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私藏美文 > 十八大三中全会解读

十八大三中全会解读

时间:2018-02-12   来源:私藏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私藏美文】

十八大三中全会解读 第一篇_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度解读

2013年11月12日下午3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闭幕会,出席全会的中央委员经表决,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随后,《决定》于11月15日全文公开发布。

《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方向,并对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决定》在理论上有一系列重大创新,在实践上有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勾勒出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

经过整理,将全会主要精神做出归纳解读,以供考生学习。

一、“一个主题六条主线”锁定改革大方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6次三中全会都不同。尽管前几次三中全会也都聚焦改革,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这次全会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制度 等多方面改革。确定这样的主题,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适应,也与当前改革形势相适应,在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总方向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会提出了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着6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

以经济领域改革为例,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意味着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财税金融、土地制度、宏观调控等所有经济领域的改革,都要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主线来展开和推进。全会提出的每一个领域都有自己特定的主线和方向,不仅全面深化改革总的方向不会迷失,每 个领域的改革也不会偏向。

二、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火车头”牵引作用

虽然全会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但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

革的重点,强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作用。《决定》确定的15个方面改革任务中,6个是经济,1个是与经济密切相关的生态文明体制,占了所有改革任务的近一半。

之所以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是因为当前我国存在的最突出最根本问题还是发展问题。我国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阶段,下一步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风险,过去支撑快速增长的条件也在变化,只有加快经济领域改革才能释放更多发展动力。

三、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此次全会通过一些有力举措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定改革的决心。

一是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监督落实。当前改革已到调整利益格局的攻坚期,仅靠一个部门推动全方位改革是很难的,需要一个高层次机构来把握大局做决策,统筹协调各方面,凝聚改革共识,落实监督检査,防止改革“放空炮”。

二是鲜明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表。这意昧着剩下的7年时间必须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这一时间表为各部门和地方设定了改革最后的边界和底线,表明这些改革任务是可检査、可评估、可落实的。

历经半年多时间起草,千锤百炼后的《决定》可谓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大约2万字篇幅、15个领域60项具体任务,每一句话都是改革,或者是一个改革方向,或者一个改革目标,或者一个改革举措,落实下去都会对该领域发展和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影响,有些甚至带来根本注的变化。

《决定》的起草和修改遵循两点重要原则:一是起草时只写改革,特别是写重大改革,发展的任务原则上不写;二是修改时,但凡有可能削弱改革力度的,除非有特别充足理由,一般不修改。增加的改革任务只要有最大公约数的、有一定共识的都写上。这表明了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敢于碰硬、勇于担当的改革决心和勇气。

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决定》将过去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两字之变,意义十分重大,是《决定》最大的亮点和重大理论创新,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 “质”的提升,也是未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其未来影响将不亚于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为什么要改? 一是抓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过去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但都不能最大限度提高市场效率。此次两字之变,抓住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深层次的问题,意味着在配置资源问题上,其他力量如政府,可以影响和引导资源配置,但决定者只能是市场。

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路线图。《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明确了下一步改革的突破口和路线图。未来所有经济领域改革都要以是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标尺。今年推动的一些改革,包括上半年经济增速下滑,政府并没有动作,这就体现了要依靠市场发挥稳定经济的作用。

三是抓住了我国现实经济问题的根。虽然30多年改革,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目前经济体制在很多方面很不完善,核心问题还是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过多、不合 理干预太多。产能过剩、城市病严重、耕地占用过多、地方债风险、生态环境保护等,很大程度上都与政府干预多有关。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是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根本。

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绝不是否定或弱化政府作用。现代经济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样重要,但作用的内涵不同。就资源配置而言,政府作用是引导和影响资源配置,而不是直接配置资源。

【十八大三中全会解读】

同时,只有界定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政府不越位,才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才能解决目前政府职责越位、缺位、不到位并存的问题。《决定》清晰界定了政府职能和作用,可概括为5项职能、20个字,即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十八大三中全会解读】

六、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目标

《决定》的一大亮点是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目标,这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和提法。过去我们说建设现代化,是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角度提出的,而新目标是从制度层面提出的现代化,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

国家治理水平是检验一种社会制度是否比较完善、比较定型的标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决定》以“社会治理”取代“社会管理”,体现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与管理的区别就在于治理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党、人大、政府、政协等多元主体一起进行国家的治理,而不是仅仅依靠一种力量,这是民主的一种表现。《决定》提出的“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

一个成熟的社会制度必须依靠法律。《决定》在不同领域列举了需要完善的制度,表明未来国家治理方式将是法治的,不再是简单命令式或单纯靠行政手段进行。

七、界定中央和地方事权成财税体制改革重点

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点明财税体制作为国家体系重要组成部 分将成为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历经近20年分税制改革,财税体制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如稀缺资源缺乏税制保护、税制不能更好发挥调节收入差距作用、地方缺乏税源只能靠卖地方式筹资„„要破解这些问题,需要对财税体制改革进行总体设计,建立科学的财税体制。

于是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与事权关系成为了问题的焦点,中央是收事权还是放财权,全会提出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意味着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将会更加明确界定,并根据事权确定大体支出责任,实现财力和事权关系的总体平衡,在这一过程中今后应减少任意设置专项转移支付。

八、更加公平地对待各种所有制经济

目前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障碍、“玻璃门”,根子在于国家从思想上没有把非公有制经济放在与公有制经济同等的地位。全会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的一大突破和创新,就是更加公平地对待和认识各种所有制经济。

一是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过去我们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作为补充,后来承认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加了“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前提。十五大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没有与公有制经济放在一起讲。这次放在一起讲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十分鲜明,表明二者没有老大、老二之分。

【十八大三中全会解读】

二是在保护产权、使用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法律保护、市场准入、依法监管等各

方面,都强调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公平、公正、统一等关键词。

三是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不是新概念,但有新的内涵和定位。今后既要发展国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也要鼓励发展非公有制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此外,《决定》在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改革方面也有很多新思路、新任务,下一步必将掀起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二波高潮。

九、首次系统阐释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这背后有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的深层面制度原因。在这一问题上,政府不是干预太多了,而是干预太少了,不是政府越位而是远没有到位。

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首次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源头、过程、后果的全过程,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

源头严防的制度,就是在源头上防止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包括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等若干制度;

过程严管的制度,就是在发展和开发过程中,建立一套制度约束地方和企业行为,包括划定生态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等,充分发挥税收和价格的杠杆作用;

后果严惩的制度,就是要建立严格损害责任赔偿制度。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行为,过去的处罚很多是象征性的,无法弥补对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的长期损害。今后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地方领导要终身追究责任,对企业要严厉惩罚,让地方大员付出丢“乌纱帽”的代价,让企业付出真金白银,使之今后不敢再破坏生态环境。

十、全面深化改革,最终要让全体人民受益

全会明确提出,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指导思想表明,全面深化改革,最终必须让全体人民受益。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二元结构式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

十八大三中全会解读 第二篇_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12日下午,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2日晚,新华网邀请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宋世明、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做客新华访谈,权威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十八届三中全会有两个独特历史使命】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宋世明说每次三中全会都承担着独特的历史使命,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使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十八大三中全会解读】

第一个独特的历史使命:确定的全面改革,也就是五项改革实际上是为五个建设提供体制支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所以再也不能单打一了,它是五个改革支撑五个建设,并且是一体化。

第二个独特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转型期不能无限地拉长。宋世明说今年是2013年,离2020年满打满算七年多,时间不等人,所以中国的转型期不要无限制地拉长,中央进行全面部署、系统推进,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面改革方案有三个亮点、三个难点】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内容有三个亮点:第一是全面、综合、协调;第二是长期性,比如十年内,或者到2020年的话起码是一个七年内的改革方案;第三就是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难度更大,所以必须得要有一些突破点。

三个难点:一是对改革的一些阻力,总书记和总理在很多场合都说了一些利益的藩篱要破除;二是这次也提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开放,就要和国际的一些体制接轨。比如说我们建立的上海自贸区,到底怎么建立?我们过去的管理都不适应;三是人们对改革的思维方式,人们的思想是不是解放,公报里也提出胆子要大一些,这些方面也要有一个观念意识的跟上,也要对全会的公报、中央的决定要有一个共识。

【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突破】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认为这次经济体制改革有所突破的,一个是对国有经济提出一个“活力”,这个以前是没有的。第二是这次提出要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创造力我觉得就是从现在国外以及我们国家的情况来看,许多创新是民营经济进行的,包括技术研发,所以要调动这些活力和创造力。另外又提出了一个产权保护制度,混合所有制经济,公报里第一次提出来混合所有制经济,也就是以后国有的里面可能也有民营的股份。

【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

【十八大三中全会解读】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宋世明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

威,确保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当中的亮点。

宋世明认为权力的职权法定、行为法定、程序法定、责任法定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政府治理有三个亮点,在做什么上更加清楚,在如何做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落脚点有新内涵。如果在学术上讲,中国的政府治理是慢慢地在从传统的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

【生态保护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科学问题】

十八届三中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有自然资源和产权制度用途管制,划定生态红线,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以及改革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体制。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认为这么几个层面,一是把一些资源的产权变得更加清晰,并且保护起来。还有一个就是资源要有偿使用,比如说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等,要有一个补偿机制。生态保护管理体制体现了这么几个意思:首先,在干部考核机制上,不能GDP为重了。其次就是要有严格的法律制度。还有一个就是要调动社会的积极性,老百姓要去监督。最后一个就是税收和市场,税收就是一些排放高的要征税,要征环境税,另外比如可以有一些碳交易等现代市场机制要建立起来。这就是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体系。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宋世明认为我们国家为了更好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为了更好地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更加完善的大环保体制刻不容缓。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一个民生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 《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出自:范文先生网

十八大三中全会解读 第三篇_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要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要点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文件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要点:

●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 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中国将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 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 提出要深化财税改革和军队改革

要点延伸:

1、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提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原来政府更多强调管理,现在更强调治理这个新概念,是在中央文件里正式强调治理的核心价值。原来强调加强管理的能力,是讲加强政府的管理能力,往往一说加强政府的管理能力,就是加强政府的监管、管控,但现在强调是加强国家的治理能力。按照学术界的讨论,治理的概念实际上包含共管、共治的含义。就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共同来管理社会,是共管共治的概念,实际上是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合作,共管共治。”

2、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3、中共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

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被普遍视为一种新的表述,是中国坚定走市场经济道路的一个信号。这是《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鲜明思路,体现了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也契合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十八大三中全会解读 第四篇_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

十八大报告 3月7日

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要点梳理

11月8日上午9时,党的十八大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上,胡锦涛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要点总结起来有五个方面:一个主题,一个总结,一面旗帜,一个目标,九项任务。

一、一个主题

胡锦涛在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这个主题很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理念的一个提升。原来的提法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一个总结

胡锦涛对过去的五年作了简要的小结,他指出,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

本次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了重新阐释,深刻阐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原来提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三、一面旗帜

胡锦涛说,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专家点评:“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讲话时,胡锦涛首次完整阐述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是在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党的十七大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起来的。同时,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次写入党的报告。

四、一个目标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目标,要求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从十七大上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现在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差,却显示了志在必得的信心。“五位一体”在目标的五个方面再次得到了体现。报告还首次明确提出了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五、九项任务

1.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依然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这是第一次将政治体制改革单列出来,作为报告的一个重要部分阐述,足见中央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视。

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叫法,并提出了明确的文化强国的目标。

4.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5.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

6.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7.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推进祖国统一

8.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9.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首次提出了“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月12日

(一)决定看点

1、启动“单独”二孩政策。2、提高国企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3、废止劳动教养制度4、探索实行官邸制。5、军事方面,减少非战斗人员和机构。6、各级纪委书记和副书记的提名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7、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8、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9、推动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10、逐步减少死刑适用罪名。11、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12、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制度。

13、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14、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15、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 解决一考定终身。16、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17、房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18、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19、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抵押转让使用收益等权利。20、国企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

21、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22、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23、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24、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设立中小型银行。25、取消以药补医 理顺医药价格。26、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27、提出理顺城管执法体制。28、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二)关键内容

1、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2、中央政府将最大限度减少微观事务管理。3、有条件的地方推进“省管县”改革。4、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制度。5、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流转、抵押等权能。6、创新人口管理 严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7、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8、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9、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制度化。10、严查领导干部超标享受待遇问题 探索实行官邸制。11、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三)决定解读

1、改革。2、总目标。3、决定性作用。4、惠及全体人民。5、党的领导。6、决定性成果。7、国有经济主导。8、现代财政制度。9、社会治理。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 3月18日

十八大三中全会解读 第五篇_十八届三中全会政策解读1

新时局 新改革 新中国 ——十八届三中全会与中国未来走向 导 言 为什么要这么讲? 一、新时局:这是怎样的一个背景? 二、新改革:这是怎样的一个设计? 三、新中国: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未来?! 局【释义】①一部分:局部。②某些机构的名称或机构中按业务分工设立的办事单位:邮电局|教育局|局长| 书局。③棋盘;下棋或其他比赛一次胜负叫一局:平局|三局两胜|下了一局棋。④事情发展的形势、情况:时局| 战局|结局|顾全大局。⑤骗人的圈套:骗局。⑥拘束;狭窄:局限|局促。⑦指某些聚会:饭局|赌局。 局 <形> (会意。从口,从尺。“尺”表示规矩法度。口易出错,故以尺相拘束。本义:局促) 同本义 。局,促也。――《说文》 ;不敢不局。――《诗·小雅·正月》 ;意局而辞野。――潘民《乘舆 箴》 又如:局守(谨守);局定(限制,固定);局囿(局限,限制);局滞(局限停滞);局蹐(局限,局 束);局脊(拘泥,拘束);局数(局束);局趣(拘束。同局促);局局蹐蹐(畏缩不安的样子);局促乡里(碌 碌无为地呆在乡里) 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校园建设是一个局么?(石油研修大厦) 北京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局么? 中国——世界:就是一个局么? 实际上,世界之上,局无处不在! 一、新时局 指当时或当前的政治局势。 (明)沈德符:《野获编·宗藩·楚宗伏法》:“前案失之苛,后案失之纵,皆时局使然,非通论也。” (清) 秋瑾:《申江题壁》诗:“几曾涕泪伤时局?但逐豪华斗舞衣。” 徐特立 《致廖局新的信》:“时 局虽极困难,但比较日本却是我方有利条件为多。”

the current political situ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present posture of affairs【十八大三中全会解读】环顾周边的观察与思考: 日本人的心态和企图是什么? 再说说中国的周边:北极熊有什么性格?印度人服不服?巴基斯坦的全天候; 越南“难”在什么?菲律宾“飘摇”什么? 什么是“真正的”日本人?“中国的日本化” 《朝日新闻》:“不是中国追上了日本,而是日本正在追赶中国”。想当年台湾记者的提问。美国呢? 韩国人看中国;朝鲜人为什么忍受饥饿? 中国的朋友和对手在哪里? „„ 环顾全球的观察与思考: 美国人的战略企图是什么? 欧洲人的困惑集中在哪里? 中东未来有何新的变局? 非洲的发展、冲突与争夺! (一个饥饿的孩子与鹰) 整个美洲大陆的布局。 世界经济版图的变动格局„„ 回望自己:中国处在什么发展阶段? 当前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 ● 十八大指出,目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 如何理解?民族复兴与现代化; ● 成就巨大、挑战空前严峻、前途充满了不确定性。 ■ 现代化: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 “中国梦”: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 民族复兴与现代化: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论是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社会文明程度方面,中国都曾 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根据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估计, 直到鸦片战争前后, 中国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大约比全欧洲大出 20%,占全球的份额达 1/3 左右。但之后一直下降,辛亥革命前后降到 9%左右,新中国成立前后 降到 4.5%,改革开放前甚至降至不到 2%。 经济的落伍使得国家和人民遭受了近百年的欺凌和屈辱!赶上世界潮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成为鸦片战争以来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梦想和不懈追求。 ■ 经过建国 60 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站在了新的历史 起点上。 2012 年,GDP 超过 52 万亿。30 多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 10%,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 奇迹。 中国经济占全球的比重显著提高 ● 根据世界银行 2010 年数据,1978 年时 GDP 占全球份额中国仅为 1.8%,日本为 11.5%, 美国为 27%; 而 30 年 之后,2010 年中国增长到 9.3%, 高于日本(8.7%) ,仅低于美国(23.1%), 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 而如果按购买力评价法 (2005 年国际元,参见右图), 中国 2010 年比重升至 13.2%,高于日本的 5.7%, 低于美国的 19.1%,位居第二。

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从人均收入水平来看,中国已进入中上等收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世行划分各国发展阶段所依据的人均国民收入门槛标准 (单位:当年价格美元,按照汇率法衡量) 国家分类 低收入 中低收入 高收入 1987 <=480 481-1,940 >6,000 1990 <=610 611-2,465 >7,620 1995 <=765 766-3,035 >9,385 2000 <=755 756-2,995 >9,265 2005 <=875 876-3,465 >10,725 2012 <=1,035 1,036-4,085 4,086-12,615 >12,615 中高收入 1,941-6,000 2,466-7,620 3,036-9,385 2,996-9,265 3,466-10,725 2012 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 5618 美元。 (与人均 GDP 略有差别) 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彻底改变了 19 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以来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 100 多年积贫积弱的局面。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 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祖国的发展变化感到自豪,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 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在贫困线从 100 元/人﹒年(1978 年)提高到 2300 元/人﹒ 年(2011 年)的条件下,农村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目前的一亿两千多万。 根据 2011 年的《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2011 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达到 73.5 岁,印度只有 65.4 岁;同年, 中国平均受教育年限 7.5 年,印度只为 4.4 年。 习总书记说,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来没有现在这样近。此言,信也! 挑战空前严峻: 1.世界经济进入长期震荡减速期 目前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这到底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趋势?(长期趋势!)

经济增长无疑受短期因素的影响,但更受长期因素的支配 理论和现实都表明,推动经济最基本趋势的是人口和科技周期。 从人口趋势看,发达国家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新兴经济体将很快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 龄化从供给和消费两个方面影响经济增长。美国的数据显示,46-50 岁是人消费最旺盛的时期。 —世界经济将进入长期震荡减速期 长周期:全球经济恢复繁荣任重而道远 资料来源:转引自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2011) 2.贸易摩擦将会不断增多,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将有所减弱 在前一阶段应对危机过程中,一些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迫于国内利益集团压力采取了有悖于全球化趋势的 保护主义措施;在今后的发展中,也不排除依然有一些国家根据自身狭隘利益会采取以邻为壑的投资和贸易政策。 随着我国发展阶段和产业水平的提升,将会越来越多地与发达国家正面竞争,遭受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影响的 机会也会进一步增多。 美国等发达国家将会对其消费---储蓄结构、国际收支结构进行调整,并将对我国的对外经济和贸易关系产生 重要影响。 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围绕市场和资源的全球竞争将更加激烈/ 3.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将不断增大 IPCC (Intergovernment Panel of Clmiate Change-气候变化政府间组织)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在考虑了 自然变化影响之后,仍然可以说气候变化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尽管科学界对 IPCC 的研究结论还有 争议,但只要社会舆论普遍接受这个结论,特别是只要国际社会特别是各国的政治家普遍认为它是个问题,就是个 真问题。

十八大三中全会解读 第六篇_“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专题班 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觉性答案

十八大三中全会解读 第七篇_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纲要精神要点

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及纲要

要点知识

一、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1、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 “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

2、全会指出,全面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会议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4、会议提出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1、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3、会议明确了党的领导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系,强调了依宪治国在战略布局中的根本性。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三、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1、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2、“十三五”规划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

3、提出“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来制定。

四、新纲要

1、基层建设标准:从“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三个方面进行细化规范。

2、“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新一代革命军人(新四有革命军人)。

3、基层经常性八项工作:(1)抓好军事训练;(2)落实战备工作;(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保卫工作;(4)严格行政管理;(5)密切内外关系;(6)搞好后勤保障;(7)管好用好武器装备;(8)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组织建设。

4、优秀士兵的基本条件是:政治思想强,军事(专业)技术精,作风纪律严,完成任务好。

5、优秀基层干部的基本条件是: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

6、评定先进基层单位比例,控制在总数的30%以内;优秀基层官兵比例,分别控制在基层干部、士官、学员、义务兵总数的25%以内。

1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18819/

推荐访问:十八大届六中全会解读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