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人文百科 > 对农村村组干部管理方式初探

对农村村组干部管理方式初探

时间:2017-08-05   来源:人文百科   点击:

【www.gbppp.com--人文百科】

对农村村组干部管理方式初探(一):新时期加强农村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初探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干部”,农村村级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实践者,是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新时期,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对加强和改进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是一个急需探讨的课题。在工作实践,我们有以下体会:

一、村级干部队伍出现的“四难”现状。

近年来,按照中央提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的要求,大多数地方农村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能够较好地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在当地起到了核心保证作用。但也有部分村级班子“软、懒、散”现象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四难”现状。

(一)村级干部综合素质普遍较低,难胜任。

不少村干部文化水平不高、理论学习不够、政策水平不强,导致思想观念滞后,缺乏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改革意识,求稳怕变,新机制不敢试、新技术不敢用、新办法不敢想;领导方法滞后,照抄照传上级指示精神多,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贯彻落实少;工作滞后,办事不公、作风粗暴、甚至以权谋私;法制意识滞后,人治观念根深蒂固。

(二)村级干部人选来源渠道普遍较窄,难提高。

随着村级选举制度的推行,相当一部分农村人才通过“海选”走上了村级干部岗位,但是有些地方由于农村房头宗族的影响,选配村干部只能在大宗

场营销网络为村民的农产品销售提供服务;四是通过产业协会把众多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

(三)创新方式,做有眼光、会经营的“管理人”。

一是对村级资产进行清产核资,制定开发计划,创新开发机制;二是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对农民的抛荒土地,采取集体承包或发包的形式,招商引资发展高效种植业和养殖业;三是充分利用各自的区位优势,采用出租土地,合伙投资办农产品交易市场等方式,发展第三产业。

(四)落实民主,做聚民心,从民愿的“掌舵人”。

一是要把群众迫切要求做或群众主动提出的议案,摆在村务工作的首位,形成“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办”的民主氛围;二是对群众提出的议案,村干部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既不能“有事乱议”,增加农民负担;也不能“有事不议”,影响集体公益事业的发展;三是对所议事务在事前、事中、事后都要公开,进一步完善财务公开,在民主监督中凝聚民心。

三、新时期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健全的“四个”机制。

新时期,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围绕党的基层组织“五个基本”建设的要求,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观、解放思想的创新观、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强化措施,加强管理,健全“四个”机制。

(一)强化教育培训机制,提高村级干部的综合素质。

一是转变思想,扎实实行素质教育。结合村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开展,通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引导他们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农村改革发展必胜的信心;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他们的政策法纪意识;通过农业实用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他们参与市场经济竞争,把握农村改革发展机遇的能力。

二是联系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系统培训,以县级党校和乡镇党校为阵地,每年对村支部书记和村级主职后备干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系统培训;学历培训,从部分先进村选拔年龄在40岁以下的村主职干部和30岁以下的村主职后备干部到大中专院参加学历培训;短期培训,利用农闲时间对村干部进行为期3-5天的各种专题培训;同时通过以会代训、专题教育、建立学习日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村干部思想、工作作风上存在的各种问

题,逐步提高村干部的领导水平。

三是做到三个结合,增强培训效果。做到培训与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相结合。通过学习讨论正反两方面典型人物事迹等方式,引导村干部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断进步;做到培训与实施“双带”工程,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相结合,通过“双带”活动,进行帮传带,摘掉贫困帽;做到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法相结合,通过请外地专家学者来本地讲学和到外地参观学习的办法,让村干部增长见识,拓宽视野。

(二)建立选拔任用机制,增强村级干部的整体实力。

一是突出重点选好一把手。认真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将那些年富力强、公正廉洁、懂技术、善管理、具有奉献和开拓精神的能人作为选拔对象,打破地域和身份界限,从更广的范围内选人。坚持做到三个面向;即面向在外当过兵、打过工、做过生意、有致富路子的人;面向有胆识和才干的人;面向能工巧匠,回乡青年。

二是优化结构配强“一班人”。为充分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必须使班子形成梯次型的年龄结构、专业型的知识结构、互补型的气质结构,使一个班子里,既有组织能力较强、善于团结“一班人”共事、能够驾驭全局的“帅才”,也有思想敏捷、善于出点子的“相才”,还有实干精神强、能吃苦耐劳的“将才”。

三是注重储备后备干部队伍。按照面向未来、备用结合的思路,根据新时期的德才标准,着重选拔那些乐意为群众谋利益,有开拓进取精神,懂经营管理,年龄在35岁以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回乡青年、退伍军人、个体户、实用技术能手和乡镇企业技术骨干。在选拔程序上按照平等公开、民主推荐、考核审查来进行,每个村保证有2至3名后备干部,通过培训、交任务、压担子等方法,促进他们尽早成熟,并结合班子的调整逐步将他们推上村干部工作岗位。

(三)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激发村级干部的潜在活力。

一是坚持评先表模机制,大力宣传和表彰优秀村干部。每年结合三级干部会议、“七一”纪念活动等有形载体,总结表彰一批能够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的新典型,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在村级干部中形成学先进、创一流、争贡献的热潮。

对农村村组干部管理方式初探(二):浅谈村干部规范化管理

浅谈村干部规范化管理

村级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其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近年来村级干部屡屡曝出一起起贪污受贿等经济案,成为我国反腐败工作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

如某村原村委会主任付某因贪念挪用村集体资金被判刑而落马。某村原村委会主任,上任之初,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给该村引进了大量资金,作了不少贡献。村内财务管理极不规范,后将公章、发票、合同文本都“揽”到自己手中,大权独揽。因涉嫌犯职务侵占罪被羁押判刑。

一、村干部经济案犯罪原因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各地城区面积不断扩大,许多城郊村因土地被征用和集体经济发展而拥有了大笔资金,也带来了不少工程建设项目。通过虚报招待费、私分土地征用款、吃工程款回扣、包揽集体工程、变相侵吞集体资产等,都成了村干部们损公肥私的手段。

1、少数村干部综合素质较低。大多数村干部来自于农民,文化层次比较底。初中毕业的占绝大多数,上述案例中付某,中专文化。且大多数村干部法律知识淡薄,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工作中常常搞“公私兼顾”、“权钱交易”的现象。

有的私欲膨胀,贪占心理和侥幸心理。

2、村干部权力过于集中。对现行的村民自治条例,学习宣传不够,贯彻不深入,落实不力,群众的民主权力没得到行使,导致权力过分集中,为村干部犯罪提供方便。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要求,村民委员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而现实基层农村存在着村干部管理事务实行“一言堂”,独断专行;另外慑于村干部的势力,出现村民不敢管,村代表不能管,使民主监督流于形式,造成个别村干部我行我素,实施犯罪活动。上述案例中,付某将公章、发票、合同等纂在自己手中,从而造成付某经济犯罪的事实。

3、村务公开未落到实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有的村只是将一些无关紧要写进村务公开栏,只公开一些不疼不痒的政务而对反映权力动作的重点内容却巧妙回避,有的对群众不关心的事公开,对群众关心的事不公开,让群众有避重就轻的感觉。有的村则只公开成绩,不公开问题,把村务公开栏变成了村干部不廉洁的挡箭牌,弄虚作假的盖头。有的村虽然公开了一些村务,但是公开后对群众有何意见,有何反映不能及时反馈,没有起到真正公开的目的。

4、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帐目混乱。当前,许多村委会财务管理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白条子下账、假票据入账、

审批手续随意等,致使财务管理无透明度,民主理财流于形式。

一是农村财务人员一般都是由本村农民担任,业务素质普遍低下,多是凭自身经验来做。致使一些农村财务人员素质低、能力低、帐目混乱。

二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起并实施整套的财务收支审批和经办制度;谁收的钱放在谁手中坐支,缺乏明显的监督。会计核算不规范,还有的村存在公款私存、公私不分,导致挪用公款犯罪时常发生。此外村财务普遍存在票据管理不严格,票据不统一,开出的收据不及时入帐等现象,造成个别村干部侵吞、挪用集体资金。

三是农村集体资产以及集体资源管理不规范。有些村在将集体企业、土地转让、出租、承包以及工程承包时从不经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由个别村干部说了算,有的村干部为了个人利益在发包是偏向亲友、有的搞假承包,有的村干部在集体土地或房屋出租等公务活动中,自己收受贿赂和得到好处“发财”。

四是村干部之间的分工不明确。如有的村财务开支出现支书签批,村主任也签批的情况,这样就造成管理混乱失控。还有的村会计出纳不分设,让一人兼任,钱帐不分,缺乏相互的制约,使财务管理出现漏洞。

5、村干部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村干部经济犯罪固

然有其自身素质不高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缺乏有效的监督。

一是对村干部的权力缺乏有效监督。由于镇、村都是相对独立的机构,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的村干部常集领导决策和资金支配权于一身,大小事情自己说了算。权力过度集中使他们作案时有恃无恐。同时权力过度集中使得内部监督部门不敢监督,而上级部门又无法监督,从而使得村干部脱离监督,村干部权力操作上的垄断和主观随意性终将导致腐败的泛滥。

二是对工作机制缺乏有效监督。许多农村村级经济发展迅速,但相应的财务正规化管理却跟不上,帐目设臵不规范、财务审批不严格、白条子下帐、假票据入帐等现象比较普遍,致使财务管理不透明,村务公开形同虚设,有的村虽然也有“公示墙”,也有“明白纸”,但大部分是走形式过场,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为诱发经济犯罪提供了方便。

三是对村干部的管理缺乏有效监督。有的乡镇干部在开展农村诸多工作中都要依靠村干部,拉不下脸皮来进行管理。重使用、轻管理的后果导致村干部素质下降,自律能力降低。对村干部中违法违纪的问题,存在片面理解“教育从严,处理从宽”的原则,一味强调教育,放弃法纪的惩处作用。导致执法执纪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6、法制教育不到位。部分农村干部个人素质较差,法律

【对农村村组干部管理方式初探】

意识淡漠,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对物质占有欲望强烈,加上有的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工作不够,对上级党委廉政建设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不及时,致使在关键时刻,管不住自己的手,大肆利用手中的一点权力,采取窃取、骗取、攫取等不法手段侵占国家和集体财物,走上犯罪道路。【对农村村组干部管理方式初探】

二、规范化管理村干部

基于权力失控的村干部腐败行为,严重破坏农村社会的稳定,是当前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音。遏制村干部经济犯罪,管理和监督是关键。努力减少直至消除村干部的腐败,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并严格执行。

1、加大对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打击是预防的特殊形式。对于署名举报,内容翔实,民愤极大的村干部要一查到底,严厉处臵,努力净化基层农村的社会风气,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

2、健全监督机制,强化预防功能。针对农村反映出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利用建立起的预防网络及时掌握动态,强化措施,切实从村级基层组织抓起,将职务犯罪隐患消除于萌芽之中。

一是要加强农村内部监督,充分发挥村民组织的监督主体作用。对容易发生犯罪的关键环节,适当分解权力,重大

对农村村组干部管理方式初探(三):农村“村民小组管理委员会”管理模式初探

农村“村民小组管理委员会”管理模式初探

日期:2011-08-14 17:26:54.0

中共大稼乡委员会

(2008年5月4日)

大稼乡位于黎平县西北部,距县城72公里,全乡共辖17个村,1个居委会,131个村民小组,58个自然寨,现有1.5万余人,乡境内山高坡徒,沟壑纵横,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群众生活困难,贫困程度深,是典型的边远山区贫困乡镇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全乡的社会政治经济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交通、水利、电力、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近年来,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改革与推进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健全对农村的制度管理,现就农村“村民小组管理委员会”管理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充分认识实行“村民小组管理委员会”管理模式的现实意义

“村民小组管理委员会”管理模式,是新时期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一种新思路,也是做好基层农村管理提出的一种新模式,更是目前一些地区研究推进农村管理的改革趋向。“村民小组管理委员会”管理模式的实施,它使当前农村管理结构、管理层级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了现有农村管理模式的变革。充分对实行“村民小组管理委员会”管理模式意义认识,对加强村级管理、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推行“村民小组管理委员会”管理模式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影响

推行“村民小组管理委员会”管理模式,它是深化农村现行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新探索,这一管理模式的推行,将改变了原来以村为主,小组协助的管理格局。农村“村民小组管理委员会”将以小组或自然寨为单位,设置相当于原来村级具备的各种职能机构,运作机制相对健全,处置组内(寨内)的权力较大,对原来的由小组议和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表决而最后村定的形式,已有不同。 “村民小组管理委员会”是直接受村的管理,而在村级部分权力下放后,拥有的权力相当于村级,势必对村级的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务必引起各级党委的进一步探讨研究与重视。

三、农村“村民小组管理委员会”管理模式必须与本地实际相结合

就大稼乡而言,尽管人口不多,版图面积仅111.67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270米,平均海拔800米,而各自然寨居住的相对分散,共有58个自然寨,而且大都座落在半山腰上,交通不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差,经济收入渠道单一,大都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村级没有集体经济积累,村干部的报酬极为低下,就只靠领取国家给的村干部补贴。目前村级的三个村干每月每人只享受225元补贴,组干月享受补贴20元,其他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八大组织就根本没有任何待遇,从事村级公益事业,都是尽义务与责任心。甚至很多的村干部都不愿意当与履行职责,其他“两委”班子成员,有的就根本不参加村务,大部分已追随外出打工的大流。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实行农村“村民小组管理委员会”条件不成熟,也不符合本乡的现实与实际。为此,我乡认为,农村“村民小组管理委员会”管理模式虽是新时期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过程中提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但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不是万物皆可,无所不适,它的产生有自己普遍性,但也应该有自己不适应普遍的特殊性。在推行的过程中,可以探索开展试点,但不能千篇一律地强制要求,乡镇需要因地制宜,根据现状开展好各自的村级管理工作,必须结合实际,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地健全与完善村级管理。

四、加强对“村民小组管理委员会” 管理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推行农村“村民小组管理委员会”管理模式,发展农村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干待遇是基础,是前提。鉴于当前我乡的实际,我们认为,要开展好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实现村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必须要在现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建设,进一步加强实践,深入研究,研究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研究如何增加村干收入渠道;研究采取何等的方式才能更科学,更合理地开展好村级管理;研究如何借鉴别地区的管理模式更好地推进本乡的基层组织建设,抓好村级管理;研究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开创性地开展农村工作。不能不顾现实,盲目对其他地方的管理模式进行照抄照搬,乡党委必须加强对农村“村民小组管理委员会”管理模式的深入了解与深层次的探究,在充分掌握与理解农村“村民小组管理委员会”的管理模式、运作机制,操作方式、

应用范围的基础上,才能创建好符合实际,适应自己的特色管理模式。

意见与建议

一、农村“村民小组管理委员会”管理模式,是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探索出来的新型农村管理模式,必须还得加强试点与做好深入研究,加强实践与总结,在推行上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强求千篇一律。

二、要加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干部报酬工作的研究,切实解决好最现实,最基本,最迫切的基础性问题,解决好“有钱办事”和“有人办事”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探讨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管理的新型模式。

三、推行农村“村民小组管理委员会”管理模式,必须尊重现实、尊重各乡村的实际,认清地区差别和工作开展的难易,搞好求真务实。工作中务必因地制宜,因现实存在的各种差异而异。

对农村村组干部管理方式初探(四):浅谈基层干部如何做好农村工作

浅谈基层干部如何做好农村工作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如何搞好农村工作,近日,在逐村下访调研过程中,经过疏理,我认为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懂得农民语言,增强交流思想的能力

农村工作的工作对象是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接受能力比较弱。有些基层干部认为,同农民打交道,不需要多少知识,多少技巧,殊不知,持这种想法是危险的,工作难以开展。基层干部做农村工作,就是用你的知识文化水平,去影响周围的群众,去教育农民,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把理论的东西变成实践的东西,把实践的东西上升为理论的东西。坚持学中思,思中学,把深奥的道理变成浅显易懂的农村话语。这样同农民交流才达到思想上贴近,感情上沟通,做起工作来就有成效,干群关系就能融洽。

二、懂得服务承诺,增强提高办事效率的能力

基层干部要在群众中有威信,就要为群众服务,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言必信、行必果,公开承诺的事就要有为。现在的政府是服务型政府,作为基层干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服务群众的意识。如何在服务上下功夫?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会服务,服好务,可以使一个政府的形象大增,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反之,就要受到社会议论,党的形象受损。党的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窗口部门的干部,更要注意做好服务工作,增强服务意识,要实实在在地为群

众排忧解难,诚心诚意地帮助群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就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对农村村组干部管理方式初探】

三、懂得分清主次,增强合作共事的能力

农村工作具有任务重、头绪多特点,作为基层干部就要学会“穿针引线”的工作方法,懂得分清主次,合理分工,统筹兼顾。现在的农村工作越来越细,考核指标越来越具体,群众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各项任务越来越明确。作为基层,要落实好这些指标任务,就必须要周密思考,提前安排。我认为要把农村工作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363742/

推荐访问:村组干部管理办法 村组干部管理制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