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资讯 > 维持的意思

维持的意思

时间:2018-05-18   来源:活动资讯   点击:

【www.gbppp.com--活动资讯】

维持的意思 第一篇_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细胞内液是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学反应的场所。

2、 稳态:机体通过多种调节机制,使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它是一种动态平衡,是细胞维持正常功能及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 刺激:能够被机体所感受,并引起反应的环境变化称为刺激,如温度、机械、化学和电等的改变;对人来说,语言、文字也是一种特殊的刺激。

4、 兴奋性:机体接受刺激发生兴奋反应的能力和特性称为兴奋性。

5、 神经调节: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纤维的联系,对机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发生调节作用。在全身各种调节机制中,神经调节是主导调控机制,其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6、 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通过细胞外液或血液循环作用于机体和某些组织或器官,对其活动起促进或抑制作用,即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其化学物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激素;一类是各种组织的代谢产物;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调节方式 :①远距分泌;②旁分泌;③神经分泌。

7、 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如排尿反射,如排尿反射、血液凝固、分娩等。

8、 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了控制部分的活动,如压力感受性反射,体温调节。维持机体功能相对稳态,具有加强或减弱的双向性调节。

第二章 细胞的的基本功能

1. 继发性主动转运(协同转运)概念: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分为:①同向转运;②逆向转运。

2. 单纯扩散:概念:一些小分子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特点:①扩散速率高,扩散量与浓度梯度、温度和膜通透性呈正相关 ②不需另外消耗能量 ③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转运物质有:O2、CO2、NO 、尿素、乙醚、乙醇等。

3. 易化扩散:概念: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甚小的物质,需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分类: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4. 主动转运:概念:指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转运过程。特点:①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ATP提供 ②依靠特殊膜蛋白质(泵)的“帮助” ③逆电-化学梯度进行转运。分类: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5. 兴奋性:机体接受刺激发生兴奋反应的能力和特性称为兴奋性。阈值是衡量兴奋性的指标,二者成反变关系,阈值大兴奋性小,阈值小兴奋性大。

+6. 阈电位:能引起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并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为阈电位。本质

+是激活电压门控性Na通道开放的临界值。

7. 阈值:指能够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或时间)是衡量兴奋性的高低的指标。

8. 静息电位:细胞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9. 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的、可逆的,并

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

10. 超极化:膜内外电位差向大于RP值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11. “全或无”现象:即同一细胞上的AP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的特性。

12. 兴奋-收缩藕连(自学内容)

13. 跨膜信号转导(自学内容)

14. 等张收缩:肌肉长度明显缩短而张力始终不变的收缩形式。

15. 等张收缩:肌肉长度明显缩短而张力始终不变的收缩形式。

第三章 血液

1、 (血浆)胶体渗透压:溶液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能力称为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 (主要为白蛋白) 组成。作用:维持血管内外水的平衡;维持血浆容量。

2、 (血浆)晶体渗透压:液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能力称为渗透压,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主要为NaCl)组成。作用: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3、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压积):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分比。

4、 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红细胞能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通常用血沉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5、 生理性止血:正常人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数分钟内将自行停止,称生理性止血。

6、 血浆:是一种由多种物质构成的混合溶液,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小分子物质和 O2、CO2等。具有运输功能;缓冲功能;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等作用。

7、 血清: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的透明液体称为血清。血浆与血清的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纤维蛋白原,而血清中不含水量纤维原。

8、 血沉:红细胞在静置血试管中单位时间(1h)内的沉降速率。血沉愈慢,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大。

9、 血液凝固:指血液由流动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第四章 血液循环

1、 窦性心率:指在窦房结控制下,所产生的心脏节律性活动。

2、 代偿间歇:一次期前收缩之后所出现的一段较长的舒张期称为代偿性间歇。

3、 心 指 数:空腹和安静状态下,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心输出量。

4、 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舒末期容积的的百分比。

5、 动脉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正常收缩压(Sp)90-140mmHg;正常舒张压(Dp):60-90mmHg;脉搏压(PP):Sp-Dp 30-40mmHg。

6、 中心静脉压: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正常值为4~12cmH2O 低于4cmH2O 提示回

心血量不足;高于16cmH2O 提示射血功能下降;临床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的指标。

7、 微循环:指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8、 每搏输出量:每一侧心室每次搏出的血液量

9、 心输出量:大多是指每分输出量。每一侧心室每分钟泵出的血液总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10、 异长自身调节:心肌收缩力能随心肌初长度的改变而改变的现象。

11、 等长自身调节:通过心肌细胞本身收缩活动的强度和速度,从而改变捕出量(或捕功),这种调节方式与心肌的初长度的改变无关,故称为等长自身调节。

12、 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产生条件:①血液对血管系统的充盈(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前提;②心脏射血-- 动力。

13、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在快速射血期动脉血压升高到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14、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降低到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15、 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一般为30-40mmHg。

16、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指循环系统内单纯由于血液充盈所产生的压力。大约为7mmHg。

17、 平均动脉压:整个心动周期中个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由于心室收缩期比舒张期短,平均动脉压接近舒张压值;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搏压

18、 心力贮备:概念:心输出量能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意义:反映心脏的健康程度、心脏泵血功能。组成:1、心率贮备; 2、搏出量贮备:收缩期贮备量;舒张期贮备量;

19、 房室交界延搁:房室交界区传导缓慢,使兴奋在这里延搁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房室延搁。有利于心房排空心室射血。

20、 期前收缩:心脏受到窦性节律之外的刺激,产生的收缩在窦性节律收缩之前,称为期前收缩。

21、 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心动周期。

第五章 呼吸

1、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胸内负压:胸膜腔内压在平静呼吸全过程中都有低于大气压,即负压,通常称为胸膜腔内负压;作用:①维持肺处于扩张状态,有利于肺通气和换气;②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③保持纵隔正常位置 。

3、肺泡通气/血流比值: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最佳比值为0 .84。

4、肺活量:指最大吸气后,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它=补吸气量+潮气量+补呼气量。

5、时间肺活量:即用力呼气量指尽力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分别测定呼气的第1、2、3s末呼出的气体量FEV1是评定阻塞性肺疾病患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6、胸式呼吸:指由肋间外肌舒缩为主的呼吸运动型式;其特征是呼吸时以胸壁起伏为主。

7、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

8、肺牵张反射:指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包括肺扩张、肺缩小反射,意义:使吸气及时转为呼气,防止吸气过深过长。

9、血氧饱和度:可用Hb氧饱和度来表示血氧饱和度,即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比。

10、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可分为头、中、尾三部分;头区、尾区

+具有化学感受性,中区不具有化学感受性;其生理刺激是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中的H。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1.机械性消化: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将食物粉碎、搅拌和推进的过程。(形变)

2.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将食物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质变)

3.慢波电位:平滑肌静息电位并不恒定地维持在一定水平上,能够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节律性去极化电位波动,其频率较慢。又称为基本电节律、起步电位;本身不引起肌肉收缩,但能降低AP产生的阈值;是控制胃肠运动(蠕动的方向、节律、速度)的起步电位。

4.胃肠激素:在胃肠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统称为胃肠激素。

5.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粘液与HCO3结合一起便形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可有效地保护胃粘膜。【维持的意思】

6.容受性舒张:指进食时反射性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壁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增加胃容纳和贮存。

7.胃的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直接动力:胃与十二指肠的压力差;原动力:胃的运动。

8. 分节运动:是一种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其主要作用:利消化:促进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利吸收:增加食糜与肠壁的接触;助血循:挤压肠壁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推食糜:推进肠腔内容物下行。

9.胆盐的肠-肝循环胆汁中的胆盐或胆汗酸进入小肠后,大部分被回肠末端粘膜吸收,通过门V又回到肝脏,再成为合成胆汁的原料,然后胆汁又分泌入肠,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1. 能量代谢:指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

2. 呼吸商(RQ):指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生量与耗O2量的比值。混合膳食的呼吸商在0.85左右.测定机体能量代谢的的必要数据,然而有一定的局限性。

3. 食物的热价:1g食物在氧化(或体外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称为食物的热价分为物理热价;生理热价。

4. 食物的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每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种食物的氧热价。

5. 基础代谢率: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

6.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 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蛋白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最为显著(30%)。

7. 不感蒸发:又称不显汗,是指皮肤和粘膜表面渗出的水分,在末聚成明显水分之前便被蒸发的一种散热形式。这种蒸发形式不被人们所觉察,无论外界温度高或低均可进行,且与汗腺活动无关,不受生理性体温调节机制的控制。

8. 体温:生理学所说的体温指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T < 22℃→心跳停止;T > 43℃→酶变性而死亡; T = 27℃→低温麻醉。

第八章

1.排泄:指体内新陈代谢的终产物、过剩的物质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和药物等,经过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是代谢的最后一个环节.

2.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人125ml/min。

3.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正常19-20%

4.水利尿:日常大量饮清水后,可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原因是由于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5.肾糖阈: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浓度。正常值:160~180mg%(9~10mmol/L)。

6。指近曲小管对溶质、水的重吸收量与肾小球滤过量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的现象。重吸收量/滤过量≈*65~70%,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会因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7.渗透性利尿:由于渗透压升高而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份所引起的尿量增多现象。

8.血浆清除率:指单位时间内肾排出某一物质的总量与血浆中这一物质浓度的比值。

9.管球反馈: 指小管液流量变化影响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的现象。

10.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当A压↑→A管壁平滑肌紧张性↑而收缩→血流阻力↑→肾血流量保持稳定;调节范围:灌流压在80-180mmHg范围内,肾血流量可保持稳定。

11.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是滤过的动力,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构成;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维持的意思 第二篇_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3、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 或关系的过程。

4、心理现象: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5、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6、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 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7、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纪录,然后 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8、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9、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 10、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通常采用如下几种具体的方式,即谈话、问卷、活动产品分析。

11、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

12、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

2、突触:即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

3、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它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 4、反射弧: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5、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

6、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它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它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建立并遗传下来的,只是那些为数有限的固定的直接

刺激作用于一定的感受器引起的恒定的活动,基本上是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7、工具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开成的一种反应形式。 8、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之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

9、刺激过程:客观事物或以物理的性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入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

10、不应期:是指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

11、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12、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13、动力定型: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浦洛夫把这种现象叫做动力定型。

14、强化:开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 15:泛化:巴浦洛夫认为,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就是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称为泛化。

16、分化: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不再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称为分化。 17、强化时程表: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实验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时间和次数的分配,斯金纳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

18、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称为外抑制。

19、超限抑制: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这叫超限抑制。20、消退抑制:条件反射由于 没有爱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叫消退抑制。 21、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22、听觉性失语症:颞叶的颞上回的后方(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后,病人虽能讲话,但言语混乱而割裂;能听到别人的语,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思。因此这种病人,与人谈话时常常答非所问,称为听觉性失语症。

23、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24、正诱导:由抑制过程所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25、负诱导:由兴奋过程所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 1反映: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

2、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 常进行的能力。感应性是有生命的标志。

3、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它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4、心理发展:广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或种系(即人和动物)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狭义的 心理发展则指个体(即人)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外受感觉:即接受身体外部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如视觉、听觉、嗅觉、 味觉、皮肤觉等。

3、内受感觉:是人对机体内的刺激即身体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反映。如饥饿觉、渴觉、 内脏痛觉等。

4、本受感觉:就是运动觉或动觉,它接受的刺激是人在运动时肌肉的活动情况。

5、感觉野:某个神经细胞所管辖的刺激区域。

6、特征侦察器:每个神经细胞的感受野都有其侦察特定特征的功能。 7、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

8、空间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即形状、深度、方位、大小等的知觉。

9、形状知觉:是个体对物体各部分排列组合的反映。

10、深度知觉:(距离知觉、立体知觉)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

11、方位知觉:是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

12、大小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的空间尺寸的反映。

13、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14、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

15、似动知觉:(似动运动知觉)是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知觉。

16、真动知觉:是对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17、感受性:是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18、感觉阈限:是指持续一定的时间并刚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刺激量,它是对感受性的度量。

19、绝对感受性:就是人感觉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能力。

20、绝对感觉阈限:那种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叫做绝对感觉阈限。 21、差别感受性: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沉能力。

22、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23、适应: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4、明适应:是从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感到发眩耀眼,几乎什么都看不清楚,经过几秒钟后就能看清物体的感受性变代。这是视觉感受性逐渐降低的过程。

25、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变代。这是视觉感受怀逐渐提高的过程。

26、对比: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7、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

28、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

29、知觉的整体性:它是指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它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30、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 31、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五、 记忆1、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

2、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 象记忆”。

3、词语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亦即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内容的记忆。

4、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5、动作记忆:是以个体的动作、运动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

6、感觉登记:(瞬间记忆)凡进入人的感觉器官的信息,都得到暂时存储,这种存储形式 叫做感觉登记。

7、工作记忆:指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同时将信息加以存储,即它具有加工与存储双重功能。

8、情景记忆:是关于个人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

9、语义记忆:是关于世界各种知识的记忆。

10、程序记忆:是关于“怎样做”的记忆,是通过熟练行为和认知程序来表达的,它与意识相分离。

11、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

12、内隐记忆:是指不需要意识或不需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13、记忆表象: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 14、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的皮层与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

15、识记:是获得事物的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说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 16、机械识记:是指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17、意义识记:是指通过理解材料意义及把握材料内容进行的识记。 18、保持:是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贮存过程。

19、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20、遗忘曲线:(保持曲线)德国心理家艾宾浩斯所揭示的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

21、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22、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23、复习:多次的识记称之为复习。 24、回忆: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在一定条件下能把它重新再现出来。 25、再认:是指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再次出现的时候能够识别出来。

26、联想:是指由一事物的映象、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象、观念的心理过程。27、有意识记:是指有预定的识记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方法的识记。 28、无意识记:是指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没有有意采用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思维与想象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2、动作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3、抽象思维:(语词逻辑思维)是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4、形象思维:(直观形象思维)是依靠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5、聚合式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 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6、发散式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 7、 创造思维:是用创造性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能产生新的思维成果,具有一定独创性。

8、常规思维:它是运用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9、分析: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将事物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

10、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11、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

12、分类:是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13、抽象: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享开来的思维过程。

14、概括: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

15、具体化:是同抽象和概括相反的思维过程,它是将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上去。

16、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

17、变式:事物的变换样式。

18、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19、思维定势: 先前思维活动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准备状态。

20、知觉定势:先前知觉活动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 21、功能固定:是指当一个人了解到某物体的某种作用时,很难看出它还有其他作用,特别最初看到它的功能影响更大。

22、灵感:是指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的现象。

23、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4、有意想象:(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25、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进行的想象。 26、再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27、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七、 情绪与情感1、情绪: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 反映形式。

2、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3、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4、心境:是一咱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

5、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6、 应激: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7、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 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8、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它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

9、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10、表情动作:简称表情,它是情绪在有机体上的外显表现,或者指有机体通过自己身体的外显行为来表达感情。 11、动作表情:是指情绪在身体姿态、四肢活动方面的表现。

12、激奋水平:人或动物的神经系统在高度兴奋和高度抑制之间有不同的水平,称激奋水平。

13、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该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即前者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降低。 14、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个体以体验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知,并对他人施加一定的影响。 15、情绪、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具有支配的作用,并指引或维持活动的方向。

16、教师的感染力:就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力量。 意志1、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 随意运动:可以由意识支配的运动。 3、不随意运动:是指意识不能支配的运动。

4、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5、诱因:心理学家把凡能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称之为诱因。

6、驱力:是指由机体的生理需要所唤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采取行动,恢复体内平衡。

7 归因: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推断,称为归因。归因不

仅影响个体 对自己行为的认识,而且会影响个体后续行为的动力。

8、自我效能感:班杜拉把个体对自己是否能胜任某种任务的判断和知觉,称为自我效能感。通俗地说,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体根据以往成败的经验,相信自己对于处理某一方面的任务具有较高的能力或水平。

9、双趋冲突:对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

10、趋避冲突:对同一目的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 11、双避冲突: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

12、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13、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14、意志的自觉性: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

15、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2、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3、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4、定向反射:是由情境的新异性所引起的一种反射,它为人和动物所共有。 5、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够同样清楚地知觉出来的对象的数目。 6、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7、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同时进行不同活动的数量。

8、注意的转移:是人们的注意有目的地从一个事物及时地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它是主动进行的,不是被动发生的。 9、 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过滤器理论认为,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着过滤器,它以某种方式 对外界刺激信息进行选择。一些信息能通过过滤器被识别和进一步的加工,其余的信息则被阻断在人的认识系统之外。

10、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

11、爱好:是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 12、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

十、言语与技能1、语言:是由词汇(包括形、音、义)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 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

3、内部言语:是非交际性语言,是指借助语言进行思维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4、外部言语:是进行交际的语言,又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5、独白言语:是指一个人独自进行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

6、 书面言语:指人们凭借某种文字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言语。

7、 技能: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8、动作技能:是指在学习活动、体育活动和生产劳动中外部行为的操作方式系统。

9、智力技能:(心智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

10、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11、练习曲线:是练习过程与练习效果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图。

12、高原现象:是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

10、认知能力: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是人们完成活动最基本、6、场独立型:按照人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一类人的认识以基本人的储存信息13、技能的迁移:是指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以后的技能、技巧的学生产生的影响。

14、技能的负迁移:也称技能的干扰,是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相类似的新技能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阻碍新技能的学习和形成。

15、动力定型说:认为技能是通过一连串条件反射所建立起来的若干固定动作的组织体系,其中每一个先行动作都可以作为后继动作的信号。

16、技能的正迁移:是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相类似的新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影响。

1、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才能:是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通常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现实事件的过程中体现。

3、天才:日常生活中,少数人的多种能力在活动中达到了最完备的发展与结合,能够高水平、创造性地完成多种活动任务,或完成某一领域中人们通常难于完成的特殊活动任务,这种高度发展的才能通常被称为天才。

4、一般能力:是指各种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它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 5、特殊能力:是从事某项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

6、模仿能力: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再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

7、创造能力:是指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有的信息,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 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8、液态能力:是指受神经系统成熟影响较大,受后天文化和知识影响较小的能力。

9、晶态能力:是指受后天经验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的知 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主要的条件。

为参照系统, 属于场独立型。

11、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纵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

12、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13、成分性智力:指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处理的能力。包括三种基本的智力成分:元成分、执行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14、经验性智力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hd/445962/

推荐访问:羡慕的意思 慈爱的意思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