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健身运动 > 初三物理

初三物理

时间:2017-10-11   来源:健身运动   点击:

【www.gbppp.com--健身运动】

初三物理 第一篇_初三物理复习提纲

第十三章 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 物质由分子组成;

 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非重力等外界因素影响) 扩散现象说明:

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3:决定扩散现象快慢的因素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4:分子的热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5:分子间的作用力

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 分子间的作用力,固体最大,液体其次,气体最小。当分子间距离过大时,分子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忽略不计(破镜不能重圆)

二、内能

1、内能:

 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 单位:焦耳(J)  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2、内能的改变: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B、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C、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热传递的实质:能量的转移;做功的实质:能量的转化。 3、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它是过程量。 4、内能与机械能:

 内能是微观的,机械能是宏观的。有机械能的物体一定有内能,有内能的物体不一定有机械能。

三、比热容

1、比热容

 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 它是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形状等无关。  定义式:c=

Q

单位:J/(kg·℃) mt

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能力的强弱。 相同质量的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升温少的吸热能力强 相同质量的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用时长的吸热能力强 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 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

3、热量的计算公式:

Q吸=cm(t-t0) (或Q吸=cm△t ) Q放=cm(t0-t)(或Q放=cm△t )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一、热机

1、热机:把的机器叫热机。 2、内燃机:

①冲程: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②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处

汽油机:气缸顶 吸入 柴油机:气缸顶 吸入 3、飞轮每转动两次,做一次功,完成四个冲程

二、热机的效率

1、燃料的热值

①定义: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的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②定义式:q=

QQ(q为热值) ( 若燃料是气体燃料 q=) mV

77

7

③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 J/m3 读作:焦耳每立方米

酒精的热值是3.0×10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J。 煤气的热值是3.9×10J/ m,它表示:1m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J。 ④关于热值的理解:

A、对于热值的概念,热值是一个理想值

B、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2、 热机的效率:

(1)定义:热机工作时, (2)η=Q有/Q总×100%

式中,Q有为做有用功的能量;Q总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3)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 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②尽量减小各种热散失。

③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以减小因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的能量。 ④充分利用废气带走的能量,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3

3

7

燃料的

三、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 利用内能直接加热物体  利用内能来做功 2、能量守恒定律:

 能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 “第一类永动机”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一. 两种电荷

2、两种电荷:

正电荷的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的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4、电荷量 C) 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是-19(元电荷) 5、验电器

6、摩擦起电的实质:(参与摩擦的两个物体带上了的电荷)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7、导体和绝缘体

①导体 (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

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②绝缘体 等。

③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二. 电流和电路

1、电流

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方向: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路中:正——负;电池中:负——正) 2、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3、电路

(1)

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干电池 化学能—→电能

蓄电池

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②用电器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通路:接通的电路。

化学电池 断路:断开的电路。

①电源

4、电路图:

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导线横平竖直,不能用曲线,做到有棱有角,开关一般断开,元件的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最好呈长方形.

三. 串联和并联

四. 电流的测量

1、电流:  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 单µA2、电流的测量:

② 选择量程: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 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 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③、电流表的使用

(1)

(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3)

(4) ④、电流表的读数 (1)

(2); (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五.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公式:I=I1=I2 (用电器越多,亮度越低)

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公式: I=I1+I2 (用电器越多,干路电流越大)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一、电压

1、电压的作用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用字母表示。电压的单位 V )

② 常用单位:千伏(kV )、毫伏( mV )、微伏(μV) ③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 mV 1 mV=1000μV ④ 记住一些电压值:

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进,负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预先不知道被测电压的大约值时,先用大量程试触。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5二、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1、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公式:U=U 2、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公式:U

1、电阻

 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电阻

 电阻的符号 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ΚΩ)、兆欧(МΩ)。 2.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导体,横截面积小的电阻大。 同种材料制成的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的导体,长度长的电阻大。

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 3.导电能力介于导体、绝缘体两者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等。

4.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会出现其电阻为0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四、变阻器

一、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初三物理 第二篇_初三物理试题及答案

初三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29分)

一、选择题(1—10小题为单选题,11-13小题为多选题,单选每小题2分,多选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29分)

1.下列情况,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 B.匀速上坡的汽车

C.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D.扔出去的手榴弹

2.如图1所示的鞋底、轮胎上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主要是为了 A.增大受力面积,减少压强 B.减少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C.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D.增强产品的美观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受重力和运动员踢它的力作用

B.游泳时,人划水身体就能往前游,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静止在水平公路上的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推桌子,桌子没有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4.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2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是

A.P甲=P乙 ,F甲=F

图1

、F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P乙 D.P甲>P乙,F甲=F乙 5.图3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图2

图3

A.开啤酒瓶盖的开瓶器 B.剥核桃壳的核桃钳 C.钩鱼者手中的鱼杆 D.撬钉子的钉锤

6.在图4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提着桶在水平地上行走 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 推着小车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初三物理】

A B 图

4 C D 7.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使用机械 A.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B.可以省力同时也可以省功 C.可以省距离,同时也可以省功 D.只有在费力情况时才能省功

8.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观点正确的是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正确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用推理概括的方法而得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如图5所示,同一滑轮(质量不可忽略,但远小于物重),分别采用甲、乙两种方法将同一重物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忽略滑轮轴的摩擦以及绳子的质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乙种方法比采用甲种方法省力

B.采用乙种方法比采用甲种方法需要做的有用功多 C.采用乙种方法比采用甲种方法拉力做功的功率小 D.乙种方法的机械效率比甲种方法的机械效率高

图5

10.如图6所示,把不同的实心小铁球放在相同的实验装置的斜面上自由滚下,撞击静止于水平面上的小木块上进行实验.在下列几种情况中,能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的是

6

D.丙、丁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11.体育运动场上有许多地方用到了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跳板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在上升过程中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 B.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利用身体的惯性

C.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向前的冲力太大

D.体操比赛前运动员要在手上抹一些“白粉”,通过使接触面粗糙,从而增大摩擦 12. 2008年1月,我国南方遭遇特大雪灾,给交通出行带来很大不便.假如你是一位小货车司机(小货车是后驱动的,动力是后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在雪天路滑的情况下行车,为保证行车安全,避免发生交通事故,有下列四种措施,你认为哪几种是可行的?

A .在前轮的轮胎上加装防滑链 B .在后轮的轮胎上加装防滑链 C .空车行驶时在车厢中适当放些沙袋 D .慢速行驶保持车距 13.下列实例中与大气压有关的是

A. 用吸管喝瓶中的饮料 B. 拦水大坝的地基做的非常宽厚 C. 使用带挂钩的塑料吸盘挂衣物 D. 用注射器吸取瓶中的药液

第二学期初三物理期末质量检测题

第 Ⅱ 卷 (共71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4.在学校的春季运动会上,小明同学参加了铅球比赛.当他将手中的铅球投出后,助威的同学看到铅球沿弧线下落,这是铅球在_________

力作用下产生的结果;铅球在下落过程中,______ 能增加, 减小. 15.如图7所示,一个椭圆形厚塑料瓶中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塑

料瓶中.用双手挤压塑料瓶,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7

图8

16.如图8所示,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最大测量值是__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体所受重力是_____N.

17.在水平路面上骑自行车的人停止蹬踏板后,自行车还要向前运动,这是由于自行车具有__________的缘故.请你发挥想象“假如没有摩擦”,骑自行车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写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

18.重为1000N的木箱原来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同学用200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拉该木箱,木箱能够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是 . 如果水平拉力增大到300N,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 N . 19. 2006年9月我国成功研制出7000米载人潜水器,这是世界上下潜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可达世界99.8%的洋底.如果潜水器在海面下7000m处作业,则受到来自海水的压强为 Pa. 若潜艇体积为1000m3,则此时所受浮力为_______N.(取ρ10kg/m,g=10N/kg)

20.图9是养鸡场里的家禽自动喂水器,其中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请你说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

海水

=1.0×

21.如图10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______有关.

22.如图11所示的钢丝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工具,它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如其中钳口的刻纹是为了__________ ,钳子侧面的刀口接触面积很小是为了___________ .剪钢丝时,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则动力与阻力之比为 .

23.如图12所示.若工人搬运钢架的质量是100kg,钢架被提升到10m高的工作平台上,不计绳和动滑轮重,不计摩擦,则工人所用的拉力为 N,工人拉力所做的功是

24.小明同学在学习了滑轮之后,用一根绳和一个滑轮,借助木桩分别设计出如图13甲、乙两装置,将船拉上海滩,你分析一下,设计合理的是____图,原因是

.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甲 (25题5分, 26题8分,27题9分,共22分)

25. 工地上建筑工人常用如图14所示的小车

图13

图11

图12

运送重物,为了省力,应将重物放在A处还是B处? ,请在所选择的A或B处画出重物的重力示意图及其对支点O的力臂.

26.几个同学爬杆比赛时,要比较谁的功率大,分别需要哪些测量仪器和测出哪些物理量?写出两种比较方法或表达式.

图14

初三物理 第三篇_初三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原子结构

5、纳米科学技术

二、质量:【初三物理】

1、定义: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常用单位: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一个苹果约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

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

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

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

2、公式: 变形 m = ρV V = ρ= V 3ρ3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常用单位g/cm。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ρ= V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

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 6、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 ( cm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7、测固体的密度: m 原理 ρ V 工具天平

沉入水中: 工具(量筒、水、细线) 形 方法:1 状 读出体积V1;2 不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物 规 体体积V=V2-V1 则 浮在水面: A针)

B(工具:量筒、水、细 形状规则 线、石块) 工具:刻度尺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8、测液体密度:

⑴ 原理:ρ=m/V

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 V

9、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船 和 山 。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 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 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4、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A、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

【初三物理】

计算公式: 变形 t , v t s = v B、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两单位中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从图象中可以看 直接测量工具: 匀速运动的物体速速度图象: 度 v是个恒量与路 程S时间t没关系 Ⅱ 变速运动: A、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B、 平均速度:总时间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C、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 D、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 v

E、常识:人步行速度,自行车速度,大型喷气客机速度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 Ⅲ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

练习

某次中长跑测验中,小明同学跑1000m小红同学跑800m,测出他两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分别是4分10秒和三分20秒,请设计记录表格,并将他们跑步的路程、时间和平均速度记录在表格中。

解:表格设计如下: 总路程三、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 3 3 6 9 1μ3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篮球直径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5、特殊的测量方法:

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

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 mm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后拉直测量)

☆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

【初三物理】

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 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

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③、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读数时。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组成)。

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乙 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没有估读值。

7、误差:

(1)定义:

(2)产生原因:。

(3)减小误差的方法: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 ,而错误是由于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四、时间的测量:

1、单位:秒(S)

2、测量工具: 古代: 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

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

五、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382868/

推荐访问:初三物理知识点 初三物理电路图

热门文章