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 “三农”工作

“三农”工作

时间:2017-05-17   来源:工作总结   点击:

【www.gbppp.com--工作总结】

“三农”工作(一):三农工作讲话

同志们:

“三农”工作历来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20年 农业和农村工作。最近,省委又召开了会议,春贤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会前,市委召开常 委会议进行了学习贯彻,组织专题研究。刚才,正贵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既贯彻 了上级会议精神,又结合了长沙工作实际,全面总结了成绩,明确提出了要求。会议还表彰 了一批优秀新农村示范村、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合作组织,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再接再厉,再创佳绩。过去的一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实现了全新的突破、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在自然灾害影响严重、农民增收压力加大、各种困难因素增多等不利情况下,大家按照市委、政府的统一部署,超前谋划、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夺取了抗冰救灾和防汛抗旱的胜利,应对了宏观形势变化和农资市场波动的影响,化解了生产成本攀升与农民持续增收的矛盾,农业生产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绩,农村形势呈现蓬勃向上的局面。这些成绩来自不易,既要充分肯定农口战线全体同志作出的不懈努力,更要衷心感谢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付出的辛勤劳动。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共同奋斗,才有了农村发展大局的和谐稳定,才有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耕耘在农村工作一线的同志们表示敬意和问候。进入新的一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对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加深;农副产品价格下行,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在增大;大量返乡民工待业,对维护农村稳定发展的要求在提高。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估计。要全面把握形势,紧紧抓住机遇,果断采取措施,逆势而上、攻坚克难,努力保持农业农村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深刻认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义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村稳则全局稳,农村安则大局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这是对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地位的科学判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进农

村改革发展,既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更是各级干部的历史责任。首先,这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运用。改革开放的30年,是农村改革发展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的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首先从农村起步、率先在农村突破,不但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给城市带来了发展创造的活力;不但对解决温饱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为实现总体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但在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而且在开辟中国特色道路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年来,中央先后10次就“三农”问题发出“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推进了农村改革发展步伐,极大地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社会的生产力,增强了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握农村改革发展这个基础,才能牢牢掌握谋划全局的主动权。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其次,这是把握机遇的关键举措。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长沙也还是一个农业大市。我们的农村面积占了大块、农业人口挑了大头。农业既是我们传统的优势之所在,更是我们未来的希望之所系。现在虽然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内经济运行压力增大,但经济发展基本面并没有改变,重要战略机遇期并没有转变。特别是对于农村来说,扩内需、保增长的各项措施密集出台,国家补贴惠农等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怎样来利用国际环境,用足用好政策,抢抓发展机遇?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十分重要。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农村是亟待开拓的广阔市场,农民是需求最大的消费群体,农业是永不衰退的基础产业。可以说,抓住了农村,我们就争得了主动;抓好了农村,我们就赢得了未来。第三,这是农村群众的迫切要求。这些年来,农业发展的每一步提高,农村面貌的每一点变化,都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息息相关。同30年前相比,我们现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起点更高、基础更好、条件更为有利,但是广大群众对改革发展的期盼和要求也更高了,要解决的问题和矛盾更多了,将触及的范围和领域更广了。而且从城乡之间来

看,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只有继续不断地深化改革、推进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地往哪里转等问题。从长沙经济发展的布局特征来看,我们也只有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切实加快城乡一体发展,才能使各类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顺畅流转,在三次产业之间合理配置,为工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第四,这是全面小康的必然选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之要。党的十七大确定了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确立了长沙在2012年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实现全面小康,关键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最艰巨 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全局的发展。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城乡差距仍然很大,农村发展水平仍然偏低,综合生产能力仍然不高,农民增收困难仍未解决,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成为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各类农村群体普遍受益的过程。

二、切实把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

农村工作包罗万象,农村改革千头万绪,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把握工作重点,才能掌握主动权,开创新局面。新形势下推进全市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在四个关键环节上谋求突破。

1、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这既是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民增收的有力举措。前 几年,我们进行了积极尝试和有益探索,打造百里花卉、百里优质稻、百里水产和百里茶走廊,彰显了特色,形成了品牌。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我们不能满足于过去的经验,停留在原有的基础,要通过巩固、发展、提高,把亮点擦得更亮、品牌叫得更响、目标定得更高。一要推进布局区域化。从资源禀赋、市场区位、产业基础等方面出发,划分专业区域、整合优势资源、明确主攻方向,打造彰

显本地特色的农业品牌。二要推进基地规模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专业大户发展,通过产业聚集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通过合理分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三要推进生产标准化。加强对农产品生产、销售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做到生产有规程、质量有标准、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管,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无害、食用无忧。四要推进服推进服务社会化。建设覆盖广泛、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性和综合性服务相协调,引导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进入农业领域。 

2、要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当前和 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紧紧抓住扩大 内需、加大投入的政策机遇,创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集中财力、物力和精力,全力推进实 施新农村建设“四大工程”。一是农村电网扩容工程。全面提高农村电网发展规模、装备水 平和服务能力,切实改变“洗衣机装种子、电视机当镜子、电冰箱作柜子”的尴尬局面。

二是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分期分批将乡村公路建设到村到组到户,切实修好农民生活的 方便之路、农村经济的致富之路。三是农村居民用水工程。要因地制宜,如对靠近城镇的地方延伸供水管网,对居住相对集中的村落实行集中供水,对相对偏僻分散的住户采用地下取水、水库引水等途径,切实解决好农民群众的生活用水问题。四是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加快实施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染治理等项目,打造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现代化新农村。

3、要全面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农民收入,既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改善民生的 关键。要坚持把富裕农民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构建长效增收机制和完善利益分配 机制,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措施,推动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增收形态的创新提升和收入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是落实政策促增收。把惠农政策和扶农措施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公 共财政惠农强农水平,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做好家电下乡

工作,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二是扩大就业促增收。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就业援助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工程,把解决返乡就业和促进非农就业结合起来,使农民有一个稳定的收入。三是加工升值促增收。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使农民能够分享到农业发展更多的好处。四是合作经营促增收。加快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大力发展专业合作、资产合作、土地合作、劳务合作和股份合作,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4、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改革是矛盾运动的基本形式,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长沙 是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既有改革发展的坚实基础,又有先行先试的政策 优势。农村改革要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推进四个制度创新。是土地管理制度。要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要建立农村土地流 转市场和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有序推进以农村土地承包权置换城镇保障、以农村住宅置换城镇住房、把农民身份转化为城镇居民身份为主要内容的“两置换一转化”,在制度上为农民提供保障,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保。二是农村金融制度。要按照先规范后放开的思路,探索发展村镇银行,积极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 健全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水平,拓宽农村经济融资渠道。三是生态补偿制度。随着城乡一体化趋势愈加强劲,要抓紧建立这个制度,强化资源环境保护的利益机制,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四是基层民主制度。关键是要实行村务公开,搞好村民自治,切实维护好农民的民主权利。 

三、不断加强党对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导

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任务尤为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思想统 一到中央和省委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紧紧抓住这个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问题,切实加强领导,扎实抓好落实,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三农”工作(二):支持“三农”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有关建议

**县反映金融支持三农工作中存在的

困难问题和有关建议

一、金融服务三农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越来越关注,越来越重视,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加强农村建设、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使我国农业生产迈上了新台阶,农民整体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改善。但是当前制约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的因素还存在,特别是农村金融服务部门尚未形成服务三农的有机整体,从而抑制农村金融完善和农村经济发展。但农村金融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使其业务变更与这种要求相差较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有商业银行呈现拿出不同程度的离农倾向。为了增收节支,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放弃了一些乡镇网店,即使留下来的网店也更大程度体现出吸储功能,基本没有放贷功能。在贷款客户选择方面更好地偏好于一些经营效益好的企业,而对处于成长期的乡镇企业以及农户则慎贷、惜贷,支农力度明显不足,体现为农村正规金融主题缺位,农业政策性银行日渐萎缩。商业金融的趋利性是推进商业金融改革的根本动因,而农村金融环境较差,借贷风险大助长了商业金融在农村的撤退。

2、我国农村合作社社会金融业是定位于农村的基本金融机构,但从多年的实际情况看,农村合作社金融经营效率低下,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合作金融内部人控制,甚至合作金融的趋利性动机,导致农村合作金融无法满足三农对资金的需求。

3、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县城撤离以及农村基金会被清理后,邮政储蓄获得了超长发展,导致大量资金从农村经济体系中流出。

4、农村非正规金融尚未得到法律认可和规范。非规金融业称为民间金融。但这种金融借贷关系单纯依赖社会关系作为信用的保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较大。在正规金融为了规范农村市场的风险,不愿顾忌农村金融市场时,乡镇中小企业和农村只能从正规金融之外寻求金融支持,这种非正规金融便应运而生。非正规金融虽然对推动农村金融建设,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由于农村非正规金融一直没有取得合法的地位,在实际运行和操作中产生了不少问题和弊端。

二、金融服务三农问题的主要原因

1、商业银行经营趋向对农村金融需求有较强的排斥性。当前商业银行经营趋向决定其在风险控制、市场营销和产品定价等方面对农村金融需求造成金融排斥性。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虽然近年来业务范围一再扩大,但主要还是针对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一些大项目,对改善农村资金矛盾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2、由于农业生产的自然周期性的特性要求贷款期限与之相对应。目前一些正规金融机构规定不向农户提供长期贷款,短期贷款的期限不超过3个月,或者按照公历年度不准超过年底,以至出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尚未结束,农山品尚未成熟,出售之前就要偿还贷款的情况。

3、农业的高风险和信用体系不健全。由于农业生产基础还比较薄弱,农户分散,农民的信用意识不强,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农业贷款风险大、成本高,加之农业收益不高,对银行资金的吸引力不大。农业银行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定位于多存少贷或只存不贷。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当前只零星发放贷款,对象大多以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

三、提高金融服务三农功能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金融支农体系,形成支农合力。农业银行要把支持农业、服务农村作为业务发展的重要领域,适当增加乡镇营业网点,发掘和培育优质客户,发挥商业性金融支持三农的带动作用;农业发展银行要加快业务转型,拓宽商业化运作模式,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产业化经营,发挥政策

性金融服务三农的引导作用;农村信用联社进一步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快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增强支农实力,发挥好支农主力军作用;邮政储蓄银行应增加涉农业务品种,扩大贷款规模,确保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发挥支农生力军作用。

2、创新担保机制与方式、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手段,增强金融支农效果。一是设立政府担保专项基金,通过直接入股、企业入股、民间资金参与等方式向担保公司注资,提升担保实力;鼓励各类担保机构通过联合担保、再担保、担保与保险结合等方式,加大对三农的融资担保服务。二是认真落实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积极开办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水域滩涂、土地流转使用权等抵押贷款,规范应收帐款、股权、仓单等质押贷款;完善农户资信评价体系,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额度和联合增信方式,提高农户贷款的满足率;对资金需求10-50万元的农村成长型微小企业推行多户联保、逐年授信、周转使用、利率优惠的小企业联保贷款;对农村出口创汇企业开办出口押汇、票据贴现、打包贷款等融资业务,满足各类企业的服务需求。三是开发合适的支付结算产品,推行个人支票和商业汇票业务,逐步拓展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等电子支付功能,提供委托理财、代理、咨询等服务,满足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3、加强农村金融政策与其它政策协调配合,建立长效扶持机制。一是各级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要发挥政策指导作用,向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宣传信贷政策,组织建立银企对接长效机制,落实信贷项目采集与推介办法,有效满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二是在财政、税收和存款准备金政策上给予涉农金融机构一定优惠,合理运用财政贴息、补贴政策,引到更多社会资金投向农村。三是通过打造阳光政府、诚信政府带动信用村镇建设,优化经济金融发展环境,健全农户和农村企业综合信用档案,营造守信受益、失信难行的良好社会信用环境。

“三农”工作(三):三农工作汇报材料

三农工作汇报材料

一、06年三农工作的情况汇报

(一)、06年农资分销业务收入总体情况:

1、截止11月底,全省共计完成农资分销收入228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高于我省邮政业务收入同比增幅41%(我省邮政业务收入同比增幅7.56%);完成全年收入计划112%,超计划进度12个百分点。其中,由省物流公司发货形成收入1110万元,占收入比重48%,各市州自主开发业务完成收入1179万元,占完成收入比重52%。

2、截止11月底,有9个市州局较好地完成了计划任务:(按绝对值)邵阳局(460.07万)、衡阳局(304)、永州局(251万)、常德局(229.29万)、湘潭局(148.85万)、郴州局(147.12万)株洲局(137.75万)、娄底局(119.75万)益阳局(97.3万)。

3、全省收入按绝对值排名的县局前十名:耒阳(81.2万)、隆回(81万)、洞口(68.5万)、祁东(67.5万)、衡阳(60.5万)、安仁(59万)、新化(55万)、株洲(54.4万)、湘乡(53万)、桃源(52万)。二、

(二)、今年农资分销业务经营的主要特色:

1、项目营销有突破。

今年以来,邮购分销各主要项目均有较大突破,各大项目充分发挥了主体的作用。特别是农药的分销,全省共计销售农药近1800 万元;其中中邦农药销售超过1000万元,正邦农药销售超过700万元 ,共计实现收入600多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中邦农药在湖南的销售将近翻了一番,而正邦农药去年仅销售70万元左右,今年也实现了近10倍的增长。由省局组织营销的项目仅农药这一项在全省2200多

万元收入中占比达28%。

2、渠道分销有成就

邮政“三农”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是终端渠道营销,重点抓好渠道建设,确保有效网点在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是“三农”服务成败的关键。截止2006年11月底全省共建成“三农”服务基本网点21000个,其中精品网点近1000个,全省农资分销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县(市)局达到48个。

3、部分县(市)局农资分销业务成为第二大业务

截止11月底,已经有14个县(市)局邮购分销收入超过了50万元,其中将近有10个县(市)局农资分销收入已成为第二大业务或接近第二大业务。从业务绝对数来看,这十四个县(市)局合计收入近800万元,占全省农资总收入36%左右。

(三)、今年农资分销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具体体现如下

1、认识不到位

尽管省局多次在强调要加强认识,但是个别市(县)局领导仍然不以为然,当然,目前不少地区农资配送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给县局带来较多的经济效益,但正是由于起步没有规模才导致没有效益的,应该看到,不少县局该业务已成为了第二大业务了,因此,只有将业务做大做强,经济效益也就越明显,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的邮储业务不也是从无到有再成为支柱曲折而来吗!

2、资金不到位

资金不到位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这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而且

【“三农”工作】

正是由于各局没有严格带款要数或者没有将余款及时回笼导致厂家不能及时供货,从而影响了各局自身业务的发展。今年有的局反映省物流公司到货较迟或厂家出现缺货现象,正是由于回款不到位导致厂家供货不足造成的。

3、管理不到位

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管理办法不健全、库存管理不到位、信息管理不到位、部分地区存在串货、管理人员不到位等方面。管理办法不健全体现在目前全省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三农”服务制度;部分地区库存管理把关不严,导致一些货物过期变质;全省信息系统上线率为零,无法利用信息化管理等手段进行监控;部分地区由于急于完成任务,甚至出现甲地货物到乙地低价倾销等串货现象;管理人员不到位,部分地区市、县级单位无专人专职管理,到基层支局这种情况更为普遍。

4、农资项目不多,种类少

统谈农资产品种类少,可供农民挑选的余地较小,很难全面满足大多数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目前,我们经营的产品大多数知名度不高,基本没有大型农资企业的产品,在农民的消费观念中缺乏认知度,譬如除草剂,目前只有正邦公司提供了一个产品,农民在购买时得不到满足,也导致了部分地区难以打开农资营销的局面。

二、07年农资分销业务的工作思路

(一)、基本定位

加快全省农资分销业务的发展,促进全省农资分销业务规模、效益同步增长。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充分发挥湖南邮政的

网络资源优势,在全面履行邮政通信普遍服务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农资分销业务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340774/

推荐访问:三农工作总结 三农工作汇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