整一个百分点。多年的低通货膨胀使得美国的利率在较长时期内也处于相对低的水平,这有助于美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

多年以来,由于全球产业转移以及国际分工的变化,发达国家把许多高能耗、高污染以及资源密集型的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造成了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增长迅速,再加上近年来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全球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实际上,这是全球产业转移以及国际分工变化的结果,中国在这方面不应成为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替罪羊。例如,中国不是造成近年来油价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虽然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增长,中国人均能源(包括石油)消费水平肯定要增加,但是,中国首先是一个世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中国石油进口仍然相对较少,约占世界石油总进口的3.4%,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只有美国的十五分之一。因此,应对全球能源价格上涨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美国等发达国家应当负主要责任。

3.多年以来,由于中国实行了稳健有序的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并且随着中国金融实力的增强,中国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货币体系可以说是处于无标准和无规则的状态。美元仍然是这个体系的核心。但是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发生的一些货币和金融危机证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特别是美元的稳定已成为当务之急。近些年来,中国对美元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甚至是关键的作用。

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保持钉住美元不变,是东亚货币和金融趋于稳定的关键,甚至是全球金融体系稳定的关键。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特别是近年来,为了保持本国货币对美元的稳定,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运用外汇储备购买了数千亿美元。中国在2004年成为美国财政库券的最大买主。因此,有人认为,第二个布雷顿森林体制已经出现,其基础是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稳定关系。

中国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及地区和世界经济金融稳定出发,确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汇率制度。2005年7月以来,中国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且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体制,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亚洲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美国国会的个别议员,以中美贸易逆差为由,鼓噪人民币升值,实际上是目光短浅、舍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19697/

推荐访问: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农村经济的重要性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