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减肥方法 > 健全和完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

健全和完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

时间:2014-10-22   来源:减肥方法   点击:

【www.gbppp.com--减肥方法】

健全和完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一):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摘要] 目的 为掌握大连市沙河口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控制和降低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率,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10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年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共计4 287例,年发病率为652.43/10万,比上年同期上升56.11%。全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及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均较上年上升。发病数居于前5位的分别为梅毒、痢疾、肺结核、淋病、肝炎,发病率分别为70.62/10万、49/10万、47.03/10万、34.85/10万、27.24/10万。结论 2010年大连市沙河口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呈上升趋势,其中梅毒为发病率最高的乙类传染病,要进一步加强对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防控工作。

为掌握大连市沙河口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控制和降低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率,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10年疫情网络报告资料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所有疫情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和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自区公安局。

2 结果

2.1 概况 沙河口区位于大连市西部,地处城乡结合处,全区总面积为53.35 km2,下设9个街道办事处,89个居民委,辖区共有51所中小学,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年全区平均人口数为657 147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共计4 287例,年发病率为652.43/10万,比去年同期上升56.11%,4例死亡病例,另有22例HIV感染者。

2.2 传染病分病种发病及构成情况 2010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病例中,无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9种 1 554例,年发病率为236.50/10万,比去年同期上升9.08%;丙类传染病5种2 733例,年发病率为415.93/10万,比去年同期上升106.83%。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发病数居于前5位的分别为:梅毒、痢疾、肺结核、淋病、肝炎。与去年相比,未发病的病种为:出血热、布病、疟疾和流行性感冒;除艾滋病、肺结核、淋病、梅毒上升外,其余病种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传染病发病顺位发生改变,梅毒成为发病率最高的乙类传染病,具体发病情况。

2.3 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及构成情况 按传播途径分类,2010年血源及性传播疾病777例居首位,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0%;其次是肠道传染病报告病例为422例,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27%;再次呼吸道传染病为355例,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23%;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为0例,新生儿破伤风无病例,见表2。

2.4 地区分布状况 沙河口区共9个街道,甲乙类疾病发病率在120.70/10万~333.16/10万之间,平均发病率为222.81/10万,居前3位的为马栏子街道、兴工街道、春柳街道,发病率分别为333.16/10万、316.65/10万、272.03/10万,发病率最低的为黑石礁街道,为120.70/10万。高于平均发病水平的街道有马栏子街道、兴工街道、春柳街道、李家街道。

2.5时间分布情况 2010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略有起伏,但总体比较平稳。与近3年比较,2010年各月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大体走势相近。在7月份由于手足口病的增加,8、9月份细菌性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增加,各有1个发病高峰出现。

2010年发病率为236.50/10万,低于1999~2009年平均发病率396.94/10万。

2.6 性别、年龄、职业分布情况 全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中男性998例,女性556例,性别比为1.79:1。发病年龄多集中在10~59岁之间,共发病1229例,占发病总数的79.09%。0~9岁发病121例,占7.79%,60岁以上发病204例,占13.13%。

患者职业多为家务待业、工人、离退人员、干部职员、学生,分别占32.69%、9.14%、9.01%、

8.43%、7.21%。

2.7 重点传染病疫情分析 2010年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手足口病共报告病例1226例,发病数较去年上升75.14%,22例重症、无死亡病例。发病主要集中在6-8月,发病人群排前3位的为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及学生,发病地区排前3位的分别为春柳、李家和马栏子街道。这3个街道处于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较多,居民经济条件、卫生习惯等相对较差,手足口病发病数较去年明显上升。

风疹报告病例690例,发病率为105.01/1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病率上升581.44%。分析其原因,含风疹成份疫苗在我市尚未普及接种,故风疹存在流行周期。今年风疹疫情上升,可能与流行周期有关。

3 讨论

2010年大连市沙河口区法定传染病总的疫情特点首先是发病总体情况较往年有所下降,但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如梅毒的发病率上升,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0%,符合近年来全国疫情趋势[1]。有文献报道,梅毒患者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高于正常人4-5倍[2],而艾滋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重大传染病[3],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第四大杀手[4]加大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控工作力度将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一个重点。其次肠道传染病依然占据疾病构成中的主要部分,具有发病率高,涉及范围广等特点[5],不仅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对社会和经济也产生较大影响[6]虽然今年发病率较往年有所下降,但根据国内外形势[7],防治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另外肺结核的防治工作也不容忽视。肺结核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但近年来有卷土重来的趋势,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卫生问题。[8] 分析该区传染病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性传播疾病呈高发趋势并愈来愈受到重视

[9],人们性观念和性行为日趋开放,并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10],大连市是一个沿海开放城市,旅游行业发达,人群对性传播疾病预防的知识了解还不够深刻,存在高危行为;该区正处于城乡结合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等流动人口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部分街道正进行区街改造,其环境条件、居民经济条件、个人卫生习惯等相对较差,导致传染病发病率上升。 针对该区特点,采取预防为主的三级预防措施,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血源和性传播疾病的健康教育,使人们远离危险“性”行为 ;做好HIV感染者预防干预措施,认真开展防治工作。做好人群尤其是流动人口中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另外加强疫情报告与监测,及时做好患者临床诊治及流行病学调查、环境消毒、密切接触者的预防。

健全和完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

【健全和完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2015年版)【健全和完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

根据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新形势,为进一步加强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一、组织机构职责

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有关部门与机构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

(一)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

1.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并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条件。

2.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辖区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

3.定期组织开展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等工作监督检查。

4.国家卫生计生委及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全国或各省(区、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可调整传染病监测报告病种和内容。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协助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指导方案等。

(2)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重大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3)动态监视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4)负责国家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规划、建设、维护和应用性能的改进与完善,并为省级相关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5)负责对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6)开展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考核和评估。

2.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实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相关方案,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组织和制度。

【健全和完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

(2)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3)动态监视本辖区的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调查核实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4)负责对本辖区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5)负责对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分析相关数据备份,确保报告数据安全。

【健全和完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

(6)开展对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考核和评估。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以上职责的同时,负责对本辖区内医疗机构和其他责任报告单位报告传染病信息的审核;承担本辖区内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报告的传染病信息的网络直报,或指导本辖区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报告的传染病信息进行网络报告。

(三)卫生监督机构。

配合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开展对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履行职责的单位或个人依法进行查处。

(四)医疗机构。

执行首诊负责制,依法依规及时报告法定传染病,负责传

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要求的落实。

1.制定传染病报告工作程序,明确各相关科室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2.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培训、质量管理和自查等制度。

3.确立或指定具体部门和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必须配备2名或以上专(兼)职人员,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人员。

【健全和完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

4.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应配备传染病信息报告专用计算机和相关网络设备,保障疫情报告及其管理工作。

5.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诊断标准和信息报告管理技术等内容的培训。

6.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的日常管理、审核检查、网络报告(数据交换)和质量控制,定期对本单位报告的传染病情况及报告质量进行分析汇总和通报。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调查和信息报告质量考核与评估。

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履行以上职责的同时,负责收集和报告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信息,并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下,承担本辖区内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报告的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

(五)采供血机构。

对献血人员进行登记。按《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对最终检测结果为阳性病例进行网络报告。

二、传染病信息报告

(一)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二)报告病种。

1.法定传染病。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4)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开展应急监测报告的其他传染病。

健全和完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三):2015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报告

2015年1-3月份**市二院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报告

1、疫情概况:

2015年1-3月份我院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7种,共报告病例493例,其中无鼠疫、霍乱甲类传染病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1种,共报告454例;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共报告39例。乙类传染病报告最多的是肺结核病例,均为成年人;丙类传染病报告中以尖锐湿疣居首,均未成年人。

2、发病位次:

我院2015年1-3月份传染病报告病种位居前五位的依次为肺结核80例,手足口病68例,感染性腹泻66例,尖锐湿疣63例,水痘56例,五位病种报告率占报告数的67.5%。

三、科室分别、人群分布:

我院1-3月份传染病报告数位于前三位的科室有呼吸科、儿科、及肠道门诊。

其中成人发病较高的传染病有肺结核、感染性腹泻、尖锐湿疣及梅毒。

儿童发病较多的传染病有手足口病、水痘,以农村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

4、疫情分析:

我院1-3月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93例,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病例。肠道传染病报告发病77例,占报告数的15.6%,其中感染性腹泻报告66例,菌痢报告10例,伤寒报告1例。

呼吸道传染病报告发病103例,占报告数的20.9%,其中肺结核报告80例,多为成人,且大学生多见;另外流行性腮腺炎报告23例,成人、儿童均有报告。

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报告发病161例,占报告数的32.7%,其中乙肝报告34例,梅毒报告37例,尖锐湿疣报告63例,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无报告病例。

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我院1-3月报告煤气中毒病例共三起,均为轻症患者,来我院后经过高压氧治疗后均痊愈回家,并将上述三起事件报告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重点传染病分析:

流行性感冒:1-3月我院流感样病例就诊人数为460例,占门急诊就诊人数的1.8%。其中病例主要集中于25-60岁之间的青壮年。我院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哨点医院,(

手足口病:1-3月,我院手足口病报告68例,占报告数的13.8%,以农村患儿发病多见,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报告。本季度手足口病发病水平虽然较低,但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数将会增加,通常4-7月份为高峰期,故应加强儿科及肠道门诊的诊治工作。

其他感染性腹泻:1-3月,我院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66例,占报告数的13.4%,与去年同期无明显异常,但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数将会上升,故我院要加大肠道门诊的管理力度,做好肠道传染病的诊治工作。

6、传染病报告质量统计:【健全和完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

2015年1-3月我院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93例,收集报告卡493张(不含重卡)无未及时报告卡,无未及时审核卡。不过仍有少数楣栏填写不全现象,针对上述情况,我院将加强对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及时与各科室负责人沟通,加强对临床医生疫情报告的培训和指导。

健全和完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四):2015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第1篇: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等相关规定,特制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希望相关科室严格遵照执行。

1、建立健全医院各科室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发挥疫情报告管理组织的职责。

2、各科医生在医疗诊治中如发现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及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中的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白喉、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病原携带者或疑似患者,立即报告感染办公室、医务处,填写传染病卡片由传染病疫报告员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他乙类传染病及病原携带者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瞄行报告。对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3、各科医生应认真及时填写传染病卡片,并在传染病登记本上登记后,立即报告感染办公室,不得迟报、漏报。传染病检查员每日对疫情情况进行检查审核,立即网络直报。门诊医生要认真逐项填写目诊日志,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出生日期、年龄、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职业、现住址、发病日期、初诊、诊断日期等不得漏项,字记清楚。并用红笔注明“报卡”。住院医师应在住院患者出入院登记本上用红笔注明“报卡”。化验室、放射科建立传染病登记本,防止漏登、漏报。

4、各科建立的门诊工作日志登记及传染病本要保存三年。

5、各科由传染病监控员检查门诊医师工作日志及病区患者出入院登记本是否填写齐全,传染病是否漏报、迟报。

6、认真执行肺结核病疫情报告归口管理程序,经治医生发现疑似或者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含结核性胸膜炎)必须立即报卡,12小时内网络直报。同时将患者转到结核病防治所并做好记录。如遇有患者大咯血、自发性气胸及其他严重合并症,可待患者病情稳后再转诊,不得擅自收治。放射科发现疑似肺结核或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时进行登记。并将报告结果直接交给主治医师,以防报告丢失、患者走失。

7、定期对全院工作人员、就诊患者进行传染病的防治宣育。定期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的培训。对新毕业、新调入及进修人员进行上岗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8、传染病管理人员,每日要对全院传染病报卡进行登审核,当日立即报出,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每月对全院门诊医师工作日志、患者出入院登记、病历、处方等进行检查,检查检验科工作记录及放射科传染病登记本,杜绝传染病迟报、漏报等现象。

9、如发现传染病漏报l例要扣罚当事人当月奖金50元,传染病登记不认真或迟报疫情者,予以通报批评。

10、感染办公室要对传染病情报告工作进行检查,定期向相关科室、部门反馈情况,改进工作。

第2篇: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组织管理

卫生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院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工作,具体职责为:

1、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当地卫生院负责对行政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进行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负责收集、核实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信息和其他信息资料;设置专门的举报、咨询热线电话,接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的报告、咨询和监督;设置专门工作人员搜集各种来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信息。

2、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负责配合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搜集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

3、负责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维护和管理,疫情资料的报告、分析、利用与反馈;开展技术指导。

4、负责人员培训与指导,对下级卫生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卫生机构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审核

1、卫生院防保科每天应进行疫情信息网络监控;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异常增加、罕见传染病病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相关公共卫生信息,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为业务科室及时提供传染病疫情信息。

2、疫情管理人员每日应分别登录系统进行审核确认与查重。

3、疫情工作人员必须24小时保持疫情电话通讯畅通,节假日将疫情报告电话转接办公室电话上,同时保证24小时信号通畅。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的通报

传染病疫情的通报与公布,按卫生部《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试行)》执行。

1、定期向上级卫生行政单位、政府和有关领导报告并通报本级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周边省份和地区传染病疫情等相关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传染病疫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2、发现甲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乙类传染病以及不明原因疾病爆发等未治愈的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离开报告所在地时,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同时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将该病人的相关信息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其到达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通报。

3、卫生院当辖区内发现动物间和人间发生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鼠疫、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黑热病、包虫病等)暴发、流行时,及时向辖区畜牧站报告(专报),并在疾病流行期间互相通报各有关疫情信息。

4、卫生院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专职人员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每月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的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内容有法定传染病监测分析、各类传染病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分析、报告及时性评价和重点提示五大部分。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时限及内容

1、报告程序防保科接到电话、传真或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发现甲类及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其它乙类及丙类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时,及时对疫情报告进行核实、分析,同时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电话记录表》后,报相关部门。

2、报告内容主要报告内容有疫情发生基本情况(发生地点、波及范围、波及人数、可能传播途径等),疫情发生简要经过,当地卫生机构对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70409/

推荐访问: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