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宋词 > 诗词赏析 > 杜甫的诗

杜甫的诗

时间:2014-03-07   来源:诗词赏析   点击:

【www.gbppp.com--诗词赏析】

杜甫的诗(一):杜甫诗词全集,大全

杜 甫

〔 712 ─ 710 〕

杜甫,字子美,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河南巩县;杜甫便生于巩县,乃为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世称其为“杜少陵”。其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三十五岁以前,漫游各地。天宝年间至长安,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其寓居长安〔今属陕西〕近十年,未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黑暗政治有较深认识。天宝末期,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右卫率府参军小职。

及安史之乱,安禄山军陷长安,其逃至凤翔,谒见肃宗,授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弃官西行往秦州、同谷,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又称其为“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其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反映出当时政治腐败,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刻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又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其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其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

◇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 唐代诗人杜甫交游考略 ◇ 唐朝著名诗人、诗圣──杜甫 ◇ 唐代诗人杜甫之死 ◇ 杜甫死葬何地? ──

·杜甫诗全集卷一·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送高三十五书记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

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

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此行既特达,足以慰所思。

【杜甫的诗】

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

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

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边城有馀力,早寄从军诗。

赠李白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游龙门奉先寺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诗集原注】龙门,即伊阙,一名阙口,在河南府北四十里。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亭对鹊湖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阴。迹籍台观旧,气溟海岳深。

圆荷想自昔,遗堞感至今。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

主称寿尊客,筵秩宴北林。不阻蓬荜兴,得兼梁甫吟。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卷今夕行

自齐赵西归至咸阳作

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塞为欢娱。 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

【杜甫的诗】

贫交行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 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 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 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生 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 阴雨湿声啾啾。

高都护骢马行

高仙芝开元末为安西副都护【杜甫的诗】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 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 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 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

天育骠骑歌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画图无乃是。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 风起。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

杜甫的诗(二):杜甫的诗与情感

杜甫的情感世界探索

杜诗虽然突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对黎民百姓的关切、对国家命

运的担忧之情,但杜甫在现实世界中生活,他也有着一般人的情感,

而且他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

杜甫有着对人生的热爱与憧憬之情。年轻的杜甫胸怀大志、积极

进取、乐观自信。二十五岁时,正“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的

他,登上巍峨秀丽的泰山,高声吟唱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字字洋溢着杜甫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洋溢着青年杜甫的蓬勃朝气,也蕴含了他的豪迈旷情和远大抱负。可

见,杜甫年轻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忧国忧民的憔悴者,他有着远大的抱

负,对前程充满希望,渴望建功立业!【杜甫的诗】

杜甫有着深切的建功立业之情。他在仕途失意,弃官入蜀之后,

吟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

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以松柏长青象征武侯英名长存,以自然之恒

久与世事之多变、人生之可变相对照。杜甫仰慕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忠贞之心和不朽业绩。当时安史之乱未平,国难仍殷,杜甫拥有强烈【杜甫的诗】

的报国之情,却报国无门,心痛不已!可见,年近半百的他依然想建

功立业,平乱报国!

杜甫有着对大自然的极度喜爱之情。五十一岁的杜甫,在春暖花

开之时,独步江畔,高兴地唱道:“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技

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我们细细品读,好像就能

嗅到浓郁的花香、看到翩翩起舞的彩蝶、听到黄莺动听的歌声。春花

之美和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跃然纸上,生动怡人。从此诗可见子美清

狂野逸之态、轻松愉悦之情。固然可见杜甫对美好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杜甫有着对家乡深沉的思念之情。公元七百六十六年,战乱频繁,

民无定所。在秋风萧飒之时,诗人不免触景生情: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天的菊花开放,这无限的秋景引发了杜甫的伤心之泪,他把对

家乡的思念和爱都寄托在一艘小船上。深秋时节,寒意逼人,白帝城

上的暮色中人们还在忙着洗布帛,赶制寒衣,由此透露出游子无衣的

凄凉之感,令人唏嘘不已。此时漂泊异乡的杜甫,思念家乡、思念亲

人。

杜甫有着对人生孤寂、身世飘零和体弱多病的无奈之情。杜甫晚

年在夔州,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且体弱多病,不禁满怀愁绪。逢

重阳节,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景激起了身世飘零的感慨:“万里悲秋

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此

诗给人的是一种宁静的凄凉、空旷的惆怅、孤独的忧伤。但也能品味

出一种悲壮感,看到一种壮心不已的意境。杜甫生命旅途上的坎坷不

幸、凄凉悲伤是重重叠叠,无以复加的。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

抒发了杜甫年迈多病和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

杜甫有着对妻子、儿女的至真至爱之情。公元七百五十六年,杜

甫困居长安,夜里望月思家: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诗中女儿尚小,不知想念父亲,也不知母亲看月意何在;家中的

妻子独自望月,云鬓湿了、玉臂寒了而不知。可见,妻子深夜在闺中

伫立之久、思念之切,忘情之至。夜里杜甫和妻子各自望着月亮而深

含泪水,我们在他们的眼泪中看到了杜甫深沉的爱情。在离乱中,杜

甫依然对妻子家小深切挂念,情深意真,明白如话,深婉动人。

杜甫有着深厚的兄弟情谊。公元七百五十九年,杜甫弃官,携家

流寓秦州,最笃于兄弟情谊的杜甫在凄清孤寂的秋夜吟道: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

戍鼓声犹在耳旁,接着传来孤雁哀鸣,不禁牵动诗人思弟之情,

一字一咽,字字血泪。乱后家乡阻隔,音讯不通,望月愈久,思弟之

情愈切。家已不存,兄弟们生死难卜, 怀念弟兄,感慨万端。悲切

中可见杜甫对兄弟的关切和深情,感人至极。

杜甫有着真挚的友情。天宝三载,杜甫与李白在洛阳相识,相约

【杜甫的诗】

同游梁宋;天宝四载,他们又同游齐赵,驰马射猎,赋诗论文,相爱

如弟兄。这年秋天,杜甫与李白相别,写了《赠李白》予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慨叹二人漂泊不定,学道无成。"痛饮"二句,既是对好友的

规劝,也含有自警之意,语重心长,可见二人友谊之诚挚。乾元二年

(759)秋,杜甫流寓秦州,他思念李白,写下了《梦李白二首》,语

言凄惨,忧思深重。尤其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三夜频梦

君,情亲见君意"等句,情深意切,真切感人,既表达了他为李白牵

肠挂肚的情景,又说明了他们之间友谊的深厚。《诗论》云:"真朋友

必无假性情。通性情者诗也,诗至《梦李白》二首,真极矣!非子美

不能作,非太白亦不能当也。

杜甫有着对战争的痛恨和战乱中黎民疾苦的关切之情。天宝以

后,唐朝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征战越来越频繁,战争的性质,已由

天宝以前的制止侵扰,安定边疆,转化为残酷征伐。连年征战,给边

疆民族和中原人民都带来深重的灾难。杜甫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痛

吟道: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

直上干云霄。„„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末已。„„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诗中字字含泪,句句含血,深刻地揭露了李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人民不幸的真挚而深厚的同情。

杜甫有着对民众生活的关心和担忧之情。上元二年(761)秋,怒号的秋风卷走了杜甫浣花溪畔草堂上的茅草,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搞得屋漏床湿。面对这苦难的处境,杜甫不只是哀叹自己的遭遇,而是进一步联想到像自己一样的"天下寒士"们何时才能都解脱苦难,于是吟唱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多么重情的字句,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豪情。可见杜甫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

从杜甫的一生的情感可知,杜甫的情感是丰富而又深沉的。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亲人朋友,杜甫都是一个情种;不论是对黎民百姓,还是对江山社稷,杜甫还是一个情种。杜甫一生好像都尽最大努力去付出,将自己的心血和精力全部倾注于自己的感情。可能正因为这样,杜甫才过早地苍老了,给世人留下一个憔悴的身影。

杜甫的诗(三):杜甫诗风格

• 一、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

• 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

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 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

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二、杜诗风格的萧散自然。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tssc/4428/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